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论文范文

2023-03-06

审计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完善已成为我国企业经济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文概述了我国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基础分析理论和公司治理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从强化监督经营者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理论基础;探讨了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视角下可行的审计监督模式及其选择路径。

关键词:公司治理 审计监督 路径选择

一、引言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企业在培育现代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部分中小企业已实现改制,很多大公司已通过公开上市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支持公司体制的进步法律框架已经到位,包括新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和会计法等相关的企业法规体系。金融运营体系也开始进一步地多元化,正在逐步减少体制性障碍和非经济性抑制增长因素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新金融监管条例的出台与实施,监管机构实施新法规和防范违规行为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为应对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在改善公司治理行为方面的努力又大为加强。不过要想真正改善公司治理行为或机制,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率与质量,仍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做出更艰巨的努力与探索。如从审计监督与控制的整体角度而言,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即所有者)如何采取适当的审计监管模式对企业经营者财务进行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以便正确地解决因“两权分离”所导致的种种委托代理问题正是公司治理发展中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由此笔者将围绕改进与公司治理机制相适应的适当审计监督模式这一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意图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审计监督模式的形式与内容,目的是为改善公司治理和审计效率,为科学决策、高效经营、有效控制提供支持,以期对尽早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效率和公司绩效真正提高能有所裨益。

二、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理论研究现状

(一)國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学术界及有关机构在理论和经验证据方面,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治理与审计的关系以及审计目标与审计机制、审计信息、审计监管模式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限于篇幅和资料所限,本文只从公司治理视角对部分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在理论分析、典型案例研究、实证研究、法律规范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公司治理与审计的关系进行归类和分析。整体而言,英国学者较早地从公司治理角度针对经营者控制、董事会职能、责任说明、审计报告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公司内部、外部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格罗斯曼和哈特(Gmssman and Hart,1983)对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戴顿(Kenneth·N·Dayton,1984)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监督经营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如果管理体系不畅通,治理模式将流于形式。法马和詹森(Falna and Jesen,1986)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研究,认为由独立董事选择、监督、考核、奖罚经理层,其职责是通过减少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提高公司绩效。20世纪90年代,对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的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Cadbury报告(1992)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财务报告和审计问题。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并于1994年修订,认为“一个客观、能动和富有调查精神的董事会,能呼时发现并纠正经理层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里克(Molz Rick,1995)建议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利益相关者以减少经营梆公司的控制。只有董事会(含审计委员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含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三者协同,一个适当的、运行良好的财务报告系统才可能形成。M,布莱尔(1999)认为,大型公众公司主要的政策、战略性计划以及日复一日的决策主要是由职业经理来控制的,经理人所拥有的“风险资产”要小于他们所管理的相关资产,治理制度的关键是使经理人能够对其他资源提供者负有责任。由此他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四个问题:一是经营者有足够的权力处理风险、作出战略决策、寻找投资机会,其决策不能屈服于股东的反对,但经营者必须被禁止滥用职权和牟取私利,需要一种机制来有效地监督约束经营者;二是部分股东能够有效监督经营者,但如果他们掌握了控制权,则他们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以防止他们损害其他股东利益;三是投资者需要可靠和准确的信息,但任何一种业绩测量方法都有可能误导经营者,提供扭曲的激励;四是投资者要成为有影响的监督者,必须保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朱元午(1999)从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审计模式,审计对公司治理结构又会起到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模式和审计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美国蓝带委员会(1999)《关于提高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报告和建议》强调,审计委员会必须建立在整个董事会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基础上。如果董事会健康运行,审计委员会就可以良好运行;如果董事会失效,审计委员会就不可能成功。审计委员会执行任务时,必须依靠高级财务经理和外部审计师,该报告反映了反财务欺诈重心已经开始转向公司治理。綦好东(2002)从契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信息披露舞弊,认为舞弊是人们趋利行为与制度碰撞的结果。在整个企业契约网络中,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有效履行契约的基础。以股东为首的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审计者关系中,后两者的诚信程度影响信息质量。经理人控制会计信息,经理人的诚信在整个契约履行中居于核心地位。他对经理人、注册会计师、股东、政府行为与会计舞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中国出现的会计舞弊事件,如母公司挪用子公司资产、虚构经济业务和财务数据等都与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内部控制弱化、政府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会计舞弊发现机制、处罚机制缺乏应有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程新生(2005)在对审计机制进行辨析并对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加以分类的基础上,对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作者认为基于公司治理研究审计机制变迁,包括公司治理主体的审计目标变迁、审计路径变迁、审计信息及传递路径变迁、审计监管模式与公司监管制度变迁。作者从公司治理主体角度研究审计机制及其运行效率、审计目标实现机制、审计信息传递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等,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可能审计模式。目前,国际上目前关于审计机制的研究一般是从外部审计角度分析审计制度的效率,较少从公司治理主体需求角度与应用环境角度研究审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例如未把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审计信息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未能结合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与环境探讨更好地应用适当的审计监督方式和方法等,而这些领域正是我国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可以予以积极探索的方向。

三、公司治理与审计监督的关联关系及其理论分析基础

(一)公司治理与审计监督职能的关联关系目前世界上公司治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内部治理;其二是外部治理。内部治

