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传统范文

2024-03-21

文化与传统范文第1篇

今年(2008年)两会,以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名人故居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很多人文资源,是历史文明积淀的载体和象征,可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大批的故居、还有风情独特的古村落以及其他遗址正在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有关专家估计,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有力措施去保护和抢救的话,20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民间传统文化将化为乌有。名人故居就是物质的史书,如果我们没有足够重视,不好好地保护,在不久的将来,很多将不复存在,那时再意识到故居、文化场所的重要性可就为时已晚了。

从我们对待名人故居的态度扩散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今天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重视弘扬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刚开幕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就以典雅的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主题:“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正面的墙壁上面有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侧面的墙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了中国的特征。

中心展区的生命之树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溅起的优美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生长的形态,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利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投放技术而形成。营造出万物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国礼品售卖厅,设计取自具有中国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围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观和内景都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意境和韵味。

中国馆的设计自始至终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至今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要在服从社会群体中去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需要服从自然。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和谐意识,强化了人的民族意识和情感,强调了人的奉献精神。同学们可以细细地领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实践离成功就不远了!

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一个“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等。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就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两条鱼的内边天衣无缝,外边为正圆,黑的鱼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鱼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阴阳对立而又互补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哲学上讲三层意思: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用这个“太极图”道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

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在台湾、新加坡等地,他们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比我们大陆深得多,所以从文明的总体程度上讲,他们比我们更讲礼仪、仁和。现在我们要重新培育、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个人的文明成长、健康发展服务。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志趣与情感心理的集中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将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统一的民族,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的是英勇抵御异族的侵扰,保卫本民族的家园和生命财产;有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这种精神汇合成一种核心精神,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民族精神也是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渗透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说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他们身上的侠气,最令人神往。什么是侠气?就是既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又能冲破各种名利,笑傲江湖,独立于天地之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我觉得中他达到了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我剪辑了一段电视剧《天龙八部》的片段,请大家领会一下萧峰身上存在的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侠的最高境界。

刚才这一段是萧峰自杀的场景,萧峰念念于心的,是苍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宋辽两国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乐业。辽国百姓也免去征战之苦,天下苍生得以平安,他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为民造福。

金庸笔下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这是侠的最高理想,这也是金庸的侠意识。萧峰这个人物,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做了一个最好的注释,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前面讲了在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从而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1 增强国家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实现统一,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更多地强调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应该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感,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国家利益为上的道德观基础上,面临各种诱惑时,才能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国家也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 增强文化认同

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要回答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它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料,“文以载道”,我国民族精神的内容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要多看,从中多吸取养料,还要在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学习。在增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内容:

民族语言——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高度认同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这些精神都以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文传统——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要把承担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内容。 承担责任——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诚信守法——养成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

平等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勤奋自强——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联系到我们学校,重点中学是文明的高地,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文化意识、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从小处而言比如礼貌不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种心态,你是友善热情的,还是冷漠孤立的,其实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整个人的气质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化与传统范文第2篇

1 目前对传统服装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华文明再次受到世界的关注, 其中包括传统服装文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顶级服装设计师频繁使用中国传统服装中的素材进行时装设计。中国服装要立足于世界必需具备本民族文化特征, 逐渐成为一种行业共识。

许多本土服装设计师致力于对传统服装的探索, 并取得了成绩, 其中包括天意品牌设计师梁子、例外品牌设计师马可。但是大多数设计师在探索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时候把眼光仅仅局限在西方设计师眼中的东方服装元素上, 例如:旗袍、盘扣、刺绣花纹、镶滚工艺、少数民族服装、京剧脸谱以及各种字体的汉字;或有限的几种符号化色彩上, 例如:红、黑、黄等等, 认为这便是中国几千年服装文化的精髓。虽然这些都是传统服装元素中的一部分, 但这绝对不是传统服装文化的全部。众所周知服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反映形式, 仅从形式出发的研究毕竟不能触及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传统服装背后的底蕴——传统哲学、文化和艺术更为有研究价值。现状是目前全民性对传统文化和哲学存在盲区。导致目前对传统服装的研究停留在表面, 始终不能深入的局面。

这种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哲学盲区之所以形成, 是由于在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系列破旧立新的改革, 把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统统“拆”除了, 造成现代中国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之间的断层。其中破坏性最大的就是文化大革命。这次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清扫持续了近十年, 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而之后的现代中国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部分的缺失, 进一步加大了这种断层,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全民性对民族特征文化哲学的丧失。而这在实际上形成了中国服装设计不能脱离西方服装文化, 缺乏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原创设计的根源。

