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

2024-03-09

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第1篇

这一点应当说是与通常的培训比较大的不同,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学员一直是活动的重心,学员通过自己身体力行 的活动来感受,并从中悟出道理。培训师的讲解都是基于所有学员回顾的基础上展开的,而不是单向的阐述。这样 的学习方式充分保证了学员的投入程度。

特色二:小游戏大道理,游戏蕴涵深刻道理

“背摔”、“断桥”、“天梯”、“电网”……“拓展训练”所采用的活动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其实这些项目中绝 大多数都是经过几十年心理学、管理学、团队科学等方面论证,能够对个人心里素质和团队质量得到提升的项目, 其科学性不言自明。 特色三:参训者情感距离被迅速拉近

参加拓展训练的队员通常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培训师的调动充分融合,活动本身由于都面临着挑战, 许多项目需要大家忘我的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形成的感情就如同在军营、在学校形成的感情,其感情距离远远低于通常情况下社会性的朋友关系。 特色四:培训师文武双全

拓展训练培训师一直被公认为现代社会的阳光职业,酷且博学。不但能在各种户外培训器械上大展身手,又能在回顾教室中侃侃而谈。其实,励志拓展训练的培训师从筛选到培训都非常严格,具备了足够的学历和相关的知识背 景仅仅是一个入门标准,少则三月,多则一年的专业化培训保证了励志培训中心培训师能文能武的专业水准。

特色五:体验培训效果与众不同

同常规针对技能的培训不同,拓展训练更多意义上是针对态度的培训。针对这一领域的培训产品是非常少见的,而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态度往往决定了其工作绩效,这就给予了拓展训练一个非常广阔的生存空间。从参训企业得普 遍反馈来看,拓展训练对于改善团队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不同于旅游:

很多人把拓展训练当作是一种旅游形式,这个认识是不准确的。旅游的目的往往是放松、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增进感情。与之相对,拓展训练的目标是提升个人和团队的素质,其核心在于对参训者的提升。从手段上看,拓展训练通常强调远离喧嚣、投入山水,有时也会引入露营、徒步等训练手段,但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给参训者营造一种更加投入参加培训的气氛,而不是单纯为了旅游。 不同于体育:

虽然拓展训练以户外活动为载体,但无论是训练目标,还是训练手段,都与体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体育是以身体 锻炼和竞技为核心目的的,而拓展训练并不强调身体能力的储备与提升。与之相反,经常会有身体条件并不好的队员成为一个团队主宰的故事发生。从训练手段而言,拓展训练通常以限时完成任务为标准,要求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而体育训练则主要以重复性强化训练为形式。 不同于娱乐:

拓展训练具备极大的趣味性,但仍不同于娱乐。娱乐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没有明显的目的,解决的是心理上的某种满足感。而拓展训练的某些项目恰恰是以克服心理障碍,完成心理挑战为目标的。其中更多的内容会侧重于团队建设这与娱乐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于传统的培训:

轻松自然的野外环境;开放接纳的心理状态;真实模拟的情境体验;与以往不同的共同生活经历。与传统的室内训练不同 , 野外拓展训练借助自然地域 , 通过场地人工设施 ( 固定基地 ) 的训练活动 , 包括高空断桥、空中单杠、天梯等高空项目和扎筏泅渡、合力过河等水上项目等 通过使学员亲身体验经过定向设计的情景模拟项目 , 评估学员的实际表现 , 暴露出学员及团队整体的优势及问题;然后在培训师的引导下利用团队的共同智慧成功找到 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五种培训模式

如果你想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增加他们的学识,那么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是有必要的。

但是帮助他们获得提高的最好方法未必是让他们坐在教室里,接受老师“正规”的培训。那么,除了“正规 ”的培训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呢?这里介绍五种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 独立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就是让学习者独立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工作。听起来不像是培训,但是这种潜在的培训价 值很快就会在员工工作中显露出来。试想在整个工作中,他必须合理地安排每一个工作步骤:在什么时间达 到怎样的目标;决定采取哪种工作方式、哪种技能;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得自己去想办法,拿出一 些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培养他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利于 促进学习者为独立完成工作去学习新的技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贴身式学习

这种培训是安排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跟随“师傅”一起工作,观察“师傅”是如何工作的,并从中学到 一些新技能。学习者如同“师傅”的影子,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有足够的适合的技能传授给那个“影子 ”,而且“师傅”还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时回答“影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种培训方式在需要手工完成任务的领域较为常见,它不仅锻炼了员工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 力,增加了他们的学识。

开放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给接受培训的人以较大的自由,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内容。学习 的内容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是管理课程,也可以是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知识,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对他们在工 作中有用的一些知识。他们可以到图书馆里去自修,还可以请公司的业务顾问帮忙。有的公司甚至要求学习 者在一段时间内阅读一些与他们工作相关的书籍,然后在公司的培训会上讲演. 度假式学习

有些公司通常会允许或安排某些业务骨干每星期有一天或者半天不到公司上班,让他们到工商管理大 学去学习短期培训课程,并希望他们学成后,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们 所谓的“度假式学习”。通常员工也会利用这个“假期”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轮换式学习

在某些公司,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位经理前两年在公司的一个部门任职,而接下来的两 年,却转入另一个部门任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工作轮换”。它适用大大小小的公司。一般公司规定一两年内某些管理者的岗位就可以轮换一次。到那时,新的岗位,新的职位,新的员工,新的问题,一切从头开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出全能人才。

如何把培训做的更富吸引力?

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急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这个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其不确定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经说: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那些不会读和不会写的人,而是那些不学习、不会学习和不重新开始学习的人。

站在成人培训和学习的角度,作为培训讲师,也面临要重新开始学习和提升的问题,尤其是如何针对不同的培训主题和内容,设计具有特色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从而使你的培训更加具有活力和吸引力。

曾经听过上百多场国内外各种不同风格讲师的培训,也亲自讲授了几百场培训,如何使每一场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总结了一些这方面的心得,期盼与各位同行探讨和共同提高。

一、 在做讲师之前,把自己当学员,设定培训内容

著名的心理医生图克.马哈德凡博士说:“永远要接近你的顾客、了解你的顾客,并且成为他们的一员。”

在做培训之前,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讲师,一定要对学员知之甚多。

与培训组织方和学员进行充分的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确实诊断出培训组织方的培训目的、培训目标及学员存在的实际和潜在的心理需求,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

在接到培训的邀约后,我自己通常会向培训组织方和学员分别发送不同的调查问卷,由他们站在各自的需求角度,来详尽填写。结合反馈,再利用邮件、电话、测试、课前作业和抽样面谈等与之沟通,根据学员所在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状况、培训经验的丰富程度及其真正需求,制定培训大纲,并再次与其确认。

确定之后,把自己当学员,问这样几个问题:

1. 我要学什么?

2. 我来听这个课程的真正目的和动机是什么?

3. 课程的具体目标?

4. 课程是否深具吸引力?

5. 课程的进行方式是否丰富多彩?

6. 如何能将课程的内容记忆得更长久?

