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学论文范文

2023-09-16

体验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作文难吗?用这个问题问我们的学生,答案或许会惊人得一致。为什么呢?作文的确很难。或许有人认为作文再简单不过,不就是拿起笔写几句话吗?的确,凡是认字的人,都会写几句话。但是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是不是言简意赅,是不是精炼独到,是不是婉约动人,可是大有区别的。这里面有太多技巧和学问。那么作为教者,我们应该从何入手,化难为易呢?

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教学的今天,作文教学也有了新变化。针对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我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并尝试以生活、文本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创作情感,在趣味无穷的活动中捕捉灵感,在文本中放飞心灵,走进“观察与体验的活动”习作训练中,让孩子想写、愿写,进而乐写。

一、创设“观察与体验的活动”—— 孩子的生活就是作文最好的题材

【案例】

作文主题:对珍惜时间的感悟

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时间超市”游戏。把一天分成24小时,分给每个同学24张时间礼券,然后请同学们到时间超市里尽情选购自己喜欢的活动。例如,可以买一个小时的“享受美味茶点时光”,花3个小时买“惊险刺激的游乐时光”,又或许买来8个小时的“甜美的梦乡”……多么有趣的游戏,教室里热闹得像炸开了锅。同学们忙着用自己的24小时买来“心仪的时光”。很快,有的同学就已经把24小时挥霍一空,还可怜巴巴地想请别人转让,有的同学非常谨慎,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非常充实……我微笑着穿梭在兴高采烈的孩子们中间,不时提点一下,给点参考意见。

到了分享时间,我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独家时间表”,并选取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一起点评,看看谁的时间表最充实、最健康、最合理,又点评一下谁是浪费大王。我们一边点评一边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游戏的收获等。结果要求学生动笔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水到渠成,学生没有一个再需要苦苦思索,直接把刚才的过程、感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了。

【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记忆方式和成人有很大不同,他们对过去的事件容易淡忘,如果硬给一个过去状态的命题,如《童年趣事》之类,时间流逝记忆模糊,必然只能绞尽脑汁胡编应付,但对于“观察与体验的活动”就不同了,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学生的记忆最清楚、感受最深刻,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细节生动、精彩飞扬。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感知能力敏锐,想象力丰富,所以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情境——“时间超市”,给学生提供了活泼的情境,时间不再是抽象的,更重要的是生成了作文的情境。这个充满情趣的活动情境,就是“诱导”学生主动作文的最有意义的“玩具”,实践表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情绪,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写作状态,找到想要表达的内容,把作文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定格“观察与体验的活动”——有观察才有发言权

作文主题:印象深刻的一堂课

【案例】

(一)谈话导入,说明游戏规则。

我们在这节语文课上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只有一条规则:不许说话。在大家不说话的时候,老师也不说话。所以要全神贯注,看清楚。

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天才哑( )表演

老师伸出两个手指,向大家招招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填空。

(二)师生共同游戏。

1.游戏——拔河比赛。

(1)第一轮比赛。老师伸出五个手指,分别请五位男女同学上来,教师板书“裁判”两字,表示还需要一位裁判。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时,各自队员要“使出”所有劲,其他同学都是拉拉队。所有人各就各位,务必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好好观察一下周围,寻找谁才是天才小演员。

当时的场面实在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卖力演出,惟妙惟肖。有的羞于应付,结果只能尴尬傻笑。好几次都有人迸出声音,但马上被旁人制止了。哑剧,就是夸张,夸张才有意思。

2.游戏——比赛收拾书包。

(1)时间为一分钟,每个回合4人,评选一分钟内收拾得最好的一个,表情最真实自然的一个,观众不许说话要仔细看。时间到的时候,场面马上被“定格”。4人不能再动。

(2)选几个代表上来表演。

(三)学生说说此时最想说的感受。

1.学生说说此时最想说的感受。

2.说说游戏内容。

A.拔河比赛 引导按顺序说。

B.定格比赛 引导说细节,自己当时的感受。

自找伙伴,说说其中一项游戏过程。

3.全班交流。

(四)学生任选一项游戏作为素材进行作文。

【思考】

小学生还不具备通过感情追忆唤起已经过去的热情和体验已经逝去的情绪的能力,而游戏常常使让孩子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激发写作热情,刚刚发生的、在大脑皮层还留有极为深刻的印痕便于感情追忆。所以,让孩子即时即地地记叙,既避免他们难以进行感情追忆的弱点,又能较轻松地落笔,记叙即刻发生的事情,弥补小学生“懒”于、难于搜索感情和形象材料的特点;事先设计并请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给他们造就一段生活,然后请他们“趁热打铁”记下这一段所见、所闻和所感。这样写作文,不是容易得多吗?

三、体验活动——快乐才会有表达的欲望

作文主题:写一种喜欢的水果

【案例】

没有什么比作文课上吃东西更让学生来劲了。

一猜,装扮得很好看的花篮中有什么?(学生猜得很热烈)。

远远地让学生看篮中的番茄,感受色泽。(知道是番茄时的心情如何,高兴?惊奇?失望?原因是什么?)

