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2024-05-09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精选12篇)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创业,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据国家教育部资料表明, 09年全国应届毕业生将突破610万人, 比08届毕业生增加数十万人, 毕业生人数增加、金融危机下相关行业用人需求减少, 使09年的就业竞争更为激烈。这一矛盾的解决有赖于进一步提倡创业精神、创业意识, 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性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措施。因此,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可以把创业作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之一。

本文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入手, 着力在建立适应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引导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等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构建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培养模式, 加快推进高职自主创业教育。

二、高职院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 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近年来, 党和国家一直倡导自主创业, 多次明确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国家七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 都要求职业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 鼓励职业学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自主创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 高职学生就业现状使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生就业状况不尽人意, 决定了其迫切需要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高职生就业状况主要表现为:就业率虽然不低, 但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薪资水平低。据麦可思公司《中国200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 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薪资平均水平, 研究型大学为2949元、其它本科为2287元、高职专科为1735元。跟本科生比, 高职生薪资平均低552元。二是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据武汉某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去向调查显示, 2007年85.08%的高职学生集中在中小民营企业就业;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性较差, 在此就业的学生往往缺乏职业安全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创业可以成为高职学生走向社会的另一选择。所以,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 高职学生创业素质的不足使创业教育迫在眉睫

2009年3月, 在武汉某高职院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70.9%的学生认为“条件具备时就应该创业”, 这表明学生们对于创业的态度比较开放和积极。但同时, 高职学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又是非常模糊的。首先, 高职学生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知之甚少。仅有7.9%的学生对相关政策、法规“经常关注, 很清楚”, 44.3%的学生偶尔关注, 14.2%的学生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其次, 45.8%的学生对于创业“曾经想过, 没有准备”, 说明有自己创业这种想法的学生还是很多的。但这只是脑海中的一种想法而已, 并没有涉及到更多的思考甚至实际行动。典型的“有共识, 无落实”。在创业者应具备的几项关键素质上, 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在“领导能力”上, 有74.3%表现得不自信;在“团队协作”上, 仅有17%的同学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在“创新能力”上, 只有7.7%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 有80.5%以上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具备创新素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关键要明确方向, 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推进。

三、建立适应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 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 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高职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必然要落实到课程之中, 而合理的课程教学可以积累和深化学生的创业素质。

(一) 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

1、了解如何自主创业———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

KAB (Know About Business) 即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在大学开展, 学生通过选修该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KAB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目前我国已经有多所本科高校和少数高职院校已开设该课程。

高职院校应该将此课程加入到课程体系中。通过该课程学习, 可以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 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自我雇用。最重要的是掌握对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提升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

2、了解创业现实环境, 学习成功创业经验—开设《中小企业管理》、《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

开设《中小企业管理》, 可以使学生了解目前中小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 学习成功的创业经验, 了解现阶段市场竞争状况和创业环境。

开设《创业案例分析》, 学习他人特别是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请有经验的人来进行现场讲授, 比如创业成功人士、正在创业的学生或者老师, 也可以寻找一些现实经济比较有名的案例在课堂与学生进行讨论。

3、体会自主创业———在毕业环节设置创业计划书

高职院校在毕业环节上多半采取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这种考核模式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作用不大。应在毕业环节设置一些配套的设计, 让其体会自主创业。

比较典型的是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书。毕业环节的创业计划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而且, 创业计划书创作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而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 它既是考核学生能否毕业的标准, 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 开设综合实训课程, 让学生感受创业

这种综合性实训可以在校内, 也可以在校外实施。通过校内专业实训室等设施, 模拟现实经营环境, 例如, 经济类专业ERP企业模拟经营实训、金融专业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综合实训等。在综合实训中,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业素质。

(三) 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

1、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开设经济

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以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

2、可以将原来在毕业前进行的就业指导设置为贯穿四年全过

程的KAB创业指导课, 以必修或限制选修课的形式进行, 侧重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 使大学生获得创业所需的知识。

3、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 进一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大学生的主动精神与创业意识。例如, 在大学推行辅修制, 即在校大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的同时, 可以参加辅修专业的学习。这些专业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同时, 更好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实施。

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

(一) 加强创业师资培训

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从事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能力, 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不仅要有创业所需的经济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了解企业运作、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并将其随时渗透到教学中去。

高职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是提高创业师资水平的有效举措。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公司、企业当中和创业者、管理者进行交流, 开展见习和实习活动, 甚至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积累相关经验。

(二) 广泛挖掘和利用外部资源, 注意创业教育队伍的专兼结合

如澳大利亚小企业创业教育的教师专兼职比是4:6, 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 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 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

让成功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参与学样的创业教育工作,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 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 是利用社会资源快速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有效途径。

五、引导高职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一) 开展模拟创业

模拟创业是一种很好的创业教育活动, 它是指从寻找商机开始, 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企业运营管理, 进行全过程模拟, 用于检验创业教育其他环节中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统一为完整的教育活动。学生组建的模拟创业团队, 需要由教师和企业家组成的创业辅导团队帮助, 学校、企业在基金、场地、技术等方面的给予支持和指导, 但学生还是要直接承担决策责任和市场风险的考验, 无论成功与失败, 学生都将获得在课堂上、书本中无法得到的经验和锻炼。

(二) 以创业实践教学带动学生自主创业, 实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融合

首先, 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可在校园内开辟创业街。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偿和无偿系列服务 (如学校统一为经营的学生办理营业执照, 门面和租金也给予优惠) , 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 家长进行支持、资助, 为学生的公司提供资金和信誉担保。学生一旦准备创业, 学校马上指定教师对其帮助、指导, 将创业实践教学场地搬到创业公司, 在公司开展创业实践教学。这种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 是以创业为形式和载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创业来讲, 学生接受的创业理论可以有效指导创业实践。教师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实践的融合, 把创业公司变成企业的孵化器, 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掌握、经验积累、职业意识、合作公关、协调创新的复合型职业能力。

(三) 以网上开店为抓手, 推动学生踏上自主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 面临的困难往往有以下三点:一缺资金、二缺社会经验、三缺管理能力。归纳起来, 可以说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在于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网上开店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避开以上困难, 更有投资少、回收;营业时间灵活;销售规模不受地盘限制等优点。所以, 近年来, 网上开店得到高职学生青睐。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网络创业群体中高职、大专层次学校学生占62.23%。一部分率先“吃螃蟹”的大学生, 不仅找到了创业的乐趣, 还成了学生中的“先富一族”。

六、结论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倡导大学生创业文件精神, 在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 学生有创业愿望但对创业又不甚了解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非常必要。为了摆脱创业教育“有共识, 无落实”的尴尬局面, 本文提出可以从建立适应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引导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等三个方面构建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培养模式。特别是为了改变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多, 实习实践少"的现状, 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开展模拟创业;以创业实践教学带动学生自主创业, 实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融合以及网上开店形式, 有效推动学生踏上自主创业之路, 加快推进高职创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咏梅等,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科技管理研究, 2008年第11期, 187-188

[2]陈丽华,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必要性的“三维度”视角, 《职教论坛》, 2008年1月 (下) , 17-19

[3]李红艳等著, 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4]安婕,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研究 (硕士论文)

[5]任世强,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硕士论文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2篇

摘 要:通过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以及其他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陈会丽(1971-),女,河南西平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课题: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YB2012359;主持人:陈会丽)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8-006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就业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改革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就业创业人才教育。为了提高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专门成立了专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学院在校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状况、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对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与改革实践,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对策与措施。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以专业建设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根据就业需要和相关专业的农业技能标准要求,深化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与就业创业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增强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措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全面实行工学结合,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方法。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开展订单式培训、顶岗实习培训。通过具体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涉农专业高职生大多不愿从事农业。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量扩招,高职院校,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下降,具体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思想不巩固。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少离开过父母,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差,集体观念不强。目前,农业高职院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来自农村,但这些学生上学的目的只是:拿到毕业证,找份工作,跳出农门。来自城市的学生更不想学农,选择涉农专业,也只是将其当作一块获取文凭的“踏板”,自己并没想过要回到农村服务“三农”。再加上社会各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中对从事农业工作人员有着一定程度的歧视与偏见,不少家长和学生受此影响,认为“即使读了涉农专业,也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之举”。另外,涉农行业多是艰苦岗位,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在初期不明显,且现在的高职生大多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创业意识。有的虽有创业激情,但却不敢创业,害怕失败,有的是不知如何创业,有的是缺乏创业资金、技术和能力。这也最终导致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不愿涉农。

