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论文范文

2023-09-17

债券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债券投资业务已成为银行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和改善资产结构的主要工具,债券投资收益已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银行在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显露,其潜在风险应给予关注。本文总结了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现状,揭示了我国银行债券投资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防控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债券投资;风险;建议

一、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债券业务市场深度、广度的不断扩展和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的迅速发展,债券业务对银行业的重要性正不断上升。同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其它部分一样,我国债券业务正向市场化有序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类型日趋多元化,债券种类呈现多样性,信用层次不断丰富。从债券发行人看,范围由2004年的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延伸到目前的铁道部、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从投资范围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由2004年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和商业银行用于补充资本的次级债扩大到政策性银行债、普通金融债、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地方政府债等十余个品种。从债券投资者看,目前已有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社、财务公司和企业等类型的投资者,且户数在2009年末已达9247家,较2004年末上升了132.16%。从市场容量看.整个市场2009年累计发行债券4.9万亿元,年末债券托管额达13万亿元:分别较2004年和2004年末增长106.66%、182.61%。

受政策、市场和自身特点三方面因素影响,银行投资债券市场的意愿较高。一是宏观调控政策促使银行加大债券投资。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被严格控制,债券市场进而成为银行配置资产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存款准备金的连续上调也促使银行增大了对流动性资产的配置。上述现象在2008年及之前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均曾反复出现。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改善了银行债券投资的市场环境。债券市场参与者量上的迅速增加和类型上的多元化,为银行提供了更多不同投资取向的交易对手,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债券发行量的扩大则有利于银行更自由地调整资产结构,使银行的资产管理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三是银行制度成为投资债券的内在因素。在我国分业经营的管理制度下,银行的资产配置受到严格限定,使债券成为除信贷投放外另一重要资产配置方式。这对小银行业机构尤为明显。此类银行均存在经营规模狭小、营业网点不足、产品创新乏力、营销能力较弱的特点。在市场狭小,优质客户资源有限、中小企业利润偏低的市场背景下,处于竞争优质客户乏力,培育小客户成本过高,无力独自研究和推出新产品的不利地位,限制了贷款业务的发展。相对而言,银行间债券投资业务具有经营成本低廉、参与者市场地位平等、交易可控性强、不需营业网点支持、利息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有效规避了小银行的市场竞争短板。并可使其通过对债券期限结构的合理配置,兼顾资产流动性需求。

二、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面临的风险

我国债券业务还处于新兴发展时期,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健全,风险的控制更多依靠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债券发行人和市场参与者严格的准人限制这一行政审批手段。债券风险管理相对于业务发展尤为迟缓,更难以抵御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债券风险。

(一)风险投资策略不明确

我国大部分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近年虽已展开了对债券市场的分析研究,但受专业人才缺乏、内外信息资源不足的影响,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多集中于单项业务或局部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不足以从全行视角出发为债券投资提供系统性的前瞻指导,未能对债券业务的发展方向、规模、种类、期限配置制定长期规划,致使银行债券业务缺乏市场定位,无法形成明确、持续的具体措施,影响了抵御市场波动的效果。尤其在当前经济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国家各项调控政策连续推出,对银行资产负债的配置提出较大挑战的情况下,银行的风险投资策略仍停留在相机决策的被动境地,凸现了市场、政策研究能力的薄弱。

(二)风险管理制度缺失

在业务规范上,多数银行还未建立起一整套能全面覆盖债券业务各风险环节的管理制度,未能针对债券业务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自营业务、代理业务、代持业务具体细则或业务流程;未健全债券投资业务有关的授权管理、授信管理、业务操作程序、计量分析、会计核算、绩效考核、检查监督等管理制度;未建立重大市场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的资金业务相关管理办法中,缺乏对债券投资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压力风险测试的规定,特别是小银行对债券投资总体规模无明确限制,未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日常管理主要依靠管理货币市场业务的各项内部制度。而此类制度的内容亦多为各部门的职责规定,无可用于具体操作的风险量化指标,客观上难以在部门和岗位间形成有效制衡。削弱了债券投资管理的约束力。在投资决策上,银行主要依靠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未形成以债券种类、期限、价格和市场利率等因素为基础综合评定的决策机制。上述制度的缺乏使债券业务的操作和风险控制更多体现为决策者的个人偏好,而难以保持持续、稳健的做法。此外,对账制度有欠缺。部分小银行虽在《资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对账管理作出一些规定,但未细化对账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对账责任人,也未按照会计核算管理的基本要求逐日进行账实核对。资金中心与托管机构对账,通过台账与托管机构按面值对账,但无对账单。

