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

2024-03-17

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就业发展。文章基于中职学生求职就业心态的分析,结合培养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实践要求,探讨在中职学生德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施策略,旨在在德育课的课堂教学中加强职业指导,促进中职求职就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即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学校课程之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形势下培育中职学生良好综合素养的首要任务。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职学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的文明准则,进一步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素养和心理素质,促进求职就业,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一个新的重要内容。

一、中职学生的不良职业心态

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再加上中职学生对人生价值实现中社会价值的欠缺,从而产生一些不良的求职就业心态问题,这里所说的不良心态的表现是指对学生完成学业具有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卑、自负

一些中职毕业生自我评价过低,容易自惭形秽,他们既忧心毕业就业,又担心面对毕业就业;既希望尽快谋求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又害怕在激烈的竞争中受到挫败,因而产生一种就业焦虑感,在就业中表现出择业定位太高、严重脱离现实,不能清醒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

2.依赖、攀比

部分中职毕业生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一味地依赖父母亲友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安排工作,错误地认为没有社会关系就寸步难行。还有学生会有“我不能比别人差”“我就要比别人更好”等想法。他們有时不是看单位是否适合自身发展,而是一味参考其他学生的就业情况,较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少考虑自己的专业对口、自身能力以及兴趣,容易错失良机。

3.怕苦、功利

中职学生往往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历练,以及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怕苦、功利心理,往往不愿选择条件稍差但更适合自己的地区或中小型企业去工作。这种脱离实际的怕吃苦、讲实惠的心理,使得就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反差。

4.角色定位模糊

处于“心理未断奶”时期的中职学生内心时刻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他们对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要求亦不明确,当然也难以较好地面对工作中的同事和其他事情,不懂得如何处理好学习、工作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二、中职德育课中就业指导模块的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上述求职就业中存在的不良心态,有一定外部的深层次社会背景,例如對中职学校和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就业岗位不足等;也有德育课职业指导教学的有效性较低和学生自身职业规划不足的直接原因。

1.宏观层面

当前外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中职学校教育自身相应的滞后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矛盾,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水平,在中职德育课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国家现阶段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仍然不足的严峻形势,是引发中职学生求职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外因。

2.中观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水平,在中职德育课中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够局限于功利性的就业辅导甚至是短期性的求职面试辅导,应该帮助学生提升全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特别是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心理素养。

3.微观层面

客观分析来看,的确存在着一些中职学生自身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佳的现实。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决定性的内因还是在于其自身耐挫性不强、动手能力不够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不足等综合素质的短板之上。这也就会导致中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自觉性不强等。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模块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强化,从而提高职业指导模块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模块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1.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体化

所谓全体化就是辅导对象为全体学生和辅导教师为全体教师,学校职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应该由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年段长、班主任教师、德育课教师、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层领导共同组成。德育课教学是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德育课的课堂教学中加强职业指导,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而提高班主任职业指导能力之后,班主任就能自觉主动地进行本班全体学生的职业指导。

2.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化,提升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全面化就是学生对就业问题从内心的认知理念到外在的实践行为都必须调整提高,将功利性的就业面试指导,转变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核的发展性职业指导层面。传统的职业指导仅仅停留于发布就业信息,以及辅导学生参加应聘的面试技巧等技术性层面。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全面性职业辅导工作,不仅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应用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它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并重。

3.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程化,贯穿全程的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全程化则是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之前,都不间断地开展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即职业指导教育从新生入校开始,系统地、全面地组织开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各年级进行侧重点不同的职业指导模块工作。而每个阶段内又分为多个步骤,(下转231页)(上接224页)设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指导模块教学专题,逐步有序开展职业理念、协作能力、决策能力、择业技巧、自信心、竞争意识等专题教学工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中职学生德育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元化共同努力。中职学校德育课堂必须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中职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拥有优秀的技术,更是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文化修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综合职业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雪峰,丁晓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德育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76-178

[2]夏木西古力·麦提尼亚孜.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怎么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3):180-180

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态势,对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消除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危机,重塑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背景: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

