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4-26

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小组管理:高中班级管理的一剂“良药”

3、高中班级德育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4、浅析德育融入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及策略

5、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6、试分析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7、浅析当前高中生德育缺失问题及解决对策

8、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9、试论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的策略(1)

10、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11、谈班主任在高中德育中的作用

12、浅谈高中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的对策

13、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

14、“高中生导师制”的施导策略与思考探问

15、浅析如何创新高中生的德育

1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分析

17、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

18、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成因及对策

19、浅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措施

20、走班制视野下高中生学业生活的转变及学校行动

21、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有效结合分析

22、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发和利用德育功能的现状与对策

23、高中班级教学管理“六举措”

24、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5、班主任管理工作之我见

26、文理分科后重组班级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27、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

28、团队合作精神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初探

29、网络信息时代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30、高中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赜

31、高三班级管理的多维引领实施策略

32、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应用方法探析

33、高中班主任借助班级管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策略解析

34、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德育功能及对策探究

35、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

36、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的渗透研究

37、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

38、浅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9、浅谈高中阶段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的意义

40、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德育渗透策略

41、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中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

42、刍议高中艺术班主任德育管理分析

43、“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44、德育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45、以人为本,以爱为魂

46、论德育和美育在高中班级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47、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讨论

48、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突围措施研究

49、高中阶段班级管理中的道德教育

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建议改为“描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内涵作出具体说明。

理由:地球运动的特点是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也是高中学生必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不同版本教材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描述不太一致。比如,鲁教版教材将“地转偏向”现象作为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一来介绍,而人教版未介绍;人教版教材对“时差”问题讲得比较详细,而鲁教版就很粗略。笔者的观点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已经删去了“时区和区时”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内容目标”提出来予以说明。另外,四季的含义及其划分标准、五带的划分及其天文含义等都要作为“内容标准”提出来。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建议改为“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理由:地壳只是岩石圈中很薄的一层,“地壳内部”无法完成物质循环。这里讲的物质循环是指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在岩石圈及其周边进行的而不仅仅是在“地壳内部”。

3.“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建议改为“分析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

理由: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有内力因素和外力因素,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这些因素本身,而是研究它们对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

4.“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建议改为“运用图表说明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理由:能直接吸收地面辐射的只是近地面大气,中高层大气的热源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所以必须加上“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对于地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毋容置疑的。“保温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意思”,是使大气温度保持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适宜范围之内,这个作用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 “大气逆辐射”共同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不包含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建议改为“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并另设一个目标“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单独作为一节。

理由:我们都知道,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核心要素,气候分布是自然带分布的基础,气候的形成与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里只强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太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气候的形成与分布知识,这也给教学和考查造成了困难。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的教学,将其作为一个“内容标准”来设计。

6.“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建议改为“简要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理由:锋面、高压、低压三个概念不是一个级别的,不能并列表述。锋面系统与气压系统才是同一级别的概念。作为高中教学,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而不是天气系统本身的特点。

7.“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改为“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由:世界洋流的具体分布情况是归纳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必须将“世界洋流分布”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强调。因为很多老师认为只须掌握洋流分布规律而不必知道世界洋流的具体名称和分布情况,看到考查某一洋流名称的试题就认为是超纲。 但没有“分布”,哪来“分布规律”?

洋流对海洋渔场的形成以及海上航行影响很大,而将这些归结为“地理环境”有些牵强,加上“人类活动”表达就全面了,不会引起异议。

8.“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建议改为“运用地图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并归纳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由:与上面的第7点相似,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是归纳其分异规律的基础,不要求掌握自然带的名称与分布情况而直接要求掌握其分异规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内涵比“地理环境”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9.“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改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并将其转移到《必修2》,作为最后一个单元,对人地关系进行总结。内容可以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几个部分。

理由:“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节教材所强调的主要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原因及危害,而且特别强调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不能简单归结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2》修订建议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建议改为“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区差异”。