(三)风险管理能力不高

一些银行的风险防范水平还较弱,虽有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控债券风险,并开始逐渐引入市场风险计量模型、限额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等技术支持,但受人力不足、专业水平有限和工作不专职的影响,在实际监控中未能实现风险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没有建立市场风险资本分配机制,亦未在压力测试基础上制定出应急处置方案,制约了风险监控的效果。一些债券业务交易性明显的银行未能建立与自身交易性业务频繁相适应的止损制度,亦未依据业务总量、债券种类、期限等因素提取损失准备金,建立补偿机制。此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稽核审计空白。按照内控风险管理要求,银行涉及任何业务都应纳入监督管理范围。但部分银行稽核部门未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业务制度建设、业务经营、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内部稽核检查:对反复套作的风险控制不够严格。金融机构通过购买债券进行质押式回购融入资金、再购买债券反复套作放大风险。当市场利率出现较大波动时,利率风险成倍增加,从而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

(四)内部监督机制虚化

一是岗位设置交叉。债券业务岗位设置应按前台交易、中台风险控制、后台审核与清算的岗位进行业务操作。部分银行未定人定岗,分工不明确,交易人员既负责前台现券买卖、债券回购、资金拆借业务,又负责

后台复核,前后台未能按要求严格分离,存在混岗操作和“一手清”现象。二是风险管控不到位。部分银行未按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设立专门的债券投资交易账户;资金中心未建立u盾、密码检查登记簿、印章使用登记簿,且印章使用责任不明确,密码更换无记录、不及时,保管不合规。三是短期逐利性较强。频繁的债券买卖在一些银行已成为日常现象。有的银行频繁通过出售、购回的形式让交易对手代持自身债券,借以推高债券利率,实现更高的债券收益率;有的银行频繁进行债券买卖,以获取价差收益。大量的交易使得一些银行1年的债券买人卖出总量高达其年末债券余额的30倍以上。四是债券业务风险管理在很多银行中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日常监督中,一些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未督促过高级管理层改进对债券业务的风险管理,亦未拟定出相关风险约束指标;稽核审计等风险管理部门未对债券业务进行过全面检查,也未提出过风险审计报告和风险管理意见、建议。

三、防控我国银行业债券投资业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市场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授权授信办法。包括货币市场业务管理办法、货币市场业务操作规程等业务制度;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管理框架、市场风险止损办法等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市场风险审计制度等。在授权授信制度方面,制定各项业务品种的限额额度和风险敞口额度,明确授权流程和授权业务种类以及可以交易或投资的金融工具等,从制度上规避市场风险的发生。二是完善市场风险的管理流程、架构和信息反馈制度,明确银行内部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市场风险的管理部门要定期写出交易类账户市值重估报告和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报告应采用纵向报送与横向传送相结合方式,纵向为向管理层报送,横向为向前台传送反馈,以更有利于市场风险的分析和控制。银行内部稽核部门要定期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职责明确,分工明晰,使市场风险的管理更加具体,落到实处。三是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战略。中小银行要本着风险管理战略和全行经营战略一致性的原则,考虑自身市场风险承受度、风险识别控制能力、交易规模、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风险管理目标。在债券投资中,平衡收益与风险关系,主动采取措施回避市场风险,以减少或避免由于市场风险所引起的市值损失,同时要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市场风险资本占用,避免盲目扩大投资,放大市场风险。四是构建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完善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程序。根据《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划分银行类账户和交易类账户,构建债券组合管理,使用模型每日对交易类账户债券进行市值重估、在险价值分析、关键年期久期分析和收益率曲线分析等。定期进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为市场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强化内控防范操作风险

一是增强审慎经营理念控制投资规模。在日常的债券业务操作中,准确解析货币政策趋向,及时把握投资机会,同时持有合理数量的债券,确保债券资产的流动性。银行债券投资业务要确保正常支付结算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资本实力、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各项业务之间的可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设定适当的债券投资业务总量控制目标。要密切关注宏观政策的变动及可能对债券投资市场产生的影响,严格债券滚动投资管理,合理确定债券投资放大倍数,严防因债券投资规模过大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明确债券投资选取标准,合理确定债券投资组合,分析投资风险,跟踪监测风险变化,不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合理设立止损点。二是加强业务规范化管理。银行要建立债券投资业务授权管理制度、债券投资风险评价办法、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方面的制度及管理办法,同时按照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其他合规渠道进行债券投资。按规定办理托管手续。三是对重要岗位进行分离。对前台现券买卖、债券回购、资金拆借等业务要明确专人负责,后台复核人员与前台交易人员必须分离,做到权责清晰、相互监督,防止出现混岗和“一手清”现象,同时要明确专门的部门或风险控制人员负责中台的风险监控,加强计算机管理,实行分级授权和岗位约束,切实防范投资业务操作风险。四是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债券投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执行制度情况的监督,督促业务人员依法合规操作;规范会计核算,按要求设立专门的债券投资交易账户,加强日常对账工作,严格按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准确核算债券投资业务,提足风险准备。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效力,使稽核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稽核监督的质量和频率,每年至少对市场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的准确、可靠以及有效性进行一次独立的审计和评价,对违反内控制度的部门和个人严肃处理。五是银行要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风险管理水平。通过举办债券投资业务培训班、建立银行间货币市场业务定期分析制度等,帮助债券投资交易员及时了解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掌握市场政策、信息和交易技巧,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风险防控水平。