1 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对人的行为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东西方价值观因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内容。总体来说,东方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观领域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容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价值观上的混乱。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把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看作是“普世价值”,凭借他们在经济和科学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地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向亚洲地区进行渗透,希望实现全球“一体化”局面。但实际上,全球化进程不仅没有调和不同国家的利益,反而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状况反映在文化方面,就形成了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文化与价值的冲突与激烈碰撞。

2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建国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流的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转变,强调集体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由计划经济模式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经济主体由过去的单一化发展成为多元化,各个经济主体之间不断发生利益冲突。市场经济在充分激发社会成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的同时,也极大地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出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趋势。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价值多元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多元化所决定和支配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现实和多种社会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引发了人们在价值认识上的分歧。价值多元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困境:价值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

1 混淆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价值认知是指“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价值认知相对于价值认同而言处于感性认知的低级阶段,但却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因为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通过思维活动对社会现实进行初步了解和把握,并在判断、推理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完成已有个人价值观对其的“过滤”,才能达到由“知其然”的感性认同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同——即价值认同——的阶段。随着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人们面临着来自传统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激烈冲击,对原先所提倡的传统价值体系产生的怀疑,削弱了原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的淡化和信念归属感的迷茫。很多大学生对到底追求什么价值、怎么追求价值困惑不解。

2 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在我国,市场经济提倡的自由竞争和与之相伴生的利益多样化,扩展了人们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价值多元化的日益深入也使得人们在诸多的价值尺度中感到无所适从,增加了对基本价值选择的困难。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化和价值判断模糊化的特点。一项调查表明,有40.3%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个人自由,5.8%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摆脱贫困的手段,两者合计达46.1%。大学生对“留学生学成不归”现象的看法,认为“归不归是个人自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3.1%,认为“不归国不等于不报国”的人数占32%,传统的观点“不归国有负祖国人民培养”的选择率仅为13.8%。

3 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两个环节,只是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知、理解和认同上,更重要的是要将之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难以践行,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月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协会对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枪手”。此类现象与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极不相称,已经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

4 增加了高校价值教育方式的难度

在多元化背景下,随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苏醒,个体的自我价值也必然会得到应有的重视,使人们更加崇尚个性和关注自我,大学生之间越来越难以达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高校一贯采用的单一价值灌输方式,无法面对价值多元化、大学生主体的觉醒和自我价值强化的新局面。而处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一方面思想敏锐并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他们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对错误和落后的价值观缺少理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应对挑战,建立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抉择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任何国家都必然形成自己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在我国,价值多元化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危机,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指针,引领着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实现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 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正是依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使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 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共同理想是理想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共同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党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的理想认同基础,是保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是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武器。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建设者,更应该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服从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3 精髓: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五千多年的历史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引领全社会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不断走向强大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尤其需要以这两大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时要大力弘扬时代先进人物事迹及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坚定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4 基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新时期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被破坏,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一些人包括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现象比较严重,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构筑坚实的道德基础,其重点是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道德准则转化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和规范,并通过道德实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个人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知荣知耻。

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们通过研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我校目前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做法,进而进一步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效途径探索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意义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的现实性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育人”的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当前,我们还是有很多同学的思想存在各中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都在不断诱惑着这些还不成熟的年轻人,如果不及时扭转一些偏离正轨的思想观念,将有可能误导年轻的一代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的帮助同学们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复杂万千,不同的个体交织在一起,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一旦被大学生认同和践行必然会转化为一股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本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针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利用班会在我院学生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培育情况,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从而为如何在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路径选择和对策分析奠定基础和参考。

(一)大学生价值观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存在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关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什么”,19.6%和18.2%的学生认为是“社会贡献”和“人格高尚”,14.0%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和家人安康”,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是“金钱多少”和“权力大小”,分别占5.7%和5.5%。调查显示,60.7%的学生赞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点,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拥有积极的理念;但是19.8%的学生赞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10.9%的学生赞同“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观点,甚至4.8%的学生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1.2%的同学赞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观点,2.6%的学生赞同“金钱是万能的”的观点。说明部分学生自甘堕落,沉迷于享乐和利己主义。

