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2024-05-07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精选12篇)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1篇

基于网络境域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需要学习者保持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然而实际高职英语学习者大多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教师、学生、监管部门三方面入手,明确三方角色,加强学习者学习策略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能。

一、自主学习理论

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成人教育改革。法国南希高职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心(CRAPEL)的Yves Chalon 和 Henry Holec在学生中开展了自主教学实验活动。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要求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能力、爱好、时间等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1981 年 Henry Holec 在“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一书中正式提出 “自主学习”概念。Holec 将自主学习定义为“能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 这是一种“潜在的、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而不是个体在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自主学习问题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在自主学习机制、自主学习与学习成绩相关性、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等方面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庞维国, 2000)。Holec(1981)提出,这种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自然途径或系统的正式学习才能获得。他认为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五方面:一是确定学习目标;二是决定学习内容和进程;三是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四是监控学习过程,如节奏、时间和地点;五是评估学习效果。

二、高职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定位。

部分习惯于传统教学的老师感到课堂重心的严重偏离,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地位不明确,无所适从;而另一些教师充分放权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等同为自由学习,忽视了教师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经常脱离主题,教学效率低,造成教学资源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二)学生对新型学习模式的不适应。

高职学生传统教学模式依赖性根深蒂固,基于网络境域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不知所措。由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他们不知道在网络环境下该如何开展英语自主学习。学生多年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远不能适应基于网络境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有的学生对个性化自主学习理解不够,自主学习策略知识欠缺,需要接受老师指导。特别是很多学生在个性化自主学习方面普遍缺乏恒心和毅力,自控能力不强,无外界压力很难独立自主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三、网络境域下的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明确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

自主学习是一种通过后天培养的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 ( Holec, 1981)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转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完成教学活动组织者、学习辅导者、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气氛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者、学习策略的传授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者等多重角色的转换,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搜集学习材料、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二)明确学生的角色与地位。

学生要明确自主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学会独立学习,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权,积极进行自我探究,挖掘自身潜能,突出自身个性特色,不断完善人格,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自主学习监管。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2篇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该文简要分析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用实例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 者:张恩溢 ZHANG En-yi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00刊 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8(10)分类号:H315关键词:现状分析 写作教学 能力培养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3篇

【关键词】网络 高职高专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Abstract】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modernized technology,the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es to assist English teaching extensively. Based on certain theorie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us maintained b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also discusses how the network technology promotes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English-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Network; Vocational college; Autonomous English-learning ability

一、引言

自主学习是指由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活动负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具备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策略和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者能够自我管理学习行为,在评估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最终做到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我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我院于2015年9月对15级英语专业新生实施了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利用朗文交互英语Ulearning交互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开始了基于网络和移动APP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我们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以及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外语学习有没有帮助?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究竟有没有帮助?它能否为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而服务?在这样的思考下,笔者在我校15级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调研,采用问卷的方式对15级英语专业新生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发放问卷,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对英语学习目标明确,但对自主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运用网络和移动APP等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还不是很自觉

多数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无需规划,不喜欢自主学习;共计76%的学生认为一个星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偶尔,不确定”,认为一个星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是1- 2天的只有22%的学生,只有2%的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是3- 5天。3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靠自我培养;42%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靠学校培养,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靠多方努力和不知道该怎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占到19%。

此外,60%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以自学为主;1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以获得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12%的学生则认为自主学习是以网络为依托的学习为主;对自主学习对英语的提高有帮助的学生也只占到54%,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信心的同学也只有52%。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定义和存在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定义。21世纪,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网络所具有的丰富的资源和信息呈现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等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外部支持。研究者黄萍把网络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自行利用网络,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而进行的网络课程的学习”。研究者喻理明认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结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利用网络和媒介,主动地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完成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网络教学环境能够为英语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进行听力、口语、翻译和写作的训练,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外语能力测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APP辅助英语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所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缺乏规划。在网络英语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往往缺乏规划性。即便有规划,也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保证计划的实施。大多数学生虽意识到网络和智能手机是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工具,但并没有真正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不能科学有效地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和内容,使自主学习变成了放任学习。

(2)自主学习效率低。一般来讲,高职高专的学生习惯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自控能力差,没有真正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很难适应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和特点。有些学生拿起手机只会聊天、玩游戏、发微博等,有效学习时间偏低,学习效率不高。

(3)学习积极性低。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初期感觉比较新鲜,有了充分的自由和主动权,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学生会逐渐把网络课程的学习演变成传统的学习,学习变得懒散和被动。

(4)交互平台利用效率低。交互平台包括网络上师生互动的平台、微信群等形式,目的是促使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沟通、共享信息和资源。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参与式、互动式、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且不少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有限,对交互平台的参与性不积极,使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网络环境中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自主学习并非自由学习,它需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也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知识建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发现者和组织者。运用这一理论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转变教师角色。网络教学能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和解惑”。在“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忽略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而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外语教学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和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教师的角色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变为设计教学为主。