二、 依据调查结果反馈,设计具有魔力的培训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詹姆斯.德瓦说:“人的心灵就象降落伞,你只有打开它,才会起作用。”

你的培训中包含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越多,你就越有能力发挥学习的威力,你的培训就会越有成效。

针对具体的培训主题和内容,除了现场讲授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富有特色的管理游戏、视频、音频、影视片段、笑话、故事;与工作和培训主题相关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更具视觉效果的图表、图片以及讲师的肢体语言、声音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使学员集中注意力,保持兴奋状态,并且总是希望学到和了解的更多。

另外,也可以根据学员在培训现场学习和参与的状态,随时变化和调整讲课节奏,获得生动的培训效果。

三、 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氛围

柯特.列文在《变化的周期》中指出,就人们对学习和变化的开放性而言,人们总是处于“冰冻”状态。学习和变化的周期为:

1. 解冻(开放):出于某种原因从而有可能学习和变化

2. 变化(某种学习):培训现场的氛围营造是很重要的

3. 封冻(用变化了的习惯,取代旧的习惯):取决于支持的力量和给予的强化。

解冻:

成人学习时希望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不喜欢出人意外。所以在课程开始之前,与学员建立一定的关系,如简单问候、交谈、了解其关注的问题;介绍课程的内容、目标和给予他们的收获(课程的整体预告);课程开始之前的预热,让他们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学习状态,并感到兴奋不安和翘首以盼。

人们只有在处于良好接收状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时,才能学进新的东西。

轻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对那些愿意学习的学员和有抵触情绪的学员都有帮助,能有效的培养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教育家ERIC JAMSON指出,在学习的三个要素中(状态、内容、策略),状态是最重要的。学习的大门没有打开,真正的学习则无法开始。这里说的门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即学习的门卫。所以作为讲师,要随时关注学员的情绪状态。

音乐对培训现场氛围的营造和学员情绪的调动也是很有作用的。科林.罗斯在《快速学习》中指出:“音乐在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

音乐的作用:1.帮助学员放松;2.激活右脑接收新的信息。3.帮助将新信息移入长期记忆库之中(《学习的革命》)

在特定的培训主题中,我会在培训开始之前和培训的全过程之中,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授课方法,以不同的培训音乐进行伴随式浸入,解除学员的心理障碍、缓解学员的学习压力,延长学员的记忆周期。

变化:

一次活跃的培训活动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活动多样、形式多样、方向明确。今天我们更多的培训,也在把沙盘、仿真、多媒体、拓展甚至魔术等形式引入,从而给培训活动带来更多的变化。

培训的活动设计必须与培训目的和主题有关,在培训前和培训后,都让学员参与进来,培训就会是由学员而不仅仅是由讲师主动推进,整个培训过程就如行云流水般轻松、如意、诙谐、有趣。

不同形式的不断变换和有效刺激,激发了学员的积极参与,延伸了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从而提升了培训效果。 封冻:

成人更希望被讲师和同伴激励。成人喜欢的课堂气氛:

1.学员受到讲师的尊重; 2.学员的经验被讲师认为相当有价值; 3.他们的意见被讲师肯定和采纳; 4.学员的问题讲师能够很认真地面对和处理. 所以作为讲师,要不断的鼓舞和激励你的学员,让他们时刻处于高昂的参与状态。

以下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记忆的效果、延长记忆的周期:

1. 生动有趣的视觉教具:包括图片资料、图表、图画、剪贴、卡通、Flash、幻灯片、照片、印刷品、视频资料和实物模型等。讲师每分钟大约讲100多字,而学员每分钟思考500个字,视觉教具和资料有效的填补了这其中的差距;

2. 思维地图:托尼.巴赞是发散性思维和思维地图的首创者。目前国内研究和推广这一内容的人和宣传网站比较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把思维地图有效的引入培训之中,可以在每讲授完一个模块之后,在讲师的启发和诱导下,由学员组成的学习团队对上一内容进行各自的回顾和提炼;

3. 课程中所用的案例、讨论、资料和情景模拟,都必须与工作实际紧密相关,并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4. 近因效应表明,最近发生的事情更容易被记住。因此,培训的收尾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发生在培训结束时。在全部的内容结束之前,讲师可以带领学员一起回忆和总结前面所讲授的内容,或由团队自己整理学习要点,从而再次加深记忆;

5. 培训结合后,学员再次回到工作场合时,培训经验与工作实际的结合和反思以及学员所在部门主管的在职辅导与培训的应用推广;

6. 培训过后一段时间,可以由培训组织者组织受训学员之间的聚会,交换彼此之间对培训内容的掌握、应用情况,加深培训的效果。

推动管理层支持培训工作的八大心

1994年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从事企业培训工作,先在联想专门负责联想领导力的训练体系建设,现在又负责整个用友大学以及管理学院的建设。可以说,这里谈的一些经验甚至教训,是几乎花了一两千万才买来的,希望能对读者有用。

记得刚到用友时,我们也尝试进行管理培训项目的一些三级评估,甚至四级评估。在给这些经理人做三级行为评估的时候,他们都会说,课程内容不错。但是后来我发现,他们应用的行为发生次数其实很低。原因在哪里?找来找去,我们发现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的上级没有上过这个课程,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辅导这些下属,甚至还觉得下属应用一些基本管理技巧乃是标新立异。于是,我认识到培训要取得效果,上级的支持是非常的重要。其实不仅是培训项目,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项目,都需要各级干部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人力资源工作简直无法做出任何成效!

培训工作为什么一定需要管理者支持?先看看这个图,这是本人自创的,姑且称之"唐式培训成果转化模型图"。培训首先内容要"适用",一定要跟企业的战略和员工的岗位要求结合;其次,学员要"会用",只有会用才能最终转换成技能。在这个环节,需要投入时间来让学员练习和实践做保证。"知"和"行"完全是两回事,理解认同甚至很兴奋都只能算"知",只有应用才是行。就像烧开水一样,如果只烧到99度,即使差1度也还是生水,喝下去同样会闹肚子。有一些培训就像放电影一样,一两百号学员,老师只有讲课没有什么互动,更谈不上练习和实践了。而很多企业的培训经理往往对老师说:"能不能将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半个小时讲完?"当然可以,但只能是一个选择快进!当一个半小时的大片,半个小时放完了,事实上是找不到那个感觉的。对培训来说,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保证,是学不会的,学到的只是"知道"而非"掌握",结果是学员是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一上手就只有两个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第

三、训后要应用。如果说培训没有用,那只有一个原因,培训没有去用。再好的培训如果不去应用,就是对培训投资最大的浪费!适用、会用、应用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交集,才能构成一个有用的培训。 所以,内容的"适用"需要管理者准确提供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和学员能力差距;课堂上的"会用",经理不能只学知识没有练习;而训后的"应用"更要经理督促和强化学员去应用,经理不带头不提供支持环境,培训很难有用。从这个三用培训模型来看,培训要对企业有用离不开管理的支持!

