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大数据可视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09-14

《大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型课程, 对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存在教学目标偏差、教材不合适、学生基础薄弱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 本论文从课程教学出发, 探讨对大数据可视化课程改革, 提出相应的举措和建议, 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

一、《大数据可视化》教学现状分析

本篇论文以笔者工作的渤海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该学院大数据专业新开设《大数据可视化》课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大数据可视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大数据可视化》在日常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教师教学思想目标有偏差

当前, 在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中, 很多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和现实有脱节。比如, 现如今,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非常迅猛, 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一定的授课压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这个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相应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 旨在培养当前社会各行业对大数据与互联网经济需求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大数据可视化》这门课程, 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对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掌握程度, 51%的学生掌握一般, 27%的学生不太熟练, 16%的学生掌握比较熟练, 只有6%的学生非常熟练。这充分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重视理论, 轻视实践,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思想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 教学教材选用不合适

在教材的选择上, 可以说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教材是传播知识的有效载体, 学生能够通过优秀的教材, 学习到最有用、最实际的技能。现如今, 我们市面上的大数据可视化教材版本非常多, 五花八门, 各式各样的都有。但是, 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有的教材章节安排不合理、没有逻辑性, 有的教材重视理论, 轻视实践, 大篇幅讲解理论, 还有的教材脱离时代发展的脚步, 很多技术都已经淘汰, 仍然出现在教材中。这些存在的问题, 都影响着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趣, 影响着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 更影响着学生就业实践。

(三) 学生学习基础单薄

《大数据可视化》这门课程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的强, 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求比较高。不管是对数学基础的要求, 还是对计算机技术的体现, 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操作能力。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调查方式, 数据显示, 55%的学生基础知识一般, 36%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9%的学生基础知识为零。学生的基础知识单薄, 直接影响着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探索性, 操作能力薄弱的话还影响着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认同感。

二、《大数据可视化》教学改革建议

(一) 转变教学思想目标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目标, 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跟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速度, 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意识, 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同频共振, 同等重要, 同一发展。另一方面, 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以就业促进教学, 以教学带动就业, 双向提高, 双向促进。只有切实转变教学思想目标, 跟上时代和学生的需求, 才能高质量的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 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好的教材就是目标成功的一半。”高职院校的《大数据可视化》教材的选择和其他类型院校是不一样的, 因为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有着属于自己的侧重点。在教材选择上, 一定要结合《大数据可视化》课程所培养的目标, 结合院校就业的需要, 结合学生兴趣的实际需要,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当下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只有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评估、分析, 才能选择适合学生、有价值的教材。只有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教材,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才能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所在。

(三) 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良好的专业基础是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大数据可视化》课程里面涉及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以及各种可视化的技术实现等等, 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 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才能游刃有余, 才能步步提高。因此, 一方面可以在教学开始前, 开设导学课程, 专门就《大数据可视化》课程所涉及到的数据、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进行授课教学, 夯实基础。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提高其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考核办法, 让基础课程在初始阶段就有个本质的提高。

(四)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优秀的教师团队才能教出优秀的学子。如果要进行《大数据可视化》课程改革, 优秀的教师团队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授课水平、授课质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也影响着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因此,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 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的考核和考评的标准,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 有助于培养出更优秀的教师团队, 有助于教出更优秀的学生。学校和教师的有效配合和支持, 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大数据可视化》课程教学必须从实际的学生需求、社会需要、专业特色出发, 针对不同的特色内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转变教学思想目标, 选择合适的教材, 夯实专业基础,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措施,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一, 马仁秒, 陈昕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8 (5) :54-56.

[2] 胡涛, 周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育现状与质量保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19) :219-22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变压器非全相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下一篇:武威地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