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组织者。Jorden指出,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建议和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至关重要,教师应扮演一位管理者的角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由动机引发的。正确的动机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量研究表明,从长期效应来看,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具影响力和持久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并在实施中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

3.具体实施策略。

(1)自主学习的准备阶段———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

1)指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在自主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体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自主学习模式与交互英语平台课程相融合,要使学生做到对每一章节的任务和目标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收获。

笔者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对我院15级英语专业新生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制定交互英语平台课程学习计划,并对平台的使用和学习做了细致的讲解。

2)调动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语言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互英语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实现人机对话,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英语交流。

3)采用小组互动进行组队学习。笔者将全班学生以2人一组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并积极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利用交互英语平台和微信群,将相关的讨论话题和学习内容发布、传输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讨论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与观点。其讨论过程可由智能手机全程录音并上传至交互英语云平台。

(2)自主学习的实施阶段———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小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系列多媒体设备,将小组学习作品等相关内容播放给学生,并进行必要的点评。至于课文内容则主要以提问、小组交流和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负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的热情,以任务型教学模式导入和展开教学,有效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2)评价小组讨论和陈述的表现。教师应对参加陈述的各学习小组的表现给出评价,对各学习小组的总体表现作出点评。同时,还要对讨论的相关问题作一汇总,加以解释、说明和释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所讨论的问题,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3)自主学习的巩固阶段———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开展课后练习和总结。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将教学课件及作业发布到网络和交互英语平台,学生下载后参照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花一点时间对学生在交互英语平台上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学会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自主学习的测评阶段———充分利用交互英语平台的测评体系,包括系统评价和教师评估两个层面的评估,上述评估体系可通过网络实现,学习者在交互英语平台上的学习进度、参与程度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成效均完整、客观的存档;所有评价结果均在网络上公开,任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进入评估系统,查阅本人及他人的评估信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持续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最终评是由教师评估完成的,教师评估是对学习者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运用程度、学习成效的测定等全面的评估。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文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学生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72.

[2]王晓红,宋飞.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7):95.

[3]俞碧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4):55.

[4]陈伟红.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97.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4篇

一、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1.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化改革。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加以忽视,或者仅是用PPT来取代黑板,难以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革新。这样的方式只能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计划与目标,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以及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采用自主合作、交流、创新和体验的学习方式,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加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3.满足学生个体认知差异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态度与动机、认知能力和个人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如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与接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突出;有些学生擅长词汇量的扩充与语法规则的长,在阅读写作方面具有优秀的表现等。由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不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改变当前英语学习现状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学生个体认知差异的需要。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积极转变教与学的角色。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完善,教师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学习的监督者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及组织者,“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界的重点。因此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加以有效发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普及,多途经、多方式和多渠道的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可能,因此学生需要尽快适应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适应多变的社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自主学习环境。第二课堂的建设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以及提供完善的自主学习平台。如在条件允许范围内,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英语教学网站来链接相关独立的英语俱乐部、英语角和英语广播电台,以此形成多维、交叉与立体的教学体系,便于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学习。此外,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多样化和丰富性的英语课外活动或英语竞赛活动,将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有效延伸到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3.加强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检测。自主评估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培养策略进行适时调整的前提,也是促进自主学习效果提高的重要手段。当然在实际评估与检测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为其自主学习提供合理的反馈意见,科学客观地规划与评估自主学习。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即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其仍然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反馈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便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4.优化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一般而言,好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应包括视频点播、在线备课、教学资源共享、远程行政管理、课堂直播互动学习、远程教育中心、在线考试与在线教学等多种功能。要想在网络环境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的技能点与教学内容应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相一致,难易度适中,保证教材的活化与内化。同时需要积极优化自主学习平台,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如借助游戏语言来描述网络平台,设计挑战性与趣味性强的学习情景等,激发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意义的构建,满足学生个体认知差异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化改革。在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时,需要积极转变教与学的角色,完善自主学习环境,加强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检测,优化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便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芳.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职业时空,2011,03:111-113.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5篇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终身学习”这个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然后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提出了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作 者:沈彬彦 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刊 名:企业导报英文刊名:GUIDE TO BUSINES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自主学习高职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49-01

在如今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者们意识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英语教学的意义所在。高一虹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差异文化间的互动与比较,学生通过文化差异的学习,提升自我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因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近些年来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措施。本文将信息化网络手段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差异的反映。这种差异在语言上反映为语法规则不同,语序排列不同,语言内涵不同,以及一些有某些特定文化背景导致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表达方式的不同。①

对于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上的运用,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博格也曾说过:“采取只教语言而不教授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② 由此可见,更多的语言专家和学者们都认同在语言的学习中,词汇语法的学习只能算语言能力学习的基础,但绝非最终目的。只有将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到交际活动中,准确无障碍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项目,这才是真正的衡量一个语言学习者能力的体现。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加重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语言能力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