所以中国服装要想立具有特点必须先解决对传统哲学、文化和艺术的盲区问题。

2 魏晋玄学与传统文化艺术

在中国哲学艺术思想的发展史上魏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思辩哲学——玄学在这一时期产生、发展并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纯粹性和深刻性。玄学由道家、儒学思想发展而来, 推崇无为论、性情论、自然论, 透漏着东方民族的忧郁感。玄学的重要论题是“神”, 何晏说“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其中的“神”, 即不为任何有限事物所限定的无限。玄学是一种真正思辩的纯哲学, 以内在的思辩风貌和精神状态来体现自我, 使得人和人格成为这一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文人儒士们纷纷脱离物质约束, 追求一种内在的“精神、格调和风貌”。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这为以后的美学和艺术提供了形式上的方法论基础, 逐步塑造了中国艺术自觉的特性, 造成了中国几千年文化艺术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 超越物质而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的生活境界, 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艺术思想中重神尚韵的民族特征。服装上, 宽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 奠定几千年中华服饰的基本形制。这种宽松潇洒的服装形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有意弱化人体, 掩盖人体, 模糊性别差异, 色彩方面也崇尚淡雅素净的配色, 结构方面一律采用平面的裁剪方式, 通过对服装形式本身的弱化, 体现的是人在着装之后的一种由内而外的文人气质, 表现的是服装本身之外的一种自由思想状态, 是一种动态美。

3 从形式出发的研究与从文化哲学出发的研究结果比较

从形式出发对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是一种舍大取小的研究视角, 这种研究视角往往把研究对象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具象的范围, 研究与探索的领域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面料、色彩、服装结构、设计元素等, 在几千年的中国艺术中追求恰恰不是这些具象的东西。所以缺少了哲学文化思想的统帅, 埋头于这些细节中, 必将如雾里看花失去方向, 得到的往往是工艺复杂色彩绚烂与现代生活和审美格格不入的手工图案和色彩, 必将得不到市场的肯定, 也不能振兴中国服装文化。

笔者认为, 研究传统服装艺术, 重要的是要学习那种内在的才情、品格和风采。服装是一种艺术形式, 是文化的具象符号, 直观反映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应该具有艺术的思想和特点。历史上, 中国艺术经过魏晋玄学的陶冶, 形成了“不计工拙”的自觉艺术特点。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的服装设计, 在研究学习古代艺术时, 不应该把工艺、结构作为研究的唯一对象, 而应该以传统艺术中提倡的神韵和物质之外真正的精神自由状态作为研究的指导。在这种超越有限的自由状态指导下探索色彩、款式、工艺和结构方面的处理方法。站在神韵的角度去研究传统服装文化势必如同登高望远, 视野大开。而在款式、工艺和结构这些有限物质层面则不必局限于中国传统工艺处理手法, 可以大胆借鉴现代服装设计中优秀的成果, 以达到“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境界。只有这样用哲学文化统帅技术才能使传统服装文化自然的切入现代生活和现代审美中来。

4 结语

可见, 研究中国传统服装不应该用西方思维方式从工艺、结构这种物质层面上着手而应该从文化根源上、气质神韵上进行探索。这样才能避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其形不知其神”的尴尬处境, 才能真正抓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所提倡的有限之上的无限境界。

摘要:本论文旨在为研究传统服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笔者认为对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不应该单纯从面料和工艺层面研究, 深入到其背后的文化和艺术层面更重要。通过对魏晋玄学的分析和了解, 发现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 这也包括其对服装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玄学,传统服装文化,服装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能馥, 中国服饰通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5:63~67.

[2] 袁仄, 中国服装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2 (2) :1~8, 48~57, 138~161.

[3]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4 (1) :194~238.

文化与传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是我国发展的当务之急。正是出于以上考量,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0年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1] 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机构汇聚,文化企业众多,文化人才荟萃。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之际,北京应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全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文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兴文化业态的领航者。北京市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曾在讲话中表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在报告中提到:2011年,北京文化创意总收入突破9000亿,实现增加值已达到1989.9亿元,占GDP的12.2%。在北京市的服务业当中,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产业的第二大产业。然而,从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北京市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的优势行业还面临着转型升级,特别是需要提高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同时,像设计创意、动漫网游、数字新媒体等新型的业态总体规模也偏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步伐,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文化产业的顺利转型。北京科技资源最丰富、科研能力最强、科研人才最集中、科研成果最丰硕,具有明显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优势。其中,各级科研机构213所,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的比例为36%,各类高校北京有80余家,申请专利、授权总量都居全国省市前列,特别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了5.8%,这个数字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利用北京优势,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新形势下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北京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以数字出版引领未来阅读方式的变革,用创意驱动特色文化城市的建设,构建文化创新战略,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科学创新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复兴、文化的跨界融合等提供了新路径。具体来说,这些年北京十分注重研发与文化的密切结合,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徐徐展开的画卷,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独家数字内容供应商,这些重大科技项目是北京文化创新与科技团队的完美体现。

