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范文

2023-10-04

个性化辅导范文第1篇

一、N对1启智教育辅导流程

1、咨询师全面分析学生学科漏洞,制定学业水平测试冲刺辅导计划;

2、学习管理师(班主任)全程跟踪,督促辅导老师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全程监督计划实

施进度以及效率、效果。教会孩子自主制定科学的、合适自己的学习计划;

3、帮助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鼓励手脑并用,及时做好高质量的错题总结,查缺补漏;

4、明确学习目标,对自己的知识弱项进行重点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5、陪读老师跟踪陪读,辅助孩子进行课后知识的消化;督促完成每天授课老师布置的中考

题目;

6、定期测试,让家长看到孩子成绩逐步提高,同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必须

有效利用时间。

7、针对孩子的期中期末考试,初二地理生物学业水平测试有针对性的辅导

8、做好初二初三的衔接辅导,让您的孩子比别人快走一步

二、周末同步辅导(初一年级——初二年级):

语文:语文1对1定向培养

1 构建学生的语文知识网络,制定适合学生自己的复习计划。

2 针对学生本周所学知识点,查漏补缺,选择相应的典型进行重点练习。

3 根据学生的理解吸收情况选择性的预习新课。

数学:数学1对1定向培养

1 解决本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夯实数学的知识点,易失分点。 2 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结合中考题型,讲练结合。

英语:英语1对1定向培养。

1 梳理学生本周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初中阶段语法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应试技巧。

2 教授英语学习方法,引导良好的整理知识点的习惯。

3 结合考题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

其他科目:出现学科问题可以由教务班主任针对性给孩子进行选派老师进行辅导;期中期末考前,可以由相应科目一线在职老师进行串讲复习,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地理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前可以由相应科目一线在职老师进行串讲复习。

三、假期衔接辅导:

暑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前期针对学生初二阶段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使学生系统掌握初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以形成明细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为即将到来的初三和中考做准备。中期主要是知识点的综合,巩固,提高,知识框架的进一步完善。

个性化辅导范文第2篇

一、开展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就是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个性化辅导, 在集体教学中, 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同学, 为了帮助大部分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教师就会采用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但这种教学方案对于优等生来说, 他们的潜力无法得到开发, 没有足够的施展空间;对于低等生来说, 他们的理解能力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 这样只会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受益最多的是中等生,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制约了他们的提升。所以这种教学方式看似顾及大体, 其实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还容易让学困生丧失学习信心, 优等生会觉得学习内容太过简单而滋生骄傲心理, 因此会阻碍他们的不断提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 采取个性化辅导方式, 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辅导计划, 帮助他们突破自我。对于低等生来说, 基础知识是最关键的部分, 如果他们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就可以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 摆脱学困生的标签;对于中等生来说, 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这样就有可能跻身优等生;对于优等生来说, 他们需要接受难度更高的挑战, 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进一步开发智力和培养学习能力[1]。这种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圆锥和圆柱这个章节为例, 教师可以先找到本章节的教学重点, 然后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根据学生的情况分组, 让他们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说低等生需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的概念;中等生则需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并且能够运用这几个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优等生就是在中等生的基础上解决难度更高的习题, 让他们接受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他们能够将抽象事物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让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综合素质也能够有所提升。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考的学科, 学会理性思考就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培养他们严谨的学习态度, 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 教师在讲解完长方体之后, 可以让学生自学正方体, 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形式这个概念。学生对于自己归纳得出的知识总是印象更加深刻, 相比教师单方面传授会更有效, 今后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节省更多精力[2]。

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关于概念的学习是为了今后的实践应用做准备, 如果学生记住了所有的知识点, 却不知如何灵活运用, 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再以圆柱和圆锥为例, 教师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可以适当变换一下形式, 比如说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圆柱或圆锥形物体作为实例进行讲解, 譬如电视塔、漏斗、水箱等等, 这种转变就可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意识, 而不是单纯地讲解理论, 让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当然,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 让他们能够由抽象的物体联想到实践知识, 这样就可以降低题目的难度, 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3]。

