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调查报告范文

2023-06-16

论文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计算机;问卷调查;就业

为深入了解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就业岗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等进行评估,进一步改革现有课程教学体系,使之更适应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对我校近四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本次调研的重点是了解应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包括行业分布、工资水平,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2008届~2011届的计算机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此次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334份,有效问卷304份。调查涉及面广、内容全面,其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出我校毕业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等情况,以及就业工作现状。从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中,可看出我校教学、管理、就业指导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研究采用SPSS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透彻,结果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毕业生的岗位分析。

(1)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分析。图1给出了毕业生从事的行业类别分布情况,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事计算机类工作及升大专的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可见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相关性较好。值得一提的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占7.2%,已经从事管理岗位的占9%。由此说明,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且素质较高,提升较快,就业质量较好。

(2)工作薪酬情况分析。在回收的毕业生调查问卷中,有251人说明了薪酬的基本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工资在4000元以上的占3%,经调查,这些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很高。在2000~4000元之间占67%,2000元以下的占30%。经加权平均分析,学生就业的平均工资为2444元。该工资水平符合深圳市2011年各区工资指导价位。从行业角度看,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的毕业生薪酬超过深圳市工资指导价位的低位数,但低于中位数水平。这也说明,学历偏低对工作的薪酬和个体的未来发展等有一定的影响。

2.就业表现。

(1)毕业生对岗位的胜任程度。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调查中,从图3的数据可以看出,能够超额完成任务的毕业生占19%,能够完成任务的占59%,基本能完成任务的占22%,不能完成的为0。这说明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任务。

(2)毕业生对自身素质及个人能力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素质、能力整体上比较好及很好。例如,可以很顺利地与领导、客户等进行沟通交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毕业生自我评价很好的前3位能力有:道德品质与修养占44%、爱岗敬业占7%、自我管理能力占37%。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德育课程和集体活动的培养,基本能够顺利完成沟通和交际工作。但是,仍有5%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3)毕业生对目前工作岗位的满意度。通过图4中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基本满意以上的占89%。说明经过至少一年的适应期,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有所提高。其中,不满意的原因有薪酬低、不能实现自我、没有充足的个人时间等。该调查结果比较符合目前中职毕业生对于自身工作岗位的态度,尤其是工作一两年的毕业生,他们大多能够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4)影响学生就业因素。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如图5和图6,学生认为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技能、交际、特长和外语,其比例分别为31%、20%、15%、14%。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加强交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发挥专长,提高外语水平。

毕业生的问卷中还反映出就业所面临的困难。图6给出了相关的统计数据,排在前3位的是对岗位不了解占21%、对社会不了解占16%、能力不足的占15%。其他因素还有缺乏求职技巧的占13%、就业信息不畅等占12%。

(5)工作中的个人发展情况。在毕业生工作后的晋升情况分析中,升过职的占48%,没有升过职的占52%。而在对工资增长情况的调查中,有65%的人工资得到提升,没有提升过的占35%。这说明,毕业生的能力、工作态度基本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调查还发现,多数学生对今后的发展及规划不明确甚至没有,只有少数学生在这方面有考虑或规划。针对这一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必要对在校生加强相应的职业规划教育,尤其如何科学规划自身的发展。

3.学生反馈的意见。

(1)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通过对所学课程与未来工作帮助程度关联的调查结果来看,如图7,很有帮助的占12%、比较有帮助的占27%,二者共占39%;略有帮助和没有帮助的分别占41%和20%,二者占61%。该数据可以说明,近几年,我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问题,实用性不强,针对性不够,需要作大幅度的改革。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图8可以看出,通过实际工作的体验,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专业深度,拓宽专业广度,加强实操能力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精神。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给予了正面评价。图9中的数据显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23%和21%、基本满意者占36%、不满意的占18%,该比例偏高。原因在于以下三点:一是学校在就业推荐时受能力所限;二是深圳区域经济特点影响:不少学生习惯于创业,不愿意从事流水线等劳动密集型工作;三是部分富二代子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学校除了深化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三、调查结果的启示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岗位要求,课程和岗位基本相关。毕业生的工资薪酬基本达到深圳市平均水平,能够升职,工资也有所提升,但提升空间不大。针对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对于毕业生如何向高层次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如何继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我校实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课程体系亟须完善。课程的调整既要着眼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的教育,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外语、公关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合理调整现行课程体系,让课程真正与岗位对接,帮助学生适应岗位要求。

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要以适应岗位需求为中心,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强化技能训练时,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刚参加工作时有很强的竞争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不能继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及综合发展的基础;还要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加大创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可开展各种增强竞争意识的教育活动,如开办模拟招聘会,举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讲座,让学生认知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提高竞争意识。并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就业心理讲座等。心理素质在求职过程中最为重要,在走向社会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以便尽快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

4.加强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及时搜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典型学生的发展过程,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实施性计划,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永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近四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1).