“十一五”期间,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12.3%。2011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突破9000亿元,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现价增速14.2%。”[1]具体来说,在出版领域,具有零污染、低成本的纳米绿色制版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已在怀柔产业化、报刊等领域应用。在数字电视发展上,率先攻克了交互式多媒体服务软硬件系统和基于有线线缆回传的双向机顶盒。此外,喷墨数字印刷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文物保护监测技术等一大批项目,展现着北京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繁荣景象。

“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全面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力促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2012年5月,在第八届文博会上,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为核心,联合石景山区石景山园、东城区雍和园、西城区德胜园共同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2年1月至8月,示范基地所在的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超过2200亿元,占整个北京的42.8%。

中关村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按照规划,“到2015年,示范基地力争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100亿元,年均增速15%。”[3] 2020年,基地将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7000家以上,力争在20年内将北京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城市。

二、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与不足

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断改变着文化的业态。一方面,文化和科技互相驱动,促进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发展。文化因素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技术手段变革改变了文化内容制造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另一方面,科技与文化融合带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一)主要特点

目前,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二是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三是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四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1.知识产权是科技与文化融合新业态的核心

文化产业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即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创新产品形态,掌握关键专利技术,以内容为制胜的根本。例如,北京市中关村石景山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主要得益于一批文化创意企业以及其技术创新和版权内容为主的运营模式。2012年石景山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收入超过24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将近20%。

2.中关村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2009年3月以来,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关村国家示范园区,并相继出台“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推荐人才特区建设和服务业综合改革等系列创新试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效果。使得中关村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2011年,示范区文化创意企业6201家,总收入4600亿元,示范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34.4%。2012年上半年,示范区文化创意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总收入、利润、实缴税费和出口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而言,融合高新技术,已经成为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为12%,居全国第一(详见表1)。2011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1989.9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2%;全年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到9012.2亿元,增速超过21.1%。2012年仅前8个月,北京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达5203.5亿元,同比增长12.9%。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的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一些由科技直接推动的高端的文化业态,比如动漫网游、数字出版等,这些新兴业态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这是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呈现出的重要特点。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带动下,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已经转换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推动自身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而主管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也使得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层次与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由单项突破走向协同创新,由单纯注重研发走向产学研结合。比如,《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两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发团队,就整合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国家图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广州大剧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相关产、学、研机构的研究力量,针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展开协同攻关,并在第一时间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在2011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申报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他们联合相关的科技研究机构,组成产学研结合的团队,以联合申报的方式承担了项目。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初步形成。

2011年初,中央歌剧院就与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成立了数字化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承担了文化部“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项目,2012年中央歌剧院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该研究实现高新技术和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突破学科、领域、行业的壁垒,充分利用国防现代化的技术优势,融合军用高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从智能创意、虚拟世界、高效实时交互等技术体系入手,整合、提升传统人工操作、人力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将数字化高新技术在舞美领域大胆运用,并加快与大企业的全面合作,构建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中央歌剧院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不足之处

当前,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科技对文化发展支撑不够,仍需建立和完善支撑、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体系

特别是在文化产品的创作力、表现力、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实现整体提升。科技与文化融合意识有待加强,融合深度和广度有所欠缺。目前,文化创意与科技成果结合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空间更为广阔。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必须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结合点。同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应当更加丰富多元,要有基础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面,更要有文化创意促进技术研发的一面。

2.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不完善、驱动力不足

目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策机制都存在问题。

(1)就市场层面而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在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条件下,亟需构建适合自身要求的自主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和体系;发挥政府主导功能,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动力机制;综合现有的自主创新具体模式,在文化内容、文化传达、文化演化等领域,从技术层面分类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2)就政策层面而言,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需要加强具体政策措施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提供动态、多元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实施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战略。建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机制,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足够的注意:有效结合自主创新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的疏通和引导作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建设;针对重大创新领域提供专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文化创新人才队伍的政策激励。

(3)就体制层面而言,文化系统和科技系统长期以来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互不往来。因此,需要在体制改革上做足文章,打破两个系统长期分隔的局面,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要实施柔性人才政策,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破体制性障碍。

3.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不高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效率低下的状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创意”,文化科技难融合。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技术在其中并非最重要的因素,传承正确与否才是关键。而传承文化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的经济魔方。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创意则是中间的媒介。创意为媒的根本是人才,而人才的匮乏成为了直接的制约因素。

(2)“少资金”,自发对接有难度。除了缺少创意,资金不足也成为了令不少文化企业头疼的难题。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前门文化有限公司,设计的所有产品都带有浓厚的前门地域文化符号,目前开发了40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商品。由于缺少资金,企业的研发投入小,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反而影响到市场。