四、布置个性化课后作业

开展了分层教学以后, 学生需要通过课后练习来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因此作业也要进行分层布置, 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比如说, 对于基础扎实的优等生,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直接省略基础题, 而且要摆脱课本的束缚, 从课外搜集习题, 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和拓展的能力;对于中等生来说, 可以少布置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题目, 要增加一些形式灵活变换的题目, 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对于基础比较弱的低等生, 布置的作业要以基础训练为主,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只有夯实基础, 他们才有提升学习能力的资本, 从而为学习难度更高的知识奠定基础[4]。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充分重视, 而且要在新课改浪潮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良, 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知识, 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是进行时, 所以教育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授业解惑,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等等。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并没有凸显出来, 再加上国情的限制, 我国绝大多数都是实行的大班化教学,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非常不利, 甚至会制约学生的成长。因此, 本文对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推动小学数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辅导,技巧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凯.小学数学个性化辅导的技巧[J].教育:周刊, 2017, 24 (12) :47-48.

[2] 朱晓玲.小学数学学科个性化辅导的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 2013, 33 (10) :79-80.

[3] 陈文杰.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设计和个体化评价[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3, 23 (05) :53-54.

个性化辅导范文第3篇

一、情景引入, 激发个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趣味性的活动。新教材中有许多地方 (特别是主题图, 习题插图) 都非常重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为了让孩子感兴趣,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需要积极地根据学生情况和书中实际,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例如, 在教人教版一年级上《10的认识》时, 老师通过讲故事:0—9这10个数字宝宝准备组成一个数字队, 9最大, 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 有一天, 9对0说:“你呀, 没头没脑的, 表示一个也没有, 和我比起来, 你实在是太小了, 真没用。”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0露出了笑脸。1对9说:“你别得意, 我们有办法对付你!”老师问:小朋友猜一猜, 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通过这一情境, 小朋友们的兴趣被激发了, 他们带着满腔地热情很快地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

二、自主学习, 养成个性

(一) 自主学习, 顺应个性

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自学、尝试、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 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自主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 更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 从而增强自主意识,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 自己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数学知识。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为学生提供环境、条件、刺激的创造者, 又是一个鼓动者和引导者。

例如, 计算:250+470,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 让每个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想出 (1) 250+450=700 700+20=720 (2) 25+47=72 72×10=720等六种口算方法。在学生的个性差异下展示出来更多的方法。

(二) 小组学习, 融汇个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教学中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都应给予肯定, 不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 因为这正是学生不同个性的体现。学习是双边的、多边的活动, 全按自己的个性发展也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还需要在多变活动中汲取更好的方法。所以, 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小组交流, 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倾听同伴的想法, 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在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 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很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从其他伙伴儿身上吸收到了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 使学生能“各尽其能、各展其才”, 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主动地发展,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通过小组学习, 学生的个性在小组内交融, 思维在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能在展现自我个性的同时融汇同伴的个性, 使自我更加充实, 更加完善。

(三) 汇报展示, 涵养个性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学生能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顺应自己的个性, 交融自己的个性, 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但这还不够, 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 让他们汇报展示, 学生在全班汇报展示的过程中, 思维会再一次碰撞出火花。提升孩子思维的同时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 在全班中提炼出更优的方法出来, 一步一步地使学生的个性学习更有涵养。

三、教师导学, 发展个性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多边活动, 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都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和引导, 好的教学模式, 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 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 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 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 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倡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通过探究式自主学习和讨论式合作学习, 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搭建平台, 以新课标为指导的新教材给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材内容的传输者变成创造者。教师要通过自己大量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完成导学方案的设计 (包括教学手段、方法、情景、活动、任务等方面) 。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在学生自主学习前要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孩子有目的的学, 而不是放任的学。例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 通过学习任务的形式列举出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在操作中找出圆的圆心、直径、半径。2.圆的直径有什么特点?圆的半径有什么特点?3.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4.你所找到的关系适用于不同的圆吗?通过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的学习在老师的掌控之下, 逐渐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老师的导除了知识的导, 还包括学习氛围的导, 学习时机的导, 学习方法的导, 学生评价的导等全方面的引导。导与学的关系也不是分离的, 导与学需要相互穿插, 相机而动, 导与学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根据需要可以先导后学, 也可以先学后导, 这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和所选择的方法灵活选择。优质高效课堂, 教师的主导是关键, 要发挥好导师的作用。优质, 应该理解为教师的引导是优质的、教师组织的活动是优质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优质的、布置的作业是优质的等, 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导学作用。让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 使学生在教师导的作用下提升自我个性。

