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6S管理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2-09-13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培育目标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多次出现, 这不仅是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 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为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各高校积极转变办学生态和管理模式, 努力转型升级, 需求新的培育管理模式。本文结合现代先进的6S管理模式, 探讨高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和方法。

一、6S管理模式和“工匠精神”的内涵

5S管理模式源于日本, 原指的是在生产车间现场, 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 (Seiri) 、整顿 (Seiton) 、清扫 (Seiso) , 以及使之保持清洁 (Seiketsu) , 并最终提升人的素养 (Shitsuke) 。5S管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 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 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使员工养成“革除马虎之心, 凡事认真, 遵守规定, 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净, 文明礼貌”的良好工作习惯。5S管理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以来, 受到许多生产型企业、高校的青睐, 并由此衍生了很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5S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现代很多高校增加安全 (safe) 要素, 注重高校管理中学生学习、生活和生产实训的安全环节, 推出“6S”管理模式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的“工匠精神”, 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和操守, 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和职业发展趋势的体现。“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优秀的职业者身上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对于新时代社会发展来说,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严谨、细心、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高校和大学生来说, 这耳熟能详的“工匠精神”它不仅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体现, 也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生活学习态度, 更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二、6S管理模式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

“6S”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特别是学生公寓管理和实习实训管理工作与企业生产管理有许多共通之处, 主要包括宿舍卫生、文化建设、安全检查、治安防范、学生习惯养成和素养提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检查过程中, 也发现了学生公寓、实习实训场所存在一些物品摆放杂乱、私拉乱接电线、床铺被褥随意叠放、走廊垃圾不及时清理等内务不整洁现象。此外, 高校也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如校外人员进出校园进行广告宣传、实习实训场所设备老化、学生不熟悉逃生线路和消防器材设置等等。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推行“6S”管理模式, 特别是高校学生公寓和实训等场所的管理运用, 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素养, 提升职业技能和理念, 从而养成良好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 培育学生匠心精神, 为未来的职业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三、6S管理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建议

(一) 加强文化氛围建设, 使6S管理理念与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为了更好地推行6S管理模式, 让工匠精神成为工科学生的生活准则, 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文化氛围建设:

首先, 通过线下主题班会、名家讲座、劳动模范讲堂和校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 共同学习6S管理模式的深刻内涵及其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通过名家、榜样的力量, 让6S管理理念和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第二, 通过线上“两微一端”、易班、校园APP等平台, 广泛宣传6S管理理念和工匠精神, 以大学生最喜爱的线上渠道开展文化氛围建设, 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第三, 通过文化长廊建设, 将企业现场管理相关场景与校园文化走廊、学生公寓场景、实习实训场所相结合, 增强学生的融入感和认同感。

(二) 注重细节评价, 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6S测评体系

日本5S管理模式中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这五个要素并不是各自独立, 互不相关的, 相反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 相互递进的关系。整理是整顿的基础, 整顿又是整理的巩固, 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 而通过清洁和修养, 使学生公寓保持良好的环境并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素养。其中每一个环节也都为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教育管理中6S管理的推行需循序渐进, 注重细节, 对学生教育管理和检查标准进行优化, 制定了详细的学生教育管理6S检查表, 通过对学生每一个细节的把握,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安全习惯和素养。

(三)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实现协同育人、全员育人

为了更好的推行学生公寓6S管理模式, 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发展特点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求, 建立了企业导师队伍和宿舍导师队伍, 实现协同育人和全员育人。

其中企业导师队伍以企业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为主, 聘请他们作为学生导师, 通过讲座、学生座谈和宿舍走访等多种形式, 介绍企业生产实践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公寓职业素养培育。宿舍导师队伍以系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校行政教辅部门教职员工为主, 每位在校教职员工对接2~3间宿舍, 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 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问题, 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学生公寓卫生、安全管理。

通过两支导师队伍的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阵地作用, 将职业素养和生活环境相融合, 使学生更好的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良好品格。

(四) 加强技能竞赛建设指导, 以赛促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现阶段, 全国各高校都有组织师生参加各行业各类别的技能竞赛, 以大赛平台检验、提升师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操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技能大赛平台, 组织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技能大赛或者组织举办各类各专业校内专业技能大赛, 通过比赛平台让学生的培养水平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检验。高校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 选择不同的技能大赛类型以考核学生耐心、细致、严谨、创新, 如数控设计计专业可以进行数控操作、维修、加工等各类竞赛, 以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检验学生操作细心、设计严禁、加工创新性等方面的技能, 以专业行业专家对竞赛进行指导, 从而凸显学生的培育成果。对于比赛成果显著的学生和作品, 也要进行宣传表彰, 以榜样的力量加强高校工匠精神文化建设。通过与社会企业生产实践相关联的各类技能大赛的平台,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培育学生的匠心精神, 更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产的距离, 提高了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我国要实现从世界工厂的“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从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转向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中国智造”, 必须依靠拥有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为社会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担, 必须努力构建合理的人才管理和培养模式, 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质量, 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可靠人才。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 而其中大学生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企业和高校的重视。本文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的6S管理模式, 探讨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方法, 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和工匠精神,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6S管理,工匠精神,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韩英丽, 马超群.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 (06) .

[2] 潘伟男等.校企合作“6S”管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共育人才新机制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 (31) :94-95.

[3] 侯文杰.引入企业“6S”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素质[J].湘潮, 2012 (04) .

[4] 林为, 郑品棋.高职院校推行“6S”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及实施建议[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21) :14-15.

[5] 卞文志.培养新“中国工匠”, 高校要跟上[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 (11) .

[6] 王琦, 王艳.中国精神视域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究下一篇:浅析石油企业车辆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