二玩,五官“出动”。

先看,观察它的形状:长多少,宽多少,中间怎样?颜色呢?有没有光泽?它静静地躺在面巾纸上感觉像什么?番茄和你见过的什么可爱的东西差不多大。

再摸,手、鼻子、嘴当然也不能闲着,捏一捏,硬不硬?滑不滑?闻一闻、舔一舔,什么味儿?番茄的手感怎样?(同时让学生摸摸玉石)

三试,轻轻咬开,外表皮有什么变化?使劲咬呢?质地和味道先怎样,后来又发生什么变化?你一口能吃几个番茄,让学生体会番茄的小巧。

四找,把番茄放在阳光下,找一找,番茄里面有什么。

五品,还想吃的一定要说出想吃的原因。

六听,听老师介绍发现番茄的故事。

七写,向你家中没见过樱桃番茄的人介绍可爱的樱桃番茄。

【思考】

体验,即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有“亲历,亲见”之意。指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感悟和理解外物时感受到的心灵震撼。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我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用触觉、色彩、气味等刺激学生的感觉细胞,使他们有效捕捉事物的特征和细节。比如,写番茄的味道时,我们都有初步印象,甜甜的、凉凉的。可是,如果你先闻上一分钟,再把它放在嘴巴里舔一舔,然后慢慢咬开,感觉一下的话,那种滋味绝对不一样。其实,这就是把体验的过程放大了、拉长了、变细了。在这多层次的体验中,学生经历了唤起表象、加深表象、更新充实表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感受更深切。

作文是为学生生活服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摆正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为了作文,教师如果让学生刻意“体验生活”,临时“寻找生活”,甚至挖空心思地“制造生活”,那么作文反而会成为学生的一件苦差事。学生乐于作文,并通过作文使学生今天和明天生活得更充实、快乐、美好,才是我们的目的。

在“观察与体验的活动”作文教学模式中,建立开放的习作教学环境,着眼于学生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使孩子真正体验到作文并不难写。他们在这自由的天地中尽情畅写自己的心灵。

体验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阅读能力也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实现英语教学目标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背景下,悦读是较为理想的阅读状态,以快乐阅读、主动阅读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提高阅读主动性、提升阅读能力为宗旨,打造英语悦读体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悦读;策略

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而“读”在其中具有核心地位。阅读在高考的试卷中,分数高达试卷总分的一半之多,故有“得阅读者得天下” “得阅读者赢得高考的胜利”等之说,因而,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素有“半壁河山”之美称。

《英语考试说明》中对于阅读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语篇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等。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营建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一、注重兴趣的激发——打造悦读课堂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有了浓厚的学习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产生悦读之效。教师可以通过独特的导入、启发性的问题、生动的情境、趣味化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巧妙设计导入语

英语有句谚语“Well beginning is half done”,翻译成中文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课之初采用独特的导入方式、新颖的激趣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奠定悦读的基础。

例如,在《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一课的阅读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的From the topic——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ed? I am sure you definitely want to know what really happened in the story. After reading the text, you may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story. 這样的导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根据问题预测课文内容,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2.注重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直观立体的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情绪,引发其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观看实物、图片、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阅读教学营建愉悦、轻松的氛围,为悦读的实现埋下伏笔。

例如,必修一Unit3 《reading Dying to be thin》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更加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呈现出肥胖、瘦削不同的人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Whom do you like better, the thin or the fat? Why? 在教学过程中,图片的呈现和问题的探讨,不仅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激活阅读课堂是奠基学生快乐阅读的阶梯,情境阅读氛围的构建,可以让学生实现阅读到悦读的质的飞跃。

二、运用窄式阅读——打造阅读课堂的基础

窄式输入是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克拉申指出:运用窄式输入,可以加快学生语言学习的进程,通过对作品的体裁、题材、主题以及词语、语法、句法、语篇背景等的输入,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信,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文本的阅读中,促进其快乐阅读的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窄式输入方法,实施窄式阅读,为悦读课堂的打造推波助澜。

1.适当介绍文本背景,以背景激活阅读文本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文本的背景进行有效渗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Home alone》一课时,课前教师借助电影Growing pains的片段,让学生了解Mike一家的家庭成员之间是怎样和谐相处的。随后,教师介绍课文《Home alone》的主人公是Eric,家里有四口人。一天,Eric的父母外出后提前回到了家里,回到家后父母与两个儿子Daniel、Eric之间发生了一些故事,然后提出问题What happened on earth among the four? 让学生通过阅读回答问题。又如,在教学《Dying to be thin》一课时,教师简单介绍了又一部分人追求身材苗条,以瘦削为美的实际,而引出文章讲述Amy的减肥历程,然后提出问题What ways does Amy use to lose weight? After losing weight, is she still healthy? 背景的融入,再巧妙切题而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期待,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中。

2.有效融入体裁知识,促进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一个特殊的板块Reading strategy,这个板块是根据阅读文本体裁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的阅读时,教师带领学生先阅读Reading strategy板块,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这篇文章是报纸上的新闻,教师对新闻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讲解,学生们了解到阅读新闻消息应抓住“who、what、when、where、why、how”等词语,又如语文课文中记叙文的“六要素”,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以及要关注的“六要素”,而引发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进行《Home alone》的阅读时,教师先根据Reading strategy板块的内容,对学生渗透戏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戏剧的特点和要素,重点理解format、speeches、instructions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找出这个戏剧的主要人物和角色的关系,以及戏剧的发生、发展的高潮,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中。

窄式输入用于阅读教学中,除了渗透背景、体裁等相关知识,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的输入,都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效运用窄式阅读,助力学生有效阅读、快乐阅读。

三、灵活运用教法——打造悦读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的焦点问题是要学生的真正参与和主体地位的凸显,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注重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开展自主阅读等环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快乐教学之效。

1.注重问题设计,促学生探究性阅读

问题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将学生带进文本的阅读中。

例如,教学《Dying to be thin》一文,课前,教师可以先利用文题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对文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Can you guess what might be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 What is the meaning of “Dying to be death”? 运用这样的提问形式,不仅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啟发性,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快乐阅读的热情。

