科学课堂范文

2023-09-23

科学课堂范文第1篇

摘 要:众所周知,低年级科学教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将有效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低年级科学教学中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已经成为了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方式。

关键词: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教学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低年级科学教学中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对优化学生的科学学习思路和方法意义重大。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给予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1 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特点

1.1 环境特点——需要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

传统低年级科学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如果能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大大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继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兴趣,所以构建开放式低年级科学课堂非常重要。

低段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来自于快乐轻松的学习情感体验,所以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而且环境越和谐,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越强,探究成效也会更好,所以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是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环境特点。

1.2 教学特点——需要耐心细致的教学引导

科学探究课堂中,学生虽然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力,但课堂知识的引导主体仍然是老师。与传统科学课堂相比,科学探究课堂虽不再关注教师如何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作用因此减弱,正好相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而教师借助问题解答,会更加顺畅的向学生传授知识。

低段小学生尚不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往往很多看似非常简单的科学知识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学会。所以,耐心细致的教学引导非常必要,是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教学特点。

1.3 学习特点——需要快乐和谐的团队活动

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可以在“开放,包容,轻松,和谐”的环境中相互学习交流,从而获得必要科学知识和经验常识,共同进步。

所以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通过快乐和谐的团队活动引导其互动交流,这是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特点。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任务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这种方式照顾到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非常有帮助。

2 教学建议——开放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围绕两大教学目标

2.1.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科学探究课堂中,学生可以自己进行科学实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科学探究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其对各个科学实验环节的操作熟练度,比如在教学《观察水生植物》时,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设计观察过程等都属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范畴。

2.1.2 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然后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逻辑思考,还要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在进行《观察水生植物》实验时,如何测算水缸中水位的变化、如何设置对照试验、如何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等,都属于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范畴。

2.2 兼顾两种学习方式

2.2.1 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为前提

科学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学生难有兴趣,而实验教学过程更加繁琐,如果没有趣味化的知识展示和探究过程,学生则更难有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要采用科學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比如在教学《蚯蚓》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讲解蚯蚓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为蚯蚓制作“温馨小家”。

2.2.2 整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需前后有序,一般情况下,教师都需要先展示科学实验工具、阐述过程、提出问题,然后才让学生进行实验。基于此过程,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科学实验原理和过程,然后再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并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十分注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交流,从而互补有无。

比如在教学《水结冰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水和冰之间的异同点,收集实验素材,理顺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3-4人一起做科学实验——在纸杯中倒入25℃温水,然后放在小冰箱中,分别在5分钟、10分钟、20分钟后打开冰箱观察纸杯中水的情况,分别是水没有结冰,部分水结成冰,水全部结成冰,之后学生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2.3 体现两大教学特点

2.3.1 管理方式外松内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放式课堂并不是“放羊”教学,相反,因为课堂环境更加开放,所以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应更加科学,始终保持“外松内紧”的状态。所谓外松,就是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管理压力,所谓内紧,就是通过教师的管理调控保障课堂组织纪律。

2.3.2 探究方式贴近生活

科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构建科学探究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构建生活化探究课堂。所以教师需要在科学探究课堂中融合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些生活中奇妙的科学现象,比如在教学《比较柔韧性》事可以让学生对橡胶棒、铁棍和木棍进行柔韧度对比。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方式是新课程理念思想指导下低年级科学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当明确低段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特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优化相关的教学引导方法。

参考文献:

[1] 教材编写组. 一年级《科学》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下)——以湘版教材为例[J].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7:62.

[2] 黄晓冬, 黄晓冰. 科学(3-6年级)课程“生命世界”的知识特点与教学建议[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125-128.

科学课堂范文第2篇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是关键。以往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和成绩,忽视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新的教改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评价应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各方面去对学生进行全面、详细、公正、合理的评价。要用积极的眼光,从多个角度 、方面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

一、 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的做法如下:

1.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比如可以说:“我知道你做这件事已经很努力了”、“我看得出来你花好多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看得出来你已经进步

了”、“对于这次考试我知道你在用心准备”、“可能你觉得距离目标还好遥远,但想想你从刚开始到现在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

2.多角度评价学生。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看各学科成绩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这样一来,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次的失败,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情绪、兴趣上的波动,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自信心,缺乏了上进的勇气。因此,我认为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等。如对一个学习不够努力但劳动非常积极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他:有了你的帮助,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好。或者:因为你的帮忙,使我的工作变得容易多了。对学习马马虎虎但非常喜欢做手工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他:我喜欢你的工艺作品,它看起来很有创意„„这样进行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中成长

