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范文

2024-04-05

审计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理论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是众多审计方式中的一种,它既具有一般的审计特征又具有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在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基本职能及方法上具有特殊性,但是又因为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监管与监督,又具有其特殊性,从宏观上来讲,它又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将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审计理论的创新。

一、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是委托审计,民众受托政府行使宏观管理及调控的职能。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接受人事部门或组织的委托,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人民团体的党政干部、党政机关的党政干部、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任职期间所在单位及部门的财政收支,或者企业财产、损益、收支的效益性、真实性、合法性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应该履行的经济责任包括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进行检查、鉴别、监督及评价,这其中还包括对领导的廉洁自律情况、遵守财经法纪情况、个人经济履行情况的监督及评价,这其中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种类不同会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有所不同,例如,对企业的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委托社会审计组织、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国家的审计机关等单位来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而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其主体应该是国家审计机关。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应该从中国的经济水平发展实际出发,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深化改革的同时,实现我国经济的全方位的开放,从微观上来讲,要抓住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它的主要特点是:审计的内容及程序具有特殊性;审计的行为具有指令性及受托性;它是为了实现经济的行政监督与经济监督;它的审计程序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的审计成果关系到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及敏感性;它的审计成果是领导干部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求对审计的结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

1、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级别逐步的提高

在政府及企业的领导干部中,级别越高,所拥有的权力就越大,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就越大,潜在的风险就越大,对级别更高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政府干部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下的领导干部,审计的对象范围过于狭窄,往往起不到很好的监督稽查作用。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不健全在很多地方存在疏漏,导致经济上的违规违纪现象比较严重,有些领导干部由于具有较大的财政支配权,进行账目吞噬、造假现象严重,很多下级干部就算看在眼里,由于畏惧权力也不敢站出来揭穿,这就造成了级别越高,违规违纪现象月严重的现象,由此可见,对进行高层次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的考核及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稳定的审计程序模式,而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中要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采用这种固定的审计模式很难适应实际的审计工作,适用性较弱,要使审计工作的约束力度、规范性及工作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就需要对审计程序中的不合理之处予以科学的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应该融入计划、实施等过程,这样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3、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信息收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信息的收集、传递、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收集到完整的审计资料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资料的收集是为了能够通过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到经济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应该履行的直接责任及主要责任,能够使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据可依。

三、 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创新

1、 要能够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正确的界定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首先要进行经济责任的界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很难做出正确的界定的,级别越高的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难界定,这是因为党政领导干部的主要经济责任通常是宏观的经济责任、中观的经济责任以及微观的经济责任,对微观的经济责任的审计涉及到本地、本单位、本部门的能够通过会计的核算反映的全部的国有资产及其经济活动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对于宏观及中观的经济责任的考核涉及到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国有资产管理、投资决策管理、保值增值情况、社会商品零售额、物价与消费指数、劳动就业等各方面的指标。在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很少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经济责任的评判,同时由于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对领导干部的宏观或中观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审计工作中进行经济责任的界定时,注意责任的关联及延伸,对于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作出正确的界定与区分。

2、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能够突出重点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要有侧重点的开展工作,对于较大的国有控股企业级较大的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要加大,当前很多企业的会计报表都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对资产评估进行规范的处置,这就要求加大对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尤其是行政机关转制的集团公司的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财务收支状况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实性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估,对其任期内的重大决策经营状况、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个人廉政守纪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被审计人员所负的经济责任。

3、 要能够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依法履行相关的审计职责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该处理好自身审计量与其他监督量的关系,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处理好财务收支审计与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同时,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要能够围绕审计工作的重点,做到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开展审计工作,对于审计工作的监督、披露、服务、鉴证职能认真履行,在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所涉及的审计任务量大,涉及的年限长,这就要发挥好社会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处理好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关系,实施审计是为了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负责,被审单位要予以配合理解,使得审计工作顺利的开展。

结束语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的一种,具有审计程序及内容特定性,审计行为指令性及委托性,行政监督及经济监督等特点,我国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的程序上的、审计对象级别上的不合理性,这就要求针对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现状,进行相关的审计理论创新,使经济责任审计发货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审计局)

参考文献

[1]马海英,贺丽洁.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思路[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2).

[2]韩俊峰.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趋势及若干创新思路[J].经济师,2006(2).

[3]彭青兰,苏青.创新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J].审计与理财,2009(2).

审计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公允价值;内部审计;制度

对将来现金流量或市场价值的现值展开计算,并将其作为负债与资产计量属性的会计运算方式,被称之为“公允价值会计”。而“公允价值审计”是指专业审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负债、资产等内容价值进行检查与评价审计过程。由于这两项理论与实务在今后会计计量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为了对其进行切实优化,我们首先应对两者实务与理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现状

1.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以往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多会以核算工作为主,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却有所忽略,这样虽不会造成经济体制与核算模式之间的冲突,却会对经济体制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一些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却出于某种利益,仍然将核算作为了主要的管理模式。同时,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也会对企业管理工作造成影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足够重视。

2.会计审计实务方面的问题

实务方面的问题主要以职责分配不明确为主。由于财务管理问题过于敏感,所以在进行职责分配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状况,财务人员很有可能会因为责任分配不均,而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的情况,这对于财务工作的实际开展质量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在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财务主管、会计人员以及出纳人员的财务分工模式,与现代财务工作需求并不相符,必须要对其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

3.审计技术与方式重视不足

现代企业多数都缺乏一套完善的币记管理方式,也正因如此,企业币记工作方式并不固定,一般都会依靠审计人员多年工作经验,来对样本进行抽样审计。这样的审计方式不仅无法对企业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全面预估,而且审计水平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标准。究其根本就是审计技术与审计方式方面的缺失,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其不断进行加强。

二、公允价值会计审计优化建议

1.优化会计审计制度

鉴于公允价值会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1)优化岗位责任制度。针对实务工作中财务人员权责不明问题,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岗位责任制度的完善力度,要以工作岗位实际需要为基础,对每一岗位应该负责的范围以及权力进行明确,降低因权责不明而出现的问题。同时应针对岗位特点,建立岗位奖惩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员工工作熱情,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压力以及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意识。

