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

2024-01-26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中小OEM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除了由危机引起的市场需求下降之外,企业一直以来以低劳动力成本为核心的战略成为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企业需要轉变战略思路,抓住国内外市场机会,选择适宜的战略提升实力,内外兼修地谋求更深远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低成本战略;规模优势;品牌战略

[作者简介]赵秉岩(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九江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Strategi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OEM Enterprises to Deal with Financial Crisis

Zhao Bingyan

(Business School,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Jiangxi 332005)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cost-leadership strategy; scale advantage; brand strategy

一、中小OEM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

金融危机最先影响到的就是中小OEM企业。全球经济的衰退,整个行业供应链的持续疲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供应的不稳定,订单的急剧减少,人工成本及汇率提升,诸多因素使得这些企业处于“外忧”的境地。从2009年夏季开始,合俊和百灵达等为国际大品牌代工企业的破产标志着困境的开端。2009年1~9月,广东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3155.3亿元,占全国总额的39.3%,同比增长9.7%,增幅和在全国占比都有所回落,而且同年8-9月份的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大幅回落,说明未来一段时间的出口形势将异常严峻(胡荣芳,2009)。不少家电类、服装类企业开工不足,裁员、无限期放假等情况表明中小OEM企业正面临着生存的冰期(陈丽金,2009)。一时间,金融危机成为罪魁祸首,颇受非议。但是,仍有一部分中小OEM企业宣称“机会”来临了。究竟金融危机对于中小OEM企业是威胁大于机会还是机会大于威胁?众所周知,金融危机是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因素,能否抵抗住“寒流”取决于企业的内因。

二、内部原因分析

我国的中小OEM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以民营企业居多。当时的初衷是通过给外企的订单加工制造,不仅充分利用充沛而且廉价的劳动力,也能够借机学到国外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实力。可发展至今,虽然企业数目不菲,但真正通过国外订单“练兵”获取技术并提高实力的企业似乎不多,大多数都习惯于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出售“物美价廉”的产品而甘愿成为“幕后英雄”。虽早有专家指出代工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盈利有限,难以积累发展资金,需及早树立自有品牌,增强独立经营能力,但很多业主惑于国际委托方的雄厚气势,迷于眼前小利,怠于创新独立,只是埋头制造,忽视了身居供应链“一损俱损”的脆弱生存地位的现实。事实上,即便是没有金融危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也难于保持,具体原因如以下三点。

(一)有限盈利下的弱势地位

代工生产企业通常只问生产,不管销售和市场。国际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合作企业将成本控制得非常严格。作为生产环节之一的中小OEM企业,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只能获取委托方“恩赐”的微薄加工费,对于自己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更新所需的成本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往往只够维持重复生产,继而就更依赖于对方,议价能力进一步降低,只好囿于商业生态链的底层,微利经营,难以发展壮大。

(二)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相对性

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是相对而言的,20世纪90年代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明显,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但在经济发展十数年之后,上述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不再,不少外企将眼光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或者内陆一些省份。这种情势下,不少企业面临着生存的挑战,2009年春天,广东合俊加工厂由于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和融资困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就已经是步履维艰,金融危机的出现成为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是相对的,难以长期维持。

(三)低廉劳动力成本的阶段性

十多年前的低廉劳动力成本是以受教育程度低和人民币汇率低为条件的。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也逐步上涨,此时就需充分发挥劳动力所具有的知识、技术的优势,将从前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否则就会出现矛盾性的发展。更何况当今的市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严峻,单个企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并不能显示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当前劳动力成本只占到整条产业链2.5%左右(隆国强,2009)。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如果不与企业及时快速的市场反应、先进的技术和与协作伙伴之间紧密互动相结合的话,很快会被后者取而代之的(袁志刚,2009)。而且最近一年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表明从前的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快告一段落,需要重塑优势。

综上所述,即便是没有金融危机的作用,继续追求单一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于中小OEM企业而言也非可行之略。金融危机的严峻外部条件引发了微利生产忙碌外表下的“内伤”,终致“病弱”甚至“夭折”。要度过严冬,还是要从自身实力的增强入手。

三、金融危机下中小OEM企业的机遇与应对建议

虽然金融危机对中小OEM企业的确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使得实力不足、依赖性较强和资金缺乏的OEM企业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但是,从来挑战和机遇都是并存的。此次危机亦提供给广大中小OEM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由于长期为国际大品牌做代工生产,产品质量可靠,而且大都通过了国际质量认证、环保认证以及SA8000系列认证,完全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已经形成或者可以联合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玩具业生产中国占世界的七成,中国玩具生产广东占七成、广东玩具东莞占六成的格局就说明在玩具制造业中小OEM企业的重要地位(陈丽金,2009)。借着国际同业因危机重创而乏力生产之际,部分产品的“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借此机会就可奠定。其次,外部市场的不景气也正好可以让企业积蓄力量,进行转型升级或者开展并购,实现升级,以待下一轮的生产高峰。第三,我国经济的优化政策会给企业带来机遇:1.国内广阔的市场需求尚处于待开发阶段;2.政府和相关地区出台了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与融资担保等政策给中小OEM企业出带来绝好的发展机会;3.政府正在大力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以帮助开拓新的海外市场。企业应该借助有利条件,提升内部实力,以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成本领先型和集中型战略经常首先被企业采用来积累资金,锻炼能力,在一定程度的积累后,企业应转向差异化战略来打造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OEM企业而言,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推进成本领先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化的机遇。

(一)树立品牌,开拓发展国内市场

加工贸易虽然让很多的中小OEM企业成为国外品牌的“血汗工厂”和“生产基地”,但还是有企业从跨国公司的生态链的打磨中实现了自我的快速发展。广东易事特、东莞宏威和深圳华强等企业历经磨练,凭借无可替代的垄断优势成为实力丰厚的新秀,用自己的品牌参与到国内国际市场作深度竞争,由附属地位的“代工生产”到“独立运作”的地位已经形成(袁志刚,2009)。国家目前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投入巨资开发国内市场;刺激内部需求,而且对于中小OEM企业的融资有着优惠的政策,这对于有实力而从前忽略创品牌的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凭借雄厚的制造实力,树立自有品牌,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为日后海外发展积累实力也是中小OEM企业的可选路径之一。