(3)科技环境存在不足。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科技应用仍显不足。以动漫行业为例,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应用水平不高,使得我国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即使有好的创意,但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成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故无法与DISNEY等国外力量竞争。2009年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北京市为9357分钟,杭州市为27409分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应用明显不足。

(4)创意产业人才不足,人才结构失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一批兼具创意与技术背景、实现创意内容产业化的高级经理人。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例,2009年,我国仅影视动画和影视特效人才缺口就达15万人。2010年以来,平均每月的动漫招聘岗位约1000个,这其中,“动漫美工、程序开发”相关岗位占到85%。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优势资源应该向企业流动,而现在的优秀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了。如何形成优势资源的企业化流动机制也值得我们思考。[5]

(5)品牌意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就北京影视行业而言,规模较小,目前仅有歌华等少数具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

三、北京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双轮驱动战略核心与具体措施

为了适应当前北京文化发展形势,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模式,这“符合首都作为国家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发展定位,是对过去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化和拓展。”[6]

(一)战略核心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核心在于多层面、全方位实现北京科技与文化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一方面,科技对文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对文化制度变迁的驱动作用;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科技实践对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文化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下科技形态的演变;在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制约下科技制度及科学管理的完善;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文化驱动下科技文化的繁荣与渗透。

北京科技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是简单的科技加文化,而是通过科技来实现支撑文化和生产力发展,通过文化的创新发展来引领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将科技创新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和环节,文化创新致力于探索发展精神动力和提升软实力,从而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过程。

(二)具体措施

北京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需要在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具体落实。

1.从战略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着重打造4个平台

把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协同创新作为首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着重打造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4个平台。

(1)科技文化创新项目研发平台。以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为龙头,联合科技共同成立研发公关团队,对当前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科技难题进行研发。抓好重大项目,紧紧围绕文化需求,加大数字电视、数字出版、三网融合、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运用。

(2)科技文化创新企业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成立北京市文资办,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整合、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科技文化创新产品交易和中介平台。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要素的优化配制,培育和发展面向社会从事文化科技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让科技与文化创新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的同时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创新风险。

(4) 科技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凡进入北京市场的文化与科技的制度创新产品,一定要事先确立知识产权,唯有如此,才能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2.从实践层面,加强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4大体系

要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4大体系。

(1)文化科技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建立多层面、立体的网状联系,促进文化与科技全方位交融,通过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及成果应用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

(2)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体系。北京将继续坚持研发与转化并重的宗旨,加强文化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完善交易市场,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将先进成果应用到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新兴业态、保护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

(3)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近年来北京市重点实施高清数字电视交换推广工程、数字文化社区、云计算和云服务平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北京将充分利用首都在区位、文化、科技和资本方面的优势,着力建设中关村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支持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一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4)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建立和完善都市合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政策上要完善认定标准,在项目、用地、资金等方面先行先试。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把首都建成文化、科技的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1] 蔡灵,沈哲彦. 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2012.

[2] 石丹.2012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举行[N]. 朝阳报,2012-9-24.

[3] 李苑,韩业庭.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 光明日报,2012-5-21.

[4]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 北京统计年鉴(2003-2011)[EB/OL]. [2013-2-1[.http://www.bjstats.gov.cn/sjfb/bssj/ndsj/.

[5]王一鸣.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及调整策略[J]. 中国市场,2012,(50).

[6] 刘好光. 文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N]. 中国教育报,2012-12-7.

(编辑:周南)

文化与传统范文第4篇

近年来,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出“官德”教育和“官德”修养。在学习领会和落实党中央“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指示精神的同时,结合执法与服务的岗位实情,我深刻地感悟到:加强官德修养,必须从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

一、认清官德之核心,是加强干部官德修养的重点

《国语》云:“德,福之基也,无福而基隆,犹如无基而厚墙也,其坏也无日矣。”其大意是说:高尚的品德是成功的基石,品行不好而福禄再多,就像没有坚实的地基而垒砌的墙体,倒塌是迟早的事情。

民讲民德,官讲官德。老作家萧军曾说过,“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当官肯定要跌跤子。”因此为官者除了要遵守乐于助人、扶危救困、尊老爱幼、俭朴礼貌、从善如流等普遍的道德规范外,还必须遵守官德。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十分强调为官执政者自身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如果做到身体力行,成为人民的楷模,那么即使不号召、不发布命令、人们也会自觉仿效。官德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它决定了官德修养的重要性。官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关乎党风、民风和国计民生。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之情,事实上也都有赖于这种上行下效的道德示范效应,并会引发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从实际工作入手,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不断加强官德修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官德如何,对社会影响极大。作为基层一名科级干部,身处执法一线,身负联系纽带之重任,既不能对上唯命是从,报喜藏忧,弄虚作假,又要对职能权限内的执法及身边的执法人员负责。大局意识和严格律己是最基本的标准,因此必须从“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