(2)优化审核制度。审计人员应对企业内部产生的所有凭证进行详细审核,并要对在确保审核内容无误之后,在继续开展后续工作。审核人员必须要对凭证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进行详细查看,并要对审查对象的审批程序进行详细检查。

(3)优化部门预算制度。各项工作在实施之前,都应对其预算内容进行评估并上交到有关部门处,而管理部门要按照工作计划以及上交的预算报告,来对最终的预算金额进行能够明确。特别在开展办公用品采购与大型基建项目工作之前,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其实施预算,以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2.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力度

作为会计、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企业也应通过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方式,来实现对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的优化。一方面,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训练,保证工作人员能力的不断强化,要定期举行专业能力比赛,保证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企业内部学习平台,并要每天推送先进审计、会计方式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保证财务人员知识水平的切实提升。

3.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要对财务管理问题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并要按照最新的财务制度以及核算方式,制定出相应的管理优化方案,为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对财务工作重点进行调整,要以管理为核心,带动基层财务工作顺利转型,以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鉴于公允价值在企业财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企业相关人员应对公允价值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要根据问题本质,并结合企业实际财务情况,来对各项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提高企业会计、审计水平,保证企业各项财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郭瑞芳.浅谈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7:217-218.

[2]邓红英.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27.

[3]范郁萍.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3,09:129-130.

作者简介:

雷开吉(1995—),男,学生,海南海口,本科,汉族,军队财务管理。

审计理论范文第3篇

【摘要】对审计假设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审计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者们均运用对假设的不同理解解释审计假设。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假设的涵义应当以“假设是人们实践活动前提”的理解来界定。审计假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约束审计实践活动。

【关键词】审计假设;审计假设涵义;审计假设内容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石。但是现今审计假设问题的研究尚未取得足以形成基石的成果,进而影响了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导致审计理论滞后于审计实践的发展。本文从研究分析对假设涵义的不同理解以及哪一种假设涵义更适用于解释审计假设的角度,揭示审计假设的涵义及其形成,以期对审计假设的形成和审计假设的构成以新的、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一、对假设及审计假设的不同理解

对假设的不同理解主要有三种:

第一,假设即假说。人们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经常运用假说。

假说及其验证是自然科学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形式。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常常要先提出对客观事物本质或规律的假定说明,再通过试验验证假定说明是否成立。因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往往是内在的,不直接显露的,人们对研究对象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概括地说,就是提出假说,验证假说,验证失败,再提出新的假说进行再验证的过程。假说是未知向已知过渡的中介和桥梁,而得以验证的假说则转化为理论学说。如天文学研究历史上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当时是假说,甚至被认为是歪理邪说,经后来的研究证明是正确的,是真理,从而使人们正确认识了太阳系运行的规律。

第二,假设即公理或定理。这种假设的解释多借助于对数学公理或定理作用的理解。如几何公理:两条平行直线永远不相交。 如几何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等。人们可以依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定理,直接推算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公理或定理的特点是人们不需再证明它,可直接作为推理的既定基础和依据。所以有时人们认为假设既然是用作推理基础的,当然也像公理或定理一样是不用证明的、直接的推理前提。

第三,假设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前提。《辞海》(1989年版)对假设的解释是假使;假定。 杨时展教授(1985)将假设界定为人们进行工作的前提,假设决定着工作的方向、方法,决定着工作或不工作。假设变了,工作的方法、方向就得变。 根据这些解释,对假设涵义的第三种理解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人们在进行某种活动之前,对活动对象及与活动有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状况的预设或者判断,这种预设和判断为人们即将实施的行动提供引导。

关于审计假设的涵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李学柔、秦荣生(2002)认为,审计假设是认识和推理的基础,是未经证明就认为天经地义的判断。审计假设是演绎审计其他命题的出发点,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无需解释的。

刘力云(1993)认为,审计假设是人们以已有的事实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的事物或规律性人为地进行推测和论断,具有推测的性质。审计假设由于对未知的某种现象或某种规律性只是猜想,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于验证,不断修改、补充和更新,从而更正确地反映客观的现实。

刘华(2005)认为,审计假设是人们针对审计实践归纳总结出来的,审计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前提。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假设定义为,基本假设来源于政治、经济环境和工商企业的思想习惯,虽然这些基本假定为数不多,但它们却是原则的依据。

人们对假设本身涵义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而在审计假设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从各自对假设的理解出发,解释审计假设的涵义,并没有分析运用对假设的何种理解才能正确解释审计假设,导致对审计假设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众说纷纭、看法各异,尚未形成为审计学界广泛认可的、科学的审计假设定义。因此,要揭示审计假设的内涵,深入分析假设的哪种涵义更适于界定和解释审计假设尤为必要。

二、假设涵义的进一步分析

前述对假设的前两种理解都不适合用于解释审计假设的涵义。

首先,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不是科学研究活动,不存在提出假说然后验证假说的过程。审计仅仅是采用一定的方法获取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证据,然后依据证据所反映的结果作出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因此,用假说定义或解释审计假设是不恰当的。

其次,审计实践活动也不存在以假设为基础进行推理的过程。 所以,用公理或者定理解释审计假设也说不通。

上述对假设的第三种理解为:人们在进行某种实践活动之前,

对活动对象及与活动有关联的各种环境、条件状况的预设或者判断,这种预设和判断为人们即将实施的行动提供指导。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这第三种理解应该最适合于解释审计假设。下面对这种理解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人们总以一定假设为前提来决策或实施某种活动

人们的活动一般会受到一些基本因素的引导和制约。第一,行动的目标,即实施某种行动的目的;第二,行动的对象,即对谁、对什么实施行动;第三,行动的主体,即行为人自身的状况;第四,行动将面临的环境。 人们进行任何活动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以目标是既定的。在目标明确以后,如何采取行动,则要考虑另外三个基本因素,对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状况进行假设,以这些假设作为引导行动的根据。

