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

2023-03-26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课程标号:学时:32学分:2

先修课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控制技术》、

一. 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领悟到智能理论发展历程中所包含的深刻的科学逻辑和方法论。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实现方法。

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

1. 人工智能概述,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2. 概括地论述知识表示的各种主要方法,包括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结构化表示法(语义网络法、框架)、剧本和过程等。

3. 讨论常用搜索原理,如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和消解原理等。

4. 讨论一些比较高级的推理求解技术,有规则演绎系统、系统组织技术、不确定性推理和非单调推理等。

5. 探讨人工智能的新研究领域,初步阐述计算智能的基本知识,包含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

6. 比较详细地讨论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Agent、自然语言理解和智能控制等。对于应用内容,根据学时,有选择地进行讲授。

7. 简要讲述人工智能语言,有Lisp语言和Prolog语言。(根据学时需要决定是否讲授。)

三. 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1.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本科生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资料:廉师友.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第二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感悟,并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学科简介

财务是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本金投入与产出活动。按学科分类来说,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学科,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它的发展与金融市场学、数理经济学、投资学的关系密切。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属于理财学的范畴,是组织财务活动的一项工作,是研究有关资金的筹集和有效使用的学科。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现代财务学是建立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础上,重点探讨在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下,如何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预测、决策、分析。按照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学可分为筹资管理学、投资管理学、营运资本管理学、收益分配管理学等。财务管理环节一般分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

(二)财务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其演进分为萌芽时期、筹资财务管理时期、法规财务管理时期、资产财务管理时期、投资财务管理时期、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新时期。

一、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现状:1.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研究。2.未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3.未涉及财务制度建设。4.重视实证研究。其中,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投资学和宏观财务。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

二、中国财务理论研究现状: 1.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重视制度建设。 2.重视引进国外理论。 3.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4.着重规范研究,引进实证研究。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地位与职能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

一、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命脉,它的运作状况即各项财务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二、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从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的地位上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三、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务保证职能;二是财务调节职能。所谓财务保证职能,即指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需要的职能,或者说,财务保证职能的经济内容,就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周转各个阶段上的屋子运动与资金运动的充分一致性。从企业管理系统上看,企业的管理系统包括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公司财务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公司的任何时期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们应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夯实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归纳,财务管理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与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密不可分,是经济领域综合知识的运用。

二、掌握数学、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三、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其根本的工作性质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中,人与人的沟通必不可少,语言文字交流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结果。

四、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企业在国家宏观环境中生存,国家的政策法规必须遵循,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财务人员必须熟悉政策变动和法规调整,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五、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同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态势是必要的,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财务实践,培养财务管理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五)财务管理就业前景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更应将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将理论结合创新,认清当前形势,为未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做好准备。据调查,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定位,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理财负责人,与同一层次其他相关专业人才相比,其专业知识与技能面临着高一层次的要求。因为现代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仅承担传统会计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本职能,而且要更多的承担企业投融资决策、利用金融工具实现风险规避和企业理财、完成企业兼并收购重组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从问卷调查结果看,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学生也希望能在学校学到更多的财务管理实践知识,。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需要优化,我们需要在课程学习中综合更多的实践,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综合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菊波 《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

[2]郭复初《现代财务理论研究》(C),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

[3]彭韶兵《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训诂;训诂学;词汇学

文献标识码:A

《训诂学导论》的作者为著名学者许威汉,许威汉,1926年1月生,浙江省苍南县人。著名语言学家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1949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先后从国学大师唐文治(清进士,位至尚书)攻古文献从知名学者郭绍虞、张世禄攻文学理论和语言学。从教四十余年,主要从事词汇学和训诂学的研究。出版《训诂学导论》、《汉语词汇学引论》、《汉语学》、《语林探胜》、《简明诗律》和《南北朝的诗和散文》等专著十余部。主编《现代语言学系列》、《古汉语资料汇纂》等二十余部,发表于《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宏观语言学》(英国)及港澳台刊物等论文百余篇。