(二)积极准备,备战广阔海外市场

金融危机主要影响的是那些产品结构单一、对于国外市场依赖性极强和自身实力有限的制造企业,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就应该努力拓展新的市场,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危机虽然让很多发达国家市场处于冰封期,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还是有待开发。国家目前正广泛和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密切经济合作,他们也渴望与经济强手联手开发未来广阔的市场。中小OEM企業应当积极总结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经验和教训,抓好生产,注意市场动向,独立经营,努力开拓探索新的海外市场。

(三)业内合并,形成规模

中小OEM企业长期以来受到国外大型企业的利益盘剥的原因之一是“分散经营,各自为战”,同业甚至为了赢得订单而竞相压价,损害了彼此的利益。由于规模小,低廉的加工费也可成为“一顿大餐”。倘若几家联合形成规模优势,不论在实力的加强和品牌的打造方面都会力量大增。何况,一些自身实力差的企业本来就难以为继了,若能“退一步”并入到实力较强的同业伙伴当中,共同发展,不失为一条生路。有关专家也指出,“优胜劣汰”是此次金融危机给予企业很大的发展考验,增强企业实力,形成规模,取得垄断性的代工地位也是一个选择(袁志刚,2009)。

(四)转入第三产业

金融危机让很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经历了市场危机和发展困难,也说明制造业的利润太有限,对于国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大,风险也太多。比较起来,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性行业的风险就小了很多。目前,服务业的利润水平普遍高于制造业,对于国内外市场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依赖性不会很强,而且服务品质的与我国目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升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也密切相关,对于解决劳动力就业、淡化风险和繁荣经济有着现实性的意义。目前国家政策上正进行行业结构的调整,倡导发展第三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中小OEM企业而言,进入到第三产业发展亦不失为一条生路(卫如斯,2009)。

总之,应对金融危机,需要中小OEM企业转变应对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战略转变,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政府的支持下尽快提高实力,内外兼修,争取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及其解决之道[J].改革与战略,2009,(6):85-88+107.

[2]胡荣芳.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9,(1):83.

[3]隆国强.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出口[J].中国对外贸易,2009,(4):80-81.

[4]卫如斯.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图景[J].决策与信息,2009,(1):14-17.

[5]袁志刚.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黄兴豪]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对金融企业而言,品牌危机主要是指由于金融企业经营或品牌管理中的失误,或者由于客户与金融企业之间对金融产品、服务或者事件的认知不同、相互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其产生激烈行为,并在短时间内波及社会公众、进而严重影响金融企业品牌价值的事件状态。

一、 金融品牌危机的主要形式

(一)存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存款危机是由于某种因素,短期内造成存款大幅度下降,客户撤户、划转存款或客户与商业银行发生定价纠纷等,造成商业银行资金极度紧张,社会形象受损,集中挤兑、支付存款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

1、存款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或绝对额快速减少。按照现行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控制在75%之内,备付率5%左右,商业银行存放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7—11%之间,其他金融资产约占10%左右。如果商业银行存款忽然下降至约占总存款的15%时,商业银行就会预示出现存款危机,如果下降到20%,就会出现较严重的危机,如果下降到30%,可以说商业银行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就将爆发严重的存款危机。

2、客户集中提取存款造成挤兑危机。客户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往往受多种因素制约,所有客户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存、取款项,但如果某一商业银行客户在特定时间段内同时进行提现,则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

(二)贷款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贷款危机是指商业银行贷款出现大面积坏账或营销出现滞销造成资金损失和财务压力。

1、出现大面积呆坏账。商业银行贷款质量按照国际惯例不良率必须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15%之内,目前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在10%左右。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甚至10%呆坏账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好,不良率有的高达20—30%,对于众多的存款客户而言,一旦了解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佳往往会出现存款挤兑,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财务亏损面大,最终形成破产、倒闭。

2、贷款客户普遍出现经营周转困难,但并未破产倒闭。短期内商业银行可能出现大面积贷款回收困难,造成短期贷款长期化,长期贷款固定化,财务效益下降。如果在这期间出现存款下降或其他特殊情况,足以使商业银行走向破产。

(三)操作危机引发品牌危机

操作危机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所引发的商业银行危机。

二、品牌危机的化解策略

(一)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

银行的管理者应对品牌危机,首先要准确确认危机已经爆发。并将危机定级分类,针对不同的危机采取配比的治理措施。根据危机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以及危机蔓延速度等因素,品牌危机可分为一般危机、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对于一般危机无需启动危机管理预案。一旦确认较严重危机、严重危机已经爆发,就要迅速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按照预案程序,立即组建专门的品牌危机管理组织,包括危机处理团队、危机指挥中心、危机发言人等,这些组织要按照处理危机的既定程序,尽快弄清品牌危机的真相,准确确认品牌危机的性质、范围及其原因,针对危机事件提出解决方案,并领导、协调商业银行完成危机管理任务。

(二)策划品牌的危机管理传播

1、向社会公布危机事件的真相。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必须迅速、全面、准确地提供有关危机事件的资料,向社会公众公布有关危机事件的所有信息,使自己成为信息的唯一可靠来源,这样也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要把真诚贯穿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管理全程,对于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各自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类敏感问题,要善于把问题公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误,分析原因、寻找差距并及时改进基本经营理念,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媒体对事件的无故猜测和炒作,有效抓住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2、有重点地选择危机事件传播的内容。危机发生后,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信息管理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以何种姿态对待危机事件中的当事人、是否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是否愿意采取改进措施等。在具体传播内容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快拿出事实真相给危机事件传播管理者。二是从正面阐述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对公众做出必要的承诺。要尽量避免重复危机事件信息本身,以防公众只获取信息中的危机事件信息片段,而加强对危机事件信息的信任。

3、准确选择危机宣传管理的时间。宣传时间有两种可供选择,即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和危机真相大白之时。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古德哈特提出金融危机管理的“48小时法则”,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必须在48小时内稳定金融体系,切断金融危机蔓延的渠道,迅速恢复金融秩序。

