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

2023-10-01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律事实;会计理论;会计改革;会计规则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研究品牌计划)“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兼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困境及其改进”(项目编号:16XNI006)

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先生在2009年发出这样的感慨:“近来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近百年来世界上较大的经济危机为什么总是发生于美国?”仅仅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发生了安然事件和次贷危机,“或许是美国会计信息监管体系与会计准则规范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完善并无懈可击?这一切催人思考,引人深思:美国连家门口的事也没有搞好,是否有能力领导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潮流?”郭道扬先生指出,有必要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公认会计原则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度的考察和反思[1]。

一、会计法规制定者的正确理念和立法经验

(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重视本土理论创新

杨纪琬先生毕生主张建设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法规体系。他在1993年曾告诫弟子,“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是为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服务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初步的国际化,但不等于国际化,至少在许多会计问题上目前各国间还存在很大分歧”。他强调,不论中国的会计法规是否要保持中国特色,都需要有充分而必要的理由[2],杨纪琬先生对过分推崇域外理论的学术倾向表示反对[3]。趋同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并不是照搬国外的规则,而是合理借鉴国外规则中的合理成分为国内经济发展所用,最终建立起既满足国内需求,又面向国际趋同的会计法规体系[4]。

(二)重视宏观层面的信息需求

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种既重视企业经营管理又重视国民经济管理的信息需求的做法是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但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比较重视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较少考虑国民经济管理的信息需求。

(三)慎重选择借鉴样板,不搞迷信崇拜

刘玉廷同志[5]1999年撰文指出,“各国会计准则实际上都是由其特定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而且与其特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会计研究成果时,不可忽视其前提条件和适用环境,应合理借鉴,不搞迷信崇拜”。他在2001年主张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立法经验[6]。刘玉廷同志[7]还指出,国际会计准则并不是国际法,只是建议各国宣传、推行,因此,把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借鉴到国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本土化,即按照国内的实际情况,加以消化吸收。

(四)保持法规的相对稳定性,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

财政部1965年4月召开的改革企业会计工作座谈会所提出的“算要有用,管要合理”是科学的指导思想。反对繁琐哲学,强调简明、实用、通俗,應当是会计立法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账簿报表难用难懂、日常工作重复劳动的问题,才能保证会计法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1987年,杨纪琬先生、余秉坚同志[8]提出,为了不使会计工作发生人为的混乱,规章制度在一段时间内总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就整体来说,应当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不能搞“先破后立”。

(五)科学地认识会计信息对于引导资源配置的价值

陈毓圭同志[9]提出,“要把注册会计师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不要夸大会计对经济的影响。目前存在的误区之一,就是往往把企业的利润看成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指标,利用利润作为指标来考核企业家的业绩,甚至上市和退市的判断标准,评价地方政府的政绩等,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利润指标只是一个意见、一种评价而已,把利润看成是可以衡量一切、无所不能的工具,是非常危险的”。这一观点对于完善会计监管制度和证券监管制度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财政部门和会计管理机构已经注意到会计法规制定需要本土创新理论的支持,需要考虑国民经济管理的需要,需要审慎选择借鉴样板,需要尽量保持会计法规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从而形成科学的立法理念。遗憾的是,会计立法实践中未能一贯地坚持上述立法理念。“依法管理会计工作”理念的提出,为后续会计立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目前,具体准则中存在不少与上位法不一致的规则,在实践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亟待纠正。

二、会计理论与会计规则的改进方向

(一)对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是以苏联经验为样板的。这种立法理念虽然在九十年代被贴上了“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标签,被认为过于繁琐,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会计制度完美地贯彻了上位法的要求,其控制力之强,是后来的会计法规所难以企及的。

1985年出台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顺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确立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平衡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为核心的会计报表体系。这是比较成功的一次改革。其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新的会计平衡公式如实反映了企业法人这一民事主体的法律关系,会计规则坚持了会计基本原则,强调要遵守法律法规,一律禁止盯市调账。

遗憾的是,在后续立法中,立法机关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影响过大,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实际上是在世界银行指定的外国会计公司的协助下完成的,本土学术的贡献微乎其微。总体来看,会计改革初期所提出的“国际协调”理念是值得提倡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若能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立法理念与“国际协调”理念结合起来,则必然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演化如图1所示。

(二)冷静对待境外势力提出的国际趋同口号

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门生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本身只是一个私立基金会(现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下设的一个私立机构,它制定的文件是享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私人财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提供的信息表明,当前其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国家或地区的捐款收入(2015年为1430万英镑,占全部收入的52%)、会计师事务所捐款收入(700万英镑,占26%)、自创收入(包括发行收入、订阅收入和使用费收入,550万英镑,占20%),以及其他收入(如投资收益和演讲收入)。基金会筹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些国家捐款额严重低于按GDP占比分摊的额度;一些国家停止向基金会捐款;一些国家应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没有向基金会捐款;邀请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捐款进展不理想等。可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就是一门生意。制定规则本来就是一门高级生意,更何况这门生意又跟证券行业挂上了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门生意的主要受益者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证券交易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口号是证券市场合并的产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这个做生意的私立机构甚至都吸引不到一位有分量的法学家参与。这就清楚地表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试图在法律体系之外,另行创建一套基于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规则。

尽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自我标榜为“全球会计准则”,但实际上,它仅仅是证券信息披露规则,还未实现其终极目标——形成全球证券交易所统一信息披露规则。全球大型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客户竞争和合并浪潮是国际会计趋同的真实驱动力。200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收购泛欧证券交易所(Euronext),从而组成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洲证券交易所——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NYSE Euronext)。2008年,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收购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巩固了其证券交易所龙头老大的地位。欧盟境内的证券交易所一律根据2002/1606号条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一直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作为信息披露规则,直到2007年才宣布接受上市公司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欧美证券交易所的合并凸显了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准则并存的矛盾。