(二)对就业创业教育认识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业院校高职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对课题组所在学校9个专业,10个班348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348名学生中毕业后有就业创业思想准备的28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愿从事涉农行业的工作。还有17%的高职生根本不想创业,就业也只是听从家人安排。在“就业创业需要的知识”一栏中,设计了专业、社会、法律、外语、写作、计算机、管理七个方面的知识,除外语和写作两项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9%和65%之外,需要其他五个方面知识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90%-93%。在我们设计的操作动手、表达、社交、创新、适应、组织协调六种能力中,有90%的学生认为这些能力毕业后就业创业都必须具备。尤其是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97%和96%。但是,本课题组的调查分析表明,部分农业高职院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却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上好课,教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不用灌输什么就业创业理念,那些都是虚的;缺乏体系完整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系统、完整的就业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缺乏完善的就业创业实践保障体系等等:不重视就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本身的就业创业思想意识不强,即便有就业创业教育课,也因主讲教师缺乏就业创业经历而成为“纸上谈兵”。

(三)缺乏实践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实践实训环节薄弱。调查结果表明,有一部分有涉农专业高职院校,缺少或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实习基地,相当一部分教学、实习实训任务都是在课堂上靠教师讲述加板书完成,“书本种田,黑板上养殖”的教学方式使涉农专业高职生技能差、动手能力弱。学生毕业后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难以独挡一面,只能以打工的形式实现简单就业,而且所从事的工作大多与所学的涉农专业知识无关。有些农业高职院校虽然建设有实践实训基地,却因为不注重就业创业吃苦精神教育,这些从未吃过苦的“90后”高职生却不愿踏踏实实地投入到专业实践、实训中去,直接导致其动手能力差,毕业以后,更是不愿从事他们心目中的这些“苦差事”。

二、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具体实施

(一)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并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基础,根据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来确定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选取,同时要注意就业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涉农专业特点,构建较为完善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种、养、加等涉农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课程,相关专业的相关技术和基本技能课程。教学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等。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所需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必要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专业理想、吃苦精神。充分发挥涉农专业课程的教育主渠道作用,构建具有就业创业特色的涉农专业课程结构体系。2.就业创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素质课程、专业素质课程、就业创业基础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是形成学生就业创业素质能力的重要基础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讲授、讨论、阅读、训练、活动和潜移默化等方法来塑造高职生的人格。

专业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建设、涉农企业需求紧密配合,如农学、园艺、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的素质课程主要有:生态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网络应用技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农业法律、法规、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与维修等,学生在拓宽学习内容的同时,加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和交融,从而形成综合性知识系统并成为提高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就业创业基础素质课程主要包括《职业和生涯设计》、《就业创业》等,以新的就业创业型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能力和胆识,引导学生树立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自我形象,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自我就业意识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课程形式上,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还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就业创业竞赛、职业生涯设计竞赛等形式,指导学生规划、设计就业创业计划,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考察参观等形式。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心理学、社会学和人际交往等基本常识:了解有关的农业政策法规、税务、保险、金融、交通运输、网络技术等社会常识,熟悉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方面的一般知识:了解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3,综合就业创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实践课、就业创业能力实践课、就业创业等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就业创业设计课程等。教学形式上主要有就业创业定期指导、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集中答疑、专家指导等。教学目标主要是具备就业创业必备的专业技能、了解企业运作过程、能够构思就业创业规划、能够独立完成就业创业规划书。

结合涉农专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成本少、易操作,能够立足实际生活的就业创业课题,每个课题应提供就业创业策划方案,包括市场状况、前景分析、运作方式、经营管理、规划设计、销售渠道等,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创业实践。结合实际建立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和就业创业成果孵化基地,设立就业创业课题,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的行业、职业背景和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深入实地调查一些小型种植场、养殖场、园艺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得到真正的体验,获得就业创业的感性认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跟踪服务,参与管理,将课堂教学、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延伸到工作场地。并注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制订科学教学计划,探索灵活教学方法。

1.制订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编排课程与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依据。制订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是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科学合理。首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课程。其次,要根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数。第三,要根据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2.探索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涉农企业非常渴求既懂专业技能又懂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求员工具有很好的适应社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农业高职院校要在加强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剖析案例、举办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课题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就业创业的欲望与热情,坚定农业院校高职生就业创业的意志与信心。

(三)以就业、创业为指向,建立多元化考核办法,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特点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增加就业创业与职业规划、营销、财务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必须走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教学模式;在考核方式上,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办法,要注意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

三、农业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效果分析

(一)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了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依托河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在专业优化与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始终贯穿校企合作这一主线,开发了基于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推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行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128个“厂中校”和“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健全了行业、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二)强化实践教学,显著提升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学院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农业高新技术河南示范基地、国家“948”项目转化基地、河南省生物技术中心、河南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蔬菜实验站、大蒜工程中心、辣椒、小麦等育种基地等。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郑州生源生物食品厂、马楼农场、康贝尔鸭繁育中心等实训基地,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教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升。实践教学环节占学时总数50%以上:毕业生双证率达95%以上,“种植、养殖、加工”等重点涉农专业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学生实践能力强,2007年以来,学生荣获全国技能大赛特等奖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1个。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3篇

摘 要: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是否能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调查分析,烟台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及高职教育环境不甚理想,建议加强专业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实行培养模式的“三结合”,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1 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职能就是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烟台市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同时也在山东省蓝黄经济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烟台经济转型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因此,加速烟台市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目前烟台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培养模式,以便促进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

2 调研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2.1 问卷设置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烟台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因此在调查问卷的设置上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创业意识与培养、创业能力。

①创业意识与培养。创业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家庭环境与收入情况等,高职学生对于学校、政府在创业能力的培养的建议。

②创业能力。在创业能力的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自我评估的方法,也即为调研对象,根据自我评估对自身创业能力的判断。

2.2 调研问卷发放与收回情况

本次调研自2015年9月底至2015年12月,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烟台地区高职学生,目前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计174份。

2.3 其他说明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烟台市2016届高职毕业学生,他们已经面临毕业,正面临就业、创业与升学的选择;个别调研对象为已经创业的高职学生。调研形式主要是问卷调研,个别采取访谈形式。调研对象的专业包括:会计、市场营销、机电维修、国际贸易、日语等,调研均为随机抽选。

3 调研问卷数据分析

3.1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组认为,高职学生的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家庭人均收入、来源地(城市、农村)、创业经历等,通过数据的交叉分析,得出有创业意向的情况如下所示(表1)。

通过该数据并结合后期的访谈,课题组得到了如下结论:

①男性比女性更加愿意去创业。原因分析:第一,众所周知,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男性的抗压和抗挫能力相对来说更强;第二,女性的社会角色以及面临的社会压力,使得女性在就业和创业中更倾向于相对稳定的就业而非创业;第三,在高职阶段的学习中,女性更精于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于其他创业能力的锻炼和学习相对缺乏。

②来源于城镇的家庭的学生更愿意创业。原因分析:第一,家庭教育和成长的背景不同,使得城镇的学生对于经济变化的感受相对更为敏感;第二,目前创业环境主要集中在城镇,受环境影响城镇的学生更乐于创业。

③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创业意向越强。原因分析:第一,高职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生存,家庭人均收入低的学生的生存压力也大,由于创业风险大,因此家庭人均收入低的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很低;第二,由于创业风险大,人均收入高的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因此愿意毕业后创业的比例较高。

④曾经有创业经历的学生毕业后创业的意愿更强。原因分析:第一,有过创业经历的,不管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历,对于再次创业就有一定底气和自信;第二,正在创业的,毕业后更倾向于把市场做好并扩大。

3.2 高职学生对自身创业能力的认识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已经满足或者基本满足创业需要,而在回答对自己创业前景的预测时,感到迷茫、有压力的占到了81.04%。对高职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的认识中,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个人的知识与能力(70.69%)、市场大环境(55.75%)、机遇(52.87%)等。

由此可见,创业能力对于创业影响至关重要的。通过调研发现,对于高职学生在创业中最大的优势是年轻有活力,但最大的劣势也在于年轻,经验不足。

3.3 对目前创业教育现状与环境的认识分析

通过调研,有32.18%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对于创业是没有作用的;有67.24%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对创业技能的培训;在学校教育的培训内容中62.6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3.4 高职学生关于创业能力的自我评估

创业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创业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有所不同。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创业能力的一个延伸,其内涵和维度构成也尚未形成统一。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次调研情况,课题组经过仔细研判,认为创业是企业从最初创设到后期的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创业阶段对创业者的创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课题组认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涵盖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维度和延伸维度。基础维度是对创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完成创业初始阶段的主要能力,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延伸维度是创业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创业的后期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包括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2)

