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

2023-09-23

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自有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归新闻记者职业本身,是这一变化的趋势。同时,其他各种关于记者角色的认知仍有存在的空间,呈现出一种观点的多样化状态。从认识一律到观点多样、相互容忍,可以说,我国在记者角色认知方面进入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阶级斗争为纲”思维下的记者角色认知

记者这个社会职业是怎样来的?胡乔木曾基于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而说道:“为什么要有记者?人生活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发生记者这一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职务或职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其根本问题是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消灭以后,还有生产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根本上还是生产问题。生产斗争以及围绕生产所进行的斗争,产生了种种经验,对于这些经验,有加以宣传的必要,于是,有些人自告奋勇,或被指定介绍这些经验,使世人周知,特别希望与他利益相同的人,根据这些经验办事,这就是记者产生的根本基础。”这种从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简单导出新闻职业传播的说法,无法解释新闻职业为什么仅在最近数百年才形成新闻传播的社会职业,而不是与人类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一起产生。

我国记者关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认识,基本是从传媒的角色导出来的。30年前,在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内,传媒的职能被定义在单一的政治宣传,因而记者自然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尽管1979年的《辞海》关于“记者”的解释是“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但是在新闻学的教材中,仍然强调记者基本任务是从事政治活动:

“新闻记者是在历史洪流向前冲进的最近处,观察和报道历史前进的每一个脚步,从而参与推动历史更快地前进……他是这个前进大军的积极参加者之一,是一个战士,而且是最前线的一个哨兵。不用说,这种活动是一种政治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记者被称为政治活动家。”

上世纪80年代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人,在他们关于自身工作的文章或书中,也是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上理解记者的职业特色,强调记者角色的政治性质:

“无产阶级党报的记者是党的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要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努力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帮助党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

尽管社会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思想认识领域,通常会发生滞后现象,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形成的观念,不可能很快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跟着变化。既然上世纪80年代的新闻改革被视为政治改革的一部分,那么对记者的角色认知,自然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视为政治性质的。

记者角色认知的缓慢变化

然而,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让新闻记者角色回归本位的思想开始经常闪现,例如这样的描写:“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他要耳聪目明,机警灵活”,随时搜求最新变动的事实。这个思想很接近马克思关于哲学与报纸区别的论述。马克思写道:“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淡的自我直观;所有这些,一开始就使哲学同那种与它格格不入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对立起来。”

1991年的一本新闻学的书,一方面意识到信息社会的环境变化,另一方仍然局限于在“阶级”、“先进”之类的传统概念之上,赋予记者职业不堪承受的社会义务。该书写道:

“新闻记者,是在世界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动、国内外政治斗争日益复杂和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先进社会力量,为了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从事传播和评价事物最新运动状态信息和反馈信息的人才。”“新闻记者是信息时代的骄子,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由于他们及时传播真实信息而使社会充满活力的催化因素。”

1993年版的新闻学教材,开始呈现出对以往记者角色认识的脱离倾向,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描述为以下7点:

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以全社会为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心理;

思想敏捷,视野开阔,及时把握外界的新的变化;

以独特的新闻手段向公众报道第一手材料;

以社会的新闻传播者面目出现,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

以巧妙的手法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自觉地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

落笔成章的写作能力;

有效地运用一切传播技术手段。

在这些关于记者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对记者工作特点的要求显得太高了,但是毕竟是记者应该追求的,例如了解社会、思维敏捷、占有一手材料、社会的新闻传播者、写作能力、掌握传播技术。这些都显示了作为记者职业的特征,但是落实到记者工作的目的上,却是“完成社会教育者的使命”和“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自觉表明政治倾向”,仍然没有摆脱记者凌驾社会之上的态势和从事的是政治工作这种认识窠臼。

梁衡则在1996年说,新闻信息和自然信息不同,它有社会性,是通过大众传媒,传给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看的。“记者姓公,要以公论立论,为公益传讯。”新闻记者总是自觉地关注一个时代的新变动、新情况、新事物,把握时代的最新动荡,做时代脉搏的最直接、最敏锐的感应者。“由于使命的关系,社会给记者一个特殊的位置,他既处在制高点,俯视社会,又处在连接点,摸着事件和人物的脉搏。在前者时,他应表现出冷静、清醒,在后者时,就应热情、积极,他既有一副冷眼,又有一颗热心。”同类的说法也出现在教材里:

“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会活动中,他们扮演着公众利益的‘守护神’,社会舆论的‘导向人’的角色。”

这些对记者的特征描述已经接近记者的本职内涵,但同时充满一种对该职业的浪漫想象。其实,记者能把现实发生的事实清晰地讲述出来,就很不错了,至于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当“守护神”和导向别人,那是对记者的严苛要求。

1997年版的一本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书,从信息学和社会学角度把记者职业描述为以下4点:

信息的敏感的采集者和传递人;

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

塑造社会现状的精神生产者;