《训诂学导论》是一部有关于训诂学导论的著作,从宏观上作者将此书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和分论,书后又附录了一篇作者与其学生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为《试论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总论主要包括七个部分,涵盖有训诂的内容,范围、实践的形式等。在总论的第一部分作者谈到了什么是训诂与训诂学,作者总结前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包括方诉词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在谈到什么是训诂学时,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把训诂学跟文字学,音韵学并立起来认为“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但作者却认为训诂学既是传统的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字学、声韵学、语义学、历史语法学、文言修辞学及校勘学的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作者给训诂学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在“训诂的内容”这一部分作者指明解释字义(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兼及解释文句、分析篇章、分析表达方式,分析时空关系等内容在总论的第三部分是关于训诂的范围问题,作者针对传统训诂学以经书为中心的局限,提出训诂的范围必须扩大一方面要把语言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看作有同等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方俗语词的研究。在谈到有关训诂学的原则问题时,作者指出对于语义的训释,单靠静态的分析是不足的,语言的稳定性和渐变性决定了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解释古语要懂得语义的历史演变情况。总之“从事训诂,必须有发展的观点,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要相结合”在总论的其它部分中,作者还谈论了训诂学的用途,指出了从事训诂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激励后学之恳切情意,跃然笔端。总论最后作者列举了训诂学的常用术语,并将之归类。为刚接触训诂学的初学者提供了便利,是为本书一大特色。