(三)妥善处理与事件当事人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

商业银行要以积极诚恳的态度对待客户的投诉,考虑客户遭受的损失。需要与相关利益群体沟通的程度和范围同品牌危机本身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范围直接相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沟通范围,范围小了会有隐瞒的嫌疑,范围太广也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资产质量引发的存款安全性危机。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良率较高引起客户对存款安全性的担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如果确实如此,应把解决办法向客户说明,如果有信息失真,则要通过监管部门予以澄清。

2、存款利息过低引发的客户存款利益损失危机。目前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有最高限,但没有规定最低限,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当然存款利率越低越好,如果客户仅仅因为存款利率过低因素引发存款危机,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地同业水平,及时调整客户定价标准,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存款客户的附加值,甚至对客户已形成的一些利益损失通过一定形式补偿,来挽留原有客户,乃至吸引更多新客户。

3、因物价等因素造成存款预期收益危机。商业银行客户往往会因为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存款不如储物,这往往会使整个商业银行存款下降。因此,处置这类危机,商业银行要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来化解客户的预期损失心理。

(四)内部员工进行积极沟通

品牌危机中,员工既可能成为银行最可依靠的同盟军,也有可能成为极具破坏性的敌对者。品牌危机发生后,银行一方面要使员工相信所在组织的领导能力,保持员工的凝聚力,并严格规范员工的对外言论,不向媒体透露对本银行不利的信息。另一方面,要使员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影响和说服身边的客户和人群,对外向公众传达积极的信息。

(本文为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类型: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0903141)

(李丽艳,1973年生,河北昌黎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品牌)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同日,美国银行以440亿美元收购美林公司;随后,美国国际集团的信用等级被下调,标志着美国陷入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随后,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危机成因的价值观分析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现有关于危机成因的“形形色色”的分析背后,本文认为,价值观的扭曲以及历史观和社会观的缺乏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超越纯经济层面的根本原因,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价值观的扭曲

价值观是人类行为的深层次依据。美国人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圣经》中的一个寓言来反映,即“马太福音”中关于远行的国王和三个仆人的故事。在经济学上,这个故事常被称为“马太效应”,对它的一种解读是:“如果不把别人的钱掠夺到自己手里,自己手里的钱就被会被别人掠夺。人们需要拿别人的本,赚自己的钱,否则就会贫穷。”在这种理念下,利己、拜金、享乐以及挖空心思地掠夺就成了人们的一种潜在意识。

历史证明,美国社会一直将上述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在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隔岸观火”,同时向作战双方放贷,大发战争财;找准时机适时加入战争,获取了更大的政治收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论战胜国和战败国,经济实力均严重受损,而美国则获得了长足发展,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占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60%。

为保护既得利益,美国推动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试图从金融制度上保证上述价值观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顺利实施。《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他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从而大大稳固了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实质是美国控制下的国际金融体系,在控制了国际金融体系后,美国通过货币发行进而控制了整个世界经济,以下数据可以作为例证:1980~2007年,美国财政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1%上升至116%,换言之,美国财政债务约为16万亿美元,这可以认为美国政府已经在技术上破产,但由于美元特殊的地位(全球美元储备占比64%,美元交易占比83%),其他国家拥有大量的美元债权,使得全球各国不得不共同负担美国人的大量消费,同时分担美国人的债务。实际上,美元的升值与贬值均是美国在不同时点掠夺世界财富所采取的不同方法而已。

由此可见,美国以自己扭曲的价值观作为行为依据,控制了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货币及其发行权,从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不平等现状,同时也为自身的高度负债消费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因。

历史观的缺失

历史可以“明鉴”,历史同时也是一种有选择的记忆。美国的发展历史较短,对纸币历史的认识和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反思存在不足。

纸币发明于我国宋朝,被称为“交子”,但没有被普遍采用,直到清朝仍然以银元作为货币,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宋朝发明“交子”是因为与辽、西夏等国战败后,赔偿了大量白银,贵金属缺乏,严重影响到货币流通。但商人随即滥印纸币,导致纸币不能汇兑,朝廷随后自行印制纸币,仍迫于赔款压力而大量印制,在生产力水平有限的條件下,造成经济崩溃。元朝统治者没有吸取教训,仍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同样无节制发行,很快政权更迭。以后的明朝与清朝都看到了纸币发行的带来的“灾难”,因而禁用纸币。由此可见,使用纸币必须要遵守货币发行的规律,即发行量应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相当。但是,美国以其“肤浅”的历史认识,凭借其经济霸主地位,滥发美元,使得美元不再是单纯交易的工具,而成为一种产生财富的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宋朝、元朝的经济悲剧。不同的是,在经济高度开放的条件下,全世界均为美国发行纸币提供财富支撑,进而受到波及,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对重要的历史事件,美国同样缺乏深刻反思。房地产行业在20世纪得到了重要增长,但房地产泡沫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如比较著名的三次房地产泡沫:上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泡沫催生国内经济危机,进而导致了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企业纷纷倒闭,产生了高达6000亿美元的坏账,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在东南亚和香港的房地产泡沫中,香港共计损失了约八万亿港元。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同样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仅仅是历史的简单巧合?本文认为,世界发展的历史就是大国不断更迭的历史,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和深刻的历史反思能力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深层次原因。

社会观的缺失

从社会观的角度来看,此次金融危机是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单一社会观造成的。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阵营各自宣传自身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均把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福利作为施政方向,但两者有所不同:美国为证明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用未来的财富、用全世界其他国的财富来实现自己的施政目标,推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为此,美国成立了“两房”,专门用于投资住房,而“两房”又把资产进行了证券化操作。苏联解体后,美国“拯救世界”的单一社会观念占据了明显优势,美国利用美元优势让全世界为其选择的社会制度买单。同时,由于过度美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美国社会成为了过度消费和借贷消费的社会,进而为此次危机爆发埋下祸因。

本质上,经济问题不是简单的利润问题,也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利益关系。换言之,社会具有多样性,如果为了建立单一的社会制度而运用“巧取豪夺”他国权利的方法,肯定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综上,此次金融危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危机,而是美国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的“危机”,以及在这种“三观”下产生的借贷消费经济模式的危机,也是对美国的信任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危机是“斗争”的结果,平息危机需要进一步的“斗争”。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世界经济出现衰退。虽然危机的根源在美国,美国必须反思其“三观”。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世界经济力量彼此消长的过程中,怎样从危机中吸取教训,使全球性危机转化成我国发展的契机,值得认真研究。

