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本质范文

2023-12-30

科学本质范文第1篇

21世纪,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区域的不平衡加剧等,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制约。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往往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在中国能有效地克服发展路径上的障碍,而且能给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提供光明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从一个理念变成了一个执政纲领,从以前的学术概念变成了社会的共同理想,最后达到了执政党战略的高度。实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对我国当代及子孙后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本质特征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蕴含着现代人类活动的实践总结:“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同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能够同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能够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荣的努力相平衡时”,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 1发展瓶颈的突破两方面去体现。一方面通过物质基础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基础的储备,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延续提供潜在的能力,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性。毋庸质疑,可持续发展应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持续度”(时间维),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能包含五代或者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换言之,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所关注的发展度和协调度,不应只是在短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它们建立在充分长时间维上的调控之中。

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时间维(持续度),从本质上表征了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满追求。

二、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的失误,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人口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急剧提高,会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发展历程重新审视,所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它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唯一选择。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进行社会生产的必备条件。任何生活活动,或是工业、农业或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都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富饶的资源宝藏是一笔天然财富,是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无偿“恩赐”。自然资源分为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和非再生资源(如矿山)两大类。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

- 3水土流失,河道堵塞,抗灾能力减弱;工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水平低,成本消耗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格体系没有彻底改变,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从而制约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切实完善价格体系,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和使用量,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持,才能全面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邴正:《当代发展与文化观念的变迁》,《光明日报》1993年1月11日)。

(三)它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促使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有复杂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少,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合理的分配关系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分配的严重不公是社会稳定的大敌。为此就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对合法的高收入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努力消除贫困,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本世纪末基本解决56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追求尽可能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人类的本能和社会发展目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消费方面的异化现象。例如: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占世界人口的少数,消耗着75%以上的商业能源和80%以上的原料,还在第三世界实行“生态殖民主义”,通过转移污染严重的工业而进行新的“生态犯罪”,如印度的核污染事件就是一例。正因为这样,我们需要像马克思所研究的那样,建立一个摆脱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稳态”的市场经济模式(辛树帜、蒋德麟:《中国水土保护概念》,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210页)。

- 5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有效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今后工作要在约束机制与投入机制上下功夫。尽管现在颁布了很多环保方面的法规,但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合谋,将环境成本外部化的行为屡屡发生,这不仅需要完善立法,更要加大执法力度。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能有个严格的执法队伍和严格的监督也难于发挥作用。

我国现有环保投入仅占GDP的1%,还要用来解决所有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这些钱分到全国各个环节,就是杯水车薪。要想根本解决环保的资金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让环保产业化,也就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之上的环境治理。除了一些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大工程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负责外,其他的环保工作完全可以依赖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来自行解决。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扶植环保企业,给它们资金上的、政策上的支持,引导、培育环保市场。同时,居民也要有环境成本意识。企业本身控制技术成本,推广环保产品也很重要。环保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开始的回收环节到处理后的利用环节应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才有利于环保产业化的实现。与环境污染治理相比,生态环境破坏后,生态修复更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怎样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活动是关键。生态环境的治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当地人的生存问题,否则破坏的速度会远远大于治理的速度。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是要尊重自然,只要不去破坏它,给自然一段时间,就会自然修复。总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起的,是人类社会发

科学本质范文第2篇

摘要: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的,这是贯穿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的一条隐性线索。《巴黎手稿》侧重把货币的神圣幻象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大纲》则侧重揭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在此基础之上,《资本论》通过对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把货币批判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透视出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种“转换”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非神圣形象;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资本的货币;货币批判

货币,这个人类经济生活的“润滑剂”,不仅是现代社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结“纽带”,而且作为驱之不散的“幽灵”游荡在现代人的周围。因此,对货币本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西方经济学家通常局限于对货币流程的实证描述,回避对货币本质的探究。或者说,即使追问货币的本质,也仅仅从经济学角度将其归结为货币金属论或货币名目论等表层经济现象,难以深入货币本质的内在根据。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本质的研究,或者从货币本身入手,或者从经济哲学(1)的视角切入。这两种研究路径在某种意义上都“遮蔽”了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真实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的追问,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始终围绕其哲学的理论任务——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展开的。这不仅构成马克思从哲学角度分析货币的内在根据,而且成为马克思哲学观形成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确立自己哲学的理论任务:“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1]4这种“非神圣形象”指的是什么?人是如何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又是如何消解这一异化的?从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这种“非神圣形象”指的是以金钱、货币为代表的“物神”,因此,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是揭露市民社会中利己的人在世俗神——“货币”中的自我异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中货币的批判。马克思的货币批判不仅关涉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而且关乎消解这一异化的现实道路,这构成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的一条隐性线索。

一、货币的“神圣幻象”:马克思货币批判的“靶子”

货币如何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世俗神”?人又是如何在这种“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这一问题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并明确提出其哲学的迫切任务是必须厘清私有制所导致的全部异化与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2]51。私有制、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全部异化与货币制度之间的关系?这与马克思对货币本质的分析有什么关系?要厘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追溯到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趣——人类解放。

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前者是从哲学自身的理论任务切入的,后者则从现实的犹太人问题着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把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作为自己哲学的理论任务,并将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归结为这样一个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1]11这是马克思从宏观角度对人类解放的理论界定。而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在对“非神圣形象”进行深入阐发的同时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各种关系回归人自身。在马克思看来,犹太人的解放从终极意义上就是把人从以赚钱为动机的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这是现代世界的普遍实践任务。因为在市民社会中,利己的人把金钱奉为他们的“世俗神”,“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1]52。由于这种世俗的犹太精神从市民生活中不断产生并在货币制度中最终形成,因此,要把人从犹太精神中彻底解放出来,就必须废除这种非人性的货币制度。由此看来,马克思从现实的犹太人问题出发,进一步具体地论证了其哲学的理论任务。

为什么这种货币制度是非人性的?因为在这种货币制度中,人处于一种异化状态,这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 [2]85时,才为我们而存在。如果说私有制对应着货币制度的话,那么私有财产就对应着货币。虽然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时并没有明确指出这种货币制度是什么,但是他借助这两个因素阐明了货币的本质。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金钱是人的劳动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是对货币极其抽象的理解。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人的类特性理解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因而他撇开经验意义上的货币——金钱,一针见血地指出货币的本质是“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2]144。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进一步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对人的异化的类本质进行具体界定,这才真正揭示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中介活动或中介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2]164-165 。这种作为交换中介的货币是私有财产的丧失自身的、异化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一种私有财产,它将战胜其他形式的私有财产,因为在私有制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交换,这种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中介运动,不是人的关系,而是私有财产对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即价值,货币就是这种“作为价值的价值”的现实存在。由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都是关于人自身的理解,因而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角度理解货币就是从人自身理解货币,正如齐·朗兹胡特和J·P·迈尔所把握到的“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货币中获得自己最极端的表现”[3]一样,马克思进一步揭示“货币是人的类本质的自我异化”。就此而言,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对“人”而言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它把一切人的和自然的特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把坚贞变成背叛、把主人变成奴隶、把明智变成愚蠢……货币的这种神力包含在它的本质中。由于货币不仅是需要与对象之间的“牵线人”,而且是自然界与人相互联结的纽带,因而它是一切纽带的纽带。货币所享有的这种“特权”在人们观念中形成一种货币的“神圣幻象”:似乎货币占有一切对象的普遍性是货币本质的“万能”。这种以货币为基础的有效需求和以我的需要为基础的无效需求之间的差异是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差异,因为人的需要的实现只有通过货币才得以可能。由此,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是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2]145这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对人的价值的“僭越”。由此看来,马克思对货币的批判就是对造成货币“神圣幻象”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粗看起来,马克思与前人关于货币本质的理解并无本质差异:赫斯早在《论货币的本质》中就把货币理解为社会交往的类本质的自我异化,揭示货币作为社会关系的“幻影”而存在,“金钱不外是非组织化的、因而脱离我们自己的理性意志并因此统治我们的人类社会现代生产方式的幻影”[4];穆勒把货币理解为“交换的媒介”深为马克思“赞赏”。但是他们就此止步不前了。他们共同的缺陷在于:抹杀了作为异化的社会联系的货币得以存在的历史前提。这正是马克思超越前人的关键所在。马克思的货币批判不是对货币本身的批判,而是对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的批判,它的目的在于推翻束缚人、奴役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正是这种理论旨趣决定了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理解犹如“晴天霹雳”与他的前人根本“断裂”开来。因此,马克思《巴黎手稿》对货币本质的分析仅仅是他作为哲学理论任务的货币批判的“冰山一角”,由于当时他还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现实层面的经济活动,因而他既无法理解货币与人的历史发展,也无法厘清货币与资本的内在关联,这构成马克思《大纲》分析货币本质的重要维度。