目前,在实际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普遍薄弱,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又普遍缺失。其原因为:

一方面,一些教师只在意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词汇的讲解和文章的翻译上,却忽略了词汇和文章背后所传达的语言文化背景信息。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最终停留在记忆里的不过是几个单词而已,无法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但是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缺乏实际经验,无法将能力传授给学生。

此外,跨文化交际教学手段仍然落后,也成为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障碍。

三、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目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挖掘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化的差异性,培养他们的文化敏感度和交际意识与能力。

(一)信息化阅读中的跨文化教育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方式之一,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起到引领的作用。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教材中的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还要深挖里面的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跨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它们的语言出处等。为了提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信息化网络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英文阅读网站,为学生制定《圣经》,《英美散文》的网络阅读计划。这种网络的阅读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短缺和滞后的问题,同时将单一的阅读形式演化成立体的网络阅读模式,大大提升的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信息化口语中的跨文化教育

口语交流,也是获得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有效方式之一。对学生而言,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中也存在着障碍。其原因在于学生的母语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口语跨文化交际失衡。更多的中国学生会用汉语式的英语来进行口语交际,而他的交流者,同样是中国的学生,也同样地使用汉语思维方式进行交际,结果可想而知,他们的交流是失败的,错误的。网络平台中的许多原汁原味的英文电影却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学生在欣赏英文电影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习得到地道的口语交际表达,潜移默化中就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了解到了中西方跨文化的差异。

(三)信息化词汇中的跨文化教育

除此之外,词汇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可不可小视。众所周知,词汇也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因而,也就包含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发展的信息。但是,简单的单词记忆并不是很好的获得跨文化能力的途径,然而,网络中的一些软件却很好地发挥了作用。例如,百词斩APP就是一款很好的网络词汇自主学习软件。它集视频,音频为一体,有效地解决单词记忆困难的问题,学生在单词记忆中就学会了其跨文化的了解与使用。例如英语中的apple polisher,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其内涵信息。然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这类知识的信息来源,且配以图片,问题说明,生动有趣。在美国早期,以前不少学生在考试前把苹果擦得干干净净,送给老师以求老师在考试中高抬贵手,给个好分数。因此,apple polisher 就有了“拍马屁的人”这个含义。

总之,网络信息化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资源,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确保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更加重视,更加热爱语言学习,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同时也对祖国文化的骄傲与热爱,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參考文献:

[1]Tylor, Edward Burnett. The Origins of Culture.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58.

[2]Yongfu Lin.Language and Beyond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1990。

[3]戴炜栋: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项目“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编号:JG16EB086)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7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 尤其在阅读方面普遍处于被动、低效状态, 英语课堂上看到稍长一点的课文就往往无所适从。从表面上看, 这似乎只是阅读的问题, 实际上它还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英语素质能否提高的问题。阅读与写作, 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内容和方法, 但它们毕竟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已经至少六年以上, 但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差。开口会说的几个句子还是初中的几句话, 能动笔写下来的都有着内容空洞、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等问题, 归根结底,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下与他们英语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有着直接关系。高职学生本身学习能动性差, 对传统的纸质媒体阅读材料十分厌倦, 将多媒体网络课堂引入英语阅读中, 将会给沉闷的高职英语课堂注入一些活力。

二、网络环境下培养高职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高职班级学生众多, 即使老师努力开展各种互动活动, 也无法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影响着英语学习者,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 本文总结出多媒体网络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直接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作为高职英语老师, 批改学生的英语作文是一件非常令人苦恼的事情, 每个班的学生少则30 多个, 多则60 多人, 如果老师对每篇文章都认真批改, 将需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瞄准市场需求的互联网公司研发出了不少在线作文批改系统, 大大减轻了老师们批改英语作文的负担。这些作文批改系统有老师和学生两种入口途径, 学生登陆后可以看到老师布置的英语作文题目,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的作文任务后,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基本的语法和用词错误, 老师登陆端口后可以检查已经纠错的学生作文, 给予主题、选材等更宏观上的指导意见。

( 二) 英语的学习资源可以由传统的文字材料与丰富的视听资源相结合。就课题组调查所得, 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本内容都有年代过久, 生词或多, 篇幅过长的缺点, 学生一看课文主题就放弃了阅读。再加上高职学生英语起点低, 超过一页的英语课文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材料完全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 或者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定安排, 可以说, 如果要真正实现学生的阅读自由, 高职的英语阅读课本完全可以不再由学校统一购买, 网络上实时更新的新闻等多样化阅读材料比起传统的课本更能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 三) 鼓励学生进行非直线型的阅读流程。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跟传统意义的纸质材料阅读一样, 学生会碰到各种生词或难句, 以往学生此时就必须查字典或查阅相关书目, 网络环境下, 学生就可以轻点鼠标, 通过网络上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或者一些专业知识在线网站, 即可解决。在查阅某个知识点的时候, 很可能学生又被其他的一些网络内容吸引, 这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种曲折的阅读过程会打开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思路, 潜移默化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 四) 改变传统学习材料至高无上的权威, 拉近学习者与阅读材料之间的距离。传统纸质的阅读材料容易给学习者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尤其是很多传统的阅读材料并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兴趣,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阅读材料由学生自己寻找, 通过强大的网络资源, 学生可以轻松查阅跟材料相关的信息, 对材料本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网络环境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阅读的模式

