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范文

2023-09-16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范文第1篇

一、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深度

现在很多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共性, 那就是缺乏深度。创作一档电视节目, 首先得有选题, 很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缺乏深度, 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选题策划的不够。有的工作者为了应付这期节目, 为了追求速度, 就很草率的确定了选题, 进行报道采访, 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 从而导致了节目报道的深度不够。好的选题, 如果报道缺乏深度, 那也不能够引起关注。一般的选题, 如果对其进行精心策划, 深度报道也许会取得一定的关注。

(二) 过于注重形式

内容为王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 好的节目内容必定能吸引观众, 但是有的工作者在创作节目的时候, 反而忽略了节目的内容, 注重形式的把握。任何形式的运用都是为了内容而服务的, 如果过于追求形式, 而忽略了节目的内容, 使得电视新闻呈现的节目内容不够深入、不够明确, 观众的关注度会下降。内容和形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两个因素一起抓, 才能实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呈现更好的节目。

(三) 同质化现象严重

我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总是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当一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火了之后, 其他各个电视台也开始纷纷效仿该类型的电视节目, 希望能够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但是, 我们也不难发现, 无论是电视新闻节目还是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 他们都存在同质化现象。这是因为, 当一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火了之后, 其他电视台的工作者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而仅仅是效仿, 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大批同质化的节目出现。

二、技巧与策略研究

(一) 启发提问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尤其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记者, 采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怎样才能做好采访工作呢, 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采访技巧, 才能更好的完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启发提问是最能体现记者业务能力和职业水平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要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当被采访者面对摄像机时, 难免会有紧张的心里, 如何才能让被采访者顺利接受采访并且能够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完成表达的内容, 启发提问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记者作为一名聆听者, 要善于发现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 并通过正确的逻辑思维引导被采访者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二) 强化叙事

如今, 各种类型的电视作品都在讲究叙事, 比如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等等, 甚至当下热播的真人秀节目也讲究叙事。那作为一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 不仅仅是客观真实的追踪报道, 而且在节目的创作过程当中也要注重叙事, 通过叙事来使得被采访者作为一名主人公参与到节目中来,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采访情景, 从而使得记者和被采访者能够形成情感共鸣, 而且能够提高采访过程中双方沟通和交流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日播节目《平安365》, 这是一档时长在17分钟左右的专题节目, 通过某个案件展开叙事, 这种强化叙事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和故事性,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观众获得一定的新闻信息, 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的知识。

(三) 全方位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还要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每一个新闻事件都会衍生出不同的观点和哲理, 在遵循栏目定位和栏目宗旨的基础之上, 新闻记者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 确定此次节目的观点。不能只从正面报道, 也不能只从负面报道, 要善于运用正面和负面结合的方式对该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详细的报道。当然, 有的新闻事件可能会被不同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同时看中, 都会去做相应的电视新闻节目, 那这就需要每一位新闻记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 防止不同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 甚至同一电视台的不同电视新闻节目出现雷同的现象。

总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还在不断发展, 密切联系社会并反映社会, 发挥着很强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 已经被广大观众所认可。文章主要围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采访技巧与策略进行了论述。只有充分发挥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作用和价值, 才能更好的为中国电视新闻事业服务, 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要:如今,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电视新闻节目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 深受观众的喜爱, 不但提高了收视率, 而且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怎样才能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这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采访技巧与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采访技巧,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维轩.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采访技巧研究[J].中国报业, 2017.08.25.

[2] 马明波.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 2012.03.23.

[3] 杜梦鹤.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问题的研究[J].视听, 2015.02.15.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范文第2篇

一、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策略

(一) 捕捉会议变化

无论是在地方还是中央, 我国各类会议的召开从整体上看是比较频繁的, 这也是目前会议新闻报道内容缺乏创新的一大原因。但实际上, 虽然同一时期会议的形式与关注点变化不大, 但不同的会议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 会议新闻报道不能成为固定的模式, 而是要捕捉到会议中的特殊变化, 在报道中体现出会议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 这样才能够使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创新性。例如在2017年6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中, 印度与巴基斯坦首次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参与了此次会议, 而新闻报道就可以针对这一变化进行重点报道。