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作为教师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鼓励中等生,三要宽容激励后进生。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信任、激励会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

1 讲究语言艺术,避免千篇一律

教师评价学生,如果经常只说:“不错,很好。”时间一长,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评价也就失去了作用。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力求给学生一个准确、恰当的评语,避免千篇一律。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用语更要慎重,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优长,张扬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2 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增强亲和力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完整而且声音洪亮,向他微笑,给予肯定。一名同学帮助学困生,摸摸他的头,给予鼓励;一名同学胆小,说话断断续续,向她投以肯定的目光,表示相信你能行……不要怜惜这小小的举动,不要怜惜你真诚的评价它会拉近你和学生的关系,便于更好的教学。

三、加强过程性评价,优化学业目标,让评价“实”起来

对于学业内容的评价,用多把尺子量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与期末验收相结合。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倾听、协作、分享,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测试评价,及时弥补不足;期末验收则依据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结合平日课堂情况及单元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业目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非学业目标和特长目标以定性评价为主,要求教师平日注意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单元测试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期末写出综合评语。

3、自测与他测相结合。对于以学业为内容的评价,以前总是由教师出题,学生接受测试,这种传统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为此,我们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互相出题交换考,让学生也过一把“先生瘾”。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张张别具特色的试卷,送给小伙伴,然后认真的批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满足,积极性非常高涨。

四、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我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学生一次极好的反思的机会,这种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孩子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节课中应该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了自己的见

解。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让孩子写一写:(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中你哪些内容掌握得好?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3)你最想对教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来后,就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在每个孩子的自评后写上几句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有鼓励性的、有指导性的、有诊断性的等等。它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向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调控自己。

科学课堂范文第3篇

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王卜东

【摘 要 】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趋势,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提高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运用 课堂教学效率 课件制作 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要有大智慧,做改革创新的践行者[1]。因此,打造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梦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育教学任务,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不懈追求。在一切都讲究高效的当今时代,探究‚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潮,‚如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之一。

为了探索‚高质量,轻负担‛的课堂教学模式,2008年,我校——湖北省曾都区何店中心学校开始推行课改,学校明确提出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成功‛的办学目标,并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子课题《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 2010年,我校又引进随州市电教中心推介的电化教学设备,并开通校园局域网,全面培训所有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随州市率先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教育科学技术改革同时进行转眼已近五年。五年来,老师们从怀疑,观望,尝试,摸索,探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到享受改革的成功;五年来,老师们教科研成果丰硕骄人,获国家级、省、市、区级奖励六百多人次;五年来,学校中考成绩连年攀升,始终在曾都区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五年来,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活动硕果累累——‚阳光大课间‛‚经典朗诵‛‚大家唱、大家跳‛‚周激励会‛等已经形成鲜明特色。新理念、新技术的更新不仅没有产生家长、学生、老师们曾经顾虑重重的教育质量滑坡,反而带来了教学成绩与教研成果的双丰收:五年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也真真切切的享受到运用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教育成功与快乐。

2012年10月27日至29日,我和学校的几个同志有幸参加了‚全国首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展示活动暨‘蔡林森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仪式‛,返校之后,结合蔡林森校长在河南永威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针对我校教改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我在何店中心学校网校上发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讨论话题,并列出了七个分话题供所有教师共同讨论,即:

1.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想基础;

2.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3.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力保证;

4.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育科学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助推器;

5.优秀的课堂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

6.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7.深刻的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要环节。

为了抛砖引玉,让老师们能够广泛、深入的进行讨论,下面我以 ‚如何科学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题谈谈自己在工作实际中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提高思想认识。

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开创了新的天地,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增姿添彩,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搭建更好的平台,为修建通向高效课堂的‚高速公路‛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动力强劲的助推器。当然,任何一种新科技的运用必须经过一个实践与探索的过程。部分老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老师对接受新鲜东西或不感兴趣,或作壁上观,或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墨守成规,念念不忘过去一支粉笔,一块墨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学习多媒体技术之后,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把课堂变成了放映室: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几年的工作实际告诉我们,学校要想科学的,全面的推广电化教学,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服务教学,下列工作必须抓实:

首先,学校决策层应该加强领导,真正重视。

学校应该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让老师们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教学骨干力量用教学实际让老师们明白电化教学的优势。

其次,让老师们克服畏难心态,提高专业技术。

通过业务学习、专业培训、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教师的制作课件、使用课件的水平。没有过硬的电脑技术,要想真正推广多媒体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

再次,要制定详细的考核、评比、竞赛活动方案及强力推进新技术运用的规章制度。

以竞赛促学习,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奖励先进,促进提高,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真正让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有机融合。(当然要考虑对个别老教师的人文关怀)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处理好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多媒体具有包含信息量大,呈现速度快,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界面形象直观等诸多优点,这些都毋庸置疑,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说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就一定会事半功倍,立竿见影。

我校改革初期,部分老师就出现了课堂热热闹闹,考试结果不尽人意的情况。近来,已有专家提出对片面追求多媒体使用而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担忧。客观地说,多媒体只能作为教学课堂的辅助设施,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处理好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的关系,让两者有机会融合,是老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事与愿违。

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呢?

