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范文

2023-07-26

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老年人数量激增,老年教育问题开始凸显,如何完善老年教育体系,保证老年人可以更加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对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高校为平台,分析了高校老年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费不足、课程干扰普通教学、师资力量欠缺等方面的问题,从提升经费支持、转变传统认知、划定专门场地、合理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老年大学;发展

长久以来,社会对于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包括很多高校都没有将老年教育工作放在特定的位置上。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8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将会达到2.5亿人次,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7.9%。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将会在4亿人以上,老龄化程度将会超过30%。当前,我国共有2400多所高校,但是承担老年教育任务的高校数量只有100多所。從实际情况看,高校并且有承担其老年人的教育任务,政府也没有相应的办学经费以及要求,高校对于老龄社会的临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老年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为此,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处在边缘化的阶段,探究高校老年大学的发展,对于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校老年大学发展阻碍因素

(一)老年大学发展经费不足

当前很多高校老年大学都是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办学,高校通常不会收取一些日常生活费用,这对于老年大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高校通常不会给予学生过多的经费,这使得老年大学的设备购置以及授课费用均靠学费支持,想要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则缺少经费予以支撑。发展经费的不足,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拨款相对较少,高校补贴依靠“讨要”,另一方面老年大学本身所具备的公益性特征也导致了其办学标准以及规模较低,单纯依靠学费的收入,无法满足老年大学发展需要。这种经费不足的问题根源依然在于办学体制以及机制的不完善。

(二)老年大学课程干扰普通教学

课程是老年大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育体系当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校老年大学教育同样如此。老年大学的创办效果和课程设置有直接的关系。课程设置需要满足学校的培养目标,利用课程内容的开发以及课程结构安排可以予以体现。当前,老年大学课程包括了生活保健类、休闲技艺类以及声乐类,这种课程设置能够充分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可是,存在部分课程和普通课程教学相互干扰的情况。例如,在普通学生上课的时候会听到老年大学中传出的乐器声与歌声,这容易导致普通学生分神,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教学内容当中。

(三)老年大学师资力量欠缺

当前,老年大学师资队伍主要由40岁以上的教师群体组成,他们都具备了专业的素质,已经成为了某个领域的专家,可以满足学生专业层面的需求。但是,这部分教师因为年龄较大,精力相对不足,再加上待遇较低,教师完全是依托自身对教育工作的热爱而从事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中。想要办好老年大学,需要具备固定、专业的教师队伍,当前老年大学专职教师的缺失,也是影响高校老年大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二、高校老年大学发展策略

(一)保障办学经费

办学经费是确保老年大学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老年大学可以有序运行无法离开充足经费支持,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了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教育部门补助性经费和老年大学自筹性经费。补助性经费来自教育部门所给予的资金支持,承办老年大学的高校在申报项目的时候向教育机构申请,教育部门对高校开设班级的数量进行审核,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向教师支出授课费用以及交通费用。此外,老年大学上课产生的讲义材料费、工读费以及宣传费用等相关项目和高校由于承办老年大学所衍生的补充费用等。自筹费用则主要来自于学生学费,由老年大学的学生支付相应的学费,并且将学费用于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教学环节中。老年大学的自筹经费还可以来源于高校的经费支柱以及社会机构给予的补助款。

(二)转变传统认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领导要逐渐认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多样化的办学推动高校教育改革,从实现老年人幸福养老的背景出发,发挥资源、管理、学科优势,多角度推动老年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同时,高校领导也要全面认识到,高校是老年教育的核心,老年教育对于高校教育工作也会起到一定的反哺作用。例如,老年的精神风貌以及认真学习态度,都能够提升大学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这对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而言无疑会产生一种精神感召力。

(三)划定专门场地

高校需要安排特定的场地为老年大学的教学场所,由老年大学专用。自从高等教育工作开始进入大众化时代以外,高校教育资源开始变得更加的丰富,高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老年大学的创办。当前,我国高校的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有着现代化教育手段以及先进教学设备。宽敞的校园、优良的设施以及丰富的馆藏资源都是老年大学创办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存在很多高校因为校区调整与合并,或者是新校区建设,导致了教学设施被空置。在生源数量持续降低的背景下,高校所空置的教学资源将有助于老年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合理课程设置