二、货币的“历史限度”:马克思货币批判的“密钥”

虽然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对这种私有制的起源即“外化劳动是如何促进人类发展进程”这一问题并没有作出明确回答,《大纲》“货币章”对人类发展三形态的相关论述却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把“密钥”。经济学家很清楚,货币存在的前提是社会联系的物化,但由于他们把货币仅仅理解为“物”,而不是“社会关系”,因而他们无法驱逐“物”的神秘性,“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5]。与此相反,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信赖物而不是人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是物化的社会关系,“这种物是人们相互间的物化的关系,是物化的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无非是人们互相间生产活动的关系”[6]110。由于马克思把货币的本质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因而他突破古典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形而上学理解,进一步揭示货币得以存在的历史前提,这是马克思在《大纲》“货币章”论述似乎与哲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类发展三形态的根本原因。

在古代社会,人们在狭小的范围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对人的依赖是最初的社会形式。现代社会以分工和交换为前提,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未来社会,建立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货币只是出现在各共同体的边界上,它起初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存在,随着商业民族的发展,货币不可避免地作为第三种规定出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加速共同体的没落。第二个阶段,作为交换价值本身的货币不仅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而且是个人得以存在的前提,货币从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一跃为“目的”本身,“货币从它表现为单纯流通手段这样一种奴仆形象,一跃而成为商品世界中的统治者和上帝”[6]173。在这个意义上,它不仅不会瓦解社会形式,反而是社会形式发展的主动轮,这是货币作为第三种规定的典型形式。第三个阶段,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以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但这些自由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它以交换价值的生产为前提,这种生产不仅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而且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这个意义上,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物质条件。由此,马克思把对货币本质的分析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6]108 。

在现代社会,一切产品和活动都“烙”上交换价值的“印迹”,这既以人与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解体为前提,又以生产者之间的全面依赖为保证,“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只有通过交换价值,他自己的活动或产品才成为他的活动或产品;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本身孤立化的、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 [6]106。因此,货币作为一种物化的社会关系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理论确证,因为个人只有通过物的形式才能取得和证明自己的社会权力,每个个人作为货币所有者在他的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在这里,商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由普遍交换所形成的社会联系作为凌驾于他们之上的社会权力而存在,随着生产的社会性的增长,货币的权力也按同一程度增长。这深刻地表明:人们的普遍联系在商品交换中被异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交换价值即货币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这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货币主要在第三种规定即作为交换价值本身的意义上发挥作用,“在这种形式中,货币不是仅仅表现为手段,也不是表现为尺度,而是表现为目的本身”[6]168,充分发展的货币的第三种规定,以前两种规定为前提并且是它们的统一。货币在第三种规定上表现为生产过程,因为货币作为发达的生产要素,只存在于雇佣劳动存在的地方,所以,作为目的本身的货币就成为普遍勤劳的手段。这样,真正的财富源泉就打开了。但是,在这里所阐述的货币规定中,隐藏着关于货币性质的一种幻想,即死抱住货币的一种抽象规定而无视这种规定中所含的矛盾。这种幻想不但赋予货币以“世俗神”的意义,而且掩盖了货币在其最后完成的规定上表现为自我消灭的矛盾,即整个实际财富的世界与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的货币之间的矛盾。因为作为一般财富物质代表的货币只有重新投入流通与个别的特殊财富交换才能实现自身,否则,它只能成为实际财富的“幻影”,这里潜伏着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如果说,作为交换手段和价值尺度的货币归属于作为货币的货币的话,那么作为交换价值本身的货币就潜在地包含作为资本的货币。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货币的货币只是从纯粹形式上考察货币,因而它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式的货币抽象;作为资本的货币与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因而它是特定历史的产物。二是作为货币的货币体现的是交换主体的自由、平等,因为从简单规定上理解货币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对立表面上都消失了;作为资本的货币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交换主体形式上的“平等”下所掩盖的实质上的不平等。三是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人们在有限贪欲的驱使下追寻财富的过程;作为资本的货币是在以交换价值为前提的无止境的致富欲的“推动”下追寻财富的过程,因为在现代社会,资本作为财富一般形式的货币,是一种不断要超出自己界限的欲望。由此看来,对资本的研究不过是对货币的研究,资本作为不断增殖意义上的货币,在更高形态上彰显了货币的潜力,但二者有质的区别,“作为资本的货币是超出了作为货币的货币的简单规定的一种货币规定。这可以看作是更高的实现;正如可以说猿发展为人一样。但是,这里较低级的形式是作为包容较高级形式的主体出现的。无论如何,作为资本的货币不同于作为货币的货币”[6]206 。那么,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只有当资本家在自由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能创造出比自身的消费价值更大的价值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7]198。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两个特点:第一,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货币为中介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第二,在资本和劳动的“不平等”交换中,资本潜在地包含作为自为存在的劳动即工人与作为自为存在的资本即资本家之间的内在对抗。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资本的货币,不仅是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最高表现,而且是现代社会“个人受抽象统治”的现实表达。因为在现代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普照光”,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个人从属于像命运一样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物”,但这种“物”并不从属于把这种生产当作共同财富来对待的个人。这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不仅揭示货币得以存在的历史限度,而且把货币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如何冲破这种“物”对人的全面统治,直接关涉如何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道路。

三、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

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

《巴黎手稿》侧重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出发把货币的神圣幻象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大纲》则侧重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出发揭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历史性和暂时性,《资本论》在此基础之上,一方面从商品-货币-资本的拜物教基础出发揭示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与之相应,马克思的货币批判也就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这透视出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这里需要阐明的问题是:这种“转换”何以可能?厘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货币批判的内在旨趣,而且有助于我们弄清楚马克思的货币批判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论地位。作为资本的货币是货币本质的真实内涵,它得以可能的条件只能通过劳动加以阐明,因为“劳动与商品的交换”是资本增殖的关键。这种以雇佣劳动为典型特征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构成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因此,马克思的货币批判就是对现代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由此,要弄清楚马克思货币批判的“视域转换”,就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劳动和人的存在方式进行深入剖析,这三个维度以“吸血鬼”的“蜕变”、“死劳动”吞噬“活劳动”和人与物的“颠倒”形式呈现出来并构成马克思货币批判的“三位一体”。

(一)“吸血鬼”的“蜕变”。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把“资本”理解为“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并且把这种支配权归结为资本的购买力。在此马克思并没有明确区分货币与资本。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当资金能给所有者带来利润时才叫资本,但这种利润更多地是货币意义上的资本和利息。这在《大纲》对于货币本质的分析中仍属于作为货币的货币,作为资本的货币须以劳动力商品化为前提,这个前提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现代社会才得以可能。《巴黎手稿》从私有财产的历史形式——地产、货币和资本出发,把私有财产的起源归结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的关系问题,《大纲》则着重阐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如何通过人的外化劳动得以实现并在何种意义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尽管马克思在《大纲》中通过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揭示资本增殖的“秘密”,但由于当时他还没有真正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真实含义,因而无法明确区分劳动力价值与劳动价值,从而仍然把“资本”理解为“对工人劳动的支配权”。与《巴黎手稿》不同的是,在这里马克思已经指出这种“劳动”是同资本这个已设定的交换价值相对立的“使用价值”。直到《资本论》,马克思才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不像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7]611。这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古典经济学家一直“遮蔽”的资本主义“裂缝”,从而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的秘密,尽管这种“剥削”为华丽的“物”的外衣所掩盖。马克思通过“吸血鬼”的“蜕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平等”下所掩盖的实质上的不平等。要揭示这种“不平等”,就必须追溯到引起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劳动,“劳动是酵母,它被投入资本,使资本发酵”[6]256。

