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

2023-09-23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第1篇

一、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客观精神说

2.主观精神说

3.模仿说(再现说)

4.形象性

5.主体性

6. 审美性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回答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为什么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3)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3)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略。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一、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模仿说”

2.“游戏说”

3.“表现说”

4.“巫术说”

5.“生产劳动说”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

(2)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3)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

(4)如何理解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①“模仿说”、②“游戏说”、③“表现说”、④“巫术说”、⑤“生产劳动说”等五种。

(2)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要有具体阐述(略)。

(3)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4)略。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审美认知

2.审美教育

3.审美娱乐

4.艺术教育

5. 美育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4)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之上?

(5)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6)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2)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4)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5)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 (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6)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一、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1.文化

2.哲学

3.宗教

4.科学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如何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彼此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3)如何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4)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是什么?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2)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 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人类文化大系统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精神文化。所以,经济、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仅仅从精神文化内部来看,艺术同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彼此作用的。艺术与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表现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它精神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4)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 4 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合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本章的重点概念

1.实用艺术

2.建筑艺术

3.空间

4.形体

5.比例

6.均衡

7.节奏

8.色彩

9.装饰

10.园林艺术

1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12.工艺美术

13.现代设计

14.产品设计

15.环境设计

16.视觉设计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实用艺术

5

(1)艺术分类是最基本的6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2)说出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请简要阐释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4)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5)为什么说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6)如何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略。

(2)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3)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4)略。

(5)作为实用艺术之一,毫无疑问,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同样是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一般来讲,园林的实用功能主要就是供人们游憩玩赏,这种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园林更加侧重于审美性和艺术性。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更是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史上,古代许多动人的诗歌赋,往往是凭借着园林景物抒发出来的;许多流传至今的绘画,也是描绘园林的美景;许多文学作品同园林分不开,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等;甚至一些戏剧故事也是在园林中发生的,如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正是在后花园观赏春色时,触景生情,感梦伤怀的。可见,中国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绘画、中国诗词、中国戏剧、中国文学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文化、历史、美学和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欣赏中国式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它的文化美。

(6)略。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本章中的重要概念

1. 造型艺术

2. 绘画艺术

3. 中国画

4. 雕塑艺术

5. 摄影艺术

6. 书法艺术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简要阐释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即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4)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5)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是什么?

(6)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2)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3)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4)略。

(5)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集中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首先表现出来在它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给人以逼真感。

其次,这种纪实性还表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伯和环境,摄影艺术又必须在纪实性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杰出的作品必然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摄影艺术形象的创造,首先需要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 ( 或色调) 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6)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

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书法最早也是一门实用艺术。书法最初只是用于人们书写文字的日常活动,只是发展到后来才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

此外,中国书法同绘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书画同源”正是对这两门姊妹艺术的形象概括,因此,造型性可以说是书法艺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特点。

第七章 表情艺术

一、本章中的重要概念

1. 表情艺术

2. 音乐艺术

3. 声乐

4. 器乐

5. 旋律

6. 节奏

7. 和声

8. 交响乐

9. 舞蹈艺术

10. 抒情性

11. 表现性

12. 表演性

13. 形象性

14. 节奏性

15. 韵律美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2)如何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4)怎样欣赏交响乐?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 包括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

(2) 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

(3) 略。 。

第八章 综合艺术

一、本章中的重要概念

综合艺术

戏剧艺术

悲剧

戏曲艺术

电影艺术

蒙太奇

电视艺术

独特性

情节性

主人公

文学性

表演性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怎样认识综合艺术包括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主要种类的特点。

(2)如何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5)简要说明电视艺术的分类。

(6)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阐释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

(7)阐述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3)—(7)题请同学们参考本书有关部分做出归纳概括。

第九章 语言艺术

一、本章的重要概念

1.诗歌

2.抒情诗

3.叙事诗

4.格律诗

5.自由诗

6.散文

7.抒情散文

8.叙事散文

9.议论散文

10. 小说

11. 人物

12. 情节

13. 环境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是什么?

(2)怎样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说出诗歌的分类方法。

(4)散文的重要特征主要是什么?

(5)小说的“三要素”的内涵是什么?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2)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3)诗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4)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不散。

(5)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第十章 艺术创作

一、本章的重要概念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创作过程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

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的几个阶段?

(3)解释艺术创作心理。

(4)简要阐释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5)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6)什么叫无意识?