再来看看,管理者为什么不支持培训工作?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他们发现课堂热闹,但学员训后行为没有什么改变。

第二、受了伤害。所谓受伤害,是说管理者的培训经历,全都是伤痕累累的记忆。比如上了课,花了时间,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等。培训很令他们失望。

三、经理们没有接受过好的培训。他们参加过的培训,无论课程内容,还是讲师表现,可能都不如人意。自己是参训后"感觉糟糕"的体验。

四、认为培训部门不专业,认为培训部门就是能讲几门课,但对公司和业务没有什么帮助。

五、将培训看成是福利。如果将培训看成是福利,培训的制度就会变成一严、二松、三推倒、四重来,培训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其实真正的原因,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培训或者人力资源工作者,没有去想办法影响我们的管理者,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去支持培训工作。

所以很多时候,在公司人力资源决策会上,或者整个公司战略决策会上,人力资源部或培训经理,往往是被缺席审判的对象。最后总结来总结去,就变成培训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培训工作如果做得不好,就会"认认真真走形式,辛辛苦苦挨批评"。

如何使管理者来支持培训工作,我总结出八大心法。

第一大心法:播种机

所谓播种机,就是一把手带头,促使管理层当讲师,推动教学型组织的MIT培训文化。MIT即让管理者当讲师(Manager is Trainer)。如果经理都来当讲师,对推动整个公司的培训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一般来说,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分为六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接受、鼓励、参与、强化、实践、培训中任教(MIT)。最高的等级就是任教当老师,MIT,如果达不到这个层阶,培训工作其实是很难真正推动的。

我来举一个例子,联想早期的核心价值观是把员工的职业发展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中去,后来整理出十六个字,叫"服务客户,精准求实,创业创新,诚信共享"。如何把这种新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下去,当时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像摩托罗拉那样,搞三张图下去研讨,也可以请一个培训中心的老师,或者是请外来的讲师团推广下去。但后来,这几个方案都没用,而是在联想内部培训了部门总监级以上的一百多位干部来当讲师,再由这些讲师带头去推行、传播。当干部走上讲台,尤其是杨元庆先生和高级副总裁进行第一讲以后,整个局面被打开了。结果先后有一百五十四位讲师,办了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场次的培训。虽然这些干部未必讲那么专业,可是讲的是自己的文化,是自己在联想发展的历程,讲的得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这个感觉就大不一样。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新的核心价值很快根植在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这就是干部当讲师的威力。

使用播种机时要掌握这样几个使用秘诀:

1、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培训文化特点,借足一把手的势能与资源;

2、开发和引进好的成熟课程。要舍得花点大钱;

3、城市保卫农村,先做活几个根据地,推拉结合,层层推进;

4、要有高质量的内部培训师培训,并且有一个培训支持团队,务必保证他们第一次就成功。因为他们上课感觉不好,就会极大打击他们的授课热情。

第二大心法:个性化

个性化就是关注管理层的个人成长需求,敢于给他们安排高品质的培训。无论如何,一定要敢于和善于影响高层,每年做培训需求访谈的时候,永远不能只对员工做访谈,要学会走上层路线,跟着你的总监,或者跟着你的更高层的总监去跟CEO或副总裁们聊一聊,这都非常的重要。

个性化使用要点:

一、 把自己当导演,敢于把他们当学员;

二、 既选对的培训,也选贵的培训,优选品牌课程;

第三、每年选送几个EMBA的名额,让高手来帮助他们;

第四、制定高层经理个性化能力发展计划,这会让管理层觉得你的工作很专业。

第三大心法:疫苗针

这是针对中层干部的。培训要有体系,因此要先补课,打通管理语言的一致性。

干部的管理语言不一致,会导致很麻烦的后果。联想在2002年到2003年时,推了一个叫MAL课(意即Management At Lenovo),也就是所有管理者都要参加一个管理基础课程。我们第一步,先给所有高级管理者在九华山庄做了两天的课程,叫高级管理课程研讨(但实际是管理基础的内容),请一个高级顾问来上课,让决策层认同培训的内容;第二步,再给所有的中层干部,总监级的干部上了一遍;第三个步骤把我们自己的优选的,有上课能力和愿意讲课的副总裁和优秀总经理,训练成讲师,然后让他们来教老的一线经理,把他们的意识贯彻下去;第四步是由我们培训中心的经理和讲师来训练新任的经理。四步贯彻到底,把联想所有的管理人员一致性打通,每个人都得上,这就叫MAL,这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培训工作不推进,就是以为高层都不知道下属在学习的内容,又怎么谈得上辅导。

培训管理者一定要学会给干部训后提要求,要敢于提要求,无论他是多么高层的干部,你都要善于在训后给他提要求。说到这儿,有些人会问我:"那你告诉我,副总裁培训完以后,怎么跟他提要求?"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在最后验收的时候,搞个验收会,务必设法把董事长请来,把总裁请来做考官,还把培训的老师请过来。然后让副总裁做一个汇报,比如说先交论文,交完论文以后,每个人做十五分钟汇报,然后评分,再颁发一个诸如最佳学员奖等。这样,学员们就会认真地总结和表现,这样在高层面前也能建立培训工作的正面形象。只有项目做出效果,领导才会信任你,先把血止住了,他才会允许你治胃病。当然给领导的内容一定要有体系,什么层级的经理和员工应该上什么课,就如同大学里的各年级的课表一样,让大家都有个整体概念,这也是必须的。但我想强调的是课程体系不仅仅是课表,体系有效的最终验收标准还是效果。

疫苗针使用要点为:

第一、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图;

二、敢于坚持专业,并巧借外力TTT;

三、用田忌赛马策略,上下一起补课。就是高层打中层,中层打一线,然后我们打经理; 第

四、一定要学会对干部训后提要求,无论干部层级多高,你都要敢于和善于给他们提要求。

第四大心法:Q12 第三大心法是针对中层干部。对于一线干部,要用Q12法。Q12是什么呢,是抓住公司一线经理,死死抓住,通过测评推动干群沟通,改善小气候,促进基层团队建设。帮助主动脉,打通微循环。

在公司里,影响客户的主体是员工,谁影响公司的员工呢?我们发现,对员工影响最大的是整天跟他泡在一起的一线经理,所以观点对我影响也非常大。这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县官不如现管"。《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这本书就讲了这12个问题,这12个问题就构成基层环境氛围与员工敬业度衡量的KPI。通过测评和管理这12个问题就能有效地推动一线经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通过改善、影响他们二者的互动关系,来影响整个企业价值链,来推动业绩的增长

什么叫帮助组织打通微循环?比如整个公司高层都有很好的愿景,主动脉很热,可是微循环很差,手指尖冰凉,而问题就出在中层干部和一些经理身上。这个时候就要让中层经理的核心,帮助主动脉,打通微循环,不让他们成为隔热层和电阻层。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Q12,或者说引进Q12,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 一定要有高层的参与;

二、 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推广,在内部形成项目讲师和各级讲师梯队,同时还要有辅导员;

三、 狠抓落实,以先进带动后进。也许在刚开始推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有意见,我们要抓住最积极的人,让他们进行经验分享,给他们颁发奖状,宣传事迹,先进带动后进,其他人就有压力。

第五大心法:长板凳

其实你的企业不一定非要通过Q12,也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或360度民主评议来促进干群沟通。应该谨记的一点就是,测评的结果不能束之高阁,测评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管理,要推动管理,就得要与员工见面和沟通。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眼前,还要狠抓各级后备干部,以及领导人才梯队的建设,就是俗称的长板凳计划。这样,如果有人走了,后面的人就能够跟上。采取多阶段的行动学习法,使选、训、考、用合为一体。

用友的后备分公司总经理培训是比较经典案例(《培训》杂志2005年第11期"名企案例"对此有详细介绍)。我们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在选拔阶段考核非常严格,整个项目会持续六个月甚至到九个月,要通过管理文化、管理自我、管理员工、管理团队和业务管理五大模块共五个阶段的训练。我们的项目设计包括四个要素:

1、课堂学习;

2、网络课件;

3、光盘学习;

4、学习研讨会,就是学习成果的汇报。通过这样来系统提高他们。

使用这个心法有几点要注意:

1、要把课程变成项目,不要简简单单的做课;

2、内外结合,经理课程经理讲。一定要总裁,或者董事长进行第一讲,分阶段进行,持续强化;

3、进行项目小组的行动学习。比如用友的SAT教学模式,我们在讲团队建设课程的时候,会把这个课程,讲师手册,学员手册,讲师PPT发给学员。我们来做教练辅导他们。晚上学员都只睡