“公心对上”,顾名思义即公心对待上级。就是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实事求是地对上级负责。在工作当中要坚持公心为重的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问题,决不能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或哄上级高兴,出假政绩、报假情况,更要有力杜绝 “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处理敏感事务上要出于地公心,敢于坚持原则,公正处事。有人担心这样做会挨批、穿小鞋,其实不尽然,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善于沟通协调,按原则办事,一定会得到领导和他人理解支持的,因为这样做,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也是对上级负责。

“真心对下”,即真诚体恤下属与群众。就是既要有情系群众之心,更要有服务群众之道。古人云,“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作为领导,应该充分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主动与干部同甘共苦,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所想所需,以群众的心声为自己的行动方向,切实做到对上对下一致,人前人后一致,任职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以真心、动真情,把务虚的工作做实了,把务实的工作做细了,才能于无形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赢得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信赖。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情感是对流的。你给对方一个微笑,对方回报一份真诚;你对群众献上一份真心,群众回报给你百倍的支持;你给下属一份爱心,下属回报给你十分干劲。这就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真心对下”所得到的最丰厚的回馈。

三、如何做到“公心对上、真心对下”是加强官德修养的关键 “公心对上,真心对下”,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性的有效结合,是各级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行动指南。

要真正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除了教育和自律外,关键还要靠制度和监督来实现。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注重制度的完善,从而发挥制度约束力;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一是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是不是“公心对上,真心对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通过多种民主渠道,定期不定期让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官德进行评议;二是上级的监督。上级部门应责无旁贷地抓好监督。对下级既要听其言,更要究其实,做得好的要表扬并倡导,言行不一的应严肃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处理,追究责任。

通过上下共同的监督,督导领导干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做到一致。只有把自律与他律、把内在修养和外在约束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一思想精髓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要做到“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民为本,心怀构建和谐社会之愿望。

共产党的干部必须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理应全身心投人,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不断加强官德修养,强化爱岗敬业精神,坚持以民为本的意识。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注重人民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注重人民权利,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注重群众的智慧、力量,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注重群众情绪,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官德,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事业兴旺。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人民为父母,视百姓为兄妹,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百姓解难事,实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这就是领导干部应该树立的官德。构建和谐社会,绝不只是一句口号,高喊几声作罢。社会各阶层心怀构建和谐社会之迫切愿望,加之共同关注参与并有所作为,方可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2、身体力行,做好大家长与小家长。

官德并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要靠每个领导干部去具体实施的行为。在道德结构中,官德首推为影响最大,最受人关注的一种职业道德。我们知道,道德教化,包括“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而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鲜明的形象示范作用。从现实意义来讲,官德修养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在工作作风上廉洁奉公,大公无私;在生活作风上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在人格上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老实人。凡此种种,领导干部只要率先垂范,无不受到人民尊重和颂扬。例如:历史上的清官包公,一代廉吏于成龙,社会主义时期好榜样焦裕禄,新时期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他们在官德修养方面都为我们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以身体力行感化广大群众,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的公德感,从而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学风上,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作风上,善于反思和创新,善于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在工作作风上,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作风上,坚持艰苦奋斗、严禁铺张浪费,防微杜渐、拒腐防变;在领导作风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蛋糕的人最后吃蛋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华民族素有 “君不正,臣不忠”,“公不慈,儿不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等传统文化心理,决定了身为“带头人”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崇高的人格修养,这样才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澄明 。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不以官自居,不以官为先,而是遵从以民为先之道;同时始终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自觉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之正派;另外要敢于坚持原则、伸张正义,不随波逐流,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诱惑。在单位中,做尽心尽责的“大家长”,在社会上,做一个守法文明的好公民,在家庭里做合格称职的“小家长”。

3、立足岗位,用心感悟“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

身为基层执法干部,确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是做好执法工作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强官德修养的基础。从近期开展的“城管+商户”共建共管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执法与服务的辩证统一。作为执法者,投入执法的过程,也是服务的过程。执法前,是对当事人及违法事实做一个总体或框架性的预案。执法中,在现场的即时沟通,更有现场感和针对性。心理学讲,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距离”。如何克服执法干部与执法对象之间的戒备甚至是抗拒性的心理距离呢?通常情况下,执法程序的合法(如执法干部可通过出示证件、告知对方享有的权利等)和沟通的真诚(如主动宣讲政策法规条文、耐心解答当事人的疑问等)来推翻两者之间的“障碍墙”,从而建立与执法对象之间的信任感,缩小当事人与执法干部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感,建立良好的沟通界面和渠道,以期实现沟通无界线。执法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沟通,了解当事人对处罚的认可态度、处罚之后的寄予等等“善后行为”,对日后工作的动态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与当事人的沟通中,要经常自问“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看到的文明执法是怎样的呢?!”“如果我是当事人,如此处罚,我会不会心服口服呢?!”利用心理学中“换位思考”的启示去做一些有效的说教与劝导,往往会事半功倍。在执法过程中,要人性化管理与细节管理并重,通过实际行动使商户深刻体会到“执法就是服务”理念的贴心、用心与诚心,将“执法就是服务”理念贯穿于执法活动与共建共管活动的始终,