理由:人口增长模式不是什么具体事物,不好用“分布”来表达。事实上,只是要求学生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存在哪些差异, 即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用“地区差异”更为合适。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建议改为“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理由:人口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现象,探究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是一个地理性很强的问题,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都是有原因的,但追究这个原因对于高中地理来说意义不大,倒是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意义更大,值得强调。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建议改为“理解环境承载力的含义,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理由: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与人口合理容量不是同一类概念,不宜进行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才具有可比性。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建议改为“运用实例,分析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理由: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分布及其组合状况,加上“内部”二字,概念的内涵更清晰。不同城市的外部轮廓形态不同,有团聚的,有分散的,有带状、星状、块状,还有城市群、城市带等不同形态,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将“城市外部形态特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放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城市地理知识体系,可以为研究城市规划提供完整的理论支撑。

5.在“城市化”一节的后面有必要增加一节“城市区位选择”。

理由:不同城市的区位不同,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就不同,其特点和职能也不同,这是一个地理性很强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掌握。鲁教版教材增加了这一内容,但因为《课标》中没有,所以无法考查。

6.“区位”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概念,但教材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不明确,学生不好理解,老师也解释不清。如鲁教版说“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联系”。笔者认为这是把“区位”和“区位因素”两个概念混合了。“区位是某一范围较小的地理事物(如城市、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线、居民点等)在一个较大范围的地理背景中的相对位置”,区是区域,位是位置。“区位因素就是决定该地理事物分布在这个位置的相关地理因素。”如上海的区位,从海陆位置看,它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从纬度位置来看,它位于北纬30°左右,属亚热带;从流域位置来看,它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 从经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长江经济区的龙头等。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事物,对其区位的表述是不同的,影响这一区位特点形成的因素也不同。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建议改为“从人口和城市特征看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

理由:地域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内涵十分复杂。一个地区人口和城市特征既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人口和城市特征的本身也是该地文化景观的一部分,这在概念的逻辑关系上会引起混乱。而且,地域文化不是影响人口和城市特征的终极因素,地理环境才是地域文化特色产生的根源。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上表现明显。所以,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并能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探究这些特征形成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了。

8.“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建议改为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

理由: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的问题应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列安排。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很多,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这样容易造成片面性。资源分布与经济布局的特点是商业网点格局形成的更主要因素。

三、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3》修订建议

1.“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建议改为“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状况及人地关系特征”。

理由: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 仅仅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片面的。而且,对于某一特定区域而言,地理环境特征是稳定少变的,是被动的,倒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能够帮助人们去想象过去的人文景观和发展历程,并由此推测当时的人地关系特征,并预测未来环境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2.“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改为“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理由:从时间顺序上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很早就有了,广义地说,任何时期任何地区自然资源的远距离运输与交易都可以称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而产业转移是在二战后才出现的。从教学顺序上看,先学资源调配后学产业转移在逻辑上较为顺畅,我们可以将产业转移理解为资源调配的逆向思维。资源调配和产业转移对于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仅仅强调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加重污染还是减轻污染),是狭隘的。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建议改为“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森林、湿地等在地理环境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理由:这里给了四个例子,导致教材选材上的混乱。人教版选了荒漠化和森林,湘教版选了荒漠化和湿地,中图版和鲁教版都只选了水土流失。可以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转移到《必修2》的“环境问题”一节中,这里只谈森林和湿地的环境功能与治理保护。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建议改为“以某区域为例,了解其农业布局特点,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理由:农业生产是最能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生产活动,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分布格局或农业布局,区位条件分析总是针对不同的布局而进行的,所以应该先介绍农业布局情况再逐一分析条件。进行条件分析时既要归纳有利条件,也要分析不利因素。农业生产的措施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同时想办法克服不利因素。