总之,在总论中,作者或理论阐释或举例实证,廓清了训诂学的理论框架。作者既借鉴了前人或同辈学者的理论成果,又结合自身的训诂实践,多有创见。

在本书的分论中,作者用了十二章的篇幅来具体阐述训诂学的相关问题,在第一章,作者以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为例,谈论训诂学的相关问题,作者高度评价了俞樾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对此书的内容、方法、体例等多有论述,指出“《古书疑义举例》涉及训诂学方方面面,逐例选举作证,间加说解,见识精湛,新意叠出,实言简语赅,入木三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仅高度赞扬了俞氏严谨务实,不泥旧说的治学精神,而且也就俞氏此书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大胆地进行批评,从而使后学者不但能从俞氏这部著作中汲取丰富的训诂学知识,而且能够站在俞氏的高度上发俞氏所未发,从而推动训诂学的发展。在第二章里,作者阐述了训诂的五种方法。其一为以形索义,也称形训,作者针对汉字表意的特征,指出“因形索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也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其二为因声求义,也称声讯,作者指出自汉字创立之初,字的音义之间只存在偶然的关系,但随着字(词)音的确立和汉字的演化发展,汉字的音义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于是通过声音训诂便逐步具有了科学性“这种'因声求义'(声训)是训诂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往往成为探求和贯通语义的根本途径。”其三为据文证以,即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利用,在汉语字(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当普遍如何准确地分析字(词)的语义,不能够脱离当时的语言环境也不可以离开文献语言或凭字形或凭字音去妄加推测。其四为析词审义,析词审义是指分析词的结构关系(顾及词与词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审意义。其五辨体明义,作者指出有些古代作品由于文体风格的关系,用词往往袭用古义,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文体风格来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此外,古代辞赋、骈文及律诗常用对偶形式来表达,构成对偶的词往往是词性相同或词义相同的,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更好的理解作品的词义。总之,作者在此章中对训诂的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其中既有理论分析,有间以举例论证,夹叙夹议,甚得训诂之精要。在第三章中,作者主要列举了互训,义届,推因三种训诂的方式,前一章“训诂的方法”从运用上着眼,本章从表现上着眼,作者先对互训做说解,什么是互训呢?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相互解释,互训是以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作者指出互训也有其局限“互训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相对的同义,而不是指在一切语言环境中一组词有绝对的同义”因此我们不能认为,既然可以互训便可以不加区别。然后作者对义界,推因等其它训诂的方式作了阐述,既指出了它们可取的方面,也谈到了它们的局限性。第四章是词义的引深与褒贬,在本章中,作者首先指出词义的引申即指一个词由本义推演而形成新的意义。但词义引申的情况较为复杂“因为引申义总是该词所代表的概念的某一特点发展起来的。而任何事物特点都是多方面的。从一个本义出发就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引申出新义。”关于词义的褒贬色彩,或者说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与准确地训释词义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作者指出“词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般是稳定的,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语言因素的变迁。在第五章中,作者强调要重视对方言俗语的词义的训释,因为方言俗语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历代以来,虽然有部分学者对方俗语词作了研究,也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著作,但从实际要求来看,距离还是相当大的。为什么方俗词义如此难释,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以作为引证的材料很缺乏,几乎没有合适的,字书,词典可以查。第二,记录当时口语的文字往往有多种写法,而且抄写的人和刻印的人文化水平较低,错别字不少。第三,中古,近古双音结构的语言单位占多数,但是又没有固定下来,某一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词组有时会使人捉摸不定。有时合成词的两个词素的次序不固定,有时出现不规则的缩语,都使人难以确定词义。第四,有些少数民族的借词,还没有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需要从少数民族的古代文献中找对音的词。但是方言俗语的训释在训诂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作者指出“要克服这方面的困难。首先思想上要正确对待,重视探索,其次是充分利用工具书及其它有关专书,深入求证。”第六章是外来用语的词义,我们知道汉语词汇非常丰富,它在发展过程中和其他民族语言一样,也会受到其他民族语言词汇的一些影响。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的外来用词,本书作者将汉语的外来词(包括音译和意译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国内各兄弟民族的,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第七章是训诂要籍的介绍,包括专门的注释书,还有笔记,札记等。第八章讲训诂学的发展简史,作者将训诂学的发展历史作了分期:萌芽期(先秦)——兴盛期(两汉)——保守期(魏——唐)——中落期(宋——明)——复兴期(清),并且对各个阶段训诂学的发展概况做出了评议。例如对于汉代训诂学的成就作者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汉代训诂的成就,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做出了范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后世语言学所借鉴。如果没有汉代人的训诂实践和理论探讨,后世训诂学发展要困难得多”并且作者对于学术界的其它不同观点能够理性的加以批判,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在评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训诂学的发展概况时,作者谈到“齐佩瑢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训诂学处于'训诂学的中衰'(《训诂学概论》第四章)时期,这话说得过头了点。其实这个时期的训诂基本上沿着两汉高潮的余波发展,也有新的成就,只是和汉代训诂学高峰比较起来不显得那么突出,有些地方表现出保守倾向”当然,对于作者有些意见,笔者不敢苟同,例如作者提出清代朴学的发展是受到西方发达科学的影响,的确在明末清初时,随着一批西洋传教士的东来,一部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传入中国并影响到了一批开明的知识分子,但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有限,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是自然科学知识,中国古代重视人文教育,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来加强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修养,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更多的是像对待工匠的技术那样去认识的。即使后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更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对国人的思想观念造成巨大冲击,当时的洋务派依然力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笔者窃以为当时具有此种思想观念的知识分子依然占有相当大之比例。更何况在明末清初之际。清代训诂学规模之空前,非有赖于相当数量之知识分子群智群力不可。而以区区零散之西洋科学断不至于此等之境界,笔者认为清代训诂学之所以成绩斐然,与清代学者继承前人经验,并且在训诂学的方法论上有所创新是分不开的。所以即使西方的一些科学思想影响到了当时的学者,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学者群自身思想与实践的发展使然。在第九和第十章中,作者主要谈到了训诂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作者提出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在科学的语言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开拓进取,推陈出新,加速训诂学的发展,并且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设训诂学工作者的队伍。与此同时,加强训诂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第十一章是关于古书的阅读,作者主要谈论了在阅读古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注意古籍部类,注意丛书类书等,其中牵涉到版本学、校勘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第十二章的题目是“在实践中加深和提高”,作者列出了古书训释的二百个例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空洞的说理所达不到效果。

书末附录《试论20世纪传统训诂学的新发展》一文,系作者与卓有建树的学生徐时仪教授合写,目前少见同类文章问世。用为附录,似可为训诂学林园地的开掘与拓展略供参考。

总而论之,作者在本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训诂学相关理论和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发展概况,而且作者不是空洞地理论说教,而是结合大量的训诂实践来阐述的。除此以外,本书体例严谨,论证翔实,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无疑有助于后学者得训诂学之精要。