2.开展自由阅读,促学生为兴趣而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放手阅读课堂,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真正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事,而不是被动强求的阅读。但是,自主阅读不是放任自流的阅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为了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师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强化悦读的自主性,让阅读成为习惯。

3.注重方法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的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的悦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给以方法和技能的指导,如根据文题推测文本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逻辑机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推测故事的深层含义、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这些都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方法。学生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才会逐渐爱上阅读,实现阅读到悦读的升华。如根据文题,引导学生推测What is the text about? 阅读中,对于主题句、关键句的提炼,引导学生思考What is the topic/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故事性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推测What will happen next?等,能力的形成,是悦读的基石,是提升效果的保障。

学好英语不能脱离阅读。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首先应创新教学理念、把握高考改革动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打造高中英语悦读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因为悦读氛围的营建、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收获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朱俊.“悦读”:阅读教学的长效路径[J].江苏教育,2018,(11).

[2]荆延庆.“悦读”:让阅读何乐而不为——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4,(05).

[3]江嫣华.让阅读成就“悦”读——中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其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13,(11).

(责任编辑 陈始雨)

体验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为实例,从三个方面,即课前输入准备、课中任务实施以及课后语言输出入手,探讨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与高级英语教学的结合及其在高级英语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高级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孙靖丽,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后现代文学。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号:GZJG2014-B08。

20世纪上半叶,由约翰·杜威(John Dewey)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体验学习思想,他们认为学习的发生是基于人们的直接经验及人们的行为和反思。所谓体验英语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模拟真实情况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亲身语言体验与感受,并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和分享学习体验,进行反思、总结,最终再回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英语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其已经具备的较强的认知能力,实现对第二语言的认知。可以说,体验学习把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

大卫·库伯(David kolb)在总结了约翰·杜威(John.Dewey)、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和让·皮亚杰(Jean Piaget)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圈理论,即四个学习阶段构成的循环结构:1.具体的经验,即遇到新的经历或情况,或重新解释已有的经验;2.对新经验的反思性观察,即强调经验和理解之間的不同;3.抽象概念化,即通过反思产生一个新的想法,或对现有抽象概念进行修改;4.主动实验,即学习者将自己的想法应用到周围的世界,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四个学习阶段经常被描绘成一个循环过程:对具体经验进行反思,形成抽象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提炼出新理论,再将新理论放入实践进行测试,产生新的体验,建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第二语言认知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学习者个体,把大脑视为信息的加工者,而不把它当作是装有语言信息的容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自己建构知识。不难看出,体验式英语教学理念在诸多方面符合二语学习认知理论的要求。

一、《高级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专业外语教学立足纯语言单科教学,存在为掌握语言而学习语言,目标功能单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真实性,实践创新能力欠缺等弊端,以至于许多学生即便通过了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但外语运用能力却非常有限。以人文学院2014级英语本科班高级英语课教学为例,升入三年级后他们普遍学习热情很高,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压抑了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埋头记,这样,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变成了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另外,市面上买到的各种参考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从而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一味生搬硬套,语言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没有得到体现。这种教与学都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原则,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技能也没有得到全面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逐渐下降。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二语习得者来说,课堂是学习二语的主要场所,是他们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地方,因此,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高级英语课堂可以借鉴经验学习圈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高级英语教学理论模式,使高级英语教学法系统化、科学化,让这一重要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令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二、高级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传统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新课的导入,课文分析,总结及课后练习。笔者将以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My Friend, Albert Einstein”教学过程为例,从三个方面,即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课后总结入手,探讨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1.课前准备及导入——激活学生已有体验,创设学习情境。以笔者的学校为例,英语专业的课堂中环境中,学生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数量非常有限,主要是教材中出现的内容,这对于有效地学习外语显然不够。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内外为学生创造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的机会,如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把与所授内容相关的、有助于激活学生现有经验的材料精心设计在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大量的、多样化的输入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接触语言的机会,激活学生已有的体验,达到让学生在联想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的目的。在“My Friend, Albert Einstein”这一课的授课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以激活学生的现有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体验新的知识。授课前,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2-3人),搜集爱因斯坦的家人、朋友、同事、媒体等对他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价汇总提炼。在课堂导入环节,每个小组可派一名代表介绍本组的汇总结果,通过发言交流,既可以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体验,如对爱因斯坦已有的了解,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小组交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学生在聆听、激活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得到极大地提高。

2.课堂教学——设计课堂任务,调动学生发现、反思自己已有体验与所学新知识之间的不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二语学习者,学生严重缺乏交际的环境,在笔者的学校更是如此,课堂学习几乎是学生二语言习得的最有效途径,课堂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二语的环境和机会,是他们参与各种交际活动、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地方,因此,教师的课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注重思想性又要重视趣味性及相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参加语言交际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新知识的乐趣。同样以“My Friend, Albert Einstein”为例,根据几年来的授课经验,在第一个发言讨论环节,学生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及他的贡献方面,因此笔者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先反馈、总结学生的小组讨论,然后通过一个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Einstein as a man?”引入本篇课文的重点,即作为普通人的爱因斯坦有怎样的特点。讲授新课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设置学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教学场景。笔者在此环节采用任务教学法,将课文中谈到的爱因斯坦性格中的simplicity,modesty,concentration,love of natural simplicity,academic courage,youthful innocence等以PPT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找出对应的段落,明晰文章的架构。学生通过对新的体验的反思性学习,了解到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学生不仅学习并运用了语言,还体验、思考了所学的新内容,语言学习变为创造和使用语言的体验过程,这也正是体验式学习理论所提倡的“通过经验转换来创建新的知识”。但是,由于一个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同样的任务,小部分学生完成起来相对较为吃力,不能很好地体验所学。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创建宽松、友好、融洽的氛围,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以降低部分学生的情感焦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语言习得得以有效地进行。