十字路口的“社会人”,即记者好像是站立在十字路口的“社会人”,环顾上下左右,倾听八方来音,汇天下之风云,立笔开言,传递时代信息。

在这些关于记者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对记者工作的目

的的描述,至少摆脱了直接的政治语言,但是“拥有社会武器的干预者”、“立笔开言”,无形中仍然把记者视为一种高于普通社会人群的特权人群。

新世纪对记者角色认知发生的较大变化

2003年发生了很多事件,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中国电视新闻首次成月地直播战事,报纸规模化地连续报道;有关部门瞒报、谎报信息造成非典疫情蔓延和后来公开信息形成社会合力化解危机;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失语;全国整顿行业报,数百家新闻性不强的行业报和县级党报停刊,等等,引起了学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较为集中的研究。同时,这一年起,因繁峙矿难在新闻界持续数年开展“三项学习”运动,首次由官方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等概念。这些都在无形中提示人们,新闻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新闻专业主义基于以新闻报道与传播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判断,倡导着新闻记者践行一系列职业规范。

这年以来,来自采写一线的记者在自我角色认知时,强调记者的职业理想首先是记录,其次是影响。他们的认识已经完全回归到记者的职业本身。《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说:

“记者就是一个旁观者,记录是最基本的,影响是记录所产生的,但你不能更多地去奢望和作为,你的作为就是很好地记录,专心地去传达你所关心的命题。”

《经济日报》记者庹震说:

“用我们的笔,我们的镜头,记录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记录着人民的日渐富裕,也记录着新闻工作者放入一种职业的幸福。”

200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采访25位活跃在采访前线的著名记者后发现,在这些记者的职业意识中,更多的记者坚守内心忠诚,追问、记录、表达和传递新闻事实真相,进而启蒙或影响受众。在他们的心中,记者是一个忠实地记录历史,忠实地为社会进步呐喊的崇高职业。

相对新闻学的教材,来自实践一线的记者已经超越了死板的新闻理论教材。例如,2000年的教材还在说:

“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揭露谬误,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我国记者的社会地位,就是社会活动家,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就是广大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

2003年的教材把记者的职业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

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

这里,社会监测和守望功能放在记者职业特征的首要地位,显示出认识的进步,但是仍然留有较为浓重的以往思维的痕迹。

2006年,一本新的新闻理论教材从信息学、传播学和记者职业的社会性的角度把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于以下几点:

为受众而产生、存在和工作的职业群体;

信息流通的始点;

反映时代、记录历史的人;

大众和社会的“教师”;

“文化人”:

社会活动的活跃分子和专门家。

这时,回归记者本职的意识开始显现,不过“教师”的比喻仍然显现一定的对记者过高的作用估量。

“5.12”地震报道中,很多记者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意识,把最新信息和事实传递出去,把信心传递出去,把希望传递出去,把坚强传递出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传递出去。同时,某些记者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的种种做法,也促使研究者们重新审视传媒的基本职责和记者职业理念。

传媒的“四大职能”导出的记者角色认知

正是有了如此漫长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才有可能使得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和记者角色的认知回归新闻本位。2008年6月出版的一本新闻理论讲座,引用了黑格尔的一段话:

“科学,作为服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

显然,黑格尔区分了认识科学(新闻学应该是“科学”之下的一门学科)职能的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从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例如我们前面讲述的很多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主要是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的)。另一种思路,抛开与其他事物关系的定性,而只从传媒本身来确定传媒的职能。

沿着第二种思路,关于传媒的职能的论述,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的传媒三项主要职能,以及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补充一项职能,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

第一,对环境进行监测。这一条看起来很简单,不论你是党报党刊,还是自由主义的传媒,监测的范围、内容、角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传媒都有这么一个基本职能。也就是外面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如果这个变故涉及到你负责传播的领域,涉及你的受众利益和兴趣,你要及时刊登,向你的受众报告。没有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就是失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你要不向你的受众讲述这个事实,就是你的失职。这是所有的媒体共有的一个基本的职能。因此,记者的角色当然应该定在监测环境、报告新闻这个基本任务上。

第二,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传媒及时发出信息,目的决不是火上浇油,加剧社会冲突,而是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情况,获得新的信息以后,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小到家庭关系、朋友关系、人事关系,大到个人、团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这是传媒的一个社会职能。比如,媒体发表了反对家庭暴力的新闻,那些家庭不和睦的人也许接受了这样的信息,会调整社会最小的单元——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媒体发表了胡锦涛的讲话或温家宝视察活动的报道,实际上是为了建立或协调中央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媒体上刊播广告,实际上建立和调整着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某种关系。所有的媒体,尽管刊播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是最后的目的都是这样的,使社会各部分为了适应环境,不断地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新的关系。

第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也是所有传媒都拥有的一个职能,往往是无意识的职能。因为你每日每时在播出、刊登新闻的时候,把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文化基因继承下来了,同时,可能也把文化的创新记录了下来。各国媒体的文化特征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传媒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你会每时每刻使社会的文化遗产通过你的发表、播出代代相传。当然,这种代代相传是一种扬弃式的接受和传播。

第四,提供娱乐。当大家接受前三者的时候,如果传媒再相应地提供一些娱乐内容,能够使接受者带有一种比较轻松的心情。传媒的娱乐职能之所以能够在1958年提出来,就是因为二战后全球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尽管局部地区战争不断。这种情形下,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需要适当的娱乐,得到休整和放松。

在这4种传媒的基本职责中,第一条亦是记者角色的要点。其他几点是由传媒整体运作来体现的。经历了30年,我们已经有条件让记者的角色认知回到简单而艰难的角色认知上。随着社会结构的完善,原来附加给传媒的各种不堪承受的“重任”,以及对记者职业的过高要求,应该由相应的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以及职业教育家、专业学者来承担,记者主要角色,是向公众及时、客观、全面的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角色能够担当好,遵循职业道德,让公众满意,就是好记者。