文化与传统范文第5篇

【摘要】良好的修养对人的一生很重要。良好的修养主要有科学文化素质的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等等。具体有和善亲切、谦虚随和、理解宽容、热情诚恳、诚信守约等等。幸福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最主要的含义则是内心一种美好甜蜜的感觉。幸福是简单的,它没有贫富差别,也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需要仅仅是用一颗真心去体会。幸福与良好的人生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好的修养不仅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也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意义,还能让自己拥有幸福,拥有美丽,拥有快乐。 【正文】在自我修养中,首先修养的内容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修养,这是一种知识、一种生存技能、一种文化精神的修养。第

二、审美素质的修养。美的形态有很多,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人生美等等。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第

三、政治素养。第

四、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如果思想道德都歪了,其他的修养就前功尽弃了。另外一个就是心理素质的修养。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面对生活的种种意外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过一个完整的人生。 主要的修养有以下几类:

(1) 和善亲切。对人要和善亲切,彬彬有礼,从内心去爱去关心去帮助别人。要仁慈温柔,不单对自己的家人要有爱心,对别人也应有"爱人知己"的精神。 (2) 谦虚随和。古人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总是受人欢迎的良好态度,不因自己比他人多一点知识或一技之长而津津乐道:不因自认为比别人强而以比别人高一头的姿态出现,这样会让别人“退避三舍”。

(3) 理解宽容。理解是情感交流的基础,也是成功的交际和建立友谊的桥梁。理解别人的需要和行为习惯;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理解别人的立场观点及态度;甚至理解自己所不喜欢的人的言行。

(4) 热情诚恳。对待别人应该热情、亲切,自然、真诚。切忌虚假过分的热情,应该掌握热情的尺度。诚恳不口是心非,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需由内心发出,帮助别人,需诚心诚意,不带有目的。

(5) 诚信守约。讲信用,无信则不立,无信则无德,无信则不肖。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信用。诚信二字,这是做人的起点,是要经过努力才1能做到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存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增强时间观念。参加各种活动要守时,迟到不论什么原因都是失礼的。不能如约要事先通知,让人久候是对朋友的怠慢,但过早到也不好。无故失约、失信,会使你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黯然失色。对别人的要求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给以答复,切不可妄开空头支票。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通过人的能动和受动,而与人相关联着的对象或环境或过程,对人的内在尺度结构的符合状态2。幸福其实很简单。一杯淡水,一杯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常常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 12 《与未来同行》

《道德与人的幸福》 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领略幸福的风景。3幸福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幸福更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充实,幸福是一种感受,一种意识,体验幸福,要有一颗纯正的心灵,要有懂得欣赏自然,甘于淡泊的智慧,要有宠辱不惊,纵横天地的气度,名誉和鲜花常常带给功名显赫得人物,然而物质的幸福常常是被人看中,更甚于精神的幸福。幸福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宁静,灵魂的坦荡,其次,才是物质生活的安逸。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幸福就是当我看不到你时,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能这样静静想你,就已经很好了。幸福就是我无时无刻不系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幸福就是每当我想起你时,春天的感觉便洋溢在空气里。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风浪多大,你都会知道,家里,总有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你。幸福就是当相爱的人都变老的时候,还相看两不厌。幸福就是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来的日子是一生一世,从人间到天堂„„

人奋斗一生终究归结于追求幸福,人生幸福应该有道德法律修养的约束才能呈现出来!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可以折射初一个人的价值最求、精神境界、文明修养和道德情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等古语说明当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可以取得成功。这说明了文化修养与成功的关系。幸福的追求需要勇气和汗水,这就与个人的修养道德和思想情操相关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一个人想要到自己所期待的幸福,要有敢于尝试的勇气还要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的激情。有良好修养的人,会明白幸福不是说说而已,从思想上他会让自己为之奋斗,并且明白做这件事要收到的结果以及有敢于接受在完成这件事之前遭遇困难的良好心态。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要相信世界这么大,总会有属于自己舞台。然而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取决于我们的修养及习惯。有良好修养的人,也会有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情操。他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和受挫放弃自己,因为他明白成功不是一两天的努力就可以换来的。他需要的是长久的耐心和不懈的努力。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一定会明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深刻含义。并把它行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同时也会明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对人的一生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给我们给自己设定目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是目标千万不可定得太低。在21世纪,竞争已经没有疆界,你应该放开思维,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标准,才会有准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另外,只在一所学校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就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是可笑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而且,不同地方的衡量标准又不一样。所以,在订立目标方面,千万不要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我们应该凭借自己的智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路。这 3 《风中的莲花》 里有无数的机遇在等着你们,只要你们用智慧主动选择,成功随时都有可

4能降临到你的身边!

