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

2023-11-28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的丰富,近几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且孩子的出生率也比以前有了一个大的提高。现有幼儿园的数量与质量已很难满足家长的需求。于是,“入园难”、“入园贵”已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新的幼儿园的建立,将产生更多的学前教育岗位。这将使得职业道德高尚、专业扎实的学前教育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但同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前教育从业人员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了解市场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幼儿园、早教中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走访企业、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业在社会的就业岗位群,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备的能力,以此来确定我们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调查采取了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适用职业岗位群主要分布如下: 幼儿园和早教中心的幼儿教师、保育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社区中的儿童工作者。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选择了即墨市几家比较有知名度的幼儿园和早教中心进行了解。这些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包括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红黄蓝早教中心等。经过对问卷的分析整理,这些用人单位的意见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1、公办幼儿园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不仅熟练幼儿园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运用理论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民办幼儿园对学生的要求较弱。

2、幼儿园或早教中心每天都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口语表达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一条重要参考标准。此外,普通话要求比较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强,具有向师性,老师的普通话发音直接影响儿童的普通话发音。

3、对于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幼儿教师来讲,掌握一门特长非常关键。

4、用人单位还要求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应用现代化通讯工具。

5、用人单位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能力不足,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缺乏服务意识和吃苦精神。

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中职生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但对学前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

学前教育工作者都是为未成年人服务,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前教育专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扎实的专业知识

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的工作对象都是六岁一下的幼儿,这些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成熟,生活常识不完全具备。和其他年龄段的老师相比,幼儿园或早教中心的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的生活。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非常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熟知学前儿童的生活习惯。具有扎实的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3、丰富多彩的技能

幼儿园每个班基本的师资配备是两教一保,即每个班都有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两个老师平均分配幼儿园规定的五大领域的课程,包括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体能等。而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比较短。这些都要求幼儿教师能灵活的根据孩子的状态经常组织活动,变换活动的方式。所以学前教师掌握的技能越多越好,声乐、舞蹈、美术、语言表演、钢琴都要精通。学前教师掌握的技能越多,活动越容易开展。

4、一定的教研能力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和分析,为矿山机电专业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 调研对象及内容:调研对象主要是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机电科和机电队、机运队、供电队、安装队等基层区队与班组的队长、技术人员、班组长、技术骨干等。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煤矿机电岗位的种类,岗位分布情况,各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岗位工种及各工种需求比例,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责任范围,企业和区队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毕业生的使用情况及知识能力素质表现情况,矿山机电专业的服务面向,矿山机电专业应如何定位才能更好的为煤矿生产一线服务等。同时充分利用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工控网、中国煤炭工业网、煤炭人才网等国内知名网站进行矿山机电专业人才需求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煤炭行业高级技能型人才现状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支柱产业。

中国煤炭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煤炭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煤炭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已属中上水平。但无可否认,与西方先进的煤炭生产国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为73.63%,而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则接近或达到100%。我国原煤入洗比例只有25%左右,而美国、澳大利亚的原煤几乎全部入洗。我国国有重点煤矿全员工效平均只有3.057吨/工,而美国是40吨/工以上、澳大利亚是30吨/工以上。我国煤炭工业目前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澳大利亚煤炭工业已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转化。而差距正是我们中国煤炭产

业的希望之所在,潜力之所在。事业第一,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是煤炭人才应有的素质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煤炭工业积极实施“科教兴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对煤炭工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优化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洁净技术的发展,使煤炭工业的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着煤炭的技术面貌和社会形象。

以实现煤炭生产机械化、集约化、减人提效为目标,煤炭工业实施了创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工作。尤其近20年,通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和发展国产装备,使煤炭生产逐步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转化。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使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功效不断提高,现在一个长壁综采工作面的年产量相当于过去一些大型矿井的年产量。随着科技进步,煤矿装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型集机、电、液、计算机为一体的设备不断增加,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如南屯矿应用工业PC作为主风机的检测核心,实现了风机的参数动态监测;鲍店矿应用PLC对副井提升机实施自动检测。采煤机向交流电牵引发展,装机容量最大已达2000kW以上;液压支架可实现可编程电液控制。