正确看待国际“盛誉”,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危机爆发后,国际上“充斥”高调赞扬我国的声音,法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对中国态度友好,赞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应正确看待这些赞美。以前述价值观为基础的美英等国,一致主张本国利益至高无上,却在陷入危机时“盛赞”中国,其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中国分担其损失。我国虽然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GDP仅占全球的6%。因而,在危机中,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才是唯一的选择。

推动建立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稳定机制和货币发行限制机制,防止货币滥发

如前所述,美国式价值观顺利推行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条件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发行制度。虽然从目前来看,尚没有某种货币能取代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因此继续支持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我国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但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呼吁规范美元结算和美元发行,防止危机的再次出现。

结合我国流动性管理实际,审慎运用金融杠杆

当前,我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尚不存在全面的流动性过剩,过剩的流动性主要集中在中央财政、大型国企、以土地财政为主的地方财政和部分先富阶层,而占企业总数80%左右的中小企业则存在流动性的严重不足。由于大型央企能得到商业银行的优先支持,其流动性一直过剩,而中小企业普遍“游离”于信贷系统之外,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够明显。因此,我国应审慎运用金融杠杆,防止造成流动性结构的更加失衡,引发虚拟经济结构性膨胀甚至全面膨胀,进而造成资产泡沫和产生危机的潜在风险。

反思高投资增长方式,审视房地产投资及消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投资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原因包括:人均消费水平低,内需不足,需要投资拉动;审慎消费观念下的高储蓄率为高投资率提供了物质基础;保持经济增长成为高投资率的政治基础。在长期中,高投资率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严重削弱了应对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当然,从短期来看,加大投资已经成为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然而这种“加大投资——结构失衡——为应对危机继续加大投资”的恶性循环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顽疾”,必须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依靠高投资率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房地产投资是目前投资中的重要部分。理论上,以满足消费为主的、存在适当泡沫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效应,但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投资以股票市场和土地财政为主,房地产投资成为各级政府增加GDP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由于成为相关利益环节参与主体而失去了独立性,导致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力被削弱,造成经济泡沫甚至过度膨胀。因此,必须调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政策,引导对房地产投资的理性回归。

(作者单位: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财务部)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虽然现在次级贷款危机影响已渐渐消失,但这场危机值得我国金融市场在发展中进行深思,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次级贷款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风险防范

一、引言

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泰国爆发,并逐步扩大到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日本。亚洲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的阴影尚未散去,在10年之后的美国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百年不遇的次级贷款危机,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并且华尔街风暴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跌至2008年10月的1665点的最大涨跌幅,众多投资者遭受严重打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如此巨大的危害,我们应该认清其本质,找出其根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它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亦舂(1998)基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并对亚洲模式进行反思。谢桂兰(2010)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三大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夏斌(2009)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观点。余永定(2000)认为要防范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中国必须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保持汇率稳定性和灵活性,加速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邹瑶琪(2009)和刘晓南(2009)针对如何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学者们对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做了细致的研究,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文献,首先分析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分析它给全世界、尤其是中国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如何防范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本文以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进行分析。为刺激经济复苏,进入新世纪以后,美国金融机构对信用比较低的人提供了大量住房贷款,这类贷款一般称为次级贷款。金融机构用次级贷款作抵押发行大量债券,从而形成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和金融泡沫。2004年下半年以后,美国提高利率,导致大量贷款过期,贷款人纷纷售房还贷,引起房价大跌,造成一系列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直到宣布破产,进而导致实体经济严重衰退。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积极采取救助措施,对金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针对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视角来分析:

1、金融监管缺失

美国历来主张市场经济,主张少监管,甚至不监管。这次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对金融常新产品管理过松,尤其是次级贷款;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杠杆率过高,对场外交易的信用违约掉期等衍生产品,既无机构监管,也无标准约束,最终为危机爆发埋下隐患。

2、宏观经济政策不当

2001年到2004年期间为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导致利率过低,形成房地产泡沫。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破灭。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转变低利率政策,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利率调高后,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这提高了购买房屋的借贷成本,因而产生了抑制房产需求和降温房产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的下跌,以及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3、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体制

美国全国储蓄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9%左右下降到近几年接近为零。美联储报告表明2008年底美国家庭房屋抵押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债务合计为13万亿美元,相当于税后收入的123%。2008年美国财政赤字近5000亿美元,债务总额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贸易赤字连续3年超过7000亿美元。由此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危机产生原因部分来自美国通过输出美元来透支消费的经济发展体制。

4、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

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最重要根源。2008年全球经济总量为62万亿美元,美国占23%,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用美元作结算货币的贸易额却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0%,各国外汇储备的60%以上是美元。美元既是美国的本币,又是国际货币;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实质上成了全世界的中央银行。美国发生大量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发放大量美元,却不受世界监督。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放松乃至放弃金融监管,实行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和美元垄断了国际货币体系。

也有学者指出,美国金融危机不仅是技术与管理层面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表现。金融危机与技术管理层面的问题有关系,但技术层面的因素只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而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

从金融方面来看,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受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银行制度经过改革,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质量比过去大大提高,加之我国政府对金融活动较为严格的控制和较为有效的管理。因此,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破坏还不是非常严重,我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美国则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导致财富缩水,居民消费减少,企业投资下降,导致进口减少,进而对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制造业出口产生重大影响,而出口下降又导致整个制造业生产的萎缩。在我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特别是广东和浙江等地,由于外需的萎缩,很多企业的经营已十分困难,不少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作为制造业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不仅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劳动岗位大幅度减少,失业率上升,就业困难。

四、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例超过三分之二,与全球经济联系紧密。因此,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时,要树立世界眼光,从国情出发,在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几年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

长的状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扩大内需,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外汇储备充足,全球物价较低,有利于更好地运用国外战略资源;三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

2、改善社会资金结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后的金融体制改革,除了推进金融企业综合经营外,最重要的是扩大直接融资,改善社会资金结构。具体措施有:规范股票市场发展,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