按照非常符合、有点符合、无法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五个不同选项分别设置5分、4分、3分、2分、1分,根据调研情况,进行加权平均,现将调研数据汇总如下:

①基础维度:机会识别能力3.6926;自主学习能力3.8448;人际沟通能力3.52595;挫折承受能力4.02015。

②延伸维度:领导决策能力3.2702;组织协调能力3.58335。

从调研数据看,在创业能力的基础维度中,高职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相对较好,人际沟通能力是相对较弱;在创业能力的延伸维度中,高职学生的领导决策能力相对较好,组织协调能力相对较弱。

4 调研总结

结合本次调研情况,我们也可以发现,目前烟台高职学生对于创业必要条件——创业能力总体水平偏低,亟待提高,且目前的创业教育及创业环境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

①高职学生基础维度的创业能力一般。如前所述,课题组将创业能力的基础维度分为:机会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这四个方面对于创业能力而言是基础,而对这四个方面的自我评估中,高职学生普遍都评估不高,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相对较弱,说明烟台地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整体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②高职学生延伸维度的创业能力较弱。课题组将创业能力的延伸维度分为:领导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是对创业过程中创业能力的较高要求,一般体现在创业的中后期阶段。通过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估,我们发现对于这两项能力高职学生普遍较弱。

③创业意向群体的特征明显。创业群体在性别分布、来源地分布、家庭人均收入分布、创业经历分布的明显特征是,男性创业者明显多于女性,且创业者大多比较年轻;创业者来源于城镇多余来源于农村;家庭人居收入越高创业意向越强;有创业经验或者经历的,更愿意创业。

④创业教育现状不甚理想。被采访者对当前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不高,创业教育的方式更是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5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建议

根据本次调研情况,结合烟台市的相关经济情况,对于烟台市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5.1 建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培养体系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领域的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就在于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5.2 实现培养模式“三结合”

培养模式采用“三结合”,即平台搭建上模拟操作和实践场所结合,培养方式上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文化氛围上政府创建与学校创建相结合。

5.3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各项培养工作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授业水平,特别是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技能,是提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水平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4.

[2]唐靖,等.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

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模式 第4篇

一、学习创业教育模式

“学习”不仅是整个创业过程的第一阶段, 而且也贯穿在创业实践的整个过程。学习创业的教育模式, 是让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掌握创业的本领, 培养创业精神。同时创业也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 由于创业活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一开始就要注重学习, 学习掌握市场规律, 学习组织协调创业资源, 学习生产经营管理, 学习塑造企业文化等等。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创业素质, 不仅有能力应对机遇和挑战, 而且还能根据创业实践适时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创业思路。成功的创业过程, 必然是一种不断地向社会和他人学习的过程, 任何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做法, 都不可能造就创业英才, 如果比尔·盖茨不掌握数字化的本领, 就不可能有他的“微软”公司。

学习创业有两种形式:学校教育和业余自学。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 接受的是一种全面而又系统的教育。高职院校都具备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 同时, 拥有一支素质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条件下, 学生应根据择业、就业和创业需要, 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和创业技能, 学习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 要专门安排《创业学基础》课程, 创业学课程的教学应当采取多种方法, 如课堂讲授、现场参观、听企业经营者或小企业经营教育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究活动、小组讨论、个人评议、个别讲授或商讨、角色扮演、具体的行业模块练习等。

同时,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可以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培养创业精神。学校教育并不能使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掌握全部的创业知识的本领, 无法满足其求知与创业渴望, 一方面, 由于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局限;另一方面, 学校目前还注重学生的择业、就业教育, 对创业教育还未提到应有的高度, 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种新的教育实践。因此, 立志于创业的大学生, 必须通过自学形式吸收创业知识与信息,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创业相关的知识:自学经济学、管理学、创业学类的课程, 充实与创业相关的知识;注重对创业案例的收集, 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了解创业的特点, 吸取创业者的经验或教训;高职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社会见习实践参观各种创业基地或高新技术产业区, 了解企业家创新经营的实况, 在创新与创业的“情景教育”过程中学习创业, 丰富创业知识, 健全创业心理, 锻炼创业能力。

二、尝试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尝试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创业尝试的深刻意义在于, 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 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 高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让在校大学生进行尝试创业的实践:

组织创业计划竞赛尝试创业, 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 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 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 完成一份创业计划书, 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安排寒、暑假“打工”和勤工俭学机会, 让学生到企业、公司从事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 接触并融入社会生活实际, 了解企业经营活动, 尝试创业过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帮助企业公司推销新产品、参加企业咨询、法律服务或经营策划等尝试创业;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环境里, 使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实际的创业尝试过程;开展发明创造活动, 将获得的科技成果申报专利, 然后通过技术市场或其他场所进行成果转让, 在技术成果转让过程中尝试创业滋味;在自己的事业开始前, 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 从众多的信息中选出有创业价值的信息开始独当一面的创业尝试实践。

三、自主创业教育模式

在历经学习创业和尝试创业之后, 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职学生总会按捺不住全身投入创业的激动心情, 尤其对在尝试创业中“小试牛刀”有所收获的, 更是渴望开创自己事业。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 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创业仅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还受到资金、人际关系、政策及所处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 在实施自主创业计划前, 要引导高职学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要确立创业方向与目标。不同的创业方向就有不同的创业目标, 一个创业方向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创业目标。创业方向及创业目标的确定, 应尽可能从自己所学专业或方向出发, 扬长避短。例如, 学食品加工的应首选创建加工新型食品的企业;学计算机软件的可以考虑创建自己的“软件世界”或“网络天地”;学药品商贸的适宜在药品营销领域一显身手。一般来说, 选择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满足目标市场需求并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目标, 比较容易施展自己的才华。反之, 如果选择的是自己完全陌生的行业, 将会增加创业的难度。二是进行创业的可行性分析。确定了创业方向与目标之后, 创业者应对具体的创业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创业方案能否实现做出理论上的判断, 创业方案的可行分析应建立在风险性估计和应变性研究之上。分析时, 要重点考虑政策、原材料的供应、消费者心理、竞争对手、生产经销条件等市场变量的影响, 以决定自己选择的创业项目是上还是不上, 是即时干还是延迟干等等。三是自立门户, 建立适合自己创业的企业、公司。一般来说, 高职学生可在下列形式中进行选择: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 无论选择哪种公司或企业形式, 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都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创办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型公司, 进行经营活动, 对有创业眼光、创业胆魄、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人来说, 往往是通向成功的金光大道。当然, “自立门户”往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大学校园里冒出的一些学生公司, 正以事实证明这种认识。并且当前想要自主创业的高职学生并不少, 创业的意识也越来越明显, 他们不再依赖家庭、学校和社会, 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

四、营造创业氛围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激发高职学生创业热情、实现创业理想的活力之源。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等一批品牌工程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创业氛围的营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更新思想观念, 鼓励高职学生创业;二是优化创业舆论环境, 树立“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校园风尚, 努力营造“尊重创业、勇于创业、乐于创业”的社会氛围。

造就浓厚的科技创业氛围。高职院校应经常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和创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 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为大学生提供借鉴。也可专门举办创业培训班, 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尽可能地提供多方面的帮助。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 把创业教育当成高职学生成才的大事来抓, 主动与企业联姻, 牵线搭桥, 让他们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使他们的创业成果科技化。

成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指导中心, 由高职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宣传载体, 加大创业教育宣传。通过悬挂和张贴有关创业内容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名人画像, 让校园充满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组织召开更新观念, 培养创业意识座谈会;召开创业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创业教育知识竞赛、演讲赛、征文赛等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社区、入工厂、下农村等进行社会实践和考察, 以开放性、丰富性、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的欲望。定期播出在创业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形成弘扬、支持、激励创业的舆论氛围。

总之,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 并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创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性工作, 这种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 我们希望在校高职学生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 并在实践中勇敢前进。期待通过创业教育使更多的高职学生把握创业机会, 理性地创业, 成功地创业;我们坚信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不仅改变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还能造就出中国新一代年轻的知识型企业家。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着重论述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 以期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的教育过程和方式, 促进大学生创业向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1) .

[2]荆德刚.就业观察: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N].中国青年报, 2006-02-21.

[3]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07, (11) .

[4]彭建设, 彭纯宪.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业思考 第5篇

高校扩招在解决了“入学难”之后,使毕业生人数骤增,就业形势的严峻引发了“就业难”.为扩大就业渠道,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创业”一词屡被提及.学校作为就业前的跳板,应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学生利用创业开辟自己的就业天地.