(三)细化债券投资业务的监管要求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04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城市商业银行最迟应于2008年底前达到本指引要求,处于监管要求和商业银行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需要,市场风险的管理迫在眉睫。此外,银监会出台的《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系统要求,但银行在监管部门没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往往从降低成本,简化程序考虑,将风险管理维持在较低水平。而鉴于近年来银行债券投资资产业务规模的迅速增大。其缓慢提升的管理水平已无法适应风险控制的需要。对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出台细化的监管规定,促进银行提高债券管理水平。一是将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阶段化。在综合考虑市场风险、银行投资情况和成本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从简至繁分阶段建设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逐步细化管理架构和强化技术手段,由各行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投资规模和交易类型建设对应阶段应拥有的风险管理体系。此后,在自身风险管理体系未达到下一阶段之前,银行的债券投资不得超出本阶段设定的范围。二是将债券业务风险管理规定量化。依据银行风险总体情况,以指标形式明确市场风险资本的配置要求,框定投资的比例、结构、范围,限定风险限额、止损限额的最低要求,并确定开展压力测试的间隔期,强化对银行的监管约束。

(四)加强债券业务的日常监管

为尽快提高银行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债券投资业务的健康发展,加大对该项业务的监管力度是必由之路。鉴于债券投资业务对一线监管人员还属于新课题,银行监管部门应从业务培训起步,通过细化监管要求和增强对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水平的分析,落实银行债券业务的监管。目前。监管部门对银行的债券业务监管还停留在收集相关报表数据、关注流动性等方面,而对该项业务面临的市场风险及银行的相关管理体系一直未做过系统的调查、跟踪。针对银行综合业务的快速发展,应加强对债券等新业务的日常监管,把握银行的整体风险情况,促其审慎从事债券业务。在现场检查方面,应将债券投资业务作为重点之一,通过实地检查尽快掌握银行当前的债券业务情况、管理水平、投资策略及存在的问题,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在非现场监管方面,应规定银行按月向监管部门报送本行的债券投资变动情况和市场风险水平,南监管部门结合非现场监管系统等信息来源逐月分析、判断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和投资风险状况,适时提出监管意见。此外,加大对一线监管人员的债券业务培训。银行监管人员对位于银行、证券、保险间的交叉业务和创新业务一直处于监管乏力的状态,对银行报来的此类业务资料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亦不能给出系统、深入的指导,成为银行业监管的弱项。对此,应随着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发展,及时扩展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广度,做到监管跟随甚至同步于银行的业务拓展。在债券业务上。应重点培养一批从事证券业务风险监管的人员,使之对各类市场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识别、计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达到可全面评估当地法人机构债券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业务策略的审慎性,提高改进意见的水平。

债券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小企业会计准则》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该准则对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本文对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将其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处理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 短期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在其本身经营的主要业务以外,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方式,或者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境内外的其他单位进行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经济行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而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按投资性质进一步分为长期债券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本文中的小企业指符合《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规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简化了对外投资的分类与会计处理方法,也减少了企业的所得税纳税调整。

一、短期投资的核算

短期投资是指小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如小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持有期限较短,投资品种易变现,既可能是债权性的投资,也可能是股权性的投资。

(一)短期投资成本的确定

通常小企业都是以支付现金取得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的成本包括取得短期投资支付的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相关税费是指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应负担的印花税等各种税款、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手续费、佣金等。

如果在取得短期投资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属于购买时暂时垫付的资金,不计入短期投资的成本,应当作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单独核算。

(二)持有期间取得现金股利和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持有期间收到的、在购买时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作为债权的收回处理,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股权性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按本企业可分得的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债权性短期投资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应取得的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出售短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出售短期投资时,应当将出售价款扣除该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即成本)、出售过程中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出售当期的投资收益,并结转出售的短期投资的成本。部分出售某项短期投资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结转其所出售的短期投资的成本。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包括短期投资在内的各项资产均采用成本计量,取消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此也不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取得投资时支付的相关税费计入投资成本,不再计入当期收益,与所得税法相协调,减少了小企业的纳税调整。

二、长期债券投资的核算

长期债券投资是指小企业准备长期(在1年以上)持有的债券投资。小企业应当设置“长期债券投资”科目对长期债券投资进行核算,该科目设置面值、应计利息、溢折价等明细科目分别核算购入债券的面值、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在应付利息日确认的应收未收利息和购入债券初始投资成本与债券面值的差额。

(一)长期债券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小企业对长期债券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由两部分组成: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小企业购入债券作为长期投资,应当按照债券票面价值,借记“长期债券投资——面值”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科目。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不计入长期债券投资的成本。

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属于购买时暂时垫付的资金,不计入长期债券投资的成本,应当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即按照扣除所含利息收入后的金额作为长期债券投资的成本。