(7)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8)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9)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3)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

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虽然典型与意境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至少在有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有限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

(5)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

(6)-(9)的解答请同学们参考本书有关部分自己思考、归纳。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一、本章需要掌握的重要名词

1.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

3.视觉形象

4.听觉形象

5.文学形象

6.综合形象

7.艺术意蕴

8.典型

9.意境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从哪几方面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理解典型与意境。

(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4)解析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之间的不同与联系。

(5)什么是艺术意蕴。

(6)试通过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道、禅三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2)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3)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

(4)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

14 学情趣。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典型与意境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至少在有一点上是共同的或一致的,即: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有限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从有限中把握无限,正是艺术的极致境界。

(5)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则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艺术作品的这三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其中每一个层次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感受到。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这三个方面都卓有成就,并且将这三个层次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作品才是传世不朽的艺术作品。

(6)略。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一、本章中重要的名词、概念

1.艺术鉴赏

2.注意

3.感知

4.联想

5.想象

6.理解

7.审美直觉

8.审美体验

9.审美升华

二、本章的“思考与练习”

(1)艺术鉴赏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接受美学?

(3)如何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

(4)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5)阐释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6)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三、“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1)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

(2)接受美学认识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3)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4)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5)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6)艺术批评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艺术批评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批评家的帮助,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敢于攀登艺术的高峰。艺术批评的第三个作用就是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第2篇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政党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文明程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早起源于英国,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 正式形成英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随着近代国家民主政治和政党的发展, 政党政治已成为世界各地普遍的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产生的, 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列宁和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 现代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

尤其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无产阶级政党后, 无产阶级政党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表现为阶级矛盾, 而阶级矛盾又是以政党之间的矛盾来体现的。不仅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和不同派别之间的博弈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各个不同政党之间的博弈, 而且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也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的本质是资产阶级通过代表其利益的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 除通过一党独揽政权这种形式外, 比较典型的是建立两党制或多党制, 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在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政党处于执政地位, 政党政治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实行政治领导。在中国存在多党派的情况下, 表现为共产党对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与合作共事、相互监督的新型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由此可见, 政党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权几乎都是通过政党来组织实施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然也要通过政党来组织和完成。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 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 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 是工人阶级的核心、先锋队和战斗指挥部, 是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能够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纲领, 带领群众前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 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领导阶级, 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夺取政权,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政党因为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拥有先进的理论并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有资格有能力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消灭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多次革命, 在多次选择之后, 中国人民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由此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中间经历了一定曲折的探索,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创立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具有了自身鲜明的特征, 才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保障。没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 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通过法制建设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 通过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一论断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 也是中国实际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第3篇

文明的转型需要科学技术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需要说明的是,面向生态文明的科学观形成以及科学革命的进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科技创新,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此促进中国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转型,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实现途径

摘 要:随着现代物联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与图书管理的结合,有效生成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体现的是注重人文特色的人本管理,而其在对外服务上,则体现的是以提供用户服务为重点的人性化服务。显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当前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其管理与服务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收稿日期:2014-04-10

*本文为2013年泰州市社会发展计划(指导性)项目“智慧型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实现路径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图书馆建设为例的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SF20130340。

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资源传播的重要枢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图书馆行业的发展速度缓慢。现代物联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图书馆能够有机会利用其技术优势加快实现自身的发展。对图书馆而言,利用物联网技术的目的是利用能力超强的中心计算机群,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时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能有效降低管理部门对于人员、设备的监管风险,及时准确地防止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也能很好地减轻员工进行现场核验图书的工作强度,减少工作量,从而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基于物联网建设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物联网和智慧图书馆的定义

物联网被定义为当下的基本上所有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的结合,其能够进行智能化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从而实现物体和物体之间、环境及信息之间的实时共享。广义来讲,当下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应用,都是能够纳入到物联网范畴的。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实时地采集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巨大网络系统。物联网的目的,是实现物物、物人、物品和网络的连接,管理控制、识别起来比较方便快捷。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是以更加智能的方式,由物联网芯片、无线、有线通信和传感器等技术、后台管理系统、防火墙等组成的多层次全立体的结构,以实现对图书馆管理的一体化监控,从而使对人的管理走到对物的管理,改变图书馆松散的管理现状,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RFID技术,用系统的集成方法,建立智能信息化的系统,对图书馆环境、公用事业、检索服务等感知、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节能的环境,实现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样也才能实现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在读者中的流通,进而实现信息的交互与传播。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实质上是用一种更加智慧的办法,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改变用户以及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交互方式,提高交互的灵活性、明确性以及响应速度,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图书馆管理的模式。