但是,煤炭行业目前劳动力结构严重不合理,数量多,但文化技术素质偏低。据调查,目前,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约660万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264万人,地方国有煤矿146万人,乡镇煤矿约250万人。在国有重点煤矿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占46%,初中占52%,工程技术人员只占3%,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劳动者素质与目前煤炭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很不适应。

例如:我市的华能集团,2007年以来行业竟然没有引进过一名采掘专业的本科生,而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流失多达200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只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4967人,其中从事煤矿一线的主体专业人员仅有1000人,占全部职工比例的7.86%。全省煤炭行业的高级和中级技术人员,分别只占职工总数的1.3%和5.9%,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从调查可以看出,河南各类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全面紧缺,国有6个重点煤矿企业有的区队没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而地方煤矿企业人才更为匮乏,为数不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只在

煤矿相对重要的科室岗位工作,一线区队里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员很少。乡镇煤矿更为严重,平均每个矿只有1~2名中专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连“五职矿长”有的也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这样的技术力量,很难保证煤矿安全。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有生产厂、矿、处五十六个单位,产业工人近十五万。从事机电岗位工作的有两万多人,其中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000多人,占机电岗位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足1.5%。而熟练掌握机电复合知识和技能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更是非常紧缺。

二、煤炭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查

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05年对40个国有煤炭企业(35个国有重点煤矿,5个国有地方煤矿)的抽样调查分析,国有重点煤矿在今后15年内,每年需要引进补充各类中高级人才近2万人。如果按全国煤矿企业测算,则每年需补充的中高级人才将达到至少3万人以上。到2010年,煤炭行业共需各类人才约12万人,而当前人才补充数量不足需求的40%。

近几年煤炭类高职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5以上,中专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0以上,而且供需比还会持续紧张。

据调查,96%的煤炭企业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煤炭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此外,通风、安全、选煤、煤化工、通信、计算机、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外经贸、法律等专业人才也相当紧缺。完全实行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企业拥有的本科学历专业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93%,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人才仅占10.2%。

近年来,国家煤炭工业局人才交流中心陆续对全国11个生产矿井和集团公司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专业主要是采煤、矿建、通风、地质、测量、机电、机械化、电气化8个专业。所调查矿区原煤生产人员共36289人,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219人,占3.36%。采煤、矿建专业人才566人,占所调查矿区井下采煤、掘进、开拓工人总数17595人的3.22%。从学历层次上看,这些企业的煤炭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生465人,占主体专业技术人才的38.1%;专科生184人,占15.09%;中专生570人,占46.76%,占据了主要的技术岗位。这种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矿井建设

的要求。迫切需求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

从近几年河南省煤炭系统高等学校培养矿山机电人才的现状分析来看:人才需求和培养规模差距很大,以对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技术人才需求的调查为例: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有生产厂、矿、处五十六个单位,产业工人15万人。从事机电岗位工作的有两万多人,其中机电专业技术人员有2000多人。占机电岗位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足1.5%,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能够熟练掌握机电复合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更是非常紧缺。人才的严重匮乏,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煤炭生产条件的特殊性致使人才流失和招聘困难,因此平煤集团迫切需要为生产一线机电技术岗位(群)补充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供求比来看,仅平煤集团公司在若干年内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供不应求。

从河南省及平顶山周边地区煤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人才匮乏具有共性。从平煤集团公司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人才需求计划,其中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为: 2006年~2010年每年需150人。可以看出,人才需求量大且稳定。同时平顶山是重工业城市,工矿企业较为集中,这些企业的机电领域的各种生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等,都迫切需要大批素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机电知识结合紧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随着机电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与普及,这种人才需求将更加强烈。因此,煤炭企业对矿山机电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且稳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前景十分美好。

调研结论:

(1)矿山机电专业是煤炭系统的紧缺人才专业,96%以上的煤炭企业缺少矿山机电技术人才。

(2)煤炭企业职工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急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审计市场的需求状况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高低,本文从我国审计市场的需求方角度,对具有较高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我国审计市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审计市场 需求 独立性