(二)长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购入的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长期债券投资,应当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未收利息收入确认为应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待实际收到利息时,冲减应收利息。

小企业购入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投资,应当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未收利息收入增加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借记“长期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会计处理

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是指购入债券初始投资成本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的存续期间进行分摊,冲减(溢价)或增加(折价)利息收入。《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分摊采用直线法,即在债务人的应付利息日将溢折价按债券的付息期数平均分摊,增加或冲减投资收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债券的溢折价不进行摊销,而是一次进行税前扣除。

(四)长期债券投资到期和处置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在长期债券投资到期日收回长期债券投资,应当冲减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如果实际收到的本金或本息与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余额有差额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长期债券投资的处置是指在债券到期前减少长期债券投资的一切行为,包括长期债券投资的出售、转让等。小企业处置长期债券投资,应当将处置价款扣除其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投资收益。

小企业购入的长期债券投资,发行人(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现金短缺、破产清算等情况导致小企业无法收回本金或利息的,无法收回的本金或利息即为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小企业由于对所有资产不计提资产价值损失,因此对于长期债券投资损失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长期债券投资账面余额。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小企业准备长期持有的权益性投资,在被投资单位享有股份或出资比例和所有者份额,以投资者身份从被投资单位获取净利润的分配,通常没有到期日。小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小企业获得长期股权投资通常采用货币出资(以支付现金方式)或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进行计量。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进行计量。即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视同先将非货币性资产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再以所取得的对价购入一项新的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资产为存货的,视同存货的销售,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投资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视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处理,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投资资产为其他投资资产的,视同投资资产处置处理,将投资资产的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

为了简化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便于实务操作,减轻纳税调整负担,满足汇算清缴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基本一致,一律采用成本法核算,即小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对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按照应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务中,小企业可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事项仅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但会计上应当如实反映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二是税法中股息、红利收入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形式,投资企业分得的股票股利,如果不符合免税条件,应当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中,但会计上投资企业对股票股利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仅作备查登记。

(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和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

小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将处置价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计入投资收益。即按照处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成本,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应收未收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小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相一致,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小企业实际发生长期股权投资损失时,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小企业实际发生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当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其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税前扣除。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简化了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考虑了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与《企业会计准则》相比,短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了支付的相关税费,采用成本计量,不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长期债券投资溢折价的摊销采用直线法,从而确认的投资收益为票面利息加上(折价)或减去(溢价)的摊销,而不再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统一采用成本法,而不再采用权益法。各项对外投资采用成本计量,不再计提资产价值损失,资产价值损失在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且资产价值损失的认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

参考文献: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债券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债券型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 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 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

A股市场债券基金的规模在近年来每年均保持正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统计, 截至2018年12月, A股市场上共有债券基金1472只, 总规模合计为3.02万亿元;从不同类型基金的规模占比情况来看, 近年来债券基金的规模占比已经从2008年12月的9.68%上升至23.23%。2018年开放式基金市场行情统计, 年收益率排在前100名的基金中, 92%是债券型基金, 这些基金年收益率均超过8%。

二、债券型基金的分类

债券基金种类较多, 根据其可投资的范围以及管理模式, 可以分为纯债型基金、混合债券型基金以及指数型债券基金。进一步地, 可以将纯债型基金分为中长期纯债基金以及短期纯债基金;将混合债券型基金分为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以及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将指数型债券基金分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以及指数增强型债券基金。

数据来源:WIND

标准纯债型基金指投资范围仅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收益来源于票面收益或其折现市场价值等标准债券的债券型基金基金。

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指采用成本法进行资产估值的债券型基金品种, 主要投资标的为银行定期存款及大额存单、短期融资券等。风险收益特征低于一般债券基金高于普通货币基金, 此类债券型基金运作周期比较短, 运作周期在1周至3个月之间不等。

混合债券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除了投资债券之外, 可以从一级市场进行不超过20%的股票投资, 但不能直接参与股票的二级市场交易。虽然投资契约允许投资一级市场股票, 但自2012年监管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对象及配售对象备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叫停打新业务起, 除个别因投资可转债转股而持有少量股票外, 混合债券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为0。

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除了投资债券之外, 既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或参与股票增发, 也可以同时在二级市场主动进行不超过20%的股票投资。

指数债券型基金指选取特定的指数成份债券作为投资的对象, 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 而是试图复制标的债券指数的表现的债券型基金。

另外, 还有一种称可转混合债基金, 指不进行股票投资, 即既不能够一级市场股票申购也不能够二级市场股票交易, 可投资范围包含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标准债券工具, 以及可转债券、可交换债券等权益混合债券工具的债券型基金。

三、债券基金选选择

衡量基金常用指标有:基金历史业绩、夏普比率、最大回撤、基金规模等, 各指标介绍如下:

基金历史业绩:一般是基金公司宣传的重要营销点, 也是反映基金经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夏普比率:夏普比率 (Sharpe Ratio) 是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化指标, 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综合考虑的三大经典指标之一。夏普比率越大, 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夏普比率计算公式:=[E (Rp) -Rf]/σp其中E (Rp) :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Rf:无风险利率σp: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夏普比率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 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 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 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 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