[2]刘延岭等.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3]彭涛.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毕业生为例[J].文教资料,2010,(26).

[4]张丽.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如何适应学生就业需求[J].福建电脑,2012,(1).

[5]王永中等.用人单位针对高职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调查[J].管理学家,2010,(10).

[6]唐玲妮.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0,(15).

[7]李玉怀.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1,(29).

[8]方海.中职院校计算机类公共课程现状分与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5).

论文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是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已成为对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展开宪法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在基础课宪法教育的教学中尚存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立足于该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宪法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以期在主渠道中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宪法教育 宪法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公民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于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于基本人权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等。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2013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以尊崇宪法、遵守宪法为前提,而宪法能否得以被尊崇、遵守和维护,同公民的宪法意识有直接的关系。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骨干,作为推动“法治中国”的主力军,其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影响到宪法的最高权威的树立和宪政建设。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众多的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微乎其微,他们获取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精神的途径主要来源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基础课作为发挥宪法教育的主阵地,凸显了宪法知识的地位,因此关注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成为基础课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 在基础课中开展宪法教育、培养宪法意识存在的问题

1.对宪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较短,宪法在调整力度上远不如民法、刑法直接、强劲,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常发生对宪法的僭越而免遭惩罚的事例等众多原因,致使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尊重宪法、真正认识宪法重要性的环境。因此,表现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也采取了一些方式方法对待宪法部分的教学,如有的教师压缩宪法部分教学课时,匆匆带过或安排学生自学,有的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是否讲授宪法知识,有的照本宣科。教师对宪法教育的弱化削弱了大学生主动学习宪法的热情与积极性,导致众多学生获取的宪法知识片面、权利义务意识较差、民主认识不高、宪法至上理念缺失。

2.对宪法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妥

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法律部分教学方法最普遍采用的是讲授法,以介绍内容为主,鲜有部分教师能结合鲜活事例深入浅出予以讲解,另外,法律教育的课外教学辅助手段历来比较简单,使得法律教学的大部分只能从理论到理论。如此情况的教学方式在宪法教学中尤为突出,致使绝大多数大学生感到宪法课枯燥无味,以至于有些大学生干脆把宪法教育视为是政治课的延伸。缺少了感性实例的讲解,学生很难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转移,用理论知识从社会现象中辨析出宪法现象,对宪法现象、宪法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判。

3.对宪法内容的讲解把握不当

统编教材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重点讲授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重点,不论把重点放在哪部分,教师在其中基本以讲授宪法规定为主,很少注重传承宪法精神,这在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对宪法的整体认知,很容易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此外,在进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内容的教學时,教师往往浓墨重彩地讲解公民权利,对公民义务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在认识宪法时只看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而忽视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只讲个人权利而忽视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 立足基础课,促进大学生宪法教育,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

1.转变教育者观念,认真对待宪法教育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宪法得不到有效的尊重和维护,社会缺少宪法至上的观念,但社会所缺失的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中共中央多次下发文件强调: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大力加强宪法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强烈的宪法意识。作为社会文化精英的高校教师更负有在宪法意识缺失、宪法得不到普遍尊重的环境下推进宪法教育、传承宪法精神、深化宪法意识的责任。“如果一道法令要想得到执行,必须确保它在社会心理上的效能。”每一个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宪法知识的学习,逐渐深化对宪法的认识,让宪法通过调整自我的行为逐渐地为自我心理所认同,从而形成自觉地按照宪法的要求去从事各种行为的心理定势,并自然地通过各种渠道把这种社会心理支持力量传递给受教育者。

2.把握宪法内容教育,注重传承宪法观念

宪法观念不等同于一般的法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介绍宪法的相关规定外,还需注重权利意识、权力制约、宪法至上等宪法观念的传输,因为高校的宪法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思想中树立起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高于一切的权威,而且要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植根于大学生的内心,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社会参与的热情,实践“人民主权”的宣言。当然,在教学中也必须注意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如前所述,在突出公民权利意识的同时还须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强调权利不是降低义务。