主要是要把多媒体运用与学生实际、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起来。

1.忍痛割爱,不需要多媒体的课堂上不要勉强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因为其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外表形式一下子迷住了不少老师,盲目追求外在的表观形式几乎成为一些优质课、公开课的时尚,而评价者似乎大多也往往忽略了传统课堂教师的高超课堂艺术及思想内涵。甚至有些人认为不运用多媒体的课不能评为优质课。东西再好,再好用,都应该有一个度,过度则适得其反。余映潮先生、魏书生先生在没有运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讲课时的光盘我至今保存完好,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真正的是震撼人心: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让人百看不厌。实际教学中,那些需要学生安安静静动脑筋,做学问的课堂,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一些‚理‛的分析,一些解题的方法技巧,我认为抛弃花里胡哨的东西,让学生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专心研究,认真琢磨,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2.恰到好处,在课堂上适时运用多媒体。

‚好钢用在刀刃上‛,运用多媒体相比传统教学的确有巨大优势,但我赞同在课堂上舒适穿插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依照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合适的多媒体文件。或激发兴趣,或列出问题,或分析总结,或掀起高潮、或巩固练习……做到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沉溺于五彩缤纷的画面之中;让学生有条不紊地分析探究文化知识而不痴迷于多媒体美妙的‚声色‛之中;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思考、练习而不是跟着多媒体的感觉走到哪里是哪里:老师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很重要。

3.精益求精,慎重采用满堂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教学模式。 偶尔一节课根据需要播放几十张幻灯片未尝不可,不过满堂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教学模式很值得商榷。试想老师每节课都连续放映几十张幻灯片,知识容量是有了,学生的眼界是开了,可这种节奏有多少人受得了?这样传授的大量知识有多少学生能够接受并消化?

现在互联网上现成的课件多如牛毛,如果不加甄别,不经加工直接把网上的课件传到教室的电子白板上,老师成为放映员,学生成了看客。虽然每节课都能让学生看的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可往往最后的结果是收效甚微。这种运用多媒体‚偷工减料‛的作法,不仅没有让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所以,学校全面推行电化教学,内行的教学管理者对电子备课的检查非常关键。必须强调的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千万不要丢掉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演、算等能力的培养方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牵强附会‛,追求外表华丽,把运用多媒体作为装饰品生拉硬拽到课堂教学之中。

三、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主要辅助功能。 1.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2]。教师在导入新课或学生用脑疲劳之时合理穿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材料、视频材料、幽默趣题等,可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体观‚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2.利用多媒体文件呈现重要文本。

传统课堂教师需要板书的主要文本如:知识图表、小组分工、探究问题、知识小结等都应该精心制作好文件,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文件直接呈观,这比传统的粉笔抄写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且一目了然。老师经常编写一些技巧口诀,用多媒体呈现,坚持运用,效果明显。

3.利用多媒体文件演示实验步骤。

在理、化、生等实验课中,多媒体展示的直观性、生动性、规范性具有明显优势,让教师示范、学生实验操作、多媒体展示操作步骤合理配合应用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事半功倍。

4.巧用多媒体文件删‚繁‛就‚简‛。

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篇幅较长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学生朗读一遍就需要一二十分钟,很费时,如果快速浏览,学生往往不能很好了解文本内容,印象不深刻。采用视频文件与学生朗读精彩片段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视频材料既避免了课堂上读的形式之单调,又可以让学生欣赏精彩的故事情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省下时间,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利用多媒体文件强化训练。

课堂练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很多传统练习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2],课堂教学效率确实比较低。多媒体文件呈现的练习作业具有容量大、形式多样、反馈方便快捷等优点,这些都是黑板与粉笔无法相比的。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文件这方面的优势,运用多媒体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巩固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四、制作课件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件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核心内容,制作课件则是关键环节,老师们必须注意的是:

1. 课件必须是‚制作‛而不是‚下载‛。

制作课件需要技术,制作精美的课件更需要高超的技术,但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传播,部分老师往往投机取巧,不开动脑筋,不结合学生实际,剽窃、抄袭、下载他人作品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行为既不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提高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平。