3、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对外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国际货币的收支,为支付进口贸易、偿还外债本息、防范投机性攻击、稳定外汇市场,一个国家必须有一定的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较多,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但适当压缩外汇储备并合理使用,既可提高我国资金使用效益,又可防止人民币升值。因此,外汇管理应从“宽进严出”改为“宽严适度”,争取实行贸易项目下意愿结汇,推进国际资本有序、双向、有效流动,使外汇储备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4、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而使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实现人民币可兑换要分四步走:第一步是经常项目可兑换;第二步是资本项目可兑换,这需要我们放宽对境外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的限制,逐步开放金融业;第三步是解除外汇管制,实行人民币可兑换,这还需要解决许多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第四步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就要使人民币要在全球的贸易计价结算中、在全世界外汇储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5、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金融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加强与发达国家合作,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于未然。

五、结论

本文以2007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我国经济、金融所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由于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本文所做分析及结论只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则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防范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亦春.如何正确认识亚洲金融危机[J].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8(4).

[2]谢桂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三大原因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3]夏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党建研究,2009(1).

[4]余永定.中国应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教训[J].金融研究,2000(12).

[5]邹瑶琪.论国际金融危机及防范[J].商业文化,2009(6).

[6]刘晓南.浅谈如何防范风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J].财税金融,2009(3).

作者简介:伊晓伟(1973-),男,青岛大学,研究方向:货币银行。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经济发展一道新的难题。文章通过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意义、广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及问题的思考,提出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社会责任;广东企业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世界实体经济明显衰退。在这场危机中,我国已有数万家中小企业未能经受住考验而倒闭,即便是那些尚在经营的企业大部分也正在承受着收入下滑、经营惨淡的煎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许多企业为了应对自身财政状况的恶化而裁员、降薪,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中沦丧。

广东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同时也是最迫切需要加强和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强化企业依法经营意识的地区。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随意裁减员工、克扣工人工资、侵犯员工权益、制假造假等严重违规违法的恶性事件在广东企业中时有发生,尤其是珠三角许多乡镇已成为企业违法经营的高发地带。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问题再次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1.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企业价值。一般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推动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时代潮流,已经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化的浪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但会赢得政府和社会的信赖,导致应对监管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会吸引责任投资,赢得更大发展机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但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而且能吸引责任消费,取得更好绩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但能增强供应链竞争力、有助于企业控制和优化价值链,而且能帮助企业避免风险,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2.能促进创新,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经济增长的外延粗放型特征还非常明显,具体表现为能耗和物耗比较高。据测算,我国每制造1美元产值所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某种角度来看是一个优化资源、优胜劣汰的机会,我国企业高能耗的现状将为创新留下巨大的空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将通过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研发体系,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对已有的技术升级换代,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品质;除技术创新外,还需要管理创新、运营创新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企业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创新都能最大限度地化解企业危机,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3.能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提高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他们除了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之外同样关心产品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生产出来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忠诚度。再者,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能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归属感和凝聚力,不仅能够留住核心员工,而且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容易招募到优秀员工。另外,善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容易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信赖和支持,得到社会民众、媒体舆论的好评,获得良好的口碑,从而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在金融危机这样的背景下,这种企业更具备抗拒风险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下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

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外向型经济占主导。欧洲和北美市场在广东对外贸易中所占市场比例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一半,而全世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力量正是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欧美市场的一些大客户和著名跨国公司正是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他们要求加工企业和供货商不仅要达到技术标准而且要达到环保要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但是,目前,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数都处于经营理念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员工素质有待提高这样的现状,要求他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尚需要一个过程。根据调查,目前,广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不尽如人意,一些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签订或不履行劳动合同、裁员现象严重。许多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逃避支付法律规定的薪资与福利。员工在遇到劳务纠纷需要投诉时,没有任何凭据。如深圳市在一次劳动合同专项检查中,共查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三千余家。在检查中发现,企业瞒报少报用工人数、管理人员代签合同等问题十分严重。有些企业为了逃避员工职业病造成的法律责任,固定时期换一批员工,把犯职业病的员工推向社会。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度过金融危机的寒冬,随意辞退和裁减员工,导致失业率高涨。

2.安排工作超时、超量,恶意拖欠员工工资。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广东省的外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一半的人被迫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约62%的人一周工作7天,不按规定安排周末休息也无调休,连法定节假日上班也不支付加班工资。有1/4以上的员工不能按时领取工资,半数以上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深圳市近两年劳动保障部门为企业员工追讨回的“欠薪”高达5.27亿元,政府“欠薪保障基金”为4万多名员工垫付了企业“欠薪”。

3.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安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中央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对生产的安全有很多的规定,可谓三令五申。但一些企业管理者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不重视或只是口头重视,降低自身所应该遵循的安全标准,安全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相当于降低了成本支出而增加了企业自己的利润。而安全生产标准的降低,所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太多,生产事故、人员伤亡时有发生。尤其是煤矿生产企业,近年来恶性事故频发,引起社会极大震动。据广东统计年鉴,全省2008、2009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分别高达0.23%和0.19%。

4.社会保险覆盖率太低,员工福利缺少保障。不少企业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低,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对全省600家非公有制企业养老保险的情况调查,民营企业比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职工参保的比例低,226家私营企业中参保的企业有192家,占85%,其中职工参保的比例39.1%;209家港澳台资企业中,参保的企业有191家,占91.3%,职工参保48.6%;165家外资企业中,参保的企业155家,占93.9%,职工参保的比例为57.3%。

三、广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的原因分析

1.粤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法制规范化进程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总体来说我国还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不高,还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阶段,这是无法逾越的最大国情。尽管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在工业化进程上已远远走在了全国前面,但其发展却深受全国总体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制约。最明显的表现是虽然广东来自SA8000的压力很大,但对于内地外向经济程度不高的省份来说,并不会有同样的感触。这就使得全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迫切性表现得不如广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实际感触到的强。在全国统一步伐下,这无疑推迟和延缓了广东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纳入法制规范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广东作为最发达的经济体,需背负其他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重负前进。比如其他地方无法吸纳的大量外来农民工便纷纷涌入工业化程度相对高、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廉价得几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无疑会给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带来感觉上的迟钝,导致对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移方面的压力感觉不敏锐、导致对劳工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的漠视。如果仅仅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核算来讲,企业便无法对改善员工的生活生产条件形成自我要求。这样不利于广东企业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意识,也不利于激发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持久的局部优越感造就了企业的惰性和企业行为的短视,使得企业思进、思变的动力不足。