(二)“死劳动”吞噬“活劳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不仅把私有财产的主体归结为劳动,而且把私有财产的起源归结为外化劳动对人的发展问题,因而他把作为私有财产发达形式的货币看作异化劳动的结果。而在《大纲》中,马克思把对货币本质的分析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联系起来,货币作为物化的社会关系只存在于雇佣劳动存在的地方。《巴黎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指私有制中人的异化状态,《大纲》中的雇佣劳动则特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角度来看,资本的增殖就是“死劳动”吞噬“活劳动”的过程,这个物化的过程从工人方面来说表现为劳动的异化过程,从资本方面来说,则表现为对他人劳动的占有。因此,我们要剖析资本增殖的“秘密”就必须从“雇佣劳动”入手,但不了解劳动二重性就不了解雇佣劳动,因为这种劳动对于资本来说是使用价值,对于工人来说却是交换价值。如果劳动对双方都作为使用价值而存在,那么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就“名副其实”,但是这里的“劳动”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不同规定之间的交换,这就暗含着: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工人的“劳动力价值”,而它所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后者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其价值要远远大于前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本家取得对工人“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由此看来,《资本论》对劳动二重性的阐述是理解“资本增殖”的关键,“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7]269。由于劳动的二重性总是与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人”的理解是马克思货币批判的突破口。

(三)人与物的“颠倒”。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关于“人”有个经典的比喻:“如果说有一个英国人把人变成帽子,那么,有个德国人就把帽子变成了观念。” [1]597这个英国人是银行巨子李嘉图,这个德国人是大学教授黑格尔。如果说作为经济学家的李嘉图把“人”变成“帽子”,把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为物与物的关系,从而使“人”颠倒为“物”的话,那么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则把“帽子”变成“观念”,把物与物的关系理解为观念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不仅使“人”颠倒为“物”,而且使“物”颠倒为“观念”。因此,只有深刻揭示人与物“颠倒”的内在根源,才能破除“帽子”与“观念”对人的“遮蔽”。由此,马克思既摒弃黑格尔从抽象精神劳动理解“人”的思辨路径,又戳穿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的“阴谋”,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但是在私有制中,劳动成为谋生的手段,从事生产的人只是作为“动物”意义上的“工人”而存在,并且这种异化劳动只有通过对他人的现实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现实性上揭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恰恰印证了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这些“现实的个人”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从属于不断增殖的资本。如果说《巴黎手稿》侧重从理想性维度把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看作人的本质,并揭示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话,那么《大纲》更侧重从现实性上考察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形成的物化社会关系,从而揭示人与物“颠倒”的历史前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商品形式出发才真正揭示这一前提的“商品-货币-资本”的拜物教基础。《资本论》不仅从商品二重性与劳动二重性的内在关联诠释人的存在的二重性,而且把这种物化的社会关系具体化为“商品”、“货币”、“资本”的“物与物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商品、货币还是资本都不过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化身”,因为作为资本的货币不断以商品、货币的形式交替出现,并始终围绕处于过程中的价值主体展开,“资本按其概念来说是货币,但是这种货币不再以简单的金银形式存在,也不再作为与流通相对立的货币存在,而是以一切实体的即各种商品的形式存在” [6]229。由此看来,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是在“世俗神”——“作为资本的货币”中的自我异化。由于拜物教所呈现的商品、货币、资本对人的全面统治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要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必须推翻束缚人、奴役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货币批判的内在旨趣。

由于马克思的货币批判是“手打麻袋意在驴子”[6]194,这里的“麻袋”指的是“货币本身”,而“驴子”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任何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打的都是 “麻袋”,而造成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根源在于“驴子”。因此,马克思的货币批判并非对货币本身的批判,而是对人在非神圣形象——“作为资本的货币”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因而是对人自身的存在方式的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货币批判,不仅是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一把“密钥”,而且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关键所在。离开货币批判,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的哲学任务——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是抽象的、含混的和漂浮的;离开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哲学任务,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的货币批判就是零碎的、表面的和无根的。因此,只有通过货币批判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理论内涵。相反,我们只有通过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哲学任务才能深入挖掘货币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实意蕴。

注释:

(1)国内学术界90年代末召开的“经济哲学”研讨会,以及随后召开的“货币哲学”研讨会,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对货币的经济学理解,他们从历史哲学、经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角度,深入阐发货币所内蕴的哲学思想。但是,从经济哲学考察货币与从哲学本身的理论任务研究货币有质的区别:如果说前者使货币与人的关系问题浮出水面的话,那么后者更侧重货币对人的整个存在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齐·朗兹胡特, J·P·迈尔.马克思早期著作对重新理解马克思学说的意义[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93.

[4][德]赫斯.卢格在巴黎[J].社会(第8卷),193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8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吴 勇)

科学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影视艺术 ; 综合性 ; 艺术性

影视的诞生与发展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出现电影、电视这两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就影视的技术性而言,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技术成果,當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地被迅速吸收到影视艺术的制作中,便使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媒介,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共同构筑起令人瞩目的影视文化,而影视文化本身涉及到传媒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综合性文化,因此,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此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可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是再现艺术,又是表现艺术,正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这种集大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影视艺术必须是一种集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录音、音响等多种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者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艺术还深受文学的影响,电影与电视从文学中汲取并借鉴了许多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影专题片深厚的文学底基。影视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剧本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继而,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对电影与电视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影视艺术向诗歌学习,产生了抒情性的诗电影,如美国的《金色池塘》,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我国的《黄土地》、《我们的田野》等。影视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电影、电视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和小说电视,如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我国的电视连续剧《围城》、《雍正王朝》等。

影视艺术又从绘画、雕塑中借鉴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画面造型、色彩造型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绘画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独特处理,以及运用二维平面创造三维立体空间的艺术经验,特别是绘画、雕塑强烈的造型意识,为影视艺术的画面向欣赏者提供一种艺术信息,又是通过造型性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我国的电影《天云山传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山水处理得依稀朦胧,《早春二月》则以精巧的画面构图,向观众传达出室外桃园的江南小镇和水乡风情,影视艺术还从音乐中吸取了抒情性和节奏感等特点,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表现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舞蹈艺术在表达人类丰富、复杂和细腻的情感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对影视的结构安排也不无启迪。影视艺术正是大量地、大胆地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许多特点和艺术手法,并把他们熔铸到自己的特质中,影坛视苑才会呈现出群芳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的艺术特征,不仅仅只限于各种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法上,这种高度的综合性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与抒情性的统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而使影视艺术成为迥异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可以说,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更大地体现出与其他艺术的共性,各种艺术的各种元素被影视所同化、所吸收、所借鉴,从而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影视艺术成为时空综合的视听艺术,影视艺术的技术性特征又向人民昭示它鲜明的个性特征。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影视艺术,我们切不能低估技术性在影视艺术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本质范文第4篇

【壹】、劳资关系的本质

它是指劳方与资方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谓关系是指劳方与资方相互作用之行为,包括双方间之权利与义务及其有关之事项。此关系具有两项涵义,一则从法律的观点言之,劳资关系系依据双方所定之雇佣契约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亦即彼此的法律关系。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观点而言,劳资关系系指劳资双方彼此间的人际、情感甚至道义等关系,亦即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不成文之传统、习惯即默契等的伦理关系。

劳资关系的发展阶段

近代劳资关系是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再工业化推进之过程中,由于经济与社会的环境变动,使得劳资关系表现出如下几个不同阶段的特征。