3、4个小时的觉,进行备课,因为一个小组要来教其他三个小组。然后形成风暴期,规范期,表现期,每个阶段里有方法、工具、技能,学员,因为这样互相教授、高度参与互动的课程,能把他们的管理经验都融合进去,效果相当好。

第六大心法:夏令营

就是结合公司惯例,利用经理夏令营来使战略、文化、培训结合在一起,建设良好的干部文化。

这是用友非常有特色的项目。每年七月中旬,我们把所有的中高层干部集中在一起,进行干部文化建设,回顾上半年业绩,沟通下半年工作,用夏令营的形式,设计一些互动的室内外拓展项目来达成建设干部文化的目的。用友的夏令营去年是在井冈山,结合公司的"迎接第三次创业"的战略主题,采取用友红军闯八关的形式,我们把200多位经理分成红四军和红五军,并下分8个师,每个师还有四个团,有师长政委和指导员,还有向导、记者、医生,总指挥,组织十分严密。爬了一天的山路,中午还只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晚上再开了个庆功会师宴。大家在晚会上唱得的是自编的用友文化歌,吟的是自编的用友诗词,会场气氛热情空前高涨,激情至今难忘。这种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干部对战略主题的理解和认同,活动效果也得到董事会的高度赞扬,董事长先生还专门给我们的人力资源部写了感谢信! 使用心法为:

一、结合战略,深挖主题;

第二、全民皆兵,死抓重点;

三、内外结合,以我为主,敢于创新,勇闯新路。

第七大心法:望远镜

这是对战略而言。培训工作者要保持对战略和业务嗅觉的政治敏感性,要敢于和善于从战略和业务中发现培训需求,甚至是引导出培训需求。

使用望远镜的心法要点是:

一、和业务部门经理多吃饭。你跟他们吃饭次数的多少,决定他们对你支持程度的大小;

二、多监督战略。要想方设法把课程和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

第三、访谈一定要找一把手;

四、要侧翼包抄,把能做的先做起来。

第八大心法:显微镜

培训工作无小事。因为都是和人打交道的,一个表情,一个细节安排得不好,学员就会有意见,甚至造成整个培训局面的被动。所以,在培训组织的细节上要流程化,视觉化和标准化。

使用心法为:

一、采用班主任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

二、采用会务工作表单制,用训前训中训后三张会务单,尽可能所所有细节列出,说明工作标准

三、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并准备多种预防方案如备用电脑、备用硬盘。

独门心法:发动机

这是最重要的,没有它,前面所有点都很难发挥作用。所谓发动机,就是指培训工作者要提升自己的培训能力,自己来当老师,不断地复制课程和讲师,持续的付出。培训工作者如果不能讲一两门课程,太可惜了,能讲课就是你的业务能力,能讲课就使你能够在推动培训工作时有更大的影响力。

做培训工作,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在公司内部建立良好的个人品牌,建立良好的人脉圈,要拼命地学习。比如,我自己如果想开发一门课程,我的最低标准是要听三门同样主题、不同老师讲的课程,读十本相关主题的书。

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第2篇

——体验式营销培训总结

童心

一、体验式营销培训结构及训练方式调整起因

2010年,体验式营销开始盛行。也就在那一年,我如同一个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孩子,目睹了一片奇幻壮美的景象,惊喜万分。这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过我的内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销售的认识,让我看到了一片全新的领域。

时隔两年,在经历了各种大小培训、教学和实践之后,体验式营销这个词对于我,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亲历了体验式营销对于我们销售的改变,它让我们销售人员的话术、销售模式、销售思维,甚至是我们的店铺陈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惊喜于各种演进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去面对一个让人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体验式营销培训的价值和效果,仍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还有大量的提升空间。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体验式营销培训时,授课老师豪情万丈,受训学员们则一个个激情澎湃,整个课堂上妙趣横生,充满着欢声笑语。可当学员们回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却发现一切似乎都依然如故,那些神乎其技的销售技巧,那些刻骨铭心的实战演练,那些生动鲜活的案例,虽然仍历历在目,可轮到自己用起来时,却还是那么生疏、生硬。非常努力的尝试过几次后,很多人最后只能无奈的不了了之。正是因此,培训做了一波又一波,受训者被感动了一次又一次,可实际工作当中的效果,却似乎总是不那么理想。

正是因此,我开始琢磨着对现有的体验式营销培训模式及训练方式做出一些调整,力图让体验式营销培训显示出另一番景象,希望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效果能够得到更多的体现和彰显。

二、体验式营销培训演化和变革思路

要说体验式营销培训的演化思路,我们需要先提到一个电影,这部电影很多朋友都看过,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当中曾提到过用剑者的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第二层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第三层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堪称武侠境界诠释的最高意境和解构。在这里,我也借鉴同样的方式来解析体验式营销。

参照用剑者的三层意境,我把体验式营销的学习和应用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一)第一层:只用其道,不明其理: 在这一个层次里,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和学习,我们能够让受训者迅速理解体验式营销的发展和由来,并且能够学会使用基本的体验式营销技巧、话术,懂得体验式营销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这一阶段,体验式营销技巧更像拿在一个普通人手上的利刃,虽然能够挥舞劈刺,却不得其门道,无法发挥利刃的最大威力,此刻虽“手中有剑”,却是“心中无剑”。许多参加过体验式营销培训的受训者,大多停留在这个阶段。 也正是因为不明其理,因此在运用体验式营销的技巧和话术时过于生搬硬套,收效一般。而平平的效果反过来又严重刺伤了受训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形成了恶性循环。

要提升效率,首先就要大步走过第一阶段,跨入第二阶段,即接下来的第二层。

(二)第二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认为,在教会了受训者基本的体验式营销技巧后,更重要的一步是要为其解析这些技巧的原理和根源所在。销售的环境千变万化,不拘一格,这也意味着绝对不能用同样的方式面对千变万化的情境。

在这一层中,我们将会为受训者剖析体验式营销的关键要素,并解释这也要素是如何有效组合,形成各种神乎其技的营销技巧和模式,做到虽无利刃在手,仍可遵循章法,伤人夺命,也正式所谓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到了这一个层面,对于体验式营销也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也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如何运用体验式营销技巧。

(三)第三层:变化自如,融会贯通

与武侠小说中所有的绝世高手一样,习得武林绝学的人不在少数,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登峰造极。体验式营销也是一样,能够使用话术和技巧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极致,销售的极致。

说到销售的极致,很多人或许都理解为拥有非凡的销售数量,而我认为,销售的极致是打动客户的心灵,从情感上彻底征服客户。

纵观古今中外各类销售精英,无论他们在使用怎样的技巧,无论他们有多么非凡的能力,但殊途同归,他们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打动客户的心灵。体验式营销也是如此,再多的体验,再多的技巧,最终极的目标就是要打动客户,让客户为这心动而激情澎湃,从而最终达成销售。

因此,我认为能够走进第三个层次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他们对体验式营销的要素了如指掌,在他们销售的过程中,看不出一丁点儿生硬和突兀,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浑然天成,就如同习惯一般。而所有这一切组合到一起,却又无不体现出销售之美,也正是我们所谓的“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举手投足间皆是销售。

我非常期望能将受训者从单纯的技巧使用者地位中解放出来,让受训者能够透析体验式营销的根本要素,并通过大量的训练将这些要素融入我们的行为模式中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

(四)体验式营销基本要素:

说到体验式营销的基本要素,我们或许能够很容易联想到销售流程。随便翻开市面上一本正统销售书籍,我们都不难找到这样一条经典的销售流程:识别客户、接近客户、提问、发掘客户需求、介绍产品、处理客户异议、临门一脚,最终成交。

包括经典体验式营销在内的众多销售方式,其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在发掘客户需求、介绍产品方面进行了革新和变化,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让销售技巧发挥更大的效率和效用。

我们总结各种流派体验式营销的精华,无论其销售技巧如何,也无论其流程和模式如何,其实一直都在极尽所能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刺激客户的感官,形成各种有效的情绪体验,二是实现与客户的情绪对接,牵引客户情绪(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最终实现情感上的共振共鸣,促成成交。

因此,感官和情绪,才是体验式营销的两大核心要素。 恰恰这两点,也正是全脑销售的核心理念所在,因此要将体验式营销进行演化和革新,要将其升华成为一种销售习惯,就是要让体验式营销朝向全脑销售的方向演进,让具体的技巧抽象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再用这样的理论高度指引销售,彻底的融入受训者的生活中去,融进受训者的血液和灵魂,成为一种近似信仰的理念,让受训者能够紧扣住体验式营销的要素,摒弃固有的模式和技巧,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让销售中、交谈中无不渗透着体验式营销的光环和魅力,让大道归于虚无,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

而要让这一切成为现实,成为能够被普遍传播和接受的内容,就必须对于现有的培训方式进行改变,从课程结构上和训练方式上进行颠覆性的变革。

第三部分:体验式营销模式及训练方式调整

体验式营销的第三层境界,是如此的让人痴迷。为了能够探索达成至高境界的道路,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体验式营销培训方式进行改进,让体验式营销朝向全脑销售的方向大步前进。为此,我从授课结构上和训练方式上都在不断进行调整,期望让这一切都更加自然和有效。

(一)体验式营销授课结构上的调整

为了能够解释清楚这条演进的道路,我使用“销售基础功夫+全脑销售+体验式营销”的方式进行课程结构安排。

首先,在开始理论教学之前,我打破了原有体验式营销的传统流程,开始从销售的基本起步,与受训者一同探讨销售的心态、勤奋的意义、口才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通过这些内容的交流与沟通,为下一步销售技巧的讲授打好基础。

接下来进入理论教学,开始探讨全脑销售,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全脑销售的两大要素(即感官和情绪)。在感官部分,我会从人的五个感官入手(即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讲解感官是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让大家学会通过感官去关联情绪,逐渐建立其感官和情绪间的桥梁,有意识的通过感官刺激,去引导情绪甚至经营情绪。接下来在情绪部分,我会与受训者一同探讨自身的喜怒哀乐,体验情绪对情感的影响,通过与客户情绪上的有效对接来实现情感上的共振共鸣,实现对客户心灵的敲击。

当完成了销售基础学习和全脑销售理论学习和演练后,我们将体验式营销作为全脑销售的理论实践来进行解析,从而推导出体验式营销的各种销售技能和销售模式。

举例说明,以发觉客户的SPIN销售技巧为例,在SPIN的运用过程中,先通感官(比如听觉、视觉等)获取客户的潜在需求及问题,再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加工和强化,引发客户的强烈情绪(通常会引发客户的负面情绪,这在销售中是比较另类的一种),再通过提供的解决方案来化解客户的这种负面情绪或是激起客户正面情绪,以达到两者间情绪的对接和共鸣,从情感层面上化解客户的防备意识,形成信赖感和依靠感,进而完成销售工作。

而我们体验式营销中最核心的FARST也正是如此,感官刺激,引发情绪变化,而情绪的变化将直接带来行动,再通过体验的行为及客户的感官持续刺激和引导,让情绪得到不断的积累和酝酿,在情绪达到临界点时将其引爆,上升到情感层面,此时将客户经理与客户情绪进行有效对接和换位思考,将非常容易形成强烈的共鸣和情感宣泄,再在此基础上顺利成章的完成销售,形成一套完整的体验式营销闭环体系。

我认为,通过这种授课结构的调整,可以让受训者更容易理解全脑销售与体验式营销的关系,也更懂得体验式营销的核心所在,即感官和情绪的联动和掌控,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受训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的组合,形成最适合自身需要,最直接有效的体验式营销方式。

(二)训练方式上的变化

原有的体验式营销,更注重对于单个技巧的演练和强化,但个人认为,那样所学会的,仅仅是单个的技巧,缺少横向贯通,并不利于核心要素的理解和领悟。

因此,我在课堂演练方式上变更为对体验式营销所必备的单个要素(即全脑销售中所提及的两大要素,感官和情绪)进行着重强化,例如,在感官方面,我会要求受训者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五种感官刺激进行单独演练和熟悉,找出感官的情绪间的关联。在对五种感官及情绪进行单独训练后,再通过对销售技巧的解析来逐步实现综合运用,从而由基础抽象形成理论,再回到实践中,达到让受训者快速理解销售技巧,强化体验式营销核心要素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对培训后的实战和训练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

1、定制长效性的训练体制,培训结束后坚持推进演讲训练 培训的要素和销售技巧,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参透的,但是一些基础功夫,如口才和心态,则需要不断进行磨砺才能慢慢养成。因此,在培训后我特别设臵了定期的演讲训练,强化基础和理论。

我的培训课程安排中,包括定期组织受训者进行演讲训练,主题任选,内容任选,时长不超过10分钟,要求只有一个,让听众通过演讲记住演讲者需要传达的思想和内容。

之所以选择演讲训练,是因为它不仅仅锻炼了受训者的口才、心态,更重要的是让受训者学会利用听觉和视觉这些感官刺激,影响听众的情绪,让听众情绪跟随受训者而动。而要完成这一切的前提,是演讲者要满怀激情、热情来传达他所感兴趣的东西,让听众感觉到所讲内容对他们而言有好处,只有这样的努力才能真正影响到听众,获得认同,而这也正是体验式营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就是用对3G的热诚、自信和激情,影响客户,让他们感受到3G产品能够为他们带来怎样的利益,让他们的情绪被你所感染,进而随你而动,形成共鸣。 同时,随着演讲次数的不断增加,自信、气场也会随之得到改善,而自信和气场是一种正能量,会让接近的人变得积极乐观充满动力,对于销售人员个人魅力的打造至关重要。

2、提倡长实战概念

除去定期的演讲训练外,我还加入了另一个长实战概念。以往的体验式营销实战,往往持续时间最多只有一天,很多只有半天时间。这短短十余小时的经历,确实让人难忘,但现实的情况也很明确,学到的技巧临场所用甚少,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往往最后成为一段值得夸耀和鉴赏的回忆,而并非成为现实中可以被当作习惯来贯彻的核心。

而我提出长实战的概念,就是要通过外加力量的影响,引导受训者持续感受到实战压力,并在此当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长实战非常简单,以自营厅培训为例,在通过对自营厅营业员进行了体验式营销培训后,将会持续推进长达一到两周左右的长效实战。长实战将由培训师每天不定时间在营业厅实地督导,观察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体验式营销技巧、话术和要素的运用,每天自营厅下班前开短会,由培训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受训者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也不断得到修正,不断进步。当长时间不断修正、反复后将会逐步形成习惯,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在一到两周的长实战结束后,仍然每月定期

1、2次的督导强化,让逐步形成的习惯不断被强化,形成长效习惯。

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第3篇

摘 要 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微课教师培训项目遇到的障碍,探索对策,希望能够为高职微课教师培训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微课教师培训;多媒体技术