(二)在认知认同方面,大多数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认知模糊。

调查显示,关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仅8.9%的学生表示“非常懂”,36.1%的学生表示“知道”,38.3%的学生表示“模糊”,有16.8%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关于“十八大报告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90.9%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基本赞同”,9.1%的学生表示“不赞同”或“不清楚”。

三、我院在践行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

(一)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研教改之路

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课程,通过课堂渗透能够更有力的促进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为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同学们心中的认识和领悟,我院思政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教研教改,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传统的理论说教式的课堂变得丰富灵活,例如开展学生外出考察,写调查报告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学生心中

一种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其实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富思想于活动,通过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学生中去,在活动中提升思想高度和文化素养。例如:感恩诚信的主题班会、各类主题演讲和征文、辩论赛、各项技能大赛等,实则是寓教于乐。

(三)积极探索育人新思路——打造学生军政教导队

学生军政教导队是我院在多年的研究探索基础上,摸索出的一条新的学生素质培养之路,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的学生军政教导队硕果累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在校园里榜样示范,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较高的素养,拥有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服务校园,并为部队输送了精干的队伍。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带团建

基层党组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者的传播者。我院积极组织各级党组织广泛学习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召开专题研讨会,观看先进事迹报告,学习分享,从理论认识上不断提高,并将党团活动室建到各栋宿舍,深入学生,充分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除此之外还组织党员开展各类有益活动,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具体性的行动中,例如:党支部组织义务劳动、特殊幼儿园慰问、敬老院帮扶、科普宣传等,机关第三党支部长期组织师生党员与温泉三小紧密联系,开展课外帮扶活动。

针对当下的环境,在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利于青少年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应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开辟实践创新路径、组织发展路径等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世界观。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国家竞争力,有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汤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途径探析[J].世纪桥.2012(18)

[3]周勇.在高职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高巍翔.方虹力.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66)

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多元文化冲突是当前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大学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理性思维、文化认同等。大学文化自觉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必须坚持文化以人为本,落实文化育人功能,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才能形成大学高度的文化自觉,并以此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冲突 大学文化自觉 以人为本 文化传承创新

[作者简介]金松(1973- ),男,浙江临海人,台州学院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文化建设。(浙江 临海 31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科研项目“多元文化冲突下大学文化自觉的异化与重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326851,项目主持人:金松)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凸显。大学作为文化的高地,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冲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促进大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多元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①。由于大学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使其成为多元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多元文化又因其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在相互交融、碰撞过程中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基本内涵已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大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与一般社会组织相比,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其成员所接受、遵循和倡导,其中以人为本、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许多核心思想,已成为大学文化的基础和精髓。同时,大学引领社会文化风气,大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大学校园内的现代文化元素越来越多,并逐步成为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更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由、彰显自我的特点。但是,因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文化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利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并由此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丧失、精神空虚、个人至上等,这与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

(二)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冲突

大学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为己任。学术文化是大学有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内部心理环境和组织氛围。处于“象牙塔”内的学术文化,相对独立和封闭,往往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其影响范围主要是校园,影响对象主要是师生,活动领域主要是教育教学。因此,学术文化更富传统性、理想性,更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大学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也日益密切。社会文化包罗万象,更为现实和功利,更为复杂和多元。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必须坚守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社会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大学又需要主动融入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的差异性导致双方相互排斥、格格不入。学术文化认为社会文化庸俗而随波逐流,社会文化则认为学术文化清高而脱离实际,两者很难相互认同、融合发展。

(三)校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大学由于不同的办学传统、地理位置、学科性质等,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校本文化,这种校本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地域性和稳定性,成为各自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和载体进入大学,并不断被传播、发展,使大学真正成为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和交流中心。由于外来文化与大学校本文化之间在历史渊源、思想基础、价值取向等方面千差万别,广大师生对其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同。个别外来文化甚至被各种敌对势力所利用,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传播其意识形态,实施“文化渗透”甚至“文化入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根深蒂固的校本文化与内涵各异的外来文化在相互交融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碰撞和排斥。

二、多元文化冲突对大学文化自觉的影响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进而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当前,多元文化冲突下,大学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滑坡,实质上就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