对行为环境的假设——如,早上上班,预计天可能会下雨,出门时决定带上雨具;对行为实施对象的假设——如,预计上班高峰期路上会堵车,决定提早在高峰期到来之前出门;再如,预期某种股票的价格会上涨,决定买入;预期黄金的市场价格可能会下跌,决定出手等。对自身能力的假设——如,早上下雪了,路比较滑,感觉自己的车技不行,而改坐公共汽车。再如,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决定报考研究生或者报考公务员;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较强,准备竞争更高的职位等。反之,所谓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果觉得自己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会选择放弃。

(二)人们在实施某种行动之前为什么要进行假设

假设的对象首先是相对于人们主观意志的客观事物,而客观事物又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状态,可能呈现A状态,也可能呈现B状态、C状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呈现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如,阴天,未来的天气会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下雨和不下雨,人们在外出时要在未来的这两种情况中作出选择,即要假设未来是下雨还是不下雨,然后决定行动。人们在实施行动前,往往必须在行动对象、行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作出选择,预期事物的发展会是其中的哪一种状态,然后以此为前提,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次,人们在行动之前,有时还要对自身的状况进行假设,如前述的因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而对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估计等。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也并不都完全清楚。

(三)人们依据什么进行假设

哈耶克(1967)指出:“我们在自己的演绎过程中,不必遵从假设或未知到已知和可观察的路线,而是——如习惯上视为正常的方法——遵从熟悉到未知的路线。” 可见,人们是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和积累的结果或结论进行预设和判断的,这种预设或判断往往是活动对象或者活动环境的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下,被以往的经验证明是正确或者可行的做法、方式便形成了“惯例”,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遵从。如,经过实践人们认识到,阴天时下雨的概率增加,阴天下雨成为一种“常态”,所以在阴天时,人们外出往往习惯性的带上雨具。这便是哈耶克所说的“遵从熟悉到未知的路线”。但是阴天不等于下雨,亦可能不下雨,从这个意义上说,阴天会下雨是假设,依据此假设,人们出门决定带上雨具。

人们对自身状况的判断、假设也同样要考虑自己平时的一般状态。如某人平时每天都健身 1个小时,是因为他经过实践觉得锻炼1小时比较适合于自己,所以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增加到2小时。

(四)假设的作用

作为行动前提的假设,其作用在于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如: 假设天会下雨,人们外出会带上雨具,或者不出门。再如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引导企业以不断的持续经营状态为前提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对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及时的数量描述,以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及时、相关的会计信息。当然,一个企业总有一天是要废业的,而废业时则采用另外一种核算方式。

三、对审计假设涵义和内容的理解

审计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活动一般会也要受到一些基本因素,如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等的引导和制约。审计有既定的目标引导审计活动的开展、实施。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决定采取行动之前亦要对审计对象、审计主体自身状况作出预先的设定和判断,明确在何种前提下展开审计活动才能实现既定目标,以指导和约束具体的审计行为。这种预先的设定和判断即是审计假设。所以审计假设可定义为:在审计目标的引导下,为指导和约束具体审计活动的实施而设定的前提。审计假设的形成是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实践的结晶,是审计行为的“惯例”。

(一)存在错弊假设

审计是以会计及相关信息为对象的认证活动,其目标是认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企业的会计及相关信息是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生成和提供的,这个过程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外界并不清楚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着会计信息加工、生成的控制权,因此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生成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 在利益驱动下经营管理者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会有意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使之有利于自己。如粉饰经营业绩,进而增加在薪酬问题上与企业所有者博弈的砝码。其二,当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来临而又无法有效应对时,经营管理者会利用会计信息控制权来操纵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造假来掩盖经营或财务危机。

另外,会计核算过程中也会因技术性差错导致会计信息的错误。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审计人员以假设企业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组织实施审计工作,才会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小心从事进而查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证实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规的审计目标。如果以会计信息可信为假设,则审计失去存在的前提。所以存在错弊是审计首要的、基本的假设。审计特别是民间审计的产生即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动因,长期的审计实践亦以会计信息存在错弊为前提。

(二)存在证据假设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收集记录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原始凭据,了解经济活动的原始状态,以验证会计报表信息、被审计事项信息是否如实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是否按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进而作出审计结论、发表意见。而收集审计证据就要以存在证据为前提,然后运用审计固有的方法获取这些证据。如果获得了证据,就依证据所证明的情况作出审计结论。所以,审计人员是以存在能够证明会计信息真实、合规与否的证据为前提来实施审计的,取证是审计的基本实践活动。如果没有证据或无法取得证据,审计就无从实施,也就无法发表审计意见。

(三)控制局限假设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在其内部控制制度运行下生成的,所以内部控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再完善、严密,也只能对员工舞弊起到控制作用,而对管理舞弊不起作用。 另外,内部控制不可能做到十分完善和严密,会有缺陷。所以在实践中,审计人员以内部控制有局限为前提对其进行测试。如果前提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的评价就没有必要了。

(四)审计成本有限假设

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看,审计资源和审计实施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项目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资源和时间。所以审计活动要受到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约束, 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以审计成本和审计实施的时间有限为前提来安排审计计划、指导和实施审计活动。

四、审计假设的作用

总的说,审计假设对审计活动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一)存在错弊假设是审计的最基本假设

审计行为均以此假设作为基本前提、基本引导,如审计准则的制定、审计策略的拟定、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选择等等,都以此假设为前提。

(二)存在证据假设为搜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确定了空间界限和

时间界限,即已经发生并存在证据的会计及相关信息

不可验证的会计信息,不能获取证据的会计信息,审计人员不可做结论,只能放弃表示审计意见。对于尚未发生的交易、事项,审计人员不可做肯定的结论。

(三)控制局限假设

由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生成有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有问题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 所以审计过程不能仅仅审查会计信息资料,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必要的测试,采用相应的方法找出其不足和缺欠,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另外,对内部控制不足和有缺欠的部分所控制形成的会计信息可作为重点审查。

