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论文

2022-04-2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钦州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群众体育俱乐部融合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两者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当地体育资源的共享,推动高校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校转型发展,提高体育科研的应用研究能力,促进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论文 篇1: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适合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的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传统体育教学的拓展与延续,也会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可行性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不断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普通高校结合本校情况进行了“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的实施,在体育课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本文通过调查和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兴趣和普通高校当前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为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山东轻工业学院2006、2007级文理科学生960人,其中男生553人,女生407人。

2.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于2007年5至6月对山东轻工业学院2006、2007级的9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以及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行为方面的著作、文章。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本课题的设计、调查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数理统计法:在发放的960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940份,有效率为97.9%。运用数理常规统计方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含义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l~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以俱乐部形式组织进行的体育课教学,它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从而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3.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以“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体育以“终身体育”作为长远根本目标,始终从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出发,来处理不同类型专项体育课关于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发展体育综合能力。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体育俱乐部教学面向全体大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情绪,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以体育两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为主导。学科类课程的体育(体育教学课):是通过对体育文化的传授,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术和战术,并形成相应的体育技能为目的的课程。活动类课程的体育(体育活动课):是重视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以提高体能、活跃身心、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对大学两类课程,要体现所传授技能和知识的教学任务和目的。专项课应使学生系统掌握专项体育知识、原理、技术和战术。为专项活动课及课外体育锻炼提供间接经验、理论和方法指导和技能基础,在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主导、先导作用。

3.3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分析

(1)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体育课形式的俱乐部不同于社会上的俱乐部,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俱乐部型”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开放型的,学生有极大的自由支配权利。而且,俱乐部的教学小组是多样的,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需要有完善的体育设施作保障。彻底的改变教学观念,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改变以往以学生考试、达标成绩为评价标准的片面性,而是结合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是否获得乐趣,体育意识是否得到加强,是否提高了欣赏体育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2)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把高校体育俱乐部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既可以使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体育俱乐部里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俱乐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育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使高校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保持连贯性和同一性。

3.4 普及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高校有充足的师资队伍。

表1 师资力量

以山东轻工业学院为例,(见表1)高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各大学毕业的体育专业人才,有着系统的体育基础知识,有着扎实的各项基本功技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有一技之长,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人才的保证。这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他们思想观念转变快,对学校体育的理解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对以往学校体育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感触颇深。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确立,会给全体的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场所。

(2)场地设施是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要条件。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的体育设施总是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造成学生体育活动与运动器材之间的矛盾。实行俱乐部教学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但是俱乐部体育教学对场地设施条件要求较高,有些条件较好的高校一般都有田径场、健身房、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体育器材多而全。但对于一些体育场馆、运动器材设备不太健全的高校,尤其是开展一些比较受欢迎的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训练时,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高校应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挖掘潜力,合理安排利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作用。

场地设施是上好体育课的主要条件之一,基本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外,还要提供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所需的场所,使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实施。这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

(3)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普通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项课,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年级重复上基础课,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现改为新生一入校就上专项体育课,专项体育课由原来的1年延长到2年或3年。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集中辅导,学生分散练习。在高校校园体育网页中开辟了体育理论教学专栏,采用问答形式,将有关知识分类汇编,使学生能够结合学习、锻炼中遇到的问题,自觉上网查询。

(4)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评价。

①调查对象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态度。从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肯定的。认为体育俱乐部教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体育俱乐部持不满意的态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质疑。

表2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

②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表3可知,男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为球类、健身操;男生不太喜欢的项目为舞蹈和田径。女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是健身操、舞蹈、球类,武术项目也是受女生倾睐的体育项目。总体来看,球类、舞蹈、健身操、武术类的项目受欢迎的程度明显高于竞技类、体能类项目,主要原因是球类、健身类、舞蹈类、武术类项目的趣味性强、难度小、轻松、愉快、学习气氛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然而调查表明,现行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容还是以竞技类和体能类的项目为主。