2.国际趋同的推动力量。热衷于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要势力有四个:其一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它是会计国际趋同的始作俑者,其后继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继承了其立场并策动了趋同战略。其二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它是国际准则的操作者和受益者。其三是国际证监会组织,它出于试图统一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的目的而积极支持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其四是巴塞尔委员会,它出于推行审慎监管和巴塞尔协议的目的而积极支持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此外,1982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第67号决议所设立的会计与报告国际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出于不同目的,对全球会计准则趋同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一些发达国家总希望将本国或本地区的标准作为协调的基准,这样可以不费任何力气而坐收协调之利;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必须花费大量的协调成本,包括学习、培训成本,支付外国会计师服务费用和咨询费用等,因此朝哪个方向協调也是一个利益问题,而对于这一点,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形势。因为谁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益之争将决定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方向[10]。

3.继续推行国际趋同路线图的危害。我国若继续推广国际准则会导致实体经济受到损害。

(1)企业会计账簿作为法律证据的可信性将会被大大削弱。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会计已经沦为一门“魔术”。财务报表中包含了大量的预期因素,且缺乏民商法、经济法的支持,这导致会计账簿丧失了法律证明力。

(2)利润表的作用大大下降,公司法、税法、统计法的实施难度加大。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不再是公司法第八章所称的“税后利润”,不能代表公司的业绩。如果对缺乏法律依据的预期利润进行分配,则会严重地背离公司法的资本保全原则。会计是唯一能够提供企业利润数字的科学,而国际准则违背了会计的功能定位。税收(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和统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会计信息依赖性,依法治税和宏观经济调控客观上需要有稳定合理的企业会计数据提供支持。如果不及时剔除会计报表中的预期因素,统计公报中的数据就受制于证券市场行情,那么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3)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变得更加困难。会计是唯一能够提供企业净利润数字的科学,而国际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财务会计数据都很难可靠地用于企业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指标已经面目全非。因此,进行财务业绩评价时就需要剥离所有预期因素,另行计算不包含金融预期的财务指标。

(4)法律的稳定性将会受到破坏。国际会计准则在本质上是脱离法律原则、建立在独创的概念框架基础上的一整套证券市场从业机构联合设计的金融分析规则,它并非国际法。国际资本和证券行业迫不及待地想要统一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规则,于是倡导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可以理解;各国证监会也许有理由为了资本的跨国跨地区自由流动而倡导资本市场会计规则的国际趋同。问题在于,该规则仅仅是服务于金融监管当局和证券投资者的规则,它代表的是急于收购他国优质资源的垄断金融资本的利益。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而言,该规则的益处较小,反而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会计法规需要具有稳定的价值导向。这一点是理论研究者很容易忽视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1973年成立之日起就继受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决策有用观”的价值导向。而这是唯一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吗?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演进历程否定了这一点。公认会计原则自1938年起直至1972年,从未强调过要以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为服务目标,而是笃行历史成本会计。决策有用观的价值导向是越来越多的非会计专业人士主导准则制定程序的结果,它成为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指导思想,是从1973年才开始的。

4.科学评价域外经验。公司法、证券法从未规定也不可能规定会计应当“为证券买卖和企业估值服务”。会计界个别学者对民商法、经济法、会计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

(1)公司法并非是“为证券买卖和企业估值服务的”。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法,公司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公司法胆敢宣称其立法宗旨是为“证券买卖和企业估值”这一单一的私人利益导向服务。

(2)证券法也不是“为证券买卖和企业估值服务的”。证券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法所强调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三公”原则,而不是“为证券买卖和企业估值服务”。从法理上看,证券法是公司法的特别法,根本不可能出现违背公司法的目标导向。

(3)会计理论应当以法学为理论基础。会计是对权利、义务等法律关系的分类统计,会计学是唯一能够提供企业利润数字的科学。依法纳税和依法分配是所有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法规的会计规则必然遵从税法和公司法。目前流行的所谓会计应当“为证券买卖和企业估值服务”的观点的实质,是把金融分析规则强加给会计师,从而达到活跃证券市场、瓦解证券监管的目的。世上模型千千万万,根本没有一个公认的股票估值模型。股票该卖多少钱?它的公允价值是多少?在交易达成之前,没有谁能算出来。故而,会计根本就不应当着眼于为企业估值服务。

(4)不能把公认会计原则等同于会计法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美国证监会要求美国上市公司采用的信息披露规则。美国没有联邦公司法,公司、会计的立法权限属于各州。例如,要在特拉华州成立一家公司,就必须依照该州的《特拉华州公司法》注册成立,然后遵循该州的法律依法纳税、依法分配。如果该公司在该州发行了证券,则还需要按照该州的证券法向该州的证监局报送监管资料。如果该公司还跨州发行了证券,则还应向联邦的证券监管机构报送监管资料。可见,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不是法律,而只是证券监管行业规则,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要遵循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属于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法律层级效力上属于财政部颁布的部门规章(基本准则)和规范性文件(具体会计准则)。我国会计立法实际上是在把美国证券市场上不合理的信息披露规则当作会计法规进行推广。

综上所述,为了建设适合我国经济建设实践所需的高质量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我国学术界需要实现从“制造论文”向“创造知识”的跨越,会计法规的制定需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三)捍卫会计立法和经济监管的自主权,完善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1.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身为国际会计准则)不适合作为立法蓝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不是国际法,而仅仅是民间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牵头设计的、推行于一些大型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规则,它的蓝本主要是美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1938年,美国证监会将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权转授给了美国会计师协会。由此开始,注册会计师行业从自己的行业利益出发,制定的会计政策完整地容纳了20世紀20年代自由放任的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各种会计操纵手法,设计出了一整套弹性化的会计规则,这套规则就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公允价值、权益法、外币折算、递延所得税、合并报表、权益法结合法、购买法、借款费用资本化、研发支出资本化、套期保值会计等会计规则允许企业在缺乏原始凭证的情况下窜改账簿数据,导致“会计造假合规化”问题愈演愈烈。