为什么本来简单、清晰的记者角色,会变得如此复杂、多重化?我国千年来“文以载道”的传统,是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服务的,因而与精神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化和信息传播,都被赋予无限的政治伦理责任。记者职业虽然是现代的产物,但把它推及到传统的认知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者,我国现在的传媒业,是建立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宣传工作基础上的,尽管社会早已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我们对于新闻工作的认知,长期停留在政治宣传的角色上,自然就得从党政机关的角度提出各种任务,把记者当作干部看待,而忘却了记者的本来社会分工和专业是什么。

当然,现在这种认知上的“减负”并不意味着记者没有社会责任了。记者既然是一种职业的岗位,自然应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约束,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因为有些记者连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规范都不懂。在记者角色认知回归以后,全面了解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规范,成为很现实的问题。我国新闻记者从业人员作为一种职业让社会认同,也需要时间。

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巫水,又名竹舟江、雄溪,古称熊溪,为沅水一级支流。源出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巫山南麓,流经城步县、绥宁县、会同县、洪江市,经洪江市东注入沅水。巫水上游的城步、绥宁,地处湖南西南边陲,是我国苗族的重要聚居区,这里的苗族同胞常用自己的歌声记录和传承历史文化、故事传说、传统习俗、礼仪等,而婚嫁歌曲是其中最为鲜活的、典型的音乐形态。本文以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为研究对象,剖析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科学内涵、艺术特征,并探求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价值,希望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巫水流域  苗族婚嫁歌曲  科学内涵  现代价值

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各少数民族受不同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湖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这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引起了音乐科研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比如人数较多的苗族、瑶族、侗族、土家族、白族等民族音乐,在湖南本土优秀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分类与调性、艺术特征、唱腔、唱词、现状与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巫水,又名竹舟江、雄溪,古称熊溪,为沅水一级支流。源出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巫山南麓,流经城步县、绥宁县、会同县、洪江市,经洪江市东注入沅水。巫水上游的城步、绥宁,地处湖南西南边陲,是我国苗族的重要聚居区,这里的苗族同胞既聚族而居,又与汉、侗、瑶等民族交错居住,在习俗上往往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既形成某些共同的特征,也有因地而异的习俗特点。这里的苗族同胞常用自己的歌声记录和传承历史文化、故事传说、传统习俗、礼仪等,婚嫁歌曲是其中最为鲜活的、典型的音乐形态。婚嫁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了众多作词、作曲家的创作灵感,20世纪60年代,作曲家白诚仁同志对城步汀坪乡贺郎歌和嫁女歌的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创作了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这首歌成为湖南民歌的经典之作,传唱经久不衰。

经调研,学者们对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虽然有一定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果,为婚嫁歌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对于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本体特征的深入研究较少,尤其是交叉运用各种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少之更少,缺少结合音乐形态学、音乐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地理学、语言学,深层次地挖掘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多侧重对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曲体的分析研究和“就音乐论音乐”的层面研究,而对于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并没有站在湖南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永续发展的战略层面上考虑,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其现代价值,而这正是本研究拟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注重结合多种学科对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艺术特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结合新常态下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探讨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现代价值,旨在积极推进湖南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建设。

一、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科学内涵

婚嫁歌曲是中国民间风俗歌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的科学内涵的界定与婚嫁事俗礼仪程序及音乐体裁形式息息相关。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是为了顺应婚嫁事俗礼仪程序而形成的一种成套的歌唱。

婚嫁是人一生当中尤为重要的事情,因此,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同样非常重视婚嫁礼仪,整个过程较为隆重、讲究。在筹备婚礼、迎娶妻子的礼仪程序中,新娘与父母、兄嫂、弟妹、姊妹等亲朋好友們、新郎和新娘各自聘请的歌郎都需要伴随着婚俗礼仪歌唱,有教导新婚夫妇的歌曲,也有祝福新婚夫妇的歌曲。

根据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程序,对其进行分类。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可分为:酒歌、嫁女歌、贺郎歌、吵房歌四类。

“酒歌”是反映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结婚仪式歌曲,是男人们专用的一种声腔,它的织体有四个层次,除“讲歌”“领歌”外,“和”歌又分两种声腔,本身就是一种多声部的合唱形式。酒歌的音调淳朴酣畅,气魄宏大,具有苗族男人彪悍豪爽的性格。“酒歌”的程序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介绍结婚夫妻结亲的缘由,其次溯源苗族祖宗历史、苗族各姓的发展脉络,再次教导年轻夫妻如何孝敬父母、处理家事等,最后大家一起唱“龙船歌”,参与婚礼仪式的所有人以一只“龙船”(烤鸭)和一只“芙蓉”(烤肉)为题,采取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形式进行对歌,把结婚的欢乐气氛瞬间推向高潮。

“嫁女歌”是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姑娘出嫁前必定要唱的歌曲,苗语又称“哩啦哩”,父母、兄弟、姐妹、姑姑、姑父、姨夫、姨子等娘家人集体陪同新娘过夜,期间演唱歌曲从出嫁前一天的当晚一直到唱到第二天的早晨,“嫁女歌”的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主宾双方互致自谦之词,其次介绍体现苗族文明、良好美德的结婚礼仪,告诫新婚夫妇如何和谐相处、规划家庭未来等等,再次是歌唱 “离娘歌”,表达对娘家的难舍难分,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这一场面往往催人泪下。