最大回撤:基金投资者除了关注基金管理人的预期年化收益创造能力之外, 也需关注风险控制能力, 而最大回撤是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指标。最大回撤是指基金净值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 该指标考验了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能力。

基金规模:基金公司是靠收取基金管理费来生存的, 资产规模的大小决定了管理费的收入多少, 决定了基金公司的实力大小。资产规模大, 说明申购其下各类基金的人多, 但不代表此公司基金的业绩最好。

本文对债券基金筛选的主要选择指标有:基金历史业绩, 夏普比率, 最大回撤, 基金规模, 基金公司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水平, 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及历史业绩等。

(一) 纯债型基金选择

为进行基金历史业绩比较, 本文筛选出成立时间在4年以上的纯债基金, 通过比较基金产品2015至2018年年化回报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指标, 以及所在基金公司总体实力和基金经理从业经验等要素, 通过打分, 得出排名在前10名的纯债基金, 如表2:

表2所示, 其中广发理财年年红为短期纯债型基金, 业绩回报较低但无回撤压力;易方达聚盈A、中海惠利纯债A的具有较好的夏普比率和较低的回撤;鹏华丰融、易方达聚盈B获得较好的年化回报率, 但夏普比率相对较低;另外, 中海惠利纯债A, 诺安纯债C基金规模小于1亿元, 考虑到债券型基金的主要投资者为持有大量资金的机构或FOF基金, 而相对原基金规模的大额净申赎会对基金业绩产生较大冲击, 因此规模过小的债券型基金投资价值不高。

(二) 混合债券基金选择

所观察的混合型基金也是成立时间在有4年以上, 通过比较基金产品2015至2018年年化回报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指标, 以及所在基金公司总体实力和基金经理从业经验等要素, 通过打分, 得出排名在前10名的混合型基金如表3

表3所列的混合型债券基金的夏普比率指标相对较低, 其中, 广发聚利区间年化回报率相对最高 (7.61%) ;博时稳定价值A最大回撤相对指标较差 (-1.41%) ;另外广发聚财信用A、广发聚财信用B、招商产业A、招商安心的年化收益在6%以上。

(三) 指数型债券基金选择

2015年前成立的指数债券基金共有15只, 其中, 两只为增强指数型债券基金, 另外13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如表4所示。

表4中, 2018年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获得较好的收益, 13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 有8只收益在5%以上, 占62%, 其中收益较好的是华夏亚债中国A (9.3%) , 业绩最差的是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券 (-5.21%) 。受A股长期熊市, 近几年来可转换债券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债券基金业绩很不理想。

投资者可以自己的风险偏好, 选择适合自己类型的债券基金进行投资。

数据来源:WIND, 截止时间:2018.12.31

数据来源:WIND, 截止时间:2018.12.31

数据来源:WIND, 截止时间:2018.12.31

摘要:本文中构建了债券基金的研究框架, 从债券基金的投资目标出发对于债券基金进行分类, 基于基金的业绩、夏普比例、最大回撤以及其他信息中构建分析指标度量基金特征, 并筛选有效指标, 进而优选基金。

关键词:债券基金,夏普比率,最大回撤

参考文献

[1] 光大证券-基金周报:关注债券类基金.

债券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2020年是中国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此前的目标是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的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但由于疫情的冲击,脱贫人口返贫压力增大。在政府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女性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常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表现在资源的不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于丈夫,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使农村女性在家庭中事物的决策话语权处于较弱势的地位。影响力投资有助于发掘农村妇女通过就业和扩大多主体的供应链,从而为她们提供可持续生计,除了财富上的改变,农村妇女能力的提升将辐射到代际间的影响,改善孩子的健康和教育,促进家庭系统的优化,社会资源的流动。本文通过对IIX平台———新加坡影响力投资交易所Impact Investment Exchange(Asia)Pte.Ltd.发行的妇女生计债券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索出解决中国农村妇女贫困现状的新方式,进一步推动具有可持续性的城乡统筹发展方式。

二、研究方法

(一)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2)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去发掘研究现象及其背后的潜在机制具有直观的、经验的感受和认知;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微观的、特殊的现象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本文通过选取IIX作为案例进行分析,IIX是亚洲首个影响力投资的交易平台,是影响投资的先驱,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领导者。IIX改革了金融体系,使妇女、环境和服务不足的社区最终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价值和发言权。该平台在“女性赋能”创新出“妇女生计债券”形式,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提高生存能力,同时给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二)文献法

以“社会影响力”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搜索,仅有167篇相关文献,以“女性赋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1575篇相关文献。本文收集文献时遵循以下原则:(1)文献发表于2016—2020年间。(2)围绕“社会影响力”“女性赋权”的相关主题。(3)在CNKI中国知网上筛选为SCI、核心期刊、CSSCI期刊。经过筛选后我们发现,国内关于社会影响力投资的相关议题较少,且较少从性别视角去关注农村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赋权。