作 者:张静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营销系,河南,郑州,450044 刊 名:科技致富向导 英文刊名:KEJI ZHIFU XIANGDAO 年,卷(期): “”(6)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高专   创业   教育对策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前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经显露出它的巨大潜力,在我国电子商务也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但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却存在着人才紧缺的问题,只有在教育中不断的完善,提升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效率,才能为我国的电子商务未来提供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创新,人才只有注重创新能力,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无法满足我国电子商务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1]。此外,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必须要趋于多元化,不能够局限于单一的就业模式之中。因此,培养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是我国有关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定要能够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够针对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在创新的环境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身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发展。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构建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中的核心工作便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主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从而来形成符合企业运营的需求,并且促进学生发展的相关教学体系[2]。对于学生的教学来说通过课程能够使学生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意识形态。并且课程体系主要是分为四个阶段,整个阶段都代表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基础课程阶段,教师在进行讲课时,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创新内容以及创业内容,如:开网店等,以此来逐渐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在本阶段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以企业的岗位为依据,从而来实行“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对企业岗位的认识[3]。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教师要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来设置相应的教学项目,要在教学中突出广告的设计方案事件营销主体的方案和网店促销方案的设计等内容,以此来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创新以及创业能力。

再者是第三阶段,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在企业当中的实习,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另外在顶岗实习的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与一些对创新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岗位,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并且要能够尽量与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培养能力体系保持一致。

最后,是毕业阶段,学生主要是通过这一阶段,在毕业实习之后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验证。

(二)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是贯穿于教学中的重要资料,高职电子商务的教材的质量更是关系到整个課程的教学质量。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新行业,但是却普遍存在教材内容之后的现象,因此在高职教材的编写上主要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模式,以此来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并且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为主的教学思想,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应积极的改变传统教材中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现状,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模式应用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课程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根不同的体系特点,来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能够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并且对于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来说,必须以认知教学为主,能够使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充分了解到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兴趣和意识。并且对于一些专业核心的课程来说,主要是依附于课程学习型项目,能够利用行动导向以及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技能,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顶岗实习充分的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帮助学生吸收课程知识的重要阶段,顶岗实习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同时能够将课堂中的理论性知识应用到岗位工作中,以此来锻炼自身。毕业实习阶段主要采用引导式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生创业园来参加一定的创业计划。此外,也应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参加一些关于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观念,同时考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结语: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高职院校一定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能够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且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此来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培养,突出院校的优势,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经体现出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重点,相信在今后一定会做更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作者单位:1.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吉林省网络商品交易监测中心)

参考文献:

[1] 方佳玲,陈碎雷,应马忠等.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6(08):25—32.

[2] 王俊,黄海.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4(71):13—17.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7篇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日益的蓬勃发展, 它不仅带动了包括网络基础服务、仓储物流配送、支付渠道、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等延伸行业或互联网其他领域, 也由此催生了专职网店卖家、网店装修师、“网模”等一大批新兴职业, 电子商务行业在未来还将继续带动更多的就业率。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截止2013年6月,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20万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 已超过1600万人。有专家预测, 在未来10年,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200多万。

但是, 在我国电子商务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失。目前, 虽有近千所高校开通了电子商务专业, 但这些电子商务毕业生普遍无法直接上岗, 就业率仅为20%, 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它专业84%的就业率。伴随绝大多数该专业人才毕业后转投它业, 市场需求和人才缺口同比上升。

可见, 如何培养企业急需的具备综合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应用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建议

温家宝总理作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这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也为我国应用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 职业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 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可参考的、可操作性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做法。

本人建议在教学实践中, 采取“以创新促进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鼓励学生网上创业、培养和锻炼学生网上创业的能力, 帮助学生实现网上创业, 最终实现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上创业模式

网上创业往往具有投资少甚至是零投资、无需店面和营业员、无存货或者少量库存、经营无时间空间限制等天然优势, 特别适合学生网上创业, 使学生进退自如, 没有包袱。

首先, 我们需要强调一点, 我们不能界定哪种创业模式好, 哪种创业模式不好, 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挑选适合自己的。

(一) 网络代销

网络代销是指某些提供网上批发服务的网站或者能提供批发货源的销售商 (统称为供应商) , 与想从事网络代销的人 (统称为代销商) 达成协议, 为其提供商品介绍、商品图片等商品信息 (通常以数据包的形式提供) , 并以代销价格提供给代销商销售。一般来说, 代销商将供应商提供的商品信息发布到自己的网店上进行销售, 当有顾客需要时, 负责介绍商品并促成交易成功, 然后通知供应商为其代发货。销售的商品从供应商处直接发送到最终消费者处, 代销商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看不见所售商品的实物。代销商不用担心售后问题, 售后服务主要是由供应商提供的, 代销商只需要将所销售商品出现售后问题的情况如实报告给供应商, 在供应商和消费者直接做好沟通协调的工作就可以了。代销商主要靠差价获得收入, 对个人来说, 这是一种“零风险”的网上创业模式, 销售过程也比较简单。

网络代销分为免费网络代销和收费网络代销。目前来说两种模式是旗鼓相当, 免费有免费的理由, 收费有收费的道理, 下面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1、收费代销。

收费代销的优势是什么?第一是价格, 第二是服务, 第三是售后。这三者是收费代销的三大利器。

作为收费代销, 商品的拿货价格是真正的批发价格, 往往都是厂家直接发货, 这和大批量批发所拿的价格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 较低的代销价对于代销商来说可以赚的更多, 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一般会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

2、免费代销。

免费代销以一张免费的牌, 抢了收费代销的半壁江山。无数代销商纷纷选择免费代销为的就是免费, 这也是免费代销最大的优势。但是, 大部分免费代销的产品价格偏高, 有时候服务还跟不上, 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的供应商更是少之又少, 那为什么免费代销还有这么大的市场呢?因为人比较喜欢免费的东西。

也不是说免费代销就一无是处, 免费代销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 想积累开店经验, 可以选择免费代销, 不需要什么支出就可以得到在收费代销那里花钱买到的大部分经验。

(二) 依托批发市场创业

批发市场分为线下的批发市场和网上批发市场。和网络代销不同, 发货和售后服务环节, 就要全部由创业者负责了。

1、线下批发市场。

我们能够看到商品的实物, 所以对商品的质量就比较有把握。刚起步的时候, 可以在卖出去的时候再去批发市场进货, 也可以少批量囤货。应该注意和批发商谈好调换货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网上批发市场。

网络批发是批发商把商品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出来, 我们直接在网上下订单, 付款拿货或压款经销的形式。网上批发市场有很多, 例如阿里巴巴、慧聪等。

(三) 依托关系资源创业

依托关系资源创业主要是借助亲朋好友的资源, 发挥学生自身在专业或技能上的一些优势, 通过相互的协助, 达到一种共赢的结果。这里的资源可以是产品、项目等。例如:资源是产品时, 学生可以助其拓展销售渠道, 搭建网络销售渠道, 开拓网络市场, 拥有自己的客户群。

(四) 网络推广类创业

网络推广类创业主要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 以达到宣传、销售等目标。被推广的对象可以是企业、产品、政府以及个人等等。例如:淘宝客、威客等。

本文介绍的网上创业模式, 是经过本人的分析和归纳, 呈现了一定的条理性, 主要是些我们常见的, 并不全面, 希望能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上创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更多的模式需要本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找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学生在校的创业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的初衷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具备综合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复合型人才, 实现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学业就业无缝接轨。

摘要:近年来,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具备综合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复合型人才非常紧缺。笔者建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通过鼓励学生网上创业、培养和锻炼学生网上创业的能力, 最终实现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本文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上创业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关键词:创业模式,网上创业,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 (上)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3年8月28日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8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三三六模式

一、创业教育已成高职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业活动是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力量,创业催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促进创业,面对不断升温的教育思潮,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政府自1999年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以来,非常重视对教师和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一直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业事业。尤其是近些年的 “挑战杯”创业大赛和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程等都在祖国大地上掀起了创业教育的研究浪潮。

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更加重视,国务院也积极落实各项要求和具体部署。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 - 2020) 》这一远景规划,抑或是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都把推进创业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这既体现了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又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事实证明,近些年来我国高职创业教育工作总体取得积极进展,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社会进步需要和国家发展要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力度不够、教育理念滞后、理论和实践衔接不足、实践操作体系亟需调整完善等等。