“贺郎歌”是新婚之夜主宾双方把新娘迎接到新郎家洞房中演唱的歌曲,场面热闹有趣,当新郎新娘入洞房后,由歌手端着盛有酒壶和十个酒杯的红漆茶具,放在新郎新娘面前的喜桌上,斟满酒后,鞭炮齐鸣。这时,外面的青年男女一涌而进,一面向新郎新娘敬酒,一面唱起“贺郎歌”,祝福新郎新娘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等。

“吵房歌”是迎亲当天晚上闹洞房、祝贺新人唱的歌曲,无论是长辈、平辈、小辈都聚集在洞房里,吵房歌内容主要以笑、闹、吵、喜为主,吵房的人必须随机应变,出口成章,随时回答新郎新娘提出的问题,伴随着有趣的闹洞房互动游戏,闹出喜庆气氛,增添了夫妻情趣。

二、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艺术特征

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既是音乐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探究其艺术特征需要从音乐形态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这门艺术,进而深刻地剖析其本质。

一方面,从音乐形态学角度具体分析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音乐特点(包括曲体结构、调式、节拍)。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四类的音乐特点分别为:酒歌以Do、Re、Mi、Sol及La、Do、Re、Mi构成的四音音列为主,以宫调式为多,旋法多为级进与纯四度跳进,歌曲节拍形式2/4、3/4拍较为常见。嫁女歌曲调固定,曲名通常采用每段歌词的第一句话。即兴演唱,曲体结构以Mi、Re、Do、La构成的下行四音音列为主,调式采用民族五声调式,以羽调式为主,旋法多为级进与三度小跳,歌曲采用节奏自由的散拍子,2/4拍子,3/4拍子。贺郎歌曲调除少数几首是基本固定的以外,其余的由演唱者即兴创作,曲体结构以La、Do、Re、Sol构成的四音音列为主,偶尔加入偏音Si。调式采用民族五声调式,羽、商、角调式较为常见,旋法多为级进、三度跳进,偶尔运用纯四度大跳。歌曲的节拍较自由,常采用律动性较强的3/8、4/8、5/8、6/8、7/8拍子。吵房歌曲调固定,即兴演唱,曲体结构以La、Do、Re、Mi构成的四音音列为主,调式多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宫调式,旋法多为级进,歌曲节拍多采用2/4、3/4拍子。

另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总结、归纳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演唱特点(包括语言特色、唱腔风格、歌词特征)。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四类的演唱特点分别是:第一,酒歌用苗语进行演唱,而嫁女歌、贺郎歌、吵房歌均用汉语演唱。第二,酒歌、嫁女歌、吵房歌均属于“平腔”,贺郎歌属于“高腔”。酒歌、吵房歌中多使用倚音润腔技巧;嫁女歌中常使用直音、倚音潤腔技巧,偶尔加入颤音、滑音;贺郎歌常使用游离音技巧。第三,婚嫁歌曲大多是每句由七言构成,少数是八言、九言;在歌词中,衬词的运用也非常丰富。

三、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现代价值

(一)探讨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学术价值

第一,虽然巫水流域面积大,由东南向西北纵贯的地域广,但是巫水是苗族人民的母亲河,巫水流域孕育的苗族婚嫁文化与苗风苗俗一脉相承,反映了巫水流域苗族独特的人文与精神,具有共性特征,而且湖南巫水流域苗族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具备了湖南巫水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性,堪称人类民族的活化石。巫水上游苗族人民在繁衍生息中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等,如山区苗族在恋爱婚姻方面,有由父母包办和自由选择两种;新娘出嫁仪式中沿袭苗族的传统家训,母亲教育女儿出嫁后要孝敬双方父母,体现了巫水上游苗族讲究礼仪、注重感情的高尚道德情操等等。通过研究,可揭示具有巫水上游苗族标志性意义的民族特性,探秘其较高的民族学和人类学价值,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湖南巫水流域婚嫁歌曲包括酒歌、嫁女歌、贺郎歌、吵房歌,它们各具特色。通过研究,显示出湖南巫水流域苗族音乐的本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理论价值。

(二)探讨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的应用价值

第一,巫水上游苗族地区地产贫瘠,交通不发达,大都是山居生活,缺乏对外交流的机会,同时,巫水上游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迫使一些极其原始、极具个性的民俗民风都传承了下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招郎入赘、六月六山歌节等,在这些独特的风俗活动中,其音乐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获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南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巫水上游苗族音乐文化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研究了解到,把研究的成果转化成音乐作品,出版音像制品,可以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第二,巫水上游苗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而巫水上游苗族婚嫁音乐文化全面、完整、生动地反映了巫水上游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使得巫水上游苗族的历史得以记载下来,特别是《酒歌》不仅是巫水上游苗族的族源史,而且是一部古代苗族的风俗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巫水上游苗族婚嫁音乐文化就是一部传承巫水上游苗族文化的宏篇史诗。然而,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对自身生存的冲击,随着网络、电视的广泛普及,年轻人越来越不关注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青黄不接,巫水上游苗族婚嫁音乐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消亡的地步。通过研究,笔者对巫水流域的苗族婚嫁歌曲进行大量的搜集、整理、记录和保存工作,梳理巫水上游苗族婚嫁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探求其艺术本质与特征,研究的成果可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保护巫水上游苗族婚嫁音乐文化的规划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第三,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对于高校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研究,较为系统地整理巫水上游苗族婚嫁歌曲的曲谱及音像资料,分析其演唱方法与形式、自由润腔、语言特色等,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本土音乐课程以及声乐课堂教学中,有利于丰富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为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实践的进步与民族声乐理论的发展提供某些积极的可供参考借鉴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尹建德.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卷--城步苗族自治县资料本[M].城步:城步苗族自治县民间文学“三集成”编委会,1990:37-68.