一、 专制的劳资关系:这是十九世纪中业已后之型态,资本是以读资或合

资而成立,企业的经营完全依照雇主个人之意见为中心,带有专制的

特性。

二、温情的劳资关系: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资本家大量投资生产,使得劳

工随之增加,但雇主基于专制主义下之劳资关系,无法得到劳工的合

作,未了提高生产率乃采取家族式之温情主义,提供各项福利措施,

表现初期照顾之亲情,而劳工方面为了报答雇主之恩惠,乃表示其忠

诚心,因此造成双方温情之关系。

三、缓和的劳资关系:十九世纪末期,由于资本集中,企业型态以股份公

司出现,经营与资本分开,经营规模扩大,管理也合理化,而且由于

近代劳动市场之形成以及职业工会之成立,使得劳动条件改善,以工

会力量来争取,使劳动力之组织与资本立于同等之地位,而形成劳资

双方间缓和的关系。

四、民主的劳资关系:1929年之世界大恐慌以后,由于资本的集中,独占

化之发展,使得企业规模比以前更为扩大,其结果是资本与管理分离,

专门管理者负起重要之任务,而经营者地位的确立以及经营者团体之

组织也很普遍,而且,女性劳动者大量进出使得劳动市场更为强化,

而劳动组织也由职业工扩充到产业工会,所有劳动条件之改善,均由

工会与资本家依据劳动关系以团体协商来解决,而实现民主的劳资关 系。

何谓劳工

依我国劳基法第二条规定,凡受雇主雇用从事工作而获致工资者称为劳工。

何谓资方

以必须支付工资或薪给雇用他人为其工作者。

所以从上述数据我们知道,自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近代工业组织,由近代工业组织,才产生近代劳资关系,所以近代劳资关系是十八世纪末期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

劳资关系于公司生命周期的发展

公司的创立其劳资关系会伴随着公司的营运发展,会有所不同的发展。从不成比例渐渐地劳资关系的力量会逐渐拉进,例如会有工会的成立……成为共荣共生的局面,也有可能会有对立的一面,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下列所描述:

开创期:应建立劳资关系的基本理念与组织

成长期:要维持劳资和谐,并提振员工的动机与士气

成熟期:控制员工成本和维持劳资和谐,并提高生产力。

衰退期:要提高生产力,也要讲求工作规则的弹性化,同时重视工作保障。

【贰】、劳资关系的模式

劳资关系乃劳资双方间之权利与义务及其有关事项的处理。而其模式主要从劳动者的基本三权,即团结权、协商权和争议权来着眼,而其内容系由工会、团体协商以及劳资争议三个部分所组成。以下则分述之:

壹、 工会

一、 定义:

从沙勒门对工会的定义得知,工会系由员工所组成的组织,用以代表他们在工作和社会上的利益,特别是直接透过团体协商的过程与资方商议雇用关系。

1. 员工决定加入工会的原因:

(1)、不满意劳动条件。

(2)、认为个人力量薄弱,希望借用工会的集体力量。

(3)、将工会视为一种手段,用以争取好的劳动条件。

2. 员工不加入工会的原因:

(1)、对公司有高度认同者,认为工会对公司有负面的作用。

(2)、受公司管理方式影响,例如:公司提供许多参与决策的机会

和沟通管道等。 (3)、对工会的目标有异议者,认为工会是政治性活动,或是工会 的目标对公司有害等。 (4)、专业性的工作,例如:工程师认为集体行动与专业性的独立自主相违背。

二、 组织的要件:

根据工会组织法的规定,工会的组织要件可区分为实质要件及形式要件。 1. 实质要件 - 自主性

工会以保障劳工权益、增进劳工智能、发展生产事业、改善劳工生活为宗旨。因此在与雇主的关系上,确保工会的自主性便成为组织的前提要件。

我国工会法第十三条规定:「同一产业之被雇人员,除代表雇方行使管理权之各级业务行政主管人员外,均有会员资格」。这点排除了管理人员的独断,且确立了劳工组织的自主性。 2. 形式要件 - 民主性

谈到民主性是指每位劳工均有加入工会之自由,工会法第十二条规定男女劳工均有加入工会的权利及义务。此处所谓权利应当是强调其民主性,所谓义务性按工会法「施行细则」第十三条之规定,对拒绝加入工会的工人可施予停职处分,表面上来看,似乎具有强制性,然而这是为了保障劳工的权益,因此不能说是侵害了劳工的自由。

三、组织的型态:

工会依成员的组成,传统上可分为三类:

1. 职业工会:系由同一职业或相同技能等级的劳工所组成,此可横

跨不同产业的劳工,是一种水平的组合。

2. 产业工会:系由同一产业内所有的劳工所组成,包括组织内各层级的劳工,是一种垂直的组合。

3. 一般工会:成员不受职业或产业的限制,亦可依政治、宗教、种族等来设定

其范围,是一种综合性的组合

四、组织的活动:

工会的活动可分为经济性的活动、社会性的活动以及政治性的活动三项。

1. 经济性的活动:

工会是劳工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经济上利益为目的而组织的团体,因此其经济性的活动主要是与雇主协商以达到维持、改善劳工的工作情况,提高劳工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为目标,其主要的方法有劳资争议及团体协商。 2. 社会性的活动:

工会对社会的责任是协助与满足劳工大众之社会事业,此事业包括互助性与教育性的活动。 (1)、互助性的活动:主要是对会员之社会服务,即展开疾病医疗、福利措施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劳动条件之改善活动等。

(2)、教育性的活动:此乃是对会员实施各种技能训练、在职训练,以获

得职业上所须之知识与技能并补充新知与实技,以达到技术与设备

之革新而提高生产效率与品质,加强企业经营与竞争实力。

3. 政治性的活动:

工会为保障劳工之权益及提高其地位并改善与雇主之关系,乃积极推选或支持会员参与国家之立法权或政治性的活动,包括影响立法者之参选活动以及影响劳工立法内容的活动

五、工会之发起:

现行工会法规定凡年满二十岁之同一产业工人,或同一区域同一职业之工人,人数在三十人以上时,应依法组织工会;同一区域内之同一产业工人,不足三十人时,得合并组织之,由发起人向主管机关登记。

六、工会之筹组:

经主管机关许可后,发起人应即组织筹备会,办理征求会员,展开各种筹备工作,主要事项有: 1. 草拟工会章程。 2. 办理会员登记。 3. 准备选举事宜。

七、工会之成立:

召开成立大会,并经出席成立大会会员或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议定工会章程,而后依照本工会章程所定职员的名额及工会法所定职员资格之限制规定,选举理、监事,并分别组织理、监事会,互推常务理事、常务监事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会组织完成,应送主管机关备案,并发给登记证书。

贰、团体协商

团体协商乃是劳方与资方代表,利用协商的过程来决定雇用条件,团体协 商是劳方与资方订定雇用条件的互动过程,团体协商对劳资双方均有利,劳方组织工会,经由团体协商可了解企业经营的状况与问题,资方则可了解劳方的需要与想法建立劳资一体的共识,促进劳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另外透过团体协商,劳工的权益可获得保障,资方则可避免劳工怠工、罢工等行为的产生,使劳资双方的行为有所规范。由此可知,团体协商可规范劳资双方的权力与义务,促进劳资关系的合谐。

一、团体协商的单位通常可由四个效标来决定 1. 劳工间有共同的利益。

2. 劳资关系的稳定性有潜在的影响。

3. 需让专业和技术的劳工有充分选择的自由。 4. 传统的协商方式或资方的决策结构。

二、团体协商的内容方面:

1. 实质性的内容:包括薪资、奖金、福利、工时、解雇等。

2. 程序性的内容:包括申诉、纪律、工作评价等的程序,以解决劳

资冲突。

3. 工作的安排:为因应经营环境的改变和配合企业的发展,例如:

人员的配置、工作与时间的弹性等。

三、团体协商的过程中、通常有五种类型:

1. 分配的协商:协商结果某方获利,另一方就有损失。

2. 整合的协商:双方共同合力解决冲突,谋求最大的立益。

3. 让步的协商:当雇主面对经营济困境时,为获得生存与复苏,雇

主要工会作某方面的让步,例如,减薪,同时以工作保障为回馈。 4. 继续的协商:当安全与卫生的需求、政府的法规等环境的便变动,

会促使劳资双方不断的进行协商。

5. 组织内部的协商:在协商的过程中,劳资双方都必须从事各自团

体内的协商,以利协约的达成。

四、团体协商的过程:

1. 协商的准备:首先得组成协商委员会或小组,进行数据的搜集和

拟定策略,并且提出建议案。

2. 协商的进行:双方约定时间、地点,进行面对面的协商,协商的

次数因议题而异,双方可运用各种协商策略,以获取各自最大的

利益。

3. 团体协约的签订或陷入僵局:协商达成初步协议后,双方代表须

需获得各自团体成员的支持与认可后,团体协约才能正式签订;

双方如果经过多次协商,意见仍然分歧,协商便会陷入僵局,就有可

能产生劳资争议。

参、劳资争议

一、劳资争议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1. 签订团体协约之后,劳资双方之中的任何一方不履行协约内容。 2. 协商陷入僵局。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发生劳资争议,前者称之为权利事项或诉愿的劳资争

议,后者称之为利益或调整事项的劳资争议。

二、劳资争议后的处理方式通常有四种:

1. 协调:此可由劳资双方自行协调,或是由中介团体居中协调,例

如,政府机构或民间中介团体的人员来协调,属于非正式的处理

方式。

2. 调解:由中介团体依法定程序协助双方达成协议,但中介团体没

有权力强制双方达成协议,只是担任协议的促进者。

3. 仲裁:由中介团体依法定程序,对劳资双方的冲突作成判决,类

似准司法的过程,通常仲裁的决定对劳资双方具有约束力。 4. 司法诉讼:此乃透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劳资争议中的权力事项,不

适用于利益或调整事项劳资争议的处理。

换言之,劳工权利事项的劳资争议可采用上述四种方式来处理,但有

关利益或调整事项的争议只能采用前三种方式处理。产生劳资争议时,劳

方可采用的行为有罢工、怠工、杯葛、占据、生产管理和纠察等;资方可

采用的行为有继续经营、锁厂和开列黑名单等。任何一方采取争议行为时,

对争议的目的、程序以及采用的行为等,均应考虑其正当性与合法性,方

能使争议行为获得效果,甘并免除民事和刑事的责任。

【叁】劳工参与及促进劳资合作

参与管理:指组织内员工有全参与其工作有关之决策,即由劳方代表与资方在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机能之行为,以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

一、 参与管理的目的:

1. 增进员工独立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 2. 提供员工自我训练的机会。

3. 协助管理者集思广益,作明智的决策。 4. 促进劳资关系之沟通。 5. 提高劳动力与忠诚度。

6. 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力。

二、 参与管理的型态: 1. 经济的民主(economic iemocracy):资方允许劳方居于同等的立场,参与企业之所有权与利润之分享,尤其在现代大规模的企业,公司股份之大众化更是平常,美国企业内之员工入股制度即为例子。 2. 管理的民主(managerial democracy):此制度起源于德国的共同决定制,即劳方享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权,共同讨论并决定公司内的任何问题。

三、 参与管理的有效运用:

1. 实施前的先决条件:

欲求参与管理收到预期的效果,须注意下列先决条件:

(1) 在参与者方面:

I. 参与讨论的主题须与工作或生活有关;

II. 参与讨论的有关问题对事不对人; III.事前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IV. 须有参与讨论的知识与能力;

V. 对讨论的事项内容要有保密的义务。 (2) 在管理者方面:

I. 参与的机会不要被少数人所独占; II. 遵守合理的经济原则;

III.不影响员工权益,不损及主管威信; IV. 有效沟通;

V. 在权责范围内实施,方能产生效果;

VI. 事前对参与者施予训练。

2. 实施的方法:

(1) 就参与成员分:

A. 团体参与:主管与所有部属相互讨论,每一成员均能表达其意见,从事整体性、创造性与适时性的决策。

B. 个别参与:主管就有关问题分别与有关人员沟通讨论,并由部属提出建议。

(2) 就实施方面分:

A. 咨询监督:又称咨询管理,主管就有关问题征询员工意见,集思广益。 B. 民主监督:又称民主领导,任何决策交付团体讨论,主管居于协调,指挥的立场。

C. 劳资会议:由劳资双方各以同等代表参与,已定期集会方式共同研商有关产业发展及员工福利等问题。

D. 提案制度:此与意见箱制度类似,公开征求员工对工作的改进或革新建议,并予以适当的激励。 劳资合作:雇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接受工会或劳工的意见,而劳工或工会再劳资关系上扮演主动合伙人的角色。劳资双方将彼此的新志节终于更宽广的领域及一些基本问题上,如产品品质、技术转移等。 合作的先决条件:

一、劳资双方应有荣辱与共的观念,并重视公司的长期营运目标。

二、人性的相互尊重。

三、建立良好得沟通管道。

四、 利润分享及合时宜的劳工法令。

基本上我们必须确认人才是经济社会的主宰,而高品质且有心于提高生产力的劳动者,正是促使产业提高竞争地位与保证长期成功的一项关键。管理者的职责之一,就是主动地去培养这种高品质的劳动力;也就是说,有理想、有抱负的经理们可以改变员工的期望,也可以影响员工对工作的动机与工作的态度,而使原功能以更积极与更建设性的心态,去发展员工的自信心、成长与满足感,并因此而提高生产力与追求组织的目标。

促进合作的方法:

一、举行劳资会议:依据劳动基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为协调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应举办劳资会议」。

二、谛结团体协约:团体协约系由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团体所缔结之书面契约,用以作为双方行为的准则,或劳雇个人间劳动契约的标准。从劳工方面来看,固然为其团结自助的保护手段;即在雇主方面,亦可藉以避免劳雇间的争议和同业间的竞争。

三、实施企业民主化:企业民主化系在组织方面切实推行分权,在管理方面确切把握人性,使劳工一方面为雇主经营企业中的劳力供应者,合理分享经营成果;另一方面又使其获得企业经营的参予权和所有权,而成为企业中的主体之一;可以说是促使劳资合作的根本措施。

企业民主化的具体措施如下:

1. 共同经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并分享企业的利润,如分红,股权持有等,确保劳资的和谐关系,以提高生产力。

肆、 个案研讨

一、个案背景:

张小姐(劳方)于八十年五月一日起于XX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术员工作,至八十九年四月底雇主(资方)以业务紧缩为由发出解雇命令,之后对劳工应有权益不闻不问,经劳方多次询问资方仍未理睬,至劳方应有权益受损,劳资双方经协调未果,劳方向高雄市政府劳工局提起劳资争议调解。

二、劳方的诉求标的:

依劳基法第十一条规定资方应给付劳方资遣费(八十年五月一日至八十九年五月一日,年资共计九年,以九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平均工资三万元,共计新台币二十七万元整;另依劳基法第十六条第一项第三款规定,资方应给付劳方预告工资三十天,计三万元整,共计资方应给付劳方三十万元整。

三、调解结果

 资方同意劳方之诉求。

 给付金额由资方于八十九年五月十日前汇入劳方邮局账户。  双方从此不再追究此事,并放弃一切民事求偿权。

四、雇主合法裁员之情形

当雇主要裁员,首先要合法,也就是要符合劳基法第十一条:非有下列情事之一者,雇主不得预告劳工终止劳动契约:  歇业或转让时。  亏损或业务紧缩时。

 不可抗力暂停工作在一个月以上时。

 业务性质变更,有减少劳工之必要,又无适当工作可供安置时。  劳工对于所担任之工作确不能胜任时。

如假借亏损或业务紧缩,不久却另请同样职务劳工,被资遣劳工可要求工资照领、恢复工作,而不是只有资遣费而已。

而资遣费计算标准依规定:劳工工作年资自受雇之日起算,适用本法前之工作年资,其资遣费及退休金给与标准,依其当时应适用之法令规定计算;当时无法令可资适用者,依各该事业单位自订之规定或劳雇双方之协商计算之。适用本法后之工作年资,其资遣费及退休金给与标准,依第十七条及第五十五条规定计算(适用本法之前,当时如适用「厂矿工人受雇解雇办法」要另给资遣费)。 第十七条:雇主依前条终止劳动契约者,应依下列规定发给劳工资遣费:  在同一雇主之事业单位继续工作,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平均工资之资遣费。  依前款计算之剩余月数,或工作未满一年者,以比例计给之。未满一个月者以一个月计。