四、拓展应用, 飞扬个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 就是将教学过程变为引发学生练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 每堂数学课教学任务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来实现,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又能发展学生能力, 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那种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作业要求一刀切, 缺少个性化, 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 有的吃不饱, 有的吃不了, 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作业的设计中没有充分体现;作业设计目的不明, 针对性不强, 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 设计形式多样, 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 从而提高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呢?

1.口头型作业。口头型作业即说说讲讲的作业, 可以让家长当“学生”, 孩子当“老师”。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说说数学, 讲讲习题, 特别是每节课中的拓展作业。

2.分层型作业。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必须因材施教,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留教材中的基本题,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 如教材中的星号题、思考题、一题多解等, 开发智力, 培养创新精神。

3.游戏型作业。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所说:“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位有效方法。”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可根据实际把某些作业转变成“玩”, 让孩子拥有愉悦的心情, 从而更有效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的分与合时, 就可以天天设计游戏型作业, 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找朋友的方式凑数。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习惯的一种好办法。

4.实践型作业。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要求人人会用数学, 让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进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实践型作业打破传统的静态、单面模式, 强调学生的尝试、亲历、实践。如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后, 让学生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几种物品的价格, 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 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就不会把这种社会实践性作业作为负担, 而是以之为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在实践中运用数学, 这不是我们数学的本质吗?

通过这几种形式的作业,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作业过程中找知识、技能的生长点, 在完成作业中可以有不同的思维方法的展现, 不同层次的提升, 让所有的还在在喜欢的作业中飞扬自己的个性。

总之, 要想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 就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 尊重学生个性、融汇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飞扬。

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建立和形成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成长。

个性化辅导范文第4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社会化媒体的冲击下,公关和广告的边界在消弭。

广告的投放越来越像公关传播——像肯德基的“我承诺”活动广告,由百胜中国事业部主席苏敬轼出境,没有美味的食物,没有绚丽的画面,只是几个简单的镜头,只有几句简短的话语,代表4500家肯德基餐厅的25万名员工,向社会承诺“每一口都安心”。

苏敬轼强调了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强调了肯德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强调了白羽鸡产品的安全,还暗示了肯德基对中国社会的贡献——解决了25万余名员工的就业……这则频繁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广告,不再是强势地对受众进行灌输,而是娓娓道来,以沟通的姿态应对舆论的质疑,广告非常朴素,却蕴含了丰富的公关思维,是广告越来越像公关的一例。

另一方面,传统的公关却越来越像广告。一些公关传播思考的重点不是怎样去与公众沟通,而是热衷于向客户推荐所谓的强势资源——怎么能登上主流媒体的名牌栏目和热点时段,能邀请到什么样的明星大腕和意见领袖来背书,量取报道版面来计算传播价值的方法,在很多公司被采用……公关滑向广告,却没有广告投放的强势,可谓沦落。

其实广告圈的日子也不好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被称为百货商店之父的美国人约翰·沃纳梅克就曾这样说过:“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掉了,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现在,随着跟踪和搜集用户数据的成本大幅降低,浪费掉的那一半广告费,很有可能逐渐被收回,广告不但需要更精准的目标消费者定位,还需要个性化地进行精准传播。但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广告和公关边界的消弭,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融合。本质上讲,广告和公关都是营销传播手段,在传播营销中担任各自不同的角色,受众被动接受的是广告,但可以主动参与的是公关。广告宣传强势地表达企业的诉求,但不易引发消费者共鸣。公关传播潜移默化,能更好地达成双向沟通。两者本质上的这种异同,为公关传播引入广告宣传的生产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公关的核心是洞察,在对客户需求和社会舆论进行深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媒体来达成客户与受众的共识,内容生产是核心竞争力。广告的目标消费者定位也是一种洞察,对消费者性别、年龄、收入、地域和职业等的定位,与公关传播的传播定位相比更精准,更注重数据支撑。当前正在迅速发育的网络精准营销更进一步,通过对百度、淘宝、腾讯和自采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一个以每一个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能够个性化地到达消费者的个人页面——广告能够个性化定制意味着,除了内容,目标定位和传播渠道已经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完成。