( 一) 基于网络搜索引擎的自主探究阅读学习。开放的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共享资源, 开展自主探究式的阅读是高职学生最易于接受和掌握的学习方式。如今便捷的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小到某个单词的发音和意思, 大到文本的写作背景, 都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网络搜索自主获得, 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 学生也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 二) 基于移动手机软件的自主阅读学习。本模式目前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 因为在目前经济条件下, 高职学生群体中只有少数人才会拥有一台个人电脑, 许多高职院校还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每位同学提供数量充足的电脑机房, 而手机绝对是人手一部, 并且99% 的手机都是智能机, 智能手机的各种软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各种手机应用市场, 可供我们进行英语自主阅读的软件层出不穷。

1. 基于qq群和微信群的自主阅读学习。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方便进行交流, 探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不需要老师的帮助即可解决遇到的问题。网络最大的便利就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性格内向, 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 课堂上组织的活动总是羞于参加, 高职英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交软件如qq群和微信群布置阅读任务, 群内讨论, 学生在网络上的参与热情往往比现实课堂要高得多。很多软件会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等级划分, 发言多的同学等级也越高, 形成学习积极性的良性刺激循环。

2. 基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自主阅读学习。微博的前身是博客, 早些年比较流行, 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整个社会进入到微时代, 短小简单是网络阅读的主旋律, 微博内容短小, 字数不超过100 字, 更新编辑方便快捷, 就新浪微博而言, 有很多与英语阅读相关的微博账号, 每天都会分享一些跟英语阅读相关的文章, 或新闻或名人警句, 比较适合高职学生快餐式的阅读。微信公众号是微信的一个强大功能, 可以由微信账号所有人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发布文章、图片等信息。目前跟英语阅读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数量繁多, 高职英语老师可以通过搜索功能筛选一些符合高职学生水平的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荐每天阅读, 如果老师能自己亲自经营一个独立的微信公众号则更为受学生的欢迎, 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特点来编辑制作一些学习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 同时也通过公众号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 基于英语听、说、读、写技巧提升的英语学习软件。目前英语学习类的专门软件层出不穷, 如专门帮助大家记忆单词的百词斩、开心词场、不背单词等软件, 帮助学生练习发音、练口语的英语流利说、英语趣配音、英语魔方秀、练恋英语等, 数不胜数, 各有千秋, 虽然专门练习英语阅读的软件不算多, 但英语的阅读与词汇、写作、听力、口语等能力的培养是环环相扣的, 完全孤立英语阅读是行不通的, 在移动软件资源众多的条件下就更需要高职英语老师亲身体验, 为学生选择一款适合多数学生的软件, 当然最好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 老师应告诫学生万不可贪多, 选择一两种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软件即可, 贵在坚持, 贪多嚼不烂。

( 三) 基于网络调查或考试系统的自主阅读学习。这种系统本身的设计就考虑到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多元化的需求, 学生在系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阅读内容, 并在线回答系统中的阅读测试题。这类系统需要专业的研发者进行认真的筹备和设计, 最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 不少高校的多媒体教室安装有这类英语自主阅读系统, 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进行阅读, 系统后台会有完备的学生使用情况数据分析, 比如该学生多长时间登陆一下系统, 每一次在系统上花费多长时间, 每篇阅读材料花费了多少时间, 阅读材料后的题目。英语任课老师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果。

( 四) 基于主题网站的自主阅读学习。目前网上有丰富的主题网站, 尤其是国外教育者开发的文学、历史、地理和人文类主题网站, 界面设计活泼生动, 纯英文的阅读环境能大大提高高职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就是英语时事新闻类资源, 作为入门级, 学生可以把国内的China Daily在线网站作为基本阅读资源, 网络新闻五花八门, 高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该网站的各项板块内容进行选择, 不同的专业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选择, 比如机电系的汽车维修专业就可以锁定汽车板块类的新闻或广告, 艺术设计系的时装设计专业可以关注网站的时尚板块新闻, 这样学生一方面在学英语, 同时又了解到与自身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资讯, 一举两得。

四、结语

如今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互联网给教育界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教育部早在2000 年就投入高达3 亿人民币的专项资金建立了新世纪网络课程项目, 教育部在2003 年又发起了一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项目,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主要就是倡导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引入计算机等新兴网络多媒体模式, 从而改变大学生英语水平低迷的现状。高职院校应敏感地注意到互联网对高职教育的冲击, 号召广大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从英语学习最基础的阅读能力培养入手, 为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不断探索努力。