2 基于物联网下的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智慧图书馆是全方位的开放式图书馆,是综合学术资源的信息服务中心,是配套齐全的活动中心,是高效节能的智慧中心。物联网连接数据采集端的范围广泛(电脑、手机等),已具备强大的计算、通讯以及储存力终端,连接的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仪等可适时处理各类纸质文献资源。智慧图书馆具有广泛、互联、互通的特点:通过互联网、感知网络能够把各种数据采集端都连接在一起,能即时把采集的信息转变成适合网传的数据格式,再经过网络渠道把信息传输至图书馆的数据中心。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具有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自动顺架和盘点没有人员值守安防管理;馆藏文献自动定位;无处不在的地图导航;温度和湿度的机房预警系统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的特色具有“感、知、联、控”功能,智慧图书馆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图书馆应用架构,也使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模式变化,管理人员和读者能够通过网络精确地掌握各类图书信息。借助物联网的“感”,图书馆内遍布的各个传感器的节点得到应用对象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分析整理,由传感器的网络传输到图书管理信息的系统中,使传统图书信息从被动PULL 的模式变为主动PUSH 的模式;读者想要特定图书的时候,传感器节点借助读者智能终端系统引导读者查阅,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使得图书馆中有限区域里添置了智能的元素,如电子阅报器,读者只要触摸屏幕,报纸就满屏显示。读者还能戴上耳机,享受视听的感觉。拥有借书卡的读者只要拥有数字图书馆账号,就能随时随地地登录阅览。除了“网上书屋”,智慧图书馆的视听和视屏等多种多功能的阅读区还可以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现在的数字化图书馆经由互联网技术也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但与智慧图书馆比较,由于每本图书都被植入了传感装置,变成了能够独立寻址计算的节点,因此,跨馆间的图书也可以互相感知,读者可以根据感知结果,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甚至能够实现电子和馆藏图书的信息交互和筛选,从而为读者提供多形式信息资源,提高图书查询的借阅效率。

3 构建基于物联网智慧图书馆的关键问题

把物联网技术全面地在智慧图书馆上应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成本问题。目前RFID电子标签的价格大约为在0.6 美元~0.85 美元中间,而正常情况下的一个图书馆,都拥有数以几十万计的文献资源,加上要组建庞大的网络系统以及其他设备,要投入进去的经费成本是非常多的。物联网承载着庞大数据信息,射频识别的系统标签的标识和识别码能在远程被扫描,标签自动回应阅读器指令,将所存信息传输至阅读器。尤其是智能标签和传感器能跟踪用户的行动、偏好和习惯等,会侵害到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信息资源和用户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也是构建良好智慧图书馆的一个重要问题。无线的传感网络作为实现物联网基础的设施,可以通过他把装在物体的电子介质所产生出来的数字信号传送出去。而近距离的通讯手段是核心技术,中间一些解决方案并不完善;另外,计算云在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智能服务上面也存有一些问题。如此,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要在信息处理、通信技术和接口传输技术等方面必须做到全面的协调。而且,在目前情况下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困境之一是源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有产品创新慢和服务质量相对差的问题出现。而且物联网的技术和目前图书馆使用的集成系统进行整合的难度较大。ILAS 是以条码和磁条技术作为基础,RFID 是以RFID 的标签技术作为基础,在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接口等方面两者之间还需要整合。如果没有成熟的平台以及完善的技术,是很难做到的。

4 实现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途径

4.1 实现沟通、服务和建筑智慧化

用物联网等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换的手段,及先进物联网通信的设备,可以构成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智慧的系统。智慧图书馆里,可以用现有互联网开展一些文献的信息服务,也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在智慧图书馆,物联网把各独立事务的处理由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相互联系,构建成具有事务处理和管理决策功能服务智慧的系统。利用他能够以科学、高速、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接受知识技能,从而提高馆员分析、提炼和比较各类信息的能力,实现读者服务的智慧化。控制以及综合的管理建筑里的各种设备机器,构成了建筑物的智慧系统。消防和保卫系统的智慧化,其空调系统可以监测空气有害污染物的含量,自动通风消毒,确保图书馆员安全健康。对温度、照明度和湿度调节,为读者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另外,智慧系统要保障图书馆的机器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的智慧化,优化物资和人力资源配置,不仅是要降低成本,还要做到节能减排。