2.明确界定会计法规的立法理念。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宣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为证券投资者和商业银行提供决策支持,这就是理论界主流研究所称的“决策有用观”。这种立场与立法实践不符,缺乏法律依据。金融资产的价格是由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所决定的,会计信息不是也不应该是金融资产价格的决定因素。

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现有的股东、管理层和政府机关,而不是潜在的证券投资者。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提供具有法律证据力的财产权利和业绩信息,是会计的法定职能。

我国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上述规定彰显了会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行为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支持)”。根据法律事实记账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具有公益性和公信力,能够一视同仁地服务于企业的所有利害关系人。相反,缺乏原始凭证的记账行为则属于违法行为。可见,会计法第九条是检验会计规则合法性的试金石。如果运用这一条来考察域外的会计规则,立法机关就可以从容自信地拒绝很多似是而非的会计规则。

3.科学总结我国会计立法的历史经验并吸取国际会计领域的主要教训。会计制度在本质上是一国民商法、经济法的实施细则,它是民商法、经济法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由于全球法律制度存在重大差异,因此,会计法规作为民商法、经济法的实施细则,决不可能实现国际趋同。试图跨越司法管辖范围制定区域性统一会计法规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会计制度是优于会计准则的立法形式,其显著的优点是简洁易用、便于贯彻落实上位法。我国的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制度的先进性。我国拥有统一的、单一的公司法和税法,这为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法律基础。实践证明,我国的会计制度长期遵循上位法,为上位法的贯彻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历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成功推进都得益于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作为支撑。

会计改革应当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应当抛弃行之有效的、受到实务界广泛支持的企业会计制度。相反,对于与我国传统做法有所不同的域外做法,应当保持警惕的态度,决不能轻易引入任何一项不符合会计基本原理的规则。

4.加紧完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两则”“两制”顺应了企业资金来源多样化的实际情况,把会计等式从“资金占用=资金来源”改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使得会计信息得以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等法律关系,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后续立法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围绕财产权利、负债等基础要素展开研究,就有望建成基于我国法律原则的会计法规体系。但遗憾的是,会计立法机关这时候没有比照法国、德国等的立法经验制定遵循上位法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而是继续借鉴美国经验制定了一套偏离上位法的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会计准则)。笔者参照法国、德国的成功经验,梳理形成了关于完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路线图,如图2所示。

(1)修订会计法,科学合理地界定会计的基本原则。应当坚持现行会计法第九条的规定,把“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行为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支持)”作为会计的首要原则,并运用这一原则审查其他会计原则的合法性,把“谨慎性原则”等失当的原则剔除出会计法。

(2)在行政法规中明确区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修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在条例中明确区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证券信息披露规则”。所有企业都应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把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明确界定为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仅仅适用于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上市公司除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外,还应遵循会计准则进行补充性的证券信息披露,且补充性的证券信息披露不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3)逐步提升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层级效力。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遵照上位法的规定制定会计规则,但是,不应当超越上位法的授权。我国公司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统计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遵照执行。

作为对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所主张的“决策有用观”这一理念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公司法以及(作为公司法的特别法的)证券法从未提出这一不合理要求,从法学理论来看,“决策有用观”不能作为我国法律的法定要求。因此,应当在条例中否定理论界所推崇的这一失当理念。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严格遵循会计法规定的“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行为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支持)”的会计基本原则。可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删除资产减值、公允价值、权益法、外币折算、递延所得税等不符合会计基本原则的会计规则。在“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行为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支持)”这一会计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政府会计、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有望统一。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二,是补充性的《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核算办法》是针对特殊行业(如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证券业、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行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的会计核算业务做出补充性的规定。经济业务迥异的会计主体所适用的会计核算规则和会计报表格式,也必然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保险行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传统工商企业的会计核算规则和会计报表格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性的《会计核算办法》能够妥善处理上述共性和差异。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法律层级可暂时维持现状,待施行一段时间后应当升级为行政法规。原因在于,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是以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常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4)调整会计准则(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的适用范围。我国目前共有7000多万户市场主体,上市公司在其中所占比例极小。没有理由把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适用范围推广到所有大中型企业。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目前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界定为上市公司的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也就是说,上市公司除了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还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证券信息披露,它们能够承受这种额外的负担。如此调整后,非上市公司不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会计准则(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可由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制定并发布。

(5)坚持科学的会计立法理念。一方面,要进一步贯彻开门立法的理念。吸收法学专家、企业家、税务机关等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参与会计立法论证。另一方面,要继续执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并加大宣传力度。这有利于化解G20、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所宣扬的全球会计准则概念对我国会计立法所造成的舆论压力,有利于保持国际趋同策略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有利于应对学术界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等业界人士创新求变的理论冲动。如此,可快速实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客观地说,财政部先后通过倡导国际协调和国际趋同,已经成功地破解了学术界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迷信,验证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先进性,这是国际趋同战略的重大成就。通过1992年以来的实践检验,财政部有理由更加坚定地自主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抵制学术界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等过度迷信“国际先进经验”的立场。在本质上,会计法规是民商法、经济法的实施细则。因此,会计法规的国际趋同是完全不可能的。作为对比,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会计准则)是可以实现国际趋同的。

(6)采用“渐进转弯”的方式实行渐进的改革。会计改革应当坚持科学的会计立法理念,着力打造科学、合理的会计理论体系和能够经受时间考验和实践检验的会计核算制度。

在舆论准备阶段,需要组织立法机关、实务界和学术界对会计理论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探讨,特别是对会计要素、会计原则等概念框架问题进行辩证分析,还应当吸收法学家、企业家、金融分析师、研究者参与基础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阶段,可以以财政部招标课题的方式组织基础理论研究。确定10 ~ 15个课题,公开招标,每个课题至少指定两个团队展开竞争性的研究。要求各研究团队提供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的立法建议稿,在网上接受各界评议,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每项研究报告经评审合格后,由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出具采纳证明或优秀成果证书,以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通过网络、微信平台或报刊等形式引领学术界和实务界人士对基础理论进行探讨,邀请业界人士对理论争鸣进行点评,引导各界人士尽快对基础理论问题达成共识。

在试运行和正式实施阶段,需要选择大型、中小型、微型企业进行模拟运行,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和完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总之,无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否与法律法规挂钩,法律法规都在那里,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守。依照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完善我国的会计法规,是会计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本文为《会计规则的由来》系列文章之十八。

主要参考文献:

[1]郭道扬,汪祥耀,邵毅平.美国会计准则研究:从经济大萧条到全球金融危机(序)[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1~2.