文化与传统范文第6篇

发布时间:2010-10-23 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作者:张亚林/杨德森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哲学派别。它认为“道”是派生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所以称为道家。春秋末年的老聃和战国时期的庄周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所以道家思想又称老庄哲学。

老庄哲学中的许多处世养生之道,无论过去或者今天,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它能缓解精神应激、抚慰精神创伤、调整心身状态,对于与精神应激相关的疾病,它是一付对症的良药。

道家认知疗法是在道家的处世养生哲学和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们多年的心理治疗的临床体会而创立的。它主要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和应对方式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道家认知疗法分为五个基本步骤。按每一步骤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此治疗程序可简称为 ABCDE技术。

一、测查当前的精神压力(Actual stress)

时间:60-90分钟。

目标:帮助患者找出主要的精神刺激因素,并对精神压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内容和方法:应激有两种性质,一种叫良性应激(eustress),它可以激发潜能、振奋情绪、增进健康。另一种叫不良应激,或称为苦恼(distress)。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良刺激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疾病。因此,找出主要的精神刺激因素,在缓解和治疗应激性疾病中有首要的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清楚地知道他们患病的精神因素,或者不愿意承认这些精神刺激与他们的病状有关。所以,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消除其顾虑,使其认真地回忆并如实地报告。

为了使患者正确全面地理解应激源的概念,还要向患者说明,精神刺激不仅指重大的突发事件还包括反复遭遇的日常琐事;不仅指令人悲痛的灾难还包括令人兴奋的喜事;不仅指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还包括并非事实的错误感知与推测。应激源虽有其固有的性质和强度,但唯有患者实际感受到的精神压力才对健康构成真正的威胁。要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就要弄清患者的真实感受。为此,在与患者完成上述交谈后,我们使用自评的生活事件量表 评估患者的精神压力。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患者精神刺激的来源、性质及严重程度。然后经过综合分析,判定应激源是属于外在性的(即客观产生,如天灾人祸)、还是内在性的(即主观产生,如杞人忧天),以便在治疗时采取相应对策。

在完成该步骤的同时,辅以一般性的社会支持。

二、调查价值系统(Belief system)

时间:30-40分钟。

目标:帮助患者完成价值系统序列表。

内容和方法: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在应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当某件事情发生时,不同个体会根据其自身的内部需要,分辨其性质。做出是大利、小利、大害、小害、或是无利无害的评估,然后产生大喜、小喜、大悲、小悲或无动于衷的情感反应及相应的行为。由此可见,个体的内部需要是决定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内部需要一旦改变,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形成了对各种事物的不同评价。最需要的是最有价值的,最不需要的是最无价值的,这就是个体的价值观。

人生在世,通常都有许多的需要,如温饱、健康、爱情、金钱、名誉、事业,地位等等。何者为第一需要,何者次之,何者再次之,依序排列,便构成一个人的价值系统。有的人为财死,有的爱情至上,有的仁义为重,有的名誉关天。价值系统直接反映了个体的内部需要,而内部需要又与个体的生理状态、文化背景、以往经历及现实处境有关。价值系统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并制约其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理清患者的价值系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患者应激的主观原因,使我们在运用道家思想帮助患者重建认知时有的放矢。有时候,患者在明了自己的价值系统后可产生“顿悟”,更有利于下一个步骤的进行。

评定价值系统时,要提醒患者,应完全按照他自身的想法去评分,而不要考虑别人的看法和社会的看法,更不要考虑孰是孰非。下面所列举的都是人们通常的一些需要,让患者首先从中选出他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评为10分;再选出他认为最不重要的一项,评1分。然后按此标准衡量其他各项并予以评分。如果患者认为还有此处未列出的项目,可补写在后。 1.金钱 分, 2.自由 分, 3.安全 分, 4.爱情 分, 5.地位 分, 6.健康 分, 7.事业 分, 8.享乐 分, 9.权力 分, 10.和睦 分, 11.名誉 分, 12.情义 分, 13. 分, 14. 分。

三、分析心理冲突和应对方式(Conflict and coping styles)