高校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中要保证理论性、趣味性以及实践性并存,充分体现出高校的办学特色,帮助老年人完善自我,保证老年人可以自我实现。老年大学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对课程类型进行扩充,授课的方式进行创新。总体来看,需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统一安排课程设置,对课时比例、课程类型等相关内容作出量化规定。高校老年大学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学校的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产生多元而又丰富的课程科目。使得老年人可以在多元课程当中不单单可以补充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某种爱好,还可以实现身心调试,保证生活的规律性,满足老年人精神、学习以及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尤其需要强调的一点在于,高校老年大学课程设置需要在确保课程形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并且保证充足的科目授课时间。在授课的形式上,要按照课程的实际内容,采取任务驱动、班级授课以及实践采访等课程形式,确保课程的有序实施。

(五)健全师资队伍

老年大学可以招揽一些退休的教师组建师资队伍,同时也要注重吸引年轻的管理人员。高校本身具备了一些具备创造思维以及精力充沛的年轻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可以有效的弥补老年大学师资队伍老龄化的弊端,为老年大学教师团队输入新鲜血液,同时也能够在高校以及老年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搭建桥梁,推动老年大学的管理与组织机制更加的灵活与规范。

参考文献:

[1]吴洪宝. 高校老年大学的办学之路[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3(12).

[2]苟荣津. 高校老年大学运行保障机制的完善策略——来自台湾地区乐龄大学的经验[J]. 成人教育, 2019, 39(01):63-67.

[3]杨选琼. 关于企业老年大学的现状分析与办学建议[J]. 现代国企研究, 2015(12):22-23.

[4]青岛市老年大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老年大学又好又快发展[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2(11):31-32.

[5]张中强. “创新教学”:发展提高老年大学的核心主题[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07(7):20-22.

作者简介:周国璠(1964年02-),男,籍贯,汉,本科,助理研究员,教育管理。

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 十年来,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迅速,立足国家重大战略,承担学历补偿、职业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教育等多种职能,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积极老龄化、服务社区治理、构建学习型社会良好氛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国继续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存在国家层面立法滞后、管理体制不畅、经费投入不足、专业队伍匮乏、学习资源缺乏整合共享、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加快国家层面立法,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继续教育结构,保障经费与人员投入,加强质量监督保障,健全学习支持体系。

关键词 《教育规划纲要》;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继续教育是这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和“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具体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任务。在2020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十年来全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总结,对于着眼长远、把握大局,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做出新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2000年以前,我国国家教育政策及其相关文本中都使用“成人教育”这一概念,将“继续教育”包含在成人教育中,2002年开始呈现出并列使用的态势,2007年以后逐步倾向使用“继续教育”这一概念[1]。对于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等同说、并列说、包含说、隶属说、交叉说等[2]。《教育规划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继续教育”的概念,即“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并提出了相应的任务。这一界定的好处在于其不对“之前应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进行设限,即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而且起点可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之后,也可以是大学教育之后[3]。

《教育规划纲要》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培训等教育类型统一纳入到继续教育领域,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推动继续教育统筹发展。因此,需要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下考察继续教育发展的意义。尽管当下为了突出学习者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步取代终身教育,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在考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时仍必须考虑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型社会的构建[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要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致力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均体现出教育体系的服务功能。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学校教育之后的生命时长将远远超过学校教育时长,走出校园后的继续学习成为必需。继续教育要为学习者的继续学习提供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及教育结果。可以说,学校教育奠定了人生的基础,而继续教育拓展了人生的高度。从这一意义上说,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年来,我国继续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通过调整结构、理顺机制、完善体系等举措,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民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积极老龄化、服务社区治理、构建学习型社会良好氛围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学历继续教育圆多个群体提升学历的梦想