1 前言

微课教师培训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的培训项目。所谓微课培训,具体就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之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培训项目[1]。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可以是对课本进行的解读,也可以是对题型进行的精讲,等等。微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有助于建设数字资源,促进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2 当代高职院校微课教师培训项目中存在的障碍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具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微课教师培训项目得到广泛开展,然而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在此,本文对这些障碍进行分析。

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2]。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学生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具备熟练的实践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那么就需要教师运用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当代相关领域的社会现象;如果教师属于理工学科,那么就需要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产当中,并且可以解决现实生产的需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微课教师培训当中,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双师”能力[3]。根据高职教育实际教学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岗位要求讲解课程知识的能力。此外,高职教学还要求教师具备将教学知识归纳成为实际教学实践的能力,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编写。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学必须对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解。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备校企合作的社会能力,并且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单位开展相应的实习和训练。然而,在高职院校微课教师培训中,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存在不足。

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并且实现了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4]。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教育当中也应该注重在信息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受此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也应该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具体来讲,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所谓信息意识,具体指的是高职教师在信息面前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以及对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

所谓信息能力,具体指的是高职教师对信息进行的选择能力、检索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运用的一种能力。当然,这种信息能力是为高职课堂服务的。

当今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更新能力非常快,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对自己的信息知识库进行更新。

然而,在高职院校微课教师培训中,微课培训项目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存在不重视之处。

3 高职院校教师微课设计培训对策研究

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教育的需要,高职教师需要通过微课设计培训项目来提高教学能力。

坚持“以赛促建”的培育方法 对于微课来说,微课项目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往往需要长期的培训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5]。学校应该根据微课的特点,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科学规划,规划必须将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并且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职业培训的最终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微课培训项目在制定时,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在微课培训当中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比赛活动中去,通过比赛来充分调动起高职院校进行微课培训的积极性。如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课建设项目以及教学信息化比赛建设,借助于此类信息化建设,从而为微课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使培训项目更加具有主动性 微课培训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就需要设计微课时能够根据专业以及学科的独特性来制定微课培训内容。在微课培训当中,教师也可以直接将教学当中的案例运用到培训当中。当然,对于微课培训来说,最好不要进行单纯的软件技术培训教学,这样不具有针对性,很难达到培训目的。在培训当中,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中,还是在课件制作方面,以及课堂的录像和后期制作等方面,都需要尽可能地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开展。

高职教师微课设计培训的具体内容分析

1)对微课基本含义进行讲解。在微课培训当中,需要让高职教师通过微课培训了解到微课进行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微课实施后能够发挥的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可以使高职教师意识到微课培训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意识到微课培训的重要性。

2)微课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研究。对于微课教学来说,首先需要对课堂的主题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6]。在教学设计当中,需要对每一个教学案例进行详细设计,并且将多媒体工具运用到微课设计中,如将投影、触摸屏、板书运用到教学设计当中。对于课件培训来说,应该使培训更加侧重于构图和色彩的搭配。通过培训使高职教师能够独立并且准确地进行微课选题工作,科学制定出教学设计内容。

3)媒体使用和加工。多媒体是现代科技在教学方面的运用,也是当今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掌握多媒体技术。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图片运用功能、视频、动画、音频以及字幕等技术能力。高职教师应该对每一种素材的搜集和加工技术进行必要掌握,如截图能力、视频制作能力等。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微课培训项目得到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和广泛参与,对高职微课培训项目中的障碍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高职微课的培训效果,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最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郝双美.高等职业教育微课教师培训项目的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5(1):46-49.

[2]牟辉.基于“微课”模式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J].都市家教,2014(7):127.

[3]梁丽芬.基于TPACK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模式:以《微课制作与应用》培训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5(5):31-33.

[4]夏文雁.利用微课推动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新模式的构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2):80.

[5]周洁.基于微课程的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6]鲁剑萍,胡琛昀.微格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师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469-1470.

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第4篇

1通过发挥团队作用 ,深入挖掘基础理论 ,提高研讨实效

我园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体业务学习,深入学习“生态体验式教育课程”理论基础知识,了解“生态体验式 教育课程”对幼儿教育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提出许多问题,我们会借助隔周一次的“小组会议”进行集体讨论,共同挖掘问题的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碰撞中进行学习、反思、研讨、交流,将集体的智慧为大家所用,加快了教师成长的步伐。

在每次研讨过程中, 每个学年组都能在集中讨论的基础上,后续投入同年龄段各自进行实践,由一位教师组织“生态体验”教学活动,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分享后续的活动状况进行优化。这种边研讨边梳理经验的方式,增强了研讨的真切感,也帮助组内的全体教师在梳理经验形成案例方面有了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的借鉴与指导。

我园还组织了教师“生态体验式”教育教学观摩活动,这些公开教学活动的开展,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 在活动后的研究讨论中共同探索,提出最佳的应变策略,使发现的问题更好地得以解决。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 “生 态体验式 ”教学研究 ,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我园采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积极推进“生态体验”课程有效教学的研究。

(1) 由骨干、老教师上一堂示范课 →然后采用集体评析的教研形式,找寻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其间鼓励大胆提出自己对示范课的建议→针对上的教学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对新教师上模仿课的教案进行再设计指导→在改进教案与教学准备、策略等基础上,开展了新教师上教学模仿课活动→对新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点评。

(2) 通过骨干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系列讲座 , 从教学的有效导入、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到有效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应用等一系列研训活动,寻求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撑,帮助新教师与能力弱的教师进一步掌握“生态体验”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实施技巧。

3通过教师一日生活渗透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我们以对幼儿的关爱教育、礼仪教育、环保教育等做为主要教育内容,利用一日生活的一切契机,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全息沉浸,最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其灵魂的提升。

传统美德教育是我园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幼儿与他人、幼儿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如:关爱、感恩、孝心、互助、礼貌、谦让等等。在这一课程内容我们以“体验”“尊重”、“关爱”“分享 ”为关键词设计了主题教育活动。

我们把环保教育融入到特定的主题活动当中, 使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与环境问题建立联系,让幼儿在参与、体验活动中,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用思想指导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如,开展的主题活动《我和小苗一起长》,使幼儿在亲身体验植树活动的同时,萌发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社会领域活动活动《垃圾的分类》、艺术领域活动《变废为宝》和科学领域活动《节约能源》、家园互动活动《今天你散步了吗》都是围绕着环保这一主题进行的。这不仅促进了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丰富了我园的园本课程建设。

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关爱大行动,种植活动,废旧塑料瓶回收活动,通过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不仅宣传了我园的办园理念, 而且促进了教师、孩子和家长共同进步。

4利用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 ,发挥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精英,他们已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继续给她们创造外出研修、培训的机会,提升她们的引领能力,鼓励她们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另一方面,让他们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到立足于课堂、成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如带头上好公开课,对教师外出的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课,给新教师、青年成长教师做好有效教学讲座,带头搞好课题研究等,让骨干教师在园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辅导其他教师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发展。

实践证明,“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信任家长并争取和善用家长资源,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手段。在开展环保教育中,我们计划向家长提出“创建绿色国际生态学校”的倡议,争取在家长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使幼儿学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资料的广泛搜集,学会从网上下载资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利用搜集到的各种废旧材料,自制许多形象生动的教玩具;精心设计和创办主题鲜明,匠心独具的环保小报,展示出孩子们美好的向往和希望。希望家长、教师和孩子们在共同的学习中,自觉的形成学习团队共同体,获得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快乐。