参考文献

[1]许威汉.训诂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11.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导论 地方应用型高校 实践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入门课,该课程的教学导向、知识内容、课程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实践应用能力。目前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内容知识量大,学时有限,学生不够重视,教材知识更新慢等问题,是环境工程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

环境工程学科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应用前景的工程学科之一,是肇庆学院申硕工程重点培育学科。工程教育的素质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环境工程教学改革需要从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优化、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师资力量几方面进行[1]。近年来,我校着力做好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是关注重点之一。本文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讨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期通过这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促进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知,学生树立专业信心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潜能,通过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实现高校转型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1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系《环境工程导论》课程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32学时,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教学内容量大,教学方法难以优化。作为引导低年级学生进入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引导课程,内容上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学科知识,《环境工程导论》课程的知识面广、内容量大,课时却只有32个学时,污染治理工艺和技术较难理解,全面深入地讲解每个章节困难,难以深入讲解,而宽泛的教学模式,可能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脱离实践应用,课堂缺乏活力,学习积极性低下等一系列负效应。

(2)教学设置重理论,缺实践。目前本课程只有理论学时,学生在经过大一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迫切希望能够尽早学有所用,作为开设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仍然全是理论讲解,教学方法单一,环境治理工艺部分理解困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2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结合工程专业认证的培养目标,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实习环节教学;从教师“教”的教学理念出发,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调研和总结同类院校教育理念和成果,同时结合本校的专业实际,总结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环境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如下:

(1)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课时内容多、知识面广、课时有限的特点,在课程讲解上主要针对水体、大气、土壤、固废和噪音五部分作为重点讲解,突出原理,对于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部分则以案例和讨论教学为主。廖晓斌等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理论联系实际[2]。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事件进行知识拓展,如针对大气污染的“阅兵蓝”网络热点环境问题。以专题形式导入课程,分析当前热点环境问题,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加强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热点问题导入和讨论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以理论的应用为导向和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社会意义有所认识,从而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和职业理想,能学以致用并付诸实践。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补充平面化教学的不足[3],特别是对危险环境问题和事故处理以及大规模环境工艺技术的介绍等,可以立体直观地让学生接受复杂难懂的知识点。

(2)课程考核多样化、细节化。以往该课程多为考查课,常规的考核方法多为“考勤+试卷考试成绩”或“试卷考试+期末论文”的考核方式,简单的考核不能合理的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更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程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并细化,建议考核方式为“总成绩 = 平时成绩(20%)+专题汇报(20%)+專题论文(20%)+期末考试(40%)”,以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课程的能力。

(3)拓展知识获取途径,多平台获取最新环保知识。环境工程专业是交叉学科,教材的编写很难做到所有学科的专家都参与,几乎每本教材都存在部分章节不够深入和新颖的问题。辅导教材的合理利用能很好地补充主教材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环境工程领域最新知识。同时,利用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手段获取最新环保知识,鼓励学生对专业的科学问题阅读文献,学习新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和技术,并以专题论文的完成度为考核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学生参加创新训练项目的能力,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 结语

对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进行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以符合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目标。作为具有引领学生进行环境工程领域的导论课程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为此,需充分利用环境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如虚拟仿真技术的课堂演示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用型环保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理英,陈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56-260.

[2] 廖晓斌,马红芳,苑宝玲.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5):42-43.

[3] 杨海林,范子红,马入华.VR技术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2):181-184.