此外,应适当压缩选修课程内容,将一些核心知识充实到必修课程中,完善必修课程的知识体系。

总体来说,《必修1》是自然地理,其难点在于教学内容比较宏观、抽象,高一学生不易理解,而教材编写又比较粗疏。建议《地理1》教科书的编写再细致一些,适当补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铺垫性基础知识。《必修2》是人文地理,其难点在于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缺乏权威或规范的结论。《必修3》是区域地理,其难点在于不同版本教材所选案例差异过大,增加了统一教学与考查的难度。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教科书编写、高考命题和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但其中也存在着语言表述不明确、不具体、不透彻的问题,给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课堂教学和命题考查造成了困惑。深入研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反复对比各种版本的高中地理教科书,就“内容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观的评价和修改建议十分必要,可以有效地配合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使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加完善、更加实用。

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强化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是地理学科特点的体现, 也是地理教学改革的需要

地理学科的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 也涉及社会科学, 综合性很强, 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的课外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 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地理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到知识能力并重转变, 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从老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 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目标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转变;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1.2 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也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

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参观宁化县乌龙峡水电站的实践活动”。首先, 在开展水电站的实践活动之前, 教师对学生布置将要实践的主题。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初中学过的有关等高线、地形、河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等相关内容以及必修3“河流的综合开发”的课本知识。同时, 教师提出在实践过程中要探究的问题, 并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实践前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其次, 出发前教师科学地组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到达水电站后, 组织学生参观并听取专业人员的介绍。然后各合作探究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探究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探究活动结束后, 要求各小组篆写实践报告, 老师对各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过程及小组的实践报告进行评价, 公开结果并作出点评。

由于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时间上较宽裕, 场地较宽阔, 心境较宽松愉悦, 因此, 非常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在实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加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由于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远足运动和爬山涉水中得到体能的锻炼、毅力的培养以及同学间师生间交往的加强, 这样进一步满足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那样:“知识应用带来的快乐, 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带来的快乐, 个体在群体协作中扮演角色的成功带来的快乐……这一切使我从心里感到生活真美好!在这种意义上的‘课堂’里自主学习探究真快乐!”同时, 由于在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 能让学生充分领略祖国和家乡的丰富的资源和秀丽多姿的湖光山色, 因此, 强化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2 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类别

2.1 基本原则

(1) 合理编组与精心组织相结合。一般一个合作小组为6人左右,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 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 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这样使小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 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同时, 在各小组内要选出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任组长。每一次实践活动前由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提出目的要求, 各小组做好实践前的精心准备。规定小组活动规则, 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

(2) 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 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动学生亲自动手动脑, 大胆去探索、去创造, 同时教师要加强指导,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3) 问题引导与发动学生积极探究相结合。在地理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富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 把问题当作学生实践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实践过程中的主线。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来生成问题, 把实践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相结合。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 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一方面在布置实践任务和探究问题时有所区别对待;另一方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 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5)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与在校的课堂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 而课外实践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应用、深化, 以及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6) 小组自评与组间竞争相结合。为了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小组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 总结小组活动中有益的经验, 并使之明确, 分析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同时教师要加强各小组间的评比活动, 一方面加强对过程的评比;另一方面对实践成果的评比和展示 (如实践报告、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 。

2.2 主要类别

(1) 参观访问类:如参观水电站、气象站、水文站、工厂、农田等。

(2) 观察观测类:如天象、气象、物候、土壤、河流地貌等的观察观测等。

(3) 游览观光类:如了解旅游区的地质、气象、生物、文物古迹等。

(4) 调查研究类:如旅游资源、工厂企业生产布局、人口资源、自然灾害调查等。

(5) 规划设计类:如城市规划、旅游景区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等。

(6) 节日主题类:根据有关节日主题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7) 地理制作类:如制作各种地理模型等。

