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伦理建构结合论文范文

2024-01-25

科学伦理建构结合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新的发展观,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发掘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经济伦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中国已经被视为世界经济发动机(EconomicPowerhouse)之一,是继美、日、欧之后的第四大世界经济支柱[1]。然而,当人们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欢欣鼓舞的同时,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却日益凸显:伦理道德失范、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突出,等等。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和中国政府立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与经济伦理思想

所谓经济伦理思想是指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评价人们经济活动,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理论和观念。经济伦理思想自古有之,而经济伦理学则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的诞生有效地整合了经济学与伦理学这两大学科,为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伦理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经济伦理思想为基础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伦理的主体。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它充分肯定了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人,居于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校正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对人的利益的漠视,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及历史创造者的作用。第二,它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往人们对人缺少人文关怀,对人本身的世界:如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生存等关注不够,不是以人为目的,而是否定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本”即根本、关键、核心,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人的价值核心地位。第三,它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它追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我国古代由于儒家伦理主导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人成为“道德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西方国家把人当成科技的“奴隶”,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主导价值取向,因而造成了人在发展价值取向上有不同侧重的发展趋向,进而造成了人发展的片面。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它克服了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政治与道德、心理与生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凸显了“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经济伦理诉求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厉以宁所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经济学伦理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能把二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那么可以认为,经济学伦理问题的研究就前进了一大步。”[3](P1)

公平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人群中,被人们公认是最佳的,或者说与别的规则相比不得不选择它的,用于评价社会中的竞赛规则、交易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在经济伦理范畴中,公平是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杠杆,它作为一种适当的“变数”成为调节利益关系的伦理尺度。

公平观包括经济方面的公平、政治法律方面的公平和伦理方面的公平。其中,经济方面的公平在社会生活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机会的平等。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在基本平等的条件和规则下,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就业机会和通过劳动平等地获取利益的机会,它否定除个人天赋和后天自身条件外的任何特权。第二,经济公平的核心内容是利益分配的平等。利益分配平等要求利益的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其它分配方式并存;利益的再次分配,要以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为目的,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普遍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

效率是资源使用和配置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即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既定情况下,其产出产品越多,效率就越高,反之,效率就低。效率之所以被赋予伦理道德的意义,是因为:第一,过去纯粹从经济角度追求效率的活动,对人类本身产生了危害,如盲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对立,加速了人类的生存危机等。第二,人类生产活动所依赖的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如果不注意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的效率,将会导致这种稀缺性不断加重。第三,效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它成为实现人类幸福的必要手段、途径和条件。没有效率,就无法实现人类的幸福,更谈不上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我国在计划经济年代,在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实际上坚持的是“公平优先,忽视效率”的原则。国家直接控制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实行“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证明,这种“公平优先,忽视效率”的原则既无法确保高效率,也无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但他同时指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并不允许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先富是为了帮助后富,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P23邓小平的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但是,从实践来看,“兼顾公平”的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贫富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0年代中期的1.8:1,19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从1998年的498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22美元,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由1998年的1212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704美元,增长41%,这说明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目前我国年收入超过2万元以上的人仅占人口总数的2.5%,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居民数超过了人口总数的50%。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小于0.2,处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状态,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86,接近0.4的国际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同期0.328的平均水平,属明显偏高。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公众不满情绪滋生,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实践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要反对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的做法,也要反对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率的做法。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效率是‘兼顾公平’,并以实现公平为目的的效率,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公平是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和有效率的公平。”[5](P120)

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观和效率观,不但是社会伦理道德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的认识的正确回归,并更加凸显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经济伦理诉求,蕴涵着使最大多数的人生活幸福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三)科学发展观彻底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