3.课后总结——通过新的体验建构知识,巩固所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语言输入一直被认为是二语习得最重要的因素,输出则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從认知理论的角度看,语言输出对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推动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深加工。语言学习者通过控制输出,关注输出,可以更积极、更有效地学习。因此,课后总结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内化体验的重要渠道,也是检验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新课学习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感知、体验新的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参与体验、认同体验的喜悦。例如,在学习完“My Friend, Albert Einstein”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的认知与课中所学,通过记者访谈模式,对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做出口头评价,或者,可以让学生以“Einstein in My Eyes”为题,以书面形式反思所学,总结所学,拓宽课堂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高级英语的教学既要重视行为实践层次上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思维意识层次上“语言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也要重视心理意向层次上语言学习“愉身悦心、激情荡志”的作用及人格品性层面上语言学习“开阔心胸、培养心灵”的作用。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运用在高级英语课堂中,既对学生学习语言有益,使他们有更多产出语言的机会,进行意义与内容的协商,协同构建语篇, 同时也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但是由于学生英语程度的差异,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开发教材,坚持课堂活动与任务的形式多样化原则,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设计难度不同、形式各异的课堂任务,激发学生对二语学习持续的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Kolb,David.The Theory of Experimental Learning and ESL[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7(8).

[3]郭佳,包兰宇,王晓娟.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孔庆炎,胡壮麟,桂诗春.关注《大学体验英语》 [J].中国大学教育,2008(8).

[5]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体验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相关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真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体验式阅读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激趣促学,陶冶心灵,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扎实落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其中,体验式阅读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相关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真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体验式阅读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激趣促学,陶冶心灵,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阅读体验就是对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形成情感的共鸣,使阅读意义得以升华。我们说体验是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基于阅读体验能够呼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境,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知识水平、生活体验等方面的特点来考虑,将体验作为阅读的立足点,才能使阅读更有效,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解读文本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

(二)体验式阅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正处在阅读能力培养的初期,他们具有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等特点。他们参与体验式阅读,会留下更深刻的感受。因此,我們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形成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更深入、细致、全面地把握课文的特点,学习其在遣词造句、写作技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精彩之处,并尝试创造性地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法,从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联系学生实际,应用体验阅读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体验,是新课改理念的导向,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有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体验文章中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基于此,我们要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就要结合小学生生活体验、知识水平、思维特点等,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获取更佳阅读效果。

比如,在执教《带刺的朋友》一课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在奇妙的大自然中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位可爱的动物朋友(出示照片:松鼠、野兔、小乌龟、猫),请同学们用学过的句式“谁能干什么”,来说说这四位动物朋友都有什么本领吗?(指名交流)。接下来我又说到,除了这四位小朋友,我今天还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小朋友,大家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它的名字、它的长相有什么特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小刺猬有什么本领吧……

我列举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小动物,起到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作用,顺利推动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阅读教学,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给学生创造了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

(二)创设阅读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在体验式阅读中,创设恰当情境至关重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模式、心理特点等,创设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很快融入课文的世界,与其中的人物展开深层次的心灵对话,加深情感体验,产生深刻的思考,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基于体验式的阅读情境创设,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学生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都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比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阅读情境:首先,我让学生们一起来看一看我手里的一颗杨梅,让学生了解杨梅的形状、色泽等。同时,以激趣的方式提问学生,看到这么诱人的杨梅,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这一问点燃了学生们思想的火花,他们纷纷举手抢先发言:“想吃一颗!”“我想捏一捏”“想知道是在树上长的,还是长在地上。”“想知道有几种颜色”……

学习气氛的活跃,为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奠定了基础。学生们在通过阅读深入体验了作者对杨梅的热爱之情后,为了更深层引领学生体验。我又创设了表现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排练表演作者吃杨梅的情景,从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体验准确、细致。创设学生亲身体验的阅读情境,可以实现激发兴趣、吸引参与、提升效率的教学目的,也是凸显了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优势。

(三)通过师生互动,加深对话体验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实质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与课文之间,教师、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展开的对话。为了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课文内容形成更深的理解和体验。要强化师生对话的效果,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作出的适度点拨,无疑会给学生醍醐灌顶之感。教师在和学生对话时,首先要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给与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还要精心设问,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体验的积极性,实现深化情感体验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执教《落花生》时,我就这篇课文的题目与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对话:师:“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认为课文的作者是一个爱吃花生的人吧。”

师:“哦,这是一种想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可能是作者想学习落花生那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吧?”

师:“嗯,这也是一种想法,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呢?”

生:“可能作者和落花生有什么不解之缘吧。”

师:“不错,不解之缘这个词用得很恰当”……

最后,我对这一段落的对话作了这样的总结:“今天,我们关于作者名字的对话中,留下了很多疑问,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是他的父母给他起的名字,那么,作者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的,我们读完《落花生》这篇课文就有答案了,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吧。”

这样的师生对话,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去体验,使阅读与体验自然而然地融合了起来。

(四)拓展体验思维,培养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体验能力的同时,还要锻炼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学生自主领会阅读内容的内涵,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加多元化,让学生的体验思维得到发展,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比如,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这样拓展学生的体验思维:同学们,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去体会小女孩在面对寒冷、饥饿、痛苦时,她在想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悟?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你会对小女孩说什么呢?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好吗?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个学生心中也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让智慧的火花汇集成一道强光,体验式阅读课堂教学才能绽放出独有的精彩。