一、审计独立性的涵义及演变

(一)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审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非从来就有,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代理问题,导致了审计的产生变为解决代理问题而存在,而为了解决既有的代理问题,审计师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说,审计独立性是审计活动的本质属性,审计的产生、审计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审计独立性息息相关,因此审计独立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上大家获得一致认可,但在审计独立性概念的界定上一直未有精确定义。这里我们从审计独立性内涵的演变过程来看它所包含的内容。在审计实务标准中,审计独立性概念最早出现在1947年颁布的《审计暂行标准(TheTentativeStatementofAuditingStandards)》中,独立性的含义相当于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显然这是从超然独立的角度对独立性进行了抽象定义。1961年著名审计学家罗伯特.K.莫茨和侯赛因.A.夏拉夫出版的《审计哲学》中,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讨论包含了两个方面:执业者的独立性和职业的独立性。前者包括审计计划的独立性、审计过程的独立性和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后者则是指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种印象。1962年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委员会主席的托马斯.G.希金斯(Thomas G Higglngs)对独立性的概念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与概括,他认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拥有的独立性,实际上有两种,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性,又称为精神独立性,即认为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这对独立性概念作了结构化分析,此后AICPA和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独立性的规定中又进一步对形式上有损于独立性的因素进行明确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CPA执行鉴证业务时应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不得受到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应该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而且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观察和度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则是有形的和可以观察的,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实质上的独立性的载体和重要前提。

(二)审计独立性的演变 从审计独立性涵义的演变过程看,审计独立性中的独立是相对独立而不是绝对独立。因为总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独立性。审计师在市场经济中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不会超越所处的经济、法律、制度等环境的限制而超然独立,幻想着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此,这种独立性应该被社会公众认可,保持在可接受水平之上。

二、审计市场与审计独立性及审计服务质量

(一)审计市场概述 萨缪尔森《经济学》将市场定义为: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按照这一定义,审计市场就是审计服务的供需双方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进行的一种交易行为。审计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审计市场机制——审计市场运动中内在的机能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而实现的,即依靠审计供求、价格、竞争机制来实现审计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促进审计服务的供给方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总体效用水平。审计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买卖审计服务的商品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类似,审计市场也存在着审计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如果市场上存在着对高质量审计服务商品的需求,审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会促使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商品脱颖而出,从而提高整体审计质量;反之,如果审计市场缺乏这种需求,甚至存在着对低质量审计服务商品的需求,竞争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审计质量因此降低,而为保证审计质量而设计的独立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有序的、恰当的竞争是维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过度的市场竞争将会使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和手段变得过于复杂,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客户,在风险防范上作出不得已的让步,这就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审计的质量难以提高。另外,由于审计服务的质量难以确定,市场本身无法淘汰那些独立性低、质量差的审计服务,审计的独立性会被放到无足轻重的地位,审计的质量会大为降低。

(二)审计独立性需求的理论解释 审计本质理论信息观认为:在以两权分离和受托责任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各利益方对会计信息的占有存在着不对称现象,由此会产生包括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诸多问题。公司管理当局公开披露会计信息则成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手段和必然选择。而由于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具有天然的垄断权,它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各方的质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就在于它可以提高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能有效减少其他各方的合理质疑。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这一重要作用。必须建立在注册会计师具有较高独立性的基础上。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丧失了独立性,它就难以提高公司管理当局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在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公司股东和债权人需要通过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来评价管理层的业绩,以此来监督和约束管理层。同时,该会计信息也是股东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可信度越高,越有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毫无疑问,他们希望注册会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需求者对审计服务的要求直接决定了审计独立性的需求状况。由此可见,作为审计本质属性的审计独立性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市场通过选择高独立性的审计服务商品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审计服务质量审计服务的好坏即审计服务质量通常可以分为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在我国早期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发展过程中,执业质量低下一度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1991年起)以及其他方式(如发放许可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矛盾;1992年底、1993年初,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开始对从事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设立门槛,专门核准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并从1997年起进行证券及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借助这些手段,进入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其专业胜任能力至少符合最低要求,因此,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问题就是审计独立性。

三、审计独立性需求分析

(一)股东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需求从理论上讲,股东是剩余经济利益的索取者,任何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契约以及契约的

执行情况都会对股东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因此,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及其履行进行监督,其对审计独立性的要求也最为迫切,而且也能负担的起高额审计费用。从(表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表可以看出:

(1)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相当高,国家股约占总股本的40%,占据着股权结构的半壁江山。拥有绝对优势。而这样一个以国有上市公司为主,以国家股为主的一个资本市场,其大股东,到底是谁,在法律上始终没有确立,仅是国有股的概念。国家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作为所有者的权利被分解到不同的行政主体,法律上都归中央一级所有,中央又没有精力管理在各级政府国有股的具体地经营与运转,事实上上市公司中国家股股东缺位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状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其他股东操纵上市公司成为可能,并且通过侵犯小股东的利益从上市公司获得资源,侵犯的方式是通过操纵不正当的财务行为。因而在这样国家股权实体名存而实不在、其他股东和管理当局操纵公司大局的情况下,国家股对较高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也就不能形成有效需求。

(2)境内法人股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比重较高。法人股是“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一般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法人股。在中国证监会现行的统计口径中,只有国家股的统计数据,因为现实中对国有法人股的统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国有法人股被包含在了境内法人股当中。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从2001年始境内法人股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在非流通股份中仍占有很大比重。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人股股东可以派代表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对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有所影响,如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与解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召开临时股东会议。因此法人股股东没有必要通过上市公司对外发布的财务信息来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必要选择较高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对其财务报表的可靠程度加以监督。

(3)外资股(境外法人股和境外个人股)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较国家股和境内法人股的比重较小。但是对我国股市有一定影响力。境外法人股一般是由境外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较好的财务状况和新颖的同行业或投资公司受让国家股和法人股形成,一般不直接干涉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还是由原来的担任或聘请外部职业经理人。这样外资法人股股东就有监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动机,同时他们也有能力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而境外个人股股东是在国家资本市场运作中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如果其利益受到了非法的损害,他们会动用法律诉讼手段提出索赔。这一点从国外较多的关于审计失败的诉讼案件可以看出。因此,外资股存在着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需求。

(4)境内个人股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比重较低。境内个人股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占约30%。理论上这些将资金用来购买股票的社会公众会更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根据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意见为依据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他们是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真正的消费者。然而在二级市场上,社会公众股股东投资的目的是通过股价的波动获取短期利益,他们对能导致股价剧烈波动的内幕消息的关注,大于对经过较高独立性的审计服务得出的财务信息的关注。根据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统计,我国股票市场的换手率达到700%-1000%,是美国的十五倍。极高的换手率说明个人股股东大部分在做短线操作,甚至把股市当赌场,根本不需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谈不上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即使那些有心想去监督上市公司的个人股东,由于持股比例很低,根本不能进入股东会、董事会参与公司的决策,原本的那点监督意愿也只能作为“搭便车”者寄希望于他人身上了。因此,个人股股东没有对较高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形成有效需求。

(二)债权人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需求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在其债权资金融资渠道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占主导地位。而国有银行同样面临商业化程度不高,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并且这种借贷行为往往伴随着行政干预和政府部门调控下的第三方担保。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不太重视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的还贷风险管理,相应地对公司真实会计信息的了解愿望也不是很强,即使巨额贷款真的收不回来,还会有国家出面买单。因此,众多上市公司的主要债权人对较高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需求欲望同样不强。

(三)管理当局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需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在一个成熟规范的市场经济中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有动机主动聘请注册会计师,以证明他们认真、勤勉地履行了受托责任,他们也是审计服务的购买方。而事实上由于他们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对公司实际运做情况一清二楚,所以他们不需要通过独立审计获悉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而是要借助独立审计的工作结果向公众传达一种信息,让公众确信其公布的会计信息,以实现其经济与非经济的利益追求。如果公司经营成功,这种需求极易满足,不会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任何危害,独立审计容易保持高独立性。但由于经营过程中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经营状况很难都尽如人意,再加上国有产权虚置、所有者缺位,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身份合一,三方鼎立为特征的独立性,变为了双方的利益关系,尽管他们是真实的审计服务的付费者,但是并没有需要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动机。

