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范文

2024-04-06

社会保险基金范文第1篇

二、养老保险查询范围:在市中心、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镇海区、北仑区、开发区、保税区、科技园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度假区参加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在职或企业离退休(职)人员。

三、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处理办法:

1、身份证号码重复:

1) 一人多帐户。产生原因主要为职工未及时办理个人账户转移或续保手续。请及时与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办妥个人账户转移、合并手续。

2) 身份证号码重复。发现此类问题,请与参保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最后办理中断手续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确系本人身份证号码重复的,请到公安户籍中心申请变更身份证号码。

3) 用人单位申报时填写错误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录入错误。发现此类问题,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更正手续。

2、提示未进入本系统或身份证不存在或银行帐号不存在:

1) 身份证号码或银行帐号输入错误。

2) 属于查询范围以外人员。

3) 身份证号码与系统中记录的身份证号码不一致。

4)

5)

6)

7) 更换银行帐号,但未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账号更改手续。 变更了身份证号码,但未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身份证号码更改手续。 属于本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属于港澳台地区或其它外籍员工。

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查询范围以外转入的,每年4月底之前的转入缴费年限反映在累计缴费年限中;每年5月以后的转入缴费年限不反映在累计缴费年限中。

社会保险基金范文第2篇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开始进入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阶段

·社会养老保险的深刻变革,使得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显得尤为重要

·谁来管理养老基金投资组合,关键在于委托投资管理模式的定位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常所说的养老基金主要包括4大类:一是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社会统筹账户上的基金;二是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个人账户上的基金;三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四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这4类基金的特点是不一样的:社会统筹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缴费,资金实行现收现付制,主要用于职工当期养老金的支出和调剂,基金没有积累;个人账户基金主要来源于职工个人缴费,资金实行完全积累制,主要用于职工本人退休后使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有股减持、财政拨款等其他途径形成的资金,资金大部分用于积累,部分用于调剂,弥补当年基金缺口;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则是由各企业依据自愿的原则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础上额外为职工缴费形成的,资金实行完全积累制,主要用于职工本人退休后使用。这4类养老基金中,社会统筹基金由于实行现收现付制,资金必须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因此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无论从近期看还是从中长期看,这类养老基金都不可能入市。而个人账户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都有一定的资金积累,而且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很大,因此,这3类养老基金在将来都必须入市,其投资模式也都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我们这里所要探讨的养老基金的投资模式主要针对后面3类养老基金。

一、我国养老基金管理模式的设计

我们认为,不同类型养老基金应该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1.个人账户基金属于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应该实行政府机构管理模式。但必须注意的是,应该与统筹账户基金的管理完全分开,由省级社保机构统一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个人账户资金被统筹基金挪用,真正将个人账户做实,实现个人账户基金的积累。

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由全国养老基金理事会统一负责筹集的,为便于集中统一管理和全国范围内的统筹调剂,这部分基金应该由全国养老基金理事会进行管理。

3.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应该建立独立的补充养老基金会,取代现在由社会保险机构所承担的补充养老基金管理职能。补充养老基金会成员由企业管理人员、职工代表和社会中介组织代表组成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基金会的层次:规模较大、资金管理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大企业、企业集团可以单独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会;规模较小、风险承担能力弱的企业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通过工会)建立跨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会;内部差异比较小、相互之间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可以考虑由行业工会发起建立统一的行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会。多样化的管理层次既维护了企业的自愿选择权,也便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方式设计

我们认为,我国养老基金投资应该采用全部委托型投资方式,即由养老基金管理人在监管机构确认资格的范围内,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专业性投资机构,由其负责全部养老基金的投资。由于任何一项投资活动都是与风险相伴而行的,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固定收益投资,如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等,也会因利率的市场化而存在风险,因此需要投资人具有较高的投资技能。而我国养老基金的管理人目前大多为政府主管机构,由于缺乏专业的投资人员,因此如果由其负责养老基金的投资,则其投资效率和收益必然与养老基金投资营运的初衷相佐。世界各国养老基金投资营运的经验也已经证明,由政府机构直接负责投资营运的养老基金,其投资收益要远远低于由专业性投资机构负责投资的养老基金。由专业性投资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养老基金,既有利于保证市场的公平性,也有利于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益。

三、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模式设计

发达国家养老基金能取得较好收益,与其投资组合模式的下述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是投资组合坚持分散化、多元化投资原则;二是股票在投资组合中都占有较为重要地位;三是基金运作空间广阔,既包括国内市场投资工具,也包括国际市场投资工具。这些特点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具体来说,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组合模式的改革方向是: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多元化投资,同时允许养老基金在一定限度内进入资本市场。因为从国际经验看,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多元化的投资品种为养老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渠道与手段,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又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大量增量资金,为资本市场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既要包括国债、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也要包括股票(含基金)、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浮动收益的投资品种,在条件成熟时,还要将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拓宽到海外市场。

在具体的投资组合方面,应根据不同类型养老基金的特点来设计:

——个人账户基金属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范畴,是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相对来说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因此这类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应坚持稳健性原则,投资于股票(含基金)比例不宜太大,上限应该为10%-15%;而基金的大部分应该进行国债、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投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通过国有股减持、财政拨款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而建立的,它是基本养老保险金之外的附加养老金,是一种处于补充、调剂地位的养老金。它对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介于个人账户基金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之间。因此其投资可选择平衡型组合,投资于股票(含基金)的比例介于个人账户基金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之间,上限可定为20-30% ,其余基金分散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动产等。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是企业和职工依据自愿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是基本养老保险金之外的附加养老金,由于它不是退休职工的“保命钱”,因此抗风险的能力应该大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同时,由于它的建立强调自愿性,只有保持较好的盈利性,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因此,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的收益性和安全性之间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它必须更注重基金投资的收益性。因此其投资可选择平衡型或增长型组合,投资于股票(含基金)的比例可定为50%-70%,其余部分分散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动产等。

由于目前投资股票风险较高,为保证养老基金安全,在养老基金入市时,应采取先间接后直接的方式。即先将大部分进入资本市场的养老基金通过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间接入市。实践证明,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一般都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介于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之间,因此,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参与基金分红,是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一种比较稳健的投资选择。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逐步提高、市场风险的逐步下降,再考虑提高股票投资的比重。

四、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设计

为抵御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国家、企业负担,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我国养老基金投资也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确定一个最低收益保证。但应注意:一是最低收益保证的标准不可过高,以免基金管理人、基金经营机构或国家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二是基金管理人、基金经营机构应提取一定比例的自有资本作最低收益保证的储备,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三是最低收益保证宜采用相对值形式,即要求养老基金的收益达到整个基金行业市场平均收益的一定比例(如70%),市场平均收益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变化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养老基金的收益水平。相对值的形式虽然容易使基金经营者相互跟风,但对基金的压力并不大,基金持有人不会因此背很大的包袱;而且由于基金持有人不能得到绝对的收益保证,仍有动力对基金经营机构进行监督。

建立最低收益保证的具体做法可借鉴智利的经验,即建立相应的盈余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盈余准备金是养老基金的资产,是由基金管理人、基金经营机构在其年度实现收益高于最低投资回报率一定百分比(1.5%或2%)时,将高出部分提取形成;风险准备金则是基金管理人和受托的基金经营机构的资产,由基金管理人、基金经营机构按其收取基金管理费的一定比例(比如5%)提取形成。当养老基金实际回报率低于最低投资回报率时,首先用盈余准备金弥补;其次用风险准备金弥补;如果仍然不足,则由政府财政来弥补基金收益率的剩余差额,同时取消该基金经营机构从事养老基金投资的资格,剩余养老基金重新委托其他基金经营机构负责投资营运。从中可看出,盈余准备金是养老基金自身的资产,主要起到以丰补歉、防止收益过度波动的作用,风险准备金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受托的基金经营机构和基金管理人提供的风险补偿。

五、我国养老基金监管模式设计

个人账户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于都要实行市场化的投资营运,因此应实行严格的限量监管。

首先,建立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养老基金监管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养老基金的运作进行全面监管。该委员会成员建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养老基金理事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的专家共同组成。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国家有关养老基金的政策及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趋势,研究制定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及监管办法;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对养老基金营运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审批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营运资格;对违规营运的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和个人做出处罚决定,等等。

其次,要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养老基金营运的透明度。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将使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者、投资者等各方获得充分的信息,减少因不完全甚至虚假错误信息导致的风险和损失。因此,基金营运机构必须将基金投资的成本、效益及其他重大事项及时向公众披露,监管机构则着重审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这样可将基金营运机构置于监管机构和基金持有人的双重监督之下,从而有效防止其违规操作,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再次,要建立养老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养老基金营运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保证养老基金营运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承担养老基金营运管理的机构应该符合以下一些基本条件:(1)必须是法定的金融机构;(2)具有较强实力,总资产、净资产的规模必须位居同类金融机构的前10名;(3)经营风格稳健,资信等级优,连续三年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4)经营状况良好,各项财务指标优,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连续三年位居同类金融机构前10名。只有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金融机构,才可以参加养老基金委托管理的招标竞争。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养老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即当某些基金运营机构不能确保基金利益和安全时,监管机构必须限制其运作基金的活动,甚至取消其运营资格,以确保养老基金的安全性。

最后,还要进一步强化养老基金营运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中介机构监督机制。在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内部,要建立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建立责权明确的决策系统;还要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对有关养老基金的重大投资项目,组织有关专家论证,作出可行性分析。同时,加快审计师、精算师、资产评估机构、风险评级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工作,通过发达的市场中介机构来为为监管机关、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提供客观、公正的有关基金营运方面的信息,从而加强对养老基金营运管理的外部监督。

(作者单位:国通证券研发中心)

参考文献:

1.英特达斯咨询公司(Intrados Consulting Group,ICG):《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2001年。

2..李连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2000年,西南财大出版社。

3.劳动保障部、博时基金:《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测算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4.黄顺祥:《社保基金营运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中国证券报》2000年10月20日。