参考文献

[1]曹投菱.计算机辅助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外语电化教学, 1991, 3

[2]王守仁, 赵文书.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研究[J].外语界, 2000, 2

[3]贾国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8篇

在高职教学中,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流行起来, 我们要有效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院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室安装了多媒体, 还有语音室和自主活动中心, 语音室和自主活动中心每个座位上都有电脑,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之进行了研究。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1.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向学生介绍许多有趣的英语学习网站, 如:“爱课程”网www.icourses.edu.cn/imooc;新时代英语在线学习网:http://www.neie.edu.cn/;普特英语听力:http://www.putclub.com/;中国四六级考试网:http://www.china-cet.com/;BBC英国广播公司:http://www.bbc.co.uk/;英语作文网:http://www.yingyuzuowenwang.com;美国有线新闻网 (CNN) :http://www.cnn.com/;China Daily:http://www.chinadaily.com.cn/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激发了兴趣。学生能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 学到了专业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开阔了他们国际化的视野, 增长了知识。学生借助于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检索功能和资源共享, 吸收到了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多方位地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在网络的支持下, 面对的知识是全面的, 更具有系统性, 有利于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在发现学生对英语网站感兴趣的同时, 加以引导, 承担起组织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与监督者的角色。我们每星期会布置学生课后到网站上查一些资料, 上课时呈现;或布置学生某一时间到BBC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上听一条新闻, 上课复述新闻的内容;或到China Daily网站上读某一篇文章, 上课讨论。我们鼓励学生上网学习的同时,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困惑的不理解的词汇, 学生在手机上使用有道词典、金山词霸等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查找, 学生豁然开朗, 兴趣大增。学生多渠道地学习,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得知识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信息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 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分析, 通过合作、交流、对话、商讨、争论等活动, 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进行自主学习, 从“学会”到“会学”。

2. 创设仿真的工作情景,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制作多媒体课件, 努力为学生创设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学习并体验完整工作过程。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利用网络信息, 制作多媒体课件, 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 使学生身临其境,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然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以真实的公司为背景, 围绕工作过程进行模拟练习。如在“Trade Business”活动中, 我们先告诉学生要召开商品交易会, 请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信息, 学习制作公司网站、产品广告等, 为之后的商品交易会及产品介绍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以这些真实的公司为背景, 自己建立公司并确定公司的商品。我们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 每组分别创建一个公司。我们启发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并吸引更多的客户。每个小组成员分配角色, 有公司的CEO, 采购部经理, 生产部门的经理, 客户等。学生在模拟的商品展览会上, 通过制作的PPT, 把产品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 然后用流利的英语对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特色。展会上各公司之间互相参观介绍并相互留下联系方式, 通过E-mail或QQ等方式开展业务往来。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知道怎样为客户安排住宿, 如何咨询产品, 介绍产品到订购产品一系列的流程。这种借助多媒体技术, 以真实的公司为背景,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学生清楚了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学会了在职场上使用英语,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3. 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网络环境下, 我们为优化英语教学环境, 虚拟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 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进行项目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与职业素养。我们将学习内容整合为五个大的活动项目:求职;进入职场;办公室工作;贸易业务;客户服务。例如在第一个项目“求职”的教学中, 我们先让学生分组上网搜集哪些公司需要招聘人员, 是什么样的岗位, 应聘人员需要哪些技能及教育背景等资料, 然后制作公司招聘员工的广告, PPT展示, 最后模仿去参加人才交流会。全班分成若干组, 其中五组扮演公司的招聘人员, 其余小组同学携带证书、个人简历到上面5家公司进行模拟应聘。应聘者和求职者相互交流。学生积极参与, 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 并了解了工作岗位的知识, 知道如何应聘。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起指导和督促作用, 是项目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 而项目活动的完成者与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 分成若干小组, 以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项目。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 积极探索, 并亲身体验职场的每一个环节, 注重实践教学体验, 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不再以把现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最终目标,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操作、自主协作, 积极探索、建构知识。项目化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项目的模拟实施过程中, 学生多以小组形式学习, 他们以活动中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整个项目的实施, 学生有了责任感、他们在团队里相互协作, 感受到参与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他们相互讨论, 确定计划, 解决问题, 最后小组呈现等。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为今后的就业及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突出“学习中心”, “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创设仿真的工作情景, 实施项目化教学, 解决目前传统高职英语学习环境中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甚至消极学习的弊病, 培养了学生主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参考文献

[1]胡继岳, 章国英.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1) .

[2]贾国栋.现代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校园网的教学模式设计实验研究[J].外语界, 2003 (6) :22-30.

[3]朱文英.利用互联网进行英语教学的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 (6) .