(一)影响大学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是人的一种价值建构和价值追求。因此,文化自觉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它影响和决定人的思维和行动,即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从而影响和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群体及社会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行为的反应方式。在多元文化冲突下,首先是大学传统的校本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霸权”的侵害、挑战甚至取代,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支配地位有所削弱;其次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师生的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也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形成诸如拜金、享乐、利己、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

(二)影响大学文化自觉的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文化自觉要求人们自觉地认识和把握对象,自觉地付诸实施,在思维方式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性的思维。大学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其文化自觉的理性思维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多元文化冲突下,快餐文化、虚拟文化等进入大学,这些文化更强调感性的体验,比较功利和浮躁,缺乏反思和批判精神,难以形成理性的文化意识、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实践论。同时,面对多元文化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和冲突,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很难进行理性判断和正确选择。

(三)影响大学文化自觉的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的根基和前提是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认同,不可能有文化自觉。大学的文化认同就是对其自身文化的样式及其价值的认可,重点是对自身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和文化定位的认同。在多元文化冲突下,由于受外来优势、强势文化的冲击,大学师生对本国、本民族、本校的文化缺乏自信,普遍产生了一种“文化焦虑”,从中折射出大学的文化认同危机。这种危机既是大学主体文化失落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社会文化认同危机的缩影。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西方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实施全面的“文化渗透”,并将大学作为渗透的主要目标,这更加剧了大学的文化认同危机。

三、大学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

文化是大学的本质,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文化自觉。在多元文化冲突下,实现大学的文化自觉,既是促进大学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引领和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充分发挥大学的育人和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文化以人为本,唤醒文化自觉

一定文化环境中“人”的自我意识与觉醒是“文化自觉”的第一步。大学是文化和人才结合的重要载体,要唤醒大学的文化自觉,首先,必须遵循文化和人的发展规律。政府要克服“市场万能”的思想,防止把市场经济规律滥用于教育文化领域,特别是在对大学及其师生进行评价时,要坚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和世俗性对大学文化的侵蚀与破坏,使其保持应有的文化价值。大学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对文化建设有一个全面、系统、长远的考虑,真正围绕自身的文化使命和师生的发展需要开展文化建设,坚决抵制“物化”效应和“短期”行为,以高度的自觉精神主动担负起文化建设的时代责任。其次,必须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性。政府的管制模式是造成当前大学文化“不自觉”的首要因素,使其缺乏作为一个独立主体所必需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空间。因此,要唤醒大学文化自觉,重塑大学的主体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以一种相互倚重的契约关系,真正实现大学和政府在法律上的相对平等地位,逐步打破现有不平等的直接行政附属关系,确保大学的独立性和自主办学的权利。最后,必须坚守大学的文化特质。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学术文化气质。面对学术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博弈和冲突,要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学不仅应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善于吸收社会文化的先进因素,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内涵;更应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不降低自己的文化格调,努力消除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如“官本位”、学术政治化、物质至上等。这种独特的精神文化,不仅是唤醒大学文化自觉的关键,也是大学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的支撑。

(二)落实文化育人功能,培育文化自觉

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育人,育人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人的自觉意识。教育要让人学会选择,学会批判,更要培养文化自觉,懂得人类文明的内在多样性和多元性,把人类文明放在一个价值整体的高度去理解。培育大学文化自觉,一是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和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专业课教学,更好地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整合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课堂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有效拓展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其亲身感受和事实体验,形成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大学教育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和思维的方式,给他们更多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这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不人云亦云、不稀里糊涂,对熟视无睹的事物及行为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接受,对社会负责任、有担当,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实现大学文化自觉的前提。因此,大学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他们理性地表达个人观点,并在不断反思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三是要强化师生的文化认同。从内容上看,大学的文化认同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予以更新发展,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文化复古”;从方法上看,不仅要有统一目标,也要适度区分层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从低到高的梯度衔接的文化教育格局;从环境上看,要重视大学的环境文化建设,加强学术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营造纯洁、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文化认同。