西方传统的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持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其思想实质是:把人看作宇宙的主宰和绝对支配者,一切从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来处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形成以无限度、无休止攫取自然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本质上是反自然的,必然导致人类无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存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及各种原始的协调关系,完全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愿望去掠夺、索取自然界,最终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境。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由于受西方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必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人口一直快速增长,人口压力愈来愈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平均每5年增长1亿人口。20世纪70年代开始,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及增长的惯性作用,目前我国年均人口增长量仍十分庞大,全国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3亿。与日益膨胀的人口相比,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却显现出先天的脆弱性。我国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也就是说,我国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于人口增长与自然的承载能力不协调,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突出。第二,人均资源占有量贫乏和高能耗之间的矛盾突出。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的总地质储量占世界第三位,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仅是美国的1/10,属于典型的资源匮乏国家。其中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4,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6]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和氧化铝约50%、铜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许多大宗消费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相当高。2003年全年,我国消耗了占全球总量30%的原材料和能源,创造的GDP却只占到世界的4%。第三,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我国2000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是14万亿立方米,到2002年又增加了28%,达到18万亿立方米。我国因植被破坏,每年水土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在全国所有耕地上剥去10毫米的沃土。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7%。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9/10,每年仍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退化;全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仍以3400多平方公里扩展,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的一个明显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全球性的伦理基础。同时,该报告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依赖于把可持续发展成功地提升为一个全球性伦理。[7]在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包含以下几层经济伦理内涵:第一,就空间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从而确立了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经济伦理关系。第二,就时间方面的现代与未来关系而言,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既考虑现在,更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的经济伦理观。第三,可持续发展观要求用理智战胜欲望,走节制型发展道路,确立新型的发展观。[78](P76-78)

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彻底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体现了先进伦理文化的发展要求,蕴涵着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道德。它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构建了发展的理性精神与发展的伦理意蕴紧密联系、和谐统一的崭新发展理念。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诠释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最终发展目标。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符合和体现经济伦理规范,并以其为指导。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科学伦理建构结合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之后,企业伦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得以逐渐完善和发展。企业要加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管理,以“双赢”策略处理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内可以赢得员工的忠诚,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对外可以赢得公众支持、顾客满意、投资者青睐和供应者信任,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伦理;利益相关者;伦理准则;价值取向

企业是在社会分工出现以后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组织,其参与了社会大生产中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的全过程,是经济实体和道德实体的结合体。企业的管理包括研发、物流、生产、销售、财务、人事、信息和政社关系管理等方面,但由于企业经营是一种合作活动,离不开所有者、员工、顾客、供应者、社区、政府、公众的合作与支持,甚至也离不开竞争者的存在,企业伦理正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伦理概述

“伦”是指人的关系,即人伦,“理”是指道德律令和原则,所以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应遵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按照施泰困曼教授的观点,道德是指一定的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规范,是伦理在实际中的规范,更多用于人,更含主观、主体、个体的意味;而伦理倾向于一种理论,是指对道德规范的严密方法性思考,是高于道德的哲学,具有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一般来说,道德与伦理可以看作同义词,表示的基本涵义是一样的。

企业伦理是指任何商业团体或机构以合法手段经营时应遵循的伦理规则,是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基本任务是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基本准则主要有公平、公正、诚信、负责。“伦理经营”是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企业经营新理念和新趋势,是以人为本,以崇高的价值观为导向,以超越法律的自律精神,积极负责地、合乎伦理地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体现了产品营销、产品推销、市场营销和社会营销的演变过程。佩因在《公司道德:高绩效企业的基石》中指出:衡量企业业绩的最新标准就是有机整合了道德和财务两个维度的卓越标准,即企业在追求经济绩效时必须坚持以伦理价值观为指导。

伦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其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诸多范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仁爱”、“重义”、“尚礼”、“贵和”和“诚信”就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经营思想源泉。企业伦理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企业伦理的研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伦理道德研究的范畴和伦理管理的内容也在随之改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企业开始普遍接受对企业员工的“社会人”假设并改进诸多不合人性的管理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等国企业开始对“社会公正”、“消费主义”等问题予以重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地球环境的恶化使企业对其“社会责任”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1974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全美管理伦理学讨论会标志着企业管理伦理作为一名学科正式确立。20世纪90年代初期,弗里曼(Freeman)、布莱尔(Blair)、多纳德逊(Donaldson)、米切尔(Mitchell)、克拉克森(Clarkso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逐渐开始引人注目,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世纪70代起,美国、西欧、日本的一些先进的企业,就已经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严格的伦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企业不再认为企业的竞争是赤裸裸的斗争,不再认为打垮对手就是赢得了自己。2001年11月,美国安然公司因做假帐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美国安达信倒闭、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等一系列恶劣事件震撼了美国与全球业界。中国“第一蓝筹股”的ST银广夏,因伪造经营业绩、虚报财务报表而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伦理已成为全球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企业伦理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伦理管理