[4]吴雪云, 程黎辉.基于建构主义的外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6 (4) :85-90.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9篇

1. 学生方面。

目前,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英语语言基础薄弱。例如, 发音不准、语音语调不够规范、句型结构掌握不牢、时态语态分不清、人称混淆、词汇量小、可用的口语表达贫乏、地道的英语语言少、中国式的英语、语法错误频频, 等等。另外, 在学生的心里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较低。大多数的学生都把英语过级看得较重, 学习英语的目标都放到了英语笔试部分的考试上。因此, 学生缺乏口语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此外, 高职高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焦虑感和心理畏惧感较强。由于本身英语水平不高, 大多数学生在口语课堂上都存在胆怯和紧张的情绪, 担心自己会出错, 怕被同学笑话, 怕出丑, 缺乏说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甚至对英语口语的练习产生了厌倦和抵触的心理。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高专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提高, 阻碍了英语口语的学习效率。

2. 教师方面。

同样, 教师在教授英语口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多数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有限, 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高校中英语教师多数由本国教师担任, 由于条件的限制, 教师很少有出国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使教师不能直接接触到国外的文化和纯正的英语环境。因此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等没有直观的印象。这势必会给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制约。另外, 随着大学英语A、B级和四、六级的推行, 受过级率的影响, 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力、词汇、阅读、写作中。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 口语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 学生的课堂口语运用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二、网络教学平台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针对上述大学生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 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教学平台,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另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在各类英语口语考试中迅速得到了应用。因此, 利用英语网络平台做为教学辅助手段促进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是有必要的。同时, 它也是顺应英语考试改革这一大方向的。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适时引进了英语雅信达网络教学平台。经过一番努力, 在验收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时发现, 利用这个平台, 学生的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口语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雅信达教学系统是在2008年由学校出资引进。平台上的内容均根据我校学生的英语具体学习状况而特别制订, 符合我校高职高专生的英语学习特点。雅信达平台上声文并茂, 内容丰富多彩, 内容涉及面广, 并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例如, 平台囊括了英文原版电影、歌曲、新英语900句、新版走遍美国、BBC、VOA新闻、外国名著、实事、各国总统演讲、行业英语、实用英语、四、六级和A、B级历届真题、模拟题, 等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克服了用录音机等设备进行英语听说教学的缺点。使学生在听的同时能看到说话者的口型、表情、神态、肢体动作以及对说话者所处的环境等有了直观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听英文歌曲或观看英文原版电影, 体会到英语交流的文化特点, 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外语运用更加准确, 更加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

从学期结束之后的调查问卷来看, 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参与此项教学活动的85%的学生都认为借助雅信达英语平台的使用, 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95%的学生不再厌烦英语的交际能力拓展课。很多学生还养成了边练习边做笔记的好习惯。个别学生还对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疑难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做以认真的标记, 课后询问老师或者自主查询。有的学生还会跟着雅信达上的学习内容, 不自觉地跟读、复读。可见雅信达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 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它对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语言、文化修养, 努力完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有利的网络资源, 改变高职学生哑巴英语的状态,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延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研究与探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6) .

[2].刘娅.浅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科技信息, 2010, (9) .

[3].邵芳.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策略.中国科技信息, 2009, (7) .

[3].张海森, 窦卫霖, 黄荣怀.基于QQ网络平台的实时在线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外语电化教学, 2007, (12) :118.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10篇

自主学习是指由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活动负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具备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策略和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者能够自我管理学习行为,在评估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最终做到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我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我院于2015年9月对15级英语专业新生实施了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利用朗文交互英语Ulearning交互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开始了基于网络和移动APP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我们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以及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外语学习有没有帮助?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究竟有没有帮助?它能否为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而服务?在这样的思考下,笔者在我校15级英语专业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调研,采用问卷的方式对15级英语专业新生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发放问卷,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对英语学习目标明确,但对自主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运用网络和移动APP等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还不是很自觉,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

多数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无需规划,不喜欢自主学习;共计76%的学生认为一个星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偶尔,不确定”,认为一个星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是1-2天的只有22%的学生,只有2%的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是3-5天。3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靠自我培养;42%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靠学校培养,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靠多方努力和不知道该怎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学占到19%。

此外,60%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以自学为主;19%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以获得某种技能为目的的学习;12%的学生则认为自主学习是以网络为依托的学习为主;对自主学习对英语的提高有帮助的学生也只占到54%,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信心的同学也只有52%。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定义和存在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定义。21世纪,互联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网络所具有的丰富的资源和信息呈现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等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外部支持。研究者黄萍把网络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自行利用网络,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而进行的网络课程的学习”。研究者喻理明认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结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利用网络和媒介,主动地运用和调控自己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完成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网络教学环境能够为英语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进行听力、口语、翻译和写作的训练,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外语能力测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APP辅助英语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所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缺乏规划。在网络英语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往往缺乏规划性。即便有规划,也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保证计划的实施。大多数学生虽意识到网络和智能手机是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工具,但并没有真正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不能科学有效地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和内容,使自主学习变成了放任学习。