4.2 实现基于“第三空间”理念和资源共享发展要求的图书馆服务和管理途径

传统的以“书”为中心的图书馆需要转变成未来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以实现阅读者的阅读和休闲功能结合,已成为当今智慧型图书馆发展的共识。智慧图书馆强调图书馆休闲功能,“第三空间”一词准确地表达了近年来人们对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愿望,反映出来的图书馆休闲理念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理念之一。智慧图书馆能够以增加图书馆的音乐室、咖啡屋和文化活动室为重要方式,营造舒适的人文情境、休闲的生活情境和绿色的生态环境,凸显图书馆休闲享受氛围,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休憩,在休憩中阅读。信息社会海量信息量和用户信息的需求复杂多样化,是现代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基于物联网络的信息技术发展使得资源集成化成为现实的可能。构建地方公共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近年来图书馆发展走向公共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趋势。集群式、总分馆和联合发展等资源共享的模式在我国东部沿海公共图书馆中已经得到实践。由于智慧图书馆服务是新型的以知识信息共享整合、多维度服务以及便捷利用的模式,资源共享发展是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因此,每一所智慧图书馆在资源共享和服务实现途径中,都可借鉴在国外已经成熟发展的总分馆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资源,形成资源独特的公共服务空间。

4.3 基于物联网的图书管理系统架构设计构成

基于物联网图书馆管理的系统是由借书证办理的子系统、图书盘点分拣的子系统、自助还书的子系统、安全门禁子系统等构成。自助借书的子系统是由控制主机、卡阅读器、嵌入式打印机等系统组成。在借阅流程上,借阅者先把借书证放在卡阅读器,读出借书者详细信息,然后把图书放在读写器得到该书电子标签,由主机自助借书的软件将读者以及书籍编号发到处理终端做存储记录,完成图书自助借阅。自助还书的子系统由RFID读写器、控制主机等构成。还书者把图书放在图书馆外的还书口机器上,还可以24小时的自助还书。只要读者把书放在还书口,RFID读写器就能捕捉到相关图书信息并进行自动操作。还书完成后,指示灯会显示还书成功,然后该书的RFID标签会被重新设置。由于图书馆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点,因此,图书馆安防系统要考虑到用户对图书维护、灾难应急、实时监控以及智能分析等功能的需求。图书的存放和调度也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必须用现代的智能采集技术把安全、管理、存放等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行优化、提炼、处理,为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方面,需要由电视监测、移动目标的定位跟踪、运输系统监控、无线通信等组成,建立将视/音频会议、视频指挥调度环境数据采集有机结合的安全生产管理平台。

4.4 智慧图书馆新模式开发管理的实现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应用,同样也会出现行业的各自不同要求。成功构建基于物联网智慧图书馆,必须要结合所有智慧图书馆的特点,深入研究并且有目标地开发物联网技术。运营商在开发时,要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实际出发,开发出相应的应用系统。今后各类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努力适应现代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系统进行调整。为此,需要改变图书馆里原来的工作形式和业务流程,甚至要调整图书馆文化以及行为。这种不同于以前的管理方法,特别是需要培养一种包容“智慧”的文化和流程,需要所有成员有不断发展和持续调整的全新技能。

5 结语

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图书馆被看成是一种最能体现文化的重要角色,被赋予满足读者阅读权利的功能。各级各类图书馆以其独有的快速便捷以及富有亲和力的服务,成为当今城市文化甚至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率。在物联网的环境下,最新的物联网技术不断被应用至图书馆中,使得图书馆的智慧建设成为可能、也成为必须。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中,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仅能降低管理中的人力和成本,更会给用户提供各种的智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ZK(#]付东炜.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 中外企业家, 2012(2):175.

[2] 田秀娟.应用物联网术构建智能化图书馆[J]. 情报探索, 2011(5):42-43.

[3] 苏红英.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 2011(3):146.