[2]李定仁.城步苗族风俗歌集[M].城步:城步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译,1996.

[3]易秀华.湘西城步苗族自治县区婚嫁歌曲调查研究[J].黄钟,2014(02):66-73.

[4]金鹃飞,赵斌.城步苗族婚嫁歌曲艺术特征及演唱[J].邵阳学院学报,2009(02):117-119.

[5]张驰.湖南城步苗族“风俗歌”探析[J].艺术评鉴,2016(09):64-66.

[6]刘叶波.湖南城步贺郎歌探究[J].大舞台,2014(05):235-236.

[7]张弛,陆霞.孝为先,和为贵—巫水流域的城步苗族婚嫁歌曲及其“美善合一”思想初探[J].中国音乐,2013(02):182-185.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项目名称:湖南巫水流域苗族婚嫁歌曲研究,项目编号:19YBA310。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本土音乐文化在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9】291号-777;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文化自信视域下城步苗族音乐的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9C1661;本文为2018年邵阳市社科联课题,项目名称:湘西南苗族婚嫁歌曲艺术保护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8YBB12。

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伴随我国美术艺术形式不断创新,“中国民间美术”作为我国艺术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年来大多研究发现,“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性及艺术性对其自身价值提升、内容展示影响颇大。本文将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   艺术价值   基本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意义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有关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国民间美术起源及发展、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包括地域性特征、历史、生活性特征、装饰性特征等,本次研究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中国民间美术起源及发展

目前,随着“中国元素”的不断介入及发展,世界文化及艺术形式对在“中国元素”格外关注及重视。其中,在诸多中国元素中,“中国民间美术”较为独特,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固有的民族、民间美术艺术形态。从文化范畴的角度来讲,”中国民间美术“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风俗文化及民间生活现状,它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首先,中国民间美术起源于我国民间,它与我国民间风俗密切相关,即来源于民间、形成于风俗。例如我国传统民俗如节日庆典、娶妻生子、迎神赛会等,这些活动中都先后出现了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相关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形式正式基于上述活动中的艺术形式体现,将其进行加工、制作处理,形成一种更为立体、鲜明、代表性较强的美术艺术形式[1-2]。该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从其制作材料进行研究发现,其制作材料多为民间常见材料,主要包括布、纸、木、泥土、竹等。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合理运用,并通过较为高深的技艺手法,将其美术形式以一种更为立体、趣味、丰富的组织结构呈现出来[3]。其次,我国民间美术也注重其“寓意”,从传统文化起源的角度来讲,中国民间美术多为带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寓意。体现了我国传统民俗中的积极乐观、淳朴活泼、清新刚健,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特有的民族文化及精神核心。最后,从其制作及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多为、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整体布局较为宏达,细节处理较为细腻,往往给人一种“犹如山的强你、犹如水的柔,这种感觉极大体现了中国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重要所在[4]。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特征是我国民间美术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诸多,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不同的“地方艺术”。我国民间美術不是片面的内容体现,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通过对相关史料及信息研究发现,中国民间美术特征按其地域可以分为:西北系、江南系、东北系、川蜀系及中原系极大部分。按照地域的不同,其民间美术形式也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北、东北具有特色民间美术形式包括:剪纸、泥彩、木雕年画等。中原地域民间美术形式主要包括:民间皮影、石雕、玉田泥人等。中国民间美术的地域性特点体现了我国多民族、多群体的融合及团结,而民间美术的形式也还会随其地域之间的差异化,产生不同的特色效果,丰富了民间美术的形式与种类,体现了国家及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5]。

(二)历史、生活性特征

通过对我国各地域民间美术作品及形式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特征,历史性特征主要从其美术作品的故事内容、寓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年画中的“门神形象”,正是对唐朝初年秦琼、尉迟恭的人物事迹进行提炼,让人们了解与认同他们的“门神”形象。所以,中国民间美术内容与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性,将历史人物与事迹融入到民间美术作品中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民间美术的“生活性”特征主要是基于“民间”生活来源,即素质的生活性。民间美术作品大多反映了我国民间最底层的百姓生活与现实情况。如市井街道、民间杂耍、劳动耕种、狩猎出巡、日常生活等。这些艺术特征都在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得以彰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缺乏生活的“艺术”是空洞的、乏味的,也是缺乏其灵魂性。所以,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分析,将其生活特征进行阐明其意义十分重要[6]。