(四)成本有限假设的作用,体现在审计实务中审计计划的编制、重要性的确定、审计方法特别是抽样方法采用等方面

因为审计资源、审计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对审计对象要有重点、有选择的实施审计。如采用抽样方法,以样本的审查代替总体的审查,既可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又可以节省审计成本。●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 扬时展.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审计卷[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学柔,秦荣生. 国际审计[M].第1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 刘力云.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审计卷[M].第1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 刘华.审计理论与案例[M].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管锦康.现代审计学原理[M].第1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7] [英]冯·哈耶克著.冯克利译.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M].第1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审计理论范文第4篇

【摘要】大数据是促进国家治理变革的基础性力量, 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又进一步驱动着国家审计向大数据审计转变。 为准确揭示大数据审计活动的基本原理, 阐发大数据审计活动的基本规律, 总结大数据审计实践的基本经验, 构建由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和大数据审计发展理论构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大数据审计理论框架, 为新时代国家大数据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以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建设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审计; 国家审计;国家治理; 理论框架

一、引言

大数据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大理念创新, 其带来的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法正在突破长期以来固有的审计模式。 现有审计理论亟需根据大数据审计的新理念、新实践和新动能进行新发展。 大数据审计是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金审工程”的建设, 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 大数据审计体系已初具规模。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审计署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均明示了建设国家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 形成“国家审计云”, 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 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等目标任务要求。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 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1] 。 大数据正在驱动我国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 我国国家大数据审计已实现实质性应用, 并且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如火如荼, 大数据的变革力量日益凸显。 如果只是将大数据从数据量的角度予以放大, 那么传统的国家审计工作模式并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 也就没有将大数据审计单独建立一个新理论框架的必要了。 事实上, 大数据正在改变甚至开始颠覆原有的国家审计工作模式。 正如刘家义[1] 指出的, “国家审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律不断演进, 其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等都随着国家治理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 在此背景下, 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目标也应跟随审计需求和审计能力的提升而改变。

与此同时, 大数据是促进国家治理变革的基础性力量。 大数据被用来提升治理效率、重构治理模式、破解治理难题, 将会掀起一场国家治理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 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打通信息壁垒, 形成覆盖全國、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 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又进一步驱动着国家审计向大数据审计转变。

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 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相互关联、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 正如Anderson[2] 指出的, “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所必需的审计程序, 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 随着大数据审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我国国家审计对大数据的应用不断发展,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发现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董大胜[3] 指出, 当前对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国家审计研究还不够深入, 应以国家治理理论为基础, 深化审计理论研究。 他还指出, 从国家治理入手研究国家审计, 使大众对国家审计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认识有了更高、更新的视角, 更加符合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4] 。 因此, 探索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大数据审计理论框架就变得非常必要且迫切。

为准确揭示大数据审计活动的基本原理, 深度阐发大数据审计活动的基本规律, 深入总结大数据审计实践的基本经验, 本文将通过构建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 厘清大数据条件下的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证据、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判断、审计报告、审计规范和审计伦理诸多要素的新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以丰富和拓展经典审计理论框架; 充分发掘大数据审计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洞察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之于国家审计的应用能力, 发展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 搭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为提升审计数据质量、审计数据分析和审计数据治理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充分考虑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结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演变路径, 运用成熟度模型理论, 构思大数据审计发展理论, 为新时代我国大数据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以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大数据与国家审计

大数据是数据化(Datafication)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数据化的核心理念是: 一切都被记录, 一切都被数据化, 通过数据的描述可以还原出任何现象、行为及其背后存在的规律。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和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在2015年联合发布的《数据革命》(The Data Revolution)报告中提出, 计算机硬件和相关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据采集和存储成本的下降, 以及新算法的不断产生, 引发了数据革命, 提供了新的和令人激动的运用数据开展工作的方式。 和历史上历次产业革命一样, 数据革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转折信号。 大数据的数据之“大”是相对的, 不同的研究对“大”有不同的特征刻画。 Seddon和Currie[5] 认为, 大数据具有“7V”特征(见图1), 即多样性(Variety)、高频性(Velocity)、多变性(Variability)、巨量性(Volume)、真实性(Veracity)、价值性(Value)和可视化(Visualization)。 这些特征可进一步归为大数据(BD)、快数据(FD)和大计算(BC)。 在当前我国国家审计实践中, 主要应对的还是巨量性、多样性和可视化问题, 之后随着大数据审计能力的提升, 逐步向其他“V”拓展。

之所以要将大数据审计从一般性的国家审计理论中剥离出来专门研究, 主要还是由于大数据的“7V”特征扩大了审计数据分析的对象, 以至于难以通过“小数据”条件下的理论、技术和工具进行有效和高效处理, 所以就需要运用具有创新形式的大数据分析。

国家审计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见图2), 不仅可以通过更加准确的描述性分析来发现过去存在的问题, 还可进一步通过诊断性分析来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 更具突破性的是大数据带来的预测性分析能力, 实现了从过去对潜在问题的“不知不觉” “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未知先觉”, 从而采取预防措施。 借助人工智能方法, 还可进行规范性分析, 为发现的问题推荐解决问题的可选方案[6] 。 如图2所示, “数据→洞察→决策”经历了不同的时间周期和分析阶段, 代表了完整的分析周期, 这可以进一步用各种分析目标(G)和方法(A)来达成数据到决策的目的[7] 。

正因为大数据分析为改变审计带来了巨大潜能, 审计职业界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例如,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保证服务执行委员会(ASE)和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已经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来开发新的《审计大数据分析指南》。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成立的大数据分析工作小组(DAWG)发布了《探索在审计中日益增加的技术使用: 关注大数据分析(征求意见稿)》。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PA Canada)的审计大数据分析委員会为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使用大数据分析提供指导和支持, 从2016年开始就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审计大数据分析提示》。 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发布了《大数据分析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报告, 对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改进审计质量、大数据分析将遇到的技术挑战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以促进审计人员、监管者、准则制定者等利益相关者深入思考大数据分析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美国政府问责署(GAO)专门向国会提交了《数据和大数据分析创新: 新兴的机会与挑战》研究报告, 详细阐述了大数据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以及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实务领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开始使用大数据来进行欺诈审计,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已与高科技公司联合开发专门的大数据分析工具。