表3学生体育兴趣的分布情况(%)

③社会综合型人才培养需要迫使体育教学的延伸。高年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具备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关系到其进入社会后有无竞争力的问题。其自身的竞争力包括诸多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自身的创新能力、对事物的敏锐性、应变人际关系的灵活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而诸多方面的竞争力因素都以强健的体魄为基础。身心和谐统一的人才,才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高校体育的精神是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具有终生锻炼身体的欲望,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独立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以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

4小结

综上所述,我校基本上具备了实施体育俱乐部的条件和时机。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试行了一年,一年来在院领导、教务处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较大的成绩。在经济飞速的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认真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加强师资力量,完善场地设置,以素质教育为主导,以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我们既要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近期效应,更要着眼于将来体育“终身享用”的远期目标,高校高年级学生中继续进行体育教育势在必行。实行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对学生的体育思想和现行的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使学生建立“自我体育”的观念,从自我需要出发,自觉自发地从事自我喜欢的体育运动,在运动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第二,采用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使学校体育教学目标趋向多样化,使教学从量的发展到质的提高,使大学生能受到健身、竞技、娱乐和健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体育教学。第三,采用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改革,也可检验教师的实力,激发教师的潜力。同时,使学校体育逐步形成“以体养体”,建立体育经费补偿机制,以减轻学校负担,也是以后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盛克庆,石建文,杜辉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型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2).

[2]高占江,吴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4.1(2).

[3]宁波大学体育教学辅导俱乐部活动指南.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公体部,2002.

[4]徐国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新探[N].陕西日报,2004.

[5]曲宗湖,郑厚成,张燕.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4).

[6]谭沃杰.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发育规律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8(2).

[7]韩倔田.俱乐部形式授课实验[J].中国学校体育,1996(1).

[8]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1992.8.

作者:谭宪望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论文 篇2: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群众体育俱乐部的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 对钦州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群众体育俱乐部融合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两者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当地体育资源的共享,推动高校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校转型发展,提高体育科研的应用研究能力,促进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钦州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群众体育俱乐部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终点又是社会体育的起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与社会体育接轨是我们高校教育应该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一种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及课外运动训练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模式,群众体育俱乐部是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主力,通过搭建两者之间的桥梁来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本文结合钦州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对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进行论述,以期为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已有二十年,现已成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钦州市群众体育也得到蓬勃发展,每到晚上和周末,大街小巷及各类体育场馆爆满,各类群众体育俱乐部也应运而生,健身已成为一种时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健身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而钦州市群众体育专业人才的缺失,阻碍了全民健身运动向更高一级发展,钦州学院作为高级体育人才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聚集地,理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随着2015年钦州学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群众体育俱乐部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可能,一方面,学校可以为学生和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的同时培养群众体育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体质测试系统较为完善,能够为群众体育俱乐部人群提供科学的体质监测,并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进一步推动钦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健康发展。

2 促进体育资源共享

2.1 人力资源共享

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而且还是成绩优异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高校的体育教师专业广泛,几乎所有体育专业人员高校都具备。钦州学院现有专任体育教师三十余人,而且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均接受过社会指导员培训并获得国家社会指导员技术认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每年培养体育教育学生近百人,他们大部分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和各级各类裁判员资格证书,具有指导群众体育的能力。目前,学校现开设二十六个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不仅涵盖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体育项目,还设有毽球、气排球、珍珠球、武术、绣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本涵盖了钦州市各类群众体育俱乐部项目,如果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能够与群众体育俱乐部融合发展,完全可以满足钦州市群众体育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钦州市群众体育俱乐部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是基于共同的爱好、浓厚的感情与友谊,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 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体育活动组织,彼此之间没有实质的约束力,而其能够发展完全体现了组织者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是学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所缺的组织管理人才,而俱乐部成员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及广泛的人脉资源,通过两者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创造学生会员社会实践的机会及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高校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义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是学校的需求,学校与社会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两者融合发展能够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双赢。