为了更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宪法,笔者建议在授课中应从历史的溯源详解宪法,探源中国宪法了解其历史发展脉络,从历次宪法的制定、修改、废除的背景中领会宪法精神,透析宪法理念,深刻认同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存在的重要性。

3.完善宪法教育方式,开辟多种渠道培养宪法意识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教学,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规定,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实践性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此契机,在探索宪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中践行宪法规范,领会宪法精神,通过自身实践和心理认同贯彻实施宪法。鉴于目前宪法实践活动的缺失,教师利用个人资源开创实践活动的平台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学校甚至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制度、条件、环境保障等方式开辟与大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渠道推动宪法的实践性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的形式,笔者认为可有以下几种:

第一,考察参观,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到当地与宪法密切相关的国家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部门考察参观,便于对宪法涉及的国家机构权力运行与权力的制约等形成感性认识。如有可能,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有关机构的具体活动,如在地方人代会的召开中了解人大代表所提的议案及建言献策,体会国家民主的运行。

第二,法律服务活动,伴随我国社会的发展,关乎宪法的事件增多,如社会招聘、强制拆迁、宅基地被侵犯等,法律服务对接触宪法事例、宣传宪法知识、培养公民宪法意识具有现实意义,利用每年的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积极宣传宪法精神,还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在学校、社区举办宪法纪念活动,并以此形成长期稳定的固定形式。

第三,社会调查与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加深其对宪法学理论的研究,帮助其领会宪法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讨社会问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社会调查的项目可以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的行使状况、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状况等宪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的问题,也可以是现实中具体的宪法事例,还可以由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做安排,调查结束写出分析报告,由此锻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法学能力,提高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

第四,抓住恰当的时机实践宪法活动,如由于法律滞后性的特点,每隔若干年国家须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在修改时广泛征询民意,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来信等方式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和公民的建议和意见,大学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导下,就自己感兴趣的条文和话题发表意见进行探讨、参与的过程,就是理解宪法精神的过程,宪法知识是形成宪法意识的一个基础,而稳定的宪法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大学生的宪法教育、宪法意识的培养立足于基础课主渠道而应有所改进和创新,一方面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探索宪法育人的实践机制,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对自己国家主人翁地位有更清醒的认识,具备一个公民社会所具有的高度重视自身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素质,主动、负责地投身于社会和国家的公共事务中。

参考文献

[1]韩大元、王德志.中国公民宪法意识调查报告[J].政法论坛,2002(6)

[2]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 1205/c1024-19793282.html

[3]〔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3

〔责任编辑:李锦雯〕

论文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对策;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2009年10月份,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由四川大学传出了一则新闻又一次引爆了高教界关于本科毕业论文存废问题的大讨论。10月13日四川在线报道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拟定2009届本科生将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并计划于14日出台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方案。尘嚣未息之时,14日四川在线于早晨八点三十一分发布消息,宣布之前本科毕业论文被废除是源于校方声音被误读,由废除到保留,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在川大新闻系经历了一次生死轮回。

调查方式和数据说明。本次调查形式如下:依托便捷的网络采用自愿无记名的网络问卷调查以保证抽样的样本更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一共有111人填写,10份无效问卷,无效的原因是关键信息未填写以及在测谎题中出现前后回答不一致的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被调查者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学校对毕业论文要求等客观问题。二是了解实际被调查者完成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查找文献的主要途径、毕业论文(设计)时与指导教师交流的情况、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困难等。被调查者来自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19所高校。

1 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是否应废除

虽然《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并没有对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做明确规定,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赫然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明确废除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就必将同法律法规产生冲突,这也许是川大新声呼者众而和者寡这一尴尬局面的解释之一。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素养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进行专业方面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虽然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所承载的专业内涵水平降低了,毕业论文更多的是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能力是通用的,是任何专业,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眼前的问题就否定一项制度,我们需要的是制度重建或者制度创新。

2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

2.1 论文的选题不科学

存在着选题过大、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偏低、论题含义不明、过难或陈旧等问题。题目与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匹配造成研究停留在表面,论述难以深入,最后导致写作的失败。

2.2 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抄袭、剽窃现象严重

在回收的问卷中,关于毕业论文中的实地调查结果或者实验数据来源这一项中,只有15%的学生选择完全是自己真实调查或者实验所得。25%的学生是完全抄袭或者他人成果或者在数字上采取杜撰的方式,自己只在个别地方做出修改。

2.3 基本格式,图表不规范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学位论文编格式标准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各高校也出台了各自的的学位论文格式标准和写作规范,但在毕业论文写作前清楚的了解写作程序和规范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25%,多数都是在半知半解的情况下开始自己的论文写作。