理就是所有者通过拥有的企业的股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再由董事会任命经理人的过程中体现所有者的意志,一旦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所有者的利益,股权所有者将通过任免程序罢免经理人员。外部治理则是通过市场对经营者的间接约束实现的(如市场定价、规定管理者的报酬、管理者之间的竞争)。当所有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的内部治理时,外部治理便成为交易费用较低的治理方式。无论是内部治理还是外部治理,一个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是所有者能够正确评价经营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而审计活动的存在正好填补了这一环节。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现代审计是在“两权”分离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就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利特尔顿在他的《会计理论结构)--书中指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向管理当局提供控制信息或报告受托经济责任的信息。但是由于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更高的奖励回报,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虚夸经营成果,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损害财产所有者的利益。所有者为了维护其利益,有必要委托会计师对财产经营者因经营管理其财产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即对经营者提出的报告重新验证核实,以正确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这说明审计是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社会控制机制。由于现代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由此在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应是一个由多元审计主体、多层次审计体系构成的审计制度安排,分为内部审计机制和外部审计机制。公司治理与审计可谓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从早期英国南海公司事件(1719)、美国罗宾逊公司事件(1938)、巴克雷斯公司事件(1968)、马蒂尔公司事件(1973)、威德士公司事件(1985)、安然公司事件(2001)来分析。公司治理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审计机制存在缺陷。监督机制无所作为一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障碍之一,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也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对审计的需求已不仅仅是资本所有者的但方面要求,而是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共同意愿,审计的作用在平衡不对称信息、促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和使代理合同有效执行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从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来看,是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审计模式,反之,审计又是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健全的审计模式和制度可以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所以,审计和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密切关系。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相互影响,基于公司治理的审计模式不仅是发挥监督约束机能,还要为改善激励机制开展审计。通过实施管理审计,对公司激励机制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经营者激励制度产生的效果,并就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实现董事会与CEO之间的权力平衡,防止经营者对公司绩效不佳逃避责任。在改进监督约束机制的同时,改善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科学决策与效率经营目标。

(二)公司治理中的审计监督理论分析基础

公司治理中的相关审计监督理论基础主要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效果理论,其分支主要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这些理论将信息成本、产权制度、不完整契约、道德风险等纳入研究视野,从重视资源配置效率转变为重视组织运行效率,从公司本身的治理机制和政府对商业组织管制两个方面研究商业组治理。“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的是实证分析(重点在私人安排和实际组织上),而不是规范分析(法庭安排和法理上的组织)。”(威廉姆森,1996)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相融合的治理机制比剩余索取权激励范式更具理论解释力,也更有效率。(1)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将研究重点放在最佳契约设计方面。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种可预见的激励和治理要求被“安排”到契约中,通过风险分担、最优契约安排,降低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马歇尔早在19世纪末已经注意到,经营者认为的最佳决策未必能真正体现全体股东的利益,由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削弱了股东的机动性和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产生了近代审计制度。杜德(E·Merriek·Dodd,1932)指出公司董事必须成为真正的受托人,他们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也代表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2)交易成本理論。该理论认为,企业的产生是因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与交易有关的成本导致了组织创新,由市场组织的生产转变为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通过组织行为代替价格机制来配置企业资源。交易成本理论侧重研究治理结构,以适应各种意外的扰动,公司治理应当由那些向公司提供专用资产的人掌握。交易成本理论将企业看做一种治理结构,代理理论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交易成本理论侧重于精心构造事后治理结构,解决契约的完整性,代理理论主要是根据事前激励安排契约。随着契约风险变得错综复杂,简单的治理结构面临压力,从而转向更为复杂、代价更高的治理结构,这是公司绩效改善的源泉。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都认为,董事会是作为一种监督控制工具而内生地出现的。(3)团队理论。团队理论是从团队生产的角度研究监督者存在的必要性,研究内部监控和激励机制,保证团队更有效率。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将企业视为一种“团队”,在合作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偷懒和搭便车行为。为了减少这两种行为,有必要实施监控。团队中至少要包括两类人员:生产人员和监督人员。设计计量机制和监督机制,目的是衡量各要素投入的生产力,从制度上进行监督;通过监督、评价每个成员的努力和贡献,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监督者必须具有监督的内在动力,否则他们也可能有偷懒和搭便车行为。董事会为了确保其决策的执行,通过借助于内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对经理人员进行全面控制与约束,以防止其行为损害或偏离经营目标。虽然从目前实践来看,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审计监督有:以股东为首的利益相关者层面审计、董事会层面审计、经营者层面审计和监事会层面审计等四种监督形式。但在新制度经济理论推导之下,笔者以为企业更适合于建立董事会为中心的审计模式。

四、我国现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审计监督缺陷及完善路径探讨

(一)我国现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审计监督缺陷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形成与分配实质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它因应股东和其他当事人的权利和意愿,触及了企业的价值和控制秩序。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防止公司的资源免于被无意或有意地挪用于偏离公司目标的用途上;它还可以确保企业的风险得到恰当的重视和管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追求成功的企业战略的框架。概括而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审计功能缺失现象具体表现在:(1)外