二、高职创业教育“三三六”模式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高职创业教育关注度是日益高涨的,确实做到了从思想层次、制度设计和环境背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这是十分必要的,也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有些方面仍然未能得以解决。譬如在研究体系上,如何从实践层面做到思想观念解放,高职创业教育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在研究视角上,如何从技术层面做到社会宏观环境与学术自我创业创新内在动力契合互动? 笔者以为,目前高职创业教育应突出地域特色,抓好行为机制、规范机制、教学机制、实践机制的耦合发展,真正形成高职创业教育的合力,破除当前研究瓶颈,展现高职创业教育机制内在活力。笔者以为应从行为机制、规范机制、教学机制、实践机制出发,进而实现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的耦合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三三六模式”。

第一个“三”是指从创业、学业、生活融合统一教育。高职学生作为学校人、家庭人,以后还将步入社会,更是一个社会人。为此,需要从其身份角色的多重性加以定位,明确其多种身份意识,培养他们创新创业与生活、学习的相关度,并从这三个维度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引导。

第二个“三”是指微观环境、宏观环境( 硬环境与软环境) 、国际环境。结合现在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可以看出,高职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内在的创业兴趣与激情。是创业过程中微观环境的体现,包括学生心理素质,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了解,受挫能力等。创业成功与否和对其引导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宏观环境是指互联网+ 双创+ 中国制造2025,这种被称之为新型工业革命的外在社会背景。正如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委会议上所强调的,将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中国制造2025结合起来运用于工业领域,必将会是一场新型的工业革命。这里的国际环境,着重是突出国外高职创业教育的经验教训所给与的启示。

“六”是指政府、市场、学校、家庭、企业、学生。实践表明,只有协同共进,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服务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 学校- 家庭为着力点,高职创业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凸显。

三、高职创业教育“三三六”模式的意义

首先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当前学术研究水平层次不一,研究深度不足,流于形式主义和表面分析的成果较多。尽管有很多学者探讨了高职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和国外相关模式比对,但在涉及到我国具体国情和操作层面上,仍陷于“比着葫芦画瓢”的状态。特别是在研究方法层面,大量理论推演和缺乏实证意义的研究方式并未能有效解决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工作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研究视角陈旧,沿袭性的成分过多。不少学者都是照搬照用“教育者”、“被教育者”、“师生关系”等传统研究角色设计,究其结果原地打圈圈,研究实效较差,无法真正地从全局、系统化的视角考虑高职创业教育的研究域。

其次,高职创业教育“三三六”模式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融合视角创新与方法创新为一体。一方面着眼于视角创新。“三三六模式”的提法, 突出了内在外在的宏微观环境,注重高职学生自身需求与市场需要结合,同时兼顾政府、市场、家庭、学校和企业等多个主体,实现创业教育实效最大化。另一方面立足于方法创新。文献法、社会调查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思想观念推理、实际数据统计到方法模式比较,具有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陈烈强.高职创业教育与实践[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175.

[2]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47.

[3]张鑑民.高职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构建与实践创新[J].职教论坛,2009(5).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9篇

一、思想引领

“思想决定行动”, 高职学生最终投身创业实践, 首先必须具备强烈的创业意愿, 高职院校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以及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起到思想引领的功效。

(一)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 对其思想塑造和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可着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授创业对个人、家庭、区域经济以及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 从思想觉悟的高度, 从个人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呼唤等角度, 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创业启蒙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师若以比尔.盖茨、刘永好、马云、史玉柱等一批中外成功创业人士的创业经历为案例, 分析他们的成功创业之道, 阐释他们的成功创业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 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为其将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当然, 这需要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专题培育, 引导、鼓励、支持其考取创业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 增强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的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党团组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生活上的知心朋友, 直接与高职学生接触,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可着力讲解往届学生的成功创业事迹, 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同时, 也需讲解各级政府、高职院校对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从事创业实践的各项扶持政策及措施, 增强高职学生尤其是一年级高职学生对创业的理性认识。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 发现对创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则要重点关注, 用心进行思想引导。当然, 高职院校有必要对专职辅导员进行创业教育的专题培训, 鼓励、支持他们考取创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党团组织在开展政治学习时, 可着力解读各级党委、共青团组织以及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和举措, 增强学生党员、团员对创业的理性认识, 并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 向一般学生普及。

(二) 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是技术技能教育, 以专业课程教学传授技术技能, 可以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任课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 讲解结合专业创业的技巧及要点, 并提供以往学生结合专业成功创业的案例, 也可搜集行业内成功创业典型的资料, 让学生课后阅读, 还可以组织结合专业创业的主题讨论会, 启发学生结合专业创业的思维, 认识到自身的优势, 强化已有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此外,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础”“全球创业模拟实训”“创办你的企业”等系列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 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三) 通过第二、第三课堂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可以第二、第三课堂的形式, 通过广泛开展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校内外成功创业人士专题讲座、创业社团、学生创业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 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和深入了解。同时,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功创业人士经验访谈、参观知名创业型企业、到创业型企业进行锻炼的暑期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 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及理性认知, 激发其创业意识。

二、资金支持与制度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 一部分创业意愿强烈、创业能力较强且设计的创业规划可行的高职学生, 最终止步于创业实践, 一是因为项目启动资金不足, 二是担心投身创业实践耗费大量时间及精力, 会影响学业。因此, 高职院校对这部分创业条件相对成熟的学生, 可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和合理的制度保障,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积极投身创业实践活动。

(一) 提供资金支持

高职院校在进行年度预算时, 可以适当增加创业扶持资金的数额, 根据缺口的大小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 对创业意愿强烈, 创业能力较高的学生, 在做好创业规划并且创业项目具有一定的发展情景, 但因存在资金缺口而无法开业的情况下, 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 帮助这些学生早日走上创业之路。同时, 高职院校还需努力拓宽创业扶持基金的来源, 通过鼓励在校教师、学生、已毕业的校友、合作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的捐赠, 不断扩大基金的规模。此外, 还要高度重视扶持基金的使用, 主要用于支持发展前景好、可持续强的创业项目,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创业能力较强、创业方案可行性较高的贫困学生, 要予以重点支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外创业扶持资金也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9 部门发出通知, 决定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要求各地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 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也有专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项目, 此外, 天使投资人也向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了重点支持创业大学生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高职院校要着重向创业意愿强烈、创业项目可行、创业能力较强而又缺乏创业启动资金的学生讲解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有关申请手续、程序, 引导其通过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 筹集初始创业活动所不足的资金。

(二) 制度保障

建立将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管理的制度, 打消部分学生因担心创业影响学习导致最终无法获取毕业证书的顾虑, 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 对创业项目进行经营管理, 有时还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及棘手问题, 无疑要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 在精力上也无法全身心投入, 造成学业和事业相冲突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创业意愿较强, 创业条件相对成熟的学生, 因为本人或家长担心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而影响学业, 可能导致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书, 从而放弃在校创业的念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管理, 在校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符合条件的即可免修部分;义乌工商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学分替代制, 可以采用创业业绩来替代某些选修课程的学分, 让高职创业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业实务中去, 又打消了不能顺利毕业的顾虑,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高职院校解决在校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这一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1]。

三、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能力是学生投身创业实践的核心要素,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创业能力, 增强创业成功的胜算, 才敢于承担创业的风险。高职院校可通过创业课程实训、创业规划或创业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 组织创业规划或创业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应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创业规划的氛围, 首先由院系自行组织初选, 将达标作品上报学校参加评比, 获胜作品参加更高层次大赛。在竞赛期间, 学校可以集中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成果, 举办包括创业实践积极分子评选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开展创业计划大赛, 使学生们能够结合专业知识走出校园、深入市场, 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创业计划书, 更清楚地了解企业项目的研发过程, 同时学习如何使一个项目或技术推广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丰富创业知识和理念。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 可以设计或购买创业模拟软件, 依托创业模拟软件组织类似市场营销等专业技能大赛的创业技能大赛, 通过模拟软件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 通过技能大赛增强校园创业的氛围, 引导更多的年轻学子走上创业实践的道路。

(二) 组建创业社团

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部分。学生创业社团是在学校鼓励创业的宏观环境下, 以学生创业兴趣为共同点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组建学生创业实践社团,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多层次的创业实践活动,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具有积极作用。模拟、仿真是学生创业社团的主要特点, 但社团内部创业的市场要素不完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 诸如创业计划的模拟设计、创业讲座、校内仿真经营等获取创业的体验。社团成员还可以相互交流对创业的认识,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能够增强其创业意识, 感悟创业要点, 了解创业市场要素, 从而不断提升创业能力, 确立创业方向, 为真正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 高职院校要重视创业课程的实训环节, 建设专门的创业实训室, 配备创业模拟沙盘, 使学生通过创业课程实训提升创业能力[2]。