(三)装饰性特征

“装饰”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的方法应用必须从其“结合性”入手,以民间传统花鸟画为实际案例,在对其进行绘画中可以以“装饰画”进行定义,装饰画的定义是在色彩、风格、节奏等方面都以“装饰”为主,并将其装饰理念融入到现代花鸟画中的构图、形象及色彩上。另外,装饰画在通过诸多装饰手段及方法度及其现代花鸟画进行立体效果呈现,具体手段如下:第一,元素搭配手法,元素搭配手法是在花鸟画主体对象确定的基础上,对其相关元素进行融入搭配。首先,对其元素进行认真选择,以民间花鸟画为案例分析,选择元素装饰应该从花、鸟对象主体入手,将其花鸟的种类、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选择其必要元素。其次,要对选中元素进行整体画面配置,这种配置性具有一定的效果性与优化型,在画面配置中元素的位置选择、尺寸距离、色彩运用等会对整体花鸟画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最后,元素搭配手法应该体现其花鸟画的整体渲染力与延展性,不能进行无效的元素搭配装饰。第二,寓意融入手法,民间花鸟画与现代花鸟画不同,现代花鸟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集约式艺术体现。现代花鸟画可以包括:古代花鸟画、西方花鸟画等风格结构。而寓意融入手法正是在其现代元素、写实、色彩、运笔的结合下,将其“寓意”进行体现。“民间花鸟画”是有灵魂的,欣赏者可以在花鸟画中仿佛听见“鸟语花香、百凤齐鸣”,这种渲染力主要是其寓意融入的重要作用,寓意的涉及成分较多[7]。

三、中国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新时期、新时代的伟大发展契机来临,我国将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胸怀去包容以应对一切机遇挑战。在美术事业发展中,中国民间美术作为其“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的重要性及影响性。而我国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融合正是其艺术价值提升的重要基础。现代性融合不是片面的简单艺术体现,而是更为美化、大气、丰富、多元的艺术形态发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将我国民间美术进行现代性呈现尤为主要,未来是多元化艺术发展时代。未来我国民间美术的现代性融入,首先,加强对民间美术工作者的培养,用传统艺术语言讲现代故事。将更为流行、新潮的绘画理念及思维方式进行培养灌输,在保留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基础上,对其进行现代性元素添加,保证其新颖性、立体性。另外,呈现时代精神,符合现代审美。促进国际美术艺术及相关组织进行沟通交流,让中国民間美术走出去,树立中国特色民间美术形象,提升中国民间文化认知与中国民间美术声誉。

参考文献:

[1]谢圣飞.鉴赏课让高中美术教学生动起来——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民间美术”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1).

[2]柳姗姗,李说文.中国—东盟自贸区构建背景下桂东南民间美术利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04).

[3]谷海燕.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评《中国民间美术教程》[J].教育发展研究,2019,(04).

[4]吴从瑞,江文淼.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5]王刚,丛红艳.陕西民间美术造型在中国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创作实践[J].西部皮革,2018,(02).

[6]司春燕.中国民间美术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现代性融合[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08).

[7]刘伟.借“本”塑“原”:论中国民间美术应用于原创儿童绘本的可行性[J].蚌埠学院学报,2018,(06).

[8]赵起,邱继东.民间美术是艺术之源[J].美与时代(上),2014,(05).

[9]杨七洲,民间美术资源在农村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孙培培.民间美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之教学实践探索[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11]李建强.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8).

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姓氏文化陶艺教学《百家姓》

一、缘起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陶艺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书法、雕塑、设计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儿童陶艺教学是对儿童进行的陶艺教育,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思维的启发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从生理机能上来说,可以锻炼儿童的手指活动能力、手脑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从作品的形式来说,儿童创作的陶艺作品具有一种原始的活力和自然的艺术感染力,顺应儿童的天性,开启儿童的思维。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教师需尝试用泥材等材料,通过揉、搓、压等方法丰富造型活动。

二、教学思路

在孩子的眼里,世上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喜欢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本课教学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把握“泥巴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孩子们通过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姓氏的文章,成文于北宋初,共收集姓氏五百余个。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百家姓》融入到儿童陶艺教学中,让孩子在玩泥巴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同时真正感受到中华姓氏的源远流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活动中心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书画社的孩子具有一定的绘画和书写基础。学生年龄为7至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一颗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四、教学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都是百家姓的传承人。课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姓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姓氏的重要性,对中国汉字的结构更加了解,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转变传统的陶艺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百家姓》为依托,让孩子们在课程中体验玩泥巴的乐趣,同时又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五、重点难点

1.陶艺与文字的结合。泥条组成汉字的结构,学会运用拍泥板、搓泥条、捏花、借助陶艺工具按压等不同的立体造型方法来完成作品。将姓氏文字合理组织构图,掌握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2.陶艺与绘画、书法相融合。掌握“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过程

《陶艺百家姓》课程共计四课时,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了解姓氏文化、画一画和写一写、创作陶艺百家姓、讲述中华姓氏树。

1.了解姓氏文化

中国人的姓,大多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据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五千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伏羲氏时期。姓氏的来源分为13类,即来源于图腾、部落、居住地、官职、皇帝所赐、避难改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等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大有创作的《中华姓氏图腾》,依据的是古老的甲骨文、金文和《鸟虫书》以及刻在出土文物上的族徽,还有就是口口相传的神化传说。从姓氏图腾中,我们可以看到姓氏汉字的演变,是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演变过程。

陶艺《百家姓》造型特征的灵感来源于汉代瓦当。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筒瓦的组成部分,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尤其汉代瓦当图案优美、质朴浑厚,孩子们在制作陶艺的时候可以从中借鉴其艺术造型特征。

2.画一画,写一写

孩子们对姓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接着让孩子们画一画自己的姓氏。孩子们的画笔下呈现出一幅幅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姓氏作品。然后,写一写自己的姓氏,调色板少儿书画社的学员具有一定的书写基础,一笔一划下呈现出自己的姓氏。