(二) 灵活变化报道角度

除了关注会议变化外, 媒体本身也要选择不同的视角, 关注会议中一些少有人关注的问题或现象, 以使新闻内容显得更加新颖, 这样报道的关注度也会更高。例如在某次会议中, 记者为方便报道与现场跑动, 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运动装, 这一现象虽然与会议内容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但仍属于会议召开过程中发生的特殊现象, 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报道, 既能够凸显会议的重要性, 也能够避免报道落入俗套。

(三) 关注民生话题

会议新闻报道要更加贴合民众所关注的内容, 即民生话题, 并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 群众能够了解到自身关心的内容, 自身需求得到了满足, 对于会议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也就会变得更高。

(四) 挖掘会议背后内容

会议新闻报道是以会议为核心内容, 但却并不是仅限于会议, 会议新闻报道要想在内容上打破常规, 就需要从会议内容入手, 挖掘更多在会议背后的话题与内容, 或者是将会议内容与会议背景相结合, 进行全局式的报道[1]。这一策略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报道中就直接体现, 在每次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开始时, 新闻频道并不会直接播报会议内容, 而是对朝核问题的背景、近年来的形势变化进行梳理与总结, 之后再进行会议具体内容的深度报道, 这样的报道内容视角更加清晰, 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也更容易理解, 因此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五) 创新语言风格

目前我国的会议新闻报道形式化非常严重, 不仅语言风格缺少变化, 读起来也十分死板, 很多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甚至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行文模式, 报道中的套话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例如“本次会议在某某地点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某某领导人强调”等, 而类似“指出”、“一致认为”、“顺利召开”、“重要讲话”等词语更是重复出现, 受众读起来自然就会产生厌倦感。因此, 会议新闻报道要突破定式, 勇于使用新的词汇与行文模式, 同时在报道中添加生动的词语, 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报道方式, 将新闻报道故事化、事件化, 增加可读性。

二、创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的措施

(一) 灵活设计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关系着受众对于新闻的第一印象, 只有在标题上进行创新, 使其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才能够切实提高会议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在设计标题的过程中, 首先要避开新闻报道中常用的词语或格式, 如“某会议在某地举行”、“某会议成功召开”等, 以免使受众直接产生审美疲劳, 从而失去阅读兴趣。其次, 可以将新闻中具有特点的重要信息添加到标题之中, 这样受众在接触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就会产生了解的欲望。最后, 还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使用一些新兴的词语作为标题的一部分。

(二) 保证新闻现场感

会议新闻报道的形式创新还要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 作为新闻报道, 受众关注的是会议本身以及与其相关的内容, 很多媒体报道中经常使用长篇大论式的评论, 与受众产生了相当大的距离感, 这样的报道自然不可能被大多数受众所接受。因此, 会议新闻报道要注意报道形式的现场感, 通过文字、图片乃至音频、视频将会议现场的氛围与感受带给受众, 使受众得到更加真实的体验, 读起来自然更为顺畅。

(三) 拓展新媒体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下, 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大多数的信息也是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 因此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也不能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拓展新媒体渠道已经成为了会议新闻报道形式创新的必然趋势。媒体可以创设自己的新媒体账号, 在上面发布简要的会议新闻信息, 而一些详细的新闻信息或后续报道则可以利用手机APP或媒体网站等形式进行发布, 并与新媒体平台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更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也可以使新闻报道传播更加快捷。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 目前我国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而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还需要媒体与新闻工作者在创新语言风格、拓展新媒体渠道等方面进行努力。

摘要:会议新闻报道是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由于近年来的报道形式越来越缺少变化, 内容也缺乏新闻价值, 因此关注度逐渐降低, 对于会议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创新需求已经变得十分迫切。本文结合实际新闻案例, 对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议新闻,新闻价值,形式创新,内容创新

参考文献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范文第3篇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的原因