社会保险基金范文第3篇

1、 社会保险基金

按社会保险项目的专门用途及其功能分类: 1) 养老保险基金。2) 医疗保险基金。3) 失业保险基金。4) 工伤保险基金。5) 生育保险基金。

按筹资模式分类: 1) 现收现付模式。2) 完全积累模式。 3) 部分积累模式。 按基金所有权分类:1) 公共基金。2) 个人基金。3) 机构基金。 按基金劳动管理方式分类:1) 财政性基金。2) 市场信托管理基金。3) 公积金基金。

2、 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七种形式: 1) 企业全部缴纳 2) 政府全部资助 3) 个人全部缴纳 4) 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 5) 企业缴纳与国家资助 6) 个人缴纳与国家资助 7) 个人、企业、政府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企业缴纳,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负担这三种方式为主。

3、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包括征税制与征费制两种,工业化国家采用征税方式较为普遍。社会保险税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 名称,如社会保障税、工薪税等。对社会保险制度而言,征费与征税均应当是依法进行的。

4、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2)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研究对象: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保管、投资营运、保值增值管理、监管等运行机制、制度规范及其规律。

5、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比率: 养老保险基金 医疗保险基金 失业保险基金 工伤保险基金 生育保险基金 企业缴纳 20% 6% 2% 1% 0.5% 个人缴纳 8% 2% 1% --- ---

6、 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1) 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2) 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3) 国家财政资助。 4) 特别捐税补助 5) 社会保险基金营运收入 6) 滞纳金和罚金收入。

7、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和决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社会 保险基金稽核、监督等。

8、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目标: 1) 确保基金的完整和安全;2) 防止基金贬值,实现基金保值,争取基金增值; 3) 满足给付的需要,避免发生支付危机;4) 保持高效率。 其中保证基金安全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1) 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产生了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 2) 国家物质财富和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为现代社会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

9、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直接诱因:20 世纪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

10、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演变历程: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 部分积累模式

11、 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来自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由参保人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 二是由参保人按其工资收入(无法确定工资收入的按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 三是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 四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银行利息或投资回报及社会捐赠等。

12、 我国保险基金的征缴范围: 1)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 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 2) 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范围。 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 3) 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 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

13、 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内涵:1) 支付的条件 2) 支付的方式 3) 支付的标准。 4) 支付的记录 5) 支付的效果 6) 支付的监督。

14、 国际上的社会保险支出范围,通常集中在五个方面: 1) 养老、残障、死亡 2) 疾病、生育、医疗护理 3) 失业 4) 家庭津贴 5) 工伤及其他

15、 养老金待遇给付的类型:待遇确定型(DB)和缴费确定型(DC)。 (1)待遇确定型,也即给付确定型,就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养老金领取水平决定缴费率,即“以支定收”。 1)待遇确定型优点:职工退休时,可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会保持与原有工资的一定比例(替代率)。 2)待遇确定型缺点:参保者领取养老金需要满足相当的条件;因未来支付数额不确定,养老金的支付方也存在一定风险。 (2)缴费确定型,就是指参保人按照一定的缴费率来缴纳保险费,保险金存入个人账户,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按照个人账户 的积累额确定。 1)缴费确定型优点: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职工不必担心其缴费得不到回报;个人账户随工作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流动。 2)缴费确定型缺点:职工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数额是不确定的

16、“新人”:--- 建立新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的城镇从业人员。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 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中人”:--- 建立新制度前已经工作但不到退休年龄的城镇从业人员。 个人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 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 “老人”:--- 建立新制度以前退休的城镇从业人员。 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法。

17、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由19 世纪末德国俾斯麦政府最早建立的,德国早期的养老保险实行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18、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原则: 1)具有独立性原则; 2)公正性原则; 3)审慎原则; 4)科学原则。

19、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监管方式: 1)现场监管方式; 2)非现场监管方式。

20、国际养老金管理运作的成功经验:对风险较小的投资采取直接投资模式,对风险较大的投资采取委托投资模式

二、解释题

1、 社会保险基金,就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生育、失业、伤残、死亡等原因而中断劳动,或部 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建立的专项基金。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三点: 1) 社会保险基金是依据法律或国家政策规定设立的。 2)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机构,是政府某一部门或国家特别授权成立的专门机构。 3) 社会保险基金是一种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

2、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就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根据国家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开展的基金筹集、待遇支付、基金 保值增值的行为和过程。

3、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就是指由专门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按照社会保险制度所规定的计征对象和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 位或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4、社会保险基金给付的涵义:是指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在遵循政府对社会保险给付管理原则和制度前提下,将筹集的社会保险 基金发给履行了社会保险交纳义务个人的过程。

5、 社会保险水平,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险的高低程度。一般把社会保险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险水平的主要指标。

6、社会保险水平适度,就是指社会保险支出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既保障公民基本经济生活又促进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能实现社会保险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行。

7、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就是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或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 资产,以使社会保险基金在一定时期内获取预期收益的基金运营行为。