试想,如果目标人群在个人定制的页面上,看到的不只是广告,而是公关传播的内容,那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公关插上广告的翅膀,却装上了双向沟通的心脏。读者将看到他希望看到,并且认同和接受的内容,而客户所花的每一分传播费用,都用到了刀刃上。

借用网络精准营销技术实施个性化传播,需要克服权威性缺失的问题。与主流媒体的合作不可偏废,但更重要的是,个性化内容的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有“一个主编胜过一家媒体”之说。如何能够高速生产适用于不同渠道、不同媒体和不同语境下适配的内容,是适应公关个性化传播的第一道门槛。这一点是公关公司的强项,或者说,是实现公关转型必须具备的能力。

个性化辅导范文第5篇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技术、非经济因素的软实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技术、非经济因素的软实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至企业决策的产生,小至企业员工的行为举止。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经济和社会的复合效益,成为促进经营业绩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之源。可以说,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往往存在认识肤浅,照搬照抄以及拿来主义等诸多的问题,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出现雷同现象,个性缺乏,没有特色。

什么是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有些企业管理者一提到企业文化建设就显得信心十足,觉得别的我们不敢打包票,要抓文化,那是小菜一碟,翻开教科书,请来培训专家,学习“海尔文化”,学习“华为文化”……轰轰烈烈闹一阵子,标语、宣传册一大堆,自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完成,企业却没有任何的改进,员工仍是懵懵懂懂。究其原因,这些企业的文化建设陷入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共性化误区

纵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见到许多雷同的口号,比如“团结、奉献、拼搏、创新”,或者“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等等,也许这确实是企业的需求,但是千篇一律,与其他的企业没有任何的区别,员工无法产生认同感。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让员工觉得这是“我们企业”特有的,产生区别感,他们才会想要去理解,去执行。如前面所提的海尔文化,曾经被很多的企业当做教科书来学习,这种学习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将其照搬至本企业,那就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了,道理很简单,你的企业与海尔并不是同一个企业。

2、表面化误区

所谓表面化,是指有些管理者认为写写宣传标语,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搞搞活动就是建立好企业文化了,把企业文化理解为有形的表面视觉印象,而忽略文化价值激励和员工素质提高等深层次的内容,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在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里,文化构成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那些有形的视觉部分,而是无形的观念部分。这些无形的观念与企业的工作实践相联系才具有可操作性。

·个性化企业文化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合适的呢?答案很简单,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所需要的。所谓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特有的个性化条件下,经过长期积淀而自然形成的个性化精神、文化和理念,是拿不来、学不去的东西。它并不是特意的标新立异,而是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适合企业的管理方式。

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共性化、表面化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个性特征的总结”这个结论,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本质的力量,而不是一种外在的、显性的、现象的形态。只有从企业个性的角度出发,企业文化才是真实的和可靠的,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

企业文化之所以被称为软管理,关键就在于它的个性特征,在于一个企业不同于任何其它企业的单一的、具体的文化创造。如同要把握一个人的所有个性特征才能认识和记住那个人一样,企业文化也是一个企业个性特征的总结。我们必须抛开企业管理中的共性,才能让企业文化变得清晰起来。离开个性谈企业文化,往往会让答案变得共性化、表面化和片面化,使企业文化建设“画虎不像反类犬”。

企业文化目前缺乏个性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往往缺少这种个性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发展历程中,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全国上下,不论企业的规模怎样,所处的行业如何,更不去理会企业的位置、环境,都采用一个标准、一个思想来管理,这就使得我国的企业在相同的发展思想指导下形成了相同的企业文化。企业虽有文化,但毫无个性,只有共性。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开放较早的城市的少数企业开始自觉地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但过去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除,更多的企业仍然是抱着类似的思想管理企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又长期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一元化、中庸等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从个人到企业都在某个程度上缺乏创新意识。许多企业的领导者更是喜欢跟风随大流,盲目照搬照抄某些成功企业的制度、管理思想及企业文化的建设。这些做法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还会让企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更白白错失了许多的市场机会。