[4] 严 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学刊, 2010(7):8-10.[ZK)]

(编校:马怀云)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第5篇

一、文件检验概述以及发展现状

( 一) 文件检验概述

文件检验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被称之为文书检验等, 它主要是对各种文件、合同、传真扫描件、手写文书的真伪性进行检验和鉴定, 其结果一般是运用在各种民事、刑事案件的审讯和审判中。

文件检验市场需求广阔, 可以说大部分民事纠纷中大多会涉及这方面的鉴定内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伪造、变造的文件在外表和形式上已经愈发趋近于真实文件了, 这就给文件的鉴定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当前的文件鉴定除了需要传统的文件鉴定技术之外, 还要结合其他学科共同参与, 包括: 人体生理学、犯罪心理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学科等。在利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文件鉴定, 才能提高鉴定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 二) 文件检验技术发展现状

1. 新技术对文件检验的冲击

由于传统的文件鉴定技术主要是借助书写人的笔压特征等技术进行鉴定, 需要大量的文件样本进行取例和判断。在实际的文件鉴定中, 该技术对激光打印的传真文件和扫描仪进行扫描的图片文件的鉴定效果有限。传统的检验技术需要技术人员大量的经验累积, 对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 且容易出现各种误判问题, 因此在数字化的文件鉴定技术面前, 所以传统的文件检验技术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当前最常见的就是图像处理技术, 包括基于共生矩阵原理的文件图像鉴定技术等, 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退原有的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处理, 可以轻松地对传真文件进行鉴定。在文件检验和鉴定行业掀起了革命行的浪潮。

2. 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当前我国对于文件检验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文件检验的理论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大部分高校对于文件检验课程选用的教材还是王相臣老师主编的《文件检验》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年出版) 。在此笔者无意对该教材带有质疑。但是从实际文件鉴定的需要来看, 狭隘的文件检验研究方向和范围限制了文件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文件检验的理论研究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将文件检验从刑事、法律等专业解放出来, 与物理化学、心理等学科相结合, 为文件检验市场提供更广阔的理论思维空间和发展途径。

二、当前文件检验技术及其特征分析

( 一) 笔压特征检验技术

1. 检验特质

( 1) 相对稳定性质。文件检验中的毕业特征鉴定需要注意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书写的稳定与人们在书写时的环境、平衡、心态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笔迹的运笔压力在一般情况下, 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但是在重要的文件中, 这种特征体现得较小。反而在企业或者政府文件中的日常档案、资料、票据, 这种文件的特征就是书写人是在一种较为正式的环境下填写的, 稳定性则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判定依据

( 2) 具有个体特异性质。笔压特征但是又具有强烈的个体差异性特征。其原因如下: 1) 书写内部因素。经过大量实验数据证明, 人们在书写中笔画的拖动与绘画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包括人们对文字笔划理解性差异、手部力量差异等因素。因此即使是经过长期训练的专业人员, 也难以形神兼备, 通过高科技是可以进行判定的。2) 书写外部影响。通过对比书写人生理、心里特点和书写工具以及书写衬垫物等外部因素也能进行笔压特征的鉴定。

2. 检验方法

对于检验方法来讲不外乎直接观察与测光观察。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 测光观察也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进行具体的观察。

( 1) 侧光红外影像显现法。比如: 老旧的财务账单有时候会用红蓝墨水进行各种标注, 两者之间的色泽难以凭借肉眼透析其内部痕迹轨迹, 但是借助红外检测仪器可以观察签字的压痕进行判断。这种检验技术可以让文件在相关仪器的投影下形成差异化的影像, 有效地查看到整个签名的笔势特征, 排除墨色对观察人员的影响。具体效果见下图1: ( 2) 静电压痕仪显现法。静电压痕仪是对文件笔迹的纸张背面进行检测与分析。通过还原纸张背面的压痕特征, 截取压痕的凹凸参数。对于无法通过红外摄像仪消除墨色观察的文件样本, 有着显著地检验效果。

( 二) 图象处理软件检验

1. 重合对比

重合对比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将文件处理成反相状态, 然后再将之前扫描好的样本文件粘贴到图片中, 通过“显示图层面板”功能, 将文件与样本中的笔迹形成反色差。再利用软件中的“等比例放大”功能, 将两者拖拽到一起, 检查其重叠的程度, 为了减少由于角度问题引起的各种偏差, 我们可以通过“自由变换”等功能在不改变基本结构的情况下适当的调整样本痕迹的角度与倾斜度, 实现两者在基准点重合的效果。