令人遗憾的是, 审计职业界对大数据的思考并未聚焦于基础性的审计理论探讨, 更多的是对实务影响进行阐释。 在学术研究方面, Earley[8] 认为, 大数据分析对审计来说是一种游戏规则的变革力量。 借助审计大数据分析, 审计人员可以测试更多的交易, 更加容易侦测舞弊, 给被审计单位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和更广泛的咨询服务。 然而, 大数据分析依然面临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专长, 数据的可用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以及监管机构和报表使用者期望等方面的挑战。 Appelbaum等[9] 认为, 大数据分析在审计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审计人员正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 增加包括审计大数据分析(ADA)在内的新技术使用, 对满足用户的高质量审计需求至关重要。 刘国城、王会金[10] 提出了大数据审计平台的构建方法, 刘星等[11] 提出了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将面临的若干挑战与困难。 不过, 此类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前景和实践应用所做出的预测和总结, 并未深究大数据对审计理论要素的具体影响。

事实上, 大数据审计是审计职业界努力适应审计环境变化, 以维持其合法性地位的结果。 同样, 审计环境和审计技术的变化, 也会对审计理论结构的诸要素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 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思维[12] 、重要性 、审计程序、审计判断等。 然而, 有研究认为尚有诸多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难题。 例如, Wang和Cuthbertson[13] 提出, 大数据分析在风险分析中的角色是什么? 需要什么程序来确保合乎质量的结果? 总体测试的影响和障碍有哪些?大数据分析是否应该利用外部数据? 外部审计人员是否可以依赖内部审计人员所使用的大数据分析? 对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释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使用大数据分析有什么后果? 审计职业界是否需要一个大数据分析框架? Appelbaum等[9] 提出, 大数据分析方法是否应该被用于审计过程? 哪些方法最具审计应用前景? 审计中的哪些环节可以使用这些方法? 审计准则是否应该进行改变以允许或支持这些方法? 审计人员的报告是否应该更具信息含量? 在此环境下, 审计人员需要的胜任能力是什么? 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 学界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 尤其是未将其置于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 事实上, 自Mauts和Shraf的名著《审计哲理》(1961)首次完整研究审计理论体系及其结构以来, Anderson的《外部审计》(1977)、Schandl的《审计理论: 评价、调查和判断》(1978)、Flint的《审计哲理与原则》(1988)、蔡春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2001)均系统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审计理论框架。 由于在之后的较长时间内, 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和审计技术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审计理论框架研究一度归于沉寂。 既然大数据给审计环境和审计技术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 那么审计理论框架中的各要素必然会受到影响, 甚至发生颠覆性变化, 但至今还鲜见这方面的系统研究。

目前, 学界已经对大数据的“7V”特征以及其在思维模式、思维方法上与“小数据”的差异有了较为广泛的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保障数据安全,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在此背景下的国家治理, 提倡的是以人为本, 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服务, 这对过去相对封闭的狭隘意识、追求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和用经验治理的理念带来极大冲击和挑战。 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 更需要利用大数据来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最优化、治理手段的科学化、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大数据审计自身也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下, 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变化, 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力, 改变审计思维、创新审计理论、再造审计流程, 实现国家审计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

三、大数据审计理论框架

本文根据董大胜[3] 提出的“摆脱会计理论的束缚, 冲破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的束缚, 跳出所谓国际惯例、国际经验的束缚, 纠正从既定的审计概念框架出发开展审计研究的思维方式, 改进单纯依赖实证研究的做法, 注重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性”的国家审计理论研究要求, 采用历史逻辑与形式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即将概念演绎推理与历史经验总结、实务发展趋势预测总结相结合, 提出一个既能指导大数据审计理论发展又能指导和评价大数据审计实务的前瞻性理论框架, 如图3所示。 该理论框架由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组成。

四、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

在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下, 需要深入阐释大数据审计面临的审计环境新变化、新特点, 深入探究大数据审计环境下审计本质等理论要素的新内涵、新要求, 以此作为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1. 审计本质。 对国家审计而言, 审计本质是国家治理需求和国家审计供给能力的矛盾统一体, 取决于特定条件下的国家治理需求。 当大数据驱动审计供给能力提升时, 有可能超过当前的国家治理需求限度, 诱发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的新需求, 新需求又进一步对新供给提出了挑战。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不断转化、相互促进, 进而使审计本质实现质变。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需求下, 需要充分考虑大数据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特点, 考察大数据审计在新的审计管理体系下, 面向审计全覆盖要求, 解答在“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中“是什么”的问题。 本文对此的初步观点是, 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提升国家审计能力, 拓展国家审计边界, 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对权力进行监督的信息、控制和咨询“三位一体”职能。

2. 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的确立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 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 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 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 不能超越审计本质随意构建。 过去围绕受托责任构建的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 可能不再契合国家监督体系下的国家审计需求。 虽然《宪法》《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均将国家审计定位于经济监督, 但在大数据审计时, 往往不会限定审计目标, 而是服务于党和国家监督需求, 围绕着信息、控制和咨询的“三位一体”职能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面对多变复杂的审计环境时, 对某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事项和现象所作出的合理推断。 审计假设的确定是由审计所处的审计环境和所要达到的审计目标所决定的。 现有审计理论框架提供的审计假设是基于“小数据”时代的手工审计环境提出的, 大数据审计下应该重新检视这些假设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还应根据大数据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提出新假设, 例如“大数据中已包含揭示问题的审计线索”假设。

4. 审计证据。 在大数据审计中使用审计数据分析, 是否能自然地解决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问题?由于审计数据分析可以被用于分析和测试详细的业务和事项的总体,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并不是需要担心的主要问题。 然而, 如何度量大数据分析提供的证据数量, 如何将各种类型的审计证据进行集成, 如何用贝叶斯模型进行证据推理依然是尚待解决的难题。 适当性是衡量审计证据的质性指标, 指的是审计证据为审计意见提供支持方面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传统评价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可能不再适用。 但是, 相关性可能继续由判断来决定, 这种判断将受到规范化方式评价的影响, 因为许多审计测试将通过规范化进入计算机程序, 这些程序是当前所不存在的。 相比而言, 可靠性将可能会增加。 因为, 通过正式模型来完成的自动化数据提取和利用, 相比手工程序而言, 更加准确、精细和科学, 从而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