平均工资一般就是资遣前六个月全薪除以183(184)天,不是底薪而已。另外有预告工资,如第十六条:雇主依第十一条或第十三条但书规定终止劳动契约者,其预告期间依下列各款之规定:

 继续工作三个月以上,一年未满者,于十日前预告之。  继续工作一年以上,三年未满者,于二十日前预告之。  继续工作三年以上者,于三十日前预告之。

劳工于接到前项预告后,为另谋工作得于工作时间请假外出。其请假时数,每星期不得超过二日之工作时间,请假期间之工资照给。雇主未依第一项规定期间预告而终止契约者,应给付预告期间之工资。

五、 资遣过程中各单位责任

对于不得已因为生存的问题而必须要进行组织精简的企业来说,人资单位通常会被认为是整个资遣项目的主导者(champion);虽然人资单位对于相关法令了解度应该比较充分,而且如果平时员工关系能够打下基础,人资单位也多会给人较中立的感觉。不过当企业必须进行裁员工作时,其实各单位各阶层的主管,均有一定的责任;也只有当所有主管能够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时,整个组织精简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一)对所有主管而言:

1. 对在此次重整计划中的所有主管及员工,应该给予充分的合作。 2. 不论这些员工是否会因为此次重整计划而受到影响,应该与每一位

员工沟通,和他们谈论有关此次重整计划和策略,并提供员工正确的讯息。 3. 监督留意员工士气、谣传、员工疑问及反应,并适当地反应给公司

高阶主管。

4. 向员工强调公司对员工价值的肯定。

(二)对高阶主管而言:

1.多谈论有关公司的营业方向及经营理念。

2.与主管们沟通因应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有关人力

运用的整体策略。

3.确定所有主管在进行重整计划之前都接受完整的 训练。

4.监督在进行中所有的过程要符合有效及一致性。 5.与跨功能小组合作,确保重整计划有关的问题都获

得解决。

(三)对被资遣员工的主管而言:

1.要能充分的了解重整计划的规定及过程。

2.充分的运用人力资源的协助,进行人员之遴选作

业,以符合公司政策与规定。

3.随时检核公司制定的各项处理及应变方案。 4.发展相关的执行及沟通的策略规划。

5.提供员工清楚的讯息,确保沟通在一致性和遵重的

前提下进行。并且依照公司制定的方案对待员工。

(四)对人力资源主管而言:

1.制定及执行重整计划在地区别或国家别的政策及过

程中平衡达到达成组织需求。

2.针对此次重整计划,在组织中扮演主要沟通协调的 角色。

3.提供主管或员工所有需要的相关方法、设备、支持 及资源。

4.完成以及维持组织持续性的沟通策略。 5.制定以及执行法律相关的策略。

6.确定依照制定的政策及程序来进行组织重整计划。 7.确定所有的员工都能公平的被对待。

良好劳资关系的建立,在企业经营顺利,员工在待遇福利方面均能得到好的回馈的时候,只要双方均能以善意处理,多数均能有很好的结果。可是,一旦当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在降低营运成本的考量下,必须减少员工人数时,劳资双方对于相关权益的协商,势必成为「零和游戏」的结果,通常也容易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在过去国人不太习惯订定法律约定的习惯,因此在遇到权利事项的争议时,通常无法寻适当管道处理。在劳资关系的情况亦覆如此,虽然劳动基准法已经在一九八四年制定发布实施,也在一九九八年经立法院修订通过,对于劳资关系订定了最基本的规范。虽然一些学者或是企业主、劳工对目前劳基法的规范都有部份的不满意,但是劳资双方如果能够以此作为基础进行细节的劳资协商,订定对于遇到相关权利事项争议时的处理原则,至少可以让问题发生时,劳资双方可以有一个协商的基础,而不再落入漫天喊价或是一概不予理会。

展望未来,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除了对于传统产业产生了致命的冲击,事业经营的方式剧烈的变化下,使得很多产业在一夕间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外对于信息产业本身的经营也无法不加入高速度竞争的竞赛中,因为任何一个决策或是生产模式的调整改变,就很可能决定企业的兴衰。就如英特尔前总裁安迪葛洛夫曾经自责自己对于九八年开始的低价计算机风潮情势的错估,而造成了英特尔市场占有率的降低,并且造就了AMD这个强大的竞争者。

在企业面对未来竞争的同时,人力资源将会难以避免的真正成为企业经营条件中的一项「资源」;如何有效率的运用本身在人力资源「质」与「量」的优势,将会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环,而「弹性」将会成为人力资源运用的最高指导原则。因此国内产业,不论传统或是高科技,都将在面临不断的挑战中有人兴起、有人倒下。可以预见的是,在企业的盛衰史中劳资冲突将会不断的增加。因此如何在平时就能有计划性的建立起劳资协商机制,就成为企业中人力资源单位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劳资协商的议题,由于牵涉的范围比较广,在学理上的研究比较难归纳出一定的原理原则。因为任何探讨劳资协商的议题,均必须考量整体大环境的状况;例如不同产业对于人力资源运用的哲学、当事者不论是雇主或是劳工对于劳资协商的主观看法、相关法令对于可能产生议题解决方式的规范、社会大众对于劳资协商不成产生劳资争议时的期待、劳资协商所可能产生的政治力量对于政治人物的吸引力、实际从事劳资协商人员对于协商结果的期待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劳资协商的进行过程或是结果。 因此作为学理研究的题目,有关劳资协商的研究,应该还可以针对上述不同情境,以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案例说明与比较,并试图在其中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作为其它会面对劳资协商议题人员的参考。

伍、劳资关系结论

劳资关系事劳工与雇主间的冲突与合作,要维持一个和谐的劳资关系,必须在雇主讲求的效率与劳工期待的公平之间取得平衡,双方抱持建设性的态度来处理目标与利益上的冲突;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则是增进商方了解、好感与支持的最好管道,不过,内部公关只能化解劳资之间程序性问题的歧见,实质问题上的争议仍有赖诉诸法律或第三者加以处理。

二十一世纪的劳资关系受到劳工结构改变、企业组织与经营策略改变、政府政策改变、就业型态改变、寄宿改变与全球化趋势等六项因素的影响,受到这六项因素影响最大的事工会组织,工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必须思考新的行动策略和组织架构以资因应。

针对未来的劳资关系,有以下几点可以说明未来劳资关系的走向:

一、 平衡效率与公平:

劳资关系是劳工与雇主间的冲突与合作,雇主讲求效率,劳工期待公平,正如市场的生意人追求利润的极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满意的极大划一样,两个不同的目标并非相反的,而是互补的。

劳资双方再追求各自的目标时,难免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并不会演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因为人类的理性会控制冲突的范围与强度,同时会设计一些消弭或缓和冲突的机制,例如集体协商、劳工参与等等,并且不断的加以改良;简单的说,这些机制不外忽视寻求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一方面,促使雇主在效率之外,多家一些人到的考量,另一方面,也制约劳工的欲望不作无限的延伸;再者,拥有独占抢致力的国家会是时介入劳资之间的冲突,制订并执行相关法令,规范劳资关系,维系工业和平,人类的社会才会因此不断网前进展。所以无论是企业内或是一个国家内的劳资关系系统都设法追求稳定与和谐,使得该系统能够维持。