2.粤经济结构制约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目前广东仍然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珠三角地区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基地。这种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的优势,虽然无法成为赢得国际竞争的资本,却很容易使广东企业仅仅满足于国内优势,从而失去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另一方面的影响表现在目前广东仍然还是靠大量吸引内陆地区的廉价剩余劳动力维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仍然靠吸引寻求廉价劳动力的外国企业来引进外资。

过去的三十年,广东借助开放政策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占得对外开放先机,依靠引进外资和开展加工贸易,形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格局。珠三角作为我国加工贸易最发达的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全国总额的1/3,成为全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外向型经济既构成了广东的优势同时也把广东经济推向了浪尖,这也就是SA8000劳工标准对广东影响最大的根本原因。广东企业中,中小私营企业为数众多,其中又以三资、民营构成为主,这样的企业构成对建立企业依法经营社会责任并不全是“利好”。相反由于三资企业文化和法律本身的差异,按照中国的企业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会存在依法经营技术上的问题,而民营企业和大量的中小私营企业在我国发展还不够成熟,许多企业还并没有建成规范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依法经营的意识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差距还很大。

3.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淡薄。企业要做到依法经营首先要看企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是否做到了遵纪守法。因为企业主是企业行为的决策者,企业主或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或者说法律意识直接反映出企业能否真正做到依法经营。在广东企业层次各不相同,同样企业主依法经营的意识也参差不齐,目前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个体和私营企业经营不规范,跟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联。依法经营意识差的企业主要是一些私营部门和效益不好及改制的公有企业,且“违法”最突出表现在雇主拖欠、克扣、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几乎每年都有恶性的雇主拖欠、克扣、压低劳动者工资的事件发生。

4.企业员工自我维权意识普遍较差。员工的维权意识是企业依法经营社会责任建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没有员工维权意识的增强,要使企业实现并强化依法经营的社会责任是很难的。广东企业员工的维权意识淡薄最突出的仍然体现在外来工上,农民工缺乏自我维权和依靠工会法律等途径维权的意识。大量刚刚进入私营企业的农民工(包括外来工)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这种现象在县及乡镇更是广泛存在。根据政府部门和省工会的调查,私营企业的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工,对合同、权力等用于保护自身权益的手段毫不在乎,许多员工关注的仅仅是现金工资支付,在关注层次上也基本上是先考虑工资支付,其次才是合同,再次是社会保障。由于员工尤其是农民是弱势群体,即便注意到了自身权益保护,也没有能力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在寻求保护的途径上农民工往往也很难借助工会或其他组织来保护和维护自身权益。这样便为企业或企业主侵犯其权益的违法经营创造了条件。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1.政府应承担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引导者。在中国目前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前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第一,从《公司法》的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人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为社会作贡献。

第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吸收SA8000等国外社会责任标准合理的条款,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具体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制订“企业社会责任地方(行业)标准”。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定期评估,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自律开始逐步过渡到第三方认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使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国际接轨。

第三,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让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管理者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让企业懂得,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帮助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尽快与国际接轨。

第四,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营造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到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设立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奖”,定期开展“优秀企业公民”评选活动,表彰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激励和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五,进一步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是广大劳动者自己的组织,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应该发挥应有作用,为维护员工权益积极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地方政府要加快推动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为工会维权保驾护航,促使企业劳资双方平等协商,创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2.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应成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领跑者。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企业提升素质的最佳时机。在国家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企业要做践行社会责任的领跑者,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价值和竞争力是一种正向关系。在金融危机这段特殊时期,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为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打下扎实基础,有助于企业度过眼前的难关,同时也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长期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企业自身都将有所帮助。从企业角度出发强化社会责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树立正确的认识,让更多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企业竞争力存在着一致性。其次,积极倡导和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常化、长效化。在创建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方面,要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树立企业与社会共赢的理念。在当今时代,企业应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管理战略纳入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再者,将社会责任管理制度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为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设立社会责任战略发展部或社会责任管理部之类的机构,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制定社会责任行动守则为公司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具体的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3.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应加大对违反《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虐待员工、非法生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利益、拒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的曝光力度。消费者协会要鼓励和倡导消费者使用优秀“企业公民”产品,抵制缺乏社会责任企业产品。加强社会各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形成与法律监督相对应的社会公众监督体系。通过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形成全社会的监督氛围,促使企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1] 林泉,林志扬.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10,(9).

[2] 王晓,任文松.论企业社会责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作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 张春华.责任御寒——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考[J].WTO经济导刊,2009,(1).

[4] 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

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对经济危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于这一理论,后人有不同阐释,一些对该理论错误认识和曲解的观点广为流行。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经典作家理论逻辑体系重新解读和对其后各家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导致的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关系的失衡。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

翻开马克思的著作,我们发现他本人并没有对经济危机问题设专门的章节进行论述,而是散见于各种论著中。于是一百多年来,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理解认识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形成了多家派别。如基本矛盾说、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利润率下降论,等等。这些理论派别对经济危机理论现实意义的阐述也各有不同。如对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解释和此后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波动的认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应用分析上,都需要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再认识,以期实现正本清源,并为深刻理解现实问题提供启迪和帮助。

一、各家各派危机成因分析述评

从国内来说,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危机根本原因的经典论述的注释方面,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并不具有突破性。他们认为,虽然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或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危机的根本原因都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而对于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中国学界的研究视角大都抛开了金融监管缺失、金融衍生品泛滥等表面现象,将之归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或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消费不足;消费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购买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这一系列的逻辑推导很严谨,但也还没有追到根上。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存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为什么在消灭了私有制之后仍然会出现危机?