利益相关者最早出现于斯坦福研究中心(现称SRI)1963年内部备忘录中的一篇管理论文,最初被定义为“没有他们的支持,组织就不再存在的团体”,利益相关者最早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和社团。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或目标的个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或目标影响的个人或团体,他们或持有股票、有表决权,或者能够从企业的日常运行中获得既定的利益,这种关系通常是互惠互利的,即企业与个人和群体总是利益相关的,企业在运行中需要利用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或影响力。利益相关者分为初级和高级利益相关者,前者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债权人、供应商、经销商和竞争者,后者包括社区、本国政府、外国政府、特殊利益团体、大众媒体、支持团体和大众。当代西方企业伦理学家把凡与企业产生利益关系,从而与企业发生双向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包括股东、雇员、顾客、供应商、零售商、社区及政府等,都视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在传统企业管理理论中,这些个人或团体都是从企业环境或外生变量的角度被定义的,因而多被排除在企业管理的视野之外。然而在现代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这些个人和团体则被视为企业的构成要素或内生变量,被纳入企业管理的范围,即要求把企业与股东、顾客、社区和政府等关系,作为相互内在、双向互动的关系,纳入广义的企业管理范围。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公司是什么,并且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思考公司应有的经营方式。1994年,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企业界领袖在瑞士通过的《CAUX圆桌会议企业商务原则》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商业伦理的基本准则:即企业的经营活动应基于以“共生”和“人的尊严”为基点的伦理观念中,所谓“共生”是指为全人类的利益和幸福而共同生活,共同劳作,使相互合作、共存共荣与正当、公平的竞争两者并存;“人的尊严”则是指把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真正价值作为终极目标。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社会责任,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道德规范和准则践行的组织载体,“功利主义”和“道义论”并不是对立的,没有永恒的先后顺序。利益相关者的每一种权利对企业的决策和行动,都有可能产生支持或抵制,积极或消极的不同影响,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伦理已经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

首先,企业伦理是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它在社会上、市场上的角色、功能、责任、义务所不可缺少的,可以为企业正确处理它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基本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协调发展的关系。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单位,它的经济功能是为社会为市场提供有益的商品和服务,但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会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各种影响,有些影响是消极的负面的,社会为了克服或忍受这种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常常要支付一定的社会成本,这就要企业对社会对环境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企业分清有益和有害、正当和不正当、合理和不合理的伦理道德界限,要求企业提供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供求,采取正当的而不是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合理的而不是不合理的利润和效益,要求企业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在社会上、市场上的竞争已不仅是经济上的竞争,还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的竞争,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上的竞争。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它可以带来多种收益,这些收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功效、市场关系和社会地位(佩因,1999)。

其次,企业伦理是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化解企业内部的各种矛盾、增加企业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所不可缺少的。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首先会碰到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问题,这牵涉到如何认识和评价资本、劳动、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牵涉到如何在分配过程中恰当地处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同时,这三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贡献及相应的利益关系,并不是完全能够依据技术原则、经济原则精确地定量确定的,因此在处理这三者关系的时候,还不同程度地要依赖伦理道德原则,即在进行分配的时候,既要从技术原则、经济原则出发,根据三者的贡献去分配三者之所得,又要使三者所得的差距符合伦理道德上的公正合理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激励原则,因为人们进入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和物质利益,同时还有各种社会的、精神文化的、伦理道德上的需要和追求,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中除了贯彻物质利益、经济报酬的原则之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的建设和培育,使人们在企业劳动和工作中同时得到文化上、精神上、伦理道德上的满足、完善和发展。