近年来, 由于新闻媒体报道方式不当而造成的二次伤害时有发生, 特别是新兴网络媒体环境下, 信息交互式传播, 二次伤害造成的影响会更大。在新媒体环境下, 对新闻报道二次任务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 有助于更好的采取预防性和控制性措施, 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新闻报道二次伤害。深入分析导致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二次任务的原因,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媒体道德出现缺失。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特别是很多新媒体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眼球,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因而一些新闻媒体将新闻价值凌驾于人文关怀之上, 在开展新闻采、编、播的过程中, 极易对当事人以及广大受众造成二次伤害。比如一些新媒体对一些灾难新闻的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没有从人文精神出发进行新闻报道, 甚至运用了一些不规范、不人道的语言, 会对当事人以及广大受众造成一定的伤害, 这是导致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媒体缺乏法律约束。尽管从总体上来看, 在新媒体环境下, 我国各级各类媒体在开展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普遍都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新闻报道, 但由于当前我国针对新闻报道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问题, 因而一些新媒体在开展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造成了二次伤害。比如当前很多通过“隐性采访”的方式开展采访工作, 不仅出现了一些违背道德的现象, 甚至还出现了违背法律的问题, 尽管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及吸引力, 但却对当事人造成了“二次伤害”。

三是网络传播发生变异。由于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而且网民可以进行互动, 这也使网络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受者能够转化为传者,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加快, 极易形成“聚合反应”, 一些新闻报道容易在传播过程中对各个方面造成“二次伤害”。比如有一些新媒体在开展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甚至出现了一些虚假新闻, 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之后形成了“焦点”, 新闻报道发生了重大“变异”, 导致受众不知所措, 必然会对受众造成二次伤害。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的预防

要想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 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高度重视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积极探索推动新闻报道健康发展的模式。

一是强化媒体道德。在新媒体环境下, 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都要高度重视自身新闻伦理道德建设, 把切实把“人文关怀”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准则, 在任何新闻报道过程中, 都应当坚持这一原则而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点击率。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媒体道德建设, 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进而才能减少新闻报道出现的“二次伤害”。

二是狠抓法律约束。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加大对新闻报道的法律规制。特别是要从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之, 着眼于推动新闻报道步入“法治化”轨道, 将新闻报道纳入到“依法治国”方略当中, 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 对新闻报道做出法律规范。对于广大媒体来说, 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采、编、播”都要依法进行, 特别是对于一些隐性采访等特殊性的新闻报道模式。

三是完善传播机制。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以及互动性, 极易导致新闻报道出现“二次伤害”, 对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新闻传播机制。国家应当加大对新闻报道以及传播的审核机制, 对于可能出现“二次伤害”的新闻报道进行严格控制, 禁止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要进一步加大对新闻传播过程出现“二次伤害”的处理工作, 同时还要高度重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监测工作, 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定要及时澄清, 避免由于网络传播“变异”而出现更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闻报道极易造成“二次伤害”。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出现“二次伤害”的原因, 最根本的就是媒体道德出现缺失、媒体缺乏法律约束以及网络传播发生变异,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很多新媒体新闻报道极易出现“二次伤害”的重要原因, 需要引起重视。为了更有效的解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 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和控制, 重点要在强化媒体道德、狠抓法律约束、完善传播机制等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减少甚至杜绝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网络体系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 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 尽管新媒体对我国传媒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因而极易导致新闻报道出现二次伤害, 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使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工作步入更加科学化的轨道。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新闻报道,二次伤害

参考文献

[1] 魏昭雅.浅析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J].西部广播电视, 2017 (09) :76.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

品质

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 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深度报道是受众的需求,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常见的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有:电视专题报道,也叫做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它类似报纸的通讯、特写、长篇报道、调查报告等。一般是对比较大型、重要的新闻事实作深人、具体、详尽的报道,对发展中的重要新闻事实也可作比较全面的展示。作为央视的品牌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节目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一、高起点创立栏目核心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首期节目《宏志班》播出,拉开了中国电视史上一个时段最长的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序幕。创办者当初对这个栏目的期许是:“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1]事实上,从央视在寸土寸金的第一套节目拿出45分钟的时间(后来有过30分钟和40分钟的时长,现在又恢复为45分钟)来办这个栏目,而且是在周末晚间的第二个黄金时段,不能不说央视对这个新闻专题类的“航空母舰”节目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从《新闻调查》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基本上是秉承了深度报道的“深刻、理性、关注大命题”的精神实质。《新闻调查》在创办之初提出的口号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其意在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面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关注那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事物。所以在《新闻调查》最初的节目中,我们发现有关香港回归祖国(《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选举纪实》)、重庆直辖市(《重庆——中国第四直辖市》)、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备忘录》)、环境保护(《淮河水》、《再访淮河》)等重大事件或问题都进入了《新闻调查》的视野,从而凸显出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的权威和深度。