从国外理论界来看,有关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危机根源的分析,从上世纪初以来逐步形成了三大理论派别,即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和利润率下降论。比例失调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冈和希法亭。杜冈强调应继承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之间均衡关系理论,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生产比例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同时,他否认消费不足论,认为投资增加虽然减少了资本家的消费需求,但增加了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比例正确,就不会造成供求失衡。杜冈坚持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之间均衡关系理论是可取的。但对消费不足论的批驳却站不住脚,投资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他说的那样简单。而且,关键在于他没有说明如何才能做到比例适当,如何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生产比例不均衡的问题。而希法亭在这方面比杜冈前进了一步,认为正确的比例关系是由“价格规律”或“价值规律”来承担。也就是说,比例的失调、一些部门的生产过剩是价格这个生产调节器受到干扰的结果。对希法亭的解释我们不禁要问:那该如何使价格这个生产调节器不受干扰呢?进而如何才能解决经常出现的“市场失灵”呢?对这些问题,希法亭都没有能够做出回答。消费不足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第二国际理论家罗莎·卢森堡、爱德华·伯恩斯坦、卡尔·考茨基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既会超过全社会的总消费力,又会使工人阶级的消费力萎缩,最终引发消费不足的危机。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却经不住仔细推敲。实际上,危机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不足的问题,而是由于资本家过分追求利润,同时为了这个目的而压低工资,造成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而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却有限,产品的生产相对于劳动群众的购买力过剩了。也就是说,实现不了资本家所追求的利润了。因此,要切中危机命脉,就必须首先揭示出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利润率下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欧内斯特·曼德尔认为,按照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平均利润率始终呈下降趋势,这是经济危机的原因。而之所以会有波动,是由于在一些偶然、突发因素的作用下,剩余价值率急剧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增长率急剧下降,资本周转突然加快,使平均利润率由下降的一般趋势转化为上升。对这个观点认真加以分析,也会发现它的一些漏洞。马克思讲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主义利润率下降,指的是一种资本积累过程出现的总趋势,与经济危机没有关系。单一地观察利润率下降,并不能以此推算出它必然会导致一场危机。此外,针对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西方一些左派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了新自由主义,但对于新自由主义又是如何导致危机却没有能够做出进一步的回答。我们认为,其实新自由主义反映的就是居于强势地位的资本家阶级要去占有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阶级更多劳动的思想。

由于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特别是危机根源的认识各不相同,造成学者们对其现实意义也有不同看法,留下了一些可商榷之处。部分国内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会出现经济危机。对于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学者提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主观意志违背客观规律造成决策失误是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类似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生产过剩现象,则有学者强调,市场经济的共性规律表明,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与社会制度是没有绝对的关联性。我们认为,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可以避免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大的波动的。还有的学者罗列了几条原因:“如果政策失误,造成普遍的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严重不足,加之对宏观经济调控不当、对金融市场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存在,自身发生经济危机也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但几条原因分不清主次,分析都只是停留于现象本身,停留于操作层面,并不是对根本原因的解释。

二、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新探讨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中,各家各派都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找到了自己观点的依据,但彼此之间却存有很大差别。经过仔细思索发现,原因在于上述观点没有对马克思危机理论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只是抓住马克思对一些具体情况的具体论述,或只是从经典作家论述的某个局部去加以发挥。因此,需要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重新认识,真正揭示出它严密的逻辑体系。

马克思认为,买和卖的脱节、供求关系的失衡是一切危机最原始的发源地。他指出,“危机只是归结于供求规律,大家知道,这一规律在生活必需品领域内(从全国范围来看)所起的作用,比在其他一切领域内所起的作用,要强烈和有力得不可比拟。”正如恩格思指出的那样,“自从商品生产具有世界市场的规模以来,按私人打算进行生产的单个生产者同他们为之生产,却对其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或多或少不了解的市场之间的平衡,是靠世界市场的风暴、靠商业危机来实现的。”那么,这种供求之间的失衡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对它的回答,马克思没有仅仅停留于他所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站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人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更高角度。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在社会劳动分工和交换规律的作用下,会产生出众多各不相同并要互相交换产品的劳动生产部门,而每一个部门总要按照劳动分工规律在社会总劳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而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按比例分配劳动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这个规律决定,当社会总劳动在各个部门、行业之间的分布保持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比例关系时,社会各部门、各行业成员的产品和劳动就会顺畅而不受梗阻地交换,此时经济和社会会保持稳定;当这种比例关系遭到了破坏,各部门之间的产品交换就无法顺畅地进行,整个社会经济也就无法实现稳定发展,甚至可能出现灾难性危机。也就是说,在供求失衡的背后一切危机共同的直接原因在于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关系的失衡。

我们发现,之所以出现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关系的失衡,则与分工和阶级产生后强势群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去挤压和掠夺弱势群体有关。恩格斯曾经说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只要实际从事劳动的居民必须占用很多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必要劳动,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总是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错过机会来把越来越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从那时起,社会劳动和劳动成果在不同阶级、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布比例关系就经常会出现失衡。这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封建时代不把它造成的结果称为经济危机。它表现为:地主阶级往往利用官府来加重对农民阶级的租税负担,特别是利用封建特权来扩大对土地的兼并,使农民逐渐失去自身的土地,贫困潦倒,甚至流离失所。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则表现为资本家阶级及整个利益集团,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把以货币形式所表现的物化劳动和以劳动力形式所表现的活劳动更多地汇聚到自己手中;而广大劳动者由于处于弱势地位,会在产品和劳动的私人交换中逐渐失去自己本应得到的份额。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交换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买卖双方认可的等价交换,但实质却是另外一种不公平交易。它导致的结果是一些部门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和剩余劳动,而其他部门能够获得的这些要素则大幅减少,甚至短缺,从而造成社会上不同产品之间过剩或者短缺的两极分化。同时,还造成资本家在不断获取和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者的购买力不断下降,生活呈现出日益贫困。