·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美国发展起来,而引入我国的管理领域也不过才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海尔企业的成功让国人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因此掀起了学习“海尔文化”的热潮,随之而来的华为“狼文化”,万科的“光棍文化”……更是让中国的企业看到了文化的魅力所在,不可否认这些企业文化是卓越的,但是不代表适合所有的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在这个文化建设上还处在摸索阶段,或者停留在概念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互相模仿,出现雷同的企业文化也不足为奇。

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不同的企业其自身特点是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性质、企业职工的素质以及企业历史发展状况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构筑符合企业客观实际的企业文化。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热潮中,企业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只有创建充满个性化企业文化,才能使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分析企业现状,寻找创建个性化文化的根源

了解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方能有的放矢,制定出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避免一种错误认识,即误以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前,企业内部是不存在“企业文化”现象的。事实上,任何的企业在发展中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沉淀,如固定的管理方式,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领导与员工之间关系处理的惯例等等,这些是一个企业已经存在的历史文化,也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企业文化,因此在对企业的分析中,应该把企业优秀的文化现象予以保留作为传承,同时对不良的现象予以摒弃。

在分析中,除了对企业的历史予以总结之外,还应对企业的性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点、企业的流程等方面均作出详细的解析,从中提炼出企业应着重宣传的文化特质,找到为员工所认同的点,进而创建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加工制造类的企业,往往鼓励员工认真细致,具备踏实肯干的精神,那么在文化理念的提炼上,可以着重营造奋斗的氛围,而一些化妆品企业,因为其产品的特性及顾客的要求,故而对审美意识的要求较高,从其企业理念到员工的言谈举止,都力图能达到较高的标准,那么像这类的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则应突出对美的追求。总而言之,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一件衣服,只有了解自身的特点,才能买到合适的衣服,否则则会不伦不类。

·个性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除了按照必要的流程来构建企业文化体系,还需要运用适当的策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准确性。

(1)内外结合,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聘请外部专家,交出企业文化建设大权,企业落得一身轻松,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站在专家的角度,固然可以很客观地看到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是往往难以深入到企业内部,对于一些藏得较深的问题就无法顾及,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往往浮于表面,建设出来的成果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由公司内部人员负责建设,往往存在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因为企业人际关系及权力等方面的约束,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后企业文化的建设亦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问题。

针对这两种极端现象,在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将两种力量结合起来,即由企业内部员工与专家人员配合而建。鉴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会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剖析,在对企业深层次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由内外专家共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2)上下合力,落实个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人之力。想要将企业文化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合力,共同参与到其中。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应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俗语有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领导者的作用如同一面旗帜,利用其在企业中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能够让员工看到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以及应以什么样的规范和作风从事工作。事实上,许多成功公司的领导者倡导的价值观、制定的行为准则,常常激励着员工,使公司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且成为对外界的一种精神象征,如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影响。

另外,从普通员工中塑造出来的企业英雄则更具代表性意义,因其与员工的距离感较小,因此这种典型的示范作用则更强烈。企业英雄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可以为其他员工提供可仿效的榜样,让员工产生“我也行”的心理暗示,进而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并非是几个人的事情,企业员工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创造、不断实践的过程。作为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力量,员工的思想、工作态度、与顾客接触秉承的服务理念直接折射了企业文化的好与坏。目前在我国许多的服务行业,虽然“优质服务”的标语到处都是,顾客却很难真正享受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文化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企业员工身上。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要倡导企业员工真正参与进来,如同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所讲“要让员工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我们可以辅之以一些激励措施,通过各种活动营造氛围。

结语

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福气,员工目标明确,干劲儿充足,领导者之间沟通顺畅,企业会在这种和谐状态下快速发展,更何况,作为企业所特有的文化资源,这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优势竞争力。任何资源均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打造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找到适合企业的优势,这才是企业能够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资职业学院)

上一篇:个性化下一篇:无土栽培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