最后, 我们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优势资源,从各学年组的园本教研活动着手,借助园本培训,引领教师在学习和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园本教研实践中收获成功与快乐,不断成长。

摘要:以“生态体验”为核心的园本文化主要是以“生态体验式教育”为切入点,以“自主开放、绿色生态、体验学习、创造发展”为课程理念,涵盖了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息沉浸,诱发生命感动,从而生成一种生态智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加快了我园教师专业的发展的脚步。本文从我园实际出发,阐述了在探究“生态体验式教育课程”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第5篇

一、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中的实施方案

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讲授市场营销调研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策划和实施体验整套调研项目,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以课堂授课为基点,借助专业特色实习基地平台,参与全国性技能大赛,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学生市场调研的综合应用研究能力。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如图1所示。

(一)课堂授课渠道中的项目体验式教学

《市场营销调研》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调研选题、确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问卷、实施现场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编撰调研报告这几个模块。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中,学生只能了解各模块的内容,难以体会具体的实际操作,更别提各模块之间知识系统化的融会贯通,而使用项目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在课程开始之初实施分组,让6-8位学生组成项目组,在教师具体讲授市场营销调研相关理论模块的同时,各项目组同步实践体验完成整个市场营销调研过程,具体的项目体验式教学过程如下:

1. 明确调研选题

在选题阶段,项目组依据各自的兴趣点自主选择调研选题,在搜集、整理和分析二手数据的基础上,学习识别区分现象,明确具体的调研目标和假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把握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真正锻炼学生二手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能力、诊断营销问题的能力。

2. 制定调研计划

在制定调研计划阶段,项目组需要在各自选题的基础上,依据已经明确的调研目标和信息需求,制定一个整体的调研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体验如何在宏观上把握一个项目的整个调研过程,体会具体实施一个项目之前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3. 设计调查问卷

在设计调查问卷阶段,项目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设定问题和测量方式、确定问卷结构布局和评估问卷、预调查。教师需要帮助项目组把控问卷的质量,便于各项目后期数据分析和调查报告撰写的顺利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真正参与设计问卷,从而真正掌握问卷设计的流程和技巧。

4. 实施现场调研

在现场调研阶段,项目组可以自主使用市场调研中常用的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教师需要帮助解决在问卷发放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访谈过程中有效沟通的技巧。

5. 数据整理分析

在数据整理分析阶段,学生需要针对项目组收集的问卷在教师的帮助下,使用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实施整个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软件处理,不仅仅可以获得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信息,还可以探索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6. 编撰调研报告

在调查报告编撰阶段,各项目组将之前获得的数据结果,用文字和语言有效地传递出来,赋予数据以意义,从而完成前期的设定的调研目标,并且学习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展示和汇报。

因此,通过课堂授课渠道的项目体验式学习,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基本技能。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渠道的项目体验式教学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是大学生思维能力实战化训练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展示创新能力和成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因此,市场营销调研的各项技能需要在实践应用中才能有所提升,学生应该配合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所学习的方法,提高调研能力,展现学习成果。通过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渠道的项目体验式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组织、策划、调查实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实战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市场敏锐度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比赛,学生在与兄弟院校的专业技能较量与交流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营销调研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专业实习基地渠道的项目体验式教学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广泛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逐步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领域。通过课程渠道和比赛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市场调研的具体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和技能如何在企业中实际运用并为企业创造价值,也是《市场营销调研》课程教学中的难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都在倡导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与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和专业见习都不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时常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调研课题,企业也十分乐于与高校合作,帮助其解决问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实现此类合作。通过专业实习渠道的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的市场分析决策,在市场动态竞争中进一步检验其市场调研的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

二、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实施的意义

(一)注重学生学思结合,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在课堂讲授市场营销调研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策划和实施体验整套调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多渠道综合培养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理论充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市场调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通过实施研究导向型的教学方式,多渠道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市场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二)以赛促学,通过比赛渠道提升市场营销调研的综合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组织的全国性“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通过各级比赛的层层选拔,学生在与兄弟院校的专业技能较量与交流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市场营销调研的综合能力。

(三)以学致用,通过特色专业实习基地渠道加深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不是简单的学生实习,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市场分析决策,帮助企业解决现实中面临的运营问题,为企业经营决策注入积极的年轻思维,同时学生也获得珍贵的市场实践机会,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

三、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的问题

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的实现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就失去了该教学方式实施的意义。在《市场营销调研》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团队的组成、选题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都是影响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跟踪整个项目,并把参与度列为考核成绩的一个指标,从而避免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形成团队,市场营销调研需要组员的充分沟通与合作,从而保证团队的正常运行。最后,好的项目选题能引发良好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环境中的热点话题出发进行选题,这样的选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他们对话题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参与的积极性。

(二)多渠道融合问题

课堂授课、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专业特色实习基地等渠道应该做到相互融合。如在校企合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现实选题,过去学生只有在进入企业实习的阶段才能接触到,现在可以考虑进一步校企合作,教师提前进入实习基地从中甄别具有行业代表性问题的选题,在课堂教学期间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项目组在实践课堂理论的同时,还可以实际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同时课堂教学中产生的优秀的项目调研报告可以推荐到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的系列比赛中,最终实现多渠道融合,达到全方位培养市场营销调研应用创新人才的目的。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文章以《市场营销调研》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项目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授课渠道、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渠道、专业实习基地平台校企合作项目渠道的多渠道应用实施方案,总结了方案实施的意义,并指出实施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渠道,项目体验式教学,市场营销调研

参考文献

[1] 林家驹,梁妮.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1):75.

[2] 沈月娥.合作学习在《市场营销调研》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385-386.

[3] 蔡瑞雪.校企合作卓越人才项目学生量化考评体系构建[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111-115.

[4] 祝映兰.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J].财会通讯,2014(08):63-65.

体验式培训课程范文第6篇

摘要:科技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悄然兴起,文章在阐释体验式营销和科技旅游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从感官营销、感受营销、思考营销、行动营销和关系营销等五个方面,论述了SEMs模块在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体验式营销 科技旅游 SEMs模式 科技旅游产品开发

一、体验式营销和科技旅游的内涵

所谓体验式营销,就是把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要素融为一体,作为设计、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注重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和消费后对“大营销”过程的全程参与,以充分响应消费者的诉求,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营销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关注顾客的体验,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产品,考虑消费情境,顾客是有理智的感情动物和体验要明确的主题等方面。伯德·施密特博士(BemdH.Scllmltt)在《体验式营销》指出,体验式营销是从消费者的感官(Sense)、感受(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系(Relate)五个方面出发,重新定义和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他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伯德·施密特将五种方式的体验形式称之为SEMs模式,即战略体验模块,就是把消费者的感官(Sense)、感受(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系(Relate)等要素融为一体,作为设计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注重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时和消费后对“大营销”过程的全程参与,以充分相应消费者的诉求,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营销模式。