[2]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J].会计研究,1980(1):2~10.

[3]夏冬林,马贤明.中国会计改革之路——与杨纪琬教授就当前会计改革问题的谈话记录[J].会计研究,1993(4):22~27.

[4]王军.立足国情、放眼世界、迎接会计理论研究的美好明天[J].会计研究,2007(7):3~6.

[5]刘玉廷.加强会计理论研究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J].会计研究,1999(5):6.

[6]刘玉廷.《企业会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與国际惯例的协调[J].会计研究,2001(3):3~8.

[7]刘玉廷.中国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J].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238~246.

[8]杨纪琬,余秉坚.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回顾(四)[J].会计研究,1987(5):43~47.

[9]陈毓圭.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6):26~31.

[10]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2003(2):2~7.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2.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研究所,北京100872;3.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创新应用支持中心,北京100872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质的抽象范畴。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可以使会计理论体系能够更好地运行和正确地发展和扩容,对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逻辑起点异常重要。本文回顾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理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会计理论结构中最基础的要素,并提出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环境的观点。

【关键词】 逻辑起点; 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理论体系又称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各种相对独立且具有自身作用的会计理论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在会计理论研究中,逻辑起点是一个必须探讨的现实问题,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严密性,以及它对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为了明确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为了增强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为了提高会计理论研究的效率与水平,正确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十分必要。纵观中西方会计理论,关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观点主要有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和会计环境起点论五种。

一、几种观点的比较

(一)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基于客观环境推理而得到的最本质的东西,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但是,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会计假设的形成及层次都将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就目前环境变化看,公认的四项会计基本假设都受到了挑战。由此可见,以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是行不通的,是脱离实际的。

(二)会计环境起点论

这种观点认为,环境决定一切,任何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客观环境密切相关,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研究的起点,可以构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揭示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的会计环境条件下,会计理论体系结构:会计环境——会计本质——会计目标、假设、对象——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实务。但是,传统观点认为环境属于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环境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会计目标论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人为的系统必须首先确立目标。没有目标,系统就不能存在。但是,目标具有主观性,缺乏可靠的客观依据。以会计目标为起点,不免以需求为导向,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会计的实践。

(四)会计本质起点论

会计本质反映了会计的内在规律,是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重要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当时的历史环境比较特殊,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一般都是从会计的本质入手,推及会计职能,再及会计目标,依次推出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程序,推定会计方法,最终得出会计报告。但是,如何由会计实践来检验会计本质的真实性?有人认为以会计本质为起点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缺乏会计实践的支持,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五)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起点论以社会经济活动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摆脱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端,体现了会计是工具的传统观念。但是,会计是一种主观反映客观的活动,过多地注重会计的客观性,显得被动,不利于提升会计理论的层次性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我国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任何一种起点论都有其固有的缺陷,通过查阅各种起点论的资料,笔者认为,未来我国应以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

(一)什么是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存在于会计系统外部的,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包括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客观情况。不管论述的观点有多少种,都可以从中看到人们非常重视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认为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并且把会计环境作为研究会计问题的起点。

(二)会计环境起点论的优势分析

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环境,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环境的作用下进行的,会计也不例外。尽管会计环境起点论自身存在缺陷,但是会计环境涵盖了影响会计理论的诸多因素,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会计界加强会计理论建设、建立完整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关键。

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有以下优势:

1.会计环境具有可知性、初始性。葛家澍教授将会计环境分为历史、经济、文化和制度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人们可以认知的。会计环境独立于会计假设、会计目标而存在,具有初始性。将会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不会受到其它理论要素的制约,从而建立逻辑严密的会计理论体系。

2.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还是会计目标起点论,人们对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始终没有离开会计环境这一客观背景。会计环境是衡量会计理论是否先进科学的基本标准,脱离会计环境而孤立地研究会计理论,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脱离实际,从而成为“空想”。

3.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转换,即从会计假设起点论过渡到会计目标论,从会计目标论向会计环境起点论转变,是社会、政治、经济与法律及会计实践发展的产物,会计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这种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4.将会计环境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利于会计理论前后一贯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考虑了会计环境的因素,减少了理论的不确定性,研究的结果更为稳定,也更符合人们对“会计内涵”的界定。

5.会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的目标,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本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会计环境中。由此可见,会计环境包含了会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和孕育着会计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由此出发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可以揭示会计理论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从而是全面的、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

(三)会计环境起点论更适合我国国情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来探讨会计理论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结果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与西方会计界的“主流观点”趋向基本一致,认定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与国外会计环境的差别较大,美国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市场监管严格,税制完善且征管手段强硬,注册会计师职业得以充分发展且有着严谨的自律机制,资讯系统完善且高效。相比之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尚处于发展之中,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尚需进行调整和完善,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监管手段和税收征管及税制的完善尚待时日,审计环境和注册会计师自律不够乐观,资讯条件不够理想,所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应当以我国会计所处的环境为基础,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

从会计环境研究基础上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能够充分适应环境要求,进而指导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准则。会计环境理论的研究,首先应把重点放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环境上,研究这个前提下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然后再探讨它们如何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进行具体应用。以这样的环境观出发来研究,我国会计理论建设才能起点更高,视野更广。

三、展望

从目前来看,以会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比较合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理论体系的演变,该观点能否延续?也许会计的定义会给我们以启示。美国《现代会计手册》在序言第一句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2005年CPA教材也在开篇第一句就指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这些观点能否完整、准确地涵盖会计的范畴,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相信随着人们对会计理解的不断深入,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研究将进入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 宋英慧.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J].税务与经济,2001,(03).