我国建有完整的学历继续教育体系,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成人学校、普通高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网络教育、开放教育以及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随着近年来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学历继续教育的重心逐渐转向高等教育:中小学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由2009年的432.1万人降到2019年的163.5万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由2009年的958.62万人增至2019年的1526.39万人。2010-2019年间,我国初等和中等学历继续教育累计培养毕业生2268.26万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495.88万人①,实现了农民工、在职员工、士兵军官等多个群体提升学历的梦想,也为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十年来,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迅速,各类办学主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全国参加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加。2010-2018年间,仅中职学校和高校举办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累计培养结业生就达5.48亿人次②。当前,普通高校以及开放大学系统继续教育的重心正由学历教育逐步转向非学历教育与培训,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扶贫攻坚等重大战略,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广泛面向在职职工、农民工、农民、妇女、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为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作出了贡献。

(三)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基本形成

十年来,我国社区教育蓬勃发展,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面向群体不断扩大。教育部先后确定六批共127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四批共12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各地建立了近500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90%的省市、50%的区县开展了社区教育,21个省(区、市)建立了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5]。各地积极开展多种社区教育办学模式探索,形成了东部地区广泛开展、中部和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的发展格局。

(四)老年教育三级办学体系初步形成

十年来,我国老年教育发展迅速,始终坚持把受教育作为老年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把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发展。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多省市以地方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方式 ,制定了老年教育发展相关文件,老年教育法规制度逐步健全。根据《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数据,全国省级老年大学、地级市老年大学已实现全覆盖,部分省市已基本完成老年教育机构布局。老年教育三级办学体系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各地有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机构6.2万个,共有800多万老年学员[6]。各地依托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积极举办老年开放大学,从传统教育走向开放教育,办学形式不断丰富,受益群体不断扩大。

(五)职工培训参与率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企业职工大培训格局。2018年,全国总工会发布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职工队伍达到3.91亿人,其中77.8%的职工参加过单位组织的培训[7]。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了“未来三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并提出了激发相关培训主体积极性的鼓励措施。在各类机构中,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功能进一步强化。2019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提出“职业院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年均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的具体目标,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培训,将进一步提升职工培训率。

(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积极推动跨部门协调机制建设。近年来,教育部通过成立继续教育办公室、在部分专项工作方面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地方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协调机制等方式,推动完善继续教育协调机制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功能。

二是开展继续教育法制建设探索。教育部积极开展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立法前期调研,并推动地方开展立法实践探索,加强法制保障。2010-2015年间,上海市、太原市、河北省以及宁波市相继出台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继续教育职能,积极推动各自领域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如山东、江苏、福建等省市曾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三是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实现突破。2012年2月,教育部起草的《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针对企业、社会组织与个人的多条优惠意见。2018年5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以及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使企业的税收优惠范围进一步扩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纳入了继续教育支出项目。

四是监管与评估制度建设有所增强。2016年11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首次对各级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工作加强全口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以专业设置为切入点,切实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评估。2017年以来,连续4年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年度备案工作,高校依规自主设置、省级统筹、部级汇总备案、专家第三方评议的专业备案工作机制日趋成熟。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首次启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逐步完善高校继续教育质量保障制度。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从严把“三关”、落实“两责”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能力建设。

(七)继续教育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充分依托信息化推动在线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积极支持高校等有关机构发挥优势,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促使慕课上线数量快速增长,受众数量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6月底,上线慕课数量达到2.9万门,主要慕课平台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人数上涨至4.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发展到1.26亿人次③。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和“在线开放课程新长征计划”,加大资源扩散。截至2020年9月,西部地区高校共计参加培训1.6万校次,受训教师达59万人次,建设使用在线开放课程32.8万门,学生参与学习达2.1亿人次④。

二是继续教育基地与平台建设加快。通过“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等项目的实施,以及“爱课程”、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等平台的搭建与开通,系统推进体系建设,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三是开放大学加快新型大学探索。2012年,教育部批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原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五省市的五所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2016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并提出了12项具体任务。经过试点改革探索,截至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形成了由总部和45个省级分部、14个行业学院、4000多个学习中心组成,覆盖全国城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共同体”,助推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实现。

四是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初见成效。2012年7月,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挂牌,此后多省市开展学分银行建设,并出现了跨省市的实践探索。例如,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教育主管部门联合成立长三角地区开放教育学分银行,探索地区间学生校际流动、课程互选和成果互认等。目前,我国初步搭建了学习成果框架,完成了基于10个行业的670余个认证标准。广东开放大学对外发布了国内首个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广东省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