2. 课件要与教学目标吻合。

课件制作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设计,以教学重、难点为突破口,把教学设计中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用合理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课件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切忌课件与教学案脱离,更不能让课件成为课堂的累赘。

3. 课件要轻形式,重内容。 ‚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课件和人一样,内容是根本。课件制作可以借助一些声音、色彩、图案、动画、短片等艺术形式,但不能停留于表面文章。初学者往往追求外表形式之华美,然而真正达到一定境界则会抛弃那些故弄玄虚、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必要的东西。那些过于色彩艳丽的图片,惊险刺激的视频,花样百出的声音,字体变化多样的文本,眼花缭乱的动画,虽然可以让学生感受场面的热闹,却很容易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并对无关紧要的事物形成深刻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才是课堂的本真。

教师应该追求的职业精神是:发展学生,也发展自己;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3]。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教育技术的革故鼎新成为必然。教师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改进,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的运用,其理论研究一定会日臻完善,我们的课堂也会更加精彩,更加有魅力,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科学课堂范文第4篇

科学课和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有所不同,科学课要通过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验来展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当以课本为基础,通过实验进行升华,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注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提高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是低下的,因为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模式,比如,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将教材视为最重要的,如果整节课都按照课本“一本正经”地进行,只会纸上谈兵,那么这节课就毫无意义,甚至有的教师严格按照课本顺序不进行任何更改。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也渐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也不再简单对照课本进行教学,从以前的“教教材”逐渐转变为“用教材”,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最大的改变之一。那么,教师应当怎样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筆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仔细研读教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尽管科学课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科目,但是教材还是不能被丢下,因为教材是科学的使用工具,教师应当学会使用教材,想要更好地提高教材利用率,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1.把握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让教师学会用教材并不是肆无忌惮地用,而是应当建立在充分了解课本的基础之上进行。比如在学习四年级《种茄子》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植物,所以,教师就让学生回家自己种植,但是后来发现真正种茄子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就稍微改动了一下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带来一些塑料瓶,在教室里养殖,随时都能观察植物生长的变化。通过这种改动,学生也有了观察的动力,学生的探究意识也逐渐被提高。

2.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更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捕捉感兴趣的事物,并及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闪光点。比如在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时候就可以联系我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应当和课堂教学相互联系起来,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二、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

高效的课堂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以往教师备课都采用十分固定的模式,“填鸭式”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是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只有让学生自己思考才能找到学习的真谛,所以,高效课堂应当建立在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感受到课堂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三年级《浮与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探究的问题“怎样才能让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才能让浮着的物体再沉下去?”,在分析探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通过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各样形状进行切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自主探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身实践,亲自感知,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

三、关注学生发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学生是否发生了进步是高效课堂是否合格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是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不能仅仅看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思维的形成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善于将知识加以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但是这种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比如在学习《寻找动物和植物》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植物,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便记录下来。随后课堂的交流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有的学生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蚂蚱的身体”,有的学生说“杨树的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的纹路”,甚至还有的学生说他观察到了蜜蜂筑巢的过程。学生在通过自己的观察给大家分享了成果之后便会对课堂更加感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断加强理论素养,重视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科学教学不同于语数英,相比较而言更具灵活性,没有那么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小学科学的闪光处,重视对学生兴趣感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学习,去感知,去理解,去掌握。科学课本身并不是为了教学生技巧而开设的课程,而是要从研读教材入手,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只有不断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构建起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作者单位:十堰市东风小学 湖北】

科学课堂范文第5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开展,科学学科成为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内容、贴近于实际学情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小学生的欢迎。但是,小学科学教学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尽如人意,影响到课堂教学水平,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兴趣不高,对科学的探究欲望不强。面对着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成为小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但由于班级学生生活阅历、新事物了解程度有所不同, 很多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别。那么,如何上好科学课来培养科学素养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家长的共同心愿。

一、吃透教材,积极备课

要想教好学生,教师先要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后方能积极备考、引导班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新知识。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丰富、广泛,包含有诸如声、光、电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在备课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应当积极开展备课,吃透教材知识后来奉献一节丰富多彩的课堂。只有教师清晰明了教材中各部分所講内容,才能在授课中做到游刃有余,推动科学课堂向前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在讲解“使用工具”知识点前,教师先要了解本节课中的科学概念,结合自身经历来认识到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阅读来了解所讲解新知识,意识到工具和机械能够帮助人类减轻负担,恰当选择工具和机械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工具, 如,老虎钳、螺丝刀、开瓶器、剪刀、镊子等,以此为基础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先以学生熟悉的窗花剪纸来引出制作过程,再让学生思考和回忆生活中都会用到哪些工具,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工具能够做什么事情。讨论完成后,教师在课前设计中应当预想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课堂授课中,教师现场为学生演示遇到的某项困难,再由学生选择合理工具来进行解决,以此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交流哪些工具最合适。整节课教学设计内容丰富、节奏紧凑, 更好地发挥小学生课堂活动积极性,外延他们课堂认知,帮助其吃透教材内容。

