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分析

2023-01-10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掌握现代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设备控制与节能基本知识, 具备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及建筑设计业务管理能力, 能够从事相应的建筑设计、构图、建筑业咨询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是由职业教育的自身属性所决定的, 但是近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越发显著, 已经违背了高职建筑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因此笔者以为, 必须要在继续保持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理论教学, 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一、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加强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但在现代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和重视对学生相关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弱化了[1]。事实上, 理论教学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在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专业的相关实践技能的同时重视理论教学。

(一) 加强理论教学是培养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一环

所谓工匠精神是对自身工作以及产品进行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一种努力追求卓越的精神, 其核心就是不仅仅只把自身的技能当做谋生的手段, 而是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自觉树立起一种对自身所从事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和对工作的一种敬畏之心, 并自觉将这种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行转变的今天, 作为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必须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体现担当, 发挥积极作用, 这就不能不发挥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多地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修养以及综合性发展等方面重视不够, 单纯将学生当成技术的“容器”, 这实际上体现的是技能至上的功利性思维和务实化倾向, 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育人初衷, 这种理念和培养方式下不能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因此就当前来说, 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 也要在同时平衡好专业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科学地处理好建筑设计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 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造良好氛围, 让学生能够在获得工具性技能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素养的教育。

(二) 加强理论教学是推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推进实施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各行各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建筑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建设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而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就必须坚持对“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坚决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重实践、轻理论”的错误倾向, 因为过于重视实践教学, 往往容易将职业教育窄化为“就业培训”, 不管是学生的发展还是建筑设计专业自身都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着力推动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发展走“内涵式”道路, 要求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必须重视理论教学, 努力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方面, 不断提升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学结合导向下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分析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及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可靠路径之一[4]。与其他专业所不同的是, 建筑设计专业向来都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门类, 从业人员既必须掌握最前沿的有关建筑设计方面的理论发展动态和知识, 同时又能掌握相应的建筑设计实践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要从“工学结合”的理念和视角出发, 有效地将建筑设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在使学生掌握建设设计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此, 工学结合导向下必须加快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改革, 具体来说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 加快理论教学内容重组,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和互通

长期以来, 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高职专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行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 教学内容陈旧老套、教学方式单一固化, 这是当前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5]。随着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建筑行业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次的需求更加突出, 也对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要求建筑设计专业人才要能够在技术上适应现代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复合交叉的新要求, 在素养上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创新素养, 在能力上又要具备系统性工程思维以及解决各类建筑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必须来源于现代建筑行业的最新要求, 来源于与建筑设计行业最新的典型教材和典型教案, 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加快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性重构, 不断加强建筑设计专业的教材建设, 另一方面, 针对当前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状, 要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 加快构建建筑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体制机制, 着力推进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 形成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的良好局面, 不断提高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二) 创新理论教学方式方法, 推动提升理论教学实效

由于受到传统人才培养理念的误导,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长期处于劣势, 学生们往往对理论教学重视不够, 影响了建筑设计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水平, 这其中除了有传统思维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属性等因素外, 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单一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加强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对理论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力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教师们要努力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吸引上下功夫, 例如引入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等等新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不断推动和提升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实效。

三、总结

总之,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建筑行业的重组, 建筑行业对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针对当前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理论教学生存空间相对狭窄的现状,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要努力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供给质量出发, 加快从建筑设计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以及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互通衔接机制建设等方面出发, 着力提升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和质量, 从而努力提升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为市场和行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的复合型高素质建筑设计专业人才。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 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并由此带动了高校建筑设计等建筑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尤其是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设计专业,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必须警惕近年来在行业发展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 因此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方面, 这是不断提升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义。

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

参考文献

[1] 叶腾.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及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2) :104-105.

[2] 杜绍堂, 王胜明, 杨翔.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82-86.

[3] 王龙江.高职高专《建筑制图》课程设计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21 (2) :159-160.

[4] 姚茜.高职高专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8 (5) :38-39.

[5] 庄中霞, 裘汉琦, 胡建平.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建议[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徽省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问题探析下一篇:改进隧道砂浆锚杆施工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