(八)终身学习社会氛围不断优化

一是全民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国家倡导开展全民阅读,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推进全民阅读工程。2015年,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江苏、湖北、辽宁等省已将全民阅读纳入立法进程,江苏省还将每年4月23日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这也是全国首个由省人大立法确定的地方阅读日[8]。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09年的72.0%提升近10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09年的24.6%提升了55个百分点[9][10]。

二是学习型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和教育等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实施有关政策,加快部署相关工作。2014年8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在该文件指导下,各省区市积极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协调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建立了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目前共有105个城市加入联盟。2017年,教育部职成教司组织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汉、长沙、宁波、太原等八个城市开展了首批学习型城市监测实践项目。2019年11月,教育部职成教司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项目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的所有成员城市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以进一步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成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我国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国家层面继续教育立法滞后

自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已多次提出关于终身教育立法的提案、议案,教育部层面也积极开展了立法前期调研,但目前国家层面关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法律尚未出台。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基本法律规范和指导,影响到整体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挥[11]。目前,一些地区出台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相关条例,但地方条例不具有诠释公民基本权利的地位和功能,具体条文多为宣传和引导性内容,很难对学习权的保障原则、具体实施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不够畅通

一是国家层面尚未建立长效稳定的全口径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继续教育管理存在部门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发展不均衡等现象,与继续教育发展相关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发展合力。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开放大学系统、自学考试系统等各类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之间,在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工作重点等方面存在重叠、交叉和错位,系统联动、开放共享不足。

二是继续教育政策、规划落实职责不清,督导评价制度不健全。国家层面的继续教育政策、规划颁布以后, 各地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规划,但仍多停留在宣传、学习和理解阶段, 尚未落实到深化实践改革的具体行动上。思想认识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全口径监管与评估制度,使得继续教育常常处于“边缘化”境地。

(三)缺乏稳定投入和专业化队伍

一是继续教育尤其是非学历继续教育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目前,学历继续教育主要依赖学费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缺乏常规投入、很多地区社区教育难以落实每年人均2元的经费标准、老年教育缺乏专项经费保障等问题,经费投入普遍存在着“重小轻老”的现象,存在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课程质量不高,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办学规模不大、办学场地不够、办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继续教育难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是继续教育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支撑。继续教育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但目前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点数量较少,继续教育研究人员较少,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同時,由于经费有限,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等工作者接受培训的名额、次数不足。更重要的是,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者缺乏专门的职务职称晋升通道,难以形成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四)学习资源建设缺乏整合共享

一是学习资源建设主体责任不够明确,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存在多头建设、各自为政等问题。不同系统、地区间教育机构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交流共享不足,平台和课程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二是学习资源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且质量参差不齐。当下学习资源数量大幅增长,但由于缺乏目标用户分析、技术标准制定等问题,存在碎片化分布、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性不好,对资源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不高。

三是继续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开放程度有限。以高校为例,高校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继续教育资源,但目前近一半高校不具备开放型的教学资源⑤。

(五)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多主体办学且缺乏较为统一的办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继续教育存在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就学历继续教育而言,当前函授、夜大学、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种办学的形式之间,存在政策不一致、面向同一社会群体办学入学标准不统一、教学过程不统一、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社会公信力遭到质疑。相对于学校教育体系,继续教育还缺乏成熟、完善的督导、评价与监测等机制。

四、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国家层面立法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迫切要求公民学习权的全面落实。国家层面的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立法是实现公民学习权的重要法律保障。需要加快研制与出台国家层面法律,强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法定目标,明确政府、学校和各类组织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定责任,明确继续教育服务公民终身学习能力的法定任务。

(二)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家、省级、市级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协调继续教育发展的作用,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会,落实继续教育发展任务。遵循“补短板、填漏洞”的原则,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树立整体发展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逐步缩小继续教育跨部门协调机制的地区差异。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督导评价。建立健全政府履行继续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制度,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基层政府的绩效考核,不断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三)優化继续教育结构