[2] 王勤.从会计对象的历史沿革看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J].市场论坛,2006,(04).

[3] 李小兰.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4] 李映照,陈妮娜.关于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J].财会通讯,2005,(08).

[5] 杨同胜,吴杰.论会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J].特区经济,2006,(02).

[6] 薛正宽.再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01).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一、引言

2009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明确表示力争在2012年实现“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这一报告的发布使高质量会计准则及其体系重新成为我国会计界关注的热点。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和恰当有效的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责任的第三方,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并提供独立的、中立的会计信息。近年来,从美国安然、世通会计丑闻到世界性金融危机,会计信息的质量均受到多方质疑并屡次被认为是这些经济事件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和改进成为国际研究的重点;而其中,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解决会计信息特征之间长期博弈的根本策略。本文以图1框架图为线索,通过对近年来高质量会计准则研究的文献做归纳评述,反映该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并就此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二、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提出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首次提出是于1994年12 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中。时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主席白鸟荣一(1994)和秘书长凯恩斯(1994)在会议发言中首次使用“高质量会计报告”这一术语:“IASC 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套可用于世界各国企业发布财务报表的高质量的通用会计准则”。但其真正引起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是于三年之后的SEC前主席阿瑟·利维特(1997)在美国国内发展银行发表了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为主旨的演讲,这次演讲首次提到了“透明度”(transparency)这一概念,从此,由透明度引申的质量特点又掀起了学术界讨论的热潮。之后利维特(1999)又以“高质量的信息:市场的生命线”为题,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做了一次重要的演讲,旨在保障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高质量。

在我国,较早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文献是葛家澍教授(1999)在我国会计理论准则研讨会上就美国利维特发表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演说进行的评析,针对1992年仅八项的《企业会计准则》,总结出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启示:提出了尽快研究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修订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会计要求,并提出了五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依据和标准。同年,魏明海教授(1999)在介绍了国际上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特征)之后,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二类十二条质量标准以作参考。

以上文献显示: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研究初期,对“高质量会计准则”这一术语的定义,其提出背景和目的得以明确,但对高质量会计准则所要求的会计信息特征、其建立标准等要素尚未明确,各家之言尚未成体系,均在探索阶段。结合其提出的背景——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因而产生保护投资人的立足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探讨渐渐变成会计研讨的主角。

三、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发展:本质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高质量会计准则在1997年再次提出后,受到国际普遍关注。学术界和实务界均对其作出了反应,对其目标、基本属性、信息特征等要素进行了研究,并产生了大量成果。其中有很多颇具有重大影响。

对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由其提出者利维特(1997)首次定义。他明确指出国际会计准则要获得普遍认可必须符合三项目标:准则必须包括现有的会计文献中普遍接受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会计准则必须高质量以及其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还提到,“不论交易或事项是在何时、何地发生,凡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均按照相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全世界的审计师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就应按照一致的口径严格地予以解释和运用。由此得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对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98)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未来的一种设想》中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出了回应,FASB认为其基本属性应该具备三点:符合FASB第二号概念公告的要求,突出可比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减少备选方案以及清晰、全面、不含糊。笔者认为FASB对利维特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但仍然未就透明度这个质量特征发表突破性的见解。葛家澍教授(1999)提出了对高质量会计准则属性的定位:“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最重要的属性。公允性和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

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多以研究会计信息特征为载体对其进行探讨。利维特(1997)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中提出以保护投资人利益为目标、诚信透明、公允、可比以及充分披露等信息质量特征。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所属的财务报告委员会主席L ·Hal Regers 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一文中,将IMA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特征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但其最后给出了截然不同的一种观点:净化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不全在于制定新准则,而是在于加强管制。随后葛家澍(1999)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应该具备5个信息特征,高质量会计准则包括财务框架中达成共识的概念,同时要求其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重视可靠性、理解性、协调性;另外,在准则的制定上要求人员的多样性等。黄文锋(2002)通过对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准则弹性以及准则可操纵空间的分析和总结,给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特征。周达勇(2008)站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视角重新定位了“完整性”这一质量特征,认为仅仅将可靠性和相关性作为基本的质量特征是不够的,增加完整性作为基本特征之一可以弥补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普华永道(2001)发布了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其中调查了35 个国家(地区),从腐败、法律、财经政策、会计准则与实务、政府管制等五个方面对不透明指数进行评分和排序。Ball , Robin and Wu(2000)以及魏明海、刘峰、施鲲翔(2001)还对透明度的实现条件进行了研究。

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实现载体:财务报告质量评估标准的再渗透

“高质量会计准则”最终必然应用于实践并指导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那么,如何实现其目标呢?运用演绎法分析这一过程:会计准则规范的客体是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权益,规范资本市场。进而,会计信息最终反映于财务报告并公开披露给信息使用者,所以会计准则的作用客体之一即是规范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但需要说明的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等同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葛家澍教授(2002)在《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中提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与高质量财务报告的关系。他认为,反映经济信息的真实性是财务报告的功能并非会计准则的职责。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有可能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但不能把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混为一谈。会计准则和由它形成的财务报告不能等价对待,但在高质量要求这一点上,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

FASB(1998)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未来的一种设想”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定义准则的“高质量”的确是困难的。但FASB 认为,还有一系列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属性可以识别,而这些属性是以高质量财务报告为基础进行分析所获得的。所以笔者认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最终会落入对会计信息特征和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规范和要求,即对其实现载体的具体化和可量化,才能实现对实务进行指导。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已运用于指导会计实践。