(四)政府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需求 在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下政府扮演着监管者、制度制定者得角色。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两个交易所的监管政策和上市公司规则中都把审计意见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监管规则,为审计服务的质量水平设定最低标准,对违规者实施处罚,另一方面政府对市场的把握,资料大多来源于各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因此,政府同样要求企业所提供的财务资料是真实可靠的。政府对较高独立性的审计服务的需求是有效需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审计市场上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按照微观经济学对需求的定义,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境内法人股、个人股,还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债权人,对较高独立性审计服务都没有对构成真正的有效需求;而作为外资股股东和政府有动机也有能力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从而需要较高独立性的审计服务。但是仅仅依靠外部的要求很难让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健康快速的发展。我国审计市场上各审计服务的需求方对审计独立性的需求严重不足,这将直接导致注册会计师在提供服务时对于保持独立性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的现状也由此能得到合理解释。

(编辑 聂慧丽)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

自从金融危机风靡全球后,各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因此,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也出现困难的现象,就这一困难本文分析引起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以及创业观。人才交流市场人头攒动,2010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一再创造新纪录,报考公务员的超过百万的数字,北大学子卖猪肉。这些现象与数字互相阐释,共同指向一个话题——大学生就业是越来越难了。 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到处都有,即使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

(一)、 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

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三)、

由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四)、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教学质量下降,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为了更好的化解当前就业难的形式,提出以下的方针:

1、 要转变社会观念现在中国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全球性问题。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不是减少教育而是需要国家给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国家不能因为我们大学生一时的就业难,就忘记考虑实际的能力,读书越多不一定代表能力越高,但就业机会至少给了我们大学生提高能力的必要基础。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才是硬道理。社会要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风气。所以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能以为就业难就减少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有知识的人才,才能够更快的改变现状,较快经济发张,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国力。

2、 个人要调整好心态。由于“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使人们的就业方向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故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理性的选择就业。转变自己的一些观念: (1). 大学生普遍薪资期望过高,使的一些企业和单位不敢大规模的招人,而且培育新人也将会浪费不少资源,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大学生等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我们大学生的薪资期望不能过高,毕竟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应当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再慢慢发展,提高自己的薪资值。 (2).

局部行业和局部地区人才过剩,从行业来看,大家都希望到一些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三资企业中去,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小型的企业就业。从地域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都愿意到大城市就业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而不愿到西部等边远地区、基层发展,使的东西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故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到中、小城市发展,把学到的只是用到需要的地方去。从而即解决城镇等一些中小城市缺少人才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就业难的现状。 (3). “一次就业,一生职业”的观念仍然存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我们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积极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时,大学生目前最重要做的是面对现实,既然现实不能骤变,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先融入现实,再试图改变。再说,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力度

面对年年攀高的大学生就业数量,我认为,政府的“一只手”要努力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信息优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各种人才就业的公平性;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强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开始抓起,不要认为快毕业了才建立学生的就业观,要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目标,让学生们明白将来要做什么,要事先准备什么,提供新的行业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而政府的“另一只手”恐怕还得多做一些综合治理的事。譬如,不要急于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忽视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发展;不要忽视社会结构复杂化和职业岗位技能化的发展趋势,固守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老观念,要把学习书本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等等。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加大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进一步疏通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4、高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很多大学毕业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切实做到与社会需求衔接。同时,要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等。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二、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近几年的高考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外语专业或外语院校的报考热度不减。由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特别是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英语。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计算机、通讯工程、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依旧旺盛,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四、英语专业优势

近年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的外语学习热潮,外语人才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视线。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中,只有外语人才还是职场宠儿。

外语人才被热捧,就业形势大好。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比其他专业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但由于受长期以来重文史、轻科技的外语教育的影响,外语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中,英语类人才都处于就业率的榜首位置,是需求量很大的专业。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面前,外语类人才仍然是各类人才中被看好的专业。特别是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对外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语的需求量很大。而其中最通用的就是英语。目前对外交流的主要语种就是英语。各种对外和外事活动都需要英语。

英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我国仍然缺乏高端英语专业人才。其中,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频频告急,即使是北京上海这些高级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也难以幸免。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 另外,同声传译员也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长期以来,国内的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端翻译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和扩大,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所有翻译当中,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仍然是目前需求大热门。据了解,同声传译一天8小时收费为6000~8000元,超出这个时间,还要额外付费。所以,称同声传译为金饭碗并不为过。

专家们预测,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必将大大刺激市场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未来几年,高端外语翻译人才将大显身手.