三、结束语

总之,在体验式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如何不断提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语文综合能力,还需要我们不改初心,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江苏南通226500)

体验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体验营销理论和科幻图书研究情况,从实际案例出发,总结科幻图书的营销现状,进而以体验营销整合模型为基础,从其顾客视角出发,提出科幻图书营销的优化策略:洞察顾客需求,传递体验价值;精心设计顾客体验;情境与事件驱动,打造浸入体验;实施印象管理和多元化延展策略;进行效果测评,改进影响顾客体验的因素。

关键词:科幻图书;体验营销;顾客视角;营销策略

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的发展由来已久,1818年,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国科幻小说经由近现代的不断开拓,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第一个创作浪潮,新时期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得到复苏并稳步发展[1],21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进一步走向成熟。2019年2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大火成为科幻产业的“爆点”,国内掀起了一股“科幻热”,科幻图书也由原来的小众市场发展到如今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其曲折的探索道路有了新的发展。

1998年,“体验经济”概念被全面论述,国内外掀起了对体验经济的研究热潮,与之匹配的体验营销也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消费者行为的转变和营销视角的切换,现阶段,体验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模式,可以尝试在出版业中应用。

一、引 言

(一)理论综述

“体验”(Experience)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可以指个人在生活中的经历,也可以指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1982年,霍尔布鲁克(Holbrook,M.B.)和赫希曼(Hirschman,E.C.)把“体验”概念引入消费和营销研究领域[2],这一概念开始成为营销研究的重点。贺和平等基于消费文化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把学者们对体验的界定分为人文主义观点、“超凡”观点、市场观点三种[3]。市场观点把体验作为经济提供物,这一观点首先在1998年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 II)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中被提出[4]。此后,该观点成为主流,国内外学者对“体验”的界定在二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和创新。

体验营销,顾名思义即体验的营销,是策略层面、也是观念层面的创新。施密特首先将其界定为“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5]。其后,学者们定义这一概念的角度主要有将其作为营销手段、或将其作为营销客体,而后者被广泛认可,体现出体验营销有别于其它营销视角的创新性。

科幻图书以科幻为主体内容,以图书为载体形式。从产业角度来看,《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把科幻产业分为科幻影视、科幻阅读、科幻游戏和科幻周边[6],科幻图书指的是科幻阅读中的传统纸质图书版块。从创作角度来看,科幻文学包括科幻小说、科幻散文、科幻诗歌和科幻剧作[1],科幻小说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本文中的科幻图书指科幻小说出版而成的纸质图书。

(二)体验经济下科幻图书营销视角的切换

在全新营销理念的指导下,学者们不断探索,提出对应的营销策略。本文采用的体验营销整合模型由马连福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该模型以体验为骨架、体验的实现为中轴、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实现为两翼,同时包括基于传统营销策略的体验4P策略和6E体验营销特色策略[7]。这一模型的顾客视角(如图1所示)则以实现顾客体验价值为目的,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分析顾客需要的基础上,明确其缺失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并引入顾客体验期望和体验结果,搭配6E营销组合的有效实施。其中6E组合包括体验(Experience)、情境(Environment)、浸入(Engaging)、事件(Event)、印象(Effect)和延展(Expand)。体验策略是其它策略的前提和基础,情境策略、浸入策略和事件策略是体验的实现过程,印象策略和延展策略是体验的管理过程。

随着产品经济时代转变为服务经济时代,再朝着体验经济时代过渡,顾客不再只仅仅追求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更注重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难忘经历。顾客消费行为的转变促使企业实现营销视角的转变,即以顾客为中心,致力于为其打造独特体验。就科幻图书的营销而言,出版单位除了提供内容,更应该提供体验的平台,引导读者利用该平台把内容转化为个人体验,在满足读者个人需求的同时,出版单位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更强的读者黏性。

二、科幻图书的营销现状

(一)小众市场“出圈”难,营销环节发力不足

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产值达658.71亿元,其中科幻图书全年总码洋达13.3亿,仅占比2.02%[6],并在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1 022.7亿元码洋规模中占比1.3%,科幻产业发展向好,而科幻图书仍属于小众出版市场。以2020年当当网图书畅销榜为例,前100名中仅有4种科幻图书[8],再次证明了科幻图书市场的小众。

纵观中国科幻图书市场的发展,科幻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迎来了空前的兴盛,但此后很难再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2010年刘慈欣所著的《三体》获得雨果奖,科幻图书市场开始从杂志时代转向畅销书时代。2019年2月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引发了“科幻热”,科幻影视的成功促使科幻图书进一步拓展读者群体,但其持续性有限。科幻图书作为小众出版市场,尽管存在现象级畅销书,但单个作品的成功仍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真正突破圈层,培育大众化阅读群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原创科幻乏力;另一方面,则是营销推广力度不足。

(二)头部力量显著,营销资源分配不均

中国科幻图书出版的现象级畅销作品即刘慈欣的《三体》,2020年,当当网科幻类小说销量榜前20名的图书中有6本不同版本的《三体》,共有9本刘慈欣作品[8],刘慈欣及其代表作《三体》成为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力量的象征,这种力量与国外个别优秀科幻作品的引入一同形成头部效应,为科幻图书市场注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

但当出版机构的宣传力量集中于这些头部产品时,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其它原创作品。传统出版机构在充分肯定原创作品质量并最终出版成书后,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图书的传播范围,若以合适的营销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出版社极有可能促成图书的热销。科幻图书市场的头部产品产生了巨大光环,吸引了绝大多数科幻图书的消费者,马太效应显著,但光环之外仍有优秀的科幻作品,只有合理分配营销资源才能促进科幻图书市场的协调发展。