在利维特的倡议下,美国审计界开始探索财务报告质量评估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蓝带委员会、美国审计委员会(ASB)以及原安达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两位合伙人Gregory J Jonas和Jeannot Blancher。其中Jonas和Blancher提出的评估财务报告质量的建议框架如图2所示。

在我国,财务报告评价体系由我国学者葛家澍、陈守得(2001)提出。其被称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标准”,如图3所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解析了“透明度”这样一个含义广泛要求很高的质量概念:如图3中的六个质量要求,这是广义的透明度。狭义的透明度仅被定义为充分披露的同义词。

五、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

对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人们对其认识持有不同的观点。当一项理论应用于实践,必然反过来被实践检验。近年来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中,有大量文献是关于其评价标准甚至构建其评价标准体系,但未形成定论,尚有争议。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六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FASB(1998)为代表,提出了三项标准:着重强调能弥补现有财务报告的不足、能提高决策者做出投资和信贷决策能力以及实施效益大于实施成本。第二种标准是美国财务报告委员会FRC(1998)提出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符合清晰易懂,提供真实反映经济行为的确认、计量指南,披露内容遵循重要性原则。第三种观点由美国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CSEC提出,包含了十二条评价标准。紧随其后的第四种观点来自美国财务会计政策委员会FAPC,在其提出的八条标准中,首次提到了关于会计计量方面的标准:“现实价值比历史价值更加有用。” 但笔者认为其对会计信息的特征仍局限于狭义的透明度——广义披露。另外,美国公司报告委员会CRR提出了第五种观点:主要关注会计准则的架构原则。第六种观点由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合伙人史密斯提出,称为“史密斯标准”。此观点考虑了五点评判高质量准则的因素:与现实经济的接近程度,是否能提供可比性信息,准则概念规定是否协调,所选用概念是否准确以及规则是否明细化。在我国,有学者提出构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体系,如黄亚玲(2006)提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框架。

会计准则来自于会计实践,同时也用于指导和规范会计活动。如何科学地评价会计准则的质量,关系到改进甚至重组会计准则的方向。目前,在我国提出于2012年达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致力于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建设研讨将再次成为会计学界的热点。具体到如何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如何实现一个高质量的国际等效会计准则,以及如何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体系,将是目前以及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 2000年第12期。

[3]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4]葛家澍、陈守得:《财务报告质量评估的探讨》,《会计研究》2001年第1期。

[5]魏明海:《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当代财经》1999年第5期。

[6]魏明海、刘峰、施鲲翔:《论会计透明度》,《会计研究》2001年第9期。

[7]黄文锋:《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8]黄亚玲:《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一个框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9]白鸟荣一(日)、凯恩斯(英):《国际会计准则在建立和维护会计准则中的作用》,载于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国际合作司:《1994 年会计准则丛书(完善与发展)》,中国财经出版社1994年版。

[10] Arthur Levitt,Importance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s. Accounting Horizons,1998:3.

[11]Arthur Levitt,Quality Information:The Lifeblood of Our Markets Quality Assurance, Volume 7,Issue 2 April 2000.

[12]Ball,Robin and Wu,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acceptance of IAS,2000.

[13]FASB,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A Vision for Future,1998.

[14]Hal Rogers,Characteristic of high qua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15]Peter H. Knut son and Gabrielle U. Napolitano, Criteria employed by the AIMR Financial Accounting Policy Committee in evaluat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Price Waterhouse &Coopers,2001.

(编辑 熊年春)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基础理论;战略发展

引言

随着会计学的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是促进会计行业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会计行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从会计理论的概念、分类等各个方面入手,掌握会计工作的趋向以及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

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首先要了解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具体如下:

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以及会计职能等等,会计环境主要是指外部原因对会计熊产生的影响,比如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法律等等。稳定、和谐的会计环境能够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提供支持,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体统包括了企业单位,也是单位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存亡以及经济活动的成败。这些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数据,能够wield企业系统化、连续性的提供企业效益状况,是企业未来发展与管理的数据来源。会计工作以特定对象为主,每天都会对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进行管理、监督和统计,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将会计职能分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会计职能也会不断变化和改变,包括反映与控制、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等。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包括:客观性。会计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从会计统计、监督以及结论等等,通过这些工作获得相关的数据,依据数据,客观分析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者经济情况,减少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规范性,是企业内部所有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自己管理范围内进行工作,不能够因为一己私利而采取损害集体以及企业利益的行为,会计基础理论的客观性与规范性,是保障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以上几点之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具有前瞻性、系统性以及支持性等特征。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

1.认识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最主要的目的是奠定企业会计人员的发展前提,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理论基础能够更好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宏观的了解,这样在企业会计工作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随时解决和处理,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会计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同样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实务的重要性,能够更好的把握企业未来经济活动以及经营的趋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占据市场份额。

2.指导作用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依赖于会计基础理论,比如会计基础理论中的相关专业内容,能够帮助会计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很高,不管是理论知识能力,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但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还需要克服各种来自外界的诱惑,因此需要会计理论基础能够为会计人员指明工作的方向,帮助他们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会计工作。另外,会计基础理论,还是企业领导者与决策者制定各项经济决策的依据,在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方面提供指导,最关键的是可以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减少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幅度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领导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掌握到企业的真实的发展情况,并处以对未来的经济规划、方式进行调整,包括产业结果以及业务交流等等,这些方面的决策都依赖于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性非常重要。

3.教育作用

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行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会计基础理论为人员专业培训活动提供了指导,因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学习素材,通过学习会计基础理论,他们统计整合数据的能力,基础会计技能都会得到提升,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的时候,要讲会计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当前市场形势为前提,强化人才的亏啊鸡基础理论实践指导,奠定人才的相关操作技能,在未来遭遇工作问题的时候,可以熟练的解决,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1.发展战略方向

新形式下會计基础理论应适应时代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当前,科学发展观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会计学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与计划,并在会计基础理论运用中加以体现,比如说,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发展趋势

第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带来了‘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自然资源逐渐亏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好全面协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损害设定成一定的指标,并将其运用到经济核算之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则。发展会计基础理论,要以当前的经济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够脱离实际,依据当前需求,不断创新与完善会计基础原则,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者与会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客观借鉴国外的先进会计理论与观念,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色,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础理论。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基础理论时,要将会计学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业,具体的是要将环境会计作为研究的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对经济组织的经济核算中,更要注重对于坏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否超出了设定的标准。会计基础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依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束语

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将提升企业会计专业技能为目的,奠定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能力,强化会计人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环境,充分发挥会计基础的指导作用,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砚秋.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 姜华伟.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4(18).