2. 图像拼接

图像的拼接也是Photoshop的重要功能之一。该方法是利用了字迹部分的结构对文件中签名、印章等关键部位进行对比。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截取等功能, 将文件与样本中的相同结构、部分进行放大、重叠和对比。查看该部分结构是否实现了重合。并结合笔压特征检验的结果进行鉴定。在操作中需要借助软件中的“色阶”、“对比度”、“亮度”、“曲线”等处理功能设立“参考线”, 再利用图像的“裁剪”功能, 锁定特征点的参数, 再将选取的样本的部分结构进行拼接或重合对比。对于最终的鉴定方式, 既可以采取前文提到的重合结构的对比, 也可以将两者再通过调整后进行拼接, 查看拼接后图像的吻合程度, 是否流畅、自然, 其主要特征值要参考边缘的粗细、曲度和平滑度进行计算。

3. 三维重现

为了追求判断的效果, 鉴定人员需要重建文件中的笔迹, 以便于了解笔压特征。这时候可以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文件检测专用高倍数显微进行判定。这些显微镜普遍带有连接电脑的三维重现系统, 支持相关的图像处理功能。这些功能和技术会通过原景拓展的方式, 让图像的分辨率变的更加细致, 克服视场小且景深小的问题, 最终实现笔压痕迹的三维立体重现。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显微镜来组件文件笔压特征的三维形态, 利用笔压特征的空间性完成对比和分析。其主要重现过程为: 先在z轴上, 使用连续拍摄功能, 聚焦拍摄多组笔迹照片, 然后根据每张照片的焦点纵向距离重建笔迹的高度数值, 然后再从平面角度完成相应组数的平面图像拍摄, 通过处理软件处理后, 自动拼接合成一张视场较大的三维图像。

三、结论

当前文件检验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 其检验技术已经逐渐与市场需求接轨。文件检验作为当前法院审判中重要的证据, 为我国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有效的推动力。相信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 对文件检验中各种检验难题的界定会变得更加准确、迅速, 不断促进我国相关理论和产业的进步。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信息科技催生了一系列的文件检验技术, 并且在当前的文件检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图像处理等技术对文件的检验最为有效。本文从几类文件检验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入手, 针对文件检验中的各种技术特征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并着重阐述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文件检验中的具体操作和效果, 希望能对我国的文件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文件检验,图像处理,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军.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 .

[2] 羡闻鹏.浅析文件检验中笔压特征的应用[J].法制博览, 2015 (08) :152-153.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文第6篇

100多年来, 从材料与成分的选择到混凝土拌合物, 从混凝土形成构件到发展它的强度, 人们对混凝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现如今, 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已完全能够满足结构设计的需要。然而, 根据高强混凝土在应用中的实际状况分析, 混凝土质量的劣化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此不仅引起了巨额经济损失, 甚至因为结构提前失效而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

据统计, 美国每年用于混凝土工程维护和重建的费用估计将高达3000亿美元;在这些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混凝土结构中, 有的使用还不到20年;在英国, 每年用于混凝土工程维护费用为5亿英镑;在南非, 全国每年用于修补和部分重建的费用约为1.2~2.3亿美元;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混凝土结构提前失效引发的泄漏, 造成了大面积的放射性污染, 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日本的一些钢筋混凝土桥梁, 投入使用不到20年, 由于碱一骨料反应, 使桥梁遍布裂缝, 失去了使用能力;我国滨海地区的一些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自1990年左右建成投入使用, 历经10年, 混凝土保护层大片脱落, 钢筋严重锈蚀, 也只好放弃使用。我国50年代所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已使用近50余年, 如果我国混凝土工程的平均寿命按30~50年计, 在今后的10~30年内, 为了维修建国以来所建基础设施的费用, 将是极其巨大的。目前,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规模宏大, 每年投资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那么, 约在30~50年后, 这些工程也将进入维修期, 所需的维修费或重建费, 将更为巨大。如今, 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已成为国际工程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作为21世纪的混凝土, 除了强度之外, 更应重视的是耐久性问题, 以免除使用过程中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高性能混凝土正是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而设计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不仅满足了结构设计要求, 而且符合人类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需要。

高性能混凝土一词来源于英文的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写为HPC。HPC这个名词的第一次提出, 是在1990年5月,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SIT) 与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在美国马里兰州 (Gaithersburg) 城召开的第一届高性能混凝土的讨论会上, 该讨论会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靠采用传统的组分和普通的拌和、浇筑、养护方法不可能制备出的具有所要求的性质和匀质性的混凝土。H P C的性能包括易于浇注和压实而不离析, 高长期力学性能, 高早期强度, 高韧性, 体积稳定, 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寿命长。