(三)媒介渠道利用不充分,营销手段缺少特色

现阶段传统出版机构对科幻图书的营销存在较多不足,部分民营机构如读客、果麦文化、未来事务管理局等正积极探索科幻图书的创新营销路径,且已有一些成功案例。但总体来看,多数科幻图书常利用腰封、书店展陈、读书沙龙等传统营销方式及微博、微信、网上书店等网络宣传渠道,线上线下渠道利用不充分且相互联动不明显,宣传范围集中在科幻圈,没有努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同时,多数科幻图书的宣传表现形式为图文结合,宣传方向没有立足于科幻内容表现图书特色,缺少以科幻内容为基础与社会其它方面的结合点。媒介渠道利用的局限性进一步限制了图书传播,缺少特色的宣传手段也会影响读者对图书的心理预期和阅后评价。

(四)图书营销与产业其它环节缺乏有效联动

科幻图书的编辑制作与营销仍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分离状态,或优质内容的带动效应没有通过营销发挥出来,科幻图书市场内部尚未达到积极统一。在整个科幻产业中,科幻图书与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等的联动虽有成功案例,如电影《流浪地球》,但个例无法代表整体,科幻产业内部形成的联动仍属于少数情况,并且形成联动的案例并非全部获得了有效结果。

2016年,元力影业总裁在年度发布会上宣称将花费20亿打造《混沌之城》超级IP,该IP改编自曾获华语科幻小说星云奖的同名作品,邀请刘慈欣做监制、日本工作室制作原画,但最终该项目对外宣称资金链断裂,走向失败。《天意》是科幻作家钱莉芳的作品,是在刘慈欣之前、新世纪国内原创科幻小说的市场标杆,截至2021年7月14日,其豆瓣评分为8.1分,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网络剧于2018年播出,其豆瓣评分仅为4.1分。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之间的评分差异,说明科幻图书与科幻影视联动中存在诸多问题,未能有效发挥联动带来的“1+1>2”的效应。科幻图书以营销环节为起点向其它环节及其它圈层的拓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三、顾客视角下科幻图书营销优化

(一)洞察顾客需求,传递体验价值

因体验分类的角度不同和其本身的復杂性,科幻图书读者的体验不可能仅有一种类型,在向读者让渡体验价值之前,首先应明确其需求,了解体验分类方法和特定科幻图书能传递给读者的体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营销手段深化体验。《电幻国度》是由瑞典视觉概念大师Simon Stalenhag创作的科幻图像小说,该书在科幻内容基础上,突出图像带来的视觉冲击,其营销同样注重视觉效果传达,辅以视频、音乐等形式,最大程度上深化体验价值。该书在为读者构建原点体验的前提下,运用多样化表现形式使中位体验朝超值体验延伸,通过打造个性化阅读场景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向读者传递盈溢体验,并为后续该作者其它作品的推出打下良好基础。

(二)精心设计顾客体验

1.创新观念,强调顾客主动性

体验营销不仅是营销策略上的转变,更是观念上的创新。体验经济时代,出版从业者要重视体验的设计,从观念层面上认识到体验的本质和重要意义,转变仅提供单一价值的观念,以深层次的读者需求为导向,将打造读者体验作为产品营销策略之一。体验营销与服务营销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营销强调企业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而体验营销则注重顾客的主动性,即企业创造能够产生体验的各种条件,只有顾客主动参与才能生产出独属于顾客本人的体验,完成体验的让渡[9]。这就要求图书生产环节中的各个主体共同创造体验生产的环境,让读者作为“演员”,吸引他们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图书消费的“表演”。

2.区分受众,突出体验的个性化

当前科幻图书目标消费群体的分类主要为按照年龄划分的儿童和成人群体。儿童群体的区分抓住了童书出版的市场潜力,充分利用童书出版资源实现了部分科幻图书的成功,如银火箭少年科幻系列。但这一细分在营销策略上还可以进一步与童书市场的特色相结合,做到科幻和童书色彩并重。除此之外,成人群体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区分出青少年、年轻群体和中年群体。青少年市场的区分可以与教育出版的特点相结合,例如,在中学推荐读物的基础上拓展;针对年轻群体的科幻图书营销则应契合这一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中年群体见证过科幻图书的繁荣时期,科幻图书也承载着这一群体的多种情感,针对这一群体的营销应当结合其生活阅历。在区分受众的基础上,更容易实现体验的个性化,更容易与特定群体产生多样化联结。

3.设计特定主题,整合传播渠道

体验的复杂性中包含体验的碎片化,这一特征使得体验的传递更为困难,而特定主题的设计有利于整合体验,使其在统一指导下共同发挥作用。迪士尼乐园便是体验主题设计的成功案例,图书营销在体量上无法和主题乐园的打造进行比较,但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主题乐园一般由一个文化核心向外拓展,形成最符合顾客需求的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设计。科幻图书作为小众市场,其文化内核十分清晰,不同图书的内容不同,但可以提炼出特定的主题,即在整体统一的科幻核心下形成不同方向,并继续延伸进行体验设计。科幻小说因其特性,与其它类型小说区别开,体现出独特的科学幻想核心,其下有赛博朋克、蒸汽朋克、时间旅行、太空探险等多种分支,这些主题方向的形成应当与营销相结合,吸收相同主题的多样化要素,尽可能避免主题杂糅。不同主题以不同的营销渠道为要件,同一主题要求以不同营销组合为搭配,主题的整合呼唤营销渠道的整合,避免体验的碎片化和短暂性,引导读者产生全面体验。