因此,在不同社会,社会劳动分布比例失衡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在封建时代,其结果就是逼得农民揭竿而起,暴力推翻旧的封建王朝。此后,新王朝的统治者们吸取一定教训,采取一些减轻农民负担和缓和双方关系的政策。在经历了初期暂时的相对平衡后,地主阶级又开始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骄奢淫逸、恣意妄为。这种状况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个统治集团的贪婪私欲无法再去抵挡劳动人民揭竿而起的斗争,此时王朝只有再经历一次暴风骤雨般的扫荡后,又开始了又一个新的轮回。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如同农民起义般的暴力,也迫使最疯狂追逐超额利润的资本家最终因“生产过剩”而破产,迫使被扭曲了的资本利润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分配比例重新恢复到相对合理,从而促使一个新的复苏——繁荣期的到来。但此后资本家阶级追逐超额利润的贪婪和欲望也会重新膨胀起来,又会引发新一轮的危机。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现象。在每一个新的周期,工人和资本家两大阶级之间严重的贫富分化会不断产生,但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升。经过一轮轮螺旋式的发展,当工人阶级的物质和精神能力水平都达到使资产阶级完全成为“多余的阶级”之时,资本主义制度也就到了结束其历史使命之日。

三、如何解决问题——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意义

以上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体系做了简单分析,这里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这一理论来认识当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但把它说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则有些笼统和不恰当。因为,基本矛盾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而经济危机是有周期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当这个矛盾促使其社会劳动分布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衡的时候,危机才有可能爆发。仅仅根据这个基本矛盾则无法判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大致时间,也无法判断什么时候危机可能会出现缓解甚至迎来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而且,用它也无法解释或解释不清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所以,我们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否可以概括为: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的相互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基本矛盾)及其导致的社会劳动总量分布比例关系的失衡。

其次,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危机问题。自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在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类似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生产过剩现象。对此,我们要敢于承认。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体现仍然是由不同个人劳动产品之间的私人交换所决定,就会使企业和个人在交换过程中往往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会有意识地从社会总劳动在各个部门分布的比例关系中去寻找自己的活动空间,就有可能破坏适当的比例关系。而今天高度社会化大生产所提出的宏观经济协调运行问题和要兼顾解决的社会问题,更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所无法适应和解决不了的。同时,在参与私人交换的不同企业和个人中,因为彼此掌握和运用有关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还会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些都使危机的爆发具有可能性。就现实而言,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房屋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正常的劳动交换关系出现了扭曲,在交换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获取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一些行业。于是,一些商人进行盲目投资开发,使价格和数量都远远超出了当地所能承受的范围。当国家紧缩银根、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时,地产商的资金链断裂,而需求又无法跟上,自然就出现了价格大幅下跌、房屋大量积压的现象。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应从不同劳动部门之间交换关系的变化去加以分析。长期以来,一些行业由于行政垄断所取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其他部门。由于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大大超过了现实需求。而与此同时,一些急需发展的领域却往往得不到资金的青睐,一直偏“冷”,反过来也无法对那些过剩产能行业的产品形成有效需求。最终,都造成了大量工业产品积压,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亏损日益严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现象还都只是发生在局部,在我国没有出现全局性的经济危机。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可以避免经济出现大的失衡和振荡的。

第三,如何才能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或者至少缓解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痛苦呢?那就是要监测社会劳动总量在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比例,并在判断它们失衡程度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加以矫正。至于如何判断社会总劳动分布比例是否失衡进而确认其失衡程度,马克思早已给出了关键提示:“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按比例分配劳动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由此我们认为,各种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所实现的交换价值与其市场价格之间的吻合度或背离度,可以用来判断社会劳动分布比例是否失衡或者衡量它的失衡程度。如果在一个经济体中,大部分比较重要的商品交换都是在市场价格与交换价值基本吻合的情况下实现的,就可以肯定这个经济体会比较平稳地发展,即使GDP的增长速度很快,也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和剧烈震荡。相反,如果对整个经济体有较大影响的商品交易基本都是在商品的市场价格大大高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交换价值条件下进行,即使增长速度不快,也可以判定该经济体中社会总劳动分布比例已经出现严重失衡,极有可能爆发经济危机。那么,又该如何来确定交换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吻合或背离呢?市场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往往会受到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和商品持有者在市场上所具有地位的影响。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私人交换普遍发展的条件下,交换价值越来越反映出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博弈,是一种均衡的结果。它逐渐地趋向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生产价格,即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于是,交换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就可以转化为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衡量它们之间是否吻合或背离,主要就是一个利润率的平均化问题。也就是说,当各个行业、部门都基本上按照所取得的平均利润去完成交换时,交换价值与市场价格就容易相吻合;相反,当某些行业或部门所取得的利润大大超过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时,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就会出现交换价值与市场价格一定的背离,甚至是严重背离。

因此,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问题,绝不是仅仅靠压缩投资、降低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的,更不能去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寄希望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而应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我们所处的“第二大形态”中“物的依赖性”问题进行优化,摆脱它的盲目性和对人的束缚。为此,就必须着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从长远发展考虑,要通过立法、执法手段,逐步规范企业经营者公开其产品的销售量、库存量、利润等一些所谓的“商业秘密”,政府职能部门同时公布客观、准确的供求信息,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供、产、销信息网。在此基础上,指导企业和个人按照公布的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经营。另一方面,从短期来看,政府应根据全社会投资和消费构成的变化,及时调整货币、财政、税收等政策,利用这些政策对我们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以完善,引导和鼓励市场上所需要产品的开发、投资和生产。特别要衡量和监测全社会各行业、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对那些利润率水平还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行业和部门要加大扶植,同时对一些可能影响全局的大企业或个别行业要更多关注,限制和压缩它们借助某些“超市场”力量所攫取的巨额超额利润。只有做到这些,整个社会劳动在各产业部门间才有可能实现按比例均衡分布。

参考文献

[1]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4).

[2]赵磊.不应忘却马克思的追问——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反思[EB/OL].马克思主义评论网,http:∥www.reviewing.cn/idal/2008/1212/article_504.html.

[3]杨健生.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伊藤诚.价值与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2.

[5]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

[6]曼德尔.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M].北京:商务印务馆,1998:17-18.

[7]陈文通.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没有过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3),24.

[8]梁謇,尹占军.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学说[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2).

[9]宋殿清,李碧.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新探[J].学术交流,2004,(11).

[10]吴宁,冯旺舟.资本主义全球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211.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责任编辑:黎贵才

上一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论文范文下一篇:集团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