高性能混凝土强调的是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对不同的工程和不同的场合, 对混凝土所要求的性能是不同的, 如有的工程和场合要求高长期的力学性能, 而对于有的工程和场合则强调高早期强度;HPC的定义强调了匀质性的要求, 这是体现现代工程对混凝土品质的高要求, 也就是说, 越重要、质量要求越高的工程, 对HPC匀质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这也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普遍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的要求在建设工程中的体现。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给予了界定。法国的Y.Malier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工作性、高强度及早期强度、工程经济性高和高耐久性, 特别适用于桥梁、港口、核反应堆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的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美国的P.K.M e h t a和加拿大的P.C.Aitcin及英国的A.Neville认为:HPC除应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之外, 还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密实性能、低渗透性以及能抵御多种形式侵蚀的性能, 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及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结构;日本的OZawa和OKmura认为:HPC应具有高工作性 (高的流动性、粘聚性与可浇筑性) 、低水化热、低干缩率、高抗渗性和足够的强度, 他们强调高性能混凝的施工性能, 混凝土浇注时不受施工好坏的影响, 甚至不需要振捣而达到自密实的状态。

我国科研工作者在高性能混凝土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以吴中伟院士及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做出了的如下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 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 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加以保证: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

3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特征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但共同的观点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 并保证拌和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 不发生或尽量减少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 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 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性。

先前, 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是高强混凝土 (大于C50) , 但从目前已取得的效果以及从工程安全性与安全使用期等要求来看, 高强混凝土却不一定就是高性能混凝土。因为材料的性能除了力学性能之外, 还包括诸如抗渗性、抗腐蚀性、体积稳定性、高填充性和组分不离析等非力学性能, 而单纯的高强混凝土不一定就具有高性能。

吴中伟院士曾提出:“把高强度混凝土认为就是高性能混凝土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因为高强度混凝土也会带来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在实际的工程中, 大量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如低层和多层房屋以及高层房屋的上层构件, 又如海工、水工, 尤其是在不利环境中的结构物、大体积混凝土等, 对强度要求并不高, 但对耐久性的要求却很高, 高性能混凝土恰能满足此要求。因此, 高性能混凝土不只是高强度的, 而是包括各种强度等级的, 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这也正是高性能混凝土能成为混凝土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因。如果强调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在50MPa以上, 则必定大大限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 大大妨碍了HPC的推广和应用, 更重要的是抑制了HPC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GHPC) 方向的发展, 不能迅速改变水泥混凝土愈来愈沦为而不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的可怕的前景。但为了保证建设工程在服役期内的耐久性等要求, 高强度的混凝土必须是高性能混凝土, 以防止在混凝土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质量的劣化。高性能混凝土是一个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区别在于是否需要特殊的防护和处理, 对原材料、混凝土组分等是否有特殊的要求。在某种特定的服役环境中, 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的任何一种混凝土都应属于高性能的范畴。

混凝土的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良好的工作性是使混凝土质量均匀、获得高性能而安全可靠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工作性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耐久性。例如:不均匀的拌和物 (离析、泌水) 就会造成混凝土分层和不密实, 流动性和填充性不足时还可能造成混凝土中出现孔洞、蜂窝等严重缺陷。工作性对混凝土技术和管理现代化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工作性可因操作方便而加快施工进度, 改善劳动条件, 有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 对工作性应特别重视。工作性的提高会使混凝土的填充性、自流平性和均匀性得以提高, 并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走向全盘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和机器人操作提供可能性, 这是提混凝土高工作性的又一个重大意义。

4 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必将逐步取代过去的普通混凝土, 可以预想, 21世纪将成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时代。

摘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混凝土已成为土木工程中最主要、用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然而, 根据高强混凝土在应用中的实际状况分析, 混凝土质量的劣化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此不仅引起了巨额经济损失, 甚至因为结构提前失效而造成了重大安全事故。高性能混凝土从结构耐久性出发, 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各项综合性能。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劣化,耐久性,技术特征

参考文献

[1] 卢汝生, 吴秋飞.混凝土—人类的伟大发明中山大[J].学报论丛, 2001, 1.

[2] 西德尼.明德斯 (加) , J.弗朗西斯.杨 (美) , 戴维.达尔文 (美) .混凝土[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

[3] 丁大钧.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 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J].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5] 王德怀, 陈肇元.高性能棍凝土的配合比设计[J].混凝土, 1996 (3) :4~10.

[6] 姚燕.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与工程应用[J].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工程风险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银行综治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