部治理机制方面的问题及审计缺陷。我国公司外部治理方式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其一是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家市场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在—个资本市场完善的机制下,资本市场的竞争对经营者的约束是非常强有力的,一旦公司经营不善,股东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出售股票,转移投资,导致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一些股东就有可能通过“恶意收购”来接管公司的控制权,解雇经营者,重新组织经营以使企业赢利。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仅仅是给企业提供了一条融资的渠道而已,作为公司治理的必要条件公司的控制权市场尚未形成。因为处于动态的流通股在公司的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国家股和法入股又高度集中并据规定它们都不允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虽然可以协议转让,但转让的对象和条件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最终必须经过政府机关审批。因而即使能将市场E某公司流通的股票全部买进,也不一定能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其二是没有—个客观评价经营者的市场机制,因而非常缺乏具有竞争性的经理人服务市场,这使得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进一步受到限制,潜在的竞争者对现任经理^员的行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其三是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和审计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许多企业的激励机制被扭曲,盲目的赠予期权、奖金与津贴,反而往往使经理人背离大多数小股东的利益而作出非理性的经营与决策;另一方面许多公司缺乏起重要的内外审计监督作用的问责机制,对经营者的错误行为无法进行有效制止与惩罚。其四是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资本提供者既没有应有的监督权,又十分缺乏审计部门的配合,致使公司经营者容易滋生道德风险。同时,一些相应的配合外部治理的绩效控制与审计监督组织(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较差、审计监督的约束力度与执业质量偏低,企业信息披露欠规范等都说明依据西方模式构建起来的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在目前这种相当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下显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的表象与审计缺失问题。股权结构仍然不符合资本市场正常规律,多数股东会难以发挥真正的监控作用。我国资本市场上进2,3上的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依然高度集中于国家和少数法人(大股东)手中,而且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企业之间产权不明,真正意义上的股民和流通的股份比例相对较少。其后果是国有股比例过高,容易形成企业目标的政治化而不能真正体现投资者或所有者的自身利益;难以形成对经理层进行监督和约束的多元化产权主体,容易诱发经理层对中小股东的侵权行为,虽然政府已在此方面做过种种努力如进行过“国有股减持”,但因为牵涉到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的博弈的影响,时至今日股改仍然进展缓慢,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仍然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公司的股东会所表现出的能力之弱化令人叹为观止,隶属于监事会的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对经理人的监督多为纸上谈兵。加上作为—个集体股东会所存在的机会主义或“搭便车”的行为,要使股东会有足够判断能力的做法显然难以成立。董事会的定位不明确,缺乏审计监督意识,独立性不强。这些缺陷使得我国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即关键人(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控制现象十分突出,董事会成员对审计专业能力的普遍缺乏,使治理层对管理层的审计与监督,常常难以落实,再加上经理人投资决策的透明度和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又会使董事会对经理层难以承担查错防弊、防范公司运营风险的监管职能和重任。监事会的审计监督功能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监事会成员构成及产生的方式不合理。许多企业并没有遵守公司法的規定,监事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是由职工代表、党委和纪委的代表、工会等企业内部人员组成,外部的股东代表或者没有或者比例很低;且实际上股东代表董事是由董事提名的,职工代表虽经“职代会”民主产生,但经理在选举人的产生中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监事会的实际地位较低。在企业内部多重监督的体系中监事会是唯一没有明确主体撑腰的监督机构;监事会缺乏应有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审计查权力。尽管董事会与监事会是平行的机构,但事实上前者具有对公司资金、人员、财物的支配权,而监事会则没有任何明确的强制权力去承担起审计监督的动机与意图,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无实际约束能力。内部审计监督的失位与越位,导致公司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励补偿制度与约束机制。由于公司内部审计监督的严重失位,外部审计检查内容与方法的运用不当使得经营者向股东等投资者过滤与隐瞒财务会计信息,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与治理者的目标日益背离。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是经营者自身价值及积极行为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肯定和鼓励,或其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罚和制止。也就是说许多公司十分缺乏规范有效的奖励制度,留不住人才和人心;同时也缺乏审计问责机制,对不良行为的经营者起不到真正的惩戒作用与约束作用。

(二)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可行审计监督模式选择路径探讨

现实中公司作为法人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权,被赋予法人财产权相对应的决策控制权。公司治理问题实际上可归结为公司组织如何均衡决策控制权,实现组织经营效率和战略目标的问题,而适当的审计监督正是其实现这种各利益相关方均衡博弈的调控力量。因而,建立和健全职能互补的、合适的审计模式便成为规范经营者理性决策行为的必然选择。首先,在构建有助于完善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审计监督模式中应以政府审计为主体形式,强化其强制监督的权威地位和作用。我国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缺位被认为是企业软约束的重要原因,那么要强化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寻找适当的国有资本所有者并非唯一出路,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监督者。在我国目前的审计体系中政府审计是最合适的监督者。因为政府审计作为最高层次监督者的地位和性质(权责明确、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等)决定了对国有公司或其他类型的公司有较强的监督能力,它除了可以对公司国有资产进行审计监督外,还可以对国家财政、税收、金融、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对企业行使的监督工作进行再监督。因而笔者以为,未来审计模式中可以考虑让政府审计人员作为国有股代表人进入监事会(国有独资公司由政府直接派出;国有控股公司则由政府推荐,经法定程序当选),行使国家资本监督权,再加上商业银行代表和员工以及其他聘任的人员(如独立董事),能形成较为有效的监事会,克服现存监事会功能软化的问题。政府审计进入公司监事会不仅能行使直接审计监督权,而且可按规定随时进行审计,以加强事前、事中监督,避免了民间审计进行事后审计的滞后性,有利于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如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的弹劾权、起诉权,来制止董事或经理的违法、违规行为;增加国家审计人员对公司重大业务活动的监督权,以降低经营风险;建立审计责任制度,以激励与约束董事们的行为,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公平和公正。其次,利用民间审计的独立性强的客观鉴证作用,以其为参与公司治理改善的审计机制的补充形式,来加强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的监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推进,企业所有制结构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外部审计制度是现代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各类所有者都要提出审计监督的权力要求,审计监督当然也应随之多元化。在经营者控制公司的背景下,特别需要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以确保对财务报告的公正鉴证。为体现各投资者的共同意志。就