2.2 物质资源共享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就提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1]在美国通过立法手段,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从而来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设施资源的相互共享。我国群众起步较晚,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但有关部门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资源共享是必然趋势。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统计,截至 2013 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 169.46万个 ,其中教育系统占66.05万个,占38.98%,场地面积占全国总数的53.01%。在教育系统中,高校的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水平是最高的。2015年钦州学院滨海校区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二期工程也已开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正在逐渐完善,场地质量和数量都得到显著提高,学校场馆设施除平时教学训练使用外, 周末和假期基本闲置, 且学校建筑极具东南亚风情, 空气清新, 环境幽雅, 是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理想去处,而群众体育俱乐部成员一般是在公园、街头、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只有少数体育俱乐部群众能够偶尔在环境相对较好的收费场馆进行锻炼,受俱乐部经费制约,锻炼次数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因此,在不影响校内教学的前提下, 有效利用学校教学俱乐部的体育设施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体育设施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机会,为学生毕业工作后走向社会参加群众体育活动提供缓冲区。因此,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群众体育俱乐部的融合发展,能够整合高校和社会的体育资源,既缓解了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困难,又促进了高校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2.3 文化资源共享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 具有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它融合了少数民族体育和西方竞技体育的精神,既包含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具有现代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群众体育俱乐部与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融合发展能够让群众进入学校参加体育活动时, 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既锻炼了身体, 又提高了文化知识和修养。学生和教师同时可以通过与社会这所大学的近距离接触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 既参与了社会实践也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社会文化知识, 从而有效实现文化资源整合。

3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学校转型发展

大学是学校体育的终点,同时也是社会体育的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 要求大学教育阶段必须完成学生从大学到社会的过渡,特别是环境和心理状态的转换, 这样才能尽快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使学生运用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群众体育俱乐部的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投身于群众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培养其为社区、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和把握,减少毕业后在社会中再成才的弯路。两者的融合发展,降低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区分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013年,钦州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高校, 2016年成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并成为了全国产教融合五个试点高校之一。在此背景下,钦州学院体育教学部进行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促进学校体育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群众体育俱乐部的融合发展体现了产教融合的学校转型新思路,符合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改革的目标。

4 促进高校体育科研和体育教学向应用型改革

高校体育的科研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之内, 闭门造车,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急社会之所需,为社会服务,进行有益于社会的体育科研[2]。一直以来, 高校体育科研在群众体育的研究一直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进行,没有融入到群众体育中,没有使自己成为群众体育的一份子,两者融合发展可以使高校成为群众体育的一份子,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群众体育的需求,有利于高校体育科研的发展。

长久以来,高校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技术教学, 而忽视了其根本的娱乐健身功能以及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已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以适应社会、 服务社会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启动, 要使这项改革深入开展, 就必须使高校走向社会,深入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的需要。作为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的群众体育俱乐部与大学体育的融合发展,可以使高校近距离了解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而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5 小结

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和群众体育俱乐部的融合发展是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有效尝试,两者的融合可以促进高校和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独立运行的局面,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海银.对我国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2] 朱国有.谈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 (3): 89-90.

作者:王兆锋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论文 篇3:

论新时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化路径

摘要:自2002年以来,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体育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二实践过程中,俱乐部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者以文献查阅法、分析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针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得提出了几点对策,力图围绕新时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化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俱乐部教学;教育改革

引言:新时代国家建设与教育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俱乐部模式正是最为重要的一种。俱乐部模式是以学生兴趣为主导,力图培养学生获得1至2项体育技能,树立长期体育运动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1]。以俱乐部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心展开对于体育教学优化路径的探讨具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1.高等院校体育教师专业不平衡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当中承担着教学、引导、传授的重要任务。俱乐部模式是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活力、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为指归的。而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进行考察,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性要求。高校教师多以田径类、球类等传统项目为专长,而对其他项目则专业素养不足。故而,出现了学生对一些项目感興趣,高校却无法设置相应课程的情况。