继续教育仍要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为有学历提升需求的学习者提供通道。2019年,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但从存量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全国15岁以上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16.3%,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发展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学历继续教育要重点加强以岗位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不断适应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征,实现学习者学历和能力双提升的目标。另一方面,重心转向发展非学历教育,创新教育活动形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例如,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12]。目前,国家能提供的老年大学学位仅有800多万个,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机会、推进教育公平、提升国民素质的职能。

(四)保障经费与人员投入

一是吸引多元主体加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继续探索运用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支持手段,鼓励与扶持行业企业、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继续教育办学。地方党委政府加大统筹力度,推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培训经费保障政策,助力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同时,完善组织和监管体系,提升继续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二是加大继续教育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继续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继续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功能。建立与畅通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务和职称晋升通道,提升继续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加强继续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继续教育工作者培训力度和覆盖范围,提升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五)加强质量监督保障

一是加强学习需求分析,提升办学质量。真正建立“学校面对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课程标准化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不断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二是落实宽进严出制度,完善评价技术。加强继续教育全口径监管与评估制度标准建设。重点落实“严出”制度,保障继续教育质量。完善评价技术,切实发挥继续教育的优势,将评价导向从以知识性评价为主转向综合能力评价上来。

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继续教育监测机制。明确相关机构的职责,研制继续教育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建议各省(区、市)每年编写本省《继续教育发展报告》,向社会公布。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继续教育全行业、全过程进行评估,定期发布报告。

(六)健全学习支持体系

一是加大优质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坚持开放共享,按照互惠互利原则,扩大学校和社会优质学习资源开放力度,建立学习平台推广应用机制,提升公众对学习资源平台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服务终身学习。

二是加快研制国家资历框架。为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贯通和协调发展,为公民构建无障碍的、公平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学习成果可以携带和累积的终身学习制度。

三是完善学分认定、积累与置换制度。完善学籍管理制度,逐步推动完全学分制,实现学习者的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继续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体系,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提升国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与获得感,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机制与社会氛围。

(本文得到了刑贞良、张竺鹏、车如山、韩倩老师以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指导与帮助,谨致谢忱!)

参 考 文 献

[1]李强.从“成人教育”到“继续教育”:政策导向的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16(9):7.

[2]廖远兵.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关系摭论[J].当代继续教育,2019(4):63-68.

[3]龙汛恒,张妙华,武丽志.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3(14):5-8

[4]周作宇.终身教育体系:思想基础与行动结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6):15.

[5]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718号建议的答复[EB/OL].(2020-05-21)[2020-12-12].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zcs/201812/t20181229_365468.html.

[6]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090号建议的答复[EB/OL].(2020-10-15)[2020-12-12].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zcs/201912/t20191204_410811.html.

[7]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领导小组负责人答记者问[N].工人日报,2018-01-17.

[8]李哲.全民阅读十年:书香不厌百回“闻”[N].经济日报,2015-12-03.

[9]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J].青年记者,2010(5):42.

[10]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3):18.

[11]刘奉越.继续教育立法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2):9-12.

[1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10-16].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作者分析了当前老年大学教育中在办学体制、教学对象、办学实践等诸方面存在的一些特殊性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如何紧贴实际,采用适合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议,值得探讨。

关键词:老年大学;教育特殊性;教学方式方法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对文明生活的需求,教育的过程是将一个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有着区别于一般学校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这种特殊性,对于有针对性地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特点,充分认识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老年大学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由老年大学现行教学体制和老年大学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

1、老年大学教育的特殊性。

一是在于它的“非正规”性。要求给予老年人更为充分、更为全面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要求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是在于它的“非功利”性。老年人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求职谋生,而是为了使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更加积极、充实,不是消极地等待生命的结束,而是打开生命结束前新的一页。

三是在于它的“多样性”。要根据“择其所需,投其所好”的原则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在于它的“适闲性”。它给予老年人的以满足舒适度为先,校园人文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均要围绕这个中心,尽力展现学员积极乐观、自信开朗的风采。