5. 审计程序。 大数据审计采用的是“数据驱动型”审计模式, 这种模式既不同于手工条件下的详细审计, 也不是照搬制度基础审计或风险基础审计, 而是直接深入大数据中进行验证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 现有审计程序中的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之间进行区分的必要性就值得商榷了。 在大數据审计下, 审计监督开始以日常监督为主, 审计程序也是围绕数据进行组织。 例如, 可以将审计程序分为数据准备、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阶段。 审计程序的核心环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大数据审计的结果将以“例外报告”的形式呈现, 审计的现场工作就是对“例外报告”中的问题进行延伸查证。

6. 审计方法。 在大数据审计下, 算法成为审计大数据分析的核心。 算法既可用于简单的实质性测试, 也可用于高级的预测性风险评估。 根据审计任务、所评估的风险和可用数据的不同, 需运用与之匹配的算法, 方能带来最佳的分析质量和效率。 算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是由各种大数据分析方法组成, 由于计算技术和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层出不穷, 并不断用于审计, 因而在大数据审计下, 审计方法会以相比过去更快的速度完成更新迭代。 大数据审计报告环节的重要性开始得到提升, 可视化技术可根据特定审计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审计方法。 大数据给审计方法创新带来了极大的空间, 技术的进步给审计方法创新带来了充足的技术支撑, 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

7. 审计判断。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用于控制审计风险的一种经济、高效的手段。 在实践中, 已在大数据审计中尝试运用人工智能和各种机器学习技术来自主学习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 从而逐步实现对审计判断的替代。 审计大数据被定义为“在一个审计项目中, 对审计主题的基础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可视化, 揭示和分析其中隐含的模式, 识别异常, 获取其他有用的信息, 以用于计划或开展审计的科学和艺术”[6] 。 正因为审计大数据分析艺术性的存在, 使得审计判断难以通过智能化途径完全自动化。 例如, 对数据可得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的考虑, 对审计大数据分析使用的时机和条件、算法的定制和选择、阈值进行设定与调试, 对数据分析报告内容的解读、对审计证据的评价, 都离不开审计判断。

8. 审计报告。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下, 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不断扩大, 审计报告的内容、形式和发布方式都需要进行改变。 首先, 大数据审计提供的审计意见是否需要以一种更加量化和概率化的方式呈现? 其次, 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 如何设计可视化的界面来向用户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避免提供冗余信息, 以达到最好的信息和知识传递效果。 这时就不只是如何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技术问题了, 还需要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将可视化界面作为一件艺术品进行设计。 最后, 大数据审计不仅面向过去, 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预测未来, 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应围绕信息、控制和咨询职能提供相关信息, 并且更多地侧重于咨询职能, 为国家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9. 审计规范。 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是2010年的修订版, 该准则的修订并非立足大数据背景。 IAASB在面向全球征求《探索在审计中日益增加的技术使用: 关注大数据分析》意见时, 许多权威机构在复函中都对审计准则中相关问题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审计规范是审计理论指导下的结果, 既然诸多基础性审计理论要素的内涵都体现出了新特点, 那么在《国家审计准则》的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包括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记录、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审计报告的编审、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审计结果公布、审计整改检查), 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等方面的规范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10. 审计伦理。 大数据审计带来了新的伦理考虑, 特别是当大数据审计开始被嵌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时, 对审计伦理的考虑需要放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例如, 作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审计决策的核心算法, 是否本身存在算法歧视, 是否可以进行道德推理, 算法的可信规则是什么, 基于算法的审计决策责任如何界定, 如何对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进行规制, 在审计中审计人員应如何保持独立性。 在这方面,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人工智能设计的伦理准则》(2017)中阐述的人工智能设计“基本原则”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这些原则包括人权原则、福祉原则、问责原则、透明原则和慎用原则, 都是学者们在研究大数据审计伦理时可资借鉴的。

五、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

根据大数据审计的“数据驱动型”特点, 按照审计大数据分析体系(见图4)的特点, 将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区分为审计数据质量理论、审计数据分析理论和审计数据治理理论。

1. 审计数据质量理论。 大数据的“7V”特征将是审计数据采集和存储面临的重大挑战, 其直接影响后续的数据挖掘和清洗、数据集成和聚合、数据分析和建模工作。 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存在的技术短板、部门利益、安全陷阱、问责压力与产权纠纷等主要障碍和壁垒, 影响着大数据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在定义审计数据质量特征时, 如何确定一个可定义、可操作性的质量标准, 既要保证能充分发挥大数据混杂性本身的优势, 又不至于使之成为大数据审计的障碍。 因此, 需要根据国家治理体系中大数据的特点, 对用于大数据审计的数据真实性、完整性、相关性、可用性和安全性进行定义, 制定审计数据质量规范。

2. 审计数据分析理论。 审计数据分析是审计应用理论的核心, 其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大数据和大数据技术二者进行有机融合, 从大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并辅助审计决策, 这就需要进行审计大数据分析。 审计大数据分析可从功能维度和技术维度进行理论建构。 在功能维度, 根据图2, 审计大数据分析可分为描述性分析(审计对象发生了什么)、诊断性分析(审计对象正在发生什么)、预测性分析(审计对象将会发生什么)和规范性分析(针对发现的审计问题, 应该采取的最佳行动是什么)四个层次。 在技术维度, 审计大数据分析可分为统计(用基本统计方法从审计抽样数据中推断总体中隐含的基本规律)、挖掘(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审计总体中直接发现隐含的深层次规律)、发现(用知识推理等技术寻求解决审计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预测(用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起预测模型来推断被审计对象的发展趋势)和集成(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技术将审计对象内外部行动者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分析)五个层次。