四、创业实践跟踪与扶持

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高职学生, 普遍存在着知识、技能、经验欠缺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限于师资力量缺乏等多种原因, 高职院校对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予以跟踪和指导, 是整个创业教育尤其是学生创业实践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逐步改变这一局面, 不断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高职院校可针对创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建立由创业教育教师、管理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组成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教师团队, 对在校学生或毕业生正在从事的创业项目, 可从中选择几个发展前景较好的, 予以重点跟踪及扶持, 进行一对一指导、帮扶, 为其解决创业过程中尤其是创业初期遇到的决策、法律、财务、营销、风险控制、设备故障、生产技术等常见问题, 同时对学生创业型经济实体的规章制度、运营模式、员工培训、经营成本核算、顾客开发与维护等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予以把关, 促其早日走上正轨, 实现成功创业的目标。对于一些在创业过程中受挫的学生, 还要及时予以思想、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 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引导他们稳定情绪、调整心态, 做出恰当的决策, 克服存在的困难, 避免新创经济实体因应对种种意外变故不力而被迫解体, 最终导致创业失败的局面。对于一些发展情景好, 示范效应强, 但运营资金不足的项目, 需要进行资金扶持, 努力将重点跟踪与扶持的项目做大、做强。对于一般性项目, 也需要派人予以跟踪与指导, 鼓励学生坚定创业信心,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从而大幅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成功率。

五、成功创业项目示范

对于在校学生创业成功的, 高职院校可通过整理学生创业的动机、决定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创业的优势、创业过程中尤其是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 创业经济实体的介绍等文字及图像资料, 也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整理成完整的视频资料, 形成一个个学生成功创业的完整的记载。在此基础上, 将那些创业特色明显、创业成效显著、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声誉的创业项目树立为在校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择优作为案例予以讲解, 对于学生创办的经济实体, 也可作为对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参观、考察的对象。对于毕业生中业已成功创业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高职院校也需予以跟踪, 总结成功创业的基本经验, 树立为成功创业的典型。对于这些典型, 可以邀请创业者作为创业讲座的主讲人, 或创业社团的访谈对象以及实践经验学习的对象, 也可以通过校园橱窗或校园创业教育专题网站进行展示,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还可以拍摄成微电影。总之, 对创业典型要通过各种手段, 尤其是新媒体手段在学生中予以宣传, 为在校学生树立成功创业的身边的榜样, 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激发其创业意识, 促进其学习到更多的创业的间接经验, 推动其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从而实现创业典型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六、创业实践评价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较为重视学生创业项目的遴选以及遴选后的启动工作, 项目运作之后, 则关注的程度逐步下降, 对创业项目的考核则很少进行, 虎头蛇尾, 存在着创业评价缺失的现象。对学生创业实践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价, 可以反思创业教育的效果, 对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尤其是建立健全高职学生创业实践和评价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创业项目尤其是在学校创业基地进行创业的项目予以评价, 带有考核的性质, 扭转少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项目放任不管的局面, 需要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后, 得出优良中差的等级, 对于取得优秀等级的, 高职院校可以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并继续享受学校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对于获得良好和中等等级的, 继续享受学校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对于等级为差的项目, 则责令创业学生限期整改, 整改后评价等级仍为差的, 若是利用学校创业基地的项目, 则责令其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退出经营活动, 不是利用学校创业基地进行创业的项目, 创业者终止享受学校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学生创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创业项目的经济效益、诚信经营、示范带动效应为主要权重, 同时需将创业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纳入指标体系, 以防少数学生只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而忽视正常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商应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保障支持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47-48.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10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意义和作用逐渐为社会认识。但在我国, 大学生创业理论研究却远远滞后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因此,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缺乏理论指导, 使得本来就充满风险的创业活动更加困难。其中, 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应采取何种模式。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 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情况, 合理选择切合自身的创业模式, 对创业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1]。

大学生创业模式是指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 为实现自身的创业理想与愿景, 对创业所需要素的选择方式、合理搭配各种创业要素的方式和整合过程[2]。创业模式主要包括创业的组织形式、创业的方式确定和创业的行业选择。从宏观角度来看, 创业模式是对创业动机、创业方向、团队需求等要素的不同选择及整合过程;从微观表现来看, 创业模式主要体现在对创业者所要求的创业能力和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两个维度[3]。有学者从创业模式的优劣角度提出了“积累演进、连锁复制、分化拓展、技术风险、模拟孵化、概念创新”等六种优秀的创业模式[4]。

近年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创业率较高,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创业案例, 根据高分子专业特点按生产产品类型和创业方式将优秀毕业生创业模式总结为以下八种:自主下“蛋”型、联合下“蛋”型、借“鸡”下“蛋”型、借“窝”下“蛋”型、网络售“蛋”型、售“食料”型、生产“食料”型、美“蛋”型等。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自主下“蛋”型

创业者:朱XX, 男, 2006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橡胶加工与检测专业, 现任涟水县东风橡塑制品厂总经理。

创业过程:朱XX上学时就想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打算从事与橡胶相关的行业, 所以上学时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 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知识、会计与经济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 为毕业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他到“涟水东风橡胶厂”工作, 2011年自主创办“涟水县东风橡塑制品厂”。主要从事太阳能硅胶密封圈及橡胶托辊等, 经过三年的发展,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 现有员工50人左右, 生产总值达300万元以上。朱××创业开始从厂房购买、员工招聘、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各方面均付出很多, 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始创业时, 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得亲自过问。”

创业模式特点:个人投资、厂房自备、技术自备、自产自销等。

创业启示:选择自主下“蛋”型创业模式要求创业者在企业定位、战略策划、产权关系、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一系列领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建议大学生要建立这样的生产型企业最好在生产企业经过3~5年, 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锻炼。

案例二:联合下“蛋”型

创业者:张XX和张YY, 男, 2013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 张XX现任星宇鼠标垫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YY现任星宇鼠标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创业过程:张XX, 男, 徐州沛县人。大一时开始有了创业的想法, 大一下学期进入徐工院大学生创业园, 开始销售电脑耗材 (鼠标、键盘、耳机等) , 接着参加了学校和徐州市和人力资源保障局组织的SYB培训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他感触很深, 由此产生了从零售业向生产业转型的想法。2012年 (大二时期) , 他和兴趣相同的有共同创业梦想的张YY共同出资创立了“星宇鼠标垫有限公司”, 并在徐州海云电脑城经营电脑配件的销售。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游戏鼠标垫、广告鼠标垫、个性鼠标垫、普通鼠标垫。张XX主要负责电脑配件的生产, 张YY负责徐州海云电脑城店铺的经营。兄弟俩相互信任, 共同配合, 虽然兄弟俩刚毕业不到两个月, 但工厂和店铺都经营得相当不错, 公司已有员工20多名, 一年营业额达100多万。

创业模式特点:共同投资、厂房自备、技术自备、自产自销, 创业者有共同爱好、相互信任等。

创业启示:联合下“蛋”型的创业者共同出资, 这种创业模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互补型团队, 创业成员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 在团队创业中各自发挥所长, 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促进团队发展;二是兴趣型团队, 创业成员志同道合, 为了共同的志愿精诚团结, 共创事业[5]。

案例三:借“鸡”下“蛋”型

创业者:巩XX, 男, 1998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原徐州化工学校) 橡胶加工与检测专业, 现任徐州华坤机电实业公司董事长和徐州市阳光幼教集团董事长。

创业过程:巩XX, 1998年毕业于我院橡胶专业, 进入徐州轮胎有限公司工作, 先后担任成型车间技术员、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直属分厂长、厂长、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2000年任曹县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担任徐州同德集团总经理;2006年自主创业成立徐州华坤机电实业公司任董事长。2011年巩XX又投资500万创建徐州市阳光幼教集团, 现为徐州市知名的民办大型学前教育机构。集团已成功开办阳光、美地、怡康、惠民、华美大地等5家幼儿园 (其中阳光、美地、怡康、惠民4所园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 另有绿地商务城等已签约待开办园所4家及签约准备中的园所近10家。集团现有教职工200余名, 在园幼儿总数已达1500余名。现巩XX将主要精力放在华坤机电实业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上和幼教集团业务的拓展上, 幼儿园的管理和经营主要聘请有经验的总园长和分园长进行。

创业模式特点:个人投资、厂房自备、外聘技术和管理人员等。

创业启示:选择借鸡下“蛋”型创业模式要求创业者有极佳的社会洞察力、市场分析能力、宏观控制力及风险承担能力, 其大多是看到有市场需求、有资金但无相应专业能力或无过多精力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人采用的创业模式。