2、参学对象的特殊性。老年大学的入学对象,其特殊性体现在“老年”上,一方面,学员群体均进入老年阶段,生理上高龄、多病,使学员的出勤率、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打了折扣,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感、自卑感,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讨厌压服讨厌管制;另一方面,學员来源逐步多样化,从离休干部到退休干部再到社会普通老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带来学员的巨大差异,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难度。

3、办学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

(1)文化基础差异大的特殊性。目前处于一种愿者就来,随时插班入学,大学、中专文化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同学,这样一来,弄得教师不知为谁教。

(2)新招学员匮乏的特殊性。虽然老年大学定为两年、三年一届,有的分初级、中级、高级班,而新招学员往往不够人数,三五个人不可能开设一个班,而学期届满的许多老年人还要继续学习,结果只好新学员插班,已参学几年、基础较好的学员与初学者同学,结果,造成老师不知应该教什么。

(3)活动场地紧缺的特殊性。老年人都喜好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才艺的舞台、平台,而目前的老年大学(学校)的课堂绝大多数是让、租、借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勉强尚可。而要想开展一些活动,搞好第一课堂的延伸,开辟好活动的第二课堂,实在是困难重重。

(4)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教学教材的特殊性。现在各老年大学(学校)使用的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各学校教师自编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缺乏统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紧贴实际,努力探索适合老年大学特殊性的教学方法

(一)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在老年大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老年教育的内容是针对老年人的需求,为提高老年人的素质而设定的。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老年人的素质也不例外。在一个高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与科学素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仅有科学知识还是不够的。人要有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才会体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晚年,如果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难以画上人生完美的句号。因此,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又联系在一起,使老年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文化休闲教育等诸方面。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现代新兴科学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百舸争流,百花齐放,应该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老年大学应当成为学习、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使老年大学实至名归。

(二)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实行无压力教学。从老年教育的实际出发,既应体现规范、严谨有序的管理,还应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实行“有效+灵活+情感”的教学形式,采取入学自愿,专业自选,学习自觉,纪律自遵,离校自由,使学员学有所得、身心愉快。在教学方式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要求讲、练、用三结合。在学制上体现多元化,可开设短期班,如月班、季班、半年班;也有中期班,如一年期班、二年期班;还有长期班,三年五载,甚至终身班。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多层次,可设基础班、提高班、高级班、研修班,进行分层教学。

2、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老年学员心灵感悟能力趋缓,肌体的灵敏度降低和大脑记忆力衰退的特点,教学应该放慢节奏,拉长教学时间,多反复,多磨练,多讲老年学员能领会、感兴趣、易做到的东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针对多数老年学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就浅、就易,照顾大多数。做到深奥的问题浅显地说,复杂的问题简化地说,高雅的课题通俗地说,严肃的问题风趣幽默地说。要形象化、生动化、贴近老年学员生活实际、思想实际;针对老年学员自尊心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多一点苦口婆心,少一点指责批评,切忌挖苦讽刺。多数学科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让老年学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一种自由探讨、轻松和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3、尽可能实行课堂教学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参与实践,展示成果,服务社会,能让老年学员产生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展现、自我认知、自我肯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例如:绘画班、摄影班可组织学员外出写生、采风,用手中的笔、手中镜头展现大好河山、家乡美景、县城风光、寓居小巷;诗词班可有目的组织学员观风景名胜古迹、经济开发新区、农村建设新貌,有感而发地写诗作词;音乐班、器乐班、舞蹈班,可积极组织学员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参与县内大型庆典、文艺会演活动,让学员们展示风采,实验所学。

三、拓宽场地,为老年大学教学创设必要条件

老年大学的场地建设和基本的设备设施,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建设搞不好和设备设施不到位,必将严重迟滞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当其冲将会影响老年大学(学校)教学。比如说课堂建设,老年大学教学仅有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之有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第三课堂是一、二课堂的拓展和升华。由此可见,三个课堂都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都在用各自的形式、阵地和渠道,为老年学员带来幸福、尊严和价值。然而由于老年大学(学校)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后出现的新生事物,尚处在初级阶段,多数没有独立的院校,教学场地基本上是通过挤、借、租等而得来的,第一课堂的教学尚能勉强凑合。如果说要延伸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场地。因此,当务之急是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认识,切实把老年大学(学校)独立院校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大学(学校)教学创设必要的条件。