第三,企业伦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不可缺少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处理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原则、方式、方法的经常化、持久化、稳定化、制度化的体现,其根本特点就是“管理科学”。现代市场经济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规范经济、信誉经济、文明经济、法制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要有经济上、技术上的根据,又要有伦理道德、社会文化上的根据,即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在技术上是科学的,在社会文化上是文明进步的,在伦理道德上是公正合理的。管理决策的伦理性,是同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社会伦理观念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在管理伦理道德标准认识方面,有三种观点:功利观、权利观和公正观。现代市场上的企业家是讲法制、讲规矩、讲道德、讲文明的现代企业家形象,一个企业越是具有伦理道德水平,就越有可能在市场上和社会上赢得消费者和同行的信任和声誉,而企业的信用、声誉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和潜在的市场,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伦理建设虽然直接提高的是企业的伦理素质、伦理水平、伦理价值、伦理形象,但这种伦理素质、水平、价值、形象的提高却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转化为企业在经济上的利润和收入。

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看,可能有的策略有:赢/赢、赢/输、输/赢、输/输、赢/输或赢五种。斯蒂芬·R·柯维认为双赢(赢/赢)是惟一可行的方案。“从长远看,如果双方不能都赢,就会都输。这就是为什么在相互依赖的状态中双赢是惟一正确选择的理由。”从短期看,采取赢/输或赢/输或赢策略能获得好处,而从长期看则是下策,这是因为谁也不想输,看不到赢的输谁也不愿持续下去,输的一方自然就会脱离合作关系甚至会进行报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与利是一个多维的价值关系系统,义的内涵包括:公益为义、人道为义和公平为义;利的界定包括:私利为利、物用为利和效率为利。各具三元要素的义与利,构成义利关系的三重结构,即公益与私利、人道与物用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义利关系的三重结构体系,是一个相关的运动体系,在具有伦理二重性的市场经济中,义与利是能够和谐统一的。义利共存、共融和共生是义与利关系递进的三个阶段,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从对社会的贡献出发寻找企业存在的理由,并根据企业性质、行业特点和竞争优势等选择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义利”价值观,至少作到:将企业的合法收入及时在股东、债权人和供应上之间合理分配;尊重员工;真正将消费者满意视为企业销售的最高目标;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持与相关媒体的良好合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回报社会;维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对合乎伦理地对待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强生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贝克做了精辟的论述:首先,我相信,与我们有重要合作关系的人对信任、诚实、正直和道德行为有深刻而强烈的需求;其次,我相信,企业应该努力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这种需求;最后,我相信,总体而言,那些最能始终不懈地坚持道德行为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能取得成功。衡量企业道德实力的八项指标是:顾客忠诚度、员工忠诚度、股东忠诚度、融资资信度、供销稳定度、同行联系度、摄取融洽度和社会美誉度,企业利益相关者伦理管理是企业提高道德实力的过程,衡量的具体标准是:

1.公众支持。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认为,只要对国家公众有益的事业,必定可久可大,而对国家公众无益的投机之利,必不久远。从道德层次看,“公”取代“私”上升到第一位的基础价值地位成为道德判断的价值标准,是近代经济伦理思想的升华。价值合理性是近现代哲学凸显的重要范畴和命题,其主体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真、善、美和利”是行为指导的命题和向度,经济伦理就是规定经济活动的工具价值合理性和伦理价值合理性的结合与统一。企业作为国家的“公民”,2004年全球CEO论坛认为,其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必须履行对人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因此,为避免企业损害社会的利益而遭怨恨,就必须用道德来规范其谋利的行为,并确信其行为合乎社会公众的利益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

2.顾客满意。卓越伦理体现在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上,就是真诚地为顾客着想。为顾客着想意味着站在顾客的立场上研究和设计产品,了解顾客需求、引导顾客需要、满足顾客需要。为顾客着想,就不会把提高质量仅仅看做是增加利润的手段,而是企业对顾客应尽的义务,才会自觉抵制利益的诱惑,不做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事情,真正把质量当回事。为顾客着想,就不会漫天要价,而是通过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既给顾客带去实惠又给企业创造利润。为顾客着想,才会尊重顾客,真诚地为顾客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员工也可以作为内部客户看待,就是要尊重员工,发挥其才能,根据贡献度满足其生理、心理和发展等方面的需要。