3.创作陶艺百家姓

(1)揉泥球,拍泥板。将泥巴揉搓成圆球状,用泥拍拍打,用力均匀,拍打成型,制作出一块厚薄适中的泥板。

(2)写汉字,刻姓氏。先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以免用泥条塑造文字的时候遗漏笔画,再将自己的姓氏用竹签刻画在泥板上。

(3)搓泥条,塑文字。取适量的泥块,双手搓泥条,要求粗细均匀,不断开,用泥条来拼贴出自己的姓氏汉字。

(4)压花纹,添装饰。将泥板的外围和空缺处进行装饰,借助陶艺工具按压出一些花纹。这样一件《我的姓氏》陶艺作品就完成啦!孩子们的作品文字匀称,图案优美,朴素稚拙。一件件姓氏作品呈现出汉代瓦当般的质朴浑厚,古朴之中蕴含着孩童的艺术气息,散发出一种生动、自然的艺术感染力。

4.讲述中华姓氏树

最后,一起观看《姓氏树》图片。姓氏树,我们的姓氏从哪儿来,祖先是谁,根在哪儿,它都能给你提供一定的线索,树上有很多的叶子,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姓氏,有你的,有我的,有大姓,也有小姓,所有的叶子依附在一根根的枝条上,枝条又依附在树干上,树干的根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根,所以说中华民族万姓同根。希望通过陶艺《百家姓》这节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中华万姓一家,同根同源的道理。

七、教学反思

将《百家姓》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儿童陶艺课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既锻炼了动手创作的能力,又对自己的姓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赋予了自己姓名更多的文化色彩。同时,这样的陶艺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又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生动的美育。所以,我认为运用得当,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更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艺术修养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融合雕塑、审美、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在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艺与能力。陶艺涉及的素材很多,与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等都有联系。如何在陶艺教学的过程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值得教师去思考的问题。我会一直在探索中学习,力求把陶艺课做成一门有特色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泥土的朴素和原始中寻找快乐。

八、结语

我們是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在传承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我们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姓氏是构成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民族的传人,成为了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走进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国俚语 社会文化特征 文化多元性

美国俚语是一种非标准语言,这也是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国俚语的运用愈加广泛,它作为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极为浓厚的社会文化特征。针对此研究和探讨,有助于通过这一语言桥梁更好地去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内涵。

一、美国俚语的基本界定

在语言文化体系中,俚语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语言形式,不同于不规范用语,它是一门非正式的口语表达语言形式。传统意义上的俚语介于标准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隶属于词汇语言中极为不稳定的组成部分。在美国语言文化中,美国俚语隶属于非标准英语范畴,是针对标准语言的有力补充。俚语形式不仅体现在口语表达层面的语音、重读和语调之上,同时更是丰富的词汇和语义的演绎和表现。美国俚语的形态表现极为多样化,包括单音节词、首字母缩略词、词素重叠、借词、新造詞、逆构词、截断词、词尾缩略词等多种表现形式,具备极为浓厚的生活化运用特征,独具风格,同时极具新颖感和时髦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美国俚语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之词,它们在当代美国日常生活之中都承担着重要的交流功能作用,在新闻电视广播和文学作用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实质上,任何语言形式的出现和运用都与其当前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美国俚语与美国社会的联系极为密切,甚至可以说已渗透到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探讨美国俚语中的社会文化特征具备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美国俚语中的社会文化特征

1.体现说话者的身份,强化群体认同感。实质上,语言的使用并不是一个割裂的独立过程,这属于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美国俚语作为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这也隶属于社会行为的范畴之中。在美国俚语中,其社会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说话者的社会群体性之上,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美国俚语的运用过程中也会使用差异化的语言内容,用以更好地表明说话者的身份及社会地位,从侧面强化社会群体的集体认同感。在美国俚语中,如果说话者是学生身份,那么在俚语使用过程中会更具生活化气息,例如fender-bender(一件小事

情);flunk sb.(给某人打一个不及格的分数);brutal(非常棒)等俚语词汇,这些词语在学生群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同时对于说话者而言也是充分自然和恰当。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也会有自身语言体系中的俚语词汇,例如艺术家群体,爵士乐成员也可使用Gabriel(喇叭手)这一类专用俚语词汇,在直接表明说话者身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加强集体认同感,集中体现相应的文化特征,给人以极强的身份认同感。

2.体现幽默化的态度和情感。在美国文化体系中,幽默感是极为显著的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也成为了美国人国民个性的重要体现。在美国俚语的实际运用之中,也体现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及人们的态度情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这也容易引发心理层面的焦虑、自卑以及抑郁等情绪。美国俚语的灵活运用能促使人们摆脱标准语言体系的约束,在语言交流这一社会行为中宣泄自身的情感,传达自己的态度,以更为幽默和轻松的俚语表达方式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例如在对待死亡等沉重话题时,美国俚语用看似轻松的词汇“the narrow house”缓解了压抑的情绪、再例如在美国社会日常生活之中,美国俚语也会充分运用发音和音节等要素让语言表达显得更加充满趣味性。在指代优秀的人或事的时候可以the bee’s knees这一俚语形式表达,在指代喜欢看热闹的人这一群体时,也会充分发挥语言的幽默特性,应用rubberneck这一俚语来表达,以“橡皮擦的脖子不停转动到处看”来生动描述,从而让语言表达更加诙谐有趣。

3.体现美国及其民族的文化多元性。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民组合而成的社会,各个民族的移民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和渗透,但同时也保留着自身的的独立性,因此美国文化极具多元化特征。在美国俚语的运用过程中,文化多元性也体现得极为充分。例如意指“汉堡或牛肉饼”的美国俚语burger一词是来源于德语体系;而表示“迅速地”意义的pronto则来源于西班牙语体系。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为美国本土化俚语的产生带来了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土壤,外来语和俚语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美国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特征。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美国俚语的语言体系也得到了拓展。美国俚语作为美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集中体现了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针对其进行相应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美国社会文化,有效形成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及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素真.美国俚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4:21-22+27.