摘要: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 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忽视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导致学习只有对书本的认识, 没有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体验;只有知识的灌输和训练, 没有交往和实践, 没有在现实中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就要促使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化, 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地理,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高中地理教学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我们所处的地理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地理区域, 而对每一个地理区域进行教育教学是我们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与目标[1]。首先,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使得学生对于每一个地理区域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掌握, 从而能够逐点带面地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掌握, 慢慢地实现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区域地理是从地理区域的角度对一个地理分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描述与分析, 不仅仅包括了地形、地貌、水流、土壤等等自然因素, 同时还包括了农作物、建筑物等等人为因素。从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剖析一个地理区域的自然区域优势与劣势, 也从实地情况来研究一个地理区域的人文情怀, 从而实现对一个地理区域的全面的、熟练地把握。其次, 高中地理知识虽然需要对整体进行把握, 但是对于地理整个体系来说也是由一个一个的地理区域所共同构成的, 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对地理共通原理在每一个地理区域的具体体现, 是对地理普遍特点的个性表达, 是实现从一般到个别的实践过程。最后, 区域地理的教育教学的意义还体现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与乐趣。地理知识的整体掌握时主要是对共同性的理论研究, 而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则是更侧重于每一个具体因素的考量, 这样就不仅仅局限于概括性的特征概念用语, 而是一种具体的、带有描述性的表述, 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区域地理中的特征, 甚至是实地感受, 那么就有利于促使学生更有兴趣致力于地理知识的学习, 也更有利于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

二、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

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自然地理的部分, 是一个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二个部分是人文地理的部分, 是一个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与学习世界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其实是相类似的, 知识将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因素都刻上区域化的特征, 使之具体化、详细化[3]。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部分, 所探讨的是一个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流、土壤、光照、气候等等自然条件而构成的自然环境, 同时还有一个地理区域的矿产等等自然资源。而在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部分, 则探讨的是一个地理区域加以人的生活活动与生产活动之后而带来的结果, 如人的生活活动与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住房建筑、共厂建筑以及所带来的各地的饮食文化等等风土人情。总的来说仍然是分为自然区域地理与人文区域地理两个部分来进行教育教学, 学生无需对学习的内容有所困难。

三、关于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方式探讨

1.“普遍联系实地”使之具体化。在学习区域地理之前, 我们教师肯定是已经将地理知识的总论部分进行了讲解, 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大致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够大致明白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对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具体的一个地方的气候、景观如何表述还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境地, 于是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的教育教学时将“普遍联系实地”的方法加以运用, 是每一个要素表述都具体化[4]。“普遍联系实地”即是指将每一个地理总论部分的内容都具体对应到区域地理的每一个要素之上, 如地理总论方面是将气候进行了分类, 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等等, 并且对气候的特征进行了表述, 具体到区域地理的学习之时, 可以针对于一个地理区域的气候详细地进行描述, 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人文景观对气候的影响, 来具体地表述。

2.理论系实际, 使之深刻化。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 教师可以自行安排课程顺序, 可以结合学生与教师所在的地理位置的所在地理区域先进行教学。也即是说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所处的地理区域来进行实例教学, 以此为例, 然后其他地理区域的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就会更加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与体会周围的地理环境, 用自己的方法与语言去表述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气候、光照、饮食习惯等等地理因素。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观察能力与表述能力的锻炼, 同时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也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在课堂学习中的互动与交流, 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态[5]。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观察小活动比赛来促使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 是其更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知识, 新的技能, 以此来促进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 从而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语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课本的引导, 更需要教师辅之以一定的指导, 这就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不一定要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地理总论的普遍知识与普遍规律来具体分析每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 甚至是更小的地理范围。正如:“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即是这个道理。

摘要:在我国古时就有“上通天文, 下晓地理”的说法, 虽然如今的地理与古时候的“地理”所指有所差异, 但是相同之处还是有的, 我们不可否认高中地理知识的教育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教育教学不仅仅有与其他学科相通的方式, 同时也还具有着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以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为例, 从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重要性为入手点, 主要探讨与分析了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主要内容与教学方式, 从而为我们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参考意见, 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育教学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学方式,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晓.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鲁东大学, 2014.