3.投资者青睐。投资者更愿意把资金投向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2001年7月10日,伦敦股票市场推出了“环境稳定、股东关系良好、支持人权”为指标的道德指数后,投向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的资金是以往的4倍。研究表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有更好的经营业绩和更多的投资回报。而投资者的青睐,又进一步加强了这些企业的实力,促进其成长。如果投资者对公司采取“用手投票”而不是“用脚投票”,则说明企业的伦理管理是成功的。

4.供应者信任。供应者是企业生产链上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资金、原材料、零部件供应者事关企业兴衰,供应者一般愿意与信得过的企业打交道,因为与这些企业做生意,风险低,效率高。诚实守信、互利互惠是赢得信任的基础,作为一种回报,供应商愿意以比一般公司低的价格供应质量可靠的货源,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银行对信誉好的企业也往往会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此外,经销商也愿意为这类企业提供畅通的销售渠道。

三、加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伦理管理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管理,对内有利于使企业赢得员工的忠诚、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行卓越领导;对外有利于赢得公众支持、顾客满意、投资者青睐和供应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这些无一不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就要求企业以诚信为本,加强企业伦理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1997年,合肥荣事达集团在北京公布的《荣事达企业竞争自律宣言》,其核心是提倡“和商”理念,即倡导相互遵循、平等竞争、诚信至上、文明经营、以义生利、以德兴企和严格自律等,是中国企业加强企业利益相关者伦理管理的典范。加强企业基于利益相关者伦理管理的主要途径有:

1.制定并执行企业伦理准则

伦理准则所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股东、政府、社区、社会大众等的责任关系,它同时包含公司的经营理念与道德理想,不仅是指导企业计划、决策和业绩评价的伦理罗盘,它还能够从组织伦理的角度指出企业预期的投资者、成员和业务伙伴,并通过一系列的奖惩、审核以及控制系统加以强化和执行。

在实践中,企业可以从三方面来思考制定伦理准则:(1)目标:组织的最终使命是什么?在逐步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它的目标有哪些?怎样实现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的统一?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探测组织存在的理由及其创造价值的方式。(2)原则:组织义务有哪些?其合理权利的范围是什么?其理念是什么?如何作到“义利相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问题旨在识别组织的义务、权利和价值观念。(3)对象:组织的主要支持者有哪些?他们的权利、要求合理权益是什么?

以金融业为例,金融在当代经济活动中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公众对银行的认识普遍是“嫌贫爱富,扶强不扶弱”,这一方面是社会对银行的误解,但也与一些银行受“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和“损人利己”伦理的影响而导致的伦理缺失有关。要使伦理准则要更具效力,必须把伦理准则作为全体员工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商业银行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义利观”,要求全体员工对股东负责、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积极贯彻国家的宏观金融和产业政策,以“正当、协同、价值、沟通和创新”为原则开展和谐营销,从源头上杜绝“违规揽存、以贷谋私、客户欺诈和虚假披露”等行为,将企业伦理作为长期的资本投资,并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一种伦理优势,再将伦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即将今天的收益转化为明天的所得。有些银行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制订了伦理准则,包括指导思想、行为准则、服务规范等,教育引导员工并通过绩效管理约束员工既要考虑银行的利益,也要考虑客户的需求,更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2.由上层开始推动伦理建设