8、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就是指由国家授权专门机构(行政监管机构、专职监管部门)为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基金风险,依据国家 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管理的各分项社会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 基金,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安全运营、基金保值增值等过程与结果进行监督、评审、认证和鉴定,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正 常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

9、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在满足社会统筹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帮助企业员工建立的超 出基本养老保险以上部分的一种养老形式。它是在国家举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由企业在自有资金中支付费用的养老保险待遇。 国家政策对其没有像基本养老保险那样的强制性,因此它的自由度较大。

10、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不同,补充医疗保险不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而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是 在单位和职工参加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单位或个人根据需求和可能原则,适当增加医疗保险项目,来提高保险保障水平的 一种补充性保险。

三、简答与论述题

1、 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 1) 强制性: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社会政策,通过立法手段在全社会强制推行。 2) 基本保障性:社会保险基金所提供的经济补偿水平只能以一定时期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为基准,既不保证被保险人原 有生活水平不变,更不会满足其全面生活需求。 3) 特定对象性: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工薪劳动者,而不是所有社会成员。 4) 统筹互济性:社会保险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消费基金,统一调剂使用,使社会劳动者共同承担社 会风险。个人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并不严格对应。

2、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遵循的原则: 1) 依法管理,规范运行。2) 坚持收支两条线,征收和支出适当分离。3)严格监督,杜绝漏洞。 4)实行预算管理,应根据社会保险的目标编制社会保险基金的与中、长期收支预算。

3、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模式: 1) 财政集中型基金管理模式:即以建立社会保险预算或直接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的方式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体现国家财政 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最后责任。 2) 多元分散型基金管理模式:即社会保险专门机构委托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社会保险基 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信托投资,并规定最低投资收益率的基金管理途径。 3) 专门机构的集中基金管理模式:即由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社会保险银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会等专门机构负 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营运。

4、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特点: 1) 社会政策目的性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社会政策目的性,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与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基本保障的社会政策目标。 2) 法律监控性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监控性,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全过程均需置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控之下,体现出 很强的依法管理的特征。 3) 综合性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应当同财政、银行、证券、保险、审计等监管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

5、现收现付模式、完全积累模式、部分积累模式的筹资原则: 1) 现收现付模式的筹资原则是近期横向收付平衡,这种筹资模式要求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支付的费 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一般不留余额,但在实际执行时会有一定 余额。 2) 完全积累模式的筹资原则是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其实质是个体一生中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制度。首先,由政府基金管理部门 对有关人口寿命、经济发展状况等作宏观预测,然后,预测劳动者退休之后所需的保险费用支出,将其平均分摊到劳动者的整个 就业期间和投保期间。 3) 部分积累模式是对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的整合,是一种兼容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和远期纵向平衡原则的筹资模式。 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中,一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方式,保证当前开支需要,另一部分则采取积累方式,以满足未来支付需求的增 长。

6、现收现付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 1) 管理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 2) 根据需求变动及时调整征税比例或缴费额度,保证收支平衡。 3) 强调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体现社会共济。 4) 没有过多的资金积累,没有基金保值增值压力。 5) 可以避免长期积累基金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2)缺点: 1) 若一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或者经济持续衰退,采用此模式则会使在职劳动者不堪重负。 2) 现在各国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采用此模式将会使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7、 完全积累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 1) 退休费用由自己在工作期间积累,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成正相关,可激励劳动者努力工作。 2) 基金提取比例相对稳定,充分体现基金的储备功能,透明度较高。 3) 费率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相对稳定,不会有很大的起伏波动,具有较强的抗人口老龄化能力。 4) 形成的储备基金短期内不会支用,可以为经济增长积累资金,促成资本形成。 (2)缺点: 1) 制度设计过于强调效率,没有再分配和互济功能,不利于缓和贫富差距,背离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初衷。 2) 个人之间的退休待遇差别大,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性原则。 3) 储备的基金要抵制通货膨胀的影响,确保保值增值。 4) 基金制需要建立个人账户,要求获得大量的个人信息,管理和运营的成本高。

8、 部分积累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既避免了基金制的较大风险,又可缓解现收现付模式缺乏储备和负担不均的问题。 (2)缺点: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在各种比率的掌握上,很难做到恰到好处,有可能导致管理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9、逃费问题的概述: (1)逃费的内涵: 显性逃费,是缴费人在缴费义务发生以后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隐性逃费,是缴费人在缴费发生以前通过非法手段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或免除社会保险费,并企图规避法律惩罚的行为。 (2)逃费的因素: 1)企业逃费的动机:节省成本、企业对社会保险的认识不够、企业的效益差,难以承担缴费压力。 2)个人逃费的动机:个人“近视”、个人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缺乏信心或存在受益率更高的选择、个人出于失业的压力对于企 业的逃费行为只能只能默认,被迫形成与企业合谋的逃费现象、个人收入的不稳定性。 3)征费的容忍行为:社保机构管理能力受限,难以鉴别隐性逃费行为 (3)社会保障制度对于逃费的影响: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合理规定导致企业和个人的逃费动机 ①不公平的制度会影响众的交费意愿; ②灵活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合理; ③不合理的缴费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积极性。 2)制度的漏洞为企业 个人提供逃费条件 ①监管机制的缺位; ②企业和个人的信息不对称; ③制度的强制性不够存在差异。 (4)解决逃费的对策: 1)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认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3)降低逃费的可能,完善体制、法制漏洞,建立工资报告制度; 4)建立健全 预算制度。