(2)自主学习效率低。一般来讲,高职高专的学生习惯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自控能力差,没有真正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很难适应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和特点。有些学生拿起手机只会聊天、玩游戏、发微博等,有效学习时间偏低,学习效率不高。

(3)学习积极性低。学生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初期感觉比较新鲜,有了充分的自由和主动权,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学生会逐渐把网络课程的学习演变成传统的学习,学习变得懒散和被动。

(4)交互平台利用效率低。交互平台包括网络上师生互动的平台、微信群等形式,目的是促使师生、生生之间更好的沟通、共享信息和资源。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参与式、互动式、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且不少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有限,对交互平台的参与性不积极,使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网络环境中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自主学习并非自由学习,它需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也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知识建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发现者和组织者。运用这一理论指导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转变教师角色。网络教学能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和解惑”。在“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完全忽略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而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外语教学模式将打破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和教学模式受到冲击,教师的角色将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为主变为设计教学为主。

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组织者。Jorden指出,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建议和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至关重要,教师应扮演一位管理者的角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由动机引发的。正确的动机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量研究表明,从长期效应来看,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具影响力和持久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并在实施中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

3.具体实施策略。

(1)自主学习的准备阶段———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

1)指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在自主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体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之上,将自主学习模式与交互英语平台课程相融合,要使学生做到对每一章节的任务和目标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收获。

笔者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对我院15级英语专业新生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制定交互英语平台课程学习计划,并对平台的使用和学习做了细致的讲解。

2)调动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语言交际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互英语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实现人机对话,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英语交流。

3)采用小组互动进行组队学习。笔者将全班学生以2人一组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并积极承担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教师利用交互英语平台和微信群,将相关的讨论话题和学习内容发布、传输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讨论话题展开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与观点。其讨论过程可由智能手机全程录音并上传至交互英语云平台。

(2)自主学习的实施阶段———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小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系列多媒体设备,将小组学习作品等相关内容播放给学生,并进行必要的点评。至于课文内容则主要以提问、小组交流和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负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的热情,以任务型教学模式导入和展开教学,有效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2)评价小组讨论和陈述的表现。教师应对参加陈述的各学习小组的表现给出评价,对各学习小组的总体表现作出点评。同时,还要对讨论的相关问题作一汇总,加以解释、说明和释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所讨论的问题,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3)自主学习的巩固阶段———利用网络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开展课后练习和总结。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将教学课件及作业发布到网络和交互英语平台,学生下载后参照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花一点时间对学生在交互英语平台上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学会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自主学习的测评阶段———充分利用交互英语平台的测评体系,包括系统评价和教师评估两个层面的评估,上述评估体系可通过网络实现,学习者在交互英语平台上的学习进度、参与程度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成效均完整、客观的存档;所有评价结果均在网络上公开,任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进入评估系统,查阅本人及他人的评估信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持续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最终评是由教师评估完成的,教师评估是对学习者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运用程度、学习成效的测定等全面的评估。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文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学生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72.

[2]王晓红,宋飞.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7):95.

[3]俞碧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4):55.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手段的产生背景

近年来,由于经济和信息的不断融合,使得世界一体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型人才越来越被各个职业岗位所需要。因此,各大高职院校也针对各大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开始不断的改变教学手段来培养面向国际的复合型人才。

与此同时,信息化网络教学被许多教师运用到课堂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技能,只凭简单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此,信息化网络教学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被引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场景交流,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当今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它集图、文、声、象于一体并结合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高职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的特点,将其运用到高职英语学生的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旧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在的学生大都喜欢上网,对网络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将网络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以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函电这门课程为例,如果教师只是不断的让学生背例文和写文章,学生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并且也无法和将来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场景结合起来。那么,英语系就可以引进函电软件,通过网络软件,学生在其中扮演了不同国家公司中的角色,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从最开始的询盘、还盘到最后的达成协议,都是通过网络软件完成。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在实际贸易操作中的流程,而且也掌握了课堂中所要学习的东西,将来也可以直接顶岗实习。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对所学东西更加感兴趣,更加期待下一堂课的角色扮演。

(二)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改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整堂课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只拿着一本书在学,最后的教学效果就是纸上谈兵,这种脱离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真正的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更加无法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导致教学与岗位脱节,使学生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因此,在教学中转变师生角色定位至关重要。信息化网络教学手段的引入便可以帮助做出这样的改变。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如果教学中引入了网络谈判软件。教师只需作为一堂课上的引导者,首先布置出贸易情景,将学生分组分配好角色,然后借助网络软件,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从最开始的谈判到最后的谈判成功,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最后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已经真正的体验到了谈判的场景,不再是纸上谈兵,这才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交流平台