中国的企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老板-宗法型、制度-契约型和事业-同志型,分别对应着宗族权威、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三种模式。建立良好的企业道德行为体系,首先要有一个道德的领导者(安德鲁斯,1989),作为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合乎高标准伦理的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赋予企业的伦理准则以生命,建立一个支持伦理行为的环境,并在员工中灌输一种共同承担的责任感。组织领导率先示范是建立和维持组织伦理最重要的因素。领导要敢于承诺,敢于为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采取行动,同时当企业行为与道德义务存在冲突时,敢于以身作则,先思伦理,再行决策,并置伦理价值于决策的全过程。特别是要杜绝三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企业是营利组织而非公益性慈善组织,其任务是生产分配交换物质财富和经济价值,因此无需讲究企业伦理;二是认为伦理上有问题的企业采取非伦理的目的和手段,也实现了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的目标,因而无须讲伦理;三是认为,讲伦理道德会使企业增加投入减少收入,对企业来说得不偿失。张瑞敏在家电行业里以“挥大锤的企业家”著称,也正是这把大锤,使“精细化,零缺陷”变成海尔全体员工的心愿和行动,使海尔走向了世界。

伦理准则旨在阐明超越组织实际行为的一种渴望,它可能与驱动组织的体制和过程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同时,与传统较大公司的层阶制度相联系的信息传播和责任的分离也可能导致重大的义务缺口,因此,对组织结构和组织体制的设计给予充分的注重是加强企业管理伦理建设的必要措施。企业需要对下列体制给予特别注意:领导与监督、雇佣与提升、绩效评价与工资报酬、雇佣开发与教育、计划与目标设定、预算与资源分配、稽查与控制。近年来,西方一些公司创设公司伦理官员的职位或者任命伦理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讨论伦理问题,向企业全体成员传播沟通伦理准则,对可能出现的违反准则的行为进行检查,奖励遵守准则者,处罚违反准则者,不断审议和更新准则,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管理伦理的建设。

3.加强员工企业伦理教育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企业伦理最终要靠具体的行为个体来完成。管理是对人管理,也是为人管理,人是手段,更是目的,管理对象已经由物转向人,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中国银行特别注重员工企业伦理教育,提高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使命、态度、观念、思考方式等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培养员工对身边的人与物的敏感度,防止破坏性的道德沦丧。在伦理教育方面,必须根据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事件如2008年的“抗冰救灾、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毒奶粉”等,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开展“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大讨论”活动,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典型示范、环境熏陶等多种方法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加深他们对伦理意识和履行伦理规范的能力,从而改善自身行为,努力实现企业的伦理目标。这样,道德伦理风范不再是企业必须维持的一个负担,而是统治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

4.加强社会监督

企业作为社会的成员,对企业的监督应是一个全方位的监督,可以从法律监督和环境监督两个方面来实施。

(1)法律监督。法律手段作为国家的一种强制性手段,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法律监督为手段促进伦理建设,一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执行,可以提高伦理的权威性,使企业伦理其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原则。二是可以增强道德的规范性,通过法律条文将一些伦理要求条文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并使企业其行为规范化。三是可以强化道德的监督性。法律监督以强制为特征,是更严厉的治恶性手段,对各种非道德行为必定会起到震慑作用,强制性地为企业行为确定价值取向。如国家颁布的节能减排、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就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制要求。

(2)环境监督。环境监督是检验企业是否履行道德义务必不可少的手段。严格的环境监督则能够防患于未然,使企业弃恶性从善,加速道德风气的改善。环境监督包括三种方式:第一,传播监督,即大众传播媒体对企业善行的褒扬和恶性行的谴责,这种监督通过社会舆论效力,使善行者受到社会的尊重,恶性行者受到鄙视,从而提醒企业时时检查自己的行为。第二,人际监督。目前,企业的人际关系流动性与陌生性也相应增加,企业的竞争者、合作者、服务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广,通过彼此监督或通过成立官方的、行业的或民间的行业协会监督,可以使企业的行为进一步符合道德规范,这样有利于企业间扩大交往,有效促进企业日常行为的改善,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龚天平.伦理经营诠释[J].伦理学研究,2006(1).

[3]A.卖金太尔.德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王琦.当代金融活动中的儒教伦理探析[J].浙江金融,2006(12).

[5]StainerA Lan and Lorice Stainer. Is it Ethical to Compete onEthics? [J].Business,1995(4) .

[6]赵德志.现代西方企业伦理研究进展[J].哲学动态,2004(7).