2.4 见解难以有创新,分析方法欠科学

专业知识薄弱。见解难以有创新,分析方法欠科学和专业知识薄弱一并成为所调查学生认为的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最主要困难。一共有75%的学生选择了这两项在自己所认为的最主要的困难之中。论文的写作需要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有专业知识支撑的学生能够写出合格的论文。

2.5 论文结构不清楚,文章措辞不当

论文写作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很多学生有很好的见解和想法,就是缺乏用文字,数字,图标综合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无法传达和展示作者的创意和想法,这样的情况是十分可惜的。

3 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撰写毕业论文前期准备不足

只有10%的同学平时注意收集感兴趣的学术内容加以研究,15%的同学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收集。其余同学都是偶尔收集。这样就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预备的题材,跟着导师又无法保证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从而造成论文质量的下降。

3.2 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不合理

以南昌大学为例,四年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在第七学期期末和第八学期期之间完成。进度计划是18周,对于学生来说,除去寒假4-5周时间,花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不会超过13周。用13周的时间独立完成高质量的符合规定的论文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如果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面临就业、考研、出国、公务员考试等未来抉择的时候,能不能保证按时按质的完成论文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也是抄袭风,论文买卖风盛行的一个客观原因。当学生面对一项无法独立完成而又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的时候,学生就倾向寻求“曲线救国”的方法完成任务。

3.3 学生对毕业论文缺乏足够重视

在调查中,50%的学生仅仅将论文看成获得文凭的一个必经环节。甚至有16%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痛苦的,完全没必要存在的。只有34%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提高自身水平的一个手段。

3.4 毕业论文答辩把关不严

答辩只是走形式走过场导致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有45%的学生认为答辩前对论文的审查不严格或者十分宽松。兼之事实上极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没有通过而未取得学位,在被调查的学生100%顺利通过答辩,一次性通过的同学比例达到85%。在一次性通过答辩的同学中甚至还有部分并没有在答辩前做好充足准备的。

3.5 本科生教育大众化趋势同毕业论文专业化要求间的冲突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田玲教授认为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一种通识教育,我们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更应该看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对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等四所江西本科院校的文献查阅中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这些学校都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专业性。从2002年开始的扩招,使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本科生总量不再稀缺,在就业压力面前,不继续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花费较少的精力去提高毕业论文的专业性。本科生毕业论文也存在着数量增多而质量下降的趋势。

3.6 指导教师制难以切实落实

包括南昌大学在内的江西几所本科院校都在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中提出了指导教师制。但往往因为教师自己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学生,学生也面临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的压力,双方教学关系名存实亡。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0%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够认真负责。教师和学生有限的交流不仅无法给学生清晰明确的指导,反易引起更多的疑惑。

4 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解决对策

4.1 制定灵活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解决毕业论文前期准备不足问题

可以根据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这四种大学类型灵活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可以从大一就开始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研究精神,让研究性学习的思维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同样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也是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这样在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就不会面临前期准备不足而无法下笔的窘境。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可以将毕业论文写作开题时间应该定在大二,经过一年的写作至大三基本结束。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让学生能在实习和工作的紧要关头不需要因为毕业论文的事情在学校和实习地来回奔波,还能让让学生能够在大二大三的期间有较充分的时间做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4.2 引入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目前很多高校的硕士论文已经引进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也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视,也十分有必要引进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4.3 建立学生互助机制,鼓励学生成立研究小组,提倡团队合作完成较为有意义和难度的论题,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部分学生有好的选题却因为时间,人手,经费的限制只有放弃。如果成立研究小组,可以集合多数人的智慧,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一个较有意义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这样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经费场地方面的支持。这样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大有裨益。

4.4 答辩环节严格把关,建立抽审制度

可采取学校,学院,系三级答辩的方式。校级答辩由学校抽取各专业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了答辩,由校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院级答辩由学院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其余学生由各个系组织答辩。每个级别答辩都可以请校外专家参与。答辩结束后,还应该抽出部分论文送校外专家进行盲审,以便于真实客观的评价这次答辩的水平,减少走过场,走形式的答辩出现。

4.5 大学生毕业论文考核模式从单一转向多元化

让毕业论文不仅仅只是一篇论文,而是包含着多项可以体现学生水平指标的一个考核体系。根据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周学峰、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岩两位在华西都市报的访谈上我们可以得知四川大学新闻系的改革,拟把该系学生平时的调查报告、刊发的文章、评论等纳入本科毕业论文考核体系,这样能减少、避免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

4.6 建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三级互助机制

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少学校的硕导,博导们同时也负责一些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工作。导师们自身的科研任务本来就很重加之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导师想认真指导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也因为同导师交流相对较少而无法获得更多的指导。校方原本想双赢的举措反倒造成一个双输的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研究生特别是高年级的研究生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如果导师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时候让同专业或者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参与进来,不仅可以解决本科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的大部分问题,也可以缓解和导师交流产生的紧张感和压迫感。研究生在指导本科生论文时也是对自己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一种提高。当然,研究生的指导不是全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需要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余媛媛.教育厅:本科论文改革是大势所[N].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09-10-14.