[2]杨莉.《老友记》中的美国俚语及其语言文化特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57-158.

[3]秦毅之.美国俚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113-114.

[4]刘沁.美国俚语的语言特点和社会功能及学习策略[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04:144-147+156.

[5]成汹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J].外语学刊,2015,03:66-69.

作者简介:王艳(1979.11-),女,汉族,重庆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

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范文第6篇

一、被崇拜

中国人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对美国这个国家,甚至是美国人民,往往具有相当的崇拜,羡慕,或许由于美国等发达西方世界的经济繁荣,富裕,又或许是美国的“自由”“民主“等原因,比如在20世纪末的上海,女孩子嫁给美国人,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电影《茉莉花》中,虽然并未出现美国形象,但是女主角茉在接到国际邮件时对邻居讲到“阿拉在美国老多亲戚,多的嘞”,然后趾高气昂的走上楼,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或者在海派的上海,认识一个美国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又或者在电视剧《过把瘾》中,女二号嫁给了大自己十几岁甚至在国外有婚史的美国人,女一号在涉外酒店,端着酒杯对女二号说“你替咱所有姐妹都争了光.....”,这都是当时的实际社会现实,人们的对美国的崇拜认识,其真实的反映在荧幕中的。

二、复杂多种的民族关系

中国同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这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首先,美国同中国并未出现过正面的直接的战争,即使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也仅仅是作为援助朝鲜再朝鲜的领土上同美国之间有过兵刃相见,这是一种间接存在,因此即使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中,一般所反映的是我方官兵如何英勇善战,奋不顾身,如《邱少云》《英雄儿女》等,而在此类电影中,美国人物往往是模糊化的,同中国电影中所存在的“小日本”“日本鬼子”的形象完全不同。因此,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正面与反面,并没有确定的符号,多种并存。

如在电影《一个美国飞行员》(拍摄于中美建交初期),《红河谷》中,美国人成为了帮助中国打击外国侵略的国际友人,而《朱德与史沫特莱》等一系列电影,更使美国人作为了共产主义的国际友人受到极大的推崇,在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剧中美国教父更以几乎是英雄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电影中。此时美国的形象是正面的,受爱戴的,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三、同中国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电影中所表现的文化差异,往往以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人和一帮代表美国文化的美国人发生的事件作为戏剧冲突。而这种所反映两国文化差异的电影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发展而变化。如早期此类电影《刮痧》,女主人公开始便是一位被美国文化的完全征服的典型,对自己的儿子甚至从未说过中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女主角似的人,他们向往美国,向往美国的文化,自由民主,更好的经济,更多的机会,更具有年轻活力的社会氛围,他们过着美式的生活,实现着自己的美国梦,但是这一切的平静全然被儿子被爷爷刮痧所打破,他们被美国法律处以虐童罪,一切的一切,包括成功的事业,富裕的生活等等一夜之间失去,甚至使得父子,夫妻分离。在电影中,以西医代表的美国文化是注重实证,科学的,而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玄幻的,不科学,甚至是违法的。而在近期所播出的怀旧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是被美国学校拒收的土鳖,孟晓骏这位国内的天之骄子在美国可以说是“loser”,而多年过去,他们的公司已然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且面对美国人的所谓惩罚时告知美国人,中国人,中国,是什么样的而在冯小刚的电影《大碗》中,电影所表现的两种文化的博弈同《刮痧》可以说是几乎相反的。美国大导演,来到从未了解的中国,以美国人的思维价值观以及美国文化面对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要拍摄古老的中国故事,而此过程中随着灵感的山穷水尽和生命的垂危,却被葛优所扮演的优优近乎疯狂的举动打动并给予赞赏。可见在中国电影中,美国人代表的美国文化经历着被崇拜到文化博弈到征服的演变。在现实社会中,中国同美国都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甚至对自己本身的认知都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实生活中,中国人所认为的美国人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高大上”,发达与富裕的代表,甚至相当多的美国人在中国是一种“屌丝”形象出现的。此类人物也相当多的出现在近些年的中国电影中,如《光棍终结者》等。在近二十年中,随着改革开发,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人以及中国观众渴望并呼吁着平等对话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征服欲。

四、人性的解放和自由

虽然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但一直以来未有过颠覆性改变的即为宣扬美国人性的解放和自由,众所周知,美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自由,民主,平等。而首当其冲的为自由,这也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至今吸引着众多外来移民者的缘由之一。这就好比曼哈顿岛上的自有女女神像,在其存在之初,他所面临的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条航线,即为欧洲至纽约的航线,因而美国对于外来者第一个告知为“freedom”,他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如在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中,中国通美国对于同性恋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者是在《北京遇到西雅图》中,海清所扮演的同性恋者“借精生子”接受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上一篇:产能过剩宏观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交通与旅游相关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