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2011年9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同志们: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老年大学新的学期,在此,我代表县委老干部局和老年大学校委会向老年大学的全体学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下面我就新一个学期的整体工作简要讲以下三点:

一、发扬教学成绩,延续光荣传统

回首上半年,我县老年大学在校委会及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岁月,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在今年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举办了红歌演唱、诗歌朗诵等纪念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老年朋友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又一次燃起了青春的火焰。为了让广大学员接受党的辉煌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局为学员们购臵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开天辟地90年》影视光盘在老年大学课堂播放。在养生保健课程上,大家都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保健知识,为自己的健康长寿打下基础。在文学知识讲座中,老同志们增长了知识、娱乐了心情、陶冶了情操。 奖牌铭功勋,汗水铸辉煌。老年大学以骄人的业绩,树立了全县老年教育的新形象,也为构建和谐釜山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的背后,凝聚着老年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及学员共

同的智慧和心血,是大家用真心、真情和真爱,把老年大学办成了求知的乐园、精神的家园,校园环境更加的优美、办学条件也日趋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今后老年大学工作中,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成绩,延续光荣传统,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改善教学环境,扩大办学规模

咱们的老年学员朋友们都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你们重新走进课堂,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人虽退休,但思想没有退休,仍然心系釜山大局,情牵釜山事业。这是我们老年大学优良的传统,也是我们不断办好老年大学的动力。在教学环境上,老干部局不断下大力气改善、完善教学条件,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离退休干部来到咱们大学进行学习。尤其在今年,县委将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列为县重点工程之一,到时我们将会有更高标准的教室和教学环境,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釜山老干部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经上任张局长和现任许局长的努力协调下,有望在今年9月底动工建设。在扩大办学规模方面,在9月初,老干部局、老年大学校委会就发出招生公告,积极宣传,并在县电视台进行了飘字广告,最大范围的让群众知道我们老年大学、认识老年大学、了解老年大学。截至目前我们老年大学新增学员名,共计达名。

三、不断创新工作,再攀新的高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学期,老年大学校委会又绘制了新的教学蓝图,在教师环境、育人环境、特色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安排,并逐步加以规范,这将是我们老年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又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大家共

同努力,实现目标。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出来,我们退下来的老同志,特别是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都是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再加上我们经过在老年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新科学,使我们的学识更加广博,所以我们更要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急全县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继续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才智。为此,在老年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要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推进“三个创新”,即管理制度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观念创新;坚持“四个并重”,即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坚持软件与硬件并重、坚持内功与外形并重、坚持特色与特长并重。用新的眼光再去审视自我,用新的标尺再去丈量差距,用新的目标再次激发干劲。我们每一位工作者和学员朋友们,都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一心为校工作,一心为校努力,使我们的老年大学的教育事业攀上新的高峰。

同志们,老年大学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作为老年大学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也不是评论员,而应该是实干家,应当在新的发展中应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老干部局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关怀全县的老年教育事业,并尽力为老年大学发展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开创我县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老年大学美好的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老年大学新老员学习进步,合家欢乐,健康长寿!

老年大学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上海班

精选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向的核心课程,聚焦中国企业的领导者,通过以“发展、竞争、突破、管理、资本”五个最核心的战略决策方向,帮助企业领导人员掌握企业发展方向的脉搏,布局企业做大做强的格局,让企业在市场迷局中沿着清晰的发展路线正确前进。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始终以“求真务实”的教学宗旨,坚持以“授人以渔”为神圣责任,邀请来自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等多家中国第一流学府的首席教授,以及国家级资政专家组成豪华授课团队,代表中国最高级的教学水平,采用零距离小班授课、研讨互动的教学方式,帮助企业领导人员掌握大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的课程得到欧洲排名第九位的UBI(UNITED BUSINESS INSTITUTES比利时联合商学院)之认可,学员的学时与学分均可得到UBI的承认,从而在撰写相关的博士论文之后,获得由UBI颁发的管理学博士学位。

一、DBA的使命:掌控宏观大势,成就永恒基业。

二、培训目标:

以战略管理为核心研修方向的管理学博士课程,秉承商学院案例教学的宗旨,师从中国大师级教授团队,从竞争战略、管理战略、发展战略、突破战略、资本战略五个方面对企业运营的大战略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领导人员建立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成就永恒基业。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三、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四、上海交通大学DBA高级研修班学员收益:

1、拥有智慧---师从名家,提升境界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流学府顶级专家教授,以及国家级智囊团队,代表中国南北最高学府风格,传授最精彩理念,提供最前沿战略解决方案。师从这样的名家,可以帮助企业家提升自己的境界,洞悉大势,科学决策,领先市场,少走弯路。

案例教学是商学院的灵魂,但在DBA的课堂上,我们更强调学员与大师级教授之间的研究及讨论。教授是“师”,学员是“帅”,师与帅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才是巨大的收获。这就是博士课程与其它研修课程之间最大的区别。

2、拥有机缘---结识好友,创造商机

人的交往层面越高,活动半径就越大,整合能力就越强。除了求学提升,企业家在同学中将结交更多好友,思想的交流将促进同学友情,资源的整合将创造无限商机。

3、拥有人脉---搭建平台,共享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DBA及CMBA项目组在专用网站建设的“商务通”平台,供所有学员共享。学员可以在近2000名历届学友资料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搜索,并由“学员事业发展中心”的老师提供服务,帮助与历届学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突破传统同学会的形式主义,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人脉贯通。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五、报名资格:

须满足以下招生条件之一:

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八年以上工作经验; 具有MBA课程研修基础,或相关MBA学习经历;

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并担任董事长、总裁、总经理或其他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

六、课程设置: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核心课程设置四大模块九门课程,并附加三门选修课程。(注:课程内容和师资简介见附件) 模 块

1、发展战略---中国市场经济新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对策

2、竞争战略---从孙子兵法看企业竞争战略

3、突破战略---中国企业的生长周期与成长极限的突破

4、管理战略---企业基业常青的管理战略

5、资本战略---股权投资战略与上市融资战略

6、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定位分析

7、决策者的战略思维与商道智慧

8、决策者的领导哲学与政治情商

9、沙盘推演---战略决策实战演练

10、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11、品牌战略与品牌管理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12、儒、道、禅与管理思想

七、学习时间及安排:

每月授课一次,利用双休日授课,如课程安排有变化,以实际安排为准。

八、上课地点:上海交通大学本部。

九、学费标准:

DBA课程班学费32000元,杂费3000元(含教材讲义费、茶点费、餐费)。 研讨会、游学考察活动费自理。

申请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BI)博士学位细则参阅下文第十二条。

十、权威证书:学员在通过所有考核后可获由上海交通大学颁发的《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十一、学员享受增值服务:

1、每位学员做为交大校友都将建立学员档案,结业后连续服务。

2、成立同学会,在结业后定期组织同学会专题活动,与历届学友交流,为不同背景的企业领导人创造相互合作的机会,打造事业发展的坚实人脉基础。

3、学员有资格享用DBA/CMBA“商务通”平台,通过检索平台上的历届学友资料,在广泛的行业、地域中迅速锁定意向合作对象,由DBA/CMBA项目组商务专员帮助您与历届学友面对面沟通,大幅度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成功率。

4、学员在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的DBA结业证书后,可通过学分转移和相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关考核申请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BI)的企业管理博士学位(DBA)证书,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增添光彩。

十二、博士学位申请及学位论文撰写:

1、在DBA课程高级研修班开学之后,学生即须按照要求向UBI办理博士学位注册申请手续,并缴纳注册费人民币3000元。待注册完成后,再缴纳学费人民币90000元。

2、在DBA课程高级研修班开学后三个月,将同步进行论文撰写的辅导工作。具体分组及导师的选择将在班主任的安排下实施。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将安排多次面授及讨论工作。

3、论文撰写原则上应该在9个月内完成。完成之后,将按照UBI的要求在中国进行论文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另行安排。通过答辩之后,所有同学可以安排在2012年6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UBI总部参加盛大的毕业典礼,同时获得UBI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上海交通大学DBA课程高级研修上海班

联系部门:研招办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总结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