[2]夏藜,王华.本科生毕业论文不是走过场——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田玲博士[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08).

[3]王南萍,陈玉东,叶荣,彭爱民.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2).

[4]陈家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18),2.

论文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以对宁波市汽车维修企业实地调研的情况为基础,结合新形势下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出宁波市各类汽车维修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汽车维修企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一.宁波市汽车维修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作为汽车消费后市场的汽车维修行业已由“道路运输相关业务”逐步转变成为面向全社会的重要民生服务行业。在消费者需求、政策及技术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宁波市汽车维修企业的结构也相应的产生变化,以各种品牌4S一体店为代表的一类维修企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同时,以简便、快速、专业为特点的二、三类快修企业及专项维修经营业户增加速度较快。

二、宁波市汽车维修企业面临的挑战

1.4S一体店。目前宁波市汽车4S一体店已经涵盖奔驰、宝马、奥迪等国外知名品牌,更有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本土品牌例如比亚迪、飞帆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多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传统的4S一体店作为后市场的重要一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1)旧的技术、配件壁垒瓦解,市场竞争加剧。2016年1月《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开始实施,这两个规章的落地从源头上破除了4S店长久以来的技术及配件垄断优势,宁波市品牌4S一体店将面临非厂家授权维修企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2)客户流失严重,满足需求滞后。 在服务产品外部提供多样化和服务水平提升缓慢双重压力下,4S一体店的客户流失严重,“配件陷阱”“收费问题”遭到屡屡曝光后,许多消费者不再将4S店作为自己维修车辆的可靠选择。(3)利润额度不高,盈利模式亟待转变。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品牌4S店经销商陷入“买车不如修车”的困境,许多规模相对较小的经销商及主要经营中低端品牌的4S店亏损比例居高不下,转变经营模式的需求也越发紧迫。

2.综合性维修企业。综合性汽车维修企业是指那些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不论品牌,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大修、小修,换油保养等方面,一般属于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综合修理企业一般不需要经过汽车制造商的授权且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近些年随着4S一体店及快修连锁企业的崛起,宁波市综合性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处于衰退期。这是由于宁波市综合性维修企业高素质管理人员欠缺,综合性维修企业形象管理意识较差,给顾客的消费体验不及4S店及品牌快修店,导致客户保持力较差。并且,在宁波市现存的约615家综合性维系企业中缺乏行业标杆作用的龙头企业。综合性维修企业普遍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配件追溯系统等许多系统没有产生实际效用。出于综合性维修企业本身的业务要求,需要大量专业的汽车检测维修设备,造成综合性维修企业固定成本普遍偏高,收费高于快修店,性价比过低难以吸引消费群体。

3.快修专修连锁企业。 连锁经营快修、专修企业是宁波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汽车维修企业类型。 近年来,品牌连锁快修、专修企业在宁波有了快速的发展,像福仕嘉、安卡、车骑士等品牌连锁维修企业蓬勃发展。2016年初本土快修连锁品牌企业“轿辰驿站”大师钣喷中心以及“汽车配件超市”的建成,标志着宁波市快修专修连锁企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要想真正实现培育门店一站式快修连锁企业的目标,宁波市快修专修企业仍存在着维修市场无序竞争加剧、汽车维修高素质人才难觅、品牌效用发挥不足等问题,宁波快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要走。