三、概念界定

(一)影响力投资

“影响力投资”最先由洛克菲勒基金会于2007年提出。2010年,摩根大通(J.P.Morgan)和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在一篇名为《影响力投资:一种新兴的投资类别》(Impact investments:An emerging asset class)合作研究报告中首次将影响力投资界定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投资方式的新兴资产类别。社会影响力投资(social impact investment)作为可持续金融的一部分,是指通过新兴资产类别的投资方式,在此过程中兼顾社会影响的精准测量和投资的可回报性,动员多元主体促成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目标的实现。社会影响力投资也称公益金融,包括慈善信托、公益信贷、影响力投资基金、社会影响力债券,影响力保险等多种形式。影响力投资具有多层次性,将政府投资、私人和企业投资、影响力投资基金、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社会企业纳入全球影响力投资网中。

(二)女性赋权

罗兰斯认为,在个人层面,赋权是指实现机遇最大化提升女性参与决策的意识能力和自信;在结构层面,女性赋权需要构建一个公平、包容和平等的制度环境。资源是推动女性赋权的先决条件,是促进女性做出主动性选择而非被动可替代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女性的“自我决定”表现在她能契合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从事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发挥出个人对于社会财富创造的价值。

四、案例分析

(一)运作理念

The IIX Women’s Livelihood BondTM(WLBTM)为工业工程和微型金融机构引入新的私营部门资本,重点是扩大妇女的生计行动、深化影响和维持成果。IIX将一种800万美元的债务证券用于集合高影响力的实体,位于新加坡的一个特殊目的实体)将发布这些债券,这些债券通过IIX的投资银行合作伙伴星展银行(DBS)和澳新银行(ANZ Bank)出售给被认可的机构投资者。然后,债券收益将被贷给相关实体。这将是首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影响力投资工具,从而提供了额外一层的二级流动性,保证业绩透明度,降低任务漂移风险。债券发行前对潜在借款人进行双重尽职调查,包括与业务有关的准则和影响相关标准的两两个个维维度度。。

(二)运作机制

首先以WLB为发行者,组合投资经理将债券签发给债券持有人,IIX来承担首次亏损资本。一部分的发行程序会被展现给借款人,这些借款人在贷款期间偿还利息,并在借款到期将本金时予以归还。USAID作为担保人,保证50%的主要借款的同等权益。IIX则提供500K美元的首次亏损资本,两者共同保障投资者的共同收益。IIX作为组合经理投资人需要负责收集贷款还款,并且在期票的规定下监督借款人完成他们应该做到的责任;Vistra Alternative Investmen作为企业服务提供者扮演秘书的角色,来提供行政上的和财务上的记录跟进;BNY Mellon作为债券受托人持有签发人的合约偿还本金和利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代表债券持有人;而DBS和ANZ Bank则作为安置代理。这四者共同对WLB负责。最终当借款到期时,债券持有者可以领取半年息票并且在债券到期时得到本金偿还。

(三)达到的目的

IIX承认迫切需要通过支持和扩大可持续发展来赋予妇女权力生计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了全面的多维策略包括要求妇女获得资本,市场,基本商品和服务,赋予妇女权力以克服性别歧视限制和实现可持续生计的社会经济障碍。

(四)创新性

聚合一系列的实体,通过调整供需关系来大规模释放资本。达到双重底线,通过建立一个投资组合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回报。调和了社会和经济双重风险。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由此创造了二次流动性保护了项目本身的运作。

五、总结

影响力投资是以创造可测量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目的具备财务增值潜力的投资。它兼顾了投资的收益和对社会效益产出的影响,实现了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到的IIX通过为妇女、弱势群体开放资本来实现其使命,IIX通过合作和授权所有的帮助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它从链接资本和信贷到接入市场,最后为目标群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突破了救济式慈善的限制,发展了资本与社会效益结合的可持续金融方式。其中,它以独特的金融公益视角去帮助女性,发行妇女生计债券,鼓励她们参与劳动力就业市场,促进她们的个人收入和社会价值的提升。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中国已经赶超美国、德国、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经济体。从曾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工到转型为主要生产技术密集型的电机和精密设备等产业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正经历重大结构变化、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提升。女性对于购物的不安全感,使得女性天生适合做采购工作,在供应链中,她们会通过像管理家庭模式那样的精打细算,去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东西,提高资源配置率。相对比于新加坡IIX的帮助东南亚地区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的妇女生计债券,中国的妇女生计债券可以更多地用于鼓励农民工妇女从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采购工作,这也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提升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提升女性家庭话语权,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同时,社会企业影响力资本的注入将鼓励职业教育优化自身结构,使更多女性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一技之长,兼顾了社会企业影响力的提升,和女性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

摘要:影响力投资通过动员政府投资、私人和企业投资、影响力投资基金、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社会企业多方主体,构建全球影响力投资网,实现兼顾经济收益、社会效应、环境改善的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本文选取新加坡影响力投资交易所Impact Investment Exchange (Asia) Pte. Ltd.发行的妇女生计债券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探索出提高中国农村妇女在全球供应链生产就业的地位,进一步推动具有可持续性的城乡统筹发展方式。

关键词:社会影响力投资,ⅡⅩ,妇女生计债券

参考文献

[1] 曹堂哲,陈语.社会影响力投资:—种公共治理的新工具[J].中国行政管理,2018,392(02):90-95.