[7]肖拥军,李必强.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研究回顾》[J].商业研究,2008(7)

[8]丁瑞莲.金融发展的伦理基础[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9]欧阳润平.衡量企业道德实力的八项标准[J].道德与文明,2003(4)

[10]叶国灿.伦理经营: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理性选择[J].财经论丛,2006(3).

[11]欧阳润平.义利观新论[J].求索,2000(6).

[12]余卫东龚天平.组织伦理略论[J].伦理学研究,2005(3).

[13]成刚.企业与利益相关人的共生[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14]王家智.商业银行伦理失范行为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金融,2006(22)

[15]刘胜良.浅析企业伦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J].宜宾学院学报,2008(4)

[16]严安.现代企业伦理经营的思想和实践基础[J].前沿,2006(10).

[17]赖海燕,舒晓村.企业管理伦理模式初探[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18]孙蓓.企业社会责任新探[J].商业研究,2004(9).

[19]王克岭,姚建文.道德的管理者语境下企业决策的伦理思考[J].企业经济,2008(3).

[20]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责任编辑:李建君

科学伦理建构结合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认识的新的升华,其视域中蕴涵着丰富醇厚的人文伦理精神。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在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三个层面上创造了全新的关系,从中折射出人文伦理精神对当代中国发展新模式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伦理精神;以人为本;公平;和谐共处

[作者简介]曾宪玲,中共吉安市吉州区委党校讲师,江西 吉州343000

[文献标识码]A

“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表明这一战略思想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在这一转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而正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文伦理精神,对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自觉而坚定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千百年来,作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核心的伦理道德,在社会精神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衡量一切事物或行为的准绳。对于在社会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的人来说,总要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主体的社会理想及行为目的便显现出来。伦理关系作为一种价值关系,其核心是怎样推进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集中体现了主体在人一社会一自然系统中的地位和应担负的道德使命、道德义务、道德责任。因而,伦理价值本质上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建构比较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或伦理精神。

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在对待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有着新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

一、在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如何认识和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物的关系,是任何一种发展观念模式都要首先回答的基本问题,也是界定传统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分水岭。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物为本”是相对“以人为本”而言的,“物”主要是指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物质的扩充,量的增加。“物”既区别于作为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人,也区别于作为精神形式存在的思想文化,其根本特征就是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偏重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即所谓的“唯GDP论英雄”、“唯财富论”,忽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与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相比,“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要义,就是让人民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生产方式的本质时,一个主要方面是以人与物的关系作判断,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人从属于物,劳动者从属于资本,劳动力从属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将那种被颠倒的关系颠倒过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但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成为统治人的枷锁。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市场经济要为人民的需要和人自身的发展服务,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发展效率。因此,无论是宏观上的发展战略,还是微观的具体政策措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然发展的条件。可见他们也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理想的,那么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要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说来,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完整、充分、和谐的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没有外在强制压力的、只对自身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人的完整发展,是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人格魅力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协调发展;人的充分发展是人在摆脱了各种盲目力量的束缚,使自己的各种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和谐发展应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自身各方面关系的协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人的尊严、自由得到充分实现,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蕴涵的伦理精神,所体现的价值导向。

二、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平的伦理精神

如何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任何一种发展模式无法回避的问题。当然,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不仅存在个体的人与人之间,也包括处于区域、城乡、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人与人的关系。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公平作为一种分配原则,保证主体获得应享有的经济利益;在伦理关系中,公平则是作为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同法律体系,政策体系以及社会舆论氛围等一起维护和保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平等地位和合理利益。一般来说,传统的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注重的是效率,而忽视地域性、资源性、政策性等原因所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在这方面,国际上的“拉美现象”是值得警醒的:即拉美一些国家,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数1/3以上,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一面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一面却产生了那么多的穷人,从而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实际上,我国在处理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是有教训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主张,这一主张,遵循的就是效率原则和非均衡发展原则。这是符合实际的尽快解决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有些人曲解了邓小平理论。实际上,邓小平同时认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过于悬殊,先富的目的是为达到共富。他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1]。突出了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中“收入差距过大”在调查选项中高居榜首,如不采取措施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