3. 审计数据治理理论。 使用大数据的人员具有理性或非理性的特质, 他们很可能在使用大数据时受限于其特质, 误用、滥用或非法使用大数据从而陷入大数据困境, 从而形成大数据黑洞。 审计数据治理是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的保障环节, 主要包括主数据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与数据安全和隐私管理。 如图4所示, 主数据管理被视为管理数据的流程、治理、策略、标准和工具, 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标准化、删除和合并, 以保证主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管理业务信息的过程, 从归档数据到维护数据仓库、测试和交付应用程序系统, 再到删除和处理数据。 数据安全和隐私管理是在敏感数据发现、薄弱点和配置评估、主动监控、审计和合规报告及数据保护等方面提供企业级数据活动的平台。 由于数据管理的复杂性, 审计人员必须面对数据治理的伦理、法律和监管挑战, 需要对敏感数据实施严格的数据规则和控制机制, 以防止安全漏洞并保护隐私。

六、大数据审计发展理论

大数据审计发展理论主要运用成熟度模型, 为国家审计机关提供定位大数据审计发展阶段的标准, 为大数据审计战略规划提供路径图, 并能根据关键绩效指标监控每一阶段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 据此, 本文构建如图5所示的大数据审计发展成熟度模型。

1. 基础阶段。 该阶段的审计人员仅接受过入门级的大数据分析培训, 使用的是专用的大数据分析工具, 用于特定审计任务的临时性分析。 例如, 进行基本的统计、分类或汇总, 但仅由对技术感兴趣的少数审计人员使用。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进行较深入的风险评估, 但审计人员对于所需测试的大数据并无准确把握, 从而影响分析效果。

2. 应用阶段。 在前一阶段基础上, 应用阶段的大数据分析更加完整, 它与审计过程进行了完整的集成, 并且开始改变国家审计工作模式。 在该阶段, 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设计开始将大数据分析考虑进来, 有效地创建起一种“大数据分析驱动的审计程序”, 通过一种专门的分析测试, 在有用和可行的前提下, 帮助完成审计步骤或目标。 并且, 针对一个完整的审计领域, 已经建立起了一组完整的可重复的测试集。

3. 管理阶段。 管理阶段开始将大数据分析作为审计过程核心组成部分。 该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基于团队的大数据分析, 数据和过程将是中心化的、安全的、受控的和高效的。 处于管理阶段的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具备高效管理大数据分析内容和活动的人員、过程和技术。

4. 自动阶段。 一旦一组完整的测试集被开发出来并得到良好的管理, 那么大数据审计就可以迈向自动(化)阶段。 从技术角度来看, 持续审计的基础已经就绪。 然而, 要使之切实有效, 持续审计还需要对审计过程进行一些根本性变革。 传统审计循环具有清晰定义的时间框架, 存在审计报告生产的起点和终点; 与之相比, 持续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行测试、复核和报告的过程不同, 并且它们是持续运行的。 用于开展持续审计的角色和责任与传统的周期性方法也不相同。

5. 监控阶段。 当前面阶段的所有基本条件均已具备的时候, 国家审计机关就可以考虑将大数据分析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来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如果审计可以有规律地生成关于存在问题的报告, 并在所定义的“例外事项”出现时, 即可将发现的问题立即通知当事人, 以督促他们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七、结语

本文立足我国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以及系统构建的大数据审计基础理论、大数据审计应用理论和大数据审计发展理论, 充分考虑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和需求, 摆脱了会计理论的束缚, 冲破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的束缚, 也跳出了所谓国际惯例、国际经验的束缚, 对既定的审计概念框架进行了创新, 更加注重大数据审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性。 在总结大数据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界定了大数据审计理论要素, 丰富了经典审计理论框架, 拓展了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国家审计理论, 解答了大数据审计实践中的若干理论困惑, 深化了对大数据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的认识。 本文提出的审计数据质量、数据分析和数据治理解决方案, 提供了对我国大数据审计当前所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可操作性理论路径和实操指引, 可作为国家审计机关制定大数据审计指南及相关政策文件的理论依据, 亦可成为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实践的参考素材。 本文构思的审计发展理论将为新时代我国大数据审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路径图指引, 以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性作用。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 ~ 72.

[2] Anderson R.. The external audit:Concepts and techniques[M].Toronto: Pitman Publishing,1977.

[3] 董大胜.以国家治理理论为基础深化审计理论研究[ J].审计研究,2015(4):3 ~ 5.

[4] 董大胜.深化审计基本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J].审计研究,2018(2):5 ~ 8.

[5] Seddon J. J. J. M., Currie W. L.. A model for unpacking big data analytics in high-frequency trading[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7(70):300 ~ 307.

[6] 阳杰,应里孟.审计大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及其培养[ J].财会月刊,2019(4):108 ~ 119.

[7] Cao M.,Chychyla R.,Stewart T.. Big data analytics in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s[ J].Accounting Horizons,2015(2):423 ~ 429.

[8] Earley C. E.. Data analytics in auditing: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Business Horizons,2015(5):493 ~ 500.

[9] Appelbaum D., Kogan A., Vasarhelyi M. A.. Big data and analytics in the modern audit engagement: Research needs[ J].Audi-

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17(4):1 ~ 27.

[10] 刘国城,王会金.大数据审计平台构建研究[ J].审计研究,2017(6):36 ~ 41.

[11] 刘星,牛艳芳,唐志豪.关于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J].审计研究,2016(5):3 ~ 7.

[12] 阳杰,应里孟.大数据时代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取证研究[ J].财会月刊,2017(1):115 ~ 124.

[13] Wang T.,Cuthbertson R.. Eight issues on audit data analy-tics we would like researched[ 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4 (1):155 ~ 162.