五、不同学历之间的就业情况

大学生就业形势好于本科,本科就业形势好于专科,这是过去几年人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现象。学历高了路高走,于是,专科毕业升本科,本科毕业升硕士,成为很多学子的选择。

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效应,究竟如何?据新华网报道,人事部的统计表明,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2003年一季度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个人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1.49,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3.13,具有大专以下(含大专)学历的占58.91。但在用人单位发布的用人需求中,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3.67,需要本科以下学历(含本科)的占96.33,显示出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但拥有高学历是不是就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呢?统计数据显示,不同专业之间的求职形势差异明显。就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求职者而言,机械、市场营销、建筑、通信工程等专业供不应求,供需比分别为0.37:

1、0.55:

1、0.57:

1、0.64:1计算机、财会专业供需基本持平。而文艺体育、医药、文秘、管理等专业的职位的供需比分别为8.25:

1、3.17:

1、2.83:

1、2.54:1,人才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现象。

另外,市场营销、建筑、财会、文秘、中介服务和外语专业中,目前对大专学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占本专业需求总数的60以上。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管理专业、经济专业、医药卫生等专业,对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通信工程、经济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的求职形势较好,医药卫生和管理专业是硕士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供不应求,本科学历人员求职则相对困难。据上海市教委统计,有的专业,学历不同,需求相差也很大,比如,计算机和外语专业,本科生抢得厉害,但专科生就业就比较困难。

六、总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融入世界一体化经济,外国企业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将昂首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商业竞争中,除高新技术竞争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既懂英语又懂商务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增。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对国内企业的全面开放,广大的国内企业,包括中小型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国际市场。这类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占有主导地位。从广东省各大人才市场和各大报刊的招聘广告中发现,这类复合型人才正以每年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速度递增。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群包括外销业务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如跟单、质检人员、保险人员、报关人员等,此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与时俱进,手机市场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已经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了。三大运营商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新产品与新型的客户服务!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都离不开移动技术的武装,商务手机前景一片光明。商务手机无疑是手机市场中的曜眼明星,其强大的功能,简约典雅的气质成为手机市场的一枝独秀。

一 使用的人群及相关的需求

据市场调查有关数据显示,商务手机购买消费者主要存在与经济宽裕的上班族及商务男士、经常需要外出办公的出差人士、追求时尚对手机要求较高的白领消费者。在最新的商务手机排行榜上,排名顺序分别是“诺基亚N9”、“摩托罗拉Atrix 4G(ME860)”、“ 摩托罗拉XT928(RAZR 电信版)”、“诺基亚E6-00”、“魅族M9 RE(8G)”。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商务人士,面对的挑战及压力越来越大,。需要的功能有可以随时接听客户的邮件,设置来电防火墙。而对于那些经常出差的人士来说,在屏幕上首页支持多个地区的时钟显示,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设置时区,再也不用自己看着表来加减时间算时区了。商务手机价格

人才市场需求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报告目录】

第 一章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1.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1.1.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1.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1.2.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1.2.3 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1.3 纯电动汽车概述

1.3.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1.3.2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1.3.3 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

1.4 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1.4.1 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1.4.2 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第二章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2.1 宏观经济环境

2.1.1 全球经济形势

2.1.2 国内生产总值

2.1.3 工业运行情况

2.1.4 固定资产投资

2.1.5 经济发展趋势

2.2 社会环境分析

2.2.1 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2.2.2 汽车排放与空气质量

2.2.3 新能源汽车战略意义

2.3 全球专利技术环境

2.3.1 专利总体情况

2.3.2 专利申请分布

2.3.3 技术热点变化

2.3.4 区域分布情况

2.3.5 主要申请人分析

2.3.6 我国申请概况

第三章 2015-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3.1 2015-2017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3.1.1 全球产业政策解析

3.1.2 全球市场销量规模

3.1.3 全球区域发展情况

3.1.4 全球市场分化趋势

3.2 2015-2017年部分地区及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

3.2.1 欧洲 3.2.2 美国

3.2.3 日本

3.2.4 韩国

3.2.5 挪威

3.3 2015-2017年全球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3.3.1 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