1998年,《新闻调查》又提出了三句话的理念:“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全面深入、国计民生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新闻故事一波三折”,更加突出了它关注社会大命题的宏观视野。到了2000年,《新闻调查》又从人性化的角度在人物题材的深度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普通人走进了《新闻调查》,报道的是普通人,但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和历史感使节目具有了深层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2001年,它正式宣布了“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理念,开始“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2]。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闻调查》在近两年中涌现出大量的具有调查性报道特征的优秀节目:《绛县的经验》、《厦门特大走私案》、《走进文楼村》、《南丹矿难内幕》、《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这样,《新闻调查》的面目变得更加清晰:这是一个严肃的、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目标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二、形式内容突出栏目特色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要保持主流媒体的品质,新闻类节目必须成为其立台之本。虽然一个崭新的新闻频道已经在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但是作为央视主要“面目”的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来说,新闻类节目依然应成为其赖以存在的标志性节目形态,新闻是作为大众传媒而存在的电视台所承担的主体内容。所以,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仍然需要保留一定数量品质较高的新闻节目:原第一套中四档主要新闻节目《新闻早8点》、《新闻30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报道》,以准确及时的新闻时讯凸显央视一套的权威性。然而,只保留这四个新闻节目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不需竞标,毫无疑问地保留了下来,一个早间,一个晚间。

那么《新闻调查》的位置呢?正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新闻调查》的出现,事实上是弥补作为只有13分钟时长的《焦点访谈》在面临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问题或事件时开掘深度的不足,而力图比《焦点访谈》“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新闻调查》的创办者当初的设想如今看来不难理解:对于像当年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说,对于诸如国企改革、农村发展这样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来说,一期《焦点访谈》无论是在叙述的完整性和报道的深度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而电视媒介线性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过多地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因为报道的片段性和传播内容以及接受方式的顺序性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这样,创办一个容量较大,能够尽可能在一期节目中承载下复杂内容的电视栏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所以,即使以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者赋予它的使命来考虑,《新闻调查》在报道内容和形态上的不可替代性也足以使它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新闻类节目中站稳脚跟。

三、严肃理性奠定栏目传统

那么,在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节目,《新闻调查》栏目究竟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道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呢?笔者认为,《新闻调查》仍然需要保持它的以严肃、深刻、理性为精神气质,以做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以现场采访为主要手段的电视深度报道形态。不仅因为这些内容是《新闻调查》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而且也决定于目前央视新闻节目的内部环境。就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来说,《新闻调查》有其独特的价值。再来看央视7月1日正式播出的新闻频道,它所新创办的电视专题类栏目像《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是演播室访谈性节目;《社会记录》、《共同关注》在某种情况下类似于《焦点访谈》,而且更带有社会新闻的性质;《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属于新闻杂志性节目,而且题材相对单一„„

综合这些节目可以看出,新闻频道的主要特色是:注重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注重新闻事实的平面展示、注重演播室访谈。相对来说,新闻现场的深入采访和通过新闻事实对问题探寻的深度则略显不足,而题材上则在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可称做“冰点”的问题相对缺乏„„这样,《新闻调查》的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就更突出了。