应通过立法强制性确定由处于第三方地位的独立审计主体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公正,而不是单方委托,独立的审计主体要承担法律责任和审计风险。再加之,市场经济下对企业财务信息出现多样化的需求,即公司的各种潜在投资者、利害关系人都十分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有经过民间审计人员的独立审计鉴证,才能保证公司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有用性。因此,公司的股东大会可委托或授权于经营者保持独立的监事会选定注册会计师,有利于民间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此外,公司监事会同样应对注册会计师起监督作用。即监事会有权就查证事项及结果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协调和质询,并可就具体的审计任务提出要求,向股东大会报告对注册会计师查证报告的审查意见。再次,要高度重视我国公司内部审计的自我保健、自我约束、自我清理的特有职能和监督成本低的优势,以其为企业审计机制体系的基础内容,以有效增强和提高内部审计原有的职能与地位。在西方企业中,内部审计备受重视,具有较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企业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而在我国由于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其作用受到很大的局限,总体水平比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加强自我约束机制的意识必将日渐增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性正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为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其根本目的。因而,笔者以为内部审计结构仍应作为公司内部的职能部门,宜采取双重领导的方式即其負责人可由总经理提名,监事会批准任命;内审部门定期向监事会汇报工作并接受期指导、监督。这样既可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又可使监事会有一条深入了解公司内部经营信息的新渠道,从而完善公司的监督体系。最后,要切实增强董事会的审计监督权力,充分发挥监督约束与激励机制有效配置的积极效应。董事会结构与功能调整是发达国家公司治理改革的核心,董事会的改造手段,包括强化外部董事的监督权、增强审计独立性、对董事和董事会绩效进行审计、对经理层绩效进行审计等内容。其中增强董事会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权力是健全现代企业审计模式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权,需从战略审计权、财务审计权和代理人绩效审计权等三个方面着手。董事会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具有这些权力,同时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经途径。关于公司战略的选择正确与否是其能否取得经营成功的重要前提,董事会应该根据经营战略来评价其实现结果,当实际结果明显落后于财务评价标准或者计划已明显不适当时,就要高度集中董事会的监督权。独立董事参与战略规划和战略监督的价值在于,有助于独立董事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竞争力,有助于董事会对经营者提出的建议、计划进行检查、评价和修正,有利于实现决策科学和实施战略计划。

作者简介:

叶陈云(1969-),男,湖北蕲春人,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叶陈刚(1962-),男,湖北蕲春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聂慧丽)

审计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有了新的要求,即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顺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必须准确定位。本文分别从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准确定位、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拓展、内部审计内容定位的扩展和内部审计方法定位的完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定位 问题 对策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监督与控制作用,全方位的帮助与提升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对公司管理以及治理质量的影响,并基于公司的治理要求改进企业的内部审计[1],例如,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拓展内部审计内容,完善内部审计方法。

1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定位存在的问题

1.1 民营企业内审机构模式定位模糊

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的内审部门普遍附属于会计或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领导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或由财务部兼任,甚至有些内部审计部门成员是由各部门的富余人员组成的。还有部分民营企业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不仅是由CEO和财务经理领导,还由董事会、监事会管制。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多样性,致使内审人员在工作时容易造成责任不明确、关系混乱的情况,不能在经济上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也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客观上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2]。

1.2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局限于监督职能

“监督主导型”审计和“服务主导型”审计是内部审的两大种类,“监督主导型”审计的目标是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而“服务主导型”审计则侧重于评价和咨询等服务职能的发挥[3]。社会经济发展与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必然促使内部审计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还属于“监督主导型”,内审机构的首要职能是监督,服务职能被忽视,很少主动揭露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目标和出发点的定位也不高。

1.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重点仅定位于财务审计

目前内部审计主要由内部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欧美国家的内部审计思想已从财务审计转向经营管理审计,并以经营管理审计为主导。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长期以来多数是以监督为主,忽略了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只参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与监督,并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企业无法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优势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法。

1.4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方式方法定位单一

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中内审人员的实际工作只是单纯地进行内部监督,而且内部监督也一般是在经营业务发生后才进行。因为经营业务已经发生,损失已经形成,再进行审计就已经晚了,不利于企业控制风险。除此之外,虽然审计人员提出了许多问题以及改进意见,但后续整改审计跟踪不力。往往出现只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或者未能合理解决问题的情况,从而造成问题“次次审、次次有”的情况。

2 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定位问题的对策

2.1 分类优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参考国外企业内部审计的通常做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立大致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参考。

2.1.1 大中型民营企業

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制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式的企业,可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独立于经理层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加强董事会与治理层间的制衡机制,使企业审计部门依靠最高权力机构的支持,赋予其充分的权利和充分的独立性,将其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为了弥补董事会监督功能的缺失,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不仅可以控制对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还可以要求董事会关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强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提高员工以及广大群众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民营企业下设隶属于审计委员会的内部审计部门,总裁或总经理赋予内审部门广泛权力。

2.1.2 小型民营企业

小型民营企业可以只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公司最高管理层,其他职能部门不得对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干涉。由于小型民营企业自身能力所限,可以选择性的将其专业技术缺乏或不足的部分审计项目外包出去,由熟知公司制度管理、生产流程的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能力强、独立性强的外部审计人员联合展开审计工作,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控制企业风险[4]。