[2]张晶晶.高中区域地理教材分析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胡超.基于教学过程分析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4]肖全胜.新课标下高中区域地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5]吴雪.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6]王英杰.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 2014.

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何谓生活化课堂?就是在教学中,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使新教授的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做到从生活中总结出科学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把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从生活中来,学之本源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案例,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理论知识,深刻地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以生活为切入点,创设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衣、食、住、行”中去提炼地理知识,探究地理规律,感悟生活中的地理。

1. 从“衣”中来

人类的服饰选择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讲授到有关地理环境部分的内容时,可以用人们所穿的不同服饰作为课堂例证的素材。比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中的常见气候类型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气候地区的人们的服饰照片,如:我国西藏地区藏民的“藏袍”;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的原始服饰;阿拉伯地区的人们的白色长袍;我国东北地区人们冬季的皮草等。然后让学生结合不同地区的服饰特点,推导他们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最终得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服饰照片的展示,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具有生活化。

2. 从“食”中来

由于地域差异,水热组合特征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类型不一致。在讲授到必修二第三章有关“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我事先掌握了我们班有南、北不同地区的外来人口的子女就读,在课堂上我就请他们各自介绍一下家乡的饮食习惯。比如,南方的同学喜欢吃米饭、甜食,而北方的同学喜欢吃面食、辣椒,然后我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人们的主食不同?从而推导出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的差异造成人们饮食上的选择差异,最终得出结论:“南稻北麦”“东耕西牧”。

3. 从“住”中来

民居的样式、材料常常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房屋图片,如: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北方地区的平房;南方地区的斜顶房;云南的竹楼等,然后提问:不同地区的房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推导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增强学生乡土地理的意识,我特意到我们本地的古镇上去拍摄了几张老式民居添加到课件的图片素材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从“行”中来

在地理学科中,人们的出行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讲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如:

(1)从哈尔滨到广州参加贸易洽谈会,要求次日必须到,可供选择的合理的交通工具是( ) 。

(2)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可供选择的合理的交通工具是( )。

(3)从密云水库运20吨活鱼到北京,可供选择的合理的运输工具是( )。

(4)从太原运200吨煤到武汉,可供选择的合理的运输工具是( )。

(5)从天津到上海运一万吨海盐,要求最经济的方法,可供选择的合理的运输工具是( )。

从以上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总结出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如图1:

二、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

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而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所以要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去,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地理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那么,如何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呢?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1. 创设生活情境去体验

创设生活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教学用具和教学资源,去模拟生活场景,使得地理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加强直观的感知,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举例如下:

衣:比如在学习完我国气候的降水特征后,我给学生创设了如下的情景剧:请一位同学扮演一位美国的中学生,利用假期来中国参加夏令营活动,8月1日刚到北京就遭遇了一场暴雨,于是匆匆忙忙买了一件雨衣穿上。8月10日,该同学又去了乌鲁木齐游览美景,在乌鲁木齐的三十天内一直没有下雨,雨衣反而成了累赘,于是他就将雨衣送给了当地的一位小朋友,然后启程去了广州。可是没想到一到广州他又遭遇到了持续的阴雨天,他气愤地冲天呐喊:“这是为什么呀?”观看完表演后,请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我国降水特征来帮助这位外国朋友解答这个问题,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直观有趣地感悟到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

行:在学习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后,我给学生设计角色体验:假设你是某一旅游公司的策划人员,现在要设计一条关于“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线路,从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广州,重头戏是游三峡,总的交通费用控制在1500元左右,作为策划人员,景点之间将会选择怎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如图2:

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更深刻地去理解和掌握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一知识要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组织实践活动去感悟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走出课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的。

食:苏州地区的碧螺春是远近闻名的一种绿茶,而距离我们学校十几公里处就有茶园。在讲授完中国南方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后,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时机,我组织学生去参观了苏州碧螺春产区,向茶农了解碧螺春的生长习性和产区特色。在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苏州地区生产碧螺春的有利自然条件分析报告。

住:在学习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后,我设计了一个课外探究活动:请大家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的方式,检测学校教学楼或宿舍楼的楼间距是否合理。因为该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事先应给予他们一定的理论指导: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射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应为:L≥h·cot H(为楼高、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3: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人人身边有地理。如何把生活中的地理搬到课堂上,如何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地理教师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只有多思考、多尝试、多探索,才能真正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寓生活于地理之中、寓地理于生活之中”,让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焕发它独有的魅力和生机!