案例四:借“窝”下“蛋”型

创业者:刘XX, 男, 2010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 现任滕州市圣宝童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过程:刘XX, 1989年出生, 山东滕州人, 曾是徐工院材料工程系橡胶073班学生。2009年12月到广东伊之密设备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 2010年2月由于个人出色的表现被委派到橡胶机事业部工作, 作为销售员负责华北区销售。2011年3月在销售橡胶机的过程中接触到一名客户, 发现儿童玩具车的生产和销售非常有前景且利润较高, 从而萌发了儿童玩具车生产的创业梦想。但由于资金的困扰, 无法购置设备, 无法建设生产场地, 因此一直没能付出行动。2012年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回到母校把想法告诉了系部领导和老师, 没想到系部领导和老师对他的创业想法非常支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 高分子实训中心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出租场地和生产设备给刘治X使用 (这样在校学生也可以在他这儿得到实践锻炼) , 其余的原材料采购、市场开拓、模具加工、产品生产包装、生产安全等均由他本人负责。2012年5月他注册了“滕州市圣宝童车有限公司”, 开始了创业之旅。刘XX说:“在这个艰辛的创业路上虽然今后还会不断出现更多更难的事情, 我想有了自己的坚持还有学校这么好的资源, 这么多老师的帮助, 自己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创业模式特点:个人投资、厂房租用、设备租用、技术自备、自产自销等。

创业启示:借“窝”下“蛋”型的创业模式适合刚毕业不久没有太多资金用来建设厂房和购买设备的人。刘XX选择与高校合作租用厂房和设备, 也可以租用出租房进行生产或采用委外加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如果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学到了新知识、新技术或新方法, 有了自主创业智力资本, 而自己又没有资金和实力兴办企业, 则可以采取技术入股、争取研发贷款、技术或项目承包等各种方式开始创业[6], 这些均属于借“窝”下“蛋”型的创业。

案例五:网络售“蛋”型

创业者:戴XX, 男, 2013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 现任广州特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过程:戴XX, 徐工院材料工程系高分子应用101班学生。该生父亲为南京东润特种橡胶有限公司销售副总, 受父亲多年影响, 该生对产品的销售非常感兴趣, 加之他的电脑水平比较高, 大学二年级时就在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注册了诚信通会员, 帮助爸爸进行部分产品的网上销售。毕业后戴XX注册了“广州特种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专门在网上从事特种橡胶的销售。但他在上学期间对橡胶专业知识不太感兴趣, 学得不是很好, 表示现在后悔专业知识没有认真学习, 到真正用时“方恨少”, 专业知识太重要了。后来主动要求到爸爸公司认真学习了9个月, 现在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学习。他建议做业务一定要到生产车间学习, 了解产品工艺和产品结构, 只有了解自己的产品, 才能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一个不了解产品的业务员, 是做不好业务的。同时他建议多参加一些橡胶展, 这样对各种产品都能了解, 了解市场发展动向。如果我们对产品不熟悉, 就不能更好地和客户沟通, 特别是一些资深的问题。只有对产品熟悉, 对行业熟悉, 网上销售橡胶制品才不是难事。他还说:“网络营销属于冷水泡茶叶, 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不要过于追求速成。要不怕吃苦, 勇于摸索,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 只要自己不断摸索, 方法总比困难多!”

创业模式特点:投资少, 不需生产厂房, 只要一个办公地点和一个仓库, 设备简单 (传真机、电话机等) , 只负责进货和销售等。

创业启示:网络售“蛋”型的创业模式适合刚毕业不久没有太多资金且网络信息灵敏的大学毕业生采用。建议该类创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先到生产厂家进行生产一线实习和锻炼, 了解制品结构、性能、生产工艺及质量问题的解决等问题。还要学会与人电话和网络沟通, 等等。

案例六:售“食料”型

创业者:洪XX, 男, 2008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橡胶加工与检测高专031班。现任青岛洪昊材料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过程:洪XX, 1986年出生, 江苏徐州人, 在上学期间听老师介绍了许多师兄师姐的创业案例, 自己很受启发, 多次向老师提到自己的创业梦想。经过专业课的学习, 他认为橡胶专业是一个朝阳产业, 发展道路很宽, 并且山东橡胶行业发展最好最广泛, 特别青岛面临的机会更多, 原材料贸易公司发展很好, 加上他非常喜欢《橡胶原材料与配方》这门课程。2008年毕业后同学们都选择去苏南发展, 而只有他选择去青岛打拼。2008年6月他带上200元路费乘上了去青岛的火车, 在两家原材料外贸公司锻炼了一年半后, 自己创办了现在的青岛洪昊材料贸易有限公司。通过采访, 他那敏捷的思维、吃苦耐劳的精神、市场和机遇的把握、大胆创新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一年的营业额近亿元, 在创业道路上了一个台阶。他非常感谢学校培养了他, 因为正是橡胶专业让他在职业道路上充满了竞争力。

创业模式特点:个人投资、厂房租用、只销售与专业制品相关的原材料等。

创业启示:售“食料”型的创业模式多建立贸易公司进行高分子产品所用原材料的销售, 要求创业者思维敏捷、市场洞察力强、具有敢冒险敢吃苦的精神。

案例七:生产“食料”型

创业者:陈XX, 男, 1991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徐州化校) 橡胶机械专业, 现任昆山市开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过程:陈XX, 昆山人, 毕业后响应市政府“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号召, 他选择到昆山市淀山湖镇的昆山化学厂工作。在单位里先后担任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厂长助理等职务。1996年辞职成立昆山市开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500万, 主营化工原料销售, 可销售到许多生产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的企业中。经过十几年的经营, 公司已同全国众多百强化工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往来。回顾自己二十年的工作历程, 其实他当时面对很多选择, 毕业后可选择到市区单位而不是乡镇企业, 工厂关闭后可选择到政府工作而不是自行创业, 但他本着“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的人生理念, 才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白手起家的经营是何等艰辛, 但他内心始终相信“人在做, 天在看”, 只要勤勉、踏实地付出, 就一定会创造幸福的明天。

创业模式特点:个人投资、厂房自建、技术自备、自产自销、生产高分子制品原材料等。

创业启示:对橡胶和塑料生产原材料非常了解、对橡胶制品企业和塑料企业非常熟悉, 必须有原材料生产厂家工作多年的经历。

案例八:美“蛋”型

创业者:吴XX, 男, 1991年毕业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徐州化校) 橡胶加工与检测专业, 现任常州红太阳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过程:吴XX, 1990年8月至1995年3月在常州友谊胶鞋厂工作, 期间任技术员、工段长、生产车间副主任等职务;1995年3月至1998年6月在常州三星鞋厂工作, 任车间主任和生产科长等职务;1998年6月份开始研发橡胶转印标, 1999年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并成立常州红太阳织造有限公司。目前产品在全胶鞋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年产值近千万元。

创业模式特点:个人投资、厂房自建、技术自备、自产自销、生产高分子制品制作产品商标、产品图案、产品名称、规格大小及其他追溯标记等。

创业启示:对橡胶和塑料生产非常了解, 对橡胶制品企业和塑料企业非常熟悉, 必须有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多年的工作经历, 现在由于人们对制品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 创业者要不断创新材料及花纹满足客户的需要。

三、结语

以上八种创业模式是根据高分子专业产品的类型和方式进行分类的, 当然创业模式还有其他分类方式, 如将创业分成知识性创业、项目型创业、创意型创业、服务型创业及管理型创业等或分成经济协商科研开发模式、零起点模式、先就业再创业模式等[7]。从以上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功的创业案例都要求创业大学生做到:了解市场行情, 掌握创业信息;熟悉专业知识, 把握创业重点;了解创业艰辛, 做好心理准备;学习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素质[9]。不管选择哪种创业模式都是大学生综合自己各方面资源特点和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落脚点”, 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8]。

摘要: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 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情况, 合理选择切合自身的创业模式, 对创业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八个成功创业案例, 文章提出了八种创业模式:自主下“蛋”型、联合下“蛋”型、借“鸡”下“蛋”型、借“窝”下“蛋”型、网络售“蛋”型、售“食料”型、生产“食料”型、美“蛋”型等, 并分析了各种创业模式的特点及创业启示, 为我国高职类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方面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者,创业模式,创业案例,创业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晓峰, 巫科, 吴敏.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选择.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 (6) 14-18.

[2]徐磊.我国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构建.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 (10) 67-69.

[3]刘平, 李坚.创业学:理论与实践 (应用型)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薛勇.基于创业主客体差异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09) 99-101.

[5]郝红军, 马晶月, 刘洋.高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研究.科技与管理.2012 (01) 125-132.