[2] 王永洁.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与女性赋权——基于2016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9,232(01):99-113.

[3] IIX-Foundation WLB-Final-Blueprint-Paper_FEB-2019.

[4] 果佳,王海玥.社会投资回报:一种社会影响力评估的工具[J].中国行政管理,2016,(06):71-75.

债券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一、铁路债券融资的优势

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市场化融资中,发行债券亦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由于股票融资成本比较高,并且会丧失部分控制权,债务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同银行市场和股票市场相比较,债券市场融资有其特点和优势。

1.债券融资的发行成本较低。

股票首次发行,支付给发行中介机构的费用占所筹资金的5%—8%,再次发行支付的费用也在3%—6%之间。而发行A级债券的费用仅占筹资额的0.7%—1.2%。

2.债券融资成本较低。

债券利息可从税前利润扣除,而股息则从税后利润支付,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者双重课税的问题,因而债券融资成本要比股票融资成本低。

3.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盈余。

对于融资者来说,采用债券融资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别人的资金,获得更多的利益。

4.债券融资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可以利用发行债券所得的资金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以增强对公司的控制权。

总的来说,相比较而言,对融资者来说,债券融资比银行资金的应用更加灵活,可以确定债券的期限,比股票融资的难度小,融资速度快;对投资者来说,债券投资的优势在于它比银行存款有更高的利率,比股票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二、铁路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

1.铁路债券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

受传统体制、传统观念的惯性束缚和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铁路建设债券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仍然采用高度行政化的审批制,铁路发债的条件由国家逐级审批,尽管有相当多的铁路企业有发债的愿望,但却没有融资渠道的选择权,使得很大一部分企业过于依赖上级拨款和银行贷款,没有真正开辟一条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同时,以铁道部的名义发行债券,筹资一步到位,使用却是按建设计划划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不能合理统一。这使得铁路企业不能真正走进市场,真正意义上的铁路企业债券不能在资本市场流通。只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把铁路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铁路企业债券才能具备发展的原动力和基本条件。

2.铁路债券的发行主体定位存在偏差。

目前,在企业债券市场上,以国家部委身份发行债券的只有铁道部一家,但铁道部由于其政企合一的性质,与其他企业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当前债券市场关于企业债券的管理办法中一些不适合铁道部的要求上,如发行主体的条件、税收问题、信息披露制度、债券投资人的限制等诸多问题,这些要求是规范证券市场的必然进程,但却限制了铁道部这样带有特殊性质的个体,故铁路债券发行主体的确定和债券性质的定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铁路债券的流动性有待提高。

在资本市场中债券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安全性、收益率、流动性三个指标。铁路自身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铁路建设债券应以中、长期为主。对于长期债券来讲,投资人对于债券流动性的要求高于对债券收益率的要求。因此,铁路债券的流动性对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铁路债券的品种较单一、发行规模较小、发行技术不够完善,限制了铁路债券的流动性,减弱了铁路债券对投资人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债券的投资价值。

三、对完善铁路债券融资的建议

1.对铁路债券的发行主体进行正确定位。

目前铁路债券都是铁道部发行的,从本质上来看不属于企业债券,而是一种政府行为,只是其发行形式是一种企业行为,这显然是公益性和企业性混合不分、政企不分的行为。而且,以铁道部发行的债券作为企业债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来铁路企业的发债行为,这对加快政企分开、促进铁路市场化进程将产生不利影响,必须进行改革。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铁道部兼具铁路国有资产的管理者(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以行政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直接干预,将政府行为投资主体行为和企业行为集于一身,使得铁路运输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种经济主体地位的虚化,严重地限制了铁路局发行债券的权利。在这种产权关系下,铁路债券所募集来的资金,铁道部作为发行人却不是直接使用者,铁路局作为直接使用者、受益人,却不直接承担偿还本息的压力,造成责、权、利相脱节,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了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使铁路运输企业及早符合发行债券的条件,我国必须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建立投资回报制度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铁路运输企业真正面向市场,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铁道部代表国家享有国有资产所有权,兼具铁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这种浓重的行政色彩和铁路作为国家基础行业的社会公益服务性质,决定铁道部发行债券应争取定位于准国债,其筹集的资金应主要用于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公益性项目,以及全国性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铁路局作为经营者拥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决定了铁路局发行债券应定位于企业债券,其筹集的资金应主要用于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投资回报率显著的盈利性项目。