二、多多练习,熟能生巧

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知识面变得越来越宽,但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人虽然见到过用法却不会使用、无法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科学教材内容广泛,试题灵活、多变,但只做试题使得学生过于重视背诵、忽视了对知识深度分析和理解,学习重点出现偏差不利于发展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面对这一情况,科学教师在重视课堂练习同时注重动手实践, 实现熟能生巧来更好培养科学综合能力。

平时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应当重视练习学习知识、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编制试题难度不宜太高、类型应当丰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考察。在平日练习中,教师把多数题型来集合成为某个专题供学生进行练习,还应为学生展示该专题相关知识点,条件允许情况下来引导展开课外实践活动,以多管齐下方式来学习和巩固课堂新知识,发展学科思维能力。此外,科学教师在出试题过程中要了解每道试题的考察重点,关注试题类型在试卷中的分布,及时应用大数据手段来了解学生学习及分数分布情况,以便接下来更好地针对问题来进行授课和讲解,有效促进对科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科学习能力。

三、严谨教学,培养思维

站在科学角度来讲,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这就需要师生双方都有认真态度方能做好,以此来促进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往课堂授课中,科学教师往往以学生年纪较小来讲解教材内容,忽视了培养他们课堂学习的严谨性,导致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不足,影响到后续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发展, 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尽如人意,影响到学习兴趣、班级科学探究氛围不足,应当予以重视。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课堂授课中应当遵循“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原则来讲解教材知识,而不是盲目为学生灌输错误思维。系统、深入查阅完相关资料后,教师要确认知识是否正确再转述给他们来供课堂学习,同时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更好地推动课堂向前发展,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更多服务,实现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提升科学综合成绩。日常教学中,对于一些科学专有名词,教师应追求教学严谨性,以此为基础来用简单、直观语言为学生解释知识,而不是出现模棱两可词汇来误导学习方向,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严谨学习态度,推动科学知识、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要想上好科学课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知识, 教师要从吃透教材、注重练习和严谨教学三个方面展开授课, 让他们更好、更深地学习教材内容,在实践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让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熊晓辉 . 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J]. 西部素质教育,2019(08).

[2]钟天文 . 小学科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 [J]. 西部素质教育,2019(02).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完全小学

科学课堂范文第6篇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养成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普遍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性

【中圖分类号】G623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普遍提升。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前准备不足,课堂探究无秩序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准备是必要条件。然而,在以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科学课程不是主科,因此,许多教师对于小学科学教学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由于教学力量不足,科学教师还选用兼职教师,导致一些教师根本没有将精力放在小学科学教学上,对于科学教学机械应付,课前准备不充分,对科学教材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兴趣,教学的有效性无从谈起。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非常关键,,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然而,在传统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只关注课堂活动形式,重视课堂活动内容的容量,对于探究性课堂活动的质量重视程度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活动的效果。

2.课外拓展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很难收到实际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课外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把握还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外拓展训练也必不可少。然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受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许多教师基本不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或者虽然有课外拓展内容,也是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的效果。在课外拓展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够有效的引导,也不懂得怎样去督促学生去进行课外拓展活动,课外拓展活动效果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指导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不仅要备好教材,还要认真研究教材,要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只有充分理解教材,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编写科学教学预案,制定出符合科学探究规律,能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纲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对学生充分了解。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要努力做到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在选择实验材料的时候,教师也要注重材料选择的有效性,根据教学内容该选择材料,要仔细研究哪些材料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将这些材料准备充足。要想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指导课堂教学。

2.在合作探究中做学生的引导者,真正落实课外拓展

在合作探究的时候,教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要学会做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和帮助学生,以便于能够在探究中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有效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小学科学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分组要科学合理。在小组探究活动中,划分小组要保证小组成员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外拓展,在学生探究之前,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以有效提高课外活动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探究价值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同时,学生又能够产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然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督促、鼓励,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把科学探究活动延伸,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够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有效的调控课堂教学进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姜扣兵.基于新形势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9).

[2]夏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对策(OL).小学科学网教材之窗,2008(4).

上一篇:交通事故调查报告范文下一篇:史铁生的母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