从系统的观点言,企业内劳资关系和谐与否受到外再与内再两类因素的影响,所谓外在因素是指劳工与雇主本身以外的事项,例如经济景气的好坏、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弱、政府财经法令与政策等等,而内在因素则是指劳资双方相互对待的态度与做法;外在因素固然重要,但内在因素才识劳资关系和谐的关键,因为劳资双方必然会有不同的利益,也会有相同的利益,关键再于双方适用一种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的态度与方式来处理他们的利益冲突。

米尔斯根据「冲突-合作」的叙普将劳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 (1) 公开冲突型(open conflict):是指劳资双方彼此不信任,任何一方持续对另一方的动机和行为抱持怀疑并提出挑战,以致停工和罢工频传。 (2) 武装休战型(armed truce):是指劳资双方仍是双方为敌人,而且随时准备公开的冲突,但是双方都在克制行动,以免造成太大的损失。 (3) 实际和谐型(working harmony):是劳资双方互相尊重,争议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尝试各类解决方式。

(4) 劳资和谐型(labor-management cooperation):是指劳资双方不仅互相尊重,同时美一方都仰赖他方解决共同的问题,冲突是严格限制的,部会使合作的关系恶化。

在美国,企业内的劳资关系大都属于武装休战型与实际和谐型,这两种类型的劳资关系中有一向共同特色,那就是劳资争议必然存在,需要不断地的协调、沟通与谈判,已预防合解决劳资之间的歧见;至于公开冲突与劳资合作行在美国并不多见。在北欧和奥地利等国家,实际和谐型与劳资合作行则较为普遍,适值得仿效的对象。

二、 企业伦理与企业道德:

在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我们发现各方对企业界觉得伦理的要求日渐升高。企业是生存在社会之中的,因此其亦不能脱俗第依照社会之需求而改变。尤其企业必须要能得到市场的支持,若失去市场的支持,就算是在逻辑理性分析上站得住脚,其结果亦是枉然。因此,与政客的行径一样,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张忠谋指出,近几1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具备自由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特质,带来非常激烈的竞争,面对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趋势,在管理学上有9项课题需要面对与解决。 他说,这9大课题包括竞争地位的提升、策略创新、科技与管理结合、组织理论的修改、注重知识经济3大条件、待遇与激发的新问题、公司治理、如何应付社会核心价值移转及企业道德等。

张忠谋指出,企业应拉大或缩小与竞争者的距离,因此在策略的创新上相当重要,例如「星巴克」咖啡、麦当劳、联邦快递 (UPS)等就是因策略创新所带来的成功,台积电从事晶圆代工也是策略创新。

他强调,社会核心价值移转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环,以往长期耕耘、公司员工互信基础都逐渐丧失社会核心价值的地位,网络泡沫化也许会让长期耕耘的核心价值回来一点,但不会是全部,惠普科技50年来2个创办人股票市值在1989年达10亿美元左右,但1990年雅虎窜起后,几年中就有10亿美元的财富。

惠普的成就是长期耕耘的结果,但在90年代轻易就可以超越,现在美国硅谷的核心价值是拚命做,几年后就不管了,核心价值在这种趋势下不可能不改,管理学要如何因应?

张忠谋更指出,企业道德也是管理学重要的一环,好的企业道德是好的生意经,除了商业伙伴外,更要重视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员工保护等,才能真正永续经营。

三、 国际文化的尊重:

由于台湾加入WTO,世界许多企业集团的总部设在台湾,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士到台湾工作,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们要有包容的心,与他们一起工作。更应该发挥爱心,彼此合作无间,不因文化的差别,而产生隔阂,或发生误会。台湾已是国际人才荟萃的国家,我们要学习国际礼仪,和一起工作的同事合作,达成公司所交负的任务。

四、 工作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全面品质管理:

◎全面品管(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定义:

藉由持续不断的改善组织文化中的各个构面以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面性整合的努力。 利用数量方法及人力资源改善组织内各项资源、程序及满足顾客需求。由新的方向来建立新系统,并使用新的品质改善工具,彻底改变组织的产品,以满足顾客、员工、社区、股东等有关个体之需要。

TQM涵盖了策略、技术及文化,并将之平衡。 目标:提供高绩效的产品及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1.利用统计品质控制技术

2.强化各阶层的员工,使其发挥才能 3.整合新科技于现有之组织体系 4.管理组织改变

5.推动组织间各单位的合作

五、 女性主义与同等价值工作观:

两性工作平等法的施行,对于企业营运深具影响,女性员工少,获利较佳的高科技业者多持肯定;部分人事成本较高的大型企业暗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传统产业及中小企业则语多保留,至于采美式管理的外商或国内企业,其对女性工作权的尊重程度,甚至超越该法。其实现代化的社会,企业多了解尊重女性工作机会,只是「获利」更是经营企业追求的目标,获利与尊重放在天平上,不同企业各有一把尺。

六、 学习型组织:

「企业如机器」的模式,正符合人们看待、运作传统企业的方式,当然也符合人们改变传统企业的思路:当公司出了问题,你就要去改变它、修理它。你可能会请来一位修理技师,换掉企业破损的老旧零件,装上能够修复企业机器的新零件。这也就是我们需要「变革触媒」的原因,我们需要能够「驱动变革」的领导人。

但是,回头看看所有的数据,发现大多数的改革都不是非常成功。第一个解释是:企业其实是活生生的有机体,而不是机器,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产生变革这么难。

科学本质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针对刘东斌提出的档案形成在前说,从档案与文件的定义、档案与文件的形成过程及档案的本质属性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产生的,文件不是档案的复制件,档案非形成在前。

关键词:档案 文件 形成

《档案管理》2007年第1期刘东斌的《论档案形成在前》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思,提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他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档案之义形成在前,而文件之意形成在后:档案形成在前,是文件的前身,文件则是档案的复制件,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大胆的理论设想,对于已经形成并且档案界早已经习惯的档案学理论来说具有一定的颠覆性,令人耳目一新。不过,细读刘文,又对“档案形成在前”的说法产生很多疑问。刘文论述档案与文件到底哪一个先形成的问题,其实是涉及到档案起源的问题。在此,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以求教于刘东斌。

1 从档案与文件的概念看,档案来源于文件

刘文采用的文件概念是《档案学词典》中狭义的文件概念,即“仅指法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形成的具有完整体式和处理程序的公文”。所采用的档案概念是陈兆祦、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基础》中的档案定义,即“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既然要弄清楚档案与文件到底哪个先形成这个大问题,就不能单纯采用档案与文件的狭义的概念来论述。窦晓光主编的《文件管理》一书中对文件作出如下解释:“文件是组织或个人在各种活动中,为了相互联系和处理事务等实际需要,而用语言、文字、图像、信号等方式直接记录下来的信息材料,它是人们为了处理实际事务,用来记录、固定和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档案法》指出,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以上定义从广义的角度分别说明了文件与档案的内涵,文件是用语言、文字、图像、信号等方式直接记录下来的信息材料,档案是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二者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档案是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而已。文件转化成档案的重要条件就是看其是否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文件的生命力正在于其价值,档案管理使文件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很显然,档案来源于文件,档案来源于有保存价值的文件。

2 档案是一种记忆的工具,但不是单纯为了记忆而产生的,档案的产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档案非形成在前

刘文认为“档案是记忆工具,所以形成在前”。我们不否认档案是一种记忆的工具,但不能因此断定档案是单纯为了记忆而产生的,更不能从档案是记忆的工具这一点上得出档案形成在前的结论,档案不是单纯为了记忆而产生,那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档案的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文字的产生,二是国家管理的需要。国家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应是档案形成之时。从古代史籍记载推断,我国最早的档案在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产生了,那时不仅产生了档案,还有保管档案的官员,只是还没有发现实物证明。可以明确的是在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已经产生了甲骨档案。殷墟甲骨文在商代是有意识保存的,是商代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真实历史记录,是档案。