2.加强债券筹资的全过程监管。

(1)重点审批筹资项目,保证项目真实可靠。按照债券市场规范的要求,严格地对项目进行事前审查,使之符合债券主管部门和投资人的要求。

(2)发行债券,资金划拨必须同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相配合。目前的情况是债券筹资一步到位,使用却是按建设计划进行。筹资与使用的脱节必然造成资金的浪费,目前要保证二者的统一尚有困难,但随着企业债券管理的规范,企业自行决定发行时间与发行额度必将成为现实。在保证资金划拨的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要进行适当的监督,确保款项使用方向与审批相一致。

(3)做好债券偿还工作。目前债券额度不大,偿还不成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券额度的累积必然不断增大,还本付息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债券不同于银行贷款可以双方协商,不断展期,债券到期必须偿还。因此,在举债之前,应先作好偿还计划,有些盈利企业每年按比例提取部分资金作为偿债基金,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3.丰富债券品种,提高铁路债券的流动性。

债券的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安全性、收益率、流动性三个相辅相成的指标。由于安全性方面企业债券低于国债,同时如果想要降低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即降低融资者的融资成本,则必须加强铁路债券的流动性。这就需要加大铁路债券的发行规模、丰富铁路债券的品种,同时还要争取到合适的交易工具,尽早使铁路建设债券的回购交易得到批准。要增强铁路债券的流动性,今后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1)加大债券发行规模。这是提高债券流动性的一个基础条件。铁路债券几次成功融资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利用债券筹集资金来支持铁路发展是可行的,今后债券融资应作为一种固定的经常性的融资工具发挥其直接融资的优势,把它提到和贷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几次发债的成功是在额度债券融资较小、偿债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达到的。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可能为铁路债券创造一个较好的流动环境,所以必须争取扩大铁路债券发行规模,争取更多的发行额度,不断提高铁路债券的流动性。

(2)丰富债券品种。金融工具创新速度正在加快。自2002年《信托法》颁布以来,在债券市场出现了本息分离式债券、投资人选择权债券、发行人选择债券、优先债券等形式,使投资者更倾向于对收益固定、风险易识别的证券进行投资,从而出现可转换债券等附一带期权的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多元化将推动铁路企业的融资策略创新。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偏好不同,铁路债券要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人,必须丰富债券品种。铁路企业的经营收入、现金流稳定的特性可以在融资产品中通过创新设计预以体现,以满足不同市场和层次的投资需求。目前铁路债券发行品种过于单一,虽然铁路行业由于其独特的行政色彩,作为卖方市场,现时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稳定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铁路企业作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将真正走向市场。这种行政保护色彩将逐步褪去,铁路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实力,抵抗市场风险,吸引各方投资人。加强铁路国内债券的发行工作,丰富债券品种,争取发行境外铁路债券,争取发行铁路可转换债券和分离交易的可转债。

参考文献:

[1]胡玉明.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经济评论,2001,(1).

[2]李慧丽.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控制决策.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5).

[3]游经元.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10).

[4]钱仲侯.高速铁路概论.第三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5]肖翔.铁路投融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6]张梅青,刘天善.中国铁路投融资政策研究.铁道部课题,2004.

[7]徐建红.中国铁路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

[8]梁立斌.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融资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6.

债券投资论文范文第6篇

2015年,无论从产业结构、人口结构还是资本的回报率来看,中国经济都已进入转型周期,投资驱动的时代已经渐近尾声。在转型时期以下因素将成为中国产业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制度改革的红利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保管理制度的改革,引导劳动力资源在自由流动中实现最高效率的配置。现代经济中最大的资源配置扭曲是人口转移限制。撤除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福利均等化将大大拓展居民的个人职业选择范围,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总体福利,同时,劳动力从农村地区向经济发达城市的转移还会导致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人工成本的下降,柔化社会贫富差距。

通过国企改革、去垄断化将提升支柱产业的经营效率。国企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提高全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制度改革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制度红利。

投融资体制改革

作为整个经济和金融结构调整的先导撬动力量,2015年将是非银金融大发展的一年。政府债务债券化和资产证券化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给券商、信托和保险、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融混业的业务空间更加开阔。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社会公共产品的消费水平将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和改善将成为社会公共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PPP模式的试行、推广为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开辟了新的渠道。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受到政府的财政约束。

居民消费精致化

2015年以后,人口结构的改变使得房地产消费需求下降,品质生活推动进入消费后地产汽车时代,社会的主要资源将主要用来生产高端耐用消费品和智能化产品,电动汽车和智能家居将成为消费热点。与汽车及家居智能化一起增长的还有售后服务市场。后地产时代汽车、家电普及度提高,功能丰富,相应的售后服务需求也将随着家电的升级换代而不断强化,汽车和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将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升级。

“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将给高铁、机电等行业带来新的国际需求,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优势上的贸易模式将逐渐升级为“大国重器”的外向型经济。

上一篇:动态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制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