对于缺乏专业素质过硬的内审人员的小型民营企业,可以不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实行全外包。但是企业在选择外包机构或人员时应充分掌握主动权,同时必须保存审计长一职,监管外部机构的审计工作,并帮助外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之间进行沟通。

2.2 重点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经营状况日新月异,而内部审计却发展缓慢,职能定位局限于提供监督服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内部审计职能必须转向“服务主导型”。

2.2.1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重新塑造审计形象,内部审计定位于企业的服务部门。在审计工作开始时,内审人员与被审单位和部门间建立信任,主动询问他们的意见,积极要求与他们的合作。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内审人员要与被审单位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并一起探讨改进的措施。审计报告尽量不使用谴责性的语言,对普通性质的问题可在审计过程中直接告知被审单位并监督其当即整改,只有反映重大问题的审计报告才向企业领导呈送,尽量减少被审单位的负面情绪。

2.2.2 将服务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与服务职能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缺一不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发挥关键在于为管理层的决策、宏观管理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在剖析问题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时要从全面的、战略的角度去剖析。

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企业,其内容复杂多变,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监督与管理部门,应该有管理者的意识,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参与企业决策,将服务作为终极目标[5]。积极地与企业的各部门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地进行纠正,以便在管理者进行某些决策时能够不走弯路,使企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

2.3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要逐渐转向效益管理审计

为了民营企业自身成长与强化内部控制,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必要的。

2.3.1 在审计思想上

目前,在部分民营企业作为审计主体的内部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经济效益审计认识模糊,认为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经济效益审计的服务职能会削弱传统审计的监督职能。实际上,经济效益审计包含监督与服务两种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与服务作用可以兼容于一种审计形式之中。经济效益审计在管理好企业财务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揭露并分析原因,向管理者提供解决对策和方法,帮助管理企业和提高企业效益[6]。因此,审计人员要树立先进效益管理审计的理念与思想,由侧重审查财务收支活动的审计转向着眼于改善经营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2.3.2 在审计范围上

(1)开展管理审计。财务审计和非财务方面的审计在管理审计中都有体现,但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对涉及的财务方面的问题关注的重点不同。管理审计是对各个项目的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而不是仅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检查[7]。目前为止,内部审计已经上升到了管理审计的层面,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是直接面向于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审计意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开展业务经营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是对业务经营过程的合理性和生产力等要素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的审计。审计人员不单单要注意财务数据的正确性,也要对资金使用效益、人力资源利用效益等进行合理评价[8]。除此之外还要对企业的原料供应过程、产品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业务经营计划的完成状况,各个生产要素的组合、利用情况等。内部审计工作者必须全方位参与企业管理,深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参与企业生产,从而全面实现内部审计的转型和发展。

2.4 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并进行后续审计

2.4.1 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对企业经营进行管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改变只注重事后审计的审计方式,向风险管理控制方向发展。在事前要对企业计划、预算、项目投资等内容进行审计,提前告知决策部门计划实施后可能出现不利因素,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正建议,从而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損失。为了找出经济活动的实际实施情况与计划、预算存在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在事中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纠正错误或转变计划。最后审计人员通过其最熟悉的事后审计评价已完成的经济活动。

2.4.2 进行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以前的问题和建议是否改正并取得一定效果的跟踪审计。后续审计有监督管理层纠错是否正确、效果是否明显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管理层产生约束作用,激励管理层改变企业现有模式,进行经营创新。

3 结语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日趋重要。我国民营企业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民营企业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准确定位可以有效控制和约束企业的经济活动,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必将取得巨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兆珍,高磊.IIA内部审计定义演进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2(2).

[2] 李颖.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 2013(12).

[3] 丁利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

[4] 卓和平.内部审计外包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0).

[5] (美)格林著,张翼.萨班斯法案内控指南[M].林小驰,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 姜欣怡,李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

[7] 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1).

[8] 洪桦.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商业经济,2013(6).

审计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1、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设立纪律检查 委员 。

2、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 教育 ,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 决定 ;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 监督 。

3、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 检查和处理 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 决定或取消 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

4、各级纪律检查委员要受理党员的 控告和申诉,保障党员的 权利。

5、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的方针。

6、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要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坚持 自律和他律 相结合。

7、实施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情况,应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 干部考核 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对其 任免奖惩 的重要依据。

8、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 纪律处分 ,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法律责任 。

9、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组织如实报告个人的有关事项, 自觉接受监督。

10、执政党的 党风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 重大政治任务 。

11、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坚持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 相结合,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 监督 作用。

12、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 企业规章制度 ,依法经营、 开拓创新、 廉洁从业 、诚实守信,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 职工合法权益 ,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违反决策原则和程序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 、重要人事任免、 重大项目 安排及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1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人员进行违反国家财经纪律 、企业财务制度的活动。

15、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切实维护 国家 和 出资人利益。

16、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从事 营利性经营 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17、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加强作风建设, 注重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 公正形象 。

18、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廉洁从业情况 的监督。

19、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 重大事项 ,自觉接受监督。

20、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的原则。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应当遵守和维护 党的纪律 。对于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 严肃处理 。

21、坚持党员在党纪面前 人人平等 的原则。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 的党组织和党员。

22、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以 增加价值 为目标,以规范经济行为核心,以 资金流向和业务流程 为路径,以 监督和评价 经营活动、经营成果、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系统的完善为重点,推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完善,促进公司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管理的实现。

23、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坚持 独立、 客观 、 公正 的原则。

24、根据被审计对象任职情况的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分为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任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和 专项 经济责任审计。