3.3.2 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3.3.3 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3.3.4 车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

第四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

4.1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情况

4.1.1 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

4.1.2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

4.1.3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4.1.4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4.2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4.2.1 上海市

4.2.2 北京市

4.2.3 深圳市

4.2.4 天津市

4.2.5 江苏省

4.2.6 安徽省

4.3 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分析

4.3.1 推荐车型结构

4.3.2 乘用车推广情况

4.3.3 客车推广情况

4.3.4 专用车推广情况

4.4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4.4.2 我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4.4.3 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4.4.4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

4.5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

4.5.1 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策

4.5.2 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

4.5.3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选择

第五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同功能汽车发展分析

5.1 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态势

5.1.1 市场发展规模

5.1.2 区域结构分析

5.1.3 销量结构分析

5.1.4 企业竞争格局

5.2 新能源客车市场分析

5.2.1 市场发展规模 5.2.2 市场渗透率分析

5.2.3 市场结构分析

5.2.4 企业竞争格局

5.2.5 公交车推广分析

5.3 新能源专用车发展综述

5.3.1 市场发展规模

5.3.2 企业竞争格局

5.3.3 发展前景分析

第六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同类型汽车发展分析

6.1 2015-2017年我国混合动力车发展分析

6.1.1 发展混合动力车适合国情

6.1.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黄金期

6.1.3 混合动力客车市场规模

6.1.4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6.2 纯电动汽车发展态势

6.2.1 产业化发展探索

6.2.2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6.2.3 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6.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态势

6.3.1 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进展

6.3.2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6.3.3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概况

6.3.4 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

6.3.5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第七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

7.1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7.1.1 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7.1.2 混合动力汽车攻关难题

7.1.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7.1.4 混合动力技术重大突破

7.2 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7.2.1 电动汽车核心技术

7.2.2 纯电动客车技术成熟

7.2.3 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7.3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7.3.1 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7.3.2 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7.3.3 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7.3.4 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

7.4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分析

7.4.1 纯电动汽车标准

7.4.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7.4.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7.4.4 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7.4.5 专利标准化策略

第八章 2015-2017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

8.1 丰田汽车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技术路线解析

8.1.3 混合动力车销量

8.1.4 燃料电池车发展动态

8.2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企业核心竞争力

8.2.3 新能源汽车销量

8.2.4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8.2.5 新能源汽车战略

8.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8.3.3 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

8.3.4 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

8.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8.4.3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8.4.4 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8.4.5 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

8.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新能源汽车业务综述

8.5.3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

8.5.4 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

8.5.5 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8.5.6 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

8.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6.1 企业发展概况

8.6.2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就

8.6.3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8.6.4 新能源汽车业务规划

8.7 中投顾问对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领域投资动态分析

8.7.1 投资项目综述

8.7.2 投资区域分布

8.7.3 子版块投资分布

8.7.4 产业转型分析

8.7.5 投资模式分析

8.7.6 典型投资案例

第九章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9.1 车用锂电池

9.1.1 应用优势分析

9.1.2 成本构成分析

9.1.3 市场发展规模

9.1.4 市场结构分析

9.1.5 标准体系分析

9.2 车用燃料电池

9.2.1 燃料电池相关概述

9.2.2 行业技术进展

9.2.3 行业标准体系

9.2.4 行业商业化分析

9.2.5 行业发展前景

9.3 车用镍氢电池

9.3.1 优越性分析

9.3.2 市场需求规模

9.3.3 专利申请分析

9.3.4 行业技术突破

第十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

10.1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10.1.1 充(换)电站市场规模

10.1.2 充(换)电站建设模式

10.1.3 充(换)电站服务模式

10.1.4 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10.1.5 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10.1.6 充(换)电站建设规划

10.2 lng加气站

10.2.1 lng加气站发展规模

10.2.2 lng加气站区域分布

10.2.3 lng加气站发展动态

10.3 加油站

10.3.1 加油站数量规模

10.3.2 加油站竞争格局

10.3.3 加油站经营模式

10.3.4 加油站选址布局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11.1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分析