势,不仅会挫伤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劳动积极性,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给我党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严峻挑战。故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应当在收入分配调节中,坚持初次分配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机会均等;再次分配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兼顾各阶层的群众利益,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也就是注意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三个共同”原则,真正使广大人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科学发展观正是重视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在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上,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基本原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维护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它体现和蕴涵了全社会关心爱护帮助困难群众,尽可能地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医疗、教育、就业等的机会,尽可能地使最大多数人生活幸福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三、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酿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如何对待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发展观持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是植根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念。它意味着人类可以随意支配主宰自然,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的征服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与西方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相比较,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值得很好借鉴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一方面,这肯定人在自然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把天地人看成是共存共荣的重要实体,而且把人看作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另一方面,它又肯定人与自然天地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天人合一”中,“合”是符合、结合,“合一”是指对立双方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自然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提出的极其重要的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通而知”[3],这是说既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依照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互动共存。那么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意思呢?或者它的应有之义是什么呢?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未来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其内容归结为三个方面: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从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和全球的发展为代价。这种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生态自然对人类存在的价值,视它们为活的生命,将生态自然系统纳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同时,要承认自然界那些活的生物体的价值和权利,以求得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协同发展,从而建立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新的伦理道德秩序。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根本指针,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和应担负的道德使命、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自觉。只要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王宁.中国文化概论[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3]纪敬祥.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求实,2006,(4).

[责任编辑:绿 水]

科学伦理建构结合论文范文第4篇

小学科学课是由小学自然课程发展而来的新学科,它以传统自然课中的自然知识为基础,加入了基础物理与化学现象的内容。它所涵盖的内容对小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小学生了解基础科学内容的关键。但是科学课在小学教学中一直处于“副科”地位,其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同,这一现象使得科学课的开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了解。

一、小学科学课教学现状分析

⒈小学科学课的地位使得其教学工作开展困难。首先,课时的安排仅能够使小学科学课照本宣科地进行,只能在固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教学。其次,学生家长对科学课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常常在科学课中缺课。如:小学生身体不适时,家长常常会在科学课等“副科”学科请假带他们去就诊,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对基础自然科学、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影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材内容增加了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难度。以科教版小学科学课教材为例,教材中图片占据了绝大部分版面,对内容的叙述偏少。这就造成了教师及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困难,不知道教材所要叙述的重点。教师尚可通过课标对内容进行理解,而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对图片的理解进行学习。

⒊学生科普知识的欠缺制约了小学科学课教学。当今的小学生由于对大自然缺乏了解,自然科学、基础物理与化学知识欠缺,严重阻碍了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进程。

二、开展好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对策分析

1.针对小学科学课地位的对策分析。针对小学科学课在整体教学中地位较低的现象,学校要加强对科学课的认识,在整体学科的课时分配上给予科学课足够的重视,增加科学课的课时量及其实验教学的安排,为促进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注重小学科学课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家长提高对科学课的认识。在家长会上强调科学课对学生接触自然知识、物理与化学基础现象的重要性,避免家长在科学课上请假的现象。通过学校对科学课认识的提高以及对科学课重要性的宣传,为小学科学课的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2.针对小学科学课教材内容情况的对策分析。针对小学科学课教材内容中图片较多的现象,小学科学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结合教材图片开展教学,并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学习。同时,以课堂内容为中心展开讨论,以图片内容为基础,要求学生针对图片内容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3.针对小学生科普知识欠缺的对策分析。针对现代小学生基础科学常识欠缺的现状,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加强生活常识与科学课内容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常见现象的观察与了解意识。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展馆、参加科普常识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提高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同时,号召学生家长带领学生参加科普知识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扩大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触面。

4.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科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小学科学课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以创新教学适应新课改后的教材及当代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创新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加优化的服务。

三、以实验教学促进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开展

通过开展小学科学课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强科学课内容的直观性,同时促进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实验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课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现代小学生因缺乏基本生活常识而造成的教学困难。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活动中的预习、提问等,还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课外探究的主动性,促进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之,要抓好小学科学课教学工作,首先应从思想上对科学课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好科学课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生活基本技能,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付淑霞)

上一篇:中职音乐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化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