[3] 王燕,于卓.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

[4] 于玉林.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2(05).

[5] 耿照源,周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运用

1.建构主义与新建构主义。20 世纪初以来,对学习的认识观点经历了由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演变。传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学习主要依靠学习者主动建构,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何克抗 2004)。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王竹立 2011)主张通过与网络建立联系,来进行知识的建构与创造。该理论认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五大技能,即:如何搜索、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交流、如何写作。而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基于网络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自主学习,并以课堂为平台进行分享和交流,选取共同兴趣点进一步协作探究以深化学习,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原知识片段的加工整合,完成学习目标。

2.教学中的运用。当前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于理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效果探究较少。这里创新性引入SSCE教学法,针对《管理会计实务》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推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于SSCE教学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落地运用,并观察其效果。SSCE教学法的含义是:设置Setting、学习Study、建构Construct、评估Evaluation。这一方法围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课堂整体架构,即学习产生的前提是学习内容引发学习者的关注,进而使其形成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倾向。因此SSCE强调“学生中心”、“问题中心”、“任务中心”,在课堂实施中,由老师掌控流程,提出问题或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学习或小组讨论,通过内容或成果的展示让知识的学习建构更加深入,最后老师的讲解与评价确保解决问题,固化建构成果。

SSCE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会出现以下五大学习活动类型。问题讨论型学习活动中的SSCE四个步骤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学生提供解决方案、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技能演练型学习活动中的四个步骤是:提出能力要求和标准、学生按标准练习、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根据标准进行评价;案例分析型学习活动中的四个步骤是:呈现整理加工的案例、学生案例分析、学生得出案例见解、评价和引导、迁移;成果展示型学习活动中的四个步骤是:提出成果展示要求、学生练习、操作、学生展示成果、评价成果;而项目竞争型学习活动中的四个步骤是:提出竞争项目、各小组练习、竞争PK、评价竞争优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合理选择适当的学习活动类型。

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

1.以学情分析为基础设置学习目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在与外界互动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学习目标的实现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目标的设置过程也应当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实际需求等因素(Graves 2008)。

《管理会计实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二年级会计专业学生,以会计某班为例进行学情分析。搜集全班41名同学以往课程的成绩,分析他们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课前邀请学生在蓝墨云班课程平台上参与为会计职业贴标签的活动,观察学生对于会计职业的认知程度。学生知识、技能、职业认知三个维度的情况表现出两大特点:第一,全班在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上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课程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利用软件,实时监测学生进度;另一方面应考虑更多引入小组合作形式,成员间能互相帮助和带动。第二,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低,这在课堂上很可能表现为参与度不足。因此,强调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建构主义SSCE教学模式被引入进来,成为一个设计学习活动环节的恰当手段。

2.SSCE教学法指导下的课程环节。选取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运用案例的《全面预算》章节共设计8个课时,每2课时为一次课,4次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企业全面预算;经营预算与现金预算的编制;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弹性预算;以及全面预算的实际运用。根据SSCE教学法,将每课内容划分为分类子任务,在每个子任务中选用适合的学习方法类型,比如第1次课认识企业全面预算中,就划分为6个子任务,分别灵活运用了项目竞争、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技能演练等学习活动类型。

3.教学评价与学习效果。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主张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分享和参与程度,另一个是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的完成程度,整体评价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本章节的教学评价环节,基于云班课平台,引入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题库系统客观评分,及教师评价四个来源,充分体现了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下的多元化评分标准。而对整体课程中SSCE法的落地运用效果,也可以通过量化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初步评价。就同一学生群体来看,会计某班同学在8课时教学完成后,ARE虚拟仿真平台企业运营纯熟度有所提升,说明对于预算知识有了一定理解与掌握。三次在题库完成全套习题,错误率有明显下降,说明技能目标有效达到。课后,全班同学再次给会计职业贴的标签,从“管钱”到“管理”,词云图与课前出现了很大不同,这体现了职业认知的升级,也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整有很大帮助。另外,选取一情况相似班级作为使用普通教学法的对照组,教学完成后,他们与使用SSCE教学法的班级完成同一套综合练习题,后者班级同学得分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SSCE教学法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使用起到了一定效果。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运用与反思

SSCE教学法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落地运用,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过程中每个子任务环节的设置步骤,都需要经过更加精心地打磨,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其次,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仍是一个难点。在SSCE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前与课后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但是在“观看全面预算教学视频”等课前选做环节中,学生参与度还在50%以下,说明还需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文中只选取了一个代表性章节,在一个会计班级进行SSCE教学法的实际运用,也只选取了一个对照组班级,得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性,还需进一步将SSCE法推广运用,并收集相关数据,以完善其运用效果分析。[基金项目: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名称:云班课支持的会计专业基础课程SPOC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商学院会计专业为例;课题编号:JY201812 ]