所谓科技旅游,就是将科技和旅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其基本形式是以科技旅游资源为基础,形成集科普、生产、加工、销售、观光、尝试、体验、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或产品,一般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综合性特征。在科技旅游中,科学技术因素是旅游目标,而非手段;科学技术因素和成分是以多种形式和状态存在并呈现出来的,它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化的、真实的科学技术设备和装置,也可以是无形的、抽象的、以其他旅游资源和设施为载体和依托的科学原理、技术知识,还可以是介于两者之间、利用科技原理知识而制造的一些仿真和缩微的科技模型和标本;游客可以在休闲娱乐的状态下,了解和体验科技知识,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二、SEMs模块在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1.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之感官营销。感官营销的目的是要在感觉战略(如认知的连续性/不同感官)里融合感官成分(如基本特征、风格和主题),以引发顾客的美感或兴奋。感觉营销要实现的三个主要目标:(1)以感觉作为区别物,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刺激来建立企业产品的识别符号以区别于其他产品。(2)感觉作为促动力,促使顾客尝试并购买产品。(3)以感觉作为价值提供者,给顾客提供特殊感觉价值。这就要求企业能够了解顾客需求的感觉以及感觉诱惑的结果。因为科技旅游的产品具有参与性的特征,因此,在科技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注重考虑顾客的五种感官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才能够使顾客通过“五感”来获得愉悦的体验。同时,不同类型的科技旅游产品因注意侧重不同的感觉。如在科技场所游中,因为旅游资源主要以人类创造的伟大科技成果为主,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积极调动消费者的五种感觉,如参观重要科技成果(视觉),让消费者参与到一些科技产品的制作当中去(触觉),让消费者体验高科技(如三维影院)的性能(听觉)等等。而在科技生态游中,让顾客参与到动物的养殖和植物的栽培或采摘当中去,甚至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味觉与嗅觉),则更能让消费者收获愉悦美好的感觉。

另一方面,要想使顾客能够获得比较系统或容易被记忆的感觉体验,体验主题化就会显得很必要。如迪斯尼公园早年(1953年)的主题定位是:人们发现快乐和知识的地方。派恩等指出:主题化体验成功的关键在于领悟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他提出了衡量创意好的主题的五个标准:(1)具有诱惑力的主题必须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2)最丰富的有关地点的主体,通过影响人们对空间、时间和事物的体验,彻底改变人们对现实的感觉;(3)富有魄力的主题集空间、时间和事物于相互协调的现实整体;(4)多景点布局可以深化主题;(5)主题必须与提出体验的企业性质协调。而在我国,很多主题公园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营销定位,主体不明确,特色不突出,人们无法从其中获得系统的、让人记忆深刻的体验。

所以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的场景或“舞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的真实环境。针对具体的体验主题,可以设计若干活动场景,这些活动场景要紧紧围绕体验主题,要精心组合而不是简单罗列,由体验线索把他们内在地串联起来。而且,在每一个场景中都要根据体验要求进行精心的氛围包装,充分刺激消费者的各种感官,从而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

2.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之感受营销。感受营销是通过体验提供者把企业、品牌和它们的影响联系起来的战略和实施方法。在消费情景中,面对面的交流是引起强烈情感的最主要因素。而感受营销特别适用于复杂、涉及到人的产品,能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不断加强感受,科技旅游即属于此类。感受体验有各种形式,从轻微的情绪到强烈的感情。虽然消费前的感受交流能影响你体验到的感受,但具体的消费情景很重要。体验式营销就是要了解如何引发顾客的感受,如何给予适当的感情刺激。做得好,就会在你的产品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

对于科技旅游来说,消费情景的设计主要通过员工和氛围来体现。这里说的员工是指其工作与旅游者直接发生关系的人,比如导游、景点讲解员、参与型节目的主持人等。在体验消费的过程中,员工不仅仅要发挥传授知识的作用(这是科技旅游的基本属性之一),同时还要能够控制进程以确保体验活动按预先设计的事件过程逐步展开。必要时,还应能够在事件过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以带动旅游者的情绪,激发旅游者的内在感受,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与员工相比,氛围的最大特点是非实体性,因此,氛围的实现必须借助包括员工在内的其他要素。氛围的选择空间可以很大,浪漫、温馨、典雅、喜庆、活跃、深沉等是比较常见的氛围种类,具体选择哪一类或哪几类,主要受体验主题的制约。无论选择何种氛围都要使旅游者在消费科技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

3.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之思考营销。思维营销启发的是人们的智力,创造性地让顾客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其目的在于利用混合了惊讶、计策和启发的指导性与联想性思维方法,引发顾客的创造性思维。它运用景区、计谋和诱惑引发顾客产生统一或各异的想法。科技旅游因包含了很多科技元素而使得使用思维营销变得必要和可行。

对于科技旅游产品来说,想要使思维营销成功,首先要营造一种惊讶的感觉,即超出人们的期望值。可以采用视觉,或用言语表达、亦或理性的办法,如以自然科考为主的科技旅游可以通过某种人工设施向人们展示大自然奇妙瑰丽的景象(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玻璃走廊),以科技场馆为主的科技旅游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带领人们进入未来的高科技时代等等。然后是一针兴奋剂以引起兴趣,即引发顾客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到迷惑不解,感到迷恋,或者向人们根深蒂固的种种假象提出挑战,从而对人的创造力也提出挑战。这主要可以通过现场的讲解人员或其他服务人员的提问,或对人们的感受进行深层次的引导,激发旅游者对眼前景象的思考。收尾是猛击一掌的强烈刺激,即让旅游者通过思考而对自己原有的想法或观点发出质疑,甚至颠覆,从而在旅游者心中营造出一种新的理念和感受。

4.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之行动营销。行动营销的目的在于通过体验式营销战略来改善顾客的生理体验,列举其他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科技旅游想要进行行动体验营销,就是要设计一些创造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旅游产品,通过努力使旅游者,也就是体验消费者与体验情境完全融合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体验事件中。只有旅游者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与企业产生互动,企业所提供的营销刺激才能真正地触动旅游者从而导致体验的产生。

对于科技旅游来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科技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因此,对于科技旅游的企业来说,应该对顾客及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改变旅游消费过程中旅游者居有从属地位的现象,充分调动顾客的积极性,而不要给予旅游者太多的限制。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运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尽可能地发挥旅游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旅游者自己开动手脚和脑筋,依靠旅游者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科技旅游产品开发之关系营销。关系营销的目的是把顾客个体与某品牌所体现出的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联系,从而创造顾客的社会性身份。关系市场营销不仅限于个体的私人情感、感受及被认知的事物、行为,而是让个体与某一产品所反映的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相关联.“关系”意味着与其他人、其他社会组织,或者是一种更广义更抽象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关系市场营销的结果往往是感官、感觉、思想和行为上的综合体验。

对于科技旅游企业来说,实施关系营销需要完成四项任务:第一,根据自身企业特色和市场定位,创建或暗指出一个特定的社会分类X(如某专项博物馆的旅游者往往都是一类或几类艺术品的爱好者,而这些人往往在社会中都扮演着“高品位者”的角色)。第二,必须让消费者把“我是X”的标签贴上(博物馆通过馆内设计、人员引导、对外宣传等强化这一社会角色,是人们能够意识到并接受甚至赞赏这一角色的存在)。第三,说服旅游者,使旅游者相信,把他们自己标定为“X的一部分”会带来积极的体验(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使现实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都能够意识到,这样的角色正是自己和身边的人所认同和追求的)。第四,演示给旅游者:消费这一旅游产品就会享受到这种积极的体验(使旅游者意识到,进入这个博物馆参观旅游即可以使自己被社会认同为“高品位者”。

参考文献:

1.伯恩德.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

2.姜奇平.体验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6)

4.汪涛,崔国华.经济形态演进背景下体验营销的解读和构建[J].商业经济管理,2003(20)

5.王晶,席阳,李铁克.基于体验经济与顾客参与的大规模定制模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李廷勇.论科技旅游[J].山西大学学报,2004(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河南新乡 453070,西安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陕西西安 710065)

(责编:若佳)

上一篇:通信专业求职信范文下一篇:申请信用卡工行范文