摘要:“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是《地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某些传统的功利性因素的制约,这项要求却常常被奋战在一线的高中地理教师所忽视。其实,重视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还会让地理课堂教学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于高中地理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高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是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关键学生内在的地理素养发展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

一、对地理高效教学的认识历程

在新课程改革前,高中教学非常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人们对课堂的认识就是要“高效的教”。地理教学就是告诉学生“在哪里”和“有什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知识的快速记忆和强化训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而在课程改革后,我们开始注意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能力”与“素养”,就绝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知识硬塞给学生。于是,学生转身一变,成为课堂的主角。我们在地理课堂上看到了小品,听到了歌唱,体会到了丰富多彩,却感受不到地理味;学生则丢掉了课本,丢掉了地图,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中。我们进入了一个矫枉过正的时期。

因此,我们不禁发问:地图与能力有什么关系?地理就是罗列空间知识吗? 课本应该怎么用? 到底应该如何教学?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前后两种课堂的极大反差,激起了教学理念的斗争,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课程改革的起点,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反思地图的应用,反思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到起点,我们找到了课程标准,认识到知识是承载素质和能力的“蹦床”,没有知识,素质无从“弹”起,而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样”“为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二、如何加强高效教学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认识到:高效教学就是在课堂时间内,采用某种形式将学生原来不理解的知识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并内化为能力。因此,要实现高效,就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规律,合理取舍分配,实现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的对接。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即为“服务者”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地理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编码,以恰当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习主体——学生,学生将教师传递的信息进行自我知識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服务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突出地理教育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

地理不同于别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联系现今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站在地理学的角度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可以联系目前西安市和咸阳市正在共同打造的“西咸一体化”项目——西咸新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西咸新区的房地产进行调查,探究“西成一体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离不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谈话时,应和蔼可亲、仔细倾听他们的观点,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如果学生答错或不会的,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总之要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提问是一门“艺术”

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从而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的动机。地理教师在课堂讲课时候,可以运用直观演示、故事、多媒体、动画等手段,使原本抽象问题具体化、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时,可以用flash进行模拟演示,这样学生对于抽象的宇宙空间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地球公转和自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教师的提问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的内容性问题,也可以是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固定的答案的过程性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提问目的,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避免只提内容性问题,多进行过程性问题提问。提问的难度要适中,是面向全体班级学生的,使学生感到有能力回答,有兴趣回答,准备问答,因而学生也会去主动回答。

(四)进行地理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这样既能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在讲海水运动时,可以先讲二战时德军由于掌握了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海水运动的特点,从而成功逃过英军的监视进入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于洋流运动的方式的理解,教师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洋流运动对海上航行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还可以编些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比如书本上的变质岩可以利用“石大夜半花片杀英”这样的故事性短句来记住。这样的地理口诀还有很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动大脑自己编排,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主动提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和提问不能摆出一个知识权威者的姿态,而要适当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探索,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比如,在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时,可以先给出一些图片和文字材料,让学生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而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将刚才所总结的知识进行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六)采取多元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中说明:“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是考试,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并不排斥考试,相反常用考试的手段来测试与评价教学的质量或效果。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科学合理而必要的考试必将刺激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总结,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和有效性。除考试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写作、绘制地理图、观察学生在讨论、实地观测、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

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地理决策能力的培养,回归到提高学生的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获取过程浓缩成为课堂学习的过程,还原学习的真面目。

上一篇:社会管理专业相关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成因型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