11.1.1 补贴政策调整

11.1.2 积分制政策

11.2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政策

11.2.1 我国制造2025 11.2.2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

11.2.3 汽车中长期产业规划

11.2.4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11.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政策 11.3.1 汽车动力电池政策

11.3.2 充电基础设施政策

11.3.3 电池外资准入政策

11.4 新能源汽车其他政策分析

11.4.1 碳配额管理办法

11.4.2 强制性认证政策

11.4.3 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定

11.4.4 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

11.5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11.5.1 总体目标

11.5.2 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

11.5.3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路线图

11.5.4 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

11.5.5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路线图

11.5.6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11.5.7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11.5.8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第十二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12.1 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12.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12.1.2 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预测

12.1.3 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12.1.4 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12.2 “十三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12.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12.2.2 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12.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

12.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2.3 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2.3.1 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

12.3.2 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12.3.3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趋势

12.3.4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

附录

附录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附录二: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附录三: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

附录四:2018-202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4-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图表2 2014-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图表3 2012-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表4 2012-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图表5 2012-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6 2017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速

图表7 2017-2017年固定资产(不含农户)同比增度

图表8 1995-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趋势

图表9 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专利申请技术分布图

图表10 “十二五”前后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技术热点

图表11 “十二五”前后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技术分布对比

图表12 新能源汽车技术全球专利申请量地区分布

图表13 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专利申请量***0的申请人

图表14 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图

图表15 1995-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类型趋势

图表16 2017年全球电动车企业销量排名

图表17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区域销量构成

图表18 2017年全球各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yoy对比

图表19 2011-2017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表20 2011-2017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表21 2012-2017年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

图表22 2012-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

图表23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情况

图表24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情况

图表25 2015-2017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图表26 2017-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车型数量

图表27 2013-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月度产量

图表28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结构

图表29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地区销量

图表3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地区占比

图表31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细分销量结构

图表32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企业销量份额

图表33 2013-2017年新能源客车月度产量

图表34 2017年新能源客车销量结构

图表35 新能源客车在客车中占比

图表36 2017年新能源客车细分市场占比

图表37 2017年新能源客车企业销量份额

图表38 2013-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月度产量

图表39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企业销量份额

图表40 2017年电动物流车销量预测

图表41 2017年混合动力客车产量

图表42 2017年混合动力客车企业份额

图表43 2017-2017年纯电动客车产量

图表44 我国近中期新型动力系统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

图表45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对比

图表46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 图表47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 图表48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图表49

图表50

图表

51图表5

2图表5

3图表5

4图表55

图表56

图表57

图表58

图表59

图表60

图表61

图表62

图表63

图表64

图表65

图表66

图表67

图表68

图表69

图表70

图表71

图表72

图表73

图表74

图表75

图表76

图表77

图表78

图表79

图表80

图表81

图表82

图表83

图表84

图表85

图表86

图表87

图表88

图表89

图表90

图表91

图表92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3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3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4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5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5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系统匹配技术其它方案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1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 我国混合动力客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2下的车辆性能指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参数比较 中外主要厂商燃料电池汽车性能对比

中外主要厂商燃料电池汽车发动集成度参数对比 我国纯电动汽车标准

(一) 我国纯电动汽车标准

(二)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六项行业标准 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标准 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标准 我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ev蓄电池关键技术数据与美国先进蓄电池指标比较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规模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区域分布(按项目数量分)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项目区域分布(按投资金额分)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投资企业分布 2017年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行业投资模式 锂电池成本构成比例

2011-2018年动力锂电池产量及预测 2017年动力锂电池产量结构

全球电动车市场对镍氢电池需求规模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电池租赁模式充电站的优劣势 直充模式充电站优劣势分析 充电桩模式充电站优劣势分析 不同地区充电桩比较

电池租赁、直充模式、充电桩模式比较 三种合作模式比较分析

2012-2017年lng加气站规模

2015年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分布图(按加油站数量) 新能源乘用车单车积分标准 积分制具体内容

《路线图》总目标示意 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 图表9

3图表9

4图表9

5图表96

图表97

图表98 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上一篇:起重吊装专项监控措施范文下一篇:如何当好一名中层干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