(三)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应当体现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创新与传播。大学要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首先,要达到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在大学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强人文教育,改变重科技、轻人文的不良倾向,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真正融合起来,使传统文化精髓传递下去。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当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不是为了“文化复古”,而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并从中寻找文化发展的支点。在此基础上,从时代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推进大学文化创新,担负起文化转型的历史责任。大学的这种责任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实现,即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更新文化;加强文化研究,不断丰富、发展和创造文化产品;利用大学文化的外溢效应,辐射和引领社会文化。其次,要达到对外来文化的自觉。人类文化发展的里程碑是以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交往和互相影响为前提的。面对多元文化冲突的挑战,应当理性、包容地对待各种文化,对传统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对外来文化既不盲目接受,也不简单排斥。只有正确认识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能有效吸收其精华,通过大学教育的吐纳和整合,推进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大学成为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外来文化经典荟萃的舞台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同时,大学也必须增强文化安全意识,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构筑文化安全防火墙,有效抵御各种敌对势力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最后,要建立立体开放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一方面,大学应扩大开放办学,善于从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汲取有益营养,以自身独特的学术文化气质,更好地引领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改变大学内部文化的封闭性倾向,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研究机构、不同类型人才的分割管理、互不交流的局面,形成良性的文化互动,促进大学文化的内部整合和优化,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冲突是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和机遇,它既造成大学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和对抗冲突,也为大学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多元选择和动力催化。在这种形势下,大学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自觉的地位和作用,牢牢抓住文化的本质和规律,促进文化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文化育人中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高水平、有特色、长效化的大学文化建设,并以此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的文化高地。

[注释]

①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30.

[参考文献]

[1]陈何芳.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3]董玉辉,马金婷,李艳.论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5]方光华,曹振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论析[J].人文杂志,2011(1).

[6]郑克岭,张庆霞,匡瑾璘.文化自觉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探索,2006(2).

[7]胡显章.唤醒文化自觉 培育大学创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第5篇

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把握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学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共同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都有关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价值及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相当部分教师在学习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后,能自觉地把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精神要求渗透到教学中去,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为一谈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实,两者是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分的两个不同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相互区别

1.内容不同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报告用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2.范畴不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要求,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核心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一個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的科学体系。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3.地位作用不同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更加精炼,易于普通百姓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按照十八大要求,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及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就会迷失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具有许多共同点

1.本质上的一致性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体现,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所依托、无所寄寓。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2.目标上的一致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灵魂,就会显得庞杂、分散而不集中、不精练。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制度安排和实践运动提供科学、完整的价值合理性依据。

3.发展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体系,其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充实、加强和提升的过程,因而对于“核心”这个概念应当有更深入的理解。一方面,“核心”要坚持、要加强,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核心”与非“核心”的内容,既要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又要相互统一、相辅相成。除了“核心”部分外,还有许多外围的、非“核心”的部分,也属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并且有些也会不断融入、充实、提升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中。因此,只有用发展的观点、开放的观点,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丰富、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科学、更加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重视“外围”部分,又要重视“核心”部分,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实践,又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提升。

三、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共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社会阶段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论述传播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针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传播内容抽象、传播过程单向、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学生社团特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优势,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保障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传播队伍、营造传播氛围和提升传播效果等措施,促进以高校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传播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并强调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一個重要内容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部分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简单等同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以“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模式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个体化全过程,对传播对象价值观的多元化、传播发展的全球化、文化符号的消费化的特点认识不足,对价值传播对象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考虑不够,对传播方式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不够重视。因此,高校出现课堂教育传授知识容易完成而学生的外在行为塑造难以实现的局面。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的抽象性。目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但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简单的灌输,传播的内容注重表面,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生动描绘。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熟的关键时期,受网络等多种新兴传媒的影响,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碰撞,大部分学生还没法真正做到明辨是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抽象性,高校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做到接受其价值准则并带来行为选择的影响更需要一个培育和践行的过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和消化。

(二)传播过程的单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是传播者向传播对象也就是向受众传播特定信息、受众也能够从被传播的信息资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的一个过程。因此,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传播者和受众都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建立在大众社会论基础上的受众观,认为可以通过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去形成舆论,影响学生的信念,甚至指导学生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这种“皮下注射论”已经被逐渐证明了其局限性,只有主动接受、双向互动的传播,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所接受、所内化。