25、财务基础审计是指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 真实性 、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及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性、会计制度的 健全性 和 有效性 等进行审计。

26、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公司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依靠 群众 的支持和参与。

27、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 。

28、以监督的时间性划分,效能监察可分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 三类。

29、《 中央企业效能监察暂行办法 》是指导国有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依据。

30、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由 纪检监察部门 牵头组织实施,计划、采购、科研、生产、财务、审计、法律、验收、检验、库房管理和 合同管理 等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

二、选择题(30题)

31、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委员会在( C )领导下进行工作。

A、同级党的委员会 B、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C、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

32、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 B )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

A、亲戚朋友 B、管理和服务对象 C、身边工作人员和下属单位负责人

33、党员领导干部不准接受可能影响( A )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A、公正执行公务 B、正确行使权利 C、严肃执纪执法

34、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以( C )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A、投资入股 B、兼职取酬 C、交易

35、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在( C )、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A、民营企业 B、 外资企业 C、 经济实体

36、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 B )的费用。 A、党群活动 B、 应由个人负担 C、对外接待

37、党员领导干部不准( C )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

A、干忧 B、插手 C、干预和插手

38、党员领导干部不准搞( B )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A、不切实际 B、劳民伤财 C、群众反对

39、党员干部不准从事( C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

A、违背 B、不符合 C、有悖

40、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不按规定程序推荐、( B )、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

A、报告 B、考察 C、考核

41、党员领导干部不准( A )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

A、违反规定 B、擅自 C、超标准

42、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受到警示谈话、调离岗位、降职、免职处理的,应当( C )扣发当年的绩效薪金、奖金。

A、减发 B、全部 C、减发或者全部

4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规定,构成犯罪被判处刑罚的,( C )不得担任国有企业的领导职务。

A、三年 B、五年 C、 终身

4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从业规定,受到降职处理的,( B )不得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45、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应当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 B ),保证决策科学、民主。

A、法律法规 B、 议事规则 C、党的规定

46、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 C )

A、党的各级领导机关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C、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47、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 B )。

A、纪律要求 B、行为规则 C 、基本原则

48、凡是违反党纪的行为,都必须受到( A )。

A、追究 B、查办 C、 处理

49、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 )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一年 B、二年 C、 三年

50、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B )不得重新入党。

A、三年 B、五年 C、终身

51、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有( ABCD )。

A、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 B、观察、询问和函询 C、重新计算和重新执行 D、分析程序

5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与( A )相关。

A、审计目标 B、审计程序 C 、取证方法 D、选取样本

53、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 CD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充分性 D、适当性

54、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AB )是两个关键环节。

A、风险评估 B 、风险应对 C 、风险检查 D、风险控制

55、审计中,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关系是( B )。

A、同向关系 B 、反向关系 C、 互斥关系 D、不相关关系

56、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 C )相结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A、党委与行政分工负责 B、党委与纪委分工负责 C、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57、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公司( B )。

A、党员领导干部 B、各级领导人员 C 、党政“一把手”

58、效能监察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B )

A、选题立项 审批 实施 B、信息反馈 督促整改 结项 C、选题立项 实施 督促整改

59、开展效能监察检查可采取( ABCD )等方式进行。

A、召开座谈会 B、个别访谈 C、查阅资料 D、查询 60、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 B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A、100 B、 200 C、300

三、判断题(30题)

61.党员领导干部不准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 (×) 62.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职称、学历学位等利益。 (√)

63.党员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 (√)

64.党员领导干部可以适当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65.经研究,党员领导干部可以用少量公款旅游。 (×) 66.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

67.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 (√)

68.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允许适当提供或者接受超过规定的接待、差旅等相关费用。 (×)

69.党员领导干部可以插手和干预经济纠纷。 (×) 70.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休后二年内,不准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用,或者个71.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违纪。 (√) 72.违纪后,因自身或者与违纪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违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影响认定违纪。 (√)

7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从业规定,受到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担任国有企业领导职务。 (√)

7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国家法律,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被免职的,五年内不得担任国有企业领导职务。 (√)

75.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76.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 77.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四类:①警告;②严重警告;③留党察看;④开除党籍。 (×)

78.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应当受到严重警告的处分。 (×)

(×)

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

应当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 79.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物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80.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给予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8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做到勤勉尽责,并对审计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

82.电子资金转账记录不属于审计证据。 (×) 83.要正确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就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获取足够的了解。 (√)

84.审计报告不包括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 85.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同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也越高,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也越低。 (×)

86.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对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是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

87.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工作在文化层面的延伸。 (√)

88.开展效能监察主要有监督作用,保证作用、预防作用、调节作用和反馈作用等几个方面的作用。 (√)

89.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位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

90.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工作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总结工作三个阶段。 (×)

四、简答题(6题)

91.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9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①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 ② 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③ 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 ④ 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

⑤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⑥ 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 ⑦ 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 ⑧ 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 93.为什么要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是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9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答:《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95.公司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公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96.行政效能监察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①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能相统一的原则; ②注重预防和治本的原则;

③提高行政管理效益与注重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④行政效能监察与效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五、论述题(4题)

97.浅谈教育与惩处的辩证关系?

98.“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应当如何治理?

99.你是怎样看待开展效能监察与提升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的? 100.实行纪检监察、审计、监事会“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由何积极意义?

