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范文

2023-12-14

供给侧改革范文第1篇

一是制定了《社旗县农业特色种植业产业扶贫专项规划(2017-2020年)》(讨论稿),明确指出, 全县以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为支撑,以产业扶贫基地建设为重点,使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产业体系更加明晰,标准化生产全面普及,“三品一标”认证率大幅提升,区域性公共品牌逐步形成,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至2020年,贫困户从事特色种植业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

二是围绕重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油料、中药材、蔬菜、林果等农业特色种植业,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奠定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产业扶贫和吸纳贫困户就业脱贫的坚实基础。粮食、油料产业。以盛康农场、景丰马铃薯合作社等为龙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广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构建优势突出的优质粮产业链和产业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郑麦769

8、郑麦37

供给侧改革范文第2篇

一、当前旅游业供给侧现状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要素和保障, 尽管近年来一些旅游高档设施和旅游配套得到了大力发展, 但国内整体的旅游设施发展还存在问题, 如旅游交通、旅游集散地和旅游便民设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尤其在西部地区,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满足游客停车、零购、公厕、导游、自行车租赁、加油加气、咨询等基本旅游需求难以保障。

2、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各种景观和文化相互交融。但在实施旅游开发和规划的过程中, 大部分游客普遍感受全国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导致游客的新鲜体验感不强, 此外, 据统计, 目前90%以上的国内游和65%以上的出境游都是自助游, 散客旅游、自驾游等比重在增加, 但当前的旅行社在推介业务时依然以团队游的方式推介, 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等无新鲜感, 游客感受最深的就是全国的旅游团队餐都是一样的难吃。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中严重依赖门票经济, 收取景区门票和各种旅游保护费成为了增加地方旅游收入的重要渠道。此外市场上销售的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尤其在相近区域的旅游商品销售更是如此, 如在云南旅游发展中的滇西北旅游线上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三个旅游地, 披巾成为了三个地方旅游销售中的最热销商品, 这也导致低价竞争的恶化和游客体验感的下降。

3、旅游服务质量低

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 我国旅游市场呈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低价游充斥整个市场, 低价游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旅游投诉不断增加, 旅游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一些零负团费的运作给旅行社的运作带来巨大压力, 旅行社和导游为了获取利润不得不采取强制购物、强制消费、缩减旅游行程等方面做文章, 从而造成大量游客投诉的产生。

二、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措施

1、塑造品牌, 增强竞争力

各精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各旅游产品的集合构成了了区域品牌, 品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约束恶性竞争, 重复建设和模仿开发变成不可能。得益于各级政府、旅游企业的共同开发和宣传, 区域旅游品牌的建立可以通过全域旅游的实施开展, 通过发挥规模效应, 提高区域的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其他产业的融合化发展, 增强整体凝聚力, 最终提高区域全域旅游竞争力。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 营造旅游品牌, 深挖特色旅游资源,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线, 要从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旅游产品, 要重视品牌定位, 避免产品的同质化。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在各地政府加强协调, 统一协构建区域旅游形象, 利用多种媒体和宣传方式展开品牌营销, 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 结成旅游信息联盟, 以整体形象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上进行宣传推广。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

2、推动旅游管理创新

旅游产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 对于这个综合性与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大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近些年出现的旅游天价消费事件中, 就折射出我国相关部门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能力不足。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业态融合的加剧, 旅游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 形成监管合力, 才能维护这个旅游大市场的有序发展。

3、加快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全国景区旅游的同质化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推动当前的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进一步打破以景区旅游为本的固有模式。要优化要素配置, 抛弃传统的“景点旅游”发展方式, 以全域旅游为依托, 优化景区配套结构和产品结构, 充分满足当前游客的旅游消费升级需求;积极开发景区及周边资源, 提升景区的综合效益, 真正转化成有效供给, 将整个旅游地变成样样可旅游, 处处是风景的全域旅游格局。

4、促进旅游产业的供给转型和要素创新

要从旅游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企业培育等方面展开, 形成完善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 提升相关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尤其要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以旅游城市和中心城镇为依托, 以信息化旅游为契机, 不仅仅满足基本的服务功能, 还要强调便利性与体验感受。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建立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立体交通的无缝对接, 实现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机场、码头等的“零距离换乘, 将高铁、飞机、自驾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合理融合。同时, 注重加快培育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从要素创新来说, 在满足基础旅游服务需求之外, 进一步拓展“商养学闲情奇”新业态旅游要素, 构建面向多样化旅游消费者的全域旅游产业链[2]。以旅游为核心节点, 融合新兴旅游业态, 与传统的农业产业链、工业产业链、交通客运业产业链、乡村旅游产业链, 实现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产出、销售、一体化服务。通过以上创新, 才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当前我国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议题。结合当前对我国旅游供给侧出现的问题分析, 认为必须通过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 推动旅游管理创新, 向全域旅游转变和促进供给转型和要素创新等进行改革。

关键词:旅游供给侧,旅游服务质量,结构改革

参考文献

[1] 罗良文, 梁圣蓉.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16 (1) :28-36.

供给侧改革范文第3篇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本报记者 龚 雯 许志峰 王 珂

2016年01月04日03: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解读和阐释。

一问

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权威人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

二问

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四降一升”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这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国际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刺激国内需求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两桌饭,就来了一桌客人,使劲吃也吃不完。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致力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重大举措。

三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

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权威人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努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四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

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权威人士:前面说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的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并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但如何更加准确地加以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重点和力度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企业实行减税,并用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办法弥补收支缺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不是政府去确定具体项目,或选择把钱投向哪一家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还要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实践证明,市场的选择是最有效益的。现在成功的民营企业有哪一家是政府扶持的?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来的。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让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落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的落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有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

做好“加减乘除”。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有“对冲”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并把握好“度”。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

病根都是体制问题,都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化解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2016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五大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要敢于和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性创新”。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体制问题。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六问

有人担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社会能否承受?