(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的定义,各国专家学者们见解不一。1953年,霍华德·文在其《企业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将CSR定义为:“有义务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做出相应的决定,以及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世界银行对CSR的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社会责任会计,是指运用会计的方法和程序,对社会责任事项予以计量、核算和监督的管理活动。目前,社会责任会计在世界各国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一)国外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界定较典型的观点有四种:(1)美国戴维林诺维斯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2)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l Mobley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3)美国会计学教授Ahmed Belkaoui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4)日本的《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其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从这四种观点的发展来看,社会责任会计的使用范围从公共部门扩展到整个社会,是步步递进的,其目的从单纯的整理、衡量和分析发展到指导企业防止和处理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层面上来,把企业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报告的研究现状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学术界才对该领域的相关问题开始进行研究。目前的主要观点有:(1)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对企业给社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2)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分支,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结合,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某一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3)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在社会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涉足,是社会责任同传统会计学科的有机结合。(4)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微观角度测定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5)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6)社会责任会计是对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与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进而对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后果进行计量和分析的一种管理活动。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以强调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心,用会计方法核算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最终反映社会收益,增强社会福利,谋求社会整体效益的工具。

二、社会责任的特征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下的必然选择,也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产物,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其独有的特征:

(一)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修正和补充首先,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并不代表着企业的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转变,生存与盈利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目标。其次,企业社会责任对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传统的企业和企业法以股东本位为出发点,认为最大限度的盈利进而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目标所在,其目标是一元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主张企业除了为股东谋求最大利润之外,还应尽可能地维护和增进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的利润目标和社会利益目标经常处于相持之中,只有二者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实现其各自的最大化,才能使企业目标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企业社会责任对股东利润最大化的传统原则做出了修正和补充,在不否定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前提下,将社会因素添加到企业目标中,以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共赢,从而使企业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关系。这既是对原有股东利益一元化的企业目标进行了合理补充和发展性延伸,也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体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的社会责任,前者如企业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义务、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义务、遵循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区标准的规定等,具有强制性;后者如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慈善捐助等,没有强制性。二者统一存在于企业社会责任范畴之下,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相统一,是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责任的结合体。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与动态发展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多样化、差异化的过程。具体包括企业对自身雇员、消费者、债权人、小区、环境乃至对政府等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有多种不同的利益要求,不同的企业针对不同的责任对象,其责任内容也有所不同:员工的要求是稳定的收入、晋升机会和工作条件;债权人的要求是及时收回贷款和企业长期生存发展;消费者的要求是商品质量高、服务好、价格低;政府的要求是企业及时足额缴纳赋税并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提供就业等。利益相关者的所属类别与要求不同,企业对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有所不同。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并非一个封闭、僵化的体系,其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开放与变动之中,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日益完善。任何符合其根本价值目标的责任形态,无论是既有的还是将来也许会出现的,都可纳入这一体系。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操作难点

 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方式对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这种影响既包括对社会贡献,也包括社会损耗的一面。它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把企业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社会责任的观点,通过会计方式来加以展示和体现,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履行的社会责任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的核算和管理。虽然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仍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的货币计量为特点,但同财务会计又有一些不同。而且,社会责任会计由于是对企业所承担“责任”的确认与计量,因此,其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又受到诸多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

(一)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完善带来的问题社会责任的履行从法律上看,属于义务的范畴。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但由于上述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存在不同的观点以及社会责任所具有的“内在特征”,仍未全面规定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造成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没有法律依据或主观随意性大,给具体实施造成很大障碍。此外,由于我国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

体系,在要求企业改善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时也没有立法、司法以及民间机构(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导致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评价的情况下,要求企业对其社会责任进行改善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存在较大差异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的会计学相比存在很多不同。传统企业会计一直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单纯的盈利组织,认为企业应以创造本组织利润最大化(或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为其宗旨,而社会责任会计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认为既然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就应该对整个社会负责。传统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而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活动。它主要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监督,旨在提高社会整体效益。传统企业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研究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有关经济信息和谋求企业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便于了解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此外在会计假设、会计原则、核算方法和报表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应如何处理,如何使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人接受,也成为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面临的难题。

(三)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信息成本过高与以往会计核算内容相比,社会责任会计所要求的内容更为广泛,性质更为复杂,如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对就业的责任、对社会保障和教育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等。尤其是当这些事项不以交易形式发生时,要求企业在提供这些信息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例如,企业排放三废造成环境损失,而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要求收取罚金时,按照社会责任会计的要求,企业应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就必须寻求相关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人士;再如企业为捐助慈善机构而创造的社会效益,可能要求企业自身去做相当的社会调查以提供这些信息。企业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提供社会责任信息,致使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信息的成本过高,尤其是对一些小型企业而言,甚至超过其提供这些责任信息的最终产出,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积极性。

四、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的对策建议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企业自身以及其利益相关者认识的提高有很大关系。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影响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因,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规范企业的社会行为社会责任的履行属于企业的社会义务,由于企业有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一面,当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其经济利益相冲突时,企业可能拒绝履行和不完全履行这一社会责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可能不愿分析和披露其行为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社会责任会计的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控制力量即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必须完善会计法规,增强审计和财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把企业纳入全社会的监控之下,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促使企业变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以良好的形象进入市场,进而促使整个市场机制健康良性地运转。

(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监督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评价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客观、合理地评价,才能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所了解。目前,我国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大都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用的较多的是美国制定的评价标准SA8000,但我国毕竟有着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国情,必须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全面的评价体系。此外,要加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消费者、行业组织等)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力度。要充分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职能,捍卫公众的社会权益,定期公布环境报告,以督促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三)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依据法律制定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制度。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必须规定统一的计量方法和报告形式,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应吸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同时结合会计学的特点,就不同的核算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量方法。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个新的会计分支,与传统会计有很大出入,其报告采用独立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比较合适。至于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具体形式,可先采用简单的文字叙述报告模式,并辅以一定的社会指标加以披露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以货币形式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必要时辅以文字形式披露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

(四)加强教育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最终必须由企业会计人员加以披露和报告。因此,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的质量和社会责任会计作用的发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其知识能力素质,也包括其思想素质。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而不能仅从企业利益出发漠视、掩盖企业社会责任。目前,我国要尤为注重这一点,会计人员在社会责任会计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对会计人员从思想上加以教育,从职业道德上加以规范,同时社会责任会计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上一篇:大学生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下一篇:联盟营销体系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