10、社会保险基金给付的一般原则: 1)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原则; 2)规范性原则; 3)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11、社会保险基金给付的涵义:是指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在遵循政府对社会保险给付管理原则和制度前提下,将筹集的社会保 险基金发给履行了社会保险交纳义务个人的过程。

12、不同给付方式下的基金管理模式:1)确定给付方式的模式 2)统一比例制 3)收入关联制 4)财富审查机制 5)缴费确定制 1

3、社会保险水平适度,就是指社会保险支出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既保障公民基本经济生活又促 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能实现社会保险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行。适度的社会保险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5 个方面: 1) 既保障公民的基本经济生活水平,又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2) 既保证社会稳定,又促进经济发展。 3) 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 4) 既提高公民素质,又促进社会进步。 5) 有利于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周期平衡,避免出现财务危机,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转。

14、社会保险水平“不适度”有两种情况: 1) 社会保险水平过低。 社会保险水平过低,反映社会保险程度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社会保险应有的功能。 2) 社会保险水平超度。 社会保险水平超度,反映社会保险支出增长过快,超过了国民经济能承受的水平。

15、高比例的社会保险金支出带来的问题: 1) 社会保险支出增长过快,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往往导致社会保险的财务危机,危及社会 保险制度的生存和发展。 2) 社会保险支付危机必然带来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影响政府的信誉,并最终转嫁给下一代人承担。 3) 社会保险水平超度引起雇主缴纳社会保险税费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工成本在不能完全转嫁给消费者承担的情况下,必然 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4) 社会保险水平超度不利于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社会保险福利水平,会造成部分人自愿失业或提前退休,坐享社 会保险待遇,这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也损害了社会公平。

16、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险制度密切相关。公平是社会保险的本质和核心。效率是社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效率 的下降,会造成或加重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困难。 2) 过分追求公平特别是高保障水平的公平,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果。一方面,人们逐渐形成依附社会保险的惰性,宁愿领 取失业保险金,也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过高的社会保险支付水平,使国家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政府只能通过高税收来 弥补社会保险赤字,导致资本和技术外流,抑制经济发展。 3) 如果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财富分配的极大不公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经济发展也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 4)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能使社会保险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社会保险制度既要坚持公平,也要体现效率,寻 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17、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 我国社会保险支出水平总体偏低。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大部分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到GDP 的1/3 左右,而我国2002 年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占GDP 的比重仅为 7.15%,这与发达国家的支出水平有较大差距。 2) 社会保险覆盖面小。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只覆盖了仅占全国人口39%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就更小了。在我国,不仅农民未被 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在城镇的覆盖范围也相当有限。 3) 社会保险水平结构性不合理。 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职工之间的社会保险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4) 资金匮乏。 现行的“统账结合”社保体系,由于统筹账户入不敷出,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造成目前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巨大。虽然近来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收缴率不断提高,但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仍然很大 5) 我国社会保险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临时性政策。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社保体系进入了改革阶段,但政府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的巨变,经常出台一些物价补贴、退休费上 调、工资水平提高等临时性政策,使社会保险支出增长迅猛,总是大幅度突破预算。 6) 支付环节的行为缺乏规范。 目前,社会保险支付环节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如失业保险中的隐性就业、养老保险中的冒领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加重 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危机。

18、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主要原则: 1) 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必须安全和可靠。 2) 流动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要保持足够的变现能力。 3) 盈利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至少要超过当前的通货膨胀率。 4) 公益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必须用于对经济和社会有益的项目。

19、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必要性 1) 从基金筹集模式看,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是必要的。 完全积累模式筹集基金必须保证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而部分积累模式筹集基金也存在一定的保值增值问题。可见,社会保险基 金的投资运营是积累式基金筹集方式的客观要求。 2) 从人口老龄化看,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是必要的。 现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使被社会所赡养的人数在增加,也使人们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期限在延长,这些都将导致社会保险 基金的支出大大增加,而缓解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压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大力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尽快增值。 3) 从通货膨胀看,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是必要的。 通货膨胀既会造成社会保险基金本身的贬值,也会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因而就有可能引发社会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财 务危机。要抵消通货膨胀的这些不良影响,而又不增加基金来源方的负担,就必须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使其保值增值。 4) 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增长看,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是必要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呈迅速上升态势。若不想过分增加国家、单位和个人的负担,就必须使积存的社会保险 基金不断创造出新价值。 5) 从社会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看,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是必要的。 社会保险待遇遵循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与物价挂钩这两个基本原则而调整,结果必然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如果通过国家增 加财政资助或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再次增加国家财政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费用负担,更好的方法就是 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使其保值增值。