(三)情境与事件驱动,打造浸入体验

1.多维度构建场景

体验营销要求顾客作为“演员”主动参与“表演”,情境即企业为顾客搭建的“舞台”,它既可以是线下活动中的真实场景,也可以是借助技术构建出的线上虚拟场景。科幻图书的内容包含幻想成分,想象空间极大,场景再现的发挥空间更大。在场景构建中,道具、人员、氛围在三个不同维度发生作用:道具意味着内容,要有精准的细节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人员因素在线下营销活动中体现为工作人员在与读者的直接接触中把主动权交给读者,在线上场景中则表现为虚拟人格的打造,以便读者在场景中浸入情感;氛围即场景的层次,用氛围的真实性传递全方位的深入体验。

2.多角度设定故事

事件策略要求企业将其提供的体验整合成清晰的程序链条,组合成故事化的表达,以加深顾客的参与感。在科幻图书的营销中,科幻小说的内容是极佳的故事化素材,故事的设定也可以有多种角度。例如,营销人员设立严格的参与程序以最大程度引导读者参与,或参与程序相对宽松,有一定弹性,允许读者从个人理解出发,二者分别在线上和线下营销中体现明显。营销人员还可以在已有内容基础上创新营销方式,从其底层逻辑出发进行模拟再现,形成自身内容与营销的连接;或完全从其它领域的热点出发进行造势,形成科幻图书营销与其它领域的综合效应。同时,故事设定可以向游戏化靠拢,打造娱乐体验,引导以乐趣为导向的消费,或挖掘故事内核,传递价值观,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

3.多层次提升参与度

以情境和事件为驱动,是提升顾客参与度的两个重要方向,同时,“参与”作为顾客在行动上获得体验的方式,侧重于执行层面,而参与度提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造顾客的浸入体验。“浸入”强调高度集中,是顾客在心理层面上获得体验的方式[10],浸入体验的相对内隐性决定了打造它要在多个层次上提升参与度。除场景构建和故事设定外,科幻图书的营销要注重利用全媒体渠道保证营销的统一性,利用新技术打造沉浸式空间,突出科幻元素的表现力,以作为“演员”的读者为中心,促进行动式参与转化为心理式浸入。

(四)实施印象管理和多元化延展策略

1.利用互动反馈机制提升忠诚度

顾客对体验的印象在消费行为发生前、中、后期都会产生,但体验作为难忘的经历,顾客对其印象主要在体验后,印象便成为提升顾客忠诚度、维持长期顾客关系的关键因素。印象可分为正面和负面两种,就科幻图书而言,互动反馈机制在正面印象的打造中体现为营销人员将读者在营销活动中的体验具象化,打造成特定图书内容的衍生产品,以刺激读者回忆体验;搭建平台引导读者根据营销活动中产生的个人体验进行交流,借助社交互动巩固体验效果,发挥口碑效应;在图书的长期营销过程中,自身添加新的元素或与其它元素结合,促使读者不断更新体验,让印象不断正向叠加。对于负面印象,互动反馈机制的出现提供了沟通通道,方便营销人员用阻止传播、物质补偿、后续改进等方式进行补救。

2.积极向外辐射,实现链条式延展

延展策略是将体验向外扩散,辐射到他人、企业其它产品、其它领域等,突破固有层次,向多元方向发展。读者个人体验向他人的传播,不仅可以扩大特定图书的购买群体,还能使读者的个性化体验得到进一步升华。体验向同品牌科幻图书的延展,有利于打造科幻图书的体系化,或向其它相关科幻图书延展,对整个科幻图书市场利好,使其相互促进销量的提升。产业链上的多元化延展,如衍生品开发及音频、电影、动画等形式的展现,有利于拓展盈利渠道,将体验营销的效应发挥到极致。体验营销还能与其它领域跨界联合,将科幻要素与当下社会热点或与其它类别的内容相結合,从科幻圈延伸出去,突出世俗化和贴近性,以实现圈层上的突破和内容上的勾连,识别受众的最大公约数并加以拓展。

(五)测评效果,改进影响顾客体验的因素

体验效果测评方法有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调查等进行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法以及产品销量测评法[11]。前者可以结合依托于社交媒体的互动反馈机制,获得实时体验效果评价。基于顾客自身体验的效果反馈和测评要求出版单位重视顾客个性化需求和营销策略之间的匹配,以便思考满足顾客体验的环节是否到位。同时,除顾客本身的个体差异外,产品销量测评法与参与数量、分享数量等指标组成的测评方法是客观数据的体现,可作为直接参照。提升顾客满意值的要点还在于公司营销策略的理想效果与其实际运作之间要尽可能缩小差距,营销活动开始前的系统化步骤推进和结束后的复盘与总结是保证效果的关键。出版单位可借鉴上述不同方法进行效果测评,并反思对应的营销环节,根据测评结果对不同营销环节提出改进策略。

四、结 语

科幻产业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但科幻图书的未来仍不明朗。在体验经济时代,出版单位在控制成本和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借鉴体验营销策略,从顾客视角出发,以让渡顾客体验价值为目标,实现科幻图书发展上的突破。诚然,在探究体验营销整合模型与科幻图书相结合的可能性后,具体措施的实施必须考虑实际运作中的各项支撑条件,对体验经济的充分认知也是措施落地的重要保障性因素,未来对体验营销在出版业的应用探索将更深入地促进出版营销的优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孔庆东.中国科幻小说概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9(3):37-44.

[2]Holbrook,M.B.&Hirschman,E.C.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Consumer Fantasies,Feelings,and Fun[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2,9(2):132-140.

[3]贺和平,刘雁妮,周志民.体验营销研究前沿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8):42-51.

[4]Pine II,B.Joseph &Gilmore,James H.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4):97-105.