有了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学生们对于一个章节的学习可以不再只局限于45分钟的学习时间。因为,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交流平台,如QQ、MSN、Skype、Outlook等交流软件。除此之外,还有邮箱微博微信等更加方便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以上交流平台与学生交流进行学习指导,同样,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与国内其他院校优秀的教师、学生以及国外的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对于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有很多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需要注意。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消失。有的教师任凭学生使用网络不管不顾,学生就会利用网络做其他事情。因此,课堂中教学要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对电脑网络的使用,要使学生更有效的利用而不是滥用网络。

另外,网络虽然资源丰富,可以让我们查找很多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注意不能完全依赖网络而缺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对于网络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还应进行合理筛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运用,不可以拿来主义。

最后,教师在学生操作完的指导与评价很重要。学生在角色扮演完成每个项目后,教师应该认真进行评价并作出正确引导。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将所学内容和实际岗位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信息化网络辅助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理想手段之一。通过实际教学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恰当的信息化网络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进行适当准确的引导,就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潘艳萍.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4(11).

[2]陆乔叶.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2(14).

[3]李镔.商务英语教学中CBI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高职英语学习能力网络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应用能力,评价方式

一、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影响

网络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 网络对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从积极性上看, 网络有利于高职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在网络上, 高职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时随时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必要的内容, 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从而更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 使他们的语文知识结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迈进。

由于网络信息的直接性和形象化诱导人们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容易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减弱。学生容易形成互联网单一思维模式, 即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强, 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也不利于他们语文智力的发展。在此环境下, 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时, 很难深入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很难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 对古诗文语言感受力较差, 不易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思维发展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不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的弱化直接导致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受到弱化。在网络语言中, 人们常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 比如:同音或谐音字无规范地滥用, 像用“美眉”代替“妹妹”;中英文无序掺杂, 像用“好high”代替“感觉非常棒”;数学随意代替中文, 像“886”代替“拜拜了”等等。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一些随意组合、非驴非马的“新汉字”。而且,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使一些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受到影响。由于自律性不够, 有些学生在完成语文课作业时, 到网上下载应付了事, 失去了高职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作用。

二、高职语文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不足

网络环境下, 高职语文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客观地检测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程度。

多年以来, 我国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 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 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 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 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高职语文课程的考核方式更是如此。过去, 我们只注重对高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的评价, 试题模式总是填空、默写、简答、论述和作文。一张试卷、一场考试就作为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结论。这不仅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 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语文课程传统考核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成果, 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语文知识的掌握无法替代语文能力与语文智力的发挥;把考试分数看得很重, 忽视学生语文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重书面, 轻口头。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中, 非智力因素没有纳入评估范围, 考试考核中还存在定比例、送分数的现象。目前, 一些高职院校高职语文课程考核方法实施考教分离、建立试题库, 但考教分离和试题库的作用十分有限。

机械、僵化的考核方式助长了学生人云亦云的惰性, 阻碍了教育的创新。而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 建立起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的、崭新自我——在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中失却了。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评价方式的建构

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的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授为辅, 教学的重点放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与中、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 还应该认识到考核学科的本质及特点,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文学的本质是审美, 科学的本质是真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一句笑语, 道出了文学与科学的差异:“科学是把人糊涂的事情弄明白, 而文学是把人明白的问题弄糊涂。”尽管不是很确切, 但杨教授却以“糊涂”一词道出了文学的模糊性特征, 这种模糊性特征决定读者从理解、领悟、到阐释、解读作品都存在弹性空间, 而并非此正彼误的认知模式。

网络环境下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要求建构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新的评价方式。创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高职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原则与实践, 可以按照多元化原则、动态性原则创建学习评价新方式。多元化原则就是采用多种考核形式, 打破单一考试方法, 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既考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也重视他们在读写听说这些能力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动态性原则就是“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成才成长的过程,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要求建立职业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在教学计划中, 要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制定分阶段能力培养和考核的体系。例如, 在考核中, 可以准备一个或几个话题, 让学生进行一次辩论比赛。从网上查找资料开始到活动结束, 整个过程包含的工作量较大, 各小组内部成员要有分工、有协作, 小组之间要有竞争、有压力。这种考试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二者有机统一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 既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又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因此, 我们建议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考核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网络作业成绩占30%, 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试题以主观题型为主, 如文学欣赏和普通作文。网络作业成绩占到总成绩30%, 其中选择性的题目占总成绩的20%。每隔4周, 高职语文在线测试平台便公布一次选择题作业, 一共公布四次。另外, 学生原创写作, 成绩占到总成绩的10%。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不定时地撰写题材、体裁不限但符合我们一些基本要求的文章, 字数以600字为起点, 最高可得10分。此外, 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等占20%。将学生平时阅读笔记、课堂讨论演讲、课外社团活动、参赛获奖及其它 (意志品质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一起登记下来,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加分分值, 最高可得20分。

总之,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考核方式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 应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程度。这样, 才能实现开设高职语文课程的目的和宗旨, 才能使高职语文课程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庆妃.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3) .

[2]王铁红.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 20O8 (8) .

上一篇: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下一篇:激光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