刘文为什么凭“档案是记忆的工具”就得出档案形成在前的结论呢?因为,刘文认为“记忆是人脑的信息贮存功能,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记忆开始的,其他活动都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先有记忆活动后有其他活动,否则,其他活动将无法进行。”对此观点,笔者更是不敢苟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机能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即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物质)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可见“记忆”是属于意识范畴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并不是从记忆开始的,其他活动也不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刘文的“先有记忆活动后有其他活动,否则其他活动将无法进行”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由此得出的先有档案的记忆功能,然后才有其他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建立在档案形成在前的记忆功能之上的观点也自然是错误的。

3 从档案与文件的形成过程看,档案非形成在前,档案不是文件的前身,更不是文件的复制件

我们知道,档案是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才产生的,档案最初来源于文书,也就是文件。我国的文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变化。从制成材料上看,文件经过了从甲骨到金石、缣帛、纸质、电子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产生了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这种书写载体的进化意味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进步,不能把文件形成方式的进步当成是档案形成在前的理由,如果以此作为档案形成在前的理由,则档案应该一直是原始的手抄件。从手抄到打印,这只是文件形成过程发生的变革。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件采用先手写再打印的方式,手写件和打印件共同构成一份档案的内容,所以立卷时我们反复强调“正文在前,定稿在后”。所以,并不是把档案复制成了文件,档案还在产生过程中,怎么会被复制呢?刘文认为:“所有的文件都是依照档案手抄缮写或印刷复制的。档案实质上是文件的前身,文件不过是档案的复制件。档案与文件的这种复制与被复制的关系,从古到今就没有改变。”事实上,所有的文件不是依照档案手抄缮写或印刷复制的,而是依照定稿手抄缮写或印刷复制的,在电子时代这种手抄缮写或印刷复制也不复存在了,这些只是文件的形成过程而已,

刘文列举古籍中的史实进一步论证文件是档案复制件的问题,让我们随刘文一起也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看是不是档案形成在前。刘文说:西周时期,《周礼》中记载:“凡邦之大盟约,涖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也就是国家大盟约(档案)要存放到天府(档案馆),并将盟约(档

案)复制成盟约文件发给“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分别保管,践约执行。这不仅不能说明文件是档案的复制件,恰恰相反,正说明档案来源于文件。《周礼·内史》贾公颜疏:“‘内史、司会、冢宰贰之’又‘大史、内史、司会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这些史料中的‘副’、‘贰’,都是指档案的副本。”西周王朝当时已十分重视档案副本的收藏,在其文档管理的过程中,档案文书已有正本的同时推行副本制度,凡重要文书都保存有副本以备查考,特殊文书甚至存有多份副本,足以见得当时统治者对副本制度的重视程度。

刘文又列举了《周礼》中的记载:“司民,掌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赞王治。”司民归小司寇所管,负责经常的人口统计,这条记载正表明,户籍的正本呈交天府收藏,内史、司会、冢宰均收藏户籍档案的副本。《大司寇》、《司徒》、《司民》、《小司寇》、《司勋》等有关职掌表明,夭府所掌管的档案文献种类是相当繁多的,天府所掌管的宗庙是周王室收藏、保管档案文献的最高机构。如果说天府是周王室管理档案文献的最高级官员的话,那么大史、内史、外史、小史、御史、司勋、司约、司盟、司书、职方氏、司会等,也是周王室起草以及保管档案文献的重要官员。

此外,刘文还列举了《旧唐书》的内容:“凡尚书省施行制敕,案成则给程以抄之,若急速者,不出其日,……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但原文中还有以下内容:“凡施行公文应印者,监印之官考其事目无差,然后印之,必书于历。”由此可见,在唐代,公文的形成是有严格的格式要求的,“文案”、“公文”属于文件的范畴,宋代《理会架阁札子》中的“应令逐案承受文字,已结绝及无行遣,限三日发送上簿,接续结押”内容,事实上也是指文件的办理过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古到今,无论档案的形成过程如何发生变化,档案来源于文件始终没有改变。

文件形成后一式三份暂时保存在档案员那里,归档时再区分其价值进行归档,也有即时归档的,但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没有价值的文件存放再久也不能成为档案。刘文也承认兼职档案员“保管的复制印刷成文件后就存档的原始记录,就是档案了”,正因为文件与档案的密切关系,文书处理人员与档案员一般由一人担任。刘文认为:文件形成后,发往有关部门、单位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档案人员手中。怎么能说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转化而来的呢?事实上,对发文单位来说,文件形成后,由文书处理人员或档案人员保存一式三份,等第二年再立卷归档。留存的文件在没有归档前可以说还是文件,怎么能说文件再也没有回到档案人员手里呢?一个单位的发文包含了发出去的文件和留存在文书处理人员或档案人员手中的文件,对发文单位来说,发文中的一小部分变成了档案;对收文单位来说,是否将收到的文件归档,要依据文件对本单位的价值,看此份文件能否反映本单位的历史面貌。大多数收文是不需要归档的,档案来源于文件,当然可以说档案来源于收文、发文,确切地说,是档案来源于有保存价值的收文和发文。刘文以正在制定的《物权法》为例说,虽经六审而未通过,这六审的原稿或修改意见会作为档案保存的。这又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按照档案保管范围的规定,如果经过六审没有通过,那么这六审的草稿是不需要归档的,因为文件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即便是在打字技术已很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仍用原始的手抄形式形成的草稿也是没有丝毫价值的,是不用归档的;相反,《物权法》一经颁布实施,文件具有了法律效力,其历次修改稿也就需要归档保存,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物权法》的形成过程。

4 从档案的本质属性看,档案非形成在前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这是我们所公认的,这是档案区别于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刘文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否认档案从文件转化而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对原始记录性产生了误解。刘文认为档案是最原始的记录,是原本、原稿等,严格意义上的档案实质上指文件的定稿以及已归档保存的草稿。事实上,档案在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过程中所显示的独有的特性是原始记录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其社会实践活动中,要阐明意图、进行联系、记述情况、处理各种事务,必然形成和使用许多文件,这些文件有的日后需要查考的就整理保存下来,转化为档案。由于它是随着工作活动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历史怎样发展,人们怎样活动,档案就怎样记录。无论从形式和内容特征上它都表现出原始性,在形式上,机关的发文底稿上有主管者、作者的笔迹,有机关的大印,有的还是当时形象的照片或录像、原声的录音,表现出高度的原始性、事实的确凿性。在内容上,无论是指示、命令、请示、通知、通报都真实地记载着作者、主管者的思想立场。正确认识档案的本质属性对做好档案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是指档案是历史真迹,后人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改变档案。便于认识档案与文件的区别和联系,档案直接来源于文件,文件与档案在内容与形式上完全一致,但是文件与档案在性质和作用上不同,是属性不同的两种事物,档案是文件中挑选出来的一小部分。

刘文称文件是档案的复制件,那么文件运转就是档案的复制件在运转了,手写的、电脑上存的原始的文字,如果不经过固定的程式形成文件从而具备法定效力,则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刘文显然是站在古代的天空下审视现代的档案工作,岂有不错之理?如果只将定稿看成档案,那么所有的收文不管其内容如何重要,都没有转化成档案的可能了,因为收文不是原始的记录。以此推断,通过转化手段而形成的电子档案、缩微档案也是不可能产生的。按照刘文的观点,在计算机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任何形式的转存都是不原始的手段,如果需要归档的话,最好连同保存“档案”的计算机一起保管,因为这样才符合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5 档案形成在前说对档案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刘文的档案形成在前说立意大胆,使我们对早已习惯的档案来源于文件的学说重新进行审视,其创新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刘文的档案形成在前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对档案工作来说是无益的,突出表现在:

对档案理论的负面影响。学术研究不拒绝争论,更不拒绝创新,由于刘文对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的理解是片面的,所以得出了档案形成在前的错误结论,这一结论对档案理论的不断发展也是不利的。

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负面影响。由于刘文所用档案与文件的概念只是狭义的概念,刘文又一再从档案的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来强调真正的档案只能是定稿、手抄件,如此推断下去,则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公文等都不被列入归档的范围了,无疑档案形成在前理论不利于丰富档案信息资源。

上一篇:科学主义下一篇: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