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协同与创新

2023-02-14

一、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协同创新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 对该学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可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并不单单只有理论教学, 还与校党委、团委、学生各院系团支部具有密切的联系。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全, 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的情况下, 浪费教育资源, 对思政教育效率产生影响。此时采取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就可协调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联系, 并减少分工不明确而形成的矛盾, 可提高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 (2)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与优秀道德品质。当前的思政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展开思想政治教学, 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部分院校在思政教育中并没有同时兼顾学生心理素质与法制教育, 导致学生没有建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 高职院校应认识到思政教育、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应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教育对培养学生思政素养、健康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容

(一) 教学内容

在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 将更注重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加强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 可以对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等其他思政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而通过协调统一的原则更好地对当前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完善当前的思政教育体系, 为提升当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政教育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的思政教育内容将包括思政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以及心理教育。

(二) 教学方法

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教学方法还相对较单一, 因此必须加强创新是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的重要方向。对于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进行有机的重组和完善, 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融入到当前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 促进思政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教学的相互融合和共同促进, 通过更多新型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引入, 提高当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思政教育中获取更多积极有效地内容, 更好地指导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健康成长, 更好地指导学生不断地发展, 适应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

(三) 教学主体

教学主体包括教育组织部门, 教师以及学生,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管理部门要能够严格按照教育教学管理规范, 合理设置课程, 制定科学有效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促进各项有效资源的整合, 作为教师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 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进行创新, 树立正确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与领导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各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的提升当前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解决学生思想健康教育过程中以及生活学习中的思想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价值观。

(四) 教学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课堂教育或者是校园教育, 还应该积极地融入个人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教育以及互联网教育, 通过各种教学载体的充分利用和有效融合, 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更好地为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这也是思政教育协同与创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

(一) 树立正确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意识, 整合思政教育资源

随着教育形势和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改变, 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作内容开展, 而应该积极地和其他教育工作进行融合。不断地提高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意识, 进一步整合各部门之间的教学教育资源,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现状, 加大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和工作开展力度, 找到自身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 进行更全面的加强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应该重视思政教育的工作, 认清当前思政教育的基本形势, 充分利用各方有效资源, 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 加强学生各方面思想教育。

(二) 以学生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注重教师的单纯讲授和管理, 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不仅不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同时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所以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思维对当前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将更好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要积极地发挥课堂有效价值和作用, 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通过创新当前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 更好地提升当前课堂教学的成果。并能够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并通过实践更好地加深对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协同与创新,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其他课堂的有效融合和相互促进。比如在就业指导课中, 也应该积极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就业价值观和理念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能够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当前就业形势中, 更好地应对未来给予自己的挑战。

(三) 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联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为了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 要能够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各种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工作职责的明确, 提升当前思政教育的成效。通过建立完善的沟通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取长补短和相互配合, 也可以利用当前教育教学资源。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和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创造条件。

(四) 提高校园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但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很好地成效和效果。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 作为高职院校本身也应该积极地构建和谐校园, 积极地提高校园的建设水平。通过举办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 美化当前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接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将先进的思想和正确地价值观融入各类校园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接受更多新思想和新理念的影响, 进而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本身还应该积极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信息化的背景下, 促进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和线上教学的建设, 让学生通过网络化教学来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四、结束语

对于高职院校本身来说, 应该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与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重视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积极引导创新, 促进协同, 在加强各部门有效沟通, 促进教学资源优化利用的过程中更好地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进而提升当前的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与创新工作, 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整体模式进行创新和有效研究, 积极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协同问题, 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协同与创新工作开展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内容出发, 对于如何加强当前的思政教育协同创新,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给读者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 管慧.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35) :77.

[2] 黄珍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 2018 (14) :21-22.

[3] 阿米娜·夏木栖丁.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 2016 (25) :137.

[4] 高慎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3) :167-168+173.

[5] 李宁宁.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协同创新路径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 23 (6) :17-19.

[6] 蒋强军, 王华兵.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4 (5) :109-1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辅导员视阈下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