[5](美)伯恩德·H·施密特著.张愉,等译.体验式营销[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10-11.

[6]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R].北京: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0.

[7]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89-90.

[8] 2020年畅销书排行榜[EB/OL].当当网,http://bang.dangdang.com/books/bestsellers/01.00.00.00.00.00-year-2020-0-1-1,2021-07-14.

[9]汪涛,崔国华.经济形态演进背景下体验营销的解读与构建[J].经济管理,2003(20):43-49.

[10]崔国华.体验营销概念及其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4.

[11]张艳芳.体验营销[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44-47.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20-10-19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江苏出版企业智能化转型模式研究”(19XWB003)。

作者简介:李雪莹,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出版营销研究。

体验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接受学习的现状,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物理。作者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探性实验

物理新课程强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加强学生动手实验,多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有利于培养与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素质。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当前普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少量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大量笔头练习(少量的分组实验),学生偶尔做实验,也大都是程序式地“照方抓药”,根本用不着独立思考,更谈不上深入细致地分析与研究。强调学生“记住”实验,而不是强调学生实验探究,所“探究”的实验没有失败的,总是“成功”的。

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探究,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法特征,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才符合“知识源于行动”的观点。只有学生自己具体地、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与独立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深刻的知识。哪怕是经历失败,体验失败,但从失败中发现不足,吸取教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重视科学探究方法与步骤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材上没有专门介绍如何科学探究,但我会在学生刚接触物理时,花几节课时间,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到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并及时问知道为什么吗?要怎样揭开谜底,知道真相?简单介绍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与假设进行设计实验与收集有效的证据等,逐步引入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介绍科学家从生活中观察现象、进行猜想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并非深不可测,而是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与合理科学思维的结合,对相关的问题做尽量合理的猜想、假设,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2.将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过程,但不少演示实验学生无法看得很清楚,也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亲历性体验。教学中将有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滑动变阻器》教学中,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两人一组,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进行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杆的粗细与电阻丝的粗细有什么不同?这样做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后,再结合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就很清楚地认识了滑动变阻器。然后又让学生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移动滑片,观察灯的发光情况。(考虑到学生可能把滑动变阻器与灯或电源并联,造成短路,实验时采用干电池。)学生连出的电路方式很多,甚至把干电池损坏了,虽然浪费了一节干电池,却在“失败”与“浪费”中掌握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从“失败”与“浪费”中吸取了经验与教训。由于所连的电路多种多样,对电路的影响作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请生学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的电路图,再和学生一起分析电路,回答有关问题,最后总结出正确用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连接方法,以及电路的分析就有直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准备些“额外”的实验,“胜过千言万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而教材又没有安排相关的演示或分组实验,教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讲解,往往是“事倍功半”。若能合理设计个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再适当讲解,往往“只言片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局部短路》时,我就设计了右图所示的电路,要求学生用一条铜线依次连接(A,B)、(A,C)、(B,C)、(B,D)等,观察灯L1、L2、L3的亮灭情况。学生有了以上感性认识,再对局部短路进行讲解,学生就容易接受与理解,而且掌握牢固、深刻。

4.不要为了所谓的节约时间,把探究性实验变成验证性实验。

虽然“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十几个年头,但现实中,许多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地关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解题能力,以及考试分数,而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比较忽视。为了挤时间、赶进度,大量的习题操练,一些教师就把探究性实验改成验证性实验或演示实验。这样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从根本上说,忽略了实验探究本身的功能,变相剥夺了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5.尽量为学生的动手实验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生的动手实验,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师可以和学校实验室协商,为学生的课余实验尽可能地提供仪器设备上的支持。教师在年段室或教室角落放上一些实验器材,方便学生实验。如学生学了《密度、浮力》后,放上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烧杯、铁架台、密度计等;在学了《欧姆定律》后,放上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导线等;在学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放上光具座和透镜等。这样,可以为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同学提供继续实验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为那些对物理实验感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更综合、更深入地学习、探究提供条件。这些学生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和想法(有时教师也没有预料到),独立思考与探究,往往有智慧的火花闪现。

6.因势利导,保护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日常教学中发现,每次动手实验,学生总是非常兴奋、急不可待,表明学生对动手实验的兴趣非常浓厚。如果因此而大加训斥,甚至取消实验,则实为大错。应该通过耐心的教育和习惯的养成,因势利导,让他們“玩出”与本实验有关的新“花样”或获得“额外”的知识,达到充分动手探究的目的和效果。如调皮的男生做电学实验时,喜欢让小灯泡发出耀眼的亮光,甚至把灯泡烧坏,他们觉得这很刺激。教师应引导他们由此认识到额定电压及超过额定电压对用电器寿命的影响,多学到知识,保护他们探究的好奇心。这样,即使烧毁一个小灯泡也是值得的。对于不能取得预期学习效果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学会动手,树立信心。

7.因地制宜、随手取材做实验,体现生活中的物理

有些演示实验,可以因陋就简地让学生动手做。比如,让学生在上新课学习时,动手抽出竖立在钢笔帽下的纸条认识惯性,用双手摩擦生热改变双手的内能,用橡皮筋做声现象的一些实验,用两张纸做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等。课后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测同学百米跑不同路段内的平均速度》,回声现象,纸盒烧开水,自制滑动变阻器,自制电动机,等等。这种因地制宜、随手取材的实验,比较亲切,参与面广,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新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给学生课后实验和制作带来便利和启发。

李政道博士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十八世纪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中国人搞的,因此不会动手,绝不是中国人的传统。”教师要常反思自己,在“实验教学”方面做了什么,做得怎样。

上一篇:医护论文范文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