(97—100题答案略。)

答案

填空题:1委员, 2教育、决定、监督, 3检查和处理、决定或取消,4控告和申诉、权利, 5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6自律和他律,7干部考核、任免奖惩, 8纪律处分、法律责任,

9自觉接受监督,10党风、重大政治任务,

11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监督,12企业规章制度、廉洁从业、职工合法权益,

13重大决策、重大项目,14违反国家财经纪律, 15国家、出资人,16营利性经营,

17注重自身修养、公正形象,18廉洁从业情况, 19重大事项,20从严治党、党的纪律、严肃处理,

21人人平等、不受纪律约束,22增加价值、规范经济行为、资金流向和业务流程、监督和评价,

23独立、客观、公正,24离任、任期(中)、专项,

25真实性、准确性、健全性、有效性,26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群众,

27廉政监察、效能监察,28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29中央企业效能监察暂行办法,30纪检监察部门、合同管理。 选择题:31C、 32B、 33A、 34C、 35C、 36B、

37C、 38B、 39C、 40B、 41A、 42C、 43C、 44B、 45B、 46C、 47B、 48A、49A、 50B、 51ABCD、 52A、 53CD、 54AB、 55B、 56C、 57B、58AB、 59ABCD、 60B 判断题: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简答题答案:

91题答案。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92题答案。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①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② 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

③ 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 ④ 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

⑤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⑥ 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 ⑦ 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 ⑧ 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 93题答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是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基础性法规,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94题答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教育党员遵纪守法,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95题答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公司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96题答案。

① 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能相统一的原则; ② 注重预防和治本的原则;

审计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实习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特别对于我们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它是对我们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和检阅的教学形式。通过审计实训,不仅能够熟悉审计实务的流程,而且能够加深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为将来从事审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讨论学习的精神。

二、实训的内容:

以北京顺利服装公司为实训目标,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总体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最后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鉴别、汇总,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三、实训时间:

2013年12月23日——2014年1月3日

四、实训总结:

我们的实训总共分为5模块,分为:

1、计划阶段审计实务操

2、货币资金审计;

3、应收及预付审计;

4、收入的审计;

5、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审计

6、审计报告;

7、审计总结。

虽然上过很多学分的审计课,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理解到审计是怎么操作的。虽然之前有参加过会计模拟手工记账的实训,但这次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几乎全靠自己的能力和理解,刚开始时,面对着一厚本的平安纸业的资料,我竟然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知如何开始,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有了一点头绪。我理解到审计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从大一到现在做了很多的上机实习课,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不仅因为实习的课程不同了,也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看到的东西也有所不同了,通过这次审计的上机实习课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1.夯实基础,加深记忆,促进理解。整个实习的过程主要以自学为主,理论联系实践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会计上知识,对于会计的处理我都已经忘记了。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加深了对审计工作的了解,更让我回顾了很多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 2.积极的态度。在实训期间的确是枯燥无味,每天我们都要细心的去对数据,查资料。这样保持谨慎积极的态度尤为重要。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这次的审计实训周特别深有体会,原以为学到了一些书本知识就可以了,就可以很好地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其实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只是理论知识,我们只有通过实训,使我们的理论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以后的会计工作接轨。我们要做到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从而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团队精神。 在实训练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常和左右的同学讨论不懂的问题和错误的地方,有时候也会分享一些小心得,小技巧。这次的实训是团体合作,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与人沟通,合理的分配好每个人的工作,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的最精确的结果。然而别人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同学,因为从中我们也是收益的,我们也会收获不少东西。

每做一次实训,感觉大家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们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虽说时间不长,但其中的每一次实训都使我们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一些审计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之前在课堂上所根本没法学到的东西,这对于我们的学业,乃至我们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都是极其深远的。

在实训中,由于粗心大意,很多数字我们总是做错,比如银行存款和库存资金的监盘就重复了很多遍。在填制某几张表时由于资料不健全导致我们不能继续做下去。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第一次做审计,经验方面还不足,使得我们做起来很吃力。自己没有耐心,经常会因为资料的枯燥而放松自己去想一些不相干的事,以致遗漏了某些细节,导致后来填表时为了谨慎又要重新看一遍,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实训中有老师指导,但是很容易就发现自己的审计学基础知识没有打好,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审计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当前企业的内控审计工作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在评价方法方面以定性方法为主;在样本数量确定方面, 以审计人员主观判断为主,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理论借鉴:变权理论及抽样审计研究

(一) 变权理论

目前, 在各类评价模型中, 对各类指标的权重分配往往是一个常量。但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为此变权思想认为:在评价决策过程中, 每一个因素的权衡应随着因素值的变化而变化, 简单来说, 赋予各个数据的权数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实现变权思想, 变权理论给出了基于惩罚和激励的变权综合评价模型:

其中, X (X1, ……Xn) 为各指标评价值, W0 (W10, ……Wn0) 为各指标的常权, S (S1 (X) , ……Sn (X) ) 为各指标值的局部变权向量。

(二) 抽样审计

根据抽样审计的相关理论, 在审计工作中, 在抽取样本时, 审计组应尽可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如审计组受到时间或地域的限制, 也可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内部控制审计样本数量根据以下方法确定:

如样本数量按以下公式确定, 则样本特征可以反映总体特征

(N为样本数量;P为样本方差;E为期望误差界限;Z为置信区间统计量)

为提高审计效率, 建议审计组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将置信区间设定为95%, 期望误差界限为5%。为了获取最为保守的样本数量, 一般P值取为0.5。