[6]Zahariah Mohd Zain, Amalina Mohd Akram, Erlane KGhani.Entrepreneurship Intention AmongMalaysian Business Students l J].CANADIANSOCIAL SCIENCE, 2010, 6 (3) :10-44.

[7]张奇, 商建华.大学生如何学习创业与自主创业.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54-58.

[8]叶江华.地方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及对策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7) :20-21.

[9]邓学易, 章国平.试论不同人才类型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中国电由教育.2011 (31) 159-168.

[10]杰克·M·卡普兰, 安东尼·c·沃伦.创业学 (第2版) [M].周伟民,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高职学生创业模式论文 第11篇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沿革

创新创业教育由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演变而来,它涵盖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的理念可以说一直贯穿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理念在发展实践中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

二、创新创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欠缺深度和广度

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与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广度不足;校企协同创新育人层次不高,主要体现在与行业生产技术前沿协同创新育人层次不高;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目前,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未作为系统的课程体系贯穿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全过程。总的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课程。

(二)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员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程度不高;创新创业师资不足队伍和水平有待提高。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评价体系滞后、信息化服务平台不够完善

表现在:目前还没有一套可行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评价体系;创新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不够完善,没有整合创新创业相关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政策、行业信息和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等),未能为师生提高方便、快捷和精准的信息化服务。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根据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把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一)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必须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实践课,形成校、院(系)、专业三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校做好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一批高职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库,丰富案例教学课程资源,面向全校师生在线开放,推动资源共享。

(二)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业教育质量,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创业教育活动;大力扶持学科竞赛,努力打造学校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品牌,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省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定期举办校内“挑战杯创业大赛”及“跳蚤市场”活动,对与在大赛及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近期,学校与广东拜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基地,甄选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基地,并免费为每个入驻项目提供一年的运营场地、提供创业指导、培训以及政策咨询服务、协助项目进行公司的注册和商标的注册等有关资金支持。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深入改革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行业生产技术前沿;第二,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推行启发式、研究型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第三,要切实推进管办评分离,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制定教学标准,修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考核标准,使专业知识教育与行业标准紧密相结合;第四,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全校形成合力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创造更加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有行业名师资源数据库,定期邀请企业精英进校园活动,如举行讲座等系列活动。各系更是每年定期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邀请行业名师参与,会后根据专家反馈意见,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定期到专业相关企业锻炼学习。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工作年度考评指标,在学校设立校级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生进行奖励;加大对创新创业实绩突出的学生在转专业、评优评先、发明、专利项目和创业成功项目与相应学习专业的学分转换、奖助学金、本科推免入学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力度;对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加大在工作业绩认定、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力度,引导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五)改进创新创业信息服务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校现有就业指导服务资源,建设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与政策解释、相关行业名师网上工作室、创新创业项目、市场行业需求、人才供给等信息。并引入和高职院校专业相关的科技企业和有关创业孵化器、金融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相关机构等信息资源与学校对接,及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相关信息,降低学生创新创业成本,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等服务

引导高职院校设立创新创业指导咨询室、工作室,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从学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中选聘精干力量,组建全校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发挥委员会各专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咨询、培训、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职责。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设计 第12篇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错位现象

(一) 创业教育与活动相脱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 大部分还满足于学生在校择业的观念, 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项目大赛, 却缺乏相应的创业知识普及培训, 只是针对少数参加者进行赛前指导, 很难满足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二)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计划相脱离

一些高职院校引入创业教育时, 对于如何开展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规划, 或将其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 以创业讲座、报告和社团活动的零散形式开展;或将其作为就业技能的一种, 只在就业导向课程上集中讲解, 没有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参与到专业的教学中。

(三) 创业教育与培养目标相脱离

很多高职院校将SYB、KAB项目作为本校创业教育模式, 直接采用项目的培训材料。这样做看似是成功的, 既弥补了学校无创业教材和师资的缺陷, 又借鉴了国外成熟的培训模式, 但从培养目标的角度来看, 是不合适的。SYB、KAB作为一个创业培训项目, 它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和适用人群, 培养对象包括大学生、待业者和下岗职工, 如此广泛的适用范围, 很难将培训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性相联系, 容易导致大学生轻视创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必要性, 不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层次。此外, 创业所需的不畏风险、首创精神很难通过短短十几天的课程获得。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错位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与高职院校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教育资源不足、创业教育定位不明确有直接联系。

(一) 创业教育观念缺失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定位于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培养的重点是学生的专业技能, 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将关注目标放在学生的就业与择业方面, 这与学校的就业率息息相关, 虽然创业也是就业方式的一种, 但学生自主创业的比率很低, 致使学校不愿投入资源来开展创业教育, 例如, 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2%, 而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2]。

(二) 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相应的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创业指导部门和全职专业化的创业师资, 更缺乏全面系统的培养模式, 而导致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每年只是在参与创业竞赛和科技作品竞赛时, 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短时培训, 完成竞赛要求。

(三) 创业教育定位不明

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 大部分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都处于初级阶段, 针对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考、研究与应用还处于探索期, 因此,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和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 导致以活动代替创业教育、以项目代替培养模式的现象。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设计

面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定位不明、培养模式缺乏的现状, 本文认为只有将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 并融入到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中, 才能真正激发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动力, 确实发挥创业教育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一) 创业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就业导向的技能人才, 学生特点是文化基础薄弱、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3], 创业教育应服从于上述目标, 侧重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独立意识、开拓能力、适应性, 掌握职业与事业发展的规律, 能利用所学到的创业知识与技巧, 发现并把握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创业机会, 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二) 创业教育模式的设计思路

为体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促进职业发展的性质,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更好地融合, 本文将创业教育目标划分为品质目标、创业知识目标和创业技能目标, 并根据各个目标的内涵和要求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 通过设计实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 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1. 品质目标。

品质是指学生的首创精神、独立意识、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 这些不仅是创业者所具备的, 而且也是个人参与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品质目标的实现是学校文化长期熏陶和引导的结果, 本文认为应以学校中的活动为载体, 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校学习生涯过程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激发学生自身的创业者特质。

2. 创业知识目标。

创业知识包含的内容广泛, 这里仅提及三个方面, 即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资源整合、创业团队组建。创业知识目标实现可根据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全校选修课普及创业基础知识, 让学生对创业过程有基本认识, 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必修课程, 讲解特定行业的创业知识。

3. 创业技能目标。

创业技能是指组建企业、管理企业的能力, 如办理开业手续、筹集资金、估算成本、开发产品、定价与营销等, 这部分的内容以实际操作为主, 更贴近现实的小企业创办与管理实务。创业技能目标的达成依赖于高职院校自身资源, 通过创业模拟、校内外实训来加深学生对创业技能的理解与认识, 在实践中锻炼操作技能。

四、创业教育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 活动设计

为提升在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热情, 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 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以学生策划、组织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活动形式可采用企业家定期讲座、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演讲, 增加学生了解和接触创业的渠道;可采用创业计划竞赛、商业谈判比赛,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可组织成立创业协会、创新社团, 建立日常化的创业指导服务, 以及争取校内外的创业资源。

(二) 课程设计

为实现创业知识目标和提高创业层次, 高职院校需要将创业教育纳入到现有教学体系中, 即对现有课程的改进和新创业课程的补充, 可通过开设基础课、专题课、综合课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 可在学生入校后增设创业基础课, 介绍创业原理、准备和过程等内容。其次, 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专业课期间, 在现有的专业课基础上拓展与创业相关的知识章节, 如财务管理课程中可增加创业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过逐步整合与积累形成特定专业的创业综合性课程体系, 以保证专业课与创业课的紧密衔接。

(三) 实践设计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应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 增设实际操作课程和实训环节, 可采用创业模拟、实习训练、市场调研等形式, 一方面使课程模式贴近创业实际,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习或兼职中体验创业, 对创业有更加正确的认识。

创业模拟的规模可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来提供, 小规模的创业模拟可以为开业手续办理, 大规模的创业模拟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与场地, 即在校内或创业园区内创立企业, 开设店铺。

实习训练是指在高职院校学生第三学年的实习期内, 到企业的某个职位实习, 从而了解企业内组织结构、人员分工及企业运作过程。市场调研的开展可针对某行业市场营销或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到企业内和社会上进行调查, 以此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创业关键因素,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业的新兴与多学科性质, 决定了对其进行研究与教育是一项挑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如何依据学校层次、学生特点和区域发展重点, 设计与选择合适的创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平磊.桂林航天高专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3) .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2010.

上一篇:IC卡燃气表应用下一篇:国际经济新秩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