时间:30-40分钟

目标:分析确定患者的心理冲突,并了解患者的应对方式。

内容和方法:通过应激源和价值系统的调查,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发现患者内部需要些什么,而客观环境又给他提供了些什么。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就是心理冲突之所在。内部需要是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必备条件,内部需要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动力。内部需要形成了动机。可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但是,客观现实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此时,个体便面临着一种选择,或是付出更大的努力改变客观现实以满足需要,或是改变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如果改变客观现实与改变主观需求同样困难,心理冲突便形成了,这属于性质相反而强度相近的心理冲突。如果若干种需要不可同时满足,它们性质相同,强度相近,使人难以取舍,也会形成心理冲突。有时候,即使需要已经满足,如果个体满足需要的方式有悖于社会规范和道德良知,且两种力量旗鼓相当,个体犹豫不决时,也会产生心理冲突。

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不断的选择之中,因而人常常感到焦虑和痛苦。于是,人在成长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试图减轻这种焦虑和痛苦。这些方式称为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常用的应对方式有以下八种 :1.压抑或否认;2.倾诉;3.升华;4.物质滥用;5.发泄;6.自我惩罚;7.超脱和自慰;8.消遣娱乐。每种应对方式分为"不用、很少用、常用、总是用"四种情况,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

经过心理冲突的分析,明了冲突双方的性质和强度,然后根据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强化一方、弱化另一方,以减轻或化解冲突。通过应对方式的了解,可针对其不当或不足之处予以调整或加强。

四、道家哲学思想的导入与实践(Doctrine direction)

时间:100-120分钟

目标:让患者熟记32字保健诀,并理解吸收。

内容和方法:此步骤是道家认知疗法的核心和关键。首先向患者简单介绍老庄哲学的来龙去脉,亦可说明,老庄的道家人生哲学与我国另一大哲学派系即孔孟的儒家人生哲学是人生不同侧面的反映,前者适合于身处逆境者,后者更宜于一帆风顺者,二者互补,构成完整的人生。然后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认知疗法的四条原则,即32字保健诀 。

(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此条由《老子》二十二章中的“不争之德”引伸发展而来。利而不害,意思是说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为害己害人害社会之举。为而不争是指做事要尽力而为,且不争名争利,不与人攀比,不妒贤嫉能。前句属起码要求,应从现时做起,后句为崇高境界,需长期修养。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老子》十九章、四十四章、四十六章,及《庄子·逍遥游》中反复强调了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思想。人要生存、要发展,总是有欲望的,但老庄认为欲海难填。要减少私心、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只有知足,才会常乐;只有知止,才能避免危险。

(三)知和处下,以柔胜刚。

知和处下,是由《老子》四十一章中“上德若谷”的思想演化而来,和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谦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和处下能减少人际冲突、维持安定团结。以柔胜刚的思想则出于《老子》第四十三章和七十八章。老子以水为例,天下柔弱莫过于水,随圆而圆,随方而方,但大家都知道滴水穿石和水容万物的道理。

(四)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此句是老庄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崇尚“静”,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与“妄为”的对抗。顺其自然,就是说不要勉强去干那些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不要强迫蛮干、不要倒行逆施、不要急于求成。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否则的话,就是拔苗助长、劳命伤财、费力不讨好。

总之,要让患者领语道家思想的真谛。它不是一种纯粹消极的保守思想,不是要人去听天由命。它的最高境界是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外柔内刚、后发制人、不言自明、不战自胜。

这一步骤的内容较多,可分二次完成。可以通过个别交谈的形式,亦可进行集体宣讲。要求患者透彻理解32字保健诀,并反复颂读乃至背颂。每位患者应备“道家认知疗法实践日记本”一册。首页抄录32字保健诀。并列出自己原有的价值系统和应对方式与之对照,找出自己原来价值系统和应对方式中的不当或不适之处。按照32字保健诀,制定矫正计划并布置家庭作业,强调反复练习运用新的价值系统和应对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并逐日记录心得体会。

五、评估与强化疗效(Effect evaluation)

时间:45-60分钟

目标:评估治疗效果、总结实践经验,强化和巩固疗效。

内容和方法:道家认知疗法是一种治疗手段,其近期目标是消除症状、治愈疾病。其远期目标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可以通过患者自我感受的陈述、症状量表的评估、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综合评估。在评估疗效的过程中,对已有的进步给予明确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要了解原有的不适观念是否完全改变?32字保健诀是否字字落实?仍然布置家庭作业,日记可改为周记。每次复诊,不仅要评估疗效,更要强化道家认知观点、同时制定进一步治疗目标。

以上为道家认知疗法的五个基本步骤,标准的ABCDE技术分五次完成,每次60~90分钟,每周可安排1~2次。A、B、C三步在前2次治疗中完成。D是关键步骤(即导入32字保健诀),需要安排2次。第五次用于评估疗效和强化疗效。如治疗需要,D、E两步骤可反复多次使用。

1995年,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已在全国十六个省市的协作单位临床应用,其应用情况及疗效评估将另文报告。

上一篇:天猫淘宝店范文下一篇:宣传广告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