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对于《新闻调查》来说,它最大的外部特色就是“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3],其优势首先在于大量的现场采访的鲜活内容。无论是对于事件的报道也好,或者是对于问题的探讨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是生动的影像语言,即现场的采访与报道。而对现场的生动报道,如果没有记者的深入采访,没有一定时长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新闻频道众多以演播室为重的新闻节目来说,究竟能不能做到对报道内容较长时间的深入调查,能不能做到在节目形态上运用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记者那样翻入蓄水池、拔起下水管、询问当地农民、追问乡长那样的大量采访画面呢?演播室的专家采访当然能够把问题谈深谈透,但毕竟没有现场采访那样生动、有说服力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深度报道的优势还在于它的深度,在于它现场到达的深入程度和对问题的追问程度。深度报道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得益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新闻报道内部在报道形态上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闻事业传统的舆论和精神先导的内在追求,这使得媒体必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对事实进行平面的报道和浅层的分析。所以,以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面目出现的深度报道就承担起了穷究事理、深挖本质的认识功能和精神引导功能。在众多栏目以快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攻方向时,对于《新闻调查》来讲,那种对深度的追求,对新闻事业崇高职业理想的信念,是它能够保持独特个性的优势所在。

《新闻调查》不只报道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且要审视它存在的现实环境和可操作空间(如《财权的变革》);不只把反腐败报道指向一个个“巨贪”,而且要深入到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的坍塌和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及弊端(如《厦门特大走私案》)„„这种对事物探寻的深度,这种理性的精神,这种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可珍贵的精神品质。深度报道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严肃和理性。严肃重在节目内容,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一个新闻类的电视栏目面对着巨大的收视率诱惑和压力,保持自己的严肃和理性是必要的:既不能迫于收视率的压力追求娱乐化和刺激性的内容,又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掺入不应有的感性化内容。

《新闻调查》创办至今一直坚持节目内容的严肃性,而且曾一度把“理性”作为栏目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它能够作为央视一个品牌节目,被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电视深度报道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着眼于严肃的报道和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范文第5篇

一、民生新闻的定位

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 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 以观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 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以民众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闻。说通俗点, 以我的理解就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新闻。

从《南京零距离》的成功, 我们了解到, 民生新闻就是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可以从小事件、小主题入手, 透视出社会变革对普通老百姓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变化, 多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大民生”依然是主流媒体的责任

当然, 作为一家区级电视台, 在新闻栏目中, 时政新闻依然是主流, 领导的各种会议及活动依然是我们报道的重点, 这也符合我们电视台作为党和“喉舌”和国家宣传机构的定位。其实, 从这些会议报道及领导活动当中, 我们依然可以挖掘到民生新闻的线索点。也就是新闻视角的变化, 从过去的官方视角向民生视角转变。就是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国计”。把关注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关注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 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 使民生新闻呈现多视角性、多层次性, 彰显主流媒体的大气和社会责任。

二、民生新闻的选题

(一) 民生化新闻呈现重大主题报道

重大主题报道是各级电视台的主要任务, 现代传播理念和形式都要求我们对于做主题报道, 特别是重大主题报道, 一定要采用民生化的视角、语言、方式来呈现, 也是我们常说的“三贴近”。重大主题就像是我们中学考试中的命题作文, 所以紧扣主题, 即讲政治、顾大局是第一位的, 也是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是根本, 宏观把握新闻主题是关键, 揭示主题的重大性和百姓之间的关系是目的。

(二) 民生化解读大政方针

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每每都有大政方针的出台时, 及时解读、准确解读、巧妙解读是各级电视台的规定动作, 完成的速度快慢、解读的质量高低, 既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 也是舆论场气氛营造的标准之一。

(三) 民生化挖掘平凡人与事

我们平时采访的人与事, 不是先进典型, 就是有一定声誉的官员企业家等等。但是, 俗话说, 平凡孕育着伟大, 一滴水能映衬出太阳的光芒。从普通的人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本质、核心, 同时也比我们按规定推出的先进模范任务更加鲜活, 更原生态。而电视观众普遍有尝鲜的口味, 这也要求我们去深入挖掘平凡的人与事。

(四) 民生化引导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基本都是民生热点, 热点的起因云山雾罩、盘根错节, 有时, 即使有铁证如山的事实, 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某些幕后真相。热点的发展往往又陡然转向, 扑朔迷离。作为主流媒体的记者应到具备高瞻远瞩, 一语道破天机的功底和责任。民生热点往往具有反复性, 要不断跟踪, 通过反复揭示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五) 民生化视角报道负面和灾害新闻

上一篇:观白求恩大夫有感范文下一篇:孟子尽心上全文翻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