(责任编辑·校对: 刘钰莹  罗萍)

审计理论范文第5篇

一、审计理论结构及其逻辑起点研究回顾

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较为滞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产生较为规范的理论体系,在解决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中众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解释观点,归纳整理国内外主要审计理论结构的观点有Mautz、Sharaf的哲学起点、Schandl的假设起点、Anderson的目标起点、蔡春等人的本质起点、李金华、孙宝厚的动因起点以及刘明辉的环境起点。

众多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成果都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都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意义重大。但都存在一个缺点,即与审计需求脱节,未反映审计需求与审计理论结构密切关系。审计需求决定着审计实践的初衷,渗透于各个审计要素,是审计理论结构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

二、以审计需求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随经营者和所有者两权分离而作为独立第三方存在,以鉴证、评价代理关系和财务信息为初衷被企业所有者所信赖。正是需求的产生才促使审计事业的形成,继而才有审计本质、职能、目标、方法等因素的出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审计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它以不再局限于所有者的审计需求,而是扩展到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再限定于企业组织需求,而是扩大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形式的集团组织。在社会多样化需求发展下审计逐步划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

(一)政府审计——满足指导政府责任管理需求政府审计

政府掌握着社会公众的共有财产,对其具有支配权和执行权,至高无上的权利使得政府责任重大,管理复杂,如何更好地指导政府履行资源与财产管理责任的需求促使政府审计的出现。通过政府审计,满足政府明确管理运行是否合理的需求、确保责任承担是否完成的需求、评价政策实施是否有效的需求,以通过客观的审计结果指导政府在责任管理中的前进方向。正是政府存在指导需求,才出现满足此需求的政府审计,指导政府责任管理。

(二)社会审计——满足降低报表使用者风险需求

企业大部分外部利益相关者均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结果对企业进行投资决策,财务报表真实性的需求因此产生,社会审计作为独立第三方承担此受托责任,通过财务专业知识客观公正地对企业进行审计,以降低报表的不实性,满足报表使用者降低投资风险而对审计提出的需求。审计需求在满足报表使用者降低风险的审计需求前提下,旨在满足需求基础上,紧抓社会审计本质和职能,建立社会审计体系,开展社会审计工作,完成社会审计任务,实现社会审计目标,最终实现满足审计需求的完整审计工作体系。

(三)企业内部审计——满足提高公司治理需求

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框架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趋势,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自我监督、评价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满足提高公司治理需求方面意义重大。企业内部审计恰作为满足需求的有效方式提供供给方案,即通过实施内部审计管理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保证降低因公司自身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的经营失败,并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发展全面深刻的了解认识,以为企业将来长足发展提供指导建设意见,满足公司需求。

三、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

以审计需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由审计本质、审计职能、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责任、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结论及审a计报告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最终回归到满足审计需求,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以逻辑起点、导向出发,通过审计规范因素实践于审计应用因素,最终回归逻辑起点。如图-1所示。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及导向因素

审计需求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影响着导向因素:审计本质、功能、假设、目标、和由此建立的审计规范因素和应用因素。审计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财务审计需求、法纪审计需求、绩效审计需求各自丰富内涵,提升了需求空间与时间范围,需求的不同决定审计功能相应的产生差异,多样化的审计功能并没有偏离审计经济监督的本质,而是在审计经济活动监督的本质基础上多方向、多角度的延伸和发展。审计本质决定着审计功能的主方向,在审计需求的多样化下以审计本质为主线形成满足审计需求的多样化审计功能。审计功能的确定为审计目标提供基础,因审计目标决定着审计的方向,为使具体审计实务以满足使用者的审计需求需订立具体的审计目标。目标的制定应紧紧围绕使用者最初的审计需求,然而审计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以适当的审计假设为前提。审计假设与会计假设一致,都是作为基础和前提以保障审计能够得以执行,即审计人员具有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独立性;被审计单位的可审计性等独立于审计又服务于审计的前提保障使得审计能够产生、发展和进步。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规范因素

在导向因素的指引下,为完成满足需求的审计工作,确立规范的责任和准则因素是保障实际应用审计时的规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审计人员作为客观和可靠性较强的独立第三方其责任也是审计理论结构中重要因素,审计责任规范了审计人员工作的要求和任务,而保障审计责任的有效保持和完成,审计准则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硬性地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审计责任包括审计的法律责任和审计职业责任,在审计过程中过失和欺诈在法律上应承担责任,执行审计业务是应履行其审计义务和职责,两方面审计责任相互补充、密切相连。审计准则正是规范这两方面的审计责任,法律和执业上,《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诚信公允原则多方面、多角度的全方位使审计责任合理化,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规避风险和违规行为,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审计目标,发挥审计功能,满足审计需求。

(三)审计理论结构的应用因素

在导向因素和规范因素的指导下以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组成的应用因素执行具体审计实务操作。目标和责任确定后,实施审计具体工作,审计程序和方法指导具体审计工作的执行。新环境下,风险导向审计以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更好的指导审计工作的具体运作,并以此为基础,在不同审计需求下,相应的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各自不同的审计目标。正确选用审计程序和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通过审计人员的分析和判断得出审计意见,不同的审计需求得出的审计意见侧重点也不同,从而最终得出的审计结论也是多样化。多样化的审计结论各自以实现各自的审计目标,完成各自的审计职能,满足各自的审计需求为终止,完成一个审计工作的循环。

在新环境下,审计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作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审计的期望和需求越来越全面。以审计需求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能够更好地使审计适应于发展的社会当中,更好地对审计工作进行分类和保障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使审计理论体系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注入新鲜的血液,更好的应用审计,发展审计。

摘要:本文在回顾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个角度分析论证, 提出以审计需求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 并建立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框架模型。

关键词:审计需求,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

参考文献

[1] 安亚人.宋英慧.信息认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论[J].审计研究, 2003 (1) :27-28.

[2] 黄溶冰.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分析[J].CPA中国行政管理, 2012 (5) :30-33.

[3] 刘明辉.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3 (4) :3-7.

[4] 袁雷.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需求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 2008 (9) :26-29.

[5] 浙江省审计厅课题组.审计功能研究[EB/OL]. http://www.zjsjt.gov.cn/art/2012/3/9/art_124_209121.html, 2012-03-09.

上一篇:审计责任论文下一篇:深基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