20、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 1)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有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险基金通过投资运营可获得收益,这些收益又被充实到社会保险基金中去,当投资收益率超过通货膨胀时,便可以实现社 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2)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可以减轻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的负担。 当社会保险制度面临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时,政府可能采取增加社会保险支出或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率来补充社会保险资金的 不足。不过,这样就会增加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负担。但社会保险基金的有效投资运营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充分 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受益人的利益。 3)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如果将社会保险基金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并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由此就可以带来社会总生产的增长, 从而起到加速经济发展的作用。

2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可能性: 1) 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决定了其投资运营的可能性。 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付在时间上的差异性,为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2)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决定了其投资运营的可能性。 由于更多地采用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的模式,因而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后,各国的社会保险基金都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其投资运 营奠定了资金基础。

22、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个人帐户基金被挪用,出现“空帐”问题。 2) 仅限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投资收益水平低。 3) 法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和完善的监管和监督体系。 4) 资本市场处于发育阶段,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问题突出。

23、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体制的思路: 1) 制定科学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法规。 2) 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体制。 3)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的定量研究和投资预测的分析。 4) 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独立核算制度。 5) 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

24、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体制中,应建立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 1) 建立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社保基金监管委员会,专门负责对社保基金的运作进行全面监管。 2) 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保基金运营的透明度。 3) 建立社保基金运营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4) 进一步强化社保基金运营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中介机构监督机制。

25、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投资工具: 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各类贷款、投资基金、不动产、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国外投资。 各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工具比较: 1) 银行存款。 (1) 银行存款特点:操作简单;几乎没有风险;流动性好。 (2) 银行存款缺点:收益率低,难以抵制通货膨胀。 2) 政府债券。 (1) 政府债券特点:流动性高;风险小。 (2) 政府债券缺点:收益率低,难以抵制通货膨胀。 3) 企业债券。 (1) 企业债券特点:较低风险;较高收益。 4) 金融债券。 (1) 金融债券特点:风险及收益介于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之间。 5) 公司股票。 (1) 公司股票特点:高收益;在一级市场中申购和配售新股,收益大。 (2) 公司股票缺点:风险较高。 6) 可转换债券。 (1) 可转换债券特点:收益较高;安全性较高。 7) 基金证券。 (1) 基金证券特点:交易风险与收益均呈中性。 8) 房地产投资。 (1) 房地产投资特点:抗通货膨胀能力强。 (2) 房地产投资缺点:变现难,流动性差;回收期长,资金占用量大。 9) 抵押贷款。 (1) 抵押贷款特点:风险小;收益稳定。 (2) 抵押贷款缺点:无二级市场,流动性差,风险高。

26、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利于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2)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需要。 4)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27、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 1) 稳定社会的“减震器”。 对遇到劳动风险的劳动者及其家庭提供社会保险基金补偿,可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从而有效地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减少社会 的动荡。 2) 社会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有了社会保险基金,劳动者在遇到疾病、伤残、失业等风险事故时,可获得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使劳动力得以恢复。 3) 调节收入差距的特殊手段。 社会保险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集保险基金,再按公平原则分配给收入较低或失去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社 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4) 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社会保险通过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和发放,调节了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从而为经 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雄厚的社会保险基金,也有力地支撑着经济的发展。 5) 对社会文明发展起促进作用。 社会保险以社会互助共济的经济形式,体现了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思想,具有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

28、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主要包括基金的筹集、支付、运营、监督等环节。 1)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是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只有将基金按时足额征集起来,才能保证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管理,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首要环节,其内容为:1) 征收范围和对象;2) 征收的比例和基数;3) 征 收机构和征收程序;4) 征收的监督和处罚。 2) 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的具体体现。保险金的支付,既要使受保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切实保障,又 必须使支付水平和支付金额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管理内容为:1) 支付条件;2) 支 付标准;3) 支付方式。 3) 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实行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开,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基金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 有利于开展基金的预算决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内容为:1) 按照规定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集中、统一征 收。2) 将征收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3) 明确和规范了相关部门的职 责。

29、 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特征: 1) 替代率风险。替代率风险,主要就是指养老保险基金的最终积累额在假定的寿命条件下达不到预定的替代率,从而影响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风险 2) 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就是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过程中由于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造成的投资收益率不确定的风险。 3) 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就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社会保障基金经过长期积累后其实际购买力下降,造成贬值。 4) 偿付能力风险。偿付能力风险,就是指基金管理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陷入财务危机而不能偿付委托人的债权的风 险。

30、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任务目标: 1)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体系。 3) 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4) 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5) 维护社会稳定。 6)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反欺诈机制。

四、案例题材料

1、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方式: 1) 定额自付。被保险人每发生一次门诊或住院费用,都自付一定数量的医疗费用。 2) 扣除保险。保险人在就医时先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其余费用全部或部分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 3) 共付保险。要求参保人在第三方为其支付医疗费用的同时,本人也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 4) 限额保险。保险机构设立最高支付限额,超出这一限额的医疗费用由病人自己负担。

2、参保人发生医疗费用后,首先自付一定额度的医疗费用,超过此额度标准的医疗费用才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支付,这个自付额 度标准就是“起付线”。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