如对东北地区的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考察,尽管院校也实行了俱乐部模式,却没有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具有独特教学价值、优秀核心竞争力的体育项目。在高校中,春秋两个学期、三个学年开设的均为常见的传统体育课程,大部分院校未能将冰雪运动纳入教学的视野当中来。小部分院校对此虽有所关注,但多作为秋季学期的体验课来开展,如滑雪体验课、滑冰体验课等,且课时多为一节。这体现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课内俱乐部与课外俱乐部相分离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课内体育技能的学习,还体现在课外运动习惯的养成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现下高校体育教育俱乐部模式实施的重点仍是规定课时内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往往忽略了对课下运动习惯的培养和体育活动的开展[2]。所谓俱乐部模式,原指在课外的、以兴趣为导向的群组活动。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脱节的情况。

在大量院校当中存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无法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也无法融入到兴趣群组当中,团体性的体育活动自然也无法展开。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需要团体配合的项目往往由于学生缺少配合对象,故而学生不但无法锻炼自身的体育技能,长此以往还会丧失对体育项目的兴趣。而在需要即时指导的体育项目中也存在问题。如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在课外无法获取规范的教学资料,只能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学习。而网络上的健美操指导视频良莠不齐,学生无法得到规范的指导,反而造成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因此,如何切实实现俱乐部教学“内外一体化”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

二、优化新时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路径

1.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应当注重对专项素质的考察。专项素质不仅局限于体育运动技术素养,更应当注重体育运动理论素养。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要求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解。同样,教师不仅要据具备教学能力,更要注重对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锤炼。教师应当做到在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中解决问题,在教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同时,俱乐部模式要求体育课堂能结合学生的兴趣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如在江南地区开展赛艇、皮划艇等项目的教学都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再度焕发活力的着力点。首先,高校教学事业招聘应当秉承开放的眼光,面向社会招聘具备具备专业素养的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使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得到有机的结合。其次,高校也应当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所谓触类旁通,即指教师应当在不同项目之间寻找到学科交叉范围,并以此作为创新生长点,开拓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

2.切实落实俱乐部模式“内外一体化”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脱离传统教学方式的藩篱,与现代技术带给我们的创新成果紧密的结合起来,发扬“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而解决当前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既往体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率低,普遍仅仅是用于学生选课等[3]。因此,体育学科应当充分利用高校搭建的线上教学平台,以多媒体技术促进俱乐部模式“内外一体化”。

如在健美操教学中组织教师录制讲解动作要点的视频,如踏步、走步、一字步、V字步、漫步等,从而使学生在课外也能得到正确、规范的指导,克服传统模式下只能在课堂内进行跟跳的局限,使健美操运动成为可持续的健身项目。对于球类运动,教师可以采用关键赛事带看等灵活的形式,如组织学生集体观看2004年亚洲杯中国与伊朗的经典比赛,在带看的过程中对足球赛事的规则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在体育理论和实践上取得良好的结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注重网络群组的建设,通过建设线上兴趣小组,如足球小组、排球小组、健美操小组等,为希望在课外进行团体运动的学生搭建平台,不但能促进学生寻找到共同运动的伙伴,更可以提高课外学生运动量和运动参与率,进一步为俱乐部“内外一体化”创造更加良好的外在条件。

结论:

“俱乐部”模式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为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笔者围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认为现下存在着高等院校体育教师专业不平衡、课内俱乐部与课外俱乐部相分离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切实落实俱乐部模式“内外一体化”作为对策,希望为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再创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郝圆圆. 新时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5):4.

[2]柴能. 论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7):2.

[3]张清华, 唐道顺.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运动, 2018(2):3.

作者:黄平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个性化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发展信息化高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