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

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但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

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我国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是新的生命诞生和充满希望的阵痛,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这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相比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国的实力相当雄厚,经济发展基本面好,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社会就业形势、财力规模、保障制度有了很大进步,抗风险能力强,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是理解的、支持的,对我们改善发展质量、产品质量、空气质量是充满期待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同时,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比如,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七问

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目前对于新常态的认识有三种情况,大家都要照照镜子,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牢牢把握几个重大原则,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权威人士: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避免投机取巧。我们只有深化认识、下定决心,硬碰硬地干下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目前情况看,对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

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

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

大家都要照照镜子,往第一种靠拢,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提高认识后,还要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毅力来完成这个历史责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1998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排除干扰,心无旁骛,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言行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必须坚决反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对于政府作用,强调“更好发挥”,不是“更多发挥”,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家营造宽松环境,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给他们吃定心丸。要为创新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对各级干部,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要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那些呕心沥血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总之,我们要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供给侧改革范文第4篇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我处高度重视,以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为指引,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为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落实单位,抓出成效,我处成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科室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深入贯彻学习中央、省、市等上级单位和领导有关供给侧改革的会议精神、重要讲话、重要批示和意见,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每一个干部职工内心,树立主动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当中,从源头上开始为企业减负出主意、想方法。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1、在项目建设中,我处鼓励施工单位采用新工业、新技术,提高材料的使用率,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展去库存工作,如在质量、价格相同的同等条件下,协调施工单位优先使用本地生成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一方面减轻了施工单位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为原材料生产企业扩宽了销售渠道。

2、积采取措施切实减轻施工企业负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督促业主单位收取的投标、履约和质量保证金等要严格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并按相关规定时限内及时返还施工单位,及时拨付施工进度款,尽可能减轻施工单位资金建设压力,另一方面,积极为施工单位想办法、出注意,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就近使用附近的砂石等材料,降低施工单位的运输成本,积极做好征地拆迁等协调服务工作,确保施工单位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杜绝因堵工而造成工期延后间接增加施工单位的管理成本。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处在项目实施中主要是开展征地拆迁等协调服务工作,而不是具体管理项目的业主单位,因此在协调项目施工单位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及降低能耗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打算

供给侧改革范文第5篇

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先进生产里全部投入到供给侧。在供给侧改革的四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几点当中, 唯劳动力是需要对生产者改革, 因为生产力的决定权在于劳动力。

2 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道路上的问题

2.1 农民生产的产品无法适应消费者需求

2.1.1 在农产品供给方面现有农产品层次不高。

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低、依靠施用化肥、农药, 各类添加剂在加工环节被大量使用, 已遭到各界曝光, 使消费者对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甚是担忧。当前社会大形势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品质在不断提升, 人们对产品的品质、安全、是否纯天然绿色有机等都倍加关注。现有农业人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 造成大量产品滞销, 阶段性供过于求。

2.1.2 制作农产品的农民群体的先进文化与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想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文化程度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相关文件显示,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仍旧是个严峻的问题, 将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处于小学及小学一下文化程度。其次, 就职业培训情况来看, 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即便在系统的经营模式下, 企业对农民的培训主要只在意前期技术的培训上面, 而后期的技术保障达不到效果, 企业不能使其达到需求标准。

2.2 农产品生产成本呈极速上升趋势

农业生产成本在急速的上升,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费用的支出, 年均增幅达到8%到9%, 以这样一种速度增长, 当然对农产品成本的上涨推动力很大。生产成本增加、消费者需求提高两重压力, 相当于天花板在往下坠, 地板在往上升, 于是中间的空间就越来越小, 这是我们现如今以及今后都面临的现实问题。

3 寻找真正具有农业工匠精神的农业人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一流的匠人, 人品比技术重要”, 在当前大环境下, 农业领域尤其需要工匠精神来树立信心。农产品品质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而农产品品质的保障是源自于农业人的品质, 提高农业人的品质需要政府层面上予以引导和支持。

3.1 政府通过与各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农业工匠精神的人才

现代农业要发展, 必然需要培养出真正拥有耐心并专注于农业事业的具有专业精神的农业人。农业想要发展将要面临的风险有很多, 自然界的风险、销售市场的风险等诸多风险。要想要解决这些风险就需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政府应通过与各高校联合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与时俱进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工作。

3.1.1 在高校增设农业人力资源定向专业。

在高校单独增设专门针对农业的人力资源专业, 积累农业人力资源资本。在课程设置中应主要学习一些在传统农业中所缺乏的更专业、更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的专业知识。

3.1.2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政府大力支持为学生提供实操实习基地。

给在校学生提供真正的农田进行实习。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将所学投入到生产中, 能提高效率并取得最好的产品品质。

3.2 坚定不移的打造农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 它是一种对精致化生产的要求, 但它对农业生产也同样适用。对于农业生产来讲, 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保证食品的安全, 从种植开始, 种苗、化肥、土地等多方面都要保证安全, 还有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 这里也需要工匠精神。我们更要坚定不移的人打造具有农业工匠精神的农业人, 不为别的, 是为了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 满足人们需求。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 先解决好“农民”的问题, 使之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抓住了新型经营主体, 就牵住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在农业供给改革的主体条件达到一定标准后, 不断改革和升级供给, 将逐步把中国农业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

摘要:匠人匠心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优良品质。“工匠精神”一词是由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第一个提出的, 他认为“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 就可以过度到“中国精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和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提出, 要坚定改革信心, 突出问题导向, 注重精神施策, 发扬钉子精神和工匠精神。农业工匠培养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供给侧,需求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41.

上一篇:消费观下一篇:供给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