3、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人支付医疗费用达到一个规定额度,就不再支付了,这个规定的最高额度就是“封顶线”。最高支付 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 倍左右。

4、门诊、急诊等这些小额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治疗等这些大额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

5、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1)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 年的。 2)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6、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期限: 累计缴费时间满1 年不足5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 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5 年不足10 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 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10 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 个月。

7、失业保险金的支付标准: 按月发放,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确定。

8、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1 年,且本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9、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10、工伤保险支付项目: 1)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2) 工伤职工在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 3) 工伤职工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安装假肢、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的费用。 4)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有需要的,可以按月领取生活护理费。 5)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的某些待遇。 6)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的某些待遇。 7)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的某些待遇。 8)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按照规定领取的补助金。

11、女职工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享受生育保险: 1) 连续工龄满一年以上。 2) 结婚、生育符合《婚姻法》及相关法律规定。

12、生育保险的支付项目和标准: 1) 正常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 正常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社会保险机构按女职工所在单位上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给女职工所在单位,单位再 按生育女职工产假前月工资标准支付给本人。剩余部分留给企业,不足的由企业补齐。 2) 分娩前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治疗费和医疗费。 分娩前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治疗费和医疗费,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给每个生育女职工。其中产前检查费100 元,正常接生费300 元。超出上述标准的医疗费及药费,由单位报销。

社会保险基金范文第4篇

摘要: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城镇社会保障基金审计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也仅仅是审计社保基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模型是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实操过程主要步骤,传统审计中由于缺乏评价模型,不仅使得审计项目难以向绩效审计目标推进,而且也往往导致审计项目查证的对象以偏概全,审计工作难以突出重点而陷入盲目审计状态,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模型,不仅为审计过程规范化,在有效提高审计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审计信息的系统化、完全数据化,而且也有利于将绩效审计信息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信息系统。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模型

社会保障资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管理和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审计机关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力度。随着我国社保的不断完善,管理不断加强,审计机关也逐步将社保资金审计向绩效审计方向拓展。

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城镇社会保障基金审计主要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也仅仅是审计社保基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还未真正开展,而且,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还只停留在财政财务审计的层面上,还远未涉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环节的绩效审计。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1991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首次提出:“在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逐步向检查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益审计方面延伸”,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提出绩效审计的概念。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体现绩效审计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得到发展。

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大力提倡开展绩效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绩效审计的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制约我国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原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的主要是内部原因,绩效审计的法律规定和准则规范缺乏,审计观念存在误差,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不符合客观要求,审计机关内部组织分工不够合理等,还有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如对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关系认识上寸在偏差,对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认识上的偏差等等,最主要的是缺乏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模型。

二、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模型初探

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种,是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一定经营期间的效益成果及其能力做出客观,公正和正确的综合评判。构成审计评价模型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实现审计客体信息向审计主体信息转换,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模型就是审计客体信息的转换平台。

(一)社会保障基金绩效评价单项指标分段计分理论模型

绩效评价指标分段计分的方法是,当评价指标实际实现值正好与标准值一致时,根据评价标准,该指标的基本分值为100分;当评价指标实际实现值高于标准值时,将高于标准值得量分为若干“段”,每一段按照各该段的计分标准评价计分,并以其调增单项指标分值;当评价指标实际实现值低于标准值时,将低于标准值的量分为若干“段”每一段按照各该段的计分标准评价计分,并以其调减单项指标分值。

(二)社会保障基金绩效评价分类指标加权计分理论模型

分类指标计分在单项指标计分的基础上进行,当单项指标计分完成以后,分类指标计分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对该类影响性评价指标合并计分,即将该类影响性单项指标的计分进行合并。第二步,将每一类主导性单项指标计分与该类影响性指标合并计分再加权计分。在对每一类指标加权计分中,由于目标性评价指标是直接反应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指标,依据“重要性”原则,该指标的权数一般应在70%左右;影响性指标属于对绩效目标间接影响性指标,全部影响性指标的权数一般应占30%左右。

(三)社会保障基金绩效评价全部指标加权计分理论模型

全部绩效评价指标计分即是在财务活动管理绩效、实物资产管理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业务经营管理绩效分类计分的基础上,对全部指标合并计分。全部分类指标合并计分时,应根据经济组织的工作重点及其负责人的具体职务、权责范围等分析某一类管理绩效与其任期责任的关系,据其判断某一类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并确定某一类指标在全部绩效评价中应占的比重,全部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计分实现了审计信息的初步整合。

目前我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绩效审计模型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制约着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的发展。但审计署近几年开展的社会保障审计,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效益审计的尝试,对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小红.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J].决策与信息2006(1)

[2]胡慧娟.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初探[D].财会月刊.2006(7)

[3]效益审计研究课题组.社会保障基金效益审计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J].审计文摘.2006(9)

[4]陈隘琛.社会保障基金效益审计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审计文摘.2006(9)

[5]刘雅静.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J].南方论丛.2006(3)

[6]代勇,孙辉.效益审计调查问卷方法的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7(2)

[7]常印怀.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J].中国审计.2005(23)