人工智能导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实验室

1 引言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如愿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多,很多学生对专业很陌生,特别是对于调配志愿的学生,如何引领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开启专业认识的大门,建立专业的启蒙教育,建立团队工作的概念,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和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数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促进新入学学生对专业进行有效认识,和许多兄弟院校一样,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新生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以期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专业学习,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建立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工作意识。本文是在参考兄弟院校和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导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专业导论课教学、微型科技作品引领四个方面,对有效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2 入学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开启大学生活之前的重要教育活动,也是结束高中学习和高考假期状态,正确开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教育环节。作为大学教育的开端,特别是对2018级的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教育回归本质,特别是强调本科教育质量对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严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教育部精神指引下,在本科教学回归人才培养,回归专业高水平建设,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这一前提下,通过大学入学教育,使新生收心,结束高考之后的假期状态,摒弃“混”大学的不正确思想,重新认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相关人才的地方。入学新生虽然通过了高考的选拔,但是不认真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也最终将被大学淘汰。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新生能够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在讲述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入学教育要强调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帮助新生进行前期的学业规划,从大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3 专业介绍

新生入学报到后,经过入学教育的短暂状态调整,军训前即安排进行专业介绍。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传感器应用开发,能在测量与控制设备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控制应用方法,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测量、测试与测控仪器和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具有测控系统设计与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能力;掌握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专用传感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能够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和资料,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毕业时应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问题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和交流、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方面达到学院培养方案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师资及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介绍,使新生对接受专业教师的培养有信心。本专业内容涵盖了精密机械、工程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习较为困难,要求师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专业学习中需要新生特别重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重视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

最后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为有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指引。

4 专业导论课教学

鉴于入学新生特点,学院设置16学时,安排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组成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完成专业导论课程教学。

理论教学 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专业的来源以及专业的内容和课程体系,主干学科包括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控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设计等多门类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对应工业生产的多领域。因此,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安排自动化生产线认识、测控技术实现途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共八个学时;介绍其中的传感器、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应用,了解相关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等,了解数据处理涉及的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学习内容,了解课程体系,理解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比较生硬,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安排八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将课堂设置在专业实验室中,通过对机器人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测量实验室、三坐标测量机、疲劳试验机等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仪器仪表使用环境、寿命、精度、厂家、成本以及后续处理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就学生感兴趣的技术的背景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议题涉及仪器仪表的应用、就业、学科在社会上的作用、专业、工作、前景等。在讨论中加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明确学习目的。实践教学现场如图1所示。

5 微型科技项目引领

项目设置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室中的实践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理解。鉴于入学第一学期专业知识涉及不多,在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在导论教学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分组安排涉及专业知识的微型科技制作,進一步加深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识,为相关课程的后期开展进行预热。

由于新生对专业所学知识了解不足,在开展科技小项目时,对项目的复杂程度要严格把握。项目复杂,新生开展过程无从下手,难以融入,会严重打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项目过于简单,新生将对专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选择适合新生开展、可以引领专业学习的题目,需要专业导论团队认真讨论和选择。

学院在认真分析新生兴趣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设置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制作与调试、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简易酒精检测仪的制作与调试、压电式简易门铃的设计与制作等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组队完成。

团队精神培养 新生进入课程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在小项目的引领下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强调项目不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需要项目组每位学生都付出相应的努力。项目虽小,也要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以及规划路径明确,并依据项目进展安排分类进行,遇到问题分组讨论;按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定时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指导;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更深入地探索,希望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在思考题目的同时理解专业。

项目验收是重要环节。虽然项目验收时不是所有组队全部完成,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加深了对专业、对项目工作方式的理解,大大提升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确立了学习目标。项目分组讨论和分组指导现场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6 考核方式

专业导论考核与课程考核有较大不同,课程考核需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专业导论考核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无法进行量化的处理,仅仅反映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理解程度。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导论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论文与科技作品中的工作总结两部分组成,形式不僵化,了解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在不唯分数论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投入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四年学习的规划。

7 结语

专业导论课对很多新生来说是专业学习前的启蒙课程,是大学四年学习以及将来职业规划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理论和实践课组成的专业导论课教学,以及科技小项目在内的引领,使新生竖立了正确的大学学习生活态度,建立了学业规划,初步建立了专业知识体系,了解了课程先后衔接关系,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来源及发展前景也有了专业认识,了解了一定的专业内涵。专业导论课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提供了规划意见,提出了建立学习目标以及继续深造的建议,也解答了学生对未来就业职位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施昕昕,黄家才.跨专业选修课“机器人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8(12):68-70.

[2]王平.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导论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19-120.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4]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上一篇:研究生自动化论文下一篇:电气工程及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