(三)传播方式的单一性。传统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简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知识传授,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较为单一、死板,忽视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学生情感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能基本掌握,却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入了解,只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纯粹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观上认为与个人行为联系不紧密,更鲜少去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也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群众性实践的思考,没有真正从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成长需求的角度去设计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和传播平台,传播手段的单一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优势

(一)受众个体得到尊重,容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2016年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由此可见,学生社团中的成员因兴趣爱好和共同意愿组织在一起,其成员的个性得到尊重,主观能动性也极易得到调动和发挥。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作为受众的学生社团成员个体在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其本身价值观念也容易受高校学生社团主流文化的影响,也极易实现自身主观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具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众基础。

(二)思想交流非常活跃,容易产生共同价值追求。高校学生社团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组织意愿,学生社团组织对于每一个成员而言,不仅是自己交流兴趣爱好和切磋个人技艺的平台,也是交流思想、彰显个性和广交朋友的平台,容易在展现自我才艺的同时,找到相互间的共同思想认同。因此,高校学生社团成员间的各种交流有着充分的思想基础,思想交流更加活跃,成员间的组织归属感和思想认同感强烈,容易产生思想共鸣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社团不仅具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基础,更重要的是具有开展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思想基础,这也是高校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教育实效的根本所在,这也使得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的独特优势。

(三)实践活动载体丰富,容易提升传播培育实效。上海团市委的《2016年上海市大中学生社团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市54所高校有学生社团超过4000个,集聚了超过50万大学生,约70%的社团规模超过30人,少量文艺类、体育类社团的单个规模达1000人,社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体育、文化、公益等。由此可见,从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和成员人数现状而言,不仅反映出了高校学生社团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的基础,更反映出了在学生社团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从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别和活动领域而言,学生社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体育公益等各个领域,且以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而通过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更容易让学生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三、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统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保障机制。高校要把学生社团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阵地,形成引导学生社团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组织和思政课教学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设计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社团的传播和教育。要积极探索在条件成熟的学生社团中成立党团组织,依托党团组织的组织生活及工作方式,发挥党团组织在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中的思想引领作用。要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第一课堂与进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的融合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教育活动。

(二)注重学生骨干培养和使用,建设高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队伍。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者,是教育传播效果的基础保障。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学生,而高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相对不高、政治的敏锐性相对不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传播队伍成为在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首要任务。要着力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立场坚定、素质好的学生作为社团骨干,充实各个社团的传播队伍;要对现有的社团骨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培训,提升学生干部理论素养,强化其传播技能,提高其传播技巧;要安排专门的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用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理论指导为主线,将学生社团各个零散的实践活动加以串联,发挥“1+1>2”的作用。

(三)强化思想引领和方法创新,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氛围。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平台和社团活动的载体作用,着力强化在学生社团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引领。要强化在高校学生社团主题活动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议程设置功能,通过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合理安排主题及议题等方式,引导高校学生主动关注、认识、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社团成为培育高校学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要结合自媒体时代特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技术手段,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成为高校学生日常化、生活化的信息,真正走进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要在学生社团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阵地,通过建立专题网站、论坛以及融入学生社团网页等方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工作格局和氛围。

(四)强化与学生社团活动的融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就要准确把握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高校社团,就需要贴近学生社团活动,融入学生社团日常管理进行教育。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贴近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对社团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有整体的把握;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主题化、系列化、常态化设计,运用角色扮演、辩论、观摩、展演、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渐进式活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深度融合;通过依托学生社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并逐步转化为自身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Z].2017-03-27

[2]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Z].2016-01-12

[3]张鹏.沪大中学生社团发展报告,62万学子“沉浸”社团文化[EB/OL].(2016-11-27)[2017-05-06].http://sh.eastday.com/m/20161127/u1a12447829.html

【作者简介】蒋百平(1981— ),男,广西灌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学院人事处)部(处)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儿童广告与电视广告论文范文下一篇: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