这样可得样本数量为:N=369。为保守起见, 建议审计组将样本数量定为400个。

三、构建内控水平量化评价模型

(一) 传统内控审计介绍

在传统的内控审计中, 虽然评价报告指出了控制缺陷和改进措施, 但未通过量化方法对企业内控水平做出总体评价, 也未对测试的各业务活动的内控水平做出量化评价。

(二) 构建风险内控量化评价模型

为弥补上述内部控制评价过程的不足, 笔者设计了量化评价模型, 用于量化评价被审计单位单项业务活动内部控制水平以及总体内部控制水平。以使内控评价报告使用者直观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薄弱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就应该设计一套评价域, 使各被评价业务活动能够在统一的维度空间中进行比较。

通过综合考虑, 笔者在设计风险内控量化评价模型时, 选择了样本缺陷率 (存在重要缺陷的样本数量/测试样本总量) 和样本金额缺陷率 (缺陷样本涉及的金额/测试样本总金额) 两个维度作为衡量内部控制水平的标准。通过以样本缺陷率为横坐标, 样本金额缺陷率为纵坐标, 在二维数轴图中对缺陷样本进行定位以方便给出缺陷样本评价得分。

由此, 笔者设计了以下公式用以及时业务流程内控水平得分:

被评价流程内控得分:

四、内部控制量化评价实施路径

(一) 实施内部控制量化评价的流程

为了在内控评价审计工作中顺利使用量化评价模型, 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审计工作流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 笔者构建了如下实施路径: (见图1) 。

在开展量化评价审计工作时, 审计人员应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

(1) 确定评价范围:通过查阅历次内控审计报告确定本次内控评价审计范围, 重点挑选评价得分较低的业务流程和与被评价单位主营业务关联紧密的业务流程。

(2) 确定评价模型参数:确定模型参数, 开展测试, 尽量确保历次内控评价参数的一致性, 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3) 对缺陷的处理方式:针对设计缺陷, 应直接作为重大问题进行披露, 无须再进入实质测试阶段。针对重大执行缺陷 (量化评价得分较低) 也应作为重大问题进行披露。对于一般性缺陷则可要求被评价单位进行整改。

(4) 做好评价工作的持续性:审计人员在进行内控评价时, 应通过量化得分的方法重点关注历次评价中披露的重大问题的整改情况, 以此来评价企业对风险的控制是否得到改善。

(二) 内部量化评价应用实例

为了验证内控评价量化模型, 在审计工作中, 笔者对该企业的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开展评价, 选择了工程招投标管理、结算管理等流程进行了量化评价。

(1) 选定评价模型的参数并实施评价。笔者对参数选定, 确定样本数量为400个, 得到以下评价表: (见表1)

(2) 根据结果绘制缺陷评价图。之后, 笔者按风险内控量化评价模型的方法, 结合 (表一) 绘制了内控缺陷评价图:

(3) 计算被评价业务流程的评价得分。结合上图和量化评价模型中给出的公式 (3) , 就可以得出该电网企业被评价业务流程的评价得分:

招投标管理:0.67

工程结算管理:0.95

工程合同管理:0.69

工程建设管理:0.67

废旧物资管理:0.95

税务管理:1

资产管理:1

这样, 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被评价单位在资产管理和税务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做得较好;在招投标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还有待加强。

这就为以后审计工作或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供了目标和比较参照点。

(4) 计算综合得分。为了方便评价结论可以做横向 (业内其他企业) 和纵向 (其他历史时期) 比较, 此外也为了增加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以及评价结果与企业管理目标的契合程度, 笔者采用变权理论的相关思想计算综合得分。

量化评价是为了促进企业提升管理, 弥补薄弱环节, 达成战略目标。因此, 对各评价业务流程配置的权重既要体现激励性也要体现惩罚性, 因此选用如下局部变权状态向量:

其中α为惩罚水平, β为及格水平, γ为激励水平, C为调整水平, xj为第j个被评价流程的得分。

当评价得分低于α则惩罚程度最大;当评价得分在α与β之间则随着评价的分增加, 惩罚程度降低;当评价得分在β与γ之间, 则即不惩罚也不激励, 当评价得分在γ与1之间, 则随着评价得分增加激励程度增加。C越小, 则惩罚与激励程度就越大。

根据被评价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 笔者取定α, β, C, γ分别为0.2, 0.6, 0.2, 0.9。从为得到局部状态变权向量为:

确定各评价业务流程的常权向量为:0.1, 0.2, 0.05, 0.2, 0.2, 0.1, 0.15。

通过公式 (一) 计算得到被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综合得分为:0.938分。

这样我们为该电网企业确定了一个量化得分, 一方面方便对该电网企业内控情况进行考核, 另一方面也方便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五、发展方向—量化评价工作信息化

(一) 按需定制评价任务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评价的业务流程和指标, 选定模型参数和评价期间, 使量化评价工作满足审计目标, 符合企业战略。

(二) 节省人力资源, 实现大数据分析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在后台使用诸如python, R等大数据分析语言, 对业务数据库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 方便审计人员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薄弱环节。

(三) 实现量化评价工作的持续性

运用信息化系统, 可以在后台持续进行量化评估工作。通过持续的量化评估, 获得大量的结论性数据。为内部审计人员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漏洞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摘要:本文结合抽样审计和变权理论的相关思想, 设计了一套可以对企业风险控制水平进行总体量化评价的方法。并且就如何将该方法与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内控水平量化评价模型,抽样审计,变权理

参考文献

[1] 金爽.基于变权理论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工作的后评价[J].华东电力, 2010 (2) .

[3] 田桂申.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在电网企业的实施路径与实践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6 (4) .

上一篇:审计毕业论文下一篇:审计执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