三、宁波市汽车维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4S一体店。在4S店配件、技术垄断被打破,盈利水平持续走低的业态下,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提出4S店经营模式面临转型,未来或转变成为品牌特约快修连锁。但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来看,4S店仍是车主进行维修保养的主流选择,4S店亟需的不是转型,而是升级和调整:(1)4S店应当进一步着力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效率的加强,保证客户在4S店的消费体验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维修企业,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服务,以求达到提高目标消费人群忠诚度的效果。例如随着女性车主比例的逐年攀升,4S店经销商可以为女性这一特殊群体定制专属服务,设置“女车主服务专员”。(2)在努力提高4S店服务的过程中,应利用新时期“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热潮,积极探索4S维修企业的“O2O”模式,实行网络和电话双渠道预约,适时成立外出服务小组。充分利用4S一体店内部数据,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社交平台加强用户关怀,维系好忠诚用户,预警及挽留临界流失用户。(3)汽车维修4S企业应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汽车4S店业务范围。例如汽车维修4S企业可以与独立钣喷中心建立优势互补的“4S店+钣喷中心”模式实现双赢。类似的汽车改装业务和二手车买卖在我国前景也十分广阔,目前宁波市已着手建立全市范围内汽车“健康档案”,这对于4S一体店在安全、可行的前提下开展汽车改装业务及二手车买卖业务非常有利。

2.综合性维修企业。宁波市综合性维修企业经营者应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化、连锁化、平台化的特点,转变发展思想,到市场中找出路:(1)提高综合性汽车维修企业形象,通过设置显眼的外部形象,舒适的客户休息室、员工统一着装,信息化管理等建立全程服务、标准服务、温馨服务的高质量维修服务,发挥品牌效应。(2)经营模式上需要转型,综合性维修企业在保留现有综合修理车间的前提下开拓快修市场,综合修理车间集中处理车辆大修,钣喷等需要大量固定资本的业务,其余快修店面可以处理小的汽车故障。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保养维修市场,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尽快布点设网充电、维护要及时跟进。(3)打造明星维修师,全力培养维修人员过硬的维修技术,向顾客充分展示店面“维修之星”精湛的维修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水准。用享有声誉的维修人员提高店面的客户忠诚度,让消费者感受到专家级的维修服务。

3.快修专修连锁企业。打破品牌垄断的后汽车时代是宁波市汽车快修企业的机遇期,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皆有利于快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宁波市快修企业的发展应把握住宁波市“互联网+”计划的机遇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连带作用,不断扩展门店数量,打造宁波市乃至整个中国的知名快修连锁品牌。在人员培训上改革原有“店长负责制”,实现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保证拿到“双证”到企业上岗的维修人员拥有较高的维修技术和服务意识。经营模式上可以采取“1个中心店+N个社区店”、“互联网+实体店”等創新发展模式。要想使宁波市快修企业的发展迈上新的一个台阶,必须重视构建和优化快修企业信息平台,积极构建可以使各个店面实行资讯共享的信息系统,零配件供应链的查询平台等。宁波市快修企业要利用好差别化战略,将快修企业兼具4S店的规范,但更灵活、便利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霍恬.机动车维修行业品牌建设分析与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王俊昌,骆瑞清.“互联网+”时代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对策探讨[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6,(7):90-91.

作者简介:贾赛(1990.06—),回族,女,籍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综合运输。

论文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2、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3、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

4、适合教育视域下随班就读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

5、关于我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投入及基本办学条件现状的调查报告

6、关于高师院校情感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7、淮北市听障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8、大学本科教育的调查报告

9、中美学生生态德育的比较研究

10、关于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11、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类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报告

12、关于粤西中小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成效的调查报告

13、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议

14、中职旅游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创业能力需求调查报告

15、关于古筝商业化社会教育的调查报告与思考

16、英格兰高质量普惠性早期保育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关于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8、关于江苏地区学前儿童暑期生活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19、《教育类文学作品阅读对教师教育效能影响的行动研究》调查报告

20、宁波市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报告

21、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

22、“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子女的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23、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对城乡教育的影响研究

24、教育性别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5、区域内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困生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26、托管机构如何促进家庭亲子情感教育的调查报告

27、高校元素养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28、分化:2014年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特征

29、运动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足球课主观锻炼体验和专项技能的调查报告

30、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历史变迁及评析

31、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影响的调查报告

32、现行职业教育供给模式的缺失及其改善策略

33、全人品格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34、“金字塔”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35、音乐教育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身健康的调查报告

36、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教育生态环境优化途径与策略

37、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38、基于元视角的我国远程教育研究审视

39、师范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幼师转型的角色思考

40、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41、关于上海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报告

42、《陕西教育》(高教)对促进陕西省高校学术交流的调查报告

43、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44、白族霸王鞭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现状调查报告

45、《乡村学校教育扶贫路径、策略的研究》的调查报告

46、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你知道吗”编写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47、建立预备党员管理教育机制的调查报告

48、留学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与反思

49、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上一篇:酒业调查报告下一篇:熬夜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