[8]陈宋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现状与分析[J].审计与理财.2009(2)

[9]李自辉.浅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的内容[J].宁夏审计.2008(5)

[10]钟荣,罗聪,宫传辉.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陕西审计.2005

社会保险基金范文第5篇

目前,河北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养老保险续保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有序进行,失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河北省社会保险机构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社保基金的应用和管理,同社保基金建立之初相比,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在看到所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我省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方面的不足。

一、河北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问题表现

(一)河北省社会保险基金急需拓宽筹资渠道

首先,从养老金的收缴方面来看,河北省养老保险的筹资渠道比较单一,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我省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由财政、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缴纳。但是由于对企业强制缴纳保险金制度管理方面的欠缺以及近年来人们对于社保基金管理的不信任危机,个人和单位缴费的热情不高,缴纳比例偏低。个人对社保基金管理运行产生信任危机,不愿缴费;企业由于建设基金短缺,急于将资金用在投资建设方面,所以拖欠缴费。其次,随着河北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省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整个社会对于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的总体需求剧增。支出环节问题百出,骗取、冒领社会保险基金的现象此起彼伏。我省的中小企业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对于投资金的需求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也导致经办单位对于社保基金违规使用问题的出现。所以,虽然河北省社会保险基金的账户年年有结余,并且结余规模似乎也越来越大,但是,社会保险基金收缴与实际应用的严重比例失调,直接导致了社保基金收不抵支的结果。因此,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充足养老保险基金资金供给,以及规范社保基金的支出也就成为了社会保险基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

(二)河北省社会保险基金挪用流失现象严重

社会保险基金被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公然的非法挪用现象严重。在2004年之初,河北省的两名社保基金监管人员于瑞云、陈树新枉顾法纪,将政府授予他们管理的四千多万的农村养老基金用于购买国债,进行证券交易,并且将此举冠以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之名。而实际上却将理财收益据为己有。致使这笔巨额资金至今无法追回,使得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人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这种以权谋私,公为己用的现象凸显出社保基金在监管方面的漏洞,也损害了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度。

(三)河北省社会保险基金增值保值效果欠佳

虽然,早在1997年国务院就对于社保基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给予了政策支持,规定社保基金存款可以按照个人存款利率计算。但是,由于社保基金的增值并不能给基金管理者带来实际利益,基金管理者对于这些政策并不热衷。而商业银行更是在对方没有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不会对社保基金给予优惠利率。所以社保基金的优惠利率政策如同虚设。目前,河北省大量的社保基金只是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于银行。在物价飞涨,工人工资大幅提高的背景下,社保基金根本无保值可言,更别提增值了。国务院相关法规还规定,社会保险基金除了部分留余外,可以选择一些流动性较好,有增值效果的投资工具。但是社保基金在银行的存款和购买国债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比例不得少于全部基金总额的50%。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比例并不能保证。而且即使是用于存款和购买国债的社保基金,也往往会遇到许多的实际问题。诸如社保基金经办机构和政府财政部门在控制基金运营的过程中互相推诿,违规使用现象比比皆是。

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的问题分析

(一)社保基金监管立法严重滞后、监督系统的权责安排过于笼统

从国家层面看,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目前我国并没有为《社会保险法》配套健全的法律法规,所以社保基金的监管也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社保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都是由政府统一作出制度性安排。社保基金在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于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和其设立在各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政府既是社会保险制度和规则的制定者,又是社会保险制度和规则的执行者。这种机构设置,体现了社保基金监管工作权责不分,行政权缺乏制约,左手管右手。在这种体制下,政府既需要承揽社会保险的一切管理事务,又需要对社会保险体制运行的一切后果负责。如果一旦出现管理问题,国家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政府监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公共管理的高成本等原因,往往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

(二)社保基金监管过分倚重行政部门,缺乏成熟高效的监管机制

目前,河北省的社保基金监管工作长期处于社保部门的封闭运行当中,由河北省人民政府直接发文给出指导意见,监管事宜完全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这种体制缺乏有效地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同时,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往往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这和我省目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速发展的经济相脱节,存在政监不分的现象。社保基金监管工作严重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是我省目前社保基金监管制度的重大弊端。而由于专门的监管程序和监管过程的随机性和随意性,真个监管体制一直在低效运行。社保基金被挪用,贪污,占为己有的违法违纪现象频发,并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各个监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监管方面出现条块分割,使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很难在具体监管工作充分落实到位,从而可能导致出现行政监管的低效率、无效率甚至负效率。在2011年财政部对河北等10个省区的社保基金金所实施的绩效考评中,显示河北省社保基金运作的整个过程缺乏媒体的监督,而且对于绩效考评的信息也没有公开,这些都反映出河北省基金监管机构能力的有限性。

社保基金的监管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寻常百姓的民生问题。社保基金监管不善,社保基金违规使用现象频发都会动摇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声誉和公信力。因此,发掘问题,认识不足是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重要问题。(作者单位: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本论文是2013年 课题编号:JRS-2013-2021课题名称:《河北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对